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環(huán)大羅山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_第1頁
浙江省環(huán)大羅山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_第2頁
浙江省環(huán)大羅山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_第3頁
浙江省環(huán)大羅山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_第4頁
浙江省環(huán)大羅山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溫州環(huán)大羅山聯(lián)盟期中聯(lián)考高二年級語文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shù)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達爾文在劃時代的《物種起源》巨著中,創(chuàng)立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科學進化論,大大地促進了科學的發(fā)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在這部經(jīng)典著作中,達爾文以誠實的態(tài)度提出了進化論中的一系列難點,其中一個就是“寒武爆發(fā)”。所謂“寒武爆發(fā)”,是指在寒武紀(距今5.7億年前至5.0億年前)初期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地突然爆發(fā)出眾多無脊椎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腕足動物、棘皮動物、須腕動物等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門類,幾乎都在此時出現(xiàn)。在我國澄江動物群中還出現(xiàn)了脊椎動物——魚類。達爾文不相信進化中有“突然爆發(fā)”的事件,認為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門類在寒武紀初期幾乎同時出現(xiàn),是生物逐步進化,即連續(xù)漸進的結果;現(xiàn)在人們感到突然,一是地質上有間斷,二是未找到“中間型過渡生物”。他在《物種起源》中,說自己的進化論是“緩慢而漸進的進化論”,還多次宣告“自然界無躍進”。這是達爾文學說的第一個缺陷,也是達爾文的第一個可悲之處。事實上,生命演化史上的爆發(fā)遠不止寒武紀初期一次,還有三疊紀初的大爆發(fā)、第三紀初的大爆發(fā)等;自然界也絕不是“無躍進”。生物的演化亦不完全是連續(xù)漸進的。鑒于大量的事實,美國科學家N·埃爾德雷奇和S·J·吉爾德于1972年提出了生命演化的全新理論“間斷平衡論”。認為生物演化的過程不完全是達爾文強調的連續(xù)漸進的過程,而是突進與漸進交替的過程;認為生物演化過程不完全是達爾文強調的線性進化圖形,根據(jù)基因突變學說,生物演化進程應該是間斷平衡圖形;認為新種的形成不是緩慢變異積累的過程,而是由基因突變或地理隔離形成。間斷平衡論以一種全新的哲學觀點看待生物進化史,向達爾文進化學說提出了嚴重挑戰(zhàn)。它比較合理地解釋了生命歷史上的許多化石紀錄:即生物界的突進、躍變,是可以在沒有地質間斷的層序中發(fā)生的。例如,在中國南方古生界和中生界之間往往是連續(xù)沉積的,看不到長時間的間斷,但是古生界的生物與中生界的生物都發(fā)生了突變,無論是腕足類、雙殼類、有孔蟲類、牙形石、三葉蟲類、珊瑚類等都發(fā)生了突然的變化或絕滅和新的生物的爆發(fā)。而且,可以說生命演化的絕大多數(shù)突變階段都找不到達爾文所期待的“中間型過渡生物”,這都是達爾文的漸變論無法解答的。(摘編自孫關龍《達爾文進化論的五大缺陷》)材料二:偉大的地質學家查爾斯·萊爾的工作為第三紀①概念的確定奠定了基礎。第三紀從新生代②開始一直延續(xù)到第四紀③冰河時期到來之前。還有一些學者將新生代分為兩個大致相當?shù)臅r期,即古近紀(距今6500萬——2400萬年)和新近紀(2400萬年前至今)。在新生代的歷史上,最具深遠意義的環(huán)境變化發(fā)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漸新世之間,并且與任何時代的界線都不吻合,這一點多多少少讓人難以理解。新生代地質時期(包括古近紀的3個地質時期)的確定以及后來對地層的進一步劃分使人們對地球的這一歷史階段所發(fā)生的環(huán)境變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古近紀劇烈的氣候變化一直沒有停歇,盡管有所波動,但從古近紀開始,全球氣候進入了長期涼爽的階段。