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_第1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_第2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_第3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_第4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解析版)(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測試范圍: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1~5章。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用不同的力量擊打鼓面,發(fā)生變化的主要是聲音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答案】B【解答】解:輕敲鼓振動幅度小,響度??;重敲鼓振動幅度大,響度大,故兩次敲擊聲音相比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響度。故選:B。2.北宋時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士兵枕著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下列有關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A.更早聽到馬蹄聲是因為地面振動產生次聲 B.一般來說,固體傳播聲音比空氣快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傳播聲音 D.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答案】B【解答】解:AB、更早聽到馬蹄聲是因為地面?zhèn)鞑ニ俣却笥诳諝庵械膫鞑ニ俣龋蔄錯誤,B正確;C、空氣和牛皮都可以傳聲,故C錯誤;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D錯誤。故選:B。3.根據(jù)表中所列的幾種物質的熔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物質固態(tài)氫金鋼固態(tài)酒精鎢固態(tài)水銀熔點/℃﹣25910641300﹣1173410﹣39A.鋼掉入純金水中一定會熔化 B.燈的燈絲用鎢制成,不容易熔化 C.在﹣268℃時,氫是固態(tài) D.水銀溫度計在﹣40℃時不能使用【答案】A【解答】解:A、從表中信息可知,金的熔點是1064℃,則純金水的溫度最低是1064℃,最高溫度為其沸點;若純金水的溫度在1064℃~1300℃之間,則鋼沒有達到其熔點或不能繼續(xù)吸熱,所以鋼掉入純金水中不一定會熔化,故A錯誤。B、鎢的熔點是3410℃,燈絲發(fā)光時溫度為2000多攝氏度,故燈的燈絲用鎢制成,不容易熔化,故B正確。C、氫的熔點是﹣259℃,故在﹣268℃時,氫是固態(tài),故C正確。D、水銀的熔點是﹣39℃,故在﹣40℃時,水銀是固態(tài),水銀溫度計在﹣40℃時不能使用,故D正確。故選:A。4.下列物體中屬于光源的是()A.月亮 B.發(fā)光的水母 C.關閉的電燈 D.璀璨的鉆石【答案】B【解答】解:A、月亮是反射的太陽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B、發(fā)光的水母是光源,故B正確;C、關閉的電燈沒有發(fā)光,不是光源,故C錯誤;D、璀璨的鉆石是反射的其它光,不是光源,故D錯誤。故選:B。5.關于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凹透鏡的中央厚,邊緣薄 B.凸透鏡有焦點,凹透鏡沒有焦點 C.凸透鏡成的像都是實像 D.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答案】D【解答】解:A、凹透鏡是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故A錯誤;B、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故B錯誤;C、物距小于焦距即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體在凸透鏡的焦點上即u=f時,不成實像也不成虛像,故C錯誤;D、凸透鏡的特殊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故D正確;故選:D。6.某同學測物體的長度,測得的數(shù)值分別是:13.45cm、13.44cm、13.44cm、13.45cm、14.22cm,則物體的長度應為()A.13.445cm B.13.45cm C.13.6cm D.13.44cm【答案】B【解答】解:從四個測量結果看,其他3個測量結果準確值都是13.4cm,而14.22cm準確值為14.2cm,因此14.22cm這個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記錄,應去掉;為了減小誤差,應該求三次測量的平均值,即物體的長度為:L=≈13.45cm。故選:B。7.兩支內徑不同,下面玻璃泡內水銀量相同的合格的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則看到()A.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shù)較大 B.兩支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兩支溫度計的示數(shù)相同 C.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shù)較大 D.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兩支溫度計示數(shù)相同【答案】D【解答】解:同一杯熱水說明最后溫度計示數(shù)應該相同。玻璃泡中水銀量相等,說明水銀受熱后膨脹程度相同,即增大的體積是相同的,內徑的不同影響的是水銀柱升高的高度。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8.如圖所示,小明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做“紙鍋燒水”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未加熱前,紙鍋里的水不發(fā)生汽化現(xiàn)象 B.