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機械運動【考題猜想】(75題15大類型)_第1頁
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機械運動【考題猜想】(75題15大類型)_第2頁
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機械運動【考題猜想】(75題15大類型)_第3頁
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機械運動【考題猜想】(75題15大類型)_第4頁
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機械運動【考題猜想】(75題15大類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2機械運動(原卷版)TOC\o"1-3"\h\u【題型1參照物】 1【題型2運動與靜止】 2【題型3機械運動】 4【題型4直線運動】 6【題型5長度的估算】 8【題型6長度的測量】 10【題型7特殊長度測量】 11【題型8時間的測量】 12【題型9運動快慢的比較】 13【題型10速度及計算】 16【題型11勻速直線運動】 18【題型12平均速度】 19【題型13速度圖像問題】 21【題型14平均速度的測量】 23【題型15速度的綜合計算】 24【題型1參照物】1.(2024?武漢中考)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在一首詞中有這樣的描寫:“無風(fēng)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其中“不覺船移”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A.船在水中的倒影 B.船周圍的浮萍 C.被船驚飛的鳥 D.船附近岸邊的花草2.(2024?樂山中考)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xiàn)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對接后,我們說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A.空間站 B.月球 C.地球 D.發(fā)射塔3.(2024?廣東中考)如圖為珠江兩岸景觀圖。下列相對廣州塔靜止的是()A.飛行的客機B.兩岸的高樓 C.行駛的游船D.流動的江水4.《呂氏春秋?察今》中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其中“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從物理角度看,如圖,其中“舟行”“劍不行”所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A.人,人 B.岸,人 C.岸,岸 D.人,岸5.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運載火箭加速上升時,若認為乘坐飛船的航天員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A.地面 B.指揮塔 C.運載火箭 D.發(fā)射架【題型2運動與靜止】6.如圖所示為“神舟十七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空間站成功對接的場景,對接成功后,它們將共同在預(yù)定軌道上繞地球運動。對接成功后“天宮一號”相對于下列哪一個物體是靜止的()A.太陽B.地球 C.神舟十七號D.天宮一號7.小寧在運行的電扶梯往下跑,旁邊有人提醒:“這樣很危險,應(yīng)該站著不動?!比鐖D所示,小寧“站著不動”是相對于()A.商場里的地面 B.展柜里陳列的商品 C.所站的電扶梯 D.商場里走動的顧客8.如圖所示,運行中的自動扶梯,對圖中人的運動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以旁邊的墻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B.自動扶梯上的人看到地面上樓梯上的人向下運動,則地面樓梯上的人一定向下運動 C.以自動扶梯的地板為參照物,圖中的人是運動的 D.以自動扶梯的地板為參照物,圖中的人是靜止的9.今年,我國多地小麥喜獲豐收,大量采用聯(lián)合收割機搶收小麥。在收割過程中(如圖),拖拉機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行駛;拖拉機裝滿麥穗后,駛離聯(lián)合收割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收割過程,聯(lián)合收割機相對于拖拉機是靜止的 B.收割過程,聯(lián)合收割機相對于拖拉機是運動的 C.駛離過程,拖拉機相對于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 D.駛離過程,拖拉機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10.(2024?安徽中考)如圖,玉兔二號月球車沿著嫦娥四號探測器的斜梯緩緩下行,到達月球表面,留下了屬于中國的印記。在玉兔二號月球車下行的過程中,若以玉兔二號為參照物,則嫦娥四號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11.如圖所示的是“神舟號”飛船與“天宮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的情景。在對接過程中,以“天宮號”為參照物,“神舟號”飛船是的。12.(2024?湖北中考)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wù)。如圖,搭乘機械臂的航天員A已為空間站安裝好空間碎片防護裝置,航天員B正在出艙。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安裝好的防護裝置是的,航天員B是的。【題型3機械運動】13.機械運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種運動,如圖所示的各種運動中,下列選項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A.獵豹奔跑 B.鮮花怒放 C.雄鷹飛翔 D.蝸牛爬行14.以下各種運動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①鮮花怒放;②行星移動;③駿馬奔馳;④枯葉飄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如圖所示,炎炎夏日,小明和家人一起到美麗的海邊度假,伴隨著一陣陣的海浪,許許多多的卵石和貝殼被沖到海灘上,小明高興的撿拾著。卵石和貝殼的運動都是機械運動,下列幾種現(xiàn)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A.星光閃閃 B.蝸牛緩慢爬行 C.月亮升起來了 D.哈雷彗星大約每隔76年就到地球附近造訪一次【題型4直線運動】16.一個物體沿平直公路運動,第1s運動了10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過的路程都是10m,則該物體在3s內(nèi)的運動()A.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也可能是變速直線運動D.可能是勻速曲線運動17.下列現(xiàn)象屬于勻速直線運動的是()A.中國太空站繞地球飛行B.商場自動扶梯載著乘客正常上行 C.公交車進入公交站臺D.冬奧會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從空中下落【題型5長度的估算】18.(2024?寧夏中考)寧夏西吉土豆淀粉含量高,深受人們喜愛。某初中生手拿一個土豆,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片信息估測土豆的實際長度約為()A.1mm B.10cm C.50cm D.1m19.(2024?湖北中考)我國古代把女子一拃長稱為“咫”,男子一拃長稱作“尺”,如圖?!板氤咧g”用來比喻相距很近,實際“咫”與“尺”的長度相差大約為()A.3mm B.3cm C.3dm D.3m20.(2024?天津中考)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手撕鋼”薄如蟬翼,其厚度大約是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的五分之一,則一張“手撕鋼”的厚度最接近于()A.2dm B.2cm C.2mm D.0.02mm21.在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中,共有18個球類比賽項目,下列比賽用球的直徑最接近4cm的是()A.排球 B.足球 C.乒乓球 D.籃球22.如表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號型“170/92A”表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shù)及體型?!癆”表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產(chǎn)品名稱:襯衫規(guī)格:XL顏色:藍色號型:170/92A……A.胸圍92cmB.肩膀?qū)?2cm C.上臂周長92cmD.脖子周長92cm【題型6長度的測量】23.如圖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測量一木塊的長度,你認為正確的是()A.B.C.D.24.學(xué)校運動會上,小兵擔任了跳遠比賽的助理裁判員,他應(yīng)選用下面的哪個測量工具最恰當()A.塑料尺長20cm,分度值1mm B.鋼卷尺長2m,分度值1mm C.木尺長1m,分度值1mm D.皮尺長5m,分度值1cm25.用甲、乙兩把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如圖),關(guān)于木塊長度的讀數(shù),正確的一組是()A.5.2cm,5.18cm B.3.2cm,3.18cm C.3.20cm,3.18cm D.3.2cm,3.2cm26.某同學(xué)用一把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先后測量同一木塊的厚度,5次測量的結(jié)果分別為3.12cm、3.13cm、3.1cm、3.32cm、3.12cm。下面結(jié)果最接近真實值的是()A.3.12cm B.3.158cm C.3.1725cm D.3.123cm27.小王利用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4.35cm、4.36cm、4.63cm、4.35cm,由此可判斷()A.他四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都是正確的 B.