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xué)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 第六單元【速記清單】_第1頁
2024-2025學(xué)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 第六單元【速記清單】_第2頁
2024-2025學(xué)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 第六單元【速記清單】_第3頁
2024-2025學(xué)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 第六單元【速記清單】_第4頁
2024-2025學(xué)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 第六單元【速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沐圣賢之風(fēng),傳君子之魂【單元速記清單】01思維導(dǎo)圖01思維導(dǎo)圖0202考點速記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郭(guō)兵革(gé)畝

米粟(sù)

域(yù)畔(pàn)《富貴不能淫》衍(yǎn)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

女(rǔ)家妾(qiè)婦之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shùn)畎(quǎn)畝

膠鬲(gé)

傅說(yuè)曾益(zēng)

拂士(bì)第24課愚公移山萬仞(rèn)冀(jì)州懲(chéng)山北之塞(sè)曾(zēng)不能出入之迂(yū)荷(hè)擔(dān)者三夫窮匱(kuì)叩(kòu)石墾(kěn)壤箕(jī)畚(běn)智叟(sǒu)孀(shuāng)妻始齔(chèn)亡(wú)以應(yīng)一厝(cuò)朔東隴(lǒng)斷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棘門(jí)彀弓弩(gòu)弩(nǔ)按轡(pèi)胄(zhòu)

嗟(jiē)

曩者(nǎng)被甲(pī)車騎(jì)