在古新世,全球氣候開始變冷之后,從古新世到始新世過渡的時期全球氣候又曾出現(xiàn)過短暫的回暖。這次回暖與印度洋板塊和亞洲板塊從晚古新世到早始新世(距今5600萬——5100萬年)的碰撞息息相關,這段回暖期也成為最近5.5億年來地球上最溫暖的時期之一。緊接著,全球氣候又從晚始新世的溫室效應迅速過渡到了早漸新世的冰室效應。白堊紀印度洋板塊的向北漂移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火山活動,直到印度洋板塊與巨大的亞洲板塊碰撞,這些火山活動才逐漸平息。由于大陸邊緣抬升使深海沉積物中的有機物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一事件進而導致了中始新世全球氣溫的升高。所謂的二氧化碳來自海洋中浮游生物、魚類以及微生物的遺骸。這一事件削弱了部分海洋的碳匯效應,同時大氣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又加劇了溫室效應。根據(jù)現(xiàn)代地質學理論,發(fā)生在古新世到始新世過渡時期的全球變暖是由多種因素而不是單一因素觸發(fā)的。除了印度洋板塊和亞洲板塊的碰撞,還包括由格陵蘭與北美和歐洲大陸分離引起的北大西洋的火山活動以及海洋中有機物生產(chǎn)率的提高等其他因素;而由火山活動引起的高緯度地區(qū)的海水升溫進一步削弱了大氣環(huán)流。從古新世到整個始新世,全球氣候都比較溫和,各地區(qū)差別不大。因此,北美洲西北部、德國南部、倫敦甚至整個英格蘭的氣候都與今天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氣候相似。在這些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植物化石包括木蘭、柑橘、月桂、鱷梨、黃樟、樟樹、腰果樹、阿月渾子樹、杧果以及其他熱帶藤蔓植物。這里的氣溫也常年穩(wěn)定在20~25攝氏度,全年的氣溫波動不超過10攝氏度。三角洲地帶生長著茂密的森林以及纏繞著藤蔓植物的樹木,河水在廣闊的沖積平原上蜿蜒流淌,這一切都與今天亞馬遜平原的三角洲沒什么區(qū)別。這一時期的水椰和蘇鐵植物化石更是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的蔥翠。盡管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但是直到漸新世末期它們才從沼澤和林地等最初的生境中擴散開來并走向繁盛。這一過程與植物抵抗植食性動物取食的能力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植物需要演化出快速且可靠的繁殖方式。只有當植物演化出風媒傳粉的能力而不再僅僅依靠昆蟲傳粉時,它們才開始了快速擴散并形成遼闊的草原。(摘編自理查德·穆迪等《地球生命的歷程》,王爍、王璐譯)【注】①第三紀:是新生代的最老的一個紀,包括古近紀和新近紀。②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包括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古近紀又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③第四紀:是新生代最新的一個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寒武紀初期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門類在世界各地幾乎不約而同地突然出現(xiàn),充分證實了“生命大爆發(fā)”的存在。B.“間斷平衡論”認為生物演化的過程是突進與漸進交替的間斷平衡圖形,向達爾文進化學說提出了嚴重挑戰(zhàn)。C.在新生代中的古近紀這一時期,發(fā)生了氣候由暖到冷再到暖、草本植物快速擴散等事件。D.中始新世全球氣溫升高與印度洋板塊向北漂移引發(fā)火山活動、深海沉積物中的有機物釋放大量二氧化碳等密切相關。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間斷平衡論”能較好解釋寒武紀、三疊紀初、第三紀初等物種大爆發(fā)現(xiàn)象,這與達爾文提出的“緩慢而漸進的進化論”截然不同。B.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但是一開始僅在沼澤和林地中繁殖,漸新世末期才走向繁盛。C.從古新世到整個始新世,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氣候溫和,植物茂盛,氣溫波動小,北美洲西北部、德國南部、倫敦的氣候也是如此。