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統(tǒng)編版普通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jīng)濟與生活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第9課兩宋的政治和軍事統(tǒng)編版普通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認識這一時期在政治方面的新變化。916遼建立960北宋建立1038西夏建國1115金建立1125金滅遼1127金滅北宋南宋建立1206蒙古建國1227蒙古滅西夏1234蒙古滅金1260忽必烈即位1271改國號元1276元攻占南宋都城臨安1368元朝滅亡遼(916-1125)蒙古元朝(1271-1368)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金(1115-1234)西夏(1038-1227)960年1069年1127年1141年1279年北宋開國強化中央集權王安石變法靖康之變紹興和議南宋滅亡北宋南宋目錄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壹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貳王安石變法叁南宋的偏安肆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一)北宋建立之前的形勢建立者:朱溫(原任梁王、宣武節(jié)度使)。建立者:李存勖(原任晉王、河東節(jié)度使)。建立者:劉知遠(原任北平王、河東節(jié)度使)。建立者:石敬瑭(原任河東節(jié)度使)。建立者:郭威(原任后漢鄴都留守,天雄軍節(jié)度使)。后梁后唐后漢后晉后周割據(jù)一方,對抗中央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二)背景1.公元960年,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2.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難、先南后北的方針,相繼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天下自唐季以來數(shù)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zhàn)爭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之計,其道何故?”

“……此無他故,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宋太祖即位后最擔心的政治問題是什么?他是如何解決的?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三)措施1.收歸地方權力措施集權具體內容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行政權財政權軍事權①中央派文官擔任知州,節(jié)度使變?yōu)樘撱?;各州直屬中央。②州一級設通判監(jiān)督地方。設諸路轉運使統(tǒng)管地方財權,絕大部分賦稅上繳中央。①內容: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拱衛(wèi)京師,直屬皇帝,鎮(zhèn)守地方,定期更換駐地(更戍法),統(tǒng)調分離。②特點:“強干弱枝”、“守內虛外”

宋太宗:“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記?!?/p>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三)措施2.分散機構權力調兵權三衙統(tǒng)兵權

二府(分管文武大政)在中央實行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權,強化君權)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三)措施中央府州軍監(jiān)縣路安撫使司(帥司)轉運使司(漕司)提點刑獄司(憲司)提舉常平司(倉司)知州(或知府等)通判在地方設置“四監(jiān)司”、“通判”(分散地方權力,強化中央集權)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稱。宋初,為了加強對地方官的監(jiān)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職權過重,專擅作大,宋太祖創(chuàng)設“通判”一職。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輔佐州政,可視為知州副職,但有直接向皇帝報告的權力。知州向下屬發(fā)布的命令必須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與知州聯(lián)署之故。2.分散機構權力知縣(或縣令)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三)措施3.崇文抑武抑武:罷免宿將兵權,任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崇文:大力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guī)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宋太祖)“五代方鎮(zhèn)殘虐,民受其禍。朕令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抑武:罷免宿將兵權,任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崇文:大力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guī)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太祖朕與卿定禍亂以取天下,所創(chuàng)法度,子孫若能謹守,雖百世可也。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紀律已定,物有其常。謹當遵承,不敢逾越。先朝庶政,書有成規(guī),務在遵行,不敢失墜。凡百機務,書有成歸,謹當奉行,不敢失墜。在于庶政,悉有成規(guī),惟謹奉行,罔敢廢失。宋朝初年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祖宗之法”對宋朝的發(fā)展有何影響?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四)影響

材料一:吾宋制治,有縣令,有郡守,有轉運使,以大系小,總合于上。雖其地在萬里外,…擁兵百萬,而天子一呼…,召而歸之京師,則解印趨走,惟恐不及。

——蘇洵《嘉佑集》

材料二:據(jù)香港科技大學的劉光臨先生統(tǒng)計推算,宋朝的人均國民收入位于歷代最高峰,為7.5兩白銀,遠遠高于晚明2.88兩,要到19世紀的晚清,才追得上宋代的水平。