作揖(yī)詔(zhào)第26課詩詞五首搔更短(sāo)不勝簪(zān)塞上(sài)燕脂(yān) 提攜(xié) 折戟(jǐ)殷勤(yīn) 嗟日暮(jiē)而無車馬xuān(喧)欲biàn(辨)已忘言fēng(烽)火連三月 家書dǐ(抵)萬金折戟沉沙鐵未xiāo(銷)學(xué)詩màn(謾)有驚人句péng(蓬)舟吹取三山去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戰(zhàn)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并戰(zhàn)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yè),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xiàn)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陡毁F不能淫》孟子生活在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zhàn)國時期。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面對這樣一種社會現(xiàn)實,孟子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他到處游說,宣揚他的“仁政”“王道”主張。孟子把孔子“仁”的觀念發(fā)展為“仁政”思想,指出“民貴君輕”,勸導(dǎo)統(tǒng)治者重視人民。同時他反對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殺人者”才能統(tǒng)一天下的觀點。他極力主張“仁政”,恢復(fù)井田制,省刑薄賦,確?!袄杳癫火嚥缓薄!渡趹n患,死于安樂》孟子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在孔子的“仁”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系統(tǒng)的“仁政”學(xué)說,主張以“仁政”統(tǒng)一天下,并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呼吁各國重視人民的作用;強烈反對不義戰(zhàn)爭,宣揚“仁政”“王道”,并將這一希望寄托在統(tǒng)治階級發(fā)“仁心”上。第24課愚公移山《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個故事著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斗的道理。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用這個故事教育全黨:只要能團結(jié)全國人民大眾和我們一齊奮斗,就一定能奪取革命的勝利。講的就是圍繞愚公移山的事件而引出的一則動人的故事。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本文節(jié)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漢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貴族繼續(xù)采取“和親”的政策,雙方?jīng)]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但是后來匈奴的單于聽信了漢朝奸細的挑撥,跟漢朝絕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單于起兵六萬,襲擾上郡和云中,殺了不少百姓,搶掠了不少財物。為了加強防衛(wèi),漢文帝派劉禮、徐厲、周亞夫三位將軍分別駐扎在霸上、棘門、細柳。這三處地方離長安較近,為了鼓舞士氣,漢文帝親自入營慰勞將士。本文講的就是這次勞軍的事情。第26課詩詞五首飲酒(其五)陶淵明早歲滿懷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幾度出仕正是為了要實現(xiàn)匡時濟世的抱負。但當他看到“真風(fēng)告逝,大為斯興”(《感士不遇賦》),官場風(fēng)波險惡,世俗偽詐污蝕,整個社會腐敗黑暗,于是便選擇了潔身自好、守道固窮的道路,隱居田園,躬耕自資。春望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guān),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世稱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jié)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后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qū)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雁門太守行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當年唐憲宗以張煦為節(jié)度使,領(lǐng)兵前往征討雁門郡之亂(振武軍之亂),李賀即興賦詩鼓舞士氣,作成了這首《雁門太守行》。赤壁赤壁之戰(zhàn):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quán)與劉備聯(lián)合在赤壁擊敗曹操大軍。本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長江北岸。詩中所寫赤壁實為黃州的赤鼻磯。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寫的也都是黃州赤壁。這首詩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fā)生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zhàn),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之一。其結(jié)果是孫、劉聯(lián)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tǒng)帥周瑜,乃是這場戰(zhàn)役中的頭號風(fēng)云人物。詩人觀賞了古戰(zhàn)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zhàn)發(fā)表了獨特的看法,有感而作。漁家傲此詞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據(jù)《金石錄后序》記載,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間,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歷盡風(fēng)濤之險?!疚捏w知識】1.紀傳體: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本紀”,諸侯的傳記稱“世家”,一般人的稱“列傳”,特殊情形的人物稱“載記”,記載制度、風(fēng)俗、經(jīng)濟等稱“志”,以表格排列歷史大事稱“表”)的方式記敘史實。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以前的史書多以編年體記述),中國古代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的其他二十三史,都依照《史記》體例,以紀傳體編纂而成。2.關(guān)于“寓言”寓言是一種文學(xué)形式。它的特點是通過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風(fēng)趣的動物、植物或人類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寄寓一種思想,給人以某種教益或啟示,往往帶有諷喻或勸戒的意味。3.關(guān)于“神話”神話,關(guān)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向往。神話不同于迷信。在生產(chǎn)力極不發(fā)達的條件下,人們只能通過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xiàn)征服自然的愿望。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北疚牟捎蒙裨捊Y(jié)尾,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是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傳輪回、報應(yīng)等封建迷信思想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4.縱橫家:《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后因稱憑辯才進行政治活動者為"縱橫家"?!翱v橫”即合縱連橫。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復(fù)無常,劃謀多以國家政治需要出發(fā)。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他們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當時割據(jù)分爭,王權(quán)不能穩(wěn)固統(tǒng)一,需要在國力富足的基礎(chǔ)上利用聯(lián)合、排斥、威逼、利誘或輔之以兵之法不戰(zhàn)而勝,或以較少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收益。他們的智謀、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是當時處理國與國之間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世界史上獨一無二的歷史階段,其在歷史條件下所創(chuàng)造的智慧是后世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超越的?!咀骷易髌贰?.司馬遷:司馬遷(前145--前85左右),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先世為周代史官,父親司馬談任漢武帝太史令。司馬遷少時跟從大儒董仲舒、孔安國學(xué)習(xí),二十歲后漫游全國。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得繼父職,他博覽漢室藏書,參以游歷見聞,在其父累積編次的大量史料基礎(chǔ)上,于前104年(太初元年)開始從事《史記》的編寫。前99年(天漢二年),因替孤軍奮戰(zhàn)、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處腐刑。在獄中,他仍寫作不輟,出獄后,被授以大多由宦官充任的中書令。這使他更加發(fā)憤著述,終于在前92年(征和初年)左右,完成了這部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的巨著。后人將這部書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并被魯迅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列子:(約前450—約前375),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文學(xué)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其學(xué)主張循名責(zé)實,無為而治。先后著文二十篇,十萬多字,現(xiàn)存八篇,共成《列子》一書,相傳由東晉人張湛輯注,其余均已散佚。其中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著名的有《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憂天》《紀昌學(xué)射》等,篇篇珠玉,讀來妙趣橫生,雋永味長,發(fā)人深思,反映了兩千多年前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和辯證觀點。3.孟子: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為“亞圣”。他主張實行“仁政”,反對武力兼并,反對暴政害民。他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積極的影響。4.《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xué)生言行的一部書,也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南宋朱熹將《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并稱為“四書”?!睹献印肥且杂浹詾橹鞯恼Z錄體散文,其中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對后世的散文寫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5.《富貴不能淫》選自《孟子·滕文公下》。張儀首創(chuàng)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后來張儀出使游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zhuǎn)變?yōu)檫B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6.冠(guàn)禮,古代男子的成年儀式。古時男子未成年前束發(fā)而不戴帽,至二十歲時由長輩為其梳發(fā),戴上新帽,表示成年。7.列子(約前450—約前375),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文學(xué)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列子》一書。8.《列子》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著名的有《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憂天》《紀昌學(xué)射》等。9.我國古代以山名或水名加上“陰”“陽”二字構(gòu)成的地名較多,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如,“漢陰”即漢水南岸。10.古代的年齡稱謂,按從小到大排列有“始齔、豆蔻、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耳順、耄耋”等。11.司馬遷(約前145—?),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西漢歷史學(xué)家。代表作為《史記》。12.《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前104—前101)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其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魯迅贊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13.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后人稱其為“靖節(jié)先生”。他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14.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他本人也被譽為“詩圣”。15.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后世稱“李昌谷”,唐代詩人,有“詩鬼”之稱。16.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晚唐詩人、散文家。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17.李清照(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其詞風(fēng)格清新獨特,人稱“易安體”。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說戰(zhàn)爭勝敗的關(guān)鍵在于人心向背,而能否獲得人心,則決定于統(tǒng)治者是否“得道”?!陡毁F不能淫》本文義正言辭的駁斥了景春的謬論后,緊接著便對真正的大丈夫的標準作了明確的說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兩個標準: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遠大志向和抱負;二是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這樣,才算得上大丈夫?!渡趹n患,死于安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通過列舉六個出身低微而終擔(dān)大任的名人的事例和闡述安樂致國滅亡的事理,說明了憂患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死亡的道理,激勵人們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要勇于進取,進而獲得成功。第24課愚公移山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偉大魄力,同時也說明了要想戰(zhàn)勝困難,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的道理。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課文通過漢文帝巡營、慰勞細柳軍的場面,表現(xiàn)了周亞夫治軍嚴謹、忠于職守、剛正不阿的“真將軍”風(fēng)度。第27課詩詞五首《飲酒》(其五)《飲酒》這首詩通過對田園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厭倦官場、決心歸隱山林(對田園生活的喜愛)的超脫世俗和悠閑自得的人生追求。春望《春望》全文圍繞“望”字展開,融情于景,描述了詩人被困長安時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fēng)格。雁門太守行《雁門太守行》這是一首以戰(zhàn)爭為背景和主題的抒情詩,詩人用極凝練的方式概括了戰(zhàn)爭的艱苦性,高度贊揚了軍官將士們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表達了全體將士報效朝廷的決心,突出了將士們的高昂士氣和愛國熱情,寄托了詩人為國立功的壯志情懷。赤壁《赤壁》這首詠物懷史詩借相同的地名,引發(fā)對三國史事的遐想,詩人以兩個女子的命運象征國家命運,以小見大,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空有抱負卻生不逢時、無從施展的無奈,表達了“英雄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漁家傲《漁家傲》這首詞通過記夢的特殊方式,展示了一個神奇的境界,充滿了浪漫幻想的氣息,抒發(fā)了詞人內(nèi)心的苦悶,也表現(xiàn)了詞人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對現(xiàn)實的不滿,空有卓越才華卻未能找到光明的煩悶心情,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氣時令的有利條件了,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

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對作戰(zhàn)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戰(zhàn),作戰(zhàn)就一定勝利。