水燒開后持續(xù)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C.紙鍋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先汽化再液化的結果 D.水燒開時紙盒并未燃燒,這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答案】D【解答】解: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雖然不能沸騰,但會蒸發(fā),所以水會發(fā)生汽化現(xiàn)象,故A錯誤;B、水燒開后持續(xù)吸熱,溫度不變,故B錯誤;C、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小水珠,是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D、紙鍋中盛著水,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點是100℃,紙鍋受水的影響,溫度不會超過100℃,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不會燃燒,故D正確。故選:D。9.學校大門旁豎直放置了一塊平面鏡,白天小張同學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張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 B.小張想通過平面鏡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則平面鏡的高度至少為小張身高的一半 C.小張在平面鏡中能看見小王,小王在平面鏡中看不見小張 D.小張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鏡,小張在平面鏡中的像以1m/s的速度走向小張【答案】B【解答】解:A、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知,小張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故A錯誤;B、人若能從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滿足的條件是:人的頭頂和腳射出的光,經鏡子反射后都能進入人的眼睛,即人像的上、下兩端與眼睛的連線必須都穿過鏡子。假設小張的身高為1.6m。如圖所示,AB表示人的全身,C點表示人眼的位置。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人的像A'B'.將A'和C,B'和C分別用直線連接起來。則EF就是鏡子至少應具有的長度。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A′B′∥EF∥AB,且D為AA′的中點;所以E、F分別為A′C、B′C的中點;所以EF為ΔA′B′C的中位線;所以EF=A′B′=AB=×1.6m=0.8m。故小張想通過平面鏡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則平面鏡的高度至少為整個身高的一半,故B正確;C、因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張在平面鏡中看見了小王,小王也能在平面鏡中看見小張,故C錯誤;D、若小張以1m/s的速度靠近鏡面,像也會以1m/s的速度靠近鏡面,則小張在平面鏡中的像以2m/s的速度走向小張,故D錯誤。故選:B。10.如圖所示,雨后的夜晚,駕駛員駕駛汽車行駛在有積水的路上時,車燈照射下前方水坑和干燥的地面看起來亮度不一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面發(fā)生漫反射,看起來更暗 B.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看起來更亮 C.干燥的地面發(fā)生鏡面反射,看起來更暗 D.干燥的地面發(fā)生漫反射,看起來更亮【答案】D【解答】解:AB、路面有積水處較平,光射到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反射光線集中向汽車的前方反射,在駕駛員眼里,看起來更暗,故AB錯誤;CD、干燥的地面較粗糙,光射到地面發(fā)生漫反射,有一部分光反射入人的眼睛,所以地面看起來更亮,故C錯誤、D正確。故選:D。11.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同方向出發(fā),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它們運動v﹣t圖象如圖所示,已知速度圖線與時間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表示該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由圖象可知0﹣60s過程中說法正確的是()A.兩小車在40s時相遇 B.20﹣60s內,b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C.40s時,小車b在小車a的前方 D.40s時,a、b兩小車相距800m【答案】D【解答】解:在給出的v﹣t圖象中,橫坐標表示時間,單位為s,縱坐標表示速度,單位為m/s,由圖知,a車在0﹣20s內,速度由零勻加速到40m/s,20﹣60s,a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車從20s開始由靜止做勻加速運動;A.由圖知兩小車在0﹣40s時速度圖線與時間橫軸圍成的“面積”不相等,說明兩車該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由于兩車從同一地點同方向出發(fā),此時兩車沒有相遇,故A錯誤;B.20﹣60s內,b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由圖知,0﹣40s,a車速度圖線與時間橫軸圍成的“面積”大于b車的,說明a車在b車的前方,故C錯誤;D.0﹣40s,a車通過的路程s=×40m/s×20s+40m/s×20s=1200m,b車通過的路程s'=×40m/s×20s=400m,40s時,a、b兩小車相距1200m﹣400m=800m,故D正確。故選:D。1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點燃的蠟燭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圖中光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 C.