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2024年大學試題(歷史學)-中國行政史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第I卷一.參考題庫(共100題)1.試述元代的行政監(jiān)察制度?2.簡述秦漢時期的官員考課制度?3.抗戰(zhàn)期間行政監(jiān)督的新形式有哪些?4.宋代最重要的入仕途徑是()A、科舉選士B、蔭補入仕C、軍功入仕D、流外補職5.試述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的行政決策體系?6.唐代中樞機構草詔權的轉移過程正確的是()A、中書令—北門學士—翰林學士—樞密使B、中書舍人—北門學士—翰林學士—樞密使C、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樞密使D、北門學士—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樞密使7.南京臨時政府的最高行政決策機關國務會議的組成者包括()A、臨時大總統(tǒng)B、各部總長C、總參謀長D、國務總理E、大元帥大本營8.簡述蘇區(qū)的行政決策?9.簡述金代的官員考核制度?10.試述1948年“行憲國大”后,南京政府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11.清代漢族士人出仕重要官職的途徑幾乎都是()A、通過進士考試B、擁有庶吉士身份C、通過舉貢D、通過薦舉12.“行憲國大”后的全國最高權力機關是()A、國民政府B、總統(tǒng)府C、國民大會D、軍事委員會13.簡述五代時期中樞機構的名稱及其職責。14.春秋時期賦稅改革的原因是什么。15.戰(zhàn)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內容有()A、用郡縣制取代分封制B、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制C、頒布法律,出現依法治民的傾向D、廢除世卿世官制,實行官僚制E、獎勵耕戰(zhàn)16.簡述抗日民主政權的行政決策?17.簡述南京臨時政府的議會監(jiān)督制?18.遼朝南面官系統(tǒng)中尚書省的權力僅有()A、行政任免權B、司法執(zhí)行權C、軍事執(zhí)行權D、財政、賦稅權19.簡述近代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演變的歷程。20.簡述明代鄉(xiāng)村的自治管理形式。21.簡述元代的行政決策及其執(zhí)行?22.簡述清政府?維新新政?有關行政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23.述夏商西周時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跡對君主權力的影響?24.簡述宋代的行政決策制度?25.簡述秦漢中央政府的列卿制度?26.簡述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民主政權積累的行政管理經驗?27.試述秦朝時期軍相制度的變遷?28.中國古代通過考試手段選取官員的制度是()A、舉薦制B、辟除制C、科舉制D、捐納制29.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政權對地方行政體制進行調整的主要表現有哪些?30.簡述西周的中央官僚機構?31.簡述清朝議政的會議形式?32.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軍政一體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33.簡述明朝行政官員的主要考核形式?34.遼朝在設立的南面官統(tǒng)中,掌握軍政實權的機構是()A、漢人樞密院B、中書省C、門下省D、尚書省35.簡述抗戰(zhàn)后國民黨中政會在行政體制中的地位。36.簡述直系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行政決策?37.簡述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38.簡述南京臨時政府行政建制的特點?39.清代養(yǎng)廉銀的發(fā)放對象是()A、總督B、巡撫C、京官D、地方官40.隋唐時期行政監(jiān)督有了新的發(fā)展,這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41.試論西周王朝的行政決策與聯絡方式?42.簡述西周的行政監(jiān)督形式?43.簡述唐代啟敕的草擬和頒行過程?44.試分析中國古代行政體制發(fā)展中的穩(wěn)定因素。45.宋代行政執(zhí)行的嚴格性和程序化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46.簡述蘇區(qū)行政監(jiān)督主管部門監(jiān)督所采取的主要形式?47.比較南京國民政府的五院制與孫中山設想的五院制有哪些區(qū)別。48.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決定性制約因素是()A、經濟基礎B、上層建筑C、生產力水平D、國家的國體、政體49.隋唐對前代地方行政體制的主要調整措施。50.軍機處機構組織的特殊性表現在哪里?51.保持中國封建社會行政體制系統(tǒng)穩(wěn)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哪幾方面?52.清代雍正之后,中央中樞機構中的核心機構是()A、內閣B、翰林院C、軍機處D、理藩院53.簡述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提高軍事委員會地位的措施?54.清代中央機構中不在監(jiān)察機構監(jiān)察范圍的是()A、都察院B、內閣C、內務府D、軍機處55.簡述抗日民主政權行政管理的獨創(chuàng)性經驗?56.簡述南京臨時政府的行政決策?57.簡述春秋時期各國賦稅改革對行政體制的影響?58.袁世凱在撤銷國務院后,設立的輔弼性機構是()A、政事堂B、中央政治會議C、約法會議D、國會59.簡述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tǒng)的權力?60.簡述明六部構成及其主要職權。61.簡述1947年南京國民政府改組後與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的不同及其性質?62.為什么說五代時期中樞體制具有過渡性質?63.母系氏族公社與后來國家這種政治共同體對社會的管理有所不同,這主要表現為哪些方面?64.1938年的國民黨臨時大會決定改變領導體制,實行()A、總統(tǒng)制B、總裁制C、委員合議制D、首長負責制65.簡述漢代相府諸曹分曹理事制度與隋唐六部制在體制上的差異?66.試述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政府在行政執(zhí)行方面采取的改進措施?67.試析南京臨時政府強化行政執(zhí)行的主要措施。68.元朝設置的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并同時負責管理吐蕃政務的機構是()A、參議院B、通政院C、集賢院D、宣政院69.試述清朝的官員考核制度?70.簡述《陜甘寧邊區(qū)級政府干部管理暫行通則》根據統(tǒng)一管理和明確分工負責的原則所具體規(guī)定的各級干部的管理權限和管理形式?71.試述清朝的行政監(jiān)察制度?72.《蘇維埃政權組織問題決議案》73.試述魏晉面北朝時期的行政決策方式?74.簡述隋唐時期中央政府主要的職能機構?75.試評析唐代差遣任職法。76.在中國封建社會,可能對中央構成威脅的地方行政層級是()A、保甲鄉(xiāng)里、鄉(xiāng)治組織B、縣級基層組織C、郡、州、府等地方政權中堅組織D、州、道、路、行省等連接中央與地方的中介組織77.簡述中國工農民主政權創(chuàng)造的行政管理經驗?78.簡述秦漢中央政府的行政監(jiān)察制度?79.試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設計的責任內閣制?80.簡述晚清時期的行政監(jiān)督制度?81.清代作為府的分防單位,后來逐漸成為固定的行政單位的機構是()A、直隸制B、屬州C、直隸廳D、廳82.夏、商、西周整個奴隸制時代行政管理呈現出的特征是()A、神權政治色彩濃重B、等級君主制國家結構形式C、專制君主制國家行政體制D、以家為模式組建“家天下”王朝E、殘留有原始民主遺風83.試述宋代為適應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集權需要而對監(jiān)察制度進行的一系列改革?84.簡述為解決政權建設迅速發(fā)展和行政干部嚴重不足的矛盾,人民民主政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85.為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隋唐時期主要在哪些方面對前代制度進行調整?86.以下大解放區(qū)政權中,成立最晚的是()A、陜甘寧邊區(qū)政府B、華北人民政府C、東北人民政府D、中原人民政府87.簡述在“百日維新”期間,光緒帝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88.簡述戰(zhàn)國時期各國中央政府官員的分類?89.簡述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五院的構成及性質。90.簡述清朝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管理制度?91.試述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行政執(zhí)行的基本趨向和行政執(zhí)行混亂的原因?92.金熙宗時中央行政機構中最重要的是()A、勃極烈B、中書省C、樞密院D、尚書省93.