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山西省大學附屬中學校生物高三上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山西省大學附屬中學校生物高三上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山西省大學附屬中學校生物高三上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山西省大學附屬中學校生物高三上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山西省大學附屬中學校生物高三上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山西省大學附屬中學校生物高三上期末調研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下列根據各概念圖作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A.若甲圖表示植物細胞內糖類物質,則甲圖可以表示多糖b和糖原a的關系B.若乙圖中a和b分別代表DNA和RNA,則乙圖可以代表硝化細菌的核酸C.丙圖可體現出細胞生物膜系統(tǒng)c、核糖體a和線粒體b的關系D.丁圖能體現生態(tài)系統(tǒng)消費者c、各種動物a和各種真菌b的關系2.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表述錯誤的是()A.發(fā)生基因突變的生物,其性狀隨之改變B.基因突變產生了新的基因C.基因突變一般具有可逆性的特點D.基因突變可以發(fā)生在RNA上3.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數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B.—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改變說明物種在進化C.基因型Aa的個體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D.在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頻率之和為14.下列有關性別決定的敘述,正確的是A.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Y染色體都比X染色體短小B.同型性染色體決定雌性個體的現象在自然界中比較普遍C.含X染色體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體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種生物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可分為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5.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抗體,可讓急性髓性白血病細胞成熟為完全不同的細胞——免疫系統(tǒng)中呈抗原的樹突細胞。樹突細胞如長時間暴露于該抗體下,再加上特定的培養(yǎng)條件,還能進一步分化為與自然殺傷(NK)細胞(該細胞識別靶細胞是非特異性的)高度相似的細胞——誘導NK細胞。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在二次免疫中,抗體可由漿細胞與記憶B細胞合成并分泌B.免疫系統(tǒng)是由免疫器官與免疫細胞組成C.漿細胞識別抗原具有特異性,而NK細胞非特異性識別抗原D.白血病細胞、樹突細胞以及NK細胞形態(tài)與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6.下列關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實驗中應分別加入甲基綠和吡羅紅B.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C.該實驗用口腔上皮細胞而不用葉肉細胞,是因為葉肉細胞不含RNAD.該實驗證明了DNA只存在于細胞核中,RNA只存在于細胞質中7.用某種高等植物的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進行雜交,F1全部表現為紅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紅花為272株,白花為212株;若用純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給人紅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為101株,白花為302株。根據上述雜交實驗結果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純合體B.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C.控制紅花與白花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種類比紅花植株的多8.(10分)下列有關調查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調查馬齒莧的種群密度和蜻蜓卵的密度常用樣方法B.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田鼠宜采用標志重捕法C.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采用取樣器取樣法D.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應在患病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二、非選擇題9.(10分)某興趣小組進行酵母菌無氧呼吸的探究實驗,裝置如圖1;圖2為酵母菌細胞內可發(fā)生的呼吸過程示意圖,其中字符Ⅰ~Ⅵ表示化學物質,序號①~④代表反應過程,請回答:(1)在設置圖1裝置前需先將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試管中加水的作用是_______,滴管中冒出氣泡,這是因為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了_______。此時酵母菌細胞中所進行的反應可用圖2中的_______過程表示。(2)為了探究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場所,另取酵母菌培養(yǎng)液進行離心處理,把酵母菌破碎后,再次離心酵理母菌,獲得只含有酵母菌細胞質基質的上清液和只含有細胞器的沉淀物兩部分。將兩部分分別與煮沸冷卻后的葡萄糖溶液混合,組裝成如圖1的裝置A和B,裝置A有氣泡產生,培養(yǎng)液中能檢測到酒精,裝置B無上述現象。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3)圖2中的_______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中,生成物質_______(填字符)的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最多。10.(14分)研究發(fā)現,癌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結合,導致T細胞不能全面啟動對癌細胞的免疫攻擊,而使用抗PD-l抗體可使癌癥患者的腫瘤快速萎縮,這種治療方法叫做癌癥免疫療法?;卮鹣铝袉栴}:(l)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存在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2)若較長時間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正常細胞就可能變成癌細胞,癌細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據大量病例分析,癌癥的發(fā)生并不是單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至少在一個細胞中發(fā)生5~6個基因突變,才能賦予癌細胞所有的特征,由此推測癌癥的發(fā)生是一種___________效應。(3)癌細胞表面的PD-Ll蛋白可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結合,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筆D-1抗體是癌癥免疫療法藥物的關鍵成分,該藥物不可以直接口服,原因是___________。(4)“化療”是目前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抗代謝藥是一類化療藥物。某種抗代謝藥可以干擾DNA的合成,使腫瘤細胞停留在分裂__期,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11.(14分)科研人員調查了東北某個以白樺為主的群落。試回答相關問題:(1)研究者采用________法進行調查白樺樹的種群密度。可尺檢喬木的胸徑,對喬木的樹齡劃分為三個年齡組。幼齡林是10年生以下;中齡林和近熟林是10-40年生;成熟、過熟林是40年生以上。統(tǒng)計后繪成曲線如圖,這種研究方法叫模型構建法,則該曲線屬于________模型。(2)圖示結果出現的可能原因是:上層林冠茂密,林下________,導致________(填“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的生長難以進入下一齡級。據此預測白樺種群數量未來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3)在群落內部,捕食關系會使狼和兔的種群數量增長受到抑制,趨向于平衡穩(wěn)定,這種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稱為________________。(4)該群落中,狼會依據兔殘留的氣味尋找到兔,而兔也會依據狼的痕跡躲避狼,這說明信息傳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12.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是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而下丘腦則是參與人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樞紐。下圖表示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關系,其中CRH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ACTH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據圖回答:(1)人遇到緊急情況時,下丘腦釋放的CRH增多,此過程中,下丘腦屬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應激狀態(tài)下,最終導致糖皮質激素增多,該過程的調節(jié)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2)糖皮質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與__________的作用相反。血液中糖皮質激素含量增多會對下丘腦、垂體的分泌活動有抑制作用,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長期焦慮和緊張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感染。結合圖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河豚毒素(TTX)是一種鈉離子通道阻斷劑。若實驗中用TTX處理突觸前神經纖維,則突觸后膜難以興奮,推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B【解析】