《富貴不能淫》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fā)怒,連諸侯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孟子說:“這哪里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xué)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給予訓(xùn)導(dǎo);女子出嫁時,母親給予訓(xùn)導(dǎo),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做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大丈夫?!薄渡趹n患,死于安樂》舜是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是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是從魚鹽販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里奚是從買賣奴隸場所被選拔用為大夫。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zé)任給這樣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深受貧窮之苦,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韌起來,增長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一個人常常是犯了錯誤,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內(nèi)心困惑,思慮堵塞,才能奮起,有所作為;形容枯槁,表現(xiàn)在臉色上,吟詠嘆息之氣發(fā)于聲音,(看到他的臉,聽到他的聲音)然后人們才了解他。(一個國家)國內(nèi)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常常滅亡。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激勵人奮起,使人生存、發(fā)展,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必將導(dǎo)致滅亡。第24課愚公移山傳說中的太行、王屋兩座山,周圍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可以嗎?”家人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庇谑怯薰暑I(lǐng)兒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太不聰明了,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思想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guī)模侵入漢朝邊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委派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nèi)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來防備匈奴侵擾?;噬嫌H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直接驅(qū)車而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接。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把弓拉滿,戒備森嚴。皇上的先行衛(wèi)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的衛(wèi)隊說:“皇上將要駕到?!辨?zhèn)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在這種情況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jié)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wèi)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中不準驅(qū)車奔馳。”于是皇上的車隊也只好拉住韁繩,慢慢前行。到了大營前,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雙手抱拳行禮說:“穿戴著盔甲之將不行跪拜禮,請允許我按照軍禮參見?!被噬媳桓袆恿?,臉上的神情也改變了,俯身扶著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眲谲姸Y儀完畢后辭去。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感嘆地說:“??!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的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匈奴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那里的將軍,至于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長時間對周亞夫贊嘆不已。第26課詩詞五首《飲酒》(其五)在喧囂擾攘的塵世空間建造房舍,卻感覺不到車馬往來的喧囂。問我為什么能這樣?只要內(nèi)心超凡脫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閑適淡泊中看見了遠處的南山。傍晚時山間的云氣更加秀麗,成群的鳥兒結(jié)伴而歸。這情景中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已經(jīng)忘了怎么表達。春望國都淪陷后已經(jīng)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來臨到長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感傷時事,看到花開反而落淚,久別家人,聽到鳥鳴反而心驚。戰(zhàn)事持續(xù)好幾個月仍不停息,一封家書抵得上黃金萬兩。我一頭白發(fā)愈搔愈少,頭上簡直插不住簪子。雁門太守行敵軍如黑云壓城,來勢兇猛,城墻仿佛將要坍塌,鎧甲迎著(云縫中射下來的)太陽光,如金色鱗片般閃閃發(fā)光。軍中號角聲響徹深秋的天宇,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軍隊半卷著紅旗悄悄靠近易水,夜寒露重,連進攻的戰(zhàn)鼓也難擂響。(為了)報答君主的信任和重視,(將士們)手持寶劍奮力殺敵,視死如歸。赤壁折斷的戟在泥沙中未被銷蝕,自己拿來磨洗后辨認出是前朝遺物。假如東風(fēng)不給予周郎便利,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guān)進銅雀臺了。漁家傲水天相接,如波濤翻滾的云連接著清晨的霧,銀河流轉(zhuǎn),千帆如梭,逐浪飄蕩。夢里魂魄仿佛回到天帝居住的地方,天帝傳話好意相邀,情意懇切地問我歸向何處。我回答天地說:路途還很漫長,慨嘆現(xiàn)在已是黃昏還未到達,我空有學(xué)詩的出眾才華,卻毫無用處。(我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fēng)高飛。風(fēng)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如飛蓬般輕快的船,直送往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之三里之城:的,助詞多助之至:到天下順之:代詞,指得道者。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代詞,代指這座城(2)和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jié)春和景明:和煦(3)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固執(zhí),頑固固以怪之矣:原來,本來(4)而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連詞,表轉(zhuǎn)折委而去之:連詞,表順承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連詞,表修飾《富貴不能淫》1.居:居天下之廣居居①:居住。居②:住所。2.戒:(1)戒之曰:告誡。(2)必敬必戒:謹慎。3.之:(1)丈夫之冠也:(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2)父命之(代詞,他);(3)往送之門(動詞,到);(4)妾婦之道也(助詞,的);(5)與民由之(正道,志向)。4.其:(1)獨行其道(代詞,自己的);(2)必先苦其心志(代詞,他,他的)?!渡趹n患,死于安樂》

(1)發(fā):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發(fā),被起用)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發(fā),發(fā)出)。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射,發(fā)射)

發(fā)閭左謫戍漁陽(征發(fā);征調(diào))

野芳發(fā)而幽香。(花開放)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

(頭發(fā))

黃發(fā)垂髫(頭發(fā))

(2)于: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于:從)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給)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于:由于)。

困于心(于:在)

(3)拂:

行拂亂其所為(拂,違背)

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

(4)恒:

國恒亡(必然)

人恒過(經(jīng)常)

(5)過:人恒過(犯錯誤)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過分;過于;太甚)

(6)舉:舉大計亦死。(興起;發(fā)動)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成就;成功)

(7)作: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往來種作。(起來;開始工作)

屬予作文以記之。(寫作,創(chuàng)作)

作亭者誰。(建筑)

凍風(fēng)時作。(發(fā)生,發(fā)作)

泉水擊石,泠泠作響。(發(fā)出,放射)

(8)將: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將要)

上使外將兵(帶領(lǐng),率領(lǐng))

項燕為楚將(將領(lǐng))

(9)士:管夷吾舉于士(古代指掌管刑獄的官員)

士卒多為用者。(士兵)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這里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10)安:死于安樂(安逸)

衣食所安(養(yǎng))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怎么)第24課愚公移山1.方:方七百里(指面積)方其遠出海門(正當)方欲行(將要)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3.固:汝心之固(頑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固若金湯(堅固)

4.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通“無”,沒有)5.且:年且九十(將近)且焉置土石(況且)6.苦:何苦而不平(擔(dān)憂;憂愁)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7.窮: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窮盡)

窮兇極惡(極端)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窮困)8.通:指通豫南(通向)初極狹,才通人(通過)

政通人和(順利)

阡陌交通(相通)通計一舟(全,整個)

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1)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名詞,使者、使臣)使人稱謝(動詞,派遣)(2)軍:

軍細柳(動詞,駐軍、駐扎)上自勞軍(名詞,軍隊、守軍)至霸上及棘門軍(名詞,軍營)(3)詔:

不聞天子之詔(名詞,皇帝發(fā)布的命令)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動詞,宣告、告訴)(4)為:

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動詞,作為、封為)天子為動(介詞,被)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城古義:城墻今義:城市2.池古義:護城河今義:水池3.委古義:放棄今義:委屈、不甘心4.國古義:國防今義:國家5.親戚古義:內(nèi)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員6.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7.域古義:界限,限制今義:地域8.是古義:這今義:判斷動詞9.兵古義:兵器今義:士兵10.然而古義:這樣卻今義:表轉(zhuǎn)折的連詞

《富貴不能淫》1.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古義:真正,確實今義:誠實2.父命之古義:教導(dǎo),訓(xùn)誨今義:命令;有生命的物體3.丈夫之冠也古義:成年男子今義:女子的配偶4.以順為正者古義:準則,標準;今義:正面5.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古義:指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jié)的男子今義:妻子的配偶6.富貴不能淫古義:惑亂,迷惑;今義:放縱,沉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發(fā)】