隋唐對前代地方行政體制的調整主要在哪些方面?94.解放區(qū)干部考核和獎懲方面有哪些主要特點?95.為什么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三省制度,為隋唐成熟而定型的三省制度奠定了基礎?96.簡述清朝“百日維新”期間行政執(zhí)行遭遇的主要阻力?97.簡述政事堂的演變過程及前后政事堂的不同。98.鑒于魏晉南北朝州郡長官權重失控的歷史教訓,唐代初年在州郡之上設置監(jiān)察區(qū)域是()A、道B、臺C、路D、方鎮(zhèn)99.簡述造成五代時期行政執(zhí)行隨意性和混亂性的原因。100.簡述戰(zhàn)國時期主要的選官方式?第I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1)元代監(jiān)察機構組織相當完整,有中央御史臺、地方行御史臺和各道肅政廉訪司三級。22道肅政廉訪司分隸中央御史臺和西、南兩行御史臺,兩行臺又受制于中央御史臺。這樣由御史臺監(jiān)臨中書省和附近行省,行御史臺監(jiān)臨其它行省,各道肅政廉訪司監(jiān)臨路、府、州、縣,形成一個以御史臺為中心,行御史臺為重點,各道肅訪司為經緯的嚴密監(jiān)察網絡,縱橫交錯,覆蓋全國,使封建監(jiān)察體系趨于完備。(2)御史臺是元代最高行政監(jiān)察機構,其作用和地位均高于宋、金舊制,處于和中書省、樞密院三足鼎立的地位。元朝御史臺沿用唐朝三院制度。御史臺長官御史大夫和副長官御史中丞主持臺院事務,在侍御史和治書侍御史協助下總管一切監(jiān)察事務。殿中司設殿中侍御史2人,其監(jiān)察職責集中于宮廷范圍內,即糾察朝儀,還可隨大臣入宮奏事,糾避不可與聞之人。察院是御史臺的主要機構,設監(jiān)察御史若干人,負責糾察各級官吏,雖官卑職小,但握有監(jiān)察重權,連中書省長官也在其彈劾范圍之內。其監(jiān)察范圍也十分廣泛,《大元圣政國朝典章》中明確記載了其詳細規(guī)劃,涉及元代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遠遠超過唐宋時期六條問事的范圍。(3)在地方行政監(jiān)察上,元代分全國為幾個大監(jiān)察區(qū),京都附近由御史臺直接監(jiān)察,其它大監(jiān)察區(qū)由行御史臺負責監(jiān)察。行御史臺受中央御史臺節(jié)制,其機構設置除無殿中司外和御史臺大致相同。(4)元代在大監(jiān)察區(qū)之下再分22個小監(jiān)察區(qū),即22肅政廉訪司,其監(jiān)察區(qū)域稱道,它們分別隸屬中央御史臺和西、南兩行臺。每道設廉記使2人,廉記副使2人,下設經歷、知事等屬官。肅政廉訪司之職掌偏重于監(jiān)察,但又不限于監(jiān)察,如世祖至元六年(1270年),令肅政廉記司兼行勸農之職。行御史臺和肅政廉在監(jiān)察對象上有明確劃分,凡行省、宣慰司以及其直屬機構由行御史負責監(jiān)察,以下各級政府機構由肅政廉記司負責監(jiān)察,元代對肅政廉訪司十分重視,將其與監(jiān)察御史同樣看待。(5)元代監(jiān)察制度較前代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是監(jiān)察法規(guī)的制定,如《設立憲臺格例》、《察司體察等例》、《行臺體察等例》等。這些法規(guī)和條例使行政監(jiān)察規(guī)范化,保證了監(jiān)察機構的正常運轉。(6)元代監(jiān)察體系的弊端也十分突出。首先,主要監(jiān)察職務被蒙古貴族壟斷,嚴重影響了監(jiān)察機構作用的發(fā)揮。其次,蒙古貴族享有特權,有受監(jiān)察法規(guī)的制約,監(jiān)察機構無權對一些特權機構,如宣政院、大宗正府、皇宮事務機構等進行監(jiān)察。這些都無欸使監(jiān)察機構保證封建中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功能受到限制。2.參考答案:(1)對各級中央政府主管官員的考核。兩漢時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親政事的情況下,由尚書代皇帝行使考核權,并交皇帝核準。九卿則由丞相和御史兩府聯合進行考核。(2)對地方郡國長官的考核。通常由丞相、御史三府通過上計形式進行。上計考課分為常課和大課。(3)郡對縣的考課。常采用“秋冬集課”的方式,一般利用大會都試的機會進行,令長必須參加。到東漢時,令長不再親行,而遣丞慰以下至郡國上計。(4)對各級官府的非主管官員,由各部門主管官員負責考核。(5)考課完成后,按官員政績和品德分別作出結論并給予獎罰??颊n成績特別優(yōu)異者稱“最”,對成績優(yōu)良者分別給予褒獎、增俸、賜金、升職、賜爵等各種獎勵??己丝己顺煽冚^差者被稱為“殿”,要追究責任,給予懲罰。3.參考答案: 1、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監(jiān)督。 2、國民黨對行政活動的控制。 3、國民參政會的監(jiān)督。 4、巡回督導團的監(jiān)督。 5、法律監(jiān)督和新聞監(jiān)督。4.參考答案:A5.參考答案: (1)決策的權力中心------國防最高委員會抗戰(zhàn)前,國民政府的決策發(fā)源機關是國民黨中政會。抗戰(zhàn)期間,決策發(fā)源機關則是國防最高委員會,一切重大決策均由它發(fā)出。國防最高委員會的決策表面上采取委員合議制,決策源于集體,實際上更多是委員長個人決斷。國防最高委員會會議通過的決議直接交有關部、會執(zhí)行。但由于國防最高委員長握有“對于黨政軍一切事務,得不依平時程序,以命令為便宜之措施”的權力,因而,國防最高委員會的決策權力中心事實上不在常委會議或全體會議,而在委員長個人。 (2)決策的技術系統(tǒng)-----中央設計局國防最高委員會為了有效地行使職權,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管理,根據“行政三聯制”的原則,于1940年冬設立了中央設計局。中央設計局由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兼任總裁,并由總裁遴聘黨政高級官員及著名專家組成審議會、預算委員會,設計委員會、政治計劃委員會、經濟計劃委員會和調查統(tǒng)計處等機構。中央設計局主持設計的機構是審議會。該會由總裁特派7至9人組成,以總裁為主席。設計及審議的事項包括政治經濟建設計劃及預算、黨政制度機構及重要法規(guī)的調整、重要政策的建議、政府各機關各年度施政計劃等。 (3)決策的參謀系統(tǒng)------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侍從室建立之初,工作范圍基本上限于軍事方面。1936年改組后,隨著蔣介石個人權力的膨脹,侍從室的權力逐漸擴大到黨、政、軍、財、文各方面。它的職權不再只是“辦事”,而是協助蔣介石將各院、部、會權力中最重要的部分集中上來,參與策劃機密要事,掌握高級官員考核任免,辦理蔣介石發(fā)號施令的文電,實際權力已在各院、部、會之上。6.參考答案:A7.參考答案:A,D8.參考答案:(1)中國共產黨是蘇維埃政權的領導者。黨對蘇維埃的領導主要表現在決策問題上。蘇區(qū)黨組織對蘇區(qū)政府的行政決策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蘇區(qū)政府的決策行為,主要是根據黨組織的有關決議制定具體的執(zhí)行性方案。(2)蘇區(qū)政府行政機關的決策,主要采取議制和首長負責制兩種形式:一、中央人民委員會和地方各級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均實行合議制。中央人民委員會設常務會議,屬人民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各項重要事宜,都要經由合于法定人數的常務會議集體討論決定。地方各級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組織主席團,并依照法定期限召開會議,集體討論,決定屬于各自權限內的重大事務。二、中央人民委員會所屬各部和地方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所屬各部,則實行首長負責制。這種首長負責制與一般意義上的“一長制”并不相同,而是建立在民主基礎上,同集體領導相結合的首長負責制。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首長制”與“合議制”的有機結合。9.參考答案:金代行政官員的考核由吏部負責,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對任職由滿官員的政績予以考評;二是對所有在任官員進行考核。(1)金代對任職廟滿官員的政績考評有一套完備的制度。官吏赴任時均要帶一紙證書,稱“解由”,“解由”上詳敘官員在上一任期內的政績及任期和資歷,吏部根據“解由”來評價官員的政績和才能,并將“解由”主要內容摘抄下來,稱“銓頭”,再將該官員歷任“銓頭”匯集起來,成為該官員的人事檔案,稱“行止簿”,作為吏部對該官員進行人事調整的依據。(2)金代對所有在任官員的考核也有一套完備的規(guī)定。以對縣令的考核為例,泰和四年金代制定考評法,即“四善、十七最之制”,實際是對縣令進行政績、才能和個人素質測評的21項標準。明昌四年,金代又采取以官員任職區(qū)域內人民的態(tài)度作為考核依據的考核方法,凡得到轄區(qū)內人民稱贊的官員即被認為是廉能官。10.參考答案: 1948年“行憲國大”選出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后,國民政府改為總統(tǒng)府。新政府的行政體制有較大的變化: (1)設立國民大會國民大會為全國最高權力機關,由依法選出的國民大會代表組成,代表全國國民行使職權。其職權有:選舉和罷免總統(tǒng)和副總統(tǒng);修改立法院提出的憲法修正案。從表面上看,國民大會是按照孫中山權能分開的思想,將國家權力交還給人民。但是真正決定國家一切內政外交方針,并對這些方針的貫徹執(zhí)行監(jiān)督的并不是國民大會,而是國民黨中央及由國民大會選出的總統(tǒng)蔣介石。國民大會不過是很秉承國民黨中央和蔣介石的旨意,粉飾獨裁專制的御用工具而已。 (2)設立總統(tǒng)和總統(tǒng)府 1948年5月蔣介石任總統(tǒng)后,為了所謂“行憲”,對政府機構進行了改組,取消了過去的國民政府主席和國民政府委員會,代之以總統(tǒng)和總統(tǒng)府??偨y(tǒng)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統(tǒng)依法行使如下職權: ①統(tǒng)率全國陸??哲?; ②宣布法律,發(fā)布命令; ③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zhàn),媾和之權; ④公布戒嚴; ⑤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及復議之權; ⑥任免文武官員; ⑦授予榮典; ⑧國家遇有天災人禍或財政經濟上有重大變故時發(fā)布緊急命令之權; ⑨解決院與院之間爭執(zhí)問題。 盡管總裁權力十分廣泛,但依據憲法的規(guī)定,總統(tǒng)的權力要受產法院的限制,總統(tǒng)僅是禮儀上的國家元首。這是蔣介石所不能接受的。于是,行憲國大在憲法之外又制定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約》,明確規(guī)定總統(tǒng)在動員戡亂時期,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劇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經行政院會議決議為緊急處分,不受憲法有關條款限制。這就為總統(tǒng)實行獨裁開了方便之門。 總統(tǒng)為行使職權,設總統(tǒng)府以代國民政府??偨y(tǒng)府下設資政、參議若干人和國策顧問委員會、戰(zhàn)略顧問委員會,就國家大事向總統(tǒng)府提出意見,并備咨詢??偨y(tǒng)府下設秘書長和參軍長,協助總統(tǒng)處理日常事務。 (3)五院行政體制的變化 “行憲國大”后,按照憲法的規(guī)定,重新設立了五院。五院的行政體制與從前也有所變化。 行政院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行政院長由總統(tǒng)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原行政院向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負責,現主要對立法院負責。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zhàn)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它重要事項之權。 表面上看,立法院有較大的權威性、獨立性和民主性,但實際上立法權仍操在國民黨中常會和總統(tǒng)蔣介石手中。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的審判及公務員的懲戒等事項。考試為國家最高考試機關,掌理考試、任用、銓敘、考績、級俸、升遷、保障、褒獎、撫恤、退休、養(yǎng)老等事項。監(jiān)察院為國家最高監(jiān)察機關,行使同意、彈劾、糾舉及審計權。11.參考答案:B12.參考答案:C13.參考答案: (1)樞密院。樞密院肇始于唐中后期,由宦官執(zhí)掌,參與內廷決策。 (2)中書門下。唐中期以后,中書門下逐漸降為行政執(zhí)行的綜理機構。五代基本承襲晚唐舊制。 (3)三司使。三司使是掌管財賦的專門機構。14.參考答案:春秋時期以齊國為先導,稍后在晉、魯、楚等主要諸侯國都相繼進行了賦稅改革。賦稅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鐵器工具的出現,使原來的庶民在公田外開辟大量的私田,而不肯努力耕作公田,而影響到各諸侯國的賦稅收入。第二,由于春秋時期兼并戰(zhàn)爭的激烈,使公田上勞動的庶民的負擔成倍增加,從而導致他們從公田上紛紛逃亡,同時,國人也因戰(zhàn)爭負擔而日益走向貧困、破產,甚至發(fā)生暴動以及拒絕戰(zhàn)爭的現象,從而導致兵源不足,這一切迫使較為開明的君主進行賦稅和軍賦兩方面的改革15.參考答案:A,B,C,D,E16.參考答案:(1)中國共產黨不僅是抗日民主政權的組織者,而且也是其行政決策的領導者;(2)抗日民主政權自身的行政決策活動,采取集體決策的方式進行,凡屬行政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必須經過集體討論決定,而不能由個人決斷。在邊區(qū)和縣級政府中,均設有進行集體決策的機關-----政府委員會。(3)為了保證行政決策的正確性,減少失誤,抗日政權在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前提下,十分重視征詢和采納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17.參考答案:南京臨時政府傳統(tǒng)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監(jiān)督方面最大的區(qū)別是創(chuàng)建了議會監(jiān)督制。(1)根據1912年1月2日頒布的《修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的規(guī)定,臨時參議院對政府的監(jiān)督方式有:議決臨時政府的預算;檢查臨時政府的出納;議決臨時大總統(tǒng)交議事件;答復臨時大總統(tǒng)咨詢事件;并對臨時大總統(tǒng)的宣戰(zhàn)、媾和、締約、制定官制、任免官員、設立法院等行為行使同意權。(2)1912年3月11日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隨后頒布的《參議院法》,進一步擴大了參議院的行政監(jiān)督權。根據兩法規(guī)定,參議院對政府的監(jiān)督方式有四種:質問;彈劾;查辦;建議。(3)議會監(jiān)督制的建立,為使行政管理進入法制化的軌道奠定了基礎。遺憾的是,這一制度在實踐中并未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18.參考答案:B19.參考答案: (一)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到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建立。 (二)從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到1928年6月奉系軍閥統(tǒng)治垮臺。 (三)從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參考答案: 明對鄉(xiāng)村的管理采取鄉(xiāng)老人制和里甲制并行的統(tǒng)治方法。每鄉(xiāng)挑選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擔任“老人”?!袄先恕笔青l(xiāng)村非公職人員,協助地方官吏管理廣大鄉(xiāng)村,負責教化鄉(xiāng)民和處理鄉(xiāng)民的訴訟事務,只有重大案件才訴諸官府。 和老人制度并行于鄉(xiāng)村的是里甲制度。一一百一十戶為一里,每里設里長十人,輪流為首,十年一輪,剩下一百戶分為十甲,各設甲長一人。里長的職責是督促生產、征收錢糧、攤派徭役。 由此可見明朝就是利用里甲制度和老人制度這兩個系統(tǒng)來實現鄉(xiāng)村自治的。21.參考答案:(1)會議是元代行政決策的主要形式,按會議主持的身份的不同可分為皇帝親自主持的會議和中書省會議兩種類型?;实壑鞒值臅h分朝堂會議和內廷會議兩種形式。朝堂會議是皇帝在朝堂親自召集大臣議政的會議形式,多作出重大行政決策。內廷會議是皇帝在禁中召集商議軍國大事的會議。以上兩種會議的最后決斷權在皇帝手中,故作出的決策具有權威性和法律效力。有時皇帝本人并不出席會議,而是將重大事件交與中書省商議討論,由中書省長官召集中書省全體官員參加,各抒己見,最后由中書省首腦作出裁決,然后上報皇帝。樞密院、御史臺和宣政院各自負責一方面工作,可直接上奏皇帝而不需要通過中書省,故皇帝和中書省有時需要在這幾個機構間進行協調,協調方式是舉行聯席會議,共同商討對某一事件的決策。參加這種會議的機構由皇帝指定,通常由中書省牽頭組織。由上可見,元代皇帝仍是決策過程中的關鍵人物,但元代決策體制又有其特殊性,即保留有較多的蒙古舊俗殘余,這主要表現在皇后對政治的干預和元代宗親貴胃對朝政影響巨大。(2)決策一旦作出,由職能部門負責實施執(zhí)行,執(zhí)行過程大致如下:中書省政令大達后,由宰相的主要幕僚機構參議府負責安排落實,通過左、右司將政令下達給六部,六部將執(zhí)行政務情況的信息通過左、或司和參議府而反饋到中書省長官。因此,由中書省協助皇帝決策,參議府安排落實,左、右司承轉政令,六部等職能機構執(zhí)行構成了元代中樞決策和行政運轉程序。22.參考答案:(1)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六部之首。(2)設立商部,管理農墾、農牧、路礦、工商等事務。(3)設立巡警部,負責京城及全國各地的警政事務。(4)設立學部,總管各省學堂事務,并將原國子監(jiān)事務歸并學部。(5)設立財政處、練兵處和稅務處。財政處負責籌劃全國財政和統(tǒng)一幣制,練兵處負責統(tǒng)一軍制和編練新軍;(6)撤裁有名無實的衙門。戊戌變法后死而復生的東河河道總督、通政使司、詹事府被再度撤并,湖北、廣東、云南三省巡持制度被正式取消。23.參考答案:1、盛行于部落聯盟時代民主制的某些殘留使得諸侯國君和宗室貴族對朝政擁有相當的參與權,制約著王權的發(fā)展。2、貴族議事制度的影響。據文獻記載,禹征三苗,啟伐有扈氏都曾召開貴族議事。3、王權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如商神權盛行,處理政務須事事向上帝請示占卜,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王權的發(fā)揮。24.參考答案:宋代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程度較前代有較大提高,皇帝在行政決策中的獨斷地位亦大幅上升。