這個物體的長度最接近4.42cm C.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D.如果多測幾次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誤差28.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邊長,就使用方法而言,(選填“A”或“B”)尺正確,讀數(shù)為cm。某同學(xué)用另一刻度尺測量一本書的寬度,四次記錄數(shù)據(jù)分別為11.36cm、11.36cm、11.38cm、11.34cm,這本書寬度是cm。29.如圖甲、乙所示:(1)在測物體的長度時,兩種使用方法中正確的是圖,不正確的圖對測量結(jié)果(選填“偏大”或“偏小”),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cm,此筆的長度為m。(2)用刻度尺測物理課本的長度需要多次測量,其目的是;若四次讀數(shù)分別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該物理課本的長度應(yīng)為cm。(3)若有一把由金屬制成的刻度尺,且這種金屬材料隨溫度的變化很明顯,那么在嚴寒冬季用它測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jié)果將(選填“偏大”或“偏小”)?!绢}型7特殊長度的測量】30.如圖是測量細銅絲直徑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采用了以直代曲法 B.纏繞足夠緊密時,可以消除誤差測量 C.若纏繞不夠緊密,會導(dǎo)致測量值偏大 D.起點不是0刻度線,這種測量方法是錯誤的31.聰明的小紅利用測長度來求容積。如圖,一個飲料瓶裝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測出水的深度為h1,然后將該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測量瓶底的直徑為D,則該瓶的容積大約為()A.πD2(h1+h2)B.πD2(h1+h2)C.πD2(h1﹣h2)D.4πD2(h1+h2)32.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測多算少”的方法,圖中緊密排繞細銅絲20圈,銅絲的直徑為cm(保留兩位小數(shù));若在將細銅絲纏繞在粗細均勻的鉛筆上時,沒有緊密排列,則測出的細銅絲的直徑將(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3.小洋同學(xué)欲用密繞法測量一根長為L的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A.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B.用刻度尺測出圓鉛筆桿上銅絲繞成線圈的總長度L'C.用公式,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D.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圓鉛筆桿上E.數(shù)出排繞在圓鉛筆桿上的細銅絲線圈的圈數(shù)n(1)請把步驟C補充完整;(2)進行該實驗所必須的步驟合理順序應(yīng)是;(3)某同學(xué)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定細銅絲的直徑,已知細銅絲在圓鉛筆桿上纏繞的匝數(shù)是30圈,則細銅絲的直徑是mm(保留一位小數(shù))?!绢}型8時間的測量】34.小李同學(xué)在教室里做了如下實驗:在一條細的長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就做成了一個擺(如圖所示)。若要做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即周期)為1s的擺,下列哪些方法是可行的()A.調(diào)整小鐵塊的大小B.調(diào)整擺的細繩擺動的角度 C.調(diào)整擺的細繩的長度D.調(diào)整擺的細繩的粗細35.(2024?遼寧中考)為保護視力,應(yīng)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A.5s B.5min C.50min D.5h36.(2024?煙臺中考)五一前夕,某學(xué)校舉行了春季運動會,下列數(shù)據(jù)中你認為符合實際的是()A.男子立定跳遠的成績?yōu)?.8m B.女子跳繩的成績?yōu)槊糠昼?60個 C.男子100m的成績?yōu)?5.5s D.女子鉛球的成績?yōu)?5m37.(2021秋?株洲期中)圖中停表的示數(shù)是s?!绢}型9運動的快慢的比較】38.中國有軌列車運營里程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動車的速度可以達到55m/s,高鐵的速度可以達到300km/h,輕軌可以每分鐘行駛2.2km,三者速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A.高鐵、動車、輕軌 B.高鐵、輕軌、動車 C.動車、高鐵、輕軌 D.輕軌、動車、高鐵39.短跑運動員5s內(nèi)跑了50m,羚羊2min內(nèi)奔跑2.4km,汽車的行駛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A.汽車、羚羊、運動員 B.羚羊、汽車、運動員 C.運動員、汽車、羚羊 D.運動員、羚羊、汽車40.如圖代表我們偉大祖國日益強大三個標志性物體及它們運動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比較它們速度大小可知()A.“嫦娥五號”的速度最大 B.軍艦的速度最大 C.高速列車的速度最大 D.三者一樣大41.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另一種方法是。若甲物體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60m,乙物體在7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80m,運動較快的是物體?!绢}型10速度及計算】42.關(guān)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通過的路程s越長,其速度v越大 B.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t越少,其速度v越大 C.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物體運動的速度v由確定,但與s、t的大小無關(guān)43.下列關(guān)于速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相同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運動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C.物體速度為20km/h表示物體在1h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20km D.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44.一輛長20m的貨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100m的大橋,下列說法中()①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5s;②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4s;③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6s:④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7s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①③正確45.甲、乙兩物體都做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之比為3:1,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兩物體所用的時間之比是()A.9:2 B.2:9 C.1:2 D.2:146.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說汽車行駛的速度多少“碼”,一碼表達的物理意義是:每小時通過的路程為一千米。汽車現(xiàn)在的行駛速度為72碼,合m/s;以此速度勻速行駛1千米所用時間為s。47.2024年4月21日我國自主研發(fā)的CR450動車組,在濟南至鄭州高鐵上成功創(chuàng)造了速度為435km/h(合m/s)的世界紀錄。動車組若以該速度跑完全長2298km的京廣高速鐵路,將用時h。(結(jié)果均保留1位小數(shù))48.在校運動會百米比賽中,觀眾通過看誰跑在前面來判斷誰跑的更快,這是采用(選填“相同時間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如圖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機“微信運動”功能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果小明此次步行的時間是50min,一步的長度是0.5m,則他總共走了m,他步行的速度是m/s?!绢}型11勻速直線運動】49.甲、乙兩車沿平直公路做勻速直線運動,V甲>V乙,圖所示圖象中能正確描述甲、乙兩車運動情況的是()A.①和④ B.③和④ C.①和② D.②和③50.甲、乙兩輛玩具小車在同一時刻從起點沿同一方向出發(fā),運動了2.4m后到達終點,它們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 B.甲車的速度為0.2m/s,乙車的速度為0.4m/s C.乙車比甲車早6s到達終點 D.經(jīng)過3s,甲、乙兩車相距0.6m如圖所示,如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t圖像,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A.甲、乙兩車都以10m/s勻速運動 B.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 C.甲、乙兩車經(jīng)過5s通過的路程都是10m D.甲、乙兩車都由靜止開始運動52.(多選)如圖所示的圖像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其中表示同一運動狀態(tài)的是()A.B. C.D.53.