光屏一定位于70cm刻度處 D.光屏一定位于70到90cm刻度之間【答案】A【解答】解:由圖可知,此時物距u=50cm﹣20cm=30cm>2f,2f>v>f,即光屏一定位于60到70cm刻度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本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1分)13.噪聲是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產生的;我們在道路旁看到如表所示的噪聲監(jiān)測裝置,該裝置上顯示了噪聲的響度(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噪聲監(jiān)測65dB【答案】振動;響度。【解答】解:噪聲是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產生的;據(jù)圖所示的噪聲監(jiān)測器顯示屏顯示,可知此時的噪聲是65dB;該裝置是用來監(jiān)測噪聲強弱的儀器,故其測的是當時環(huán)境聲音的響度。故答案為:振動;響度。14.如圖是某干濕溫度計的示數(shù),其中一支溫度計的玻璃泡長期被濕球包裹,請你根據(jù)圖示回答:(1)由圖可推測濕球溫度計是B(填“A”或“B”);(2)兩支溫度計的差值越大時表明空氣越干燥(填“干燥”或“濕潤”)?!敬鸢浮浚?)B;(2)干燥?!窘獯稹拷猓海?)由圖可知,B球溫度計的示數(shù)更低,因為液體汽化時會吸熱,溫度會下降可推測濕球溫度計是B;(2)兩支溫度計的差值越大時表明空氣越干燥,因為越干燥,汽化的越快,故兩支溫度計的差值越大。故答案為:(1)B;(2)干燥。15.結冰試驗是飛機進行適航認證中非常重要的一項。飛機表面結的冰是由于飛機飛行過程中過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機體后凝固(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氣在機體表面凝華而形成,上述兩個過程都是放熱(選填“吸熱”或“放熱”)過程?!敬鸢浮磕蹋环艧?。【解答】解:飛機飛行過程中過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機體后變成冰,是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是凝固現(xiàn)象;水蒸氣凝華和水的凝固過程都是放熱的。故答案為:凝固;放熱。16.“坐井觀天,所見甚小”說明了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雖然光速非???,但光的傳播也是需要時間的,光年是長度的單位?!敬鸢浮恐本€;長度?!窘獯稹拷猓骸白^天,所見甚小”說明了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故答案是:直線;長度。17.如圖所示,為了讓讀數(shù)更精確,應該選用乙(選填“甲”或“乙”)刻度尺,所測物體的長度是2.70cm;小琳騎車去學校,借助停表記錄了自己從家到學校的時間,如圖所示,此時停表所表示的時間是307.5s?!敬鸢浮恳?;2.70;307.5。【解答】解:(1)甲刻度尺,1cm之間有2個小格,其分度值為0.5cm;乙刻度尺,1cm之間有10個小格,其分度值為0.1cm=1mm,使用乙刻度尺測量較準確;乙刻度尺,物體左側與0.00cm對齊,右側與2.7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2.70cm;(2)停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5min和6min之間偏向5min一側,讀數(shù)5min;大盤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盤指針在7.5s,因此秒表讀數(shù)為5min+7.5s=307.5s。故答案為:乙;2.70;307.5。18.小明國慶節(jié)期間跟爸爸乘火車去張家界游玩,火車在路上行駛時,以路邊的房屋為參照物,火車是運動的;以車窗為參照物,火車上的座椅是靜止的(選填“靜止”或“運動”)?!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解答】解:在路上行駛的火車與路邊的房屋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以路邊的房屋為參照物,火車是運動的;車窗相對于火車上的坐椅位置沒發(fā)生變化,所以以車窗為參照物,火車上的座椅是靜止的。故答案為:運動;靜止。19.2022年9月四川瀘定發(fā)生6.8級地震,地震時會伴有次聲波(填“超聲波”或“次聲波”)產生。地震產生的聲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答案】次聲波;0?!窘獯稹拷猓涸诘卣稹⒑[、核爆炸時常伴有次聲波的產生,次聲波低于人類的聽覺范圍,所以人耳聽不見次聲波;聲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故答案為:次聲波;0。20.小童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讓一束光線貼著紙板沿EO方向入射,但紙板并未與平面鏡垂直(如圖所示),他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在紙板B上看到反射光線,此時的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及法線仍在(選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敬鸢浮坎荒?;仍在?!窘獯稹拷猓喝绻麑嶒炛杏布埌宸诺脹]有與平面鏡垂直,稍有傾斜,則當入射光貼著硬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后,法線將會不在硬紙板上,所以在硬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但此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仍在同一平面內。故答案為:不能;仍在。21.光在空氣和玻璃界面處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圖所示,其中入射角大小是60°,折射角的大小是35°。【答案】60;35?!窘獯稹拷猓篘N′兩邊有相等的角,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可知NN′為法線,即MM′為界面。