材料三:一官未缺,十人競逐,紆朱滿路,衣紫成林,州縣之地廣于前,而陛下之官五倍于舊。

——宋祁《上三冗三費疏》

1.強化了中央集權,有效地預防了內部動亂,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安定;2.為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保障;3.行政效率低下,因循保守;

4.“冗官、冗兵,冗費”,積貧(內),積弱(外)。二、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一)邊防壓力二、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一)邊防壓力

材料一:雖每歲贈遺,較于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

材料二:有一種想當然的看法,以為宋代給遼、夏、金歲幣,使得它變窮,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導致政權的垮臺。事實上,歲幣數(shù)量很有限,在國家財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貿易中得到補償,以宋對金的茶葉貿易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萬兩銀子(一作70萬兩),僅此一項就比紹興和議中宋方付的歲幣25萬兩還要多。

——李裕民《宋代“積貧積弱”說商榷》

材料三:由于雙方關系惡化,宋朝封閉了榷場,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與布匹等物資無法獲得,要求停戰(zhàn)求和,與宋重開互市的愿望日益強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貴族官員皆以學習漢文化為榮……為元代雜劇的產生奠定了基礎。探究:宋朝以“錢財換和平”的方式是否可?。?/p>

觀點一:受損有限;和平主流;互市繁榮;民族交融;生產發(fā)展—有可取之處。

觀點二:屈辱求和,財政受損,面臨危機—不可取。二、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二)財政危機

軍力不振的關鍵在于最高統(tǒng)治層的戰(zhàn)略決策失誤,也可以說是太宗以來“守內虛外”“強干弱枝”政策以及猜忌方針帶來的嚴重后果。

——鄧小南《宋代歷史“再認識”》

北宋的國防精神是防御性的。一個士兵募了來,輕易不脫行伍,直養(yǎng)到六十歲,還在軍隊里,其間只有二十歲到三十歲這十年可用。三十歲到六十歲這三十年,他己老了。而且在軍伍十年,精神也疲了。這樣的軍隊,有名無實,于是只有再招新的。因此軍隊愈養(yǎng)愈多。——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復有恩蔭。……任學士以上官經(jīng)二十年,即一家兄弟子孫可出京官二十人,乃接次升朝。

——錢穆《國史大綱》三、王安石變法(一)慶歷新政(1043-1045)1.背景:北宋政治風氣因循守舊,行政效率低下2.改革目的:發(fā)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3.改革結果:失敗4.失敗原因:觸犯了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

1043年,范仲淹任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改革十項內容: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減徭役、修武備、重命令、推恩信。

1045年正月,反對派攻擊革新派為“朋黨”,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敗告終。新政雖只推行一年,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三、王安石變法(二)王安石變法(1069-1085)1.背景:

(1)“三冗二積”的社會局面致使北宋出現(xiàn)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2)階級矛盾尖銳和邊疆危機的存在,使北宋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

(3)慶歷新政雖然失敗但為王安石變法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三、王安石變法(二)王安石變法2.內容:富國之法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均輸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青黃不接之時,政府貸款或谷物給農民,收獲后還本付息。限制了地主和高利貸者對農民的剝削,增加了財政收入。征收免役錢,雇人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員也要繳納。鼓勵墾荒和興修水利采購物資“徙貴就賤,用近易遠”。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好壞和多少收取賦稅。在東京設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限制了官僚特權,增加政府收入。保證灌溉,防洪賑災,促進農業(yè)發(fā)展。節(jié)省費用,增加了財政收入,減輕了人民負擔。增加了政府收入,有利于減輕民眾負擔。打破了大商人對市場的壟斷,增加了財政收入。三、王安石變法(二)王安石變法2.內容:強兵之法裁兵法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置將法)設軍器監(jiān)精簡軍隊,縮減編制。政府把農民組織起來編成保甲,保丁農閑時練兵,平日維持地方治安,戰(zhàn)時編入軍隊作戰(zhàn)。百姓可自愿申請養(yǎng)軍馬,養(yǎng)馬戶減免部分賦稅,馬病死要賠償。改變更戍法“將不得專其兵”的做法,實行“兵識其將,將練其士卒”的做法。監(jiān)督制造兵器,嚴格管理。寓兵于民,節(jié)省了軍費開支,既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又增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武器質量得以改進,產量大大增加。減少了政府開支,軍馬的質量和數(shù)量得以提高。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有利于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提高軍隊士兵素質,節(jié)省軍費開支。三、王安石變法(二)王安石變法2.內容:取士之法改革科舉整頓太學惟才用人廢除以詩賦詞章取士的舊制,改試經(jīng)義和策論設明法科,專考律令、斷案。使科舉考試得以選拔具有經(jīng)綸濟世之志和真才實學之人,為改革選拔了人才。重新編纂教科書《三經(jīng)新義》。太學生成績優(yōu)異者不經(jīng)過科舉考試可直接為官。還設置武學、醫(yī)學、律學等專門學校,培養(yǎng)專門人才。培養(yǎng)各類人才重視對中下級官員的提拔和任用??朔岸魇a制”的弊端三、王安石變法(二)王安石變法3.探究: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根本原因:①性質:地主階級改革運動,以鞏固地主階級統(tǒng)治為根本目的。②對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剝削制度不可能進行根本調整,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就得不到根本的緩和。重要原因:①變法觸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的阻撓和破壞;②變法過程中由于用人不當,出現(xiàn)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現(xiàn)象。三、王安石變法(二)王安石變法4.影響