“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攝影在暗室中進行,閃光燈每隔一定的時間閃光一次,底片就記錄下這時物體的位置,如圖是甲、乙兩個網(wǎng)球從左向右運動時的頻閃照片,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的速度之比為?!绢}型12平均速度】54.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jié)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guān)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55.為了測定某輛轎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速度,小宇同學(xué)拍攝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圖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勻的,如果每隔1秒拍攝1次,轎車本身總長4.5m,那么,這輛轎車2秒內(nèi)的速度約為()A.15.5m/s B.11.5m/s C.9.5m/s D.7.5m/s56.一小汽車以12m/s的速度勻速行駛上長為120m的斜坡,到達坡頂,接著又以15m/s的速度從坡頂沿原路勻速返回,到達坡底,該汽車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4m/s B.13.5m/s C.13.3m/s D.13.50m/s57.短跑運動員在某次百米賽跑中測得5s末的速度為9.0m/s,10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前5s內(nèi)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4.5m/s B.在后5s內(nèi)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6m/s C.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為10.0m/s D.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1m58.如圖記錄了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兩車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1 B.前30秒,甲車平均速度大于乙車平均速度 C.甲車在做勻速運動 D.前20秒兩車平均速度之比為3:259.港珠澳跨海大橋全長55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爸爸駕車帶小明去感受大橋的風(fēng)采,如果小車內(nèi)顯示速度的表盤示數(shù)如圖,那么該車此時的運動速度為,車輛勻速通過整個大橋大約需h。(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題型13速度圖像問題】60.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所得結(jié)論錯誤的是()A.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 B.以地面為參照物,物體在2~4s內(nèi)靜止的 C.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 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61.(2024?自貢中考)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2m的兩點,甲、乙兩小車同時經(jīng)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則()A.甲車速度為2m/s B.甲車速度小于乙車速度 C.乙車先到達Q點 D.甲車到達Q點時,甲、乙兩車相距4m62.甲、乙兩輛玩具小車從同一起點一起向東運動的s﹣t圖像如圖示,由圖可知正確的是()A.8s時,甲車在乙車前面1.6m處 B.甲車速度是0.2km/h C.甲、乙兩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 D.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向西運動63.如圖所示,如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t圖像,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A.甲、乙兩車都以10m/s勻速運動 B.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 C.甲、乙兩車經(jīng)過5s通過的路程都是10m D.甲、乙兩車都由靜止開始運動64.甲、乙兩同學(xué)沿平直公路從同一起點向西行走,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0~8s內(nèi),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0~8s內(nèi),甲、乙同學(xué)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第4s時,乙同學(xué)在甲同學(xué)的東面20m處 D.0~8s內(nèi),以甲為參考物,乙始終向西運動65.如圖所示,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①③正確66.(多選)如圖是相向而行的甲、乙兩物體的s﹣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遇時兩物體通過的路程均為100m B.0﹣40s時間內(nèi),乙的平均速度為5m/s C.甲的運動速度為10m/s D.t=30s時,甲、乙相遇67.(多選)甲同學(xué)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xué),得知消息后,乙同學(xué)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可知()A.兩同學(xué)在t=10min時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1.5倍 D.整個過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題型14平均速度的測量】68.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進行速度計算的。(2)該實驗斜面坡度應(yīng)該較(選填“緩”“陡”)。(3)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到斜面底端的是(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4)實驗中測得全程s1上的平均速度為v1,上半段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為v2,下半段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為v3。那么,三個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69.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圖中顯示的是他們測量過程中的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其對應(yīng)時間的情形,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1)實驗中測量小球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填寫公式);(2)實驗中要使斜面坡度較(選填“大”或“小”);(3)小車從甲點運動到丙點用時s,滑過的距離為m;(4)從甲到丙小車的平均速度為m/s;(5)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做(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70.如圖是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A點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原理是;(2)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和;(3)實驗中應(yīng)該控制斜面的坡度較(選填“大”或“小”),這樣做的目的是;(4)如果測得小車從A點到達B點的時間tAB=1.6s,從A點到達C點的時間tAC=2.4s,則AB段的平均速度為m/s,BC段的平均速度為m/s;(5)在測量tAB時,如果在小車到達B點之前,就按表停止了計時,這樣測得BC段的平均速度會(選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6)在現(xiàn)有實驗條件下,還可以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實驗;(7)能正確反映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運動情況的s﹣t圖像是(選填字母)。71.小明同學(xué)想測量一輛小車的平均速度,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當小車前端經(jīng)過A點時開始計時,t=4s時小車前端經(jīng)過B點,t=6s時小車前端經(jīng)過C點。AB段距離為80cm,AC段距離為160cm。請回答問題:(1)該實驗測量原理是。(2)小車通過BC段的平均速度為m/s。(3)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4)小麗認為應(yīng)將木塊平移到B位置下方進行實驗。為了使測量結(jié)果更加準確,你認為木塊放在(選填“A”或“B”)位置下方更合適,理由是。(5)小明發(fā)現(xiàn)公路旁每隔一段距離就立著一個標記公里數(shù)的里程碑,他想利用里程碑估測自行車的行駛速度。測量步驟如下:①從某一地點出發(fā),并按下計時器開始計時;②到達某一個里程碑,記下里程碑上的數(shù)值s1、計時器上的時刻t1;③到達另一個里程碑,記下里程碑上的數(shù)值s2、計時器上的時刻t2。則自行車在這兩個里程碑之間路段行駛的平均速度v=(用題中物理量符號表示)?!绢}型15速度的綜合計算】72.暑假里,小明乘火車去游玩時,觀察到他乘坐的火車共有12節(jié)車廂(包括火車頭)。設(shè)每節(jié)車廂長15m。(1)在行駛途中,他做了簡單的測量:在15s時間內(nèi),路邊有10根電線桿從他眼前掠過。