古義:被任用;

今義:送出

(2)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舉】

古義:被舉用;

今義:舉起。

(3)所以動心忍性

【所以】

古義:用來;

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

(4)征于色

【征】

古義:顯示;

今義:出征。

(5)而后喻

【喻】

古義:明白,了解;

今義:比喻。

(6)入則無法家拂士

【入】

古義:在國內(nèi);

今義:進入。

(7)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出】

古義:在國外;

今義:出去。

(8)曾益其所不能【不能】古義:不具備的才能;

今義:不可以

第24課愚公移山(1)懲山北之塞古義:苦于

今義:處罰(2)河陽之北

河:古義:黃河

今義:泛指一般河流陽:古義:山之南,水之北

今義:太陽

(3)達于漢陰

古義:山之北,水之南

今義:陰天

(4)指通豫南

古義:直今義:手指

(5)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古義:連…都…

今義:曾經(jīng)

(6)投諸渤海之尾

古義:之于

今義:各個,許多

(7)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古義:扛今義:荷花

(8)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古義:草木

今義:毛發(fā)

(9)北山愚公長息曰

古義:嘆氣今義:休息

(10)雖我之死

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11)懼其不已也

古義:止今義:已經(jīng)

(12)無隴斷焉古義:山岡阻隔今義:把持獨占

(13)何苦而不平

古義:愁,擔(dān)心今義:五味之一,與“甘”相對

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1)先驅(qū)曰(古義:先行引導(dǎo)的人員。今義:走在前面引導(dǎo))(2)軍中聞將軍令(古義:聽從。今義:用鼻子嗅)(3)持節(jié)詔將軍(古義:符節(jié),皇帝派遣使者或調(diào)動軍隊的憑證。今義:節(jié)日)(4)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古義:營壘。今義:墻壁)(5)請以軍禮見(古義:請允許我。今義:希望對方做某事)(6)使人稱謝(古義:告知。今義:感謝)(7)將軍亞夫持兵揖(古義:兵器。今義:士兵)(8)其將固可襲而虜(古義:必定;今義:堅固,頑固)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判斷句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啊撸病?,判斷原因,譯為:……是因為……。譯文: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天時比不上地利啊?!陡毁F不能淫》1.省略句戒之曰(省去主語“母親”)2.判斷句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者,……也?!北砼袛啵渡趹n患,死于安樂》倒裝句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介賓短語后置,正常語序為“舜于畎畝之中發(fā)”。 譯文:舜是從田地中被任用第24課愚公移山(1)甚矣,汝之不惠(倒裝句。主謂倒置裝,謂語前置以突出感嘆語氣,實際語序:“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聰明了。)(2)且焉置土石(倒裝句。疑問句中,疑問代詞“焉”充當“置”的賓語,前置。)(3)何苦而不平(倒裝句。疑問代詞“何”充當“苦”的賓語,前置。)(4)帝感其誠(被動句。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帝”是被感動者。)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1)被動句:天子為動(2)判斷句:此真將軍矣(“此”表判斷)(3)省略句:吾欲人(之)勞軍天子為(之)動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團結(jié)。2.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城:內(nèi)城。3.郭:外城。4.環(huán):包圍。5.池:護城河。6.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胄,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7.堅利:堅固精良。利:精良。8.委:拋棄。9.去:離開。10.故:所以。11.域:這里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12.以:憑借。13.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封疆:疆界、邊境。14.固:使……鞏固。15.國:國防。16.險:險要的地理環(huán)境。17.威:威服,威懾。18.以:憑借,依靠之意。19.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20.寡:少。21.之至:到達極點。22.畔:通“叛”,背叛。23.順:歸順,服從。24.親戚:內(nèi)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25.有:要么,或者?!陡毁F不能淫》1.豈不誠大丈夫哉豈:難道。誠:真正、確實。2.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指戰(zhàn)爭停息,天下太平。3.是焉得為大丈夫乎是:這。焉:怎么,哪里。4.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禮。5.父命之命:教導(dǎo)、訓(xùn)誨。6.子未學(xué)禮乎子:你。無違夫子夫子:這里指丈夫。以順為正者正:準則,標準。9.得志得:實現(xiàn)。與民由之由:遵從。10.獨行其道獨自走自己的道路?!渡趹n患,死于安樂》(1)發(fā):起,指被任用。

(2)于:從。(3)畎畝:田間、田地。畎:田間小溝。(4)舉:被舉用選拔。

(5)士,獄官。

(6)故:所以。(7)任:責(zé)任,使命。(8)于:給。(9).是:這。(10)苦:使??痛苦。

(11)勞:使??勞累。(12)餓:使??受饑餓。

(13)空乏:使他窮困缺乏。空,形容詞用作動詞,使動用法,使??窮困缺乏。

(14)行:指每一行為,每做一件事。(15)拂:違背。(16)亂:擾亂,這是使……顛倒錯亂。(17)所以:用(這些)來。(18)動:使??驚動。(19)忍:使??堅強。

(20)曾:通“增”,增加。益:增加。(21)恒:常常。

(22)過:過失。這里用作動詞,指犯錯誤。(23)然后:這樣以后。(24).衡:通“橫”,梗塞,不順。(25).作:奮起,指有所作為。(26)征:表現(xiàn)。(27)喻:通曉,明白。(28)入:在里面,指國內(nèi)。(29)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

拂:同“弼”,輔佐。(30)出:在外面,指國外。(31)敵國外患:指相抗衡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32)生于憂患: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33)死于安樂:因沉迷享樂而衰亡。

第24課愚公移山重點實詞(1)年且九十

且:將近

(2)懲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繞遠(4)聚室而謀曰

室:家

(5)吾與汝畢力平險

汝:你們

(6)雜然相許

雜然:紛紛許:贊同

(7)其妻獻疑曰

獻疑:提出疑問

(8)以君之力

以:憑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您”