由光的折射規(guī)律知,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所以入射光線自己在法線的一邊,則知BO是入射光線,入射角為∠BON=90°﹣30°=60°,因為MM′為界面,所以OC為折射光線,折射角為∠CON′=90°﹣55°=35°。故答案為:60;35。22.甲、乙兩車同時從A地出發(fā)到B地,A、B兩地相距2000m,已知甲車在行駛的前一半路程內以5m/s速度勻速前進,后一半路程內以10m/s速度勻速前進,乙車在行駛的前一半時間內以5m/s速度勻速前進,在后一半時間內以10m/s速度勻速前進,則甲車在前一半路程行駛的時間為200s;甲、乙兩車全程的平均速度v甲<v乙(選填“>”、“<”或“=”)?!敬鸢浮?00;<?!窘獯稹拷猓杭总嚨那耙话肼烦淌莝1=s=×2000m=1000m,甲車在前一半路程行駛的時間t1===200s;甲車的后一半路程s2=s1=1000m,甲車在后一半路程行駛的時間t2===100s,甲車全程的平均速度v甲===≈6.67m/s,乙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v乙===(v1′+v2′)=×(5m/s+10m/s)=7.5m/s,所以甲、乙兩車全程的平均速度v甲<v乙。故答案為:200;<。三.解答題(本題共8小題,共55分)23.(3分)如圖所示是由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確定發(fā)光點S的位置。【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先將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交于一點S′,再作出S′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S,即為發(fā)光點的位置,從反光點S到反射點畫出兩條入射光線,如圖所示:24.(3分)如圖所示,在凸透鏡的右焦點處有一平面鏡垂直于主光軸放置。一束光AB經凸透鏡和平面鏡怎樣傳播?畫出光路圖來?!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射向焦點F;(2)射向焦點F的光線入射到平面鏡上,入射點為F,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該反射光線是從凸透鏡焦點發(fā)出的光線,經凸透鏡再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射出,如圖所示:25.(6分)小紅在燒水和煮豆?jié){時發(fā)現(xiàn)豆?jié){比水先沸騰,她根據(jù)學習過的物理知識猜想豆?jié){比水先沸騰的原因可能是:豆?jié){的沸點比水低。于是通過如圖甲、乙所示的兩套相同實驗裝置進行探究。(1)燒杯中裝有初溫和質量均相等的水和豆?jié){。某時刻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溫度是48℃。(2)如圖丙所示,小紅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b。由圖像b可知,水沸騰時持續(xù)吸熱,溫度為99℃。水的沸點低于100℃,原因可能是水面上氣壓低于(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3)在加熱豆?jié){時,小紅繪制了豆?jié){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a,她通過比較圖像a、b可知猜想是錯誤(選填“正確”或“錯誤”)。實驗中她發(fā)現(xiàn)豆?jié){在82℃時就產生了大量氣泡,于是小紅認為豆?jié){此時已經沸騰了。但她通過圖像判斷,82℃時豆?jié){并未沸騰,她判斷的依據(jù)是豆?jié){的溫度未達到沸點99℃。小紅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到豆?jié){在80℃左右時會產生“假沸”現(xiàn)象,這就是她觀察到豆?jié){先“沸騰”的原因。我們煮豆?jié){時一定要徹底煮沸,以防發(fā)生中毒情況?!敬鸢浮浚?)質量;48;(2)99;低于;(3)錯誤;豆?jié){的溫度未達到沸點99℃?!窘獯稹拷猓海?)通過如圖甲所示兩套相同實驗裝置進行探究。燒杯中裝有質量相等的水和豆?jié){。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溫度計分度值為1℃,其溫度是48℃。(2)根據(jù)圖乙可知,水和豆?jié){的沸點都為99℃;一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為100℃,水的沸點低于100℃,原因可能是水面上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3)根據(jù)圖乙可知,水和豆?jié){的沸點都為99℃;可知猜想是錯誤的,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繼續(xù)吸熱,實驗中她發(fā)現(xiàn)豆?jié){在82℃時就產生了大量氣泡,于是小江認為豆?jié){此時已經沸騰了。但她通過圖象判斷,82℃時豆?jié){并未沸騰,她判斷的依據(jù)是:豆?jié){的溫度未達到沸點99℃。故答案為:(1)質量;48;(2)99;低于;(3)錯誤;豆?jié){的溫度未達到沸點99℃。26.(7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時,小明把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紙板a、b豎直立在平面鏡上,具體操作如下:(1)如圖甲所示,紙板上的虛線ON垂直于平面鏡,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到O點,經平面鏡反射沿OB射出。改變光束AO入射的角度,使AO與鏡面的夾角變大,則反射角將變小;(2)如圖乙所示,將圖甲中右側的紙板b沿著ON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在紙板b上不能(填“能”或“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如圖丙所示,將紙板ab保持在同一平面內并向后傾斜一定角度,讓光束貼著紙板沿AO入射到O點,在紙板b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發(fā)生反射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三者在同一平面內;(3)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入射角反射角15°15°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小明由此得出結論,請指出他在實驗中的不足之處是實驗次數(shù)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5)改進小明不足的方法是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測量并分析對應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規(guī)律。