但在個體的決策程序上,宋朝皇帝還是按“兼聽”的原則,采用各種會議制度來集思廣益。故宋代決策程序基本沿襲前代,分為會議和皇帝裁決兩個階段。(1)宋代會議制度可分為例行常朝、便殿議政和臨時朝議三大類。例行常朝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關系,為皇帝決策提供信息。便殿議政是皇帝在便殿召見宰相、樞密使等中樞官員商議軍國大事的一種會議形式,臨時朝議是皇帝就某問題臨時召集會議進行商討,向大臣征示決策方案的會議形式,主要有皇帝親自主持的朝議和皇帝授權宰相等高級官員主持的廷議。(2)以上各種會議形式只是為皇帝作出決斷提供具體材料,起到溝通信息的任用,至多也只是提出一個供皇帝參考和選擇的決策方案。各級官員所享有的只是決策的建議權,最后能否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決議還有待于皇帝的決斷。25.參考答案:(1)秦漢中央政府職能機構的長官稱卿,其職能如下:一、奉常。西漢改稱太常,掌宗廟禮儀。二、郎中令。西漢改稱光祿勛,掌宮廷警衛(wèi)。三、太仆。掌宮廷車馬。四、衛(wèi)慰。掌皇宮保衛(wèi)。五、典客。西漢曾更名大行令、大鴻臚,掌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六、廷尉。掌司法。七、治粟內史。西漢更名大農令、大司農,掌財政稅收。八、宗正。掌皇族內部事務。九、少府。掌山河湖海稅收及手工業(yè)制造。以上官員稱為九卿。除此之處,還有與九卿地位相當的中尉、將作大匠和大長秋等,他們和九卿合稱列卿。(2)列卿制度是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相適應的制度,列卿制度體現出君主專制的精神,即官員必須絕對服從皇帝。26.參考答案:(1)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當家作主。(2)加強黨對政權的領導、保證行政管理的正確方向。(3)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建立民族地區(qū)民主自治政府。(4)加強決策咨詢,密切政府與群眾的聯系。(5)建立和完善行政機關辦事制度,提高行政效率。(6)實行人民監(jiān)察制度。(7)嚴厲懲治干部的貪污行為,保持行政機關的廉潔。27.參考答案: 秦漢時期的宰相制度經歷了從丞相制到三公宰相制,再到尚書臺的演變過程,這一演變過程是皇權與相權之間矛盾斗爭的產物。 (1)丞相制: 丞相制是秦至西漢初年的宰相制度,實際上是一種獨相制,雖個別時期曾設立左、右丞相,但其中也僅有一個負主要責任。這一時期的丞相權力十分廣泛,主要有以下幾點:在立法上負責草擬或組織草擬法律;在司法上有劾案查官及行誅罰權;在軍事上可充當皇帝的軍事顧問,特別是在不設太尉期間更是如此;在行政上有參與行政決策,總領百官,處理日常政務之權。 (2)中外朝制 隨著皇權的上升,漢武帝開始貶低丞相,不僅在禮儀上貶低丞相,而且在組織機構上也蓄意分割相權。其方式是實行中外朝制,以架空相權。中外朝制是指中外相所形成的兩套處理政務的官員系統(tǒng)。漢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層官員,讓他們充任自己的高級侍從,擔任侍中、給事中、尚書等官職,出入宮廷,組成皇帝的私人秘書班子,形成中朝決策的格局。從此中樞體制發(fā)生變化,軍國大事由皇帝先交內廷議決,再交外朝官執(zhí)行。這樣由宮廷侍從官組成的中朝掌握國家政務的決策權,而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退居執(zhí)行政務的地位,國家的行政管理重心由朝廷向宮廷轉移,中朝官對外朝官處于壓倒優(yōu)勢的地位。中外朝官制的實行,起到了削弱相權的作用,確保了皇帝作為國家行政首腦的地位,皇帝通過中朝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指揮國家的行政活動。 (3)三公宰相制 漢成帝時,從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即改丞相為大司徒、太尉為大司馬、御史大夫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為三公官,三公共同擔任相職,分別直接對皇帝負責。三公宰相制使全國政務被一分為三,一相制為三相制所取代。 (4)尚書臺 中外朝制形成后,中朝機構地位崇高,成為事實上的中樞決策機構,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并未因此完全解決,皇帝在削奪丞相的中樞決策權后,又蓄意削奪其事權。這導致了內廷辦事機構尚書臺的成立。 秦及西漢初年,尚書是少府屬員,并無特殊權力。從漢武帝時起,尚書的事權逐漸擴大,并隨之成立機構。東秦及西漢初年,劉秀建立起龐大的尚書機構,并正式稱尚書臺。尚書臺長官總典紀綱,無所不統(tǒng),從制度上取代了三公宰相的行政決策參與權,自此以后,尚書臺成為事實上的國家行政機關。 尚書的職權遠高于三公,但在國家機關體系中,尚書臺仍隸屬于三公屬下九卿之一的少府,以尚書指揮三公必然在行政運行中產生矛盾,影響政令的推行。為解決這一矛盾,又創(chuàng)立領或錄尚書事的制度,即用內廷高官領或錄尚書事,總攬朝政,以使尚書臺所作出的決策在三公府得以順利執(zhí)行。這樣,領或錄尚書事成為真正的宰相,三公僅是名義上的宰相而已。28.參考答案:C29.參考答案:一、地方刑偵管理層次的調整。首先,州的數量大量增加。其次,郡的濫置。為穩(wěn)定政權南北朝時期各政權對地方行政調整表現在:一是州上設官,二是強化縣級行政管理。二、軍政一體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中高級地方政區(qū)的行政權已為武官所把持。在北方還有軍鎮(zhèn)完全軍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三、特殊行政區(qū)的行政體制。有王國、喬置州郡縣和左郡縣。30.參考答案: (1)在西周在央國家機關體系中,周天子的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從實際看,周天子在全國范圍內擁有以下六種權力,即主祭權、冊封權、全國軍隊統(tǒng)帥權、官吏任免權、授予爵祿和進行賞罰之權、巡獰權。 (2)西周中央政府在周王以下設有輔弼大臣,傳說三公,即太師、大傅、太保為最高輔佐官員。到西周晚期,官僚機構的權力開始集中于一人,出現《周禮》中所說的天官冢宰這種百官之長的職位與人物,這已類似于秦漢時期的丞相。 (3)三公以下有政務官和文化教育官兩個系統(tǒng)。最重要的政務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馬、司空。此外,還有專掌司法的司寇。文化教育官系統(tǒng)官員包括大史、大祝、大卜負責宗教。文書冊命等事務,帶有神職色彩,其地位亦十分崇高,但總的來說文教官的地位較政事官低。 除上述兩類外廷官外,在王宮內廷還有以“宰”為首的宮內事務官。31.參考答案:清朝議政的會議形式有議政王大臣議、廷議、九卿議、閣議等。(1)清朝前期,由議政王和議政大臣組成的議政大臣會議議處軍國大事,這是氏族制度殘余在行政決策過程中的反映。清軍入關后,議政王大臣仍作為最高權力機構行使其中樞決策的功能??滴跚捌冢h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達到頂峰,但議政王、議政大臣均為守舊勢力的代表,康熙親政后,深感這種議政制度嚴重削奪了皇權,便通過裁減議政人員人數和縮小議政會議的職權范圍來冷落議政大臣會議,先后以南書房、內閣作為皇帝議政章詔的工具。軍機處成立后,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完全衰落。(2)清朝對一些涉及面廣或業(yè)務性強的重大政務,常召開廷議和九卿議,也可以奉行閣議。清朝廷議通常由內閣大學士、都御史、親王參與,如所議涉及軍事,正、副都統(tǒng),將軍皆可作為廷臣參加會議。凡專門問題或涉及廷臣本身之事而不便令廷臣自行研究的,則下九卿議。清朝九卿指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有時皇帝為求慎重,先將某事交六部某部研議,然后再將某部擬議的方案下九卿再議。此外,凡有大政還可交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奉行閣議。以上廷議、九卿議、閣議的結果最終由皇帝獨斷。32.參考答案:(1)東漢末年必改刺史為州牧后,作為管理地方的高級行政長官的州牧多兼軍職,這一傳統(tǒng)被魏晉南北朝各政權所繼承。魏晉以后,州刺史一般均兼任軍職,或由都督兼領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將軍,不領軍職的刺史稱為“單車刺史”,不僅權責有限,而且為時俗所輕,地位十分低下。到南北朝時,單車刺史被取消,刺史兼領軍政趨于制度化。此外,這一時期各政權在州上所設之官,如都督諸州軍事,作為地方高級統(tǒng)兵武官,也同時兼管地方軍事與行政。(2)、這一時期郡之官制基本遵循兩漢制度,設守及丞,魏時還恢復了都尉之制,但郡守多兼領軍職,加將軍之號,無軍職之郡守地位低,為人所恥笑。從上述可以看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高級地方政區(qū)的行政權已為武官所把持。在北方地區(qū),還有一種完全的軍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即軍鎮(zhèn)。十六國末,北方各政權將軍事要沖駐軍及其家屬和所管人口與一般平民分開,稱為“鎮(zhèn)民”,其轄區(qū)稱稱“軍鎮(zhèn)”,長官稱“鎮(zhèn)將”。鎮(zhèn)將負責軍鎮(zhèn)內的軍事和民政,實行軍事化宣。軍鎮(zhèn)形同一級行政區(qū),大約與州的行政級別相當。33.參考答案: (1)考滿。考滿是針對每一個任職到一定期限的官員進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員的從政資歷和政績,辦法是三年一考,三考為滿,考滿之日,由有關部門量其功過,分成上、中、下三等,以此為據決定其升降去留。 (2)考察??疾焓轻槍θw在職官員而言的,由朝廷定期舉行。除考核各級官員的政績外,著重對官員的違法行徑和瀆職行為進行清理和處置。在考察中把官員的不稱職行為按其輕重程度的不同分為八個等級,考察分為京察和外察兩種。34.參考答案:A35.參考答案: 中央政治委員會是國民黨“對于政治最高指導機關”,掌理政綱政策的實施計劃、重要政治問題的處理方針及重要干部的決定等事宜。為加強對地方行政事務的控制,中政會在地方各級設有秘密的政治委員會。監(jiān)督地方政策方針的執(zhí)行。中政會恢復后,不僅沒改變國民黨以黨御政的局面,反而加強了對行政事務的控制。36.參考答案:1920年7月直皖戰(zhàn)爭后,直系軍閥控制了北京政府。在直系軍閥統(tǒng)治的4年中,北京政府的行政決策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1)、直奉聯合控制決策權。直皖戰(zhàn)爭后徐世昌仍為大總統(tǒng),靳云鵬于1920年8月9日組閣,但實權操在直系曹錕、吳佩和奉系張作霖等軍閥手中。大總統(tǒng)和內閣僅為奉命執(zhí)行機構而已。(2)、直系利用兵權支配決策權。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后,直系完全控制北京政府。鑒于袁世凱和段祺瑞的教訓,直系軍閥并不公開拒絕《臨時約法》和國會,反而以“恢復法院”相標榜。在“恢復法統(tǒng)”的口號下,他們攆走了安福國會選舉的總統(tǒng)徐世昌,抬出黎元洪為大總統(tǒng),并恢復舊國會,組成以王寵惠為總理的新內閣,但是,總統(tǒng)、國會、內閣并不能依法行使職權,而必面仰軍閥鼻息,聽從軍閥指揮。(3)、曹錕以大總統(tǒng)名義直接掌握決策權。曹錕上臺后,一方面運用軍事力量和金錢繼續(xù)操作議會,另一方面以大總統(tǒng)名義直接控制內閣,牢牢掌握著行政決策權。但是,曹錕的賄選已經將自己搞得名聲掃地,在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中,直系將領憑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終于將他趕下了臺。37.參考答案:(1)人民委員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及其選出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的行政機關,在行政組織系統(tǒng)中居于最高領導地位。人民委員會對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人民委員會在中央執(zhí)行委員指定的范圍內頒布各種法令和條例,但與大政方針有關者,必須事先報告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或其主席團審核批準。(2)人民委員會根據行政工作的需要和分工負責的原則,設立各種人民委員部和各種職能性的委員會,作為人民委員會行使國家行政權的職能機關。(3)人民委員會的直屬機構還有郵政總局、國家人民銀行、中央出版社、中央印刷局、外貿總局、中央合作總社、政府機關報《紅色中國》、總務廳、中華蘇維埃大學等。38.參考答案: (1)、機構的設置比較合理和集中。盡管當時要對當前清官僚和立憲派作出平衡照顧,但實際設置的機構非“因人而立”,而是根據客觀需要,將能合在一起的機構盡量歸并。 (2)、實行總統(tǒng)垂直領導制??傞L直接受總統(tǒng)指揮,次長也由總統(tǒng)“簡任”,總長、次長各為1人,形成總統(tǒng)—總長---資長三層獨任制的領導方式,避免了副職過多,糾纏不清的矛盾。 (3)、行政各部建制的順序適應了當時形勢的要求。因當時正處在戰(zhàn)火末熄的非常時期,故各部順序的排列以陸、海軍部為首,尤以陸軍部的地位最為重要。但是,由于受時代和歷史條件的限制,南京臨時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很完善,權限劃分也比較粗放,帶有較多的“臨時”色彩。當然,與歷代封建王朝的六部建相比,這畢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近代化的中央行政體系。39.參考答案:D40.參考答案:(1)監(jiān)察機構的逐漸健全和監(jiān)察職責的日益分明。隋代中央監(jiān)察機構為御史臺、謁者臺和司隸臺,御史臺負責監(jiān)察中央官員,謁者臺官員則奏旨巡行郡縣,司隸臺則監(jiān)察京畿郡縣。唐代將隋代三臺職掌合而為一設御史臺,下設臺、殿、察三院,其中臺院掌糾彈百官,殿院掌朝儀糾察,察院職掌為分察和分巡。(2)對監(jiān)察官員任用的特殊程序。監(jiān)察官員由皇帝親自任命,或由御史臺主官委派,完全不受吏部的支配,完全不受吏部的支配,以保證監(jiān)察機構的活動不受行政機構的非法干預。(3)分道巡察和分察尚書制度的確立。監(jiān)察御史對六部、諸寺等中央政府職能部門執(zhí)行政務情況實施監(jiān)督,稱分察。監(jiān)察御史奉旨按道巡按州縣,對各地州縣事務實施監(jiān)督,稱分巡。這兩項制度為后世所承襲和發(fā)展。(4)參與司法審判。隋唐中央司法機關由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共同組成,御史臺負責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審判工作,重大案件由三個部門長官共同處理。這一制度也為所世所承襲和發(fā)展。(5)多種地方監(jiān)察形式的并存。察院監(jiān)察御史分巡州縣是中央對地方實施行政監(jiān)察的主要手段。此外,為更廣泛地對地方官進行監(jiān)督,唐太宗以后分全國為十道察區(qū)??傊?,唐代行政監(jiān)督在制度上取得很大成就,監(jiān)察制度日趨完善,監(jiān)察范圍廣泛,監(jiān)察內容具體,監(jiān)察方式增加,監(jiān)察工作不論從深度上還是廣度上都較前代有明顯的發(fā)展。但封建監(jiān)察機構的本質決定了監(jiān)察官員只是皇帝駕馭大臣的工具,因此皇帝的素質和態(tài)度以及皇帝是否能真正控制政權是監(jiān)察工作能否有效進行的前提。唐朝前期,監(jiān)察系統(tǒng)作用較大;到安史之亂后,皇權衰落,中央對地方的行政控制削弱,監(jiān)察權也隨之衰落。41.參考答案:由于西周王朝是等級君主的國家結構,在行政決策與行政聯絡上分為上下級縱向的行政決策與聯絡和平級間的橫向決策與聯絡兩種方式:(1)縱向的行政決策與聯絡縱向的行政決策,指中央朝廷、諸侯和卿大夫小朝廷的層層行政決策,其共同特點是實行君主專制,即最后決策權由君主兒獨掌。中央朝廷行政決策的最后決斷權掌握在周天子或其代理人手中,其核心精神是國務由一人裁定以示天下一主。決策地點除朝廷以外,還可以在宗廟、效野、軍旗以及巡獰之地。參加決策會議的人數亦無一定限制,通常是輔貴族,由他們協助王作出決策。涉及四方諸侯的事務,常要利用“巡獰”或“朝覲”待禮儀形式,在征詢意見的基礎上經過祭天的儀式將政令加以發(fā)布。巡獰是周王在效外設壇召集各方諸侯對重大問題朝廷謀議,發(fā)布政令的會議形式,朝覲則是諸侯定期朝見天子并向天子述職的一種禮儀。涉及個別國家的問題,天子可在述職后立刻決斷。如有涉及多國的共同問題,則在朝覲后奉行“殷同”之禮,即天子帶領諸侯群臣在效外設壇,經協商后向諸侯發(fā)布政令。諸侯與卿大夫間的決策與聯絡方式大體與此相似,上級對下屬均有巡獰之權,且其巡獰范圍依其實力而定。上下級的縱向聯絡除巡獰、朝覲的述職以及天子發(fā)布政令這種直接聯絡溝通方式外,還可間接聯絡溝通,即由天子派使臣慰問諸侯,或諸侯遣使臣朝見天子,稱為聘。(2)橫向的行政決策與聯絡諸侯之產是、卿大夫之間的聯系與決策,按照“朝會”、“聘問”等禮儀形式進行。朝會是諸侯間直接拜訪,細分為“朝”和“會”兩種形式。朝指諸侯國君彼此到對方宮廷去拜會,會則是諸侯彼此在國都之外的效野拜會。無論是朝還是會,各方君主均可達成某些協議。此外,還要奉行一種在神前發(fā)誓的殺牲飲血議式,稱為“盟”。會盟成為西周時期諸侯之間、卿大夫間進行決策的重要形式。朝會乃是一種直接溝通方式,另有“聘問”這一間接溝通方式,即諸侯派使臣互相訪問。其中“問”是一種小聘,禮節(jié)規(guī)格不高,可隨時奉行。大聘稱“殷聘”定期舉行,且禮儀隆重。諸侯通過聘問達到溝通感情,協商關系的目的。42.參考答案: 西周的行政監(jiān)督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天子、諸侯各自對其下屬“邦國”的監(jiān)督,二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各自對其直接轄區(qū)的監(jiān)督。 (1)對邦國的監(jiān)督。由于等級君主制國家結構的限制,上級無法在下屬的領地設置專門監(jiān)察機構執(zhí)行監(jiān)察任務,于是利用朝覲、巡狩方式進行,或委派監(jiān)國、上卿進行。 (2)天子、諸侯對其轄區(qū)的監(jiān)督和檢查主要依靠官員進行。西周初年,對王畿實行分片管理制,陜西以東由周公負責,陜以西由邵公主管,以“巡行”視察的方式監(jiān)督地方政務。此外,各高級職能官員如司徒、司空等以“循行”方式對其主管的部門工作進行監(jiān)督。43.參考答案:(1)、草詔有三種程序:一、由宰相將君相議政結果整理要點,稱為“詞頭”,作為草詔的依據,中書舍人中負責草詔的“知制誥”據宰相交下的詞頭負責草詔;二、皇帝派宦官至中書宣布詔敕要點,中書記錄,稱為“宣底”;三、皇帝召知制誥入宮面授要點。(2)、審詔要經過四個程序:一、中書舍人有權封還詞頭;二、中書舍人如無異議,由中書令、中書侍郎與中書舍人共同簽名送門下審議;三、門下給事中審議后,如認為不妥,可在稿上涂改奏帶中書;四、經門下給事中審議通過的詔書,由侍中、侍郎、給事中共同具名申請交發(fā)尚書省執(zhí)行,經皇帝審定認可后正式交尚書省施行。44.參考答案: (1)中國封建社會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員的制度是中央集權體制得以延續(xù)和遭到破壞后得以再生的組織保證。中國封建社會官員的管理制度與中央集權管理管理體制的需要相適應,這一套管理制度既控制官員本身,又為專制統(tǒng)治服務,封建統(tǒng)治者以之來調節(jié)封建社會各階級、階層的矛盾,弱化社會內部的摩擦,使官僚隊伍按封建統(tǒng)治的要求形成合力。 (2)監(jiān)察機關的人事監(jiān)督有利于封建國家肌體的健全。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監(jiān)察制度是一種具有雙重職能的特殊制度,既是皇帝加強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體現的是專制皇帝個人的意志,此乃監(jiān)察制度的主導方面,同時又是地主階級維護封建法制、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機關,反映著整個地主階級的利益??傊?,監(jiān)察制度為維護封建秩序和保證中央政令的執(zhí)行以及整個封建國家的正常運轉起到了一定作用。 (3)在中國封建中央集權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著調節(jié)君主專制弊端的機制,主要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①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盡可能促使皇帝正確決策的制度,即‘人主蒞權、大臣議權’。 ②為防止皇權的濫用,中國封建社會還有一些其它的辦法:(通過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質。(通過神權來抑制君權。 (大臣可利用皇帝生前上“尊號”、死后加“謚號”或“廟號”的尊褒貶意來對皇帝造成心理壓力,促使其刷新政治。(開國帝皇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對后世君主往往有較大的防微杜漸作用,也可以被用來充當大臣制止皇帝越軌行為的工具。45.參考答案:首先,中樞機關有一套處理各類事務的嚴格程序。例行政務由宰執(zhí)諸臣在奏章上連署簽押姓名,報皇帝審批后,由相令外制官中書舍人草詔。如遇突發(fā)性事件,宰執(zhí)諸臣一方面要向下發(fā)出“判狀”作出先行處理,另一方面要奏報皇帝,稱“進草”。進草和判狀均需諸宰執(zhí)聯署,以明確責任,而且皇帝對進草有疑問,可調閱判狀進行復勘。其次,負責草詔的知制誥可以在有疑問時直接晉見皇帝,以核實皇帝的真實意圖。再次,地方各級政府執(zhí)行政令異常嚴格,中央政令貫徹迅速。46.參考答案:(1)由中央政府發(fā)布命令,規(guī)定統(tǒng)一時間和要求,各自進行自上而下的工作檢查。(2)上級領導機關的主要負責人深入基層,實地檢查和指導下級政府的工作。(3)下級行政機關按時間向上級領導機關報告工作。47.參考答案:兩者有本質的區(qū)別,孫中山主張在憲政開始后才實行五院制,前提是經過訓政后,人民已學會掌握四種政權,政府依人民意志執(zhí)行五種治權,目的是為了“還政于民”。而國民政府則把五院制提前到訓政時期執(zhí)行,而且把人民四種權力交給國民黨,并由國民黨中央指揮、監(jiān)督政府行使五種治權,其實質是利用訓政以剝奪人民權力,實行國民黨一黨專政。48.參考答案:C49.參考答案:針對兩漢以來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中的弊端,隋唐時期進行了以下調整。首先是對地方行政層級進行簡化。鑒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州郡設置冗雜繁多情況,隋之初將原地方管理中的州、郡、縣三級體制改為州(郡、縣兩級體制,以此簡化行政層次,節(jié)省財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唐初,又在州之上設置作為監(jiān)察區(qū)的道,以加強中央對全國的行政管理。其次是削弱地方的自主權。隋朝以前,西漢代以來,地方長官有自辟屬吏的權力,屬吏與主官之間關系親密,其權勢甚至超過中央直接委派的佐官,這種辟用制,使官員掌握用人權,很容易造成官吏勾結,形成地方勢力。所以隋統(tǒng)一后,為強化中央集權,控制地方官員,廢除了地方官自辟屬吏的制度,將官吏的任免權一律收歸中央。這一舉措強化了中央集權,地方的自由權則大為縮小。第三,在地方采取軍民分治,分散州級權力。唐初,州設刺史負責民政,只是在邊遠重鎮(zhèn)設總管(后改名為都督)兼管軍民要政。州之行政事務由六曹負責,六曹參軍統(tǒng)稱為判司,諸曹分工與中央六部對口。這樣各判司既要對本州長官負責,又要對中央相應部門負責,州刺史的權力因此被削弱和分散。但安史之亂后,刺史多兼軍職握有軍權,再次重復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50.參考答案: 和其他衙門機構相比,軍機處在機構組成上有以下特殊之處: (1)軍機處設有書吏人員,體現嚴格的保密性。軍機處職官包括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軍機章京之下,再無書吏人員。 (2)軍機處官員都是兼職,且無定員,初設3人,多至11人。 (3)軍機大臣和首席等軍機互不為屬,均直接對皇帝負責。這些特殊性決定了軍機處是一個絕對聽命于皇帝,附屬于皇帝的御用秘書機構,是君主專制極端發(fā)展的產物。51.參考答案: (1)、中國封建社會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員的制度是中央集權體制得以延續(xù)和遭到破壞后得以再生的組織保證。中國封建社會官員的管理制度與中央集權管理管理體制的需要相適應,這一套管理制度既控制官員本身,又為專制統(tǒng)治服務,封建統(tǒng)治者以之來調節(jié)封建社會各階級、階層的矛盾,弱化社會內部的摩擦,使官僚隊伍按封建統(tǒng)治的要求形成合力。 (2)、監(jiān)察機關的人事監(jiān)督有利于封建國家肌體的健全。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監(jiān)察制度是一種具有雙重職能的特殊制度,既是皇帝加強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體現的是專制皇帝個人的意志,此乃監(jiān)察制度的主導方面,同時又是地主階級維護封建法制、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機關,反映著整個地主階級的利益??傊?,監(jiān)察制度為維護封建秩序和保證中央政令的執(zhí)行以及整個封建國家的正常運轉起到了一定作用。 (3)、在中國封建中央集權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著調節(jié)君主專制弊端的機制,主要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①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盡可能促使皇帝正確決策的制度,即“人主蒞權、大臣議權”。 ②為防止皇權的濫用,中國封建社會還有一些其它的辦法: 1.通過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質。 2.通過神權來抑制君權。 3.大臣可利用皇帝生前上“尊號”、死后加“謚號”或“廟號”的尊褒貶意來對皇帝造成心理壓力,促使其刷新政治。 4.開國帝皇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對后世君主往往有較大的防微杜漸作用,也可以被用來充當大臣制止皇帝越軌行為的工具。52.參考答案:C53.參考答案: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國民政府授權軍事委員會長執(zhí)行國民政府組織法規(guī)定的“統(tǒng)帥陸??哲姟钡穆殭?,指揮全民,負國防全責。同時,軍事委員會內部領導體制及機構也作了較大調整,大大地提高了軍事委員會的地位。(1)改變領導體制。抗戰(zhàn)前,軍事委員會會除委員長外,設立副委員長和常務委員??箲?zhàn)開始后,軍事委員會取消了副委員長和常務委員,只設委員長1人,由陸??哲姶笤獛浖嫒?,行使“統(tǒng)率陸??哲姟甭殭?。(2)進一步擴大編制??箲?zhàn)開始后,不僅平時直屬國民政府的軍事機構,如參謀本部、訓練總監(jiān)部、軍事參議院等移歸軍事委員會管轄,而且行政院的軍政部,海軍部也歸其兼領,另外,還添設了政治部,戰(zhàn)地黨委員會等機構。軍事委員會堪稱國民政府直屬機關中最龐大的機關。(3)進一步加重職權??箲?zhàn)開始后,軍事委員會不僅是最高軍事機關,而且是統(tǒng)轄全國軍民作戰(zhàn)的大本營,凡軍令、軍政、軍法、后勤、海軍、空軍、撫恤、軍事人員銓穩(wěn)衡考績及獎懲、部隊政治訓練、政治農救會、民眾軍事訓練等,均為其職權范圍。此外,通過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還控制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安排和調動??梢?,軍事委員在抗戰(zhàn)期間也發(fā)展成為國民政府中地位最高、權勢最重的機關,它名義上直屬國民政府,但實際權力遠在國民政府之上。54.參考答案:D55.參考答案:(1)正確處理黨政關系,充分發(fā)揮政權機關的積極性。(2)按照“三三制”原則組成行政機關,吸收各階層人民參加行政事務的管理。(3)實行民主決策,重視征詢和采納各方面人士的意見了建議。(4)實行精兵簡政和逐級負責制,提高工作效率。(5)建立相對完善的監(jiān)督體系。(6)嚴格干部標準,加強干部的教育和考核獎懲,干部的福利待遇以不高于熟練勞動者的所得收入的俸以養(yǎng)廉的原則。56.參考答案:(1)臨時大總統(tǒng)在決策中的地位。南京臨時政府采取總統(tǒng)制,不設國務總理,臨時大總統(tǒng)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長,直接統(tǒng)轄中央行政各部。臨時政府的最高行政決策機關是由臨時大總統(tǒng)與各部總長組成的國務會議。臨時政府的重大決策,幾乎都是在國務會議上作出的。臨時大總統(tǒng)作為國務會議主席,在決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2)臨時參議院對行政決策的影響。