(9)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曾:連……都……

損:削減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樣

(11)且焉置土石

且:連詞,況且

焉:疑問代詞,哪里

(12)投諸渤海之尾

諸:之于

(13)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荷:扛

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墾壤

叩:敲,鑿

(15)始齔齔:換牙

(16)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易:交換

節(jié):季節(jié)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心:思想

固:頑固

徹:通

(18)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窮匱:窮盡(19)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負:背重點虛詞(1)之:①.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指示代詞“這,這樣”操蛇之神聞之指示代詞“這件事”: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人稱代詞,“他”③.冀州之南,河陽之北。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④.甚矣,汝之不惠。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2)而:①.何苦而不平聚室而謀表承接,不譯。②.面山而居笑而止之表修飾,地、著。③.而山不加增表轉(zhuǎn)折,但是,卻。(3)且:①.年且九十副詞,將。②.且焉置土石?連詞,況且。(4)于:①.達于漢陰介詞,到。②.告之于帝向(5)其:①.懼其不已也代詞,他②.其如土石何助詞,加強反問語氣③.帝感其誠代詞,他的④.其妻獻疑代詞,她的(6)以:①.以殘年余力介詞:憑,靠。②.河曲智實亡以應(yīng)連詞,用來。(7)焉:①.無隴斷焉。始一反焉語氣助詞,相當于“了”“啊”②.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重點實詞(1)軍霸上(駐軍、駐扎)(2)已而之細柳軍(不久) (3)以備胡(防備)(4)上自勞軍(親自) (5)天子且至(將要)(6)軍中聞將軍令(聽從) (7)乃按轡徐行(慢慢地)(8)持兵揖曰(兵器) (9)改容式車(表情)(10)為動(被感動)(11)使人稱謝(向人致意,表示問候)(12)曩者霸上、棘門軍(先前)重點虛詞(1)之:已而之細柳軍(動詞,往,到……去)不聞天子之詔(助詞,的)稱善者久之(音節(jié)助詞,舒緩語氣)(2)以: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介詞,把)以備胡(介詞,用來、來)將以下騎送迎(用在數(shù)量、方位前表界限)請以軍禮見(動詞,用、行)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陡毁F不能淫》往之女家(“女”同“汝”,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衡,通“橫”,梗塞,不順)。

(3)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第24課愚公移山(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聰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通“無”,沒有

(4)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無隴斷焉

“隴”通“壟”,高地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1)軍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著。)(2)改容式車

(“式”通“軾”,扶軾。)(3)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語氣詞,可譯為“嗎”)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2.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鞏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富貴不能淫》1.富貴不能淫淫:使迷惑。這里是使動用法。2.貧賤不能移移:使改變。這里是使動用法。3.威武不能屈屈:使...屈服。這里是使動用法?!渡趹n患,死于安樂》

1.生于憂患(生)名詞作動詞,生存

2.死于安樂(死)名詞作動詞,死亡

3.苦其心志(苦)使動用法,使……痛苦

4.勞其筋骨(勞)使動用法,使……勞累

5.餓其體膚(餓)使動用法,使……饑餓

6.空乏其身行(空乏)使動用法,使……經(jīng)受貧困

7.拂亂其身(亂)使動用法,使……顛倒錯亂8.動心忍性(動)使動用法,使……驚動

(忍)使動用法,使……堅強第24課愚公移山(1)面山而居

面:名詞作動詞,面向,面對著

(2)吾與汝畢力平險

險:形容詞用作名詞,險峻的大山

(3)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詞作狀語,用箕畚裝(土石)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1)介胄之士(名詞作動詞,指披甲戴盔)(2)軍霸上(名詞作動詞,駐軍)(3)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名詞作動詞,下詔)(4)銳兵刃(形容詞使動用法,使……鋒利)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論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結(jié)論。本文從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進行論證,開篇即提出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著設(shè)例進行論證,再據(jù)此闡發(fā)引申,層層深入,最后得出斷語,邏輯性很強。因此認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結(jié)論,不是中心論點,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間的關(guān)系?“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戰(zhàn)就會取得勝利。3.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色?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zhàn)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fā),說明治國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shù)和極強的邏輯性。4.本篇主要是談戰(zhàn)爭呢,還是談?wù)文??本篇主要是談?wù)危墙钁?zhàn)爭談?wù)?。孟子借談?zhàn)爭的取勝條件以闡明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這樣才能“多助”,眾人才會歸順,而“天下順之”,“戰(zhàn)必勝矣”,國家才能治理好。5.現(xiàn)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義,請結(jié)合你的生活,談?wù)剬Α暗馈钡睦斫狻#?)以國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國家間和平共處、互不侵犯;(2)以國家內(nèi)部而言,“道”指愛民,為老百姓著想;(3)以個人而言,“道”指與人為善,仁義道德。6.勾踐滅吳的故事,印證了孟子的哪些說法?現(xiàn)在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y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說法是否還有現(xiàn)實意義?請簡要談?wù)勀愕恼J識。(1)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富貴不能淫》1.請簡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孫衍、張儀那樣的位高權(quán)重,令人望而生畏的當權(quán)者。2.請對比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婦之道”表現(xiàn)為順從,其本質(zhì)是在權(quán)利面前無原則,如張儀之流,只是順從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現(xiàn)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其本質(zhì)是對內(nèi)心的仁義禮的堅守,一如儒家所倡導(dǎo)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舉例說明你對大丈夫的理解。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唇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婦之道”,哪里談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4.“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和“此之謂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話與這句話的意思相近?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6.孟子認為,大丈夫怎樣才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試用自己的話作答。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7.說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現(xiàn)實意義。這句話出自《孟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行為準則。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不亂其心;在危及國家民族利益的時刻,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犧牲,做一個真正的大丈夫。8.公孫衍、張儀非大丈夫的原因?他們以自己的喜怒哀樂行事,挑起天下戰(zhàn)爭,這是崇尚強權(quán),極端的個人主義;他們不以正義為標準不以天下太平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為理想。9.你怎樣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貧,威”這一大丈夫的標準?富貴的時候不能被其迷惑,貧賤不能使其改變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威逼利誘不能使其屈服。這樣才叫大丈夫。無論境遇如何,都不能改變個人的操守,一個人要有自己的處世態(tài)度與原則,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更應(yīng)時刻注意。10.對于孟子提出的“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這一主張你有怎樣的認識?得志時與百姓同行,不得志時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即得志時要心懷百姓為民做主,做一個好官。不得志則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決不能在道德修養(yǎng)上放低要求,力爭做個好人。11.說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現(xiàn)實意義。孟子的這些話,今天依然可以指導(dǎo)我們?nèi)ヌ剿魅松膬r值。首先,富貴是來之不易的,是要求倍加珍惜的。有些人富貴起了來,就被富貴沖昏了頭腦。把當初的凌云壯志忘得一干二凈。結(jié)果是什么為富不仁的事情都做出來了;