【答案】(1)??;(2)不能;不能;同一平面內;(3)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實驗次數(shù)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5)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測量并分析對應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規(guī)律?!窘獯稹拷猓海?)由圖可知,入射角是∠AON,反射角是∠BON,改變光束AO入射的角度,使AO與鏡面的夾角變大,則入射∠AON變小,∠BON跟著變小,反射角總是等于入射角;(2)若將圖甲中右側的紙板b沿著ON逆時針轉動一個角度,由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仍然在同一平面內,所以在紙板上將不能看到反射光;如圖丙所示,保持兩側紙板在同一平面內,將紙板ab傾斜一個角度,讓光束貼著紙板沿AO入射到O點,由于法線是與鏡面始終垂直的,所以此時不能看到反射光線,但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仍在同一平面內;(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此結論不具有普遍性,實驗中的不足:只測量了一組入射角及對應的反射角的大小,即實驗次數(shù)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5)改進: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測量并分析對應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規(guī)律。故答案為:(1)小;(2)不能;不能;同一平面內;(3)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實驗次數(shù)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5)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測量并分析對應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規(guī)律。27.(6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2)某次實驗情形如圖乙所示,此時光屏上恰好得到燭焰清晰的、倒立的實像(選填“正立”或“倒立”);當把蠟燭放在光具座35cm處時,在凸透鏡另一側向右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實像,此成像特點與投影儀原理相同(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這時若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能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3)丙、丁兩圖,表示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像原理,需配戴凹透鏡矯正的是丙圖?!敬鸢浮浚?)10.0;(2)倒立;右;投影儀;能;(3)丙。【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f=60.0cm﹣50.0cm=10.0cm;(2)某次實驗情形如圖乙所示,此時物距u=50cm﹣20cm=30cm>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把蠟燭放在光具座35cm處,此時物距2f>u=50cm﹣35cm=15cm>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在凸透鏡另一側向右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這時若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此時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像距等于原來的物距,根據(jù)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3)由丙、丁兩圖可知,丙圖是近視眼成像原理,需配戴凹透鏡矯正。故答案為:(1)10.0;(2)倒立;右;投影儀;能;(3)丙。28.(8分)次列車由重慶北開往成都東,自重慶北到成都東鐵路長315km,根據(jù)列車運行時刻,求:車次到、發(fā)站時間重慶北遂寧大英東成都東D315到站時間——09:0009:1810:10發(fā)車時間07:4009:0209:20——(1)列車由重慶北到成都東的平均速度為多少m/s?(2)列車以30m/s的速度通過某一大橋,用時72s,已知列車全長360m,則該大橋的長度為多少千米?【答案】(1)列車由重慶北到成都東的平均速度為35m/s;(2)該大橋的長度為1.8千米。【解答】解:(1)列車從重慶北的發(fā)車時間為7:40,到成都東的時間為10:10,則重慶北到成都東所用的時間為:t=10:10﹣7:40=2h30min=2.5h,重慶北到成都東的距離為s=315km,故列車由重慶北到成都東的平均速度為:v==126km/h=35m/s;(2)列車通過大橋的距離為:s′=s車+s橋,s車=360m,時間t′=72s,速度v′=30m/s,則有:s′=v′t′=s車+s橋,即360m+s橋=30m/s×72s,解得,s橋=1800m=1.8km。答:(1)列車由重慶北到成都東的平均速度為35m/s;(2)該大橋的長度為1.8千米。29.(10分)“十一”長假期間,小華一家人開車回大別山老家,在進入山區(qū)后他看到如圖所示的標識牌,他們的汽車以11m/s的速度勻速行駛,途中他們汽車的正前方有一處峭壁,小華爸爸按喇叭鳴笛后6s聽到峭壁反射回來的回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