多糖有纖維素、淀粉和糖原,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糖原是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核酸包括DNA和RNA,細胞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生物膜系統(tǒng)由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構成?!驹斀狻緼、糖原是動物細胞內的多糖,植物細胞內的多糖是淀粉和纖維素,A錯誤;B、硝化細菌為原核生物,細胞中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B正確;C、核糖體沒有膜,不構成生物膜系統(tǒng),C錯誤;D、真菌一般屬于分解者,寄生的真菌屬于消費者;動物不都是消費者,部分動物屬于分解者,如某些原生動物和蚯蚓、白蟻等,D錯誤。故選B。2、A【解析】

基因突變是指由于基因內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發(fā)生改變的現象或過程。DNA分子上堿基對的缺失、增加或替換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變化,因而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詳解】A、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隱性突變等原因,發(fā)生基因突變的生物,其性狀不一定發(fā)生改變,A錯誤;B、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B正確;C、基因突變具有可逆性,即顯性基因可以突變?yōu)殡[性基因,而隱性基因也可突變?yōu)轱@性基因,C正確;D、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病毒其遺傳信息儲存在RNA中,故基因突變可以發(fā)生在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病毒中,D正確。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基因突變的原因及特點是解題關鍵。3、D【解析】

1、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1)在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頻率之和也等于1;(2)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該等位基因純合子的頻率+雜合子的頻率。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A、男性患者的性染色體組型是XY,Y染色體上沒有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因此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而非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與女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相等,A錯誤;B、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生生殖隔離,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而不是基因型頻率的改變,因此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改變不能說明物種在進化,B錯誤;C、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如果沒有突變、選擇、遷入和遷出等,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改變,C錯誤;D、由種群基因頻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可知,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為1,D正確。故選D。4、B【解析】

1、XY型性別決定方式的生物,Y染色體不一定比X染色體短小,人類的Y染色體比X短小,但果蠅的Y染色體比X長;

2、染色體包括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無論是體細胞還是生殖細胞都同時含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詳解】A、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Y染色體不一定比X染色體短小,比如果蠅的Y染色體就比X染色體長,A錯誤;B、在雌雄異體的生物中,絕大部分屬于XY型,XX為雌性,XY為雄性,同型性染色體決定雌性個體的現象在自然界中比較普遍,B正確;C、含有X染色體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但含有Y染色體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C錯誤;D、雌雄同體和沒有性別之分的生物細胞中的染色體不能分為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D錯誤。故選B。5、D【解析】

免疫是指身體對抗病原體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人體有三道防線,保護自身免受外來病原體的侵襲。第一道防線是體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線是體內的非特異性保護作用,第三道防線是免疫系統(tǒng)的特異性免疫反應,特異性免疫反應又分為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驹斀狻緼、記憶B細胞不能分泌抗體,A錯誤;B、免疫系統(tǒng)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的,B錯誤;C、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C錯誤;D、白血病細胞、樹突細胞以及NK細胞形態(tài)與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遺傳信息相同),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的結果,D正確。故選D。6、B【解析】

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RNA大部分存在于細胞質中。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使DNA呈現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紅色。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詳解】A、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實驗中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要現用現配,混合使用,A錯誤;B、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B正確;C、該實驗用口腔上皮細胞而不用葉肉細胞,是因為葉肉細胞含有的葉綠體使葉肉細胞呈現綠色,對實驗結果的觀察有干擾,C錯誤;D、該實驗證明了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D錯誤。故選B。7、D【解析】