已知相鄰兩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為50m。求在15s時間內(nèi),火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當火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時,他測出自己通過隧道的時間為80s。則該隧道的長度是多長?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運行的時間是多少?(3)若該火車以72km/h的速度通過一座長為600m的大橋,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是多少?73.便捷的交通與高速的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小明隨家人乘坐高鐵到武漢旅游。小明一家人先駕車到十堰東再乘高鐵去漢口。7:40開車出發(fā),8:10小明看到了高速路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車上的小明通過12306鐵路網(wǎng)站查詢高鐵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如下:(1)回答下列問題:G6842次列車由十堰東到漢口運行時間是多少小時?(2)G1042次列車由十堰東到漢口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約是多少km/h?(3)在交通正常、安全駕駛的情況下,依據(jù)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進行判斷,小明一家人最快能趕上哪一趟高鐵列車?車次十堰東漢口運行距離G920808:5811:42440kmG937809:2411:52440kmG684209:5412:36440kmG680811:0013:35440kmG104212:1714:57440km74.周末小明和同學(xué)約好一起去浠水三角山拍攝雪后的美景。小明選擇打車前往,如圖表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車發(fā)票。求:(1)在小明乘車的全過程中,出租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出租車行駛過程中,如果按如圖甲所示的速度行駛了1.8min,求這段時間所通過的路程是多少?(3)出租車以速度v駛出某直線路段時,有一處測速儀,測速儀內(nèi)有能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傳感器,如圖乙。在出租車行駛距離測速儀為66m時,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經(jīng)過0.2s后超聲波會被汽車反射,反射后接收到超聲波信號,則該出租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此路段限速為40km/h,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上車07:10下車07:28單價2.60元里程4.2km金額15.20元75.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fā)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jù)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圖甲所示。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fā)出與接收超聲波信號的情況如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信號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已知超聲波的傳播速度為340m/s,且聲速與車速均保持不變,求:(1)汽車遇到第一次超聲波信號時,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2)汽車兩次遇到超聲波信號期間行駛的路程;(3)汽車的行駛速度。(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76.如圖甲所示,馬路為雙向兩車道,小車A和小車B在馬路上相向而行,小車A向右運動,小車B向左運動。如圖乙是小車A和小車B的路程隨著時間變化的圖像,第15s末兩車正好相遇。(小車均可看成長方體)(1)小車A的速度是多少m/s?(2)如圖乙所示,小車A和小車B在第5s末時相距多少m?(3)如圖丙所示,每一條道均為6m寬,一行人正開始以2m/s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橫穿馬路,長度為5m、寬度為2m的小車C此時也在向正前方做勻速直線運動,且距離人的行走路線25m,小車C始終行駛在該車道的中間,為了使行人安全通過,小車C的行駛速度的范圍是多少?

專題02機械運動TOC\o"1-3"\h\u【題型1參照物】 1【題型2運動與靜止】 2【題型3機械運動】 4【題型4直線運動】 6【題型5長度的估算】 8【題型6長度的測量】 10【題型7特殊長度測量】 11【題型8時間的測量】 12【題型9運動快慢的比較】 13【題型10速度及計算】 16【題型11勻速直線運動】 18【題型12平均速度】 19【題型13速度圖像問題】 21【題型14平均速度的測量】 23【題型15速度的綜合計算】 24【題型1參照物】1.(2024?武漢中考)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在一首詞中有這樣的描寫:“無風(fēng)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其中“不覺船移”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A.船在水中的倒影 B.船周圍的浮萍 C.被船驚飛的鳥 D.船附近岸邊的花草【答案】A【解析】“不覺船移”以船周圍的浮萍、被船驚飛的鳥以及船附近岸邊的花草為參照物時,船相對于它們的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以船在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船與倒影的位置未發(fā)生變化,A正確,BCD錯誤。故選:A。2.(2024?樂山中考)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xiàn)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對接后,我們說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A.空間站 B.月球 C.地球 D.發(fā)射塔【答案】A【解析】A、對接后,載人飛船相對于空間站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是靜止的,故A正確;BCD、對接后,載人飛船相對于月球、地球和發(fā)射塔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故BCD錯誤。故選:A。3.(2024?廣東中考)如圖為珠江兩岸景觀圖。下列相對廣州塔靜止的是()A.飛行的客機B.兩岸的高樓 C.行駛的游船D.流動的江水【答案】B【解析】A、飛行的客機相對廣州塔位置變了,所以飛行的客機是運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兩岸的高樓相對廣州塔的位置沒變,所以兩岸的高樓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C、行駛的游船相對廣州塔位置變了,所以行駛的游船是運動的,故C不符合題意;D、流動的江水相對廣州塔位置變了,所以流動的江水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呂氏春秋?察今》中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其中“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從物理角度看,如圖,其中“舟行”“劍不行”所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A.人,人 B.岸,人 C.岸,岸 D.人,岸【答案】C【解析】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意思是舟已經(jīng)向前行駛了,但劍沒有行進,即舟是運動的,劍是靜止的;以人為參照物,舟是靜止的,劍是運動的;以岸為參照物,舟是運動的,劍是靜止的。綜上所述,ABD錯誤、C正確。故選:C。5.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運載火箭加速上升時,若認為乘坐飛船的航天員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A.地面 B.指揮塔 C.運載火箭 D.發(fā)射架【答案】C【解析】A.以地面為參照物,乘坐飛船的航天員與地面之間有位置的變化,是運動的,A不符合題意;B.以指揮塔為參照物,乘坐飛船的航天員與指揮塔之間有位置的變化,是運動的,故B不符合題意;C.以運載火箭為參照物,乘坐飛船的航天員相對于運載火箭沒有發(fā)生位置的變化,因此是靜止的,故C符合題意;D.以發(fā)射架為參照物,乘坐飛船的航天員與發(fā)射架之間有位置的變化,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绢}型2運動與靜止】6.如圖所示為“神舟十七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空間站成功對接的場景,對接成功后,它們將共同在預(yù)定軌道上繞地球運動。對接成功后“天宮一號”相對于下列哪一個物體是靜止的()A.太陽B.地球 C.神舟十七號D.天宮一號【答案】C【解析】AB、對接成功后“天宮一號”相對于太陽、地球位置都發(fā)生了改變,是運動的,AB不合題意;C、對接成功后“天宮一號”相對于神舟十七號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是靜止的,故C符合題意;D、判斷“天宮一號”的運動與靜止,不能選擇自己作為參照物,故D不合題意。故選:C。7.小寧在運行的電扶梯往下跑,旁邊有人提醒:“這樣很危險,應(yīng)該站著不動。”如圖所示,小寧“站著不動”是相對于()A.商場里的地面 B.展柜里陳列的商品 C.所站的電扶梯 D.商場里走動的顧客【答案】C【解析】A.以商場里的地面為參照物,小寧與地面之間有位置的變化,相對于商場里的地面,小寧是運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以展柜里陳列的商品為參照物,小寧與商品之間有位置的變化,相對于展柜里陳列的商品,小寧是運動的,故B不符合題意;C.