其次,貧賤的時候要堅定意志,做到這一點應(yīng)該說是很不容易得的。貧賤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但是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要經(jīng)歷貧賤的階段,要通過在貧賤中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成功。因此,要學(xué)會在貧賤中忍耐和寂寞,在一切誘惑面前能保持住自己一份寧靜的心態(tài)是比什么都重要的,這樣才有可能在貧賤中崛起。第三,在壓力面前不卑不亢,不向邪惡的勢力摧眉折腰。只有堅持俊邁的節(jié)操,不屈不撓。思考: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標準,肯定珍藏著許多大丈夫的名字,談?wù)勀闼私獾拇笳煞蛐蜗??請舉例說明。富貴不能淫——關(guān)羽、文天祥、方志敏。貧賤不能移——陶淵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顏真卿、聞一多、劉胡蘭。關(guān)羽面對曹操的極盡籠絡(luò),不為所動,千里走單騎尋劉備;文天祥拒絕高官厚祿,決不投降元朝,用自己的頭顱,為南寧王朝劃上完美的句號;方志敏不為高官厚祿的利誘所動搖,毅然選擇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

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獲得了心靈的自由、人格的尊嚴;杜甫貧窮至極也堅定自己的信念,力行寫作,終成就‘詩圣’之名;朱自清寧愿餓死也不愿吃美國人的“救濟糧”。

顏真卿寧可跳向火堆,也不歸附叛軍,慷慨走向小人設(shè)置的陷阱;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毫不退縮,寧死不屈,自己躺向了敵人的鍘刀。

13.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為后文孟子的反駁樹立了批駁的靶子,引出下文。14.孟子對“大丈夫”的闡釋,哪三句話能概括其精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5.根據(jù)孟子關(guān)于“大丈夫”的論斷,有人認為公孫儀是“大丈夫”,你是否贊同,為什么?答示例一:我贊同,因為公孫儀不受魚體現(xiàn)了大丈夫“富貴不能淫”,所以他是大丈夫。示例二:我不贊同,因為公孫儀不受魚是怕自己因為受了魚會丟掉相位,是從自己個人利益的角度考慮,孟子認為大丈夫應(yīng)該講究“仁”,即愛民。16.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面對死亡,面對威逼利誘,一身正氣,從容就義,正體現(xiàn)了孟子“大丈夫”論斷中的哪一點?請再舉一個富貴不能淫的例子。