D.草本植物演化出風媒傳粉的能力,用以抵抗植食性動物的取食,這一變異有益于草本植物自身發(fā)展,因而它們快速擴散,形成遼闊的草原。3.下列各項中,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一項是(3分)()A.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古人類化石包括南方古猿、海德堡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等,已經(jīng)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類進化鏈。B.在英國工業(yè)革命前,某種飛蛾的顏色呈灰白色;工業(yè)革命以后,空氣污染,樹皮由白變黑,飛蛾的顏色也跟著變成黑色了。C.在中國遼寧義縣的早白堊紀地質構造中發(fā)現(xiàn)了中華龍鳥化石,在非鳥恐龍與鳥類之間的過渡期,“中華龍鳥”填補了這一空白。D.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剪刀”技術,讓一個妨礙繁殖的基因在斑翅果蠅群體中迅速傳播,進而達到抑制該害蟲規(guī)模的目的。4.梳理事實,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做出結論,這是科學的基本工作。文中多次以化石作為事實依據(jù),得出結論。閱讀以下表格,下列選項解讀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事實依據(jù)結論A.中國南方古生界和中生界地質層是連續(xù)沉積的,其中的化石記錄顯示生命發(fā)生了突變。B.沒有地質間斷的層序中,可以發(fā)生生物的突進、躍變。C.北美洲西北部、德國南部、整個英格蘭等地區(qū)發(fā)現(xiàn)大量植物化石。D.從古新世到整個始新世,全球氣候都比較溫和。A.在連續(xù)沉積的地質層中有各類發(fā)生突變的生物化石,沒有發(fā)現(xiàn)中間型過渡生物化石。這與達爾文的觀點相悖。B.在有地質間斷的層序中,不會發(fā)生生物的突進、躍變。C.作者列舉我們熟悉的植物化石種類,易于讀者理解。D.我們可以通過植物化石種類推斷當時的環(huán)境與氣候。5.地球生命的歷程,有些現(xiàn)象可以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進化論來解釋,也有很多現(xiàn)象達爾文進化論無法給予合理的解釋。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看法。(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漫水王躍文漫水是個村子,村子在田野中央,田野四周遠遠近近圍著山。村前有棟精致的木房子,六封五間的平房,兩頭拖著偏廈,壁板刷過桐油,遠看黑黑的,走近黑里透紅。桐油隔幾年刷一次,結著薄薄的殼,炸開細紋,有些像琥珀。俗話說,木匠看凳腳,瓦匠看瓦角。說的是木匠從凳腳上看手藝,瓦匠從瓦角上看手藝。木屋的瓦檐微微翹起,像老鷹剛落地的樣子。屋脊兩頭像鳥嘴朝天的尖兒,就是漫水人說的瓦角。瓦角扳得這么好看,那瓦匠必是個靈空人。鄉(xiāng)下人看匠人手藝,有整套的順口溜,又比如:泥匠看墻角,裁縫看針腳。扳得這么好瓦角的瓦匠,就是這屋子的主人,余公公。漫水這地方,公公就是爺爺。余公公的輩分大,村里半數(shù)人叫他公公。余公公大名叫有余,漫水人只喊他余公公。余公公是木匠,也會瓦匠,還是畫兒匠。漫水人說話沒有兒化音,唯獨把畫匠師傅叫成畫兒匠。興許曉得畫畫兒更需心靈手巧,說起這類匠人把話都說得軟和些。畫兒匠就是在家具或老屋上畫畫的,多畫吉祥鳥獸和花卉。老屋就是棺材,也是漫水的叫法。還叫千年屋,也叫老木,或壽木。如今家具請木匠做的少了,多是去城里買現(xiàn)成的,亦用不上畫兒匠。余公公的畫兒匠手藝,只好專門畫老屋。漫水的規(guī)矩,壽衣壽被要女兒預備,老屋要兒子預備。不叫做老屋,也不叫置老屋,叫割老屋。余公公的老屋是自己割的,他六十歲那年就把兩老口的老屋割好了。不是兒女不孝順,只是兒女太出息。漫水做大人的見著眼紅,拿自家兒女開玩笑,說:“我屋兒女真孝順,天天守著爹娘。不像余公公兒女,讀書讀到外國去了,爹娘都不認了!”做兒女的也會自嘲:“有我們這兒女,算您老有福氣!要不啊,老屋都得自己割!”余公公的老屋是樟木料的。他有一偏廈屋的樟木筒子,原來預備給兒女們做家具。兒女們都出去了,余公公就選了粗壯的樟木筒子割老屋。漫水這地方,奶奶,叫做娘娘。余娘娘還沒打算自己做壽衣壽被,一場大病下來人就去了。隔壁慧娘娘把自己的壽衣壽被拿出來,先叫余娘娘用了。第二年,慧娘娘的男人家有慧公公死了。有余和有慧,出了五服的同房兄弟。慧娘娘雖把自己兩老的壽衣壽被做了,老屋還沒有割好?;勰锬餂]有女兒,只有個獨兒子強