以所站的電扶梯為參照物,小寧的相對位置不變,是靜止的,故C符合題意;D.以商場里走動的顧客為參照物,小寧的相對位置改變,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如圖所示,運行中的自動扶梯,對圖中人的運動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以旁邊的墻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B.自動扶梯上的人看到地面上樓梯上的人向下運動,則地面樓梯上的人一定向下運動 C.以自動扶梯的地板為參照物,圖中的人是運動的 D.以自動扶梯的地板為參照物,圖中的人是靜止的【答案】D【解析】A、顧客站在上升的自動扶梯上向上運動,以旁邊的墻為參照物,顧客相對墻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顧客是運動的,故A錯誤;B、自動扶梯上的人看到地面上樓梯上的人向下運動,這是以上升的自動扶梯參照物,地面樓梯上的人不一定向下運動,故B錯誤;CD、顧客站在上升的自動扶梯上向上運動,在上升過程中以自動扶梯為參照物,圖中的人與自動扶梯的地板之間沒有位置改變,圖中的人是靜止的,故C錯誤,故D正確。故選:D。9.今年,我國多地小麥喜獲豐收,大量采用聯(lián)合收割機搶收小麥。在收割過程中(如圖),拖拉機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行駛;拖拉機裝滿麥穗后,駛離聯(lián)合收割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收割過程,聯(lián)合收割機相對于拖拉機是靜止的 B.收割過程,聯(lián)合收割機相對于拖拉機是運動的 C.駛離過程,拖拉機相對于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 D.駛離過程,拖拉機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答案】A【解析】AB、收割過程,由于拖拉機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以拖拉機為參照物,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故A正確,B錯誤;C、駛離過程,以聯(lián)合收割機為參照物,拖拉機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拖拉機相對于聯(lián)合收割機是運動的,故C錯誤;D、駛離過程,以地面為參照物,由于拖拉機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拖拉機是運動的,故D錯誤。故選:A。10.(2024?安徽中考)如圖,玉兔二號月球車沿著嫦娥四號探測器的斜梯緩緩下行,到達月球表面,留下了屬于中國的印記。在玉兔二號月球車下行的過程中,若以玉兔二號為參照物,則嫦娥四號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答案】運動【解析】在玉兔二號月球車下行的過程中,若以玉兔二號為參照物,則嫦娥四號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是運動的。11.如圖所示的是“神舟號”飛船與“天宮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的情景。在對接過程中,以“天宮號”為參照物,“神舟號”飛船是的?!敬鸢浮窟\動【解析】“神舟號”飛船與“天宮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的過程中,以“天宮號”為參照物,“神舟號”飛船的位置發(fā)生改變,因此“神舟號”是運動的。12.(2024?湖北中考)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wù)。如圖,搭乘機械臂的航天員A已為空間站安裝好空間碎片防護裝置,航天員B正在出艙。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安裝好的防護裝置是的,航天員B是的?!敬鸢浮快o止;運動【解析】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安裝好的防護裝置的位置不變,安裝好的防護裝置是靜止的,航天員B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航天員B是運動的?!绢}型3機械運動】13.機械運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種運動,如圖所示的各種運動中,下列選項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A.獵豹奔跑 B.鮮花怒放 C.雄鷹飛翔 D.蝸牛爬行【答案】B【解析】A、在獵豹奔跑的過程中,獵豹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故A錯誤;B、鮮花怒放是植物的生長過程,不屬于機械運動,故B正確;C、在鷹飛翔的過程中,鷹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故C錯誤;D、在蝸牛爬行的過程中,蝸牛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故D錯誤。故選:B。14.以下各種運動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①鮮花怒放;②行星移動;③駿馬奔馳;④枯葉飄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鮮花怒放是一種生物變化,不屬于機械運動。行星移動時,相對于它繞著旋轉(zhuǎn)的恒星,位置發(fā)生了改變;駿馬奔馳時,相當于地面,其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枯葉飄落,相當于地面,其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②③④都屬于機械運動。故選:B。15.如圖所示,炎炎夏日,小明和家人一起到美麗的海邊度假,伴隨著一陣陣的海浪,許許多多的卵石和貝殼被沖到海灘上,小明高興的撿拾著。卵石和貝殼的運動都是機械運動,下列幾種現(xiàn)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A.星光閃閃 B.蝸牛緩慢爬行 C.月亮升起來了 D.哈雷彗星大約每隔76年就到地球附近造訪一次【答案】A【解析】A、星光閃閃是大氣層對光的傳播造成的折射現(xiàn)象,不是機械運動,故A符合題意;B、蝸牛雖然緩慢爬行,但位置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月亮升起來了,月亮位置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哈雷彗星相對于地球的位置不斷變化,屬于機械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绢}型4直線運動】16.一個物體沿平直公路運動,第1s運動了10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過的路程都是10m,則該物體在3s內(nèi)的運動()A.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也可能是變速直線運動D.可能是勻速曲線運動【答案】C【解析】由題知物體沿平直公路在每秒運動的路程相等,但在各個1s內(nèi)的更小時段通過的路程不一定相等,因此物體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也可能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選:C。17.下列現(xiàn)象屬于勻速直線運動的是()A.中國太空站繞地球飛行B.商場自動扶梯載著乘客正常上行 C.公交車進入公交站臺D.冬奧會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從空中下落【答案】B【解析】A、中國太空站繞地球飛行,其運動的軌跡不是直線,故A錯誤;B、商場自動扶梯載著乘客正常上行,是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C、公交車進入公交站臺,速度減小,最后停止,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冬奧會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從空中下落,其運動的軌跡不是直線,故D錯誤。故選:B?!绢}型5長度的估算】18.(2024?寧夏中考)寧夏西吉土豆淀粉含量高,深受人們喜愛。某初中生手拿一個土豆,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片信息估測土豆的實際長度約為()A.1mm B.10cm C.50cm D.1m【答案】B【解析】人的手指寬度約為10cm,圖中土豆的長度約為人手掌寬度,與B選項最接近,故B正確。故選:B。19.(2024?湖北中考)我國古代把女子一拃長稱為“咫”,男子一拃長稱作“尺”,如圖。“咫尺之間”用來比喻相距很近,實際“咫”與“尺”的長度相差大約為()A.3mm B.3cm C.3dm D.3m【答案】B【解析】“咫尺之間”用來比喻相距很近,圖中分析可知大約為3cm。故選:B。20.(2024?天津中考)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手撕鋼”薄如蟬翼,其厚度大約是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的五分之一,則一張“手撕鋼”的厚度最接近于()A.2dm B.2cm C.2mm D.0.02mm【答案】D【解析】一張紙厚度約為100μm,手撕鋼的厚度大約=20μm=0.02mm=0.002cm,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21.在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中,共有18個球類比賽項目,下列比賽用球的直徑最接近4cm的是()A.排球 B.足球 C.乒乓球 D.籃球【答案】C【解析】標準籃球的直徑約為24cm、足球的直徑約為22cm、排球的直徑約為21cm、乒乓球的直徑約為4cm,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22.如表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號型“170/92A”表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shù)及體型?!癆”表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產(chǎn)品名稱:襯衫規(guī)格:XL顏色:藍色號型:170/92A……A.胸圍92cmB.