材料一:天下常平、免役、坊場積剩錢共五千六百余萬貫,京師米鹽錢及元豐庫封樁錢及千萬貫,總金銀谷帛之數(shù),又復過半。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40

材料二:如州縣以多散為功,有錢者不愿借而勒借?;紵o錢者不易償,因而不許借。出入之際,吏緣為奸,法不能禁。

——錢穆《國史大綱》

材料三:在青苗法制定和公布之后,決定先在東京、淮南和河北三路試行……。但事實卻是,在上述三路試行并沒有多久,尚未成次第,亦即尚未取得多少成績和經(jīng)驗,其他諸路卻也相繼派去了提舉官,要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推行了。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1)積極:

①達到了富國目的,增加了財政收入;

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積貧積弱的局面。(2)消極:①變法操之過急,涉及面廣,加重人民負擔;②強兵的效果并不明顯,與西夏開戰(zhàn),又以失敗告終;

③統(tǒng)治者內部分裂,新舊黨爭激烈,北宋走向衰亡。四、南宋的偏安(一)南宋的建立(1127-1279)北宋后期,內憂外患,國力日衰。

1127年,北宋被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滅,徽、欽二帝被俘北去,史稱“靖康之變”。北宋康王趙構南渡,在應天府稱帝,后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纤巍ぴ里w《滿江紅》四、南宋的偏安(二)宋金對峙

與逃跑、求和的政策密切相關的是宋高宗在朝內猜忌諸將,重用奸佞,而這種政策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和現(xiàn)實原因……宋高宗對主戰(zhàn)派將領們恢復中原,迎回徽、欽二帝的主張極其反感,他怕欽宗回來奪了他的帝位……在抗金的戰(zhàn)爭中,高宗更是對將帥嚴加控制,生怕他們“張皇事勢”,“卻致引惹”,而甘愿放棄勝利成果,與金議和。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五代遼宋夏金時期》四、南宋的偏安(二)宋金對峙和議時間內容紹興和議1141年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一線劃界;南宋對金稱臣;每年向金朝繳納白銀25萬兩、絹25萬匹,稱為“歲貢”。隆興和議1164年仍維持《紹興和議》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對金稱臣,改為叔侄關系;宋每年向金朝繳納白銀和絹各縮減至20萬兩、匹;宋割商、秦兩州給金。嘉定和議1208年宋金改為伯侄之國;歲幣絹、銀各增至30萬匹、兩;犒軍錢300萬貫;維持原來邊界。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煽蓱z白發(fā)生。----(南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南宋)陸游《示兒》總結:宋朝的邊防壓力民族關系

戰(zhàn)爭

和議

結果宋遼①北宋統(tǒng)一后,兩次北伐,均告慘敗;②后來遼軍大舉南下1005年澶淵之盟:①維持已有邊界,兄弟相稱;②北宋送“歲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