威武不能屈示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如果把這篇短文的前兩個自然段的順序進行互換,這樣做行不行?為什么?不行。理由有二。其一,文章的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先談“生”后談“死”。第一段主要圍繞“生于憂患”的內(nèi)容來論證。第二段的中心則談到治國之道,緊扣“死于安樂”的內(nèi)容來論證,原文的這種結(jié)構(gòu),對應(yīng)論點內(nèi)容呈現(xiàn)先后順序;其二,從認知層面來看,第一段主要從個人的發(fā)展角度來談,而第二段主要從治國的角度來談,這也符合從小到大,從個人到國家的認識規(guī)律。如果互換,行文邏輯就會產(chǎn)生混亂,所以不能互換。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就這一論點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愕恼J識。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認識:聯(lián)系實際,圍繞“居安思危”或者“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來談即可。3.本文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首先,作者列舉了歷史上六位在逆境中成才的古代圣賢,指出一個人要肩負大任必然要經(jīng)受種種磨練;接著,運用對比論證,先從正面展開論述,指出即使作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難中經(jīng)受磨練,方能奮發(fā)進取的道理;然后,作者又從個人成長談到國家治理,從反面論述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敵國外患,國家往往會滅亡;最后,得出結(jié)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4.現(xiàn)在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yè),有人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說法已經(jīng)過時,你認為它是否還有現(xiàn)實意義?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wù)勀愕恼J識。憂患能使人和國家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因此磨難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F(xiàn)在物質(zhì)生活優(yōu)裕了,但我們?nèi)孕杈邆鋺n患意識。因為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素養(yǎng)就無法適應(yīng)將來的社會發(fā)展,所以要不斷磨煉自己的意志。5.文中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在國內(nèi)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有足以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6.文章開頭列舉了六位古代圣君賢臣,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這些事例說明了什么道理?他們經(jīng)歷艱苦磨難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在歷史長河中,這樣的事例還很多,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再列舉一例。共同點:都出身貧賤,歷經(jīng)磨難,最終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說明了:人才是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造就的,或逆境出人才。事例:司馬遷在遭受腐刑后,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最后完成了驚世之作《史記》。7.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談?wù)勀銓Α叭撕氵^然后能改”這句話的理解與認識?!叭撕氵^然后能改”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常常會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錯誤。我認為一個人犯錯是難免的,但犯錯后并不可怕,只要知錯、認錯,就能改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或圍繞“成才離不開主觀努力”作答亦可)第24課愚公移山1、引用原文回答問題: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懲山北之塞,出入之遷也;愚公移山的目標是: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愚公移山的方法: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認為移山一定能實現(xiàn)的原因(信心)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的結(jié)果: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2、愚公之“愚”:愚心移山的艱巨性①.山高且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②.年事已高——年且九十。③.工具簡陋——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④.路途遙遠——渤海之尾,隱土之北。⑤.往返時間長——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⑥.力量小——全家,孀妻遺男。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正是因為移山任務(wù)如此之艱巨,才更能襯托出愚公那遠大的理想、宏偉的抱負、超人的毅力,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從而更加突出愚公敢于移山的決心和勇氣。3、愚公“不愚”:(主要有兩點)①.有遠大抱負。從“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要造福千千萬萬的人和后代子孫;有這樣的抱負,他才能不顧年邁力衰,不顧勞動的艱辛,毅然擔(dān)負起這一偉大事業(yè)。二是他對移山的堅強信心來自他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問題上的正確認識,從“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懂得人力是無窮的,移山的事業(yè)盡管不可能在一兩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4、“智叟”不“智”表現(xiàn)在:他認為愚公“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边@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說明他目光短淺,老于世故,自作聰明,實則愚蠢。5、作者在愚公和智叟的命名上有什么深意?首先,“愚”和“智”是一對反義詞,作者用一對反義詞為兩人命名,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愚公有是實現(xiàn)“指通豫南,達于漢陰”以造福人民大眾和后代子孫的宏偉抱負,對人力的無窮盡懷有堅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偉大,認為愚公“以殘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舉,兩相對比,一個高尚,一個平庸。其次,作者在命名上還特意將這兩個人物加以顛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堅定執(zhí)著而命名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冥頑不靈而命名為“智”。這一顛倒,不僅加重了對比的色調(diào),而且增強了諷刺的效果。此外,“公”和“叟”的稱呼也很值得玩味?!肮焙汀佰拧笔菐в幸欢ǖ母星樯实模骸肮笔蔷捶Q,相當于“老人家”;“叟”則是一般的甚至帶有一絲不敬的稱呼,相當于“老頭子”。6、以下兩句話意思相近,比較二者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這兩個人物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起什么作用?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這兩個人物所說的話,表面上有相似之處,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從獻疑的角度說的,“以君之力”帶有關(guān)心的語氣,“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語氣較輕,說的是她的真實想法。但她并不反對移山,所以接著就提出移山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且焉置土石?”智叟則顯然是譏笑和責(zé)難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嚴厲的責(zé)備口氣,“殘年余力”又顯得十足的輕視,“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反問語氣很重,則簡直是嘲笑愚公無能了??梢?,愚公妻子是懷疑中帶著擔(dān)心;智叟則是輕視和嘲笑的語氣。再則,“甚矣,汝之不惠?!边@樣的話愚公妻子是不會說的,而“且焉置土石?”這樣的話智叟是不會說的,因為他根本反對移山,絕對不會關(guān)心如何處理土石的問題??傊薰拮邮恰矮I疑”,智叟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態(tài)度迥然有別。“疑”是對愚公的關(guān)心和擔(dān)心,“笑”則是出于對愚公的輕視和嘲笑。這兩個人物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前者的“獻疑”,引起全家人討論運土的問題,導(dǎo)致移山行動的開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駁,從而自然過渡到神話結(jié)尾【小結(jié)】愚公之妻:“獻疑”關(guān)切憂慮河曲智叟:“笑而止”嘲笑譏諷7、對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這一細節(jié)應(yīng)如何理解?遺男是“跳往助之”,子孫是“雜然相許”,還獻計獻策,說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孀妻弱子“助之”與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鮮明對比,寓托作者褒貶之意,更顯出智叟對造福千萬人的事業(yè)的冷漠態(tài)度。怎樣理解課文的神話結(jié)尾?神話不同于迷信,在生產(chǎn)力極不發(fā)達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由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幫助人類征服自然。本文采用神話結(jié)尾,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是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幻想方式,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傳輪回報應(yīng)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質(zhì)的不同。這個神話結(jié)尾,增強了故事的藝術(shù)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9、人物性格愚公:目光長遠積極奮斗全面發(fā)展——愚不可及?大智若愚!智叟:目光短淺冷漠逃避片面靜止——老于世故,鼠目寸光。愚公:是一個有遠大理想,不懼怕困難有雄心壯志有實干精神能持之以恒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不怕吃苦,勇于奉獻,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智叟:智叟是一個自作聰明(自以為是),鼠目寸光,安于現(xiàn)狀,胸?zé)o大志的人。(傲慢武斷,信口開河,好為人師,賣弄小聰明……)10、對比和襯托的寫法。①.對比。主要指愚公、京城氏之子與智叟的對比。愚公用發(fā)展的眼光挖山不止,解決實際問題是智,智叟用靜止的眼光,阻止愚公挖山,實則是愚。這樣就有很強的諷刺效果。②.烘托。主要指側(cè)面描寫,如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路程的遙遠,操蛇之神的“俱”,天帝的“感”,對愚公的堅強意志和必勝信念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③.細節(jié)描寫。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也很逼真并富有深意。寓言生動地描寫了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這一細節(jié)。京城氏之子是“遺男”,并且年紀很小,從愚公批評智叟“曾不若孀妻弱子”可以看出,他去幫助愚公移山,他的寡母是極為支持的,可見愚公的事業(yè)得到了群眾的真心擁護。再從“跳往助之”本身來看,京城氏之子是真誠而愉快地去幫助愚公的,這更有力的說明了愚公事業(yè)的正確性。正如晉人張湛所說:“故北山之愚與嫠妻之孤,足以西(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边@一細節(jié)描寫,極大的增強了寓言的表現(xiàn)力。11、這篇寓言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奮斗的道理。注意: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點來曉喻一個道理,決不能以今天的科學(xué)技術(shù)進步來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不要糾纏這個故事是否“真實”,神話結(jié)尾是否與迷信有關(guān),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來要求愚公。這些都違背閱讀寓言的本義。為此有人提出“移屋說”,“打洞法”等。其實提出這個問題已經(jīng)是一種詭辯。我們知道寓言的設(shè)譬寄寓總是有其特定的范圍和特定的含意?!队薰粕健分械摹袄щy”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毛澤東同志曾引用這篇寓言作過類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說:“現(xiàn)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泵鎸勺笊皆趺崔k?毛澤東號召“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并不是“移屋”。試問中國人民要回避這兩座大山能搬到哪兒去呢?這是一樣的道理。“移屋”的問題連智叟也不提。我們今后的路還很長,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氣魄,直面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愚公精神,不老永存。1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們今天建設(sh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中,要不要發(fā)揚這種精神?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懼備任何困難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需要大力發(fā)揚這種精神。因為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是一項極其偉大而艱巨的任務(wù),在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時,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將有千萬座“太行”、“王屋”擋住我們前進的道路,如果我們?nèi)狈@種精神,那么,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事業(yè)只能是紙上談兵,一事無成。“愚公移山精神”它就是克服困難的精神。要點有:①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氣;②具有堅持不懈、長期艱苦奮斗的精神;③具有遠大的目光和發(fā)展變化的觀點。我們就是要學(xué)習(xí)愚公移山的精神。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這樣唱道:“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闭堈?wù)勀銓τ薰伴_路”精神的理解。挖山不止的頑強意志,排除非議的堅定信心。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為?愚公移山體現(xiàn)了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鼓勵人們戰(zhàn)勝工作中的困難。因此,愚公精神永遠有價值,有意義。15、你從“愚公移山”這則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啟示?要點: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艱難險阻。②做事要發(fā)揮集體的力量。③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④對不同意見要以理服人。⑤有志者事竟成。16、語句品鑒:⑴、“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本”字說明了這兩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為故事制造一個“懸念”:這么高大的兩座山已經(jīng)不在原先的地方,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這兩座山變動了位置呢?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讀者探求答案,樂讀文章的興趣。為后面寫愚公精神作了鋪墊。⑵、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品析:愚公雖年歲已高,但并不糊涂,“指通”、“達于”兩個詞寫出了他做事目標明確。語言描寫,反映了愚公民主的作風(fēng)。⑶、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品析:這段話是愚公針對智叟阻止他挖山的言行時說的。歌頌了愚公目光長遠,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實為明智之舉。語言描寫,突出了愚公不怕吃苦,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⑷.本文語言簡潔,但又不失生動,請以“始齔,跳往助之”為例作簡要分析。寥寥六字,把一個鄰家小孩積極參與挖山的動作、神情寫活了。作者不直接寫孩子小,而是用“始齔”這一典型特征來表現(xiàn)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愛的樣子躍然紙上。“跳往助之”中只一個“跳”字,就把孩子興奮得跳來跳去的那種稚氣生動地描摹了出來。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17、拓展閱讀習(xí)近平總書記在幾次講話中提倡要發(fā)揚愚公移山精神,他在講話中談到的踏石留印、水滴石穿、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戰(zhàn)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善作善成等等,實際上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呼吁發(fā)揚光大愚公移山精神?!坝薰粕健痹⒀栽诮裉煲俅螣òl(fā)出強大的生命力,就需要進一步挖掘和闡發(fā)其時代意蘊,愚公移山精神也需要被賦予新的時代內(nèi)涵。習(xí)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diào),我們要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蔚然成風(fēng),要讓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成為全社會的價值追求。在這里,勞動不僅是辛勤勞動,還是誠實勞動,也是創(chuàng)造性勞動。這些都賦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內(nèi)涵。閱讀感悟(1)愚公是一個有遠大理想,不懼怕任何困難,有堅定意志和頑強毅力的老人形象。愚公移山所表現(xiàn)出的偉大氣魄激勵著我們戰(zhàn)勝困難,使我們堅信: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奮斗終會獲得成功。 (2)愚公移山非一人之力,“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我們褒揚愚公精神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個人和集體攜手共進,才能共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1.周亞夫?qū)④娛且晃辉鯓拥膶④??治軍嚴格、剛正不阿、恪盡職守、不卑不亢2.文中在塑造周亞夫形象時,都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呢?正面描寫:“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p>