肩膀?qū)?2cm C.上臂周長92cmD.脖子周長92cm【答案】A【解析】170/92A的意思是適合身高在170cm左右、胸圍在92cm左右的人試穿,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型6長度的測量】23.如圖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測量一木塊的長度,你認為正確的是()A.B.C.D.【答案】B【解析】A.由圖知道,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未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故A錯誤;B.由圖知道,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范,方法正確,故B正確;C.由圖知道,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側(cè)未緊貼被測物體,故C錯誤;D.由圖知道,刻度尺未與被測物體平行放置,故D錯誤。故選:B。24.學(xué)校運動會上,小兵擔任了跳遠比賽的助理裁判員,他應(yīng)選用下面的哪個測量工具最恰當()A.塑料尺長20cm,分度值1mm B.鋼卷尺長2m,分度值1mm C.木尺長1m,分度值1mm D.皮尺長5m,分度值1cm【答案】D【解析】跳遠一般都超過2米,所以尺子的量程要盡可能大一些,同時準確程度不需要太高,分度值是1cm就可以。A、塑料尺長20cm,量程太小,故A不符合題意;B、鋼卷尺長2m,量程太小,故B不符合題意;C、木尺長1m,量程太小,故C不符合題意;D、皮尺長5m,量程合適,分度值1cm能夠滿足要求,故D符合題意。故選:D。25.用甲、乙兩把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如圖),關(guān)于木塊長度的讀數(shù),正確的一組是()A.5.2cm,5.18cm B.3.2cm,3.18cm C.3.20cm,3.18cm D.3.2cm,3.2cm【答案】B【解析】由圖知:甲刻度尺上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物體左端與2cm刻度線對齊,讀作2.0cm,物體右端在5cm與6cm刻度線之間,偏向5cm刻度線,讀作5.2cm,甲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是:L1=5.2cm﹣2.0cm=3.2cm;乙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物體左端與2.0cm刻度線對齊,讀作2.00cm,物體右端在5.1cm與5.2cm刻度線之間,偏向5.2cm刻度線,讀作5.18cm,乙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是:L2=5.18cm﹣2.00cm=3.18cm;故B正確。故選:B。26.某同學(xué)用一把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先后測量同一木塊的厚度,5次測量的結(jié)果分別為3.12cm、3.13cm、3.1cm、3.32cm、3.12cm。下面結(jié)果最接近真實值的是()A.3.12cm B.3.158cm C.3.1725cm D.3.123cm【答案】A【解析】根據(jù)五次測量結(jié)果,可以觀察出3.32cm與其他三次結(jié)果偏差較大,3.1cm沒有估計值,這兩個數(shù)據(jù)屬于錯誤數(shù)據(jù),應(yīng)去掉,依據(jù)取多次測量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結(jié)果除不盡時采取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面兩位,木塊的厚度=≈3.12cm。故選:A。27.小王利用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4.35cm、4.36cm、4.63cm、4.35cm,由此可判斷()A.他四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都是正確的 B.這個物體的長度最接近4.42cm C.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D.如果多測幾次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誤差【答案】C【解析】A、觀察4個測量值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4.63cm與其它次記錄的數(shù)值偏差太大,準確值不同,此測量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故A錯誤;B、物體的長度L=≈4.35cm,故B錯誤;C、幾個正確數(shù)據(jù)的倒數(shù)第二位數(shù)字對應(yīng)的單位是1mm=0.1cm,所以分度值是0.1cm,故C正確;D、經(jīng)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能減小誤差,不能避免誤差,故D錯誤。故選:C。28.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邊長,就使用方法而言,(選填“A”或“B”)尺正確,讀數(shù)為cm。某同學(xué)用另一刻度尺測量一本書的寬度,四次記錄數(shù)據(jù)分別為11.36cm、11.36cm、11.38cm、11.34cm,這本書寬度是cm?!敬鸢浮緼;1.85;11.36【解析】刻度尺A有刻度的一側(cè)和被測長度緊貼,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側(cè)沒有和被測長度緊貼,所以A的使用方法是正確的,B的使用方法是錯誤的;刻度尺A的最小刻度為0.1cm,準確值為1.8cm,估計值為0.05cm,讀數(shù)為1.85cm;四次數(shù)據(jù)平均值:=11.36cm。29.如圖甲、乙所示:(1)在測物體的長度時,兩種使用方法中正確的是圖,不正確的圖對測量結(jié)果(選填“偏大”或“偏小”),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cm,此筆的長度為m。(2)用刻度尺測物理課本的長度需要多次測量,其目的是;若四次讀數(shù)分別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該物理課本的長度應(yīng)為cm。(3)若有一把由金屬制成的刻度尺,且這種金屬材料隨溫度的變化很明顯,那么在嚴寒冬季用它測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jié)果將(選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甲;偏大;0.1;0.0340;(2)取平均值減小誤差;26.42cm;26.00;(3)偏大【解析】(1)讀圖可知,乙圖中刻度尺在讀數(shù)時,視線并未與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錯誤的,乙圖的讀數(shù)偏大,甲是正確的;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其示數(shù)為3.40cm=0.0340m;(2)用刻度尺測物理課本的長度需要多次測量,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減小誤差;四次讀數(shù)中,26.42cm與其他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屬錯誤數(shù)據(jù),應(yīng)去除,則物理課本的長度為L==26.00cm;(3)由于金屬的熱脹冷縮,嚴冬季節(jié),尺子實際長度收縮變小,而刻度依然是原來標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jié)果會偏大?!绢}型7特殊長度的測量】30.如圖是測量細銅絲直徑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采用了以直代曲法 B.纏繞足夠緊密時,可以消除誤差測量 C.若纏繞不夠緊密,會導(dǎo)致測量值偏大 D.起點不是0刻度線,這種測量方法是錯誤的【答案】C【解析】A、銅絲的直徑太小,不便于直接測量,為了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我們可以運用累積法,故A錯誤;B、纏繞足夠緊密時,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誤差不可避免,故B錯誤;C、細銅絲纏繞不夠緊密時,縫隙的寬度也會增大,測量的長度會偏大,這樣計算出的細銅絲的直徑會偏大,故C正確;D、使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時,物體的一端要對準刻度尺的零刻度線,也可以把其它刻度線作為起點,故D錯誤。故選:C。31.聰明的小紅利用測長度來求容積。如圖,一個飲料瓶裝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測出水的深度為h1,然后將該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測量瓶底的直徑為D,則該瓶的容積大約為()A.πD2(h1+h2)B.πD2(h1+h2)C.πD2(h1﹣h2)D.4πD2(h1+h2)【答案】A【解析】飲料瓶的底面積為S=πr2=,第一次正著放,瓶中水的體積V水=Sh1=,第二次倒放,瓶中水的體積不變,瓶中空氣體積V空氣=Sh2=,飲料瓶的容積為V=V水+V空氣=+=πD2(h1+h2)。故選:A。32.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測多算少”的方法,圖中緊密排繞細銅絲20圈,銅絲的直徑為cm(保留兩位小數(shù));若在將細銅絲纏繞在粗細均勻的鉛筆上時,沒有緊密排列,則測出的細銅絲的直徑將(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0.20;偏大【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線圈左側(cè)與10.00cm對齊,右側(cè)與14.00cm對齊,所以線圈的寬度為L=14.00cm﹣10.00cm=4.00cm;②絲的直徑為d===0.20cm;如果線圈纏繞時沒有緊密排列,,導(dǎo)致線圈寬度測量結(jié)果偏大,所以計算的直徑偏大。33.小洋同學(xué)欲用密繞法測量一根長為L的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A.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B.用刻度尺測出圓鉛筆桿上銅絲繞成線圈的總長度L'C.用公式,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D.