題意分析,首先要把F2中“紅花為272株,白花為212株”利用統(tǒng)計學方法處理為紅花:白花≈9:7,9:7是雙雜合子自交后代9:3:3:1的變式,據此推知控制花色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假設相關基因用A、a和B、b表示)可知F1的基因型為AaBb,結合性狀表現可知F2植株中的基因型為紅色(A_B_)、白色為(aaB_)、(A_bb)和雙隱性(aabb),則可推斷親本基因型為AABB和aabb?!驹斀狻繐治隹芍篈、F2中白花植株不都是純合體,A錯誤;B、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雙顯性(A_B_),基因型有4種,B錯誤;C、紅花與白花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即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C錯誤;D、F2中白花植株共有5種基因型,紅花植株有4種基因型,白花植株比紅花植株基因型種類多,D正確。故選D。8、D【解析】

調查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詳解】A、馬齒莧和蜻蜓卵活動能力弱,調查其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A正確;B、田鼠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常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B正確;C、常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C正確;D、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應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不應是患病人群中,D錯誤。故選D?!军c睛】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應該在人群中隨機取樣,調查遺傳方式應該在患者家系中進行。二、非選擇題9、滅菌并排出溶液中的氧氣維持溫度的恒定,有利于觀察氣泡CO2①④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無氧呼吸的全過程在細胞質基質中完成,線粒體中不能進行無氧呼吸的全過程)②③V【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①階段表示糖酵解,②階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檸檬酸循環(huán),③階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階段電子傳遞鏈;物質Ⅰ表示丙酮酸,物質Ⅱ表示CO2,物質Ⅲ表示還原氫[H],物質Ⅳ表示O2,物質Ⅴ表示水,物質Ⅵ表示乙醇?!驹斀狻浚?)在圖1裝置中要保證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需將葡萄糖溶液先煮沸,除去溶液中溶解氧的同時也對葡萄糖溶液進行滅菌處理;試管中加水的作用是維持溫度的恒定,有利于觀察氣泡產生,酵母菌無氧呼吸會產生酒精和CO2,CO2形成氣泡向外排出;對應的是圖2中的①④階段;(2)探究無氧呼吸的場所時將酵母菌分為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兩部分,分別放到圖1裝置中觀察,由于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故只有細胞質基質的裝置A有氣泡產生,培養(yǎng)液中可以檢測到酒精,只有細胞器的裝置B因為沒有與無氧呼吸有關的酶,所以無現象;(3)酵母菌細胞中發(fā)生在線粒體的反應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即圖中的②③;其中第三階段生成水,即生成物質Ⅴ的過程中釋放能力最多。【點睛】本題考查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的物質變化與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實驗探究。本題需要學生熟練掌握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物質變化,判斷圖2中四個過程與六個物質分別代表什么,再對題目內容進行回答,考查學生對應的推理與解析能力。10、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在適宜條件下,能夠無限增殖;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表面發(fā)生了變化(或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易分散和轉移)等累積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將會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水解間【解析】

1、癌細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xù)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原癌基因能調節(jié)細胞的正常生長和增殖,抑癌基因可抑制細胞的不正常分裂并阻止細胞的癌變。2、細胞癌變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內因,外因是各種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內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3、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觸抑制,能無限增殖;(2)細胞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導致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詳解】(l)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2)癌細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在適宜條件下,能夠無限增殖;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表面發(fā)生了變化,如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易分散和轉移等。據大量病例分析,癌癥的發(fā)生并不是單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至少在一個細胞中發(fā)生5~6個基因突變,才能賦予癌細胞所有的特征,由此推測癌癥的發(fā)生是一種累積效應。(3)癌細胞表面的PD﹣Ll蛋白可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結合,體現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抗PD﹣1抗體是癌癥免疫療法藥物的關鍵成分,由于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將會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水解,因此該藥物不可以直接口服。(4)DNA的合成在細胞分裂的間期。因此某種抗代謝藥可以干擾DNA的合成,使腫瘤細胞停留在分裂間期,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军c睛】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癌細胞的特征,掌握癌細胞形成的原因,識記癌細胞的特征,識記癌細胞的治療,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解答,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11、樣方數學光照不足(或弱)(意思對即可)幼齡林逐漸減少(或下降)(意思對即可)負反饋調節(jié)調節(jié)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解析】

分析曲線圖:圖中白樺10~20年生的數目較少,而40~50年生的數目較多,其種群的年齡結構屬于衰退型;預測白樺種群未來的變化趨勢是逐漸減少?!驹斀狻浚?)植物種群密度的調查常用樣方法。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數學模型和概念模型,對于繪制的曲線圖屬于數學模型。(2)由圖分析可以看出,白樺10~20年生的數目較少,而40~50年生的數目較多,推測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層林冠茂密,林下照不足,導致幼齡林生長難以進入下一齡級。據此預測白樺種群未來的變化趨勢是逐漸減少。(3)在群落內部,生物種群之間的關系會使兩者數量增長受到抑制,趨向于平衡穩(wěn)定,這種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稱為負反饋調節(jié)。(4)狼會依據兔殘留的氣味尋找到兔,而兔也會依據狼的痕跡躲避狼,這體現了信息傳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