側(cè)面描寫:“將軍令曰”“將軍約”3.課文講的是周亞夫軍細柳的故事,為什么還要寫上劉禮軍霸上、徐厲軍棘門?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對比一:細柳軍與霸上軍及棘門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薄安坏萌搿薄坝植坏萌搿薄澳藗餮浴薄娙輫勒洳恍?,嚴陣以待,軍紀嚴明。“直馳入”——軍規(guī)松垮,守備松懈。4.用自己的話簡要復(fù)述故事情節(jié)。匈奴入侵,皇帝慰問軍營,在周亞夫所在的細柳軍營看到了與其他軍營不一樣的地方,雖然皇帝進細柳軍營不太順利,但對亞夫?qū)④妳s有著極大的夸獎。5.快速瀏覽全文,說說皇帝是如何評價周亞夫的?(用原句答)“此真將軍矣!”6.課文為什么要先寫文帝到霸上和棘門的情況,后寫文帝在細柳營遇到的情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先寫文帝在霸上和棘門遇到的情況,是為寫文帝在細柳營遇到的情況做鋪墊,兩種情況進行對比,更加凸顯了細柳營軍紀嚴明,從而也更加突出周亞夫的忠于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更令人敬佩。7.文帝所說的“此真將軍矣”中的“真”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語言描寫:“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敘述:“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天子為動,改容式車”。周亞夫的下屬與皇帝的隨從的描寫:“先驅(qū)曰:‘天子且至!’”“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8.“既出軍門,群臣皆驚”中的“驚”字有什么深刻含義?一個“驚”字,含義豐富。既可能是群臣為周亞夫治軍之嚴感到吃驚,也可能是為周亞夫迎接皇帝不周到,冒犯天子之威而驚恐;既可能是群臣為文帝的深明大義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為周亞夫過于拘泥于軍紀而驚訝。9.本文著重刻畫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寫并不多,而是運用了對比烘托的手法來凸顯其形象,請找出文中的三處對比,并說說這些對比說明了什么。明確:①細柳軍與霸上軍及棘門軍的對比?!败娛坷舯患祝J兵刃,彀弓弩,持滿”——說明軍容嚴整,戒備森嚴,嚴陣以待。“直馳入”——說明軍規(guī)松散,守備松懈。②文帝及隨從入營的對比?!安坏萌搿薄砻骷毩娷娂o嚴明?!爸瘪Y入”——表明霸上軍及棘門軍的軍紀松弛。③三營將領(lǐng)的對比。“持兵揖”“請以軍禮見”——周亞夫嚴守軍紀,一絲不茍?!皩⒁韵买T送迎”——將軍帶頭違紀,無視軍規(guī)。這些對比表明周亞夫治軍嚴謹。因而細柳軍軍容嚴整,軍紀嚴明,軍令如山,而霸上軍和棘門軍軍紀松弛,軍容渙散。10.課文最后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作結(jié)是不是顯得多余?明確: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將霸上軍、棘門軍與周亞夫領(lǐng)導(dǎo)的細柳軍再作對比,進一步襯托出周亞夫的“真將軍”風(fēng)范。以皇帝的感嘆作結(jié),不但具有權(quán)威性,而且還表現(xiàn)了漢文帝知人善任的特點。當勞軍結(jié)束后“既出軍門,群臣皆驚”,驚什么?作者雖未寫明,但很清楚,就是對周亞夫?qū)Υ凉h文帝的態(tài)度感到驚異。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話,其中一褒一貶,非常分明。這段話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實地考察之后,其意義就不同尋常了。因此這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并不多余。11.軍中都尉執(zhí)行周亞夫的“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的命令說明了什么?說明了軍隊,特別是戰(zhàn)爭時期的軍隊,號令應(yīng)該統(tǒng)一,紀律應(yīng)該嚴明,不是軍隊統(tǒng)帥的命令,都不能聽從,這樣才能打勝仗。12.作者為了突出周亞夫的形象,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本篇課文重在刻畫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寫周亞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筆墨用在霸上、棘門軍與細柳軍的對比上,用在描寫細柳軍的嚴明軍紀上。這些側(cè)面描寫有力地烘托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如:細柳軍將士言必稱“將軍令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