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圓鉛筆桿上E.數(shù)出排繞在圓鉛筆桿上的細銅絲線圈的圈數(shù)n(1)請把步驟C補充完整;(2)進行該實驗所必須的步驟合理順序應(yīng)是;(3)某同學(xué)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定細銅絲的直徑,已知細銅絲在圓鉛筆桿上纏繞的匝數(shù)是30圈,則細銅絲的直徑是mm(保留一位小數(shù))?!敬鸢浮浚?)d=;(2)DEBC;(3)1.6【解析】(1)步驟C:用細銅絲線圈的長度L′除以細銅絲的圈數(shù)n,即得細銅絲直徑d=;(2)正確測量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細銅絲拉直,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緊密繞適當?shù)娜?shù)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再將線圈長除以圈數(shù)所得的商就是金屬絲的直徑。由以上可知,步驟A是沒有必要的,正確的實驗步驟是:DEBC或DBEC;(3)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線圈左側(cè)與10.10cm對齊,右側(cè)與15.00cm對齊,所以線圈的寬度為L=15.00cm﹣10.10cm=4.90cm;銅絲的直徑為d==≈0.16cm=1.6mm?!绢}型8時間的測量】34.小李同學(xué)在教室里做了如下實驗:在一條細的長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就做成了一個擺(如圖所示)。若要做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即周期)為1s的擺,下列哪些方法是可行的()A.調(diào)整小鐵塊的大小 B.調(diào)整擺的細繩擺動的角度 C.調(diào)整擺的細繩的長度 D.調(diào)整擺的細繩的粗細【答案】C【解析】單擺的擺動周期的大小只與擺長有關(guān),擺長越長,周期越大,擺長越短,周期越小,與擺的質(zhì)量無關(guān),所以要使擺的擺動時間(周期)為1s,應(yīng)該改變擺繩的長度即可,即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35.(2024?遼寧中考)為保護視力,應(yīng)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A.5s B.5min C.50min D.5h【答案】B【解析】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5min,故B正確。故選:B。36.(2024?煙臺中考)五一前夕,某學(xué)校舉行了春季運動會,下列數(shù)據(jù)中你認為符合實際的是()A.男子立定跳遠的成績?yōu)?.8m B.女子跳繩的成績?yōu)槊糠昼?60個 C.男子100m的成績?yōu)?5.5s D.女子鉛球的成績?yōu)?5m【答案】C【解析】A、男子立定跳遠成績?yōu)?m左右,故6.8m不符合實際,故A錯誤;B、女子跳繩的成績約120~180個左右,不符合實際,故B錯誤;C、男子100跑成績約為15秒左右,故C正確;D、中學(xué)生投擲實心球時成績可達到10m,故D錯誤。故選:C。37.(2021秋?株洲期中)圖中停表的示數(shù)是s。【答案】398【解析】圖中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6”和“7”之間,偏向“7”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6min=360s;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8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8s,即秒表的讀數(shù)為:t=360s+38s=398s?!绢}型9運動的快慢的比較】38.中國有軌列車運營里程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動車的速度可以達到55m/s,高鐵的速度可以達到300km/h,輕軌可以每分鐘行駛2.2km,三者速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A.高鐵、動車、輕軌 B.高鐵、輕軌、動車 C.動車、高鐵、輕軌 D.輕軌、動車、高鐵【答案】A【解析】動車的速度可以達到為:v動車=55m/s=55×3.6km/h=198km/h,高鐵的速度v高鐵=300km/h,輕軌的速度為:v輕軌===132km/h,則:v高鐵>v動車>v輕軌,速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高鐵、動車、輕軌。故選:A。39.短跑運動員5s內(nèi)跑了50m,羚羊2min內(nèi)奔跑2.4km,汽車的行駛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A.汽車、羚羊、運動員 B.羚羊、汽車、運動員 C.運動員、汽車、羚羊 D.運動員、羚羊、汽車【答案】C【解析】短跑運動員5s內(nèi)跑了50m,則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v人===10m/s。羚羊2min內(nèi)奔跑2.4km,則羚羊的平均速度為:v羊==20m/s。汽車的行駛速度是54km/h,則v車=54km/h=15m/s。因為運動員的速度小于汽車的速度,汽車的速度小于羚羊的速度,所以選項A、B、D不正確。故選:C。40.如圖代表我們偉大祖國日益強大三個標志性物體及它們運動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比較它們速度大小可知()A.“嫦娥五號”的速度最大 B.軍艦的速度最大 C.高速列車的速度最大 D.三者一樣大【答案】A【解析】“和諧號”高速列車其速度可達350km/h≈97m/s;軍艦正常航行時,其速度為v===13m/s;“嫦娥五號”的運行速度為11.2km/=11200m/s。比較可知,“嫦娥五號”的運行速度是最大的。故選:A。41.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另一種方法是。若甲物體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60m,乙物體在7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80m,運動較快的是物體?!敬鸢浮勘容^相同路程內(nèi)所用的時間;甲【解析】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另一種方法是比較相同路程內(nèi)所用的時間。甲的平均速度v甲===12m/s;乙的平均速度v乙==≈11.4m/s;比較可知,甲比乙的平均速度大,甲運動較快?!绢}型10速度及計算】42.關(guān)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通過的路程s越長,其速度v越大 B.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t越少,其速度v越大 C.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物體運動的速度v由確定,但與s、t的大小無關(guān)【答案】D【解析】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個定值,即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個定值,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和運動的時間無關(guān)。而選項A、B、C中的說法屬于不能真正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故選:D。43.下列關(guān)于速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相同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運動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C.物體速度為20km/h表示物體在1h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20km D.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答案】B【解析】A.由速度的定義式v=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其速度越大,故A正確;B.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但不知道路程,所以由公式v=可知,它的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錯誤;C.物體速度為20km/h,表示物體在1h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20km,故C正確;D.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則物體運動得越快,故D正確。故選:B。44.一輛長20m的貨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100m的大橋,下列說法中()①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5s;②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4s;③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6s:④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7s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①③正確【答案】C【解析】貨車的速度:v=72km/h=20m/s,(1)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路程:s1=s橋﹣s車=100m﹣20m=80m,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t1===4s,①錯誤,②正確;(2)貨車通過大橋行駛的路程:s2=s橋+s車=100m+20m=120m,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t2===6s,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45.