臨時參議院是南京臨時政府的離高立法機關,不是行政機關,但是由于實行總統(tǒng)制,臨時大總統(tǒng)的行政決策有著密切關系。(3)參謀本部在中央決策中的作用。南京臨時政府的軍事機關是大元帥大本營和參謀本部。大元帥大本營是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參謀本部是軍令機關,不入政府系列,直接隸屬大總統(tǒng)。參謀本部實際上掌握著軍事決策權和部分行政決策權。57.參考答案:春秋時期各國的賦稅改革是一場自上而下土地關系和賦稅財政制度的根本變革,它不僅影響到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而且隨著經濟基礎的變革引起上層建筑國家職能的變化,賦稅制度的改革對國家行政體制的變革有巨大的影響。(1)使國家的社會職能發(fā)生變化。改革以前,土地的所有權屬于國家,庶民是君主的奴隸,各級君主必須設立農官監(jiān)督庶民在公田上勞動。從整體看,這一時期的國家不僅是政治、行政事務的組織者,也是社會生產的直接組織者。賦稅改革后,國家事實上承認了土地私有權,實際上取消了公私田之分,一律按國人什一履畝而稅的方法收取實物。這樣一來,國家的主要社會職能就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務性的內容,不再具有直接組織社會生產的職能。(2)引起階級結構的變化與基層行政組織的變革。改革以前,土地國有,君主封賜土地以基層行政組織為單位,在政府官員監(jiān)督下,由基層行政組織負責人組織種族奴隸在公田上進行集體耦耕。改革以后,一家一戶的小農成為生產單位,集體在公田上耕耘的“井田制”趨于瓦解。井田制的破壞引起階級結構的變化,庶民的社會地位提高,可充當甲士,實際已變成向國家交納什一稅的自耕農。庶民可以自由開荒、自由轉讓土地,進一步加劇了貧富兩極分化。庶民的分化,各種糾紛也隨之增多,再加上國家要向農戶征收各種賦稅,于是產生以農戶為單位的“編戶齊民”的戶籍制度。戶口的整頓為基層組織由鄉(xiāng)遂雙軌制過過度到鄉(xiāng)里單一制奠定了基礎。58.參考答案:A59.參考答案:臨時大總統(tǒng)是南京臨時政府的核心,臨時大總統(tǒng)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長,擁有廣泛的職權:(1)軍權。大總統(tǒng)統(tǒng)率全國海陸軍;(2)和戰(zhàn)權。大總統(tǒng)經參議院同意,可以宣戰(zhàn)、媾和及締結條約。(3)創(chuàng)制權。大總統(tǒng)有制定官制、官規(guī)之權。(4)任免權。大總統(tǒng)有任免文武職員之權。(5)復議權。大總統(tǒng)對于參議院議決事件,如不同意,可于10日內交回復議。(6)設置法院權。大總統(tǒng)經參議院同意,有設立中央裁判所之權。60.參考答案: 吏部執(zhí)掌全國人事大權,負責核定各級機構的編制,選拔、任免、考核各級官吏;戶部執(zhí)掌財權,掌管全國戶口、土地和賦稅事宜,同時也負責管理漕運、茶馬、賑濟和鹽政等事務;禮部執(zhí)掌禮儀、祭祀、宴饗、科舉、外交和官印制造等事務,還兼管皇族事務;兵部主管武官人事、軍用物資的管理和供給;刑部為司法機關,專主審判,其職能和唐宋刑部不同;工部主管營造制作、農田水利諸事務。61.參考答案:(1)1947年改組后的國民政府與抗戰(zhàn)期間的國民政府有如下三點不同:①擴大國民政府委員的職權。②吸引部分國民黨以外人士參加,號稱是‘多黨政府’、‘聯合政府’。③試行行政院負責制。行政院根據國務會議的決議,對行政事務‘負全責’。但國民政府主席的權力并沒有削弱。(2)改組后的國民政府是‘由訓政達到憲政之過渡期間’的政府。雖然吸收部分國民黨以外人士參加,但并未改變國民黨一黨專政的獨裁專制政體。62.參考答案:五代時期各政權中樞機構有樞密院、中書門下和三司使,基本上具備后來宋代二府三司鼎足而立的分工體制,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唐代中樞決策程序分工體系的痕跡。樞密院肇始于唐中后期,由宦官擔任,參與內廷決策。后梁時,因為清除了宦官勢力而改由士人充任,已成為掌握軍事民政兩方面決策大權的中樞機構。后唐時開始將中書門下的兵房劃歸樞密院,并用武將主持樞密院,逐漸表現出樞密院專掌軍務的發(fā)展趨勢。后周政權時再次調整樞密院體制,規(guī)定樞密院長官僅是皇帝的顧問,如不兼宰相職,則不能過問行政事務,同時不再以武人出任樞密使,這已和宋代樞密院體制基本相同。中書門下在唐中朝以逐漸降為行政執(zhí)行的綜理機構。五代時期職位繼續(xù)下降。其原因一是中書門下要聽命于樞密使,二是五代沿襲唐代翰林院學士之例設置了廷殿學士,領有人宮草詔權,當然,如果宰相廷殿學士銜,也有草詔權,但所草之詔已不具有機要性質。這意味著宰相雖仍參與決策,但已喪失一部分參與權。三司使是掌管財賦的專門機構,是由唐后期的財政專使延續(xù)而來。自唐中葉以后,財政問題日益嚴重,財政工作日趨重要,為加強財政稅收和管理,設置了一些財政專使,如鹽鐵使、轉運使、度支使,常由宰相出任。五代時期后唐時,把鹽鐵、度支、戶部合并,正式設置三司使作為財政之長,單獨與皇帝商議財政決策,并獨立負責財政事務的執(zhí)行工作??傊宕鷷r期中樞機構已呈現出樞密院、中書門下和三司使三足鼎立之勢,形成宋代二府三司制中樞新體制的雛形。63.參考答案:(1)母系氏族公社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和生活單位。由于生產力低下,不可能出現剩余產品,因而不會產生剝削現象,只能通過平等占有生產資料和平等分享勞動成果來維護共同體的存在。(2)這時的社會組織形式主要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組成氏族、胞族和部落,而不是像后來的國家那樣按地域劃分其國民,也不同于后來的經濟、文化組織,以行業(yè)來組織成員。(3)它實行原始民主族管理,氏族成員一律平等,氏族全體會議為最高權力機關,重大事務由全體成年男女討論決定。64.參考答案:B65.參考答案: 漢代相府諸曹分曹理事的內容與隋唐六部的分工已基本相同,但兩者從體制上講是有很大差異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相府諸曹僅是丞相的幕僚機構,諸曹人員不是國家正式公職人員。而隋唐六部則是中央主要行政職能部門,六部尚書是朝廷命官,是都省辦公會議的法定參加者,吏、兵兩部尚書在唐初還常兼任宰相。 (2)、相府諸曹僅是丞相的秘書班子,諸曹人員僅協助丞相處理公務,其分曹的方法因時代、社會需要、機關結構調整以及主官政見不同而發(fā)生變化。而隋唐六部作為正式的國家職能部門,擁有法定的職權,并在處理、執(zhí)行政務上擁有一定的自主權,其機構設置也相對穩(wěn)定得多。66.參考答案:(1)在國防最高委員會中設立執(zhí)行委員會。執(zhí)行委員經委員長指定可以列席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會議。國防最高委員會作出決義后,即交執(zhí)行委員負責執(zhí)行,這保證了決定執(zhí)行的及時性和準確性。(2)推進行政三聯制。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國防最高委員會根據蔣介石的指示,從1940年開始推行行政三聯制,即按照行政運行的順序,將一切工作過程分為計劃、執(zhí)行、考核三個階段。國防最高委員會是將三者統(tǒng)一和聯系起來的最高指揮機關。按這一框架,國防最高委員會增設中央設計局和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于是形成這樣的運行系統(tǒng):中央設計局管設計,黨政軍原有機關管執(zhí)行,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考核。國防最高委員會利用中央設計局和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一方面嚴格控制各級政府的施政計劃及預算,另一方面密監(jiān)督其計劃的執(zhí)行。行政三聯制是蔣介石集黨政軍大權于國防最高委員會,加強對各級行政機關控制和監(jiān)督的重要手段,其結果是進一步增加了黨政軍機構的重迭和矛盾。(3)實行分層負責制。即將各機關人員分成若干層級,明確規(guī)定各層級的職責權限,使各級人員都明確責任,做到職責專一,功過分明,便于查核。具體層次及責任如下:第一級即各機關最高長官,主要掌握本部門的決策權;第二級即各級機關幕僚長,其職責主要是參與起草以及組織實施一級長官的決策;第三級即幕僚長以下司、局、處、科長等,其主要職責是落實一、二級長官交辦事項;第四級即文書、科員、書記員、辦事員等,各按具體情況確定其責任。(4)推行幕僚長制。這是一種機關工作制度。國民政府將機關工作分為政務工作和事務工作,主管長官負責政務工作,而常務次長、秘書長、主任秘書、支部書記等官吏則著重負責事務工作。這些負責事務工作的長官就稱為幕僚長。提倡幕僚長的目的,是要各級幕僚長負起責任,不要事事推給主管長官,妨礙主管長官對重要政務的籌劃和處理。(5)改進公文處理辦法。強調文書處理“貴在快捷”,要求各機關切實做到“層層節(jié)制”,“級級負責”。盡管國民政府三令五申,但是由于官僚機構臃腫,吏治腐敗,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67.參考答案: (1)嚴格辦事規(guī)程,保證決策的貫徹執(zhí)行。為了保證決策的貫徹執(zhí)行,南京臨時政府要求各級行政機關大膽負責,在職責明確的前提下,直接辦理各自職責范圍內應辦之事,堅決摒棄“呈請轉飭”的言文牘主義。據此,臨時政府具體規(guī)定了政府工作的辦事規(guī)程。 (2)改革文書制度,提高行政效率。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南京臨時政令對前清的文書制度作了一些重大改革: ①簡化文書種類,統(tǒng)一公文程序。 ②規(guī)范公文處理程序,加速公文處理。 ③革除封建稱謂,使用公元紀年。68.參考答案:D69.參考答案:清初官員的考核基本承襲明代制度,分為考滿和考察兩種,后將考滿、考察合為一體,形成劃一的制度。(1)清初考滿方式基本承襲明代,但改為一年一考,三考為滿。