甲、乙兩物體都做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之比為3:1,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兩物體所用的時間之比是()A.9:2 B.2:9 C.1:2 D.2:1【答案】B【解析】由題知,v甲:v乙=3:1,s甲:s乙=2:3,由v=得甲、乙兩物體所用時間之比:t甲:t乙=:=×=×=2:9。故選:B。46.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說汽車行駛的速度多少“碼”,一碼表達的物理意義是:每小時通過的路程為一千米。汽車現(xiàn)在的行駛速度為72碼,合m/s;以此速度勻速行駛1千米所用時間為s。【答案】20;50【解析】一碼表達的物理意義每小時一千米,72碼表示每小時72千米,所以此時汽車行駛的速度為72km/h=72×m/s=20m/s;以此速度勻速行駛1千米所用時間為:t===50s。47.2024年4月21日我國自主研發(fā)的CR450動車組,在濟南至鄭州高鐵上成功創(chuàng)造了速度為435km/h(合m/s)的世界紀錄。動車組若以該速度跑完全長2298km的京廣高速鐵路,將用時h。(結(jié)果均保留1位小數(shù))【答案】(1)1m/s=3.6km/h;(2)5.3【解析】(1)435km/h=435×m/s≈120.8m/s。(2)由v=可得,t==≈5.3h。48.在校運動會百米比賽中,觀眾通過看誰跑在前面來判斷誰跑的更快,這是采用(選填“相同時間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如圖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機“微信運動”功能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果小明此次步行的時間是50min,一步的長度是0.5m,則他總共走了m,他步行的速度是m/s。【答案】相同時間比路程;3000;1【解析】在校運動會百米比賽中,觀眾通過看誰跑在前面來判斷誰跑的更快,這是采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小明走過的路程s=6000×0.5m=3000m;小明步行的速度:v===1m/s。【題型11勻速直線運動】49.甲、乙兩車沿平直公路做勻速直線運動,V甲>V乙,圖所示圖象中能正確描述甲、乙兩車運動情況的是()A.①和④ B.③和④ C.①和② D.②和③【答案】A【解析】①圖為s﹣t圖象,兩條圖線為過原點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故①正確;②圖為s﹣t圖象,兩條圖線為水平的直線,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②錯誤;③圖為v﹣t圖象,兩條圖線為過原點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③錯誤;④圖為v﹣t圖象,兩條圖線為水平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故④正確;綜上可知,A正確、BCD錯誤。故選:A。50.甲、乙兩輛玩具小車在同一時刻從起點沿同一方向出發(fā),運動了2.4m后到達終點,它們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 B.甲車的速度為0.2m/s,乙車的速度為0.4m/s C.乙車比甲車早6s到達終點 D.經(jīng)過3s,甲、乙兩車相距0.6m【答案】D【解析】A、由圖象知,甲、乙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甲、乙通過的路程與其時間成正比,即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由圖象可知,v甲==0.4m/s,v乙==0.2m/s,故B錯誤;C、甲車比乙車早12s﹣6s=6s到達終點,故C錯誤;D、由圖象可知,在t=3s時,甲車的路程是1.2m,乙車的路程是0.6m,所以,甲、乙兩車相距1.2m﹣0.6m=0.6m,故D正確。故選:D。如圖所示,如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t圖像,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A.甲、乙兩車都以10m/s勻速運動 B.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 C.甲、乙兩車經(jīng)過5s通過的路程都是10m D.甲、乙兩車都由靜止開始運動【答案】C【解析】ABD、甲圖為s﹣t圖像,為一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甲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則甲的速度為:v甲===2m/s;乙圖為v﹣t圖像,乙的圖像與t軸平行,說明乙做勻速直線運動,v乙=2m/s,所以甲車速度等于乙車速度,故ABD錯誤;C、甲、乙都以2m/s勻速運動,經(jīng)過5s通過的路程均為:s′=vt′=2m/s×5s=10m,故C正確。故選:C。52.(多選)如圖所示的圖像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其中表示同一運動狀態(tài)的是()A.B. C.D.【答案】BC【解析】對于s﹣t圖象:隨時間的增大,A圖象中路程不變,表示物體靜止;B圖象中路程均勻增大,路程和時間的比值為常數(shù),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對于v﹣t圖象:隨時間的增大,C圖象中速度不變,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D圖象中速度均勻增大,表示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圖象B和C都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這一規(guī)律。故選:BC。53.“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攝影在暗室中進行,閃光燈每隔一定的時間閃光一次,底片就記錄下這時物體的位置,如圖是甲、乙兩個網(wǎng)球從左向右運動時的頻閃照片,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的速度之比為。【答案】甲;3:5【解析】由圖知,甲球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基本相同,所以甲球運動的速度保持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閃光燈每隔一定的時間閃亮一次,即攝影的時間間隔是相同的;由圖知,甲球被拍攝了5次(所用時間為5個間隔時間),乙球被拍攝了3次(所用時間為3個間隔時間),所以照片中甲球與乙球的運動時間之比為5:3,甲、乙運動的路程相同,由v=可知照片中甲球與乙球的平均速度之比為3:5。【題型12平均速度】54.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jié)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guān)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答案】B【解析】兩人跑的總路程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jù)公式v=可知,兩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選:B。55.為了測定某輛轎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速度,小宇同學(xué)拍攝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圖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勻的,如果每隔1秒拍攝1次,轎車本身總長4.5m,那么,這輛轎車2秒內(nèi)的速度約為()A.15.5m/s B.11.5m/s C.9.5m/s D.7.5m/s【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在照片中轎車的長度約為L,由圖中所附的刻度可知,轎車2s內(nèi)通過的路程約為轎車長度的4倍多二格,即s=4.2L,轎車在2s內(nèi)實際通過的路程約為:s=4.2L=4.2×4.5m=18.9m。轎車的速度約為:v===9.45m/s,與C項的速度值接近。故選:C。56.一小汽車以12m/s的速度勻速行駛上長為120m的斜坡,到達坡頂,接著又以15m/s的速度從坡頂沿原路勻速返回,到達坡底,該汽車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4m/s B.13.5m/s C.13.3m/s D.13.50m/s【答案】C【解析】由v=可知,小汽車上坡的時間:t1===10s,小汽車下坡的時間:t2===8s,汽車上下坡的總時間:t=t1+t2=10s+8s=18s,上下坡的總路程:s=s1+s2=120m+120m=240m,該汽車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13.3m/s。57.短跑運動員在某次百米賽跑中測得5s末的速度為9.0m/s,10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前5s內(nèi)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4.5m/s B.在后5s內(nèi)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6m/s C.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為10.0m/s D.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1m【答案】C【解析】A、前5s內(nèi)的路程未知,所以不能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前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故A錯誤;B、后5s內(nèi)的路程未知,所以不能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后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故B錯誤;CD、百米賽跑的路程是100m,時間是10s,所以平均速度v===10m/s,故C正確,D錯誤。故選:C。58.如圖記錄了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