其具體方式是三品以上官員由本人先自我裁定,四品以下則先由吏部會同都察院一起審查,最后均上報皇帝審定??紳M是一般性考核,在某一官員任職屆滿時進行,主要是考核官員的從政經歷和政績,作為未來仕途升降的依據。(2)考察與考滿合為一體后,規(guī)定每三年考核一次,由吏部考功司主持。①對京官的考察稱京察。京察四格,即守、政、才、和年作為考察的標準,根據考核情況分為稱職、勤職、供職等級別。對不稱職和行為不端的官員要糾以八法,即用八條標準決定其升降去留。②對地方官的考察稱大計。其標準也是政、守、才、年四格,主要以政績的多少和任職地區(qū)的發(fā)展狀況為根據評定等級。各級政府屬吏的考察由本衙門長官負責,然后上報督撫,最后由吏部考功司復審。(3)清朝考核官員名義上由吏部負責,但實際上吏部僅負責辦理手續(xù)而已,考察大權分散于各級長官手中,總之,清朝吏部的考核之權比明代吏部大為下降。70.參考答案: (1)、邊區(qū)政府民政廳直接管理的人員包括邊區(qū)政府各廳、處的秘書、科長和直屬機關負責人;專員公署專員、秘書、科長;縣長、縣政府委員會和縣政府秘書、科長,區(qū)公署區(qū)長等。 (2)、民政廳委托專員公署管理的人員主要是政府科長級干部。 (3)、有關部門分別管理并向民政廳備案的人員包括邊區(qū)政府各廳、處、股級以下干部;各直屬機關科長以下干部;各類文化技術干部;專署和縣政府股長以下干部;區(qū)助理員,鄉(xiāng)長和鄉(xiāng)政府委員及文書等。以上三種形式構成了邊區(qū)干部管理制度的基本模式。71.參考答案: (1)清朝監(jiān)察系統(tǒng)基本承襲明代制度,以都察院為最高監(jiān)察機關。都察院主要職責是監(jiān)督政治得失、彈劾不法官吏和對各級行政機構的政務執(zhí)行情況實施監(jiān)督。除擁有上述權限外,都察院長官可參與議事,有決策參議權,又可參加重大案件的會審,故有司法權。 (2)清訪明制制設置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清初六科尚為獨立機構。雍正元年六科并入都察院,成為督察院的下屬機構。六科主要任務有二,一是掌發(fā)“科抄”,即每科每日派級事中一人到內閣接收題本,然后抄給有關部門分別承辦;二是監(jiān)察六部等職能機構執(zhí)行政務,監(jiān)察方式是注銷各部文卷,以審查各部門處理政事有無違反有關規(guī)定。此外,六科還擁有封駁權,但已遠較明代為小,它所封駁的僅是內閣發(fā)出的一般文件,對軍機處發(fā)出的機密諭旨則無權封駁。 (3)都察院下設有十五道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察御史職權范圍非常廣泛,除負責監(jiān)察所轄省區(qū)外,還有監(jiān)視中央各機構、彈劾京官之權。內閣、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太醫(yī)院、步軍統(tǒng)領衙門和六科由十五道分別負責稽查,其余機構由六科和十五道雙重稽查。中央各機構每月兩次將文件送往相應科、首衙門進行注銷,只有軍機處不在監(jiān)察機構的監(jiān)察范圍內。除注銷文卷外,還有照刷文件的制度,即對各機構的財政情況實行檢查。實施這種檢查的是十五道中的河南道,主要是審察財務單中的各種違反規(guī)定之處,以有無侵挪款項為檢查重點。 (4)清朝對地方的監(jiān)察采取雙軌制。一方面由十五道監(jiān)察御史按道對地方政府實行監(jiān)控,對各級地方官員執(zhí)行監(jiān)督。另一方面,清朝還有一系列地方監(jiān)察系統(tǒng)??偠?、巡撫例兼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對所轄地區(qū)地方政務有監(jiān)察責任。各省按察司是專管一省的司法與監(jiān)察機構,也有行使監(jiān)察的職權。省、府間的道也有監(jiān)察省內某一區(qū)政務或某一具體業(yè)務的權力,故又稱道的長官道員為監(jiān)司。 (5)清朝還設有兩個特殊的監(jiān)察機構,即宗室御史處和內務府御史處。宗室御史處專門負責監(jiān)督宗人府,內務府御史處專門負責對內務府府的監(jiān)察。 (6)從上述可以看出,清朝監(jiān)察系統(tǒng)在機構設置上較前代更為嚴密和完整,在稽查制度上也更為詳密。但清朝監(jiān)察制度是專制皇權高度發(fā)展的產物,其弊端極其明顯。清朝監(jiān)察機構和作為專制皇權工具的職能表現特別突出,監(jiān)察制度是皇權高度發(fā)展的產物,其弊端極其明顯。清朝監(jiān)察機構和作為專制皇權工具的職能表現特別突出,監(jiān)察機構的維護封建法制、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職能效果甚微,皇帝控制下的決策機關軍機處不在監(jiān)察機構的監(jiān)督范圍內,科、道合一雖使監(jiān)察系統(tǒng)減少了重迭和機構間的牽制,卻使給事中對皇權有一定程度牽制的封駁權也基本被取消,監(jiān)察官員的彈劾結果取決于皇帝的喜怒,為保住祿位而視腐敗于不顧的監(jiān)察員越來越多,致使監(jiān)察機構的調節(jié)能力喪失殆盡,吏治日益腐敗。72.參考答案:《蘇維埃政權組織問題議案》:1928年6月中共六大作的一個決議,它確定以“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弊鳛榧t色政權的名稱,并具體規(guī)定了蘇維埃政權的任務、組建方式和機構設置。73.參考答案:魏晉南北朝的行政體制既從總的趨勢上呈現出加強中央集權的集中傾向,又不時伴隨出現背離中央集權的分散傾向。這種體制上的兩重性也反映到行政決策上,使這一時期的行政決定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程序:(1)、權臣擅政、皇帝被置于傀儡或半傀儡地位的偏離中央集權原則的決策方式,通常表現為以下兩種情況:①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政權更迭頻繁的時期,權臣迭出。這些權臣的目的在于奪位改統(tǒng),因此,他們逐步剝奪皇帝的行政決策權,使皇帝完全成為他們的傀儡。②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別是東晉時期,門閥士族勢力膨脹,成為行政決策上對皇權的一種制約。這一時期的行政決策多出現皇帝和士族共同決策的局面。在這種政治格局之下,皇帝往往處于半傀儡地位,但仍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2)、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決策方式。魏晉南北朝時期改朝換代頻繁,這造成皇權一定程度的衰落。但改號易統(tǒng)之后,昔日的權臣變成了現今的君主。君臣地位的轉換使他們必定十分注重加強君主專制權力,緊緊抓住行政決策權,以避免大權勞落。因此,在這種情形下,皇帝能夠貫徹自己的意志,獨立地行使行政裁決權。依決策內容的不同,決策方式有所差異,大致上有以下兩種形式:①對于重大的事務,依據秦漢以來的傳統(tǒng)決策形式采用的集議的方式,由皇帝召集群臣集議,最后由皇帝作出裁決。②對于一般性政務,則多通過日益成熟的三省制度來加以解決。在這一決策程序中,各機構上報文書經三省審核后,擇要送達君主,皇帝裁斷后由承擔草詔工作的官員草詔,經皇帝認可后,由宰相副署,然后下達執(zhí)行,行政決策過程即告結束。74.參考答案:(1)隋唐中央政府職能機構以尚書六部為主,以諸寺、監(jiān)為輔,形成相互平行,既有分工,又有制衡的行政職能部門體系。從分工上看,六部執(zhí)掌政令,九寺五監(jiān)分掌具體事務,兩者之間形成總領和具體分管的關系。從制衡上看,六部與諸寺、監(jiān)形成雙層制約的關系。六部執(zhí)掌政令而不管具體事務,而具體管理各項事務者又無政令之權,形成一層制約關系。具體分管各項事務的諸寺監(jiān)要接受六部的指導和監(jiān)督,但諸寺、監(jiān)長官也可以直接聽從皇帝的指示,并在對六部指令有不同看法時可直接上奏請示皇帝,形成又一層制約關系。(2)六部十十四司。隋唐尚書省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掌人事、財經、文教禮議、軍事、司法監(jiān)察和建設等事務,是執(zhí)掌政令的重要中央職能部門。六部每部之下各轄四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黑龍江道路貨運駕駛員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
- 服裝公司總經理聘用合同模板
- 工程監(jiān)理承包合同
- 農村考古遺址考古旅游開發(fā)合同
- 社區(qū)服務管理分層管理辦法
- 2025勞動合同不續(xù)簽處理
- 2024年度高品質鈦礦出口貿易合同3篇
- 2024年物業(yè)管理招標申請文件3篇
- 陶藝館租賃合同
- 食品文件生產流程
- 國家開放大學2024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作業(yè):理論聯系實際談一談你對商品的理解【附全答案】
- 國開電大本科《理工英語3》機考真題(第001套)
- 2025屆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物理九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匯報課件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五年級上學期英語期末真題
- 人工智能導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哈爾濱工程大學
- 2024-2034年中國云南白藥行業(yè)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
- 單位食堂供餐方案(2篇)
- 語文 職業(yè)模塊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示例(打商務電話)
- 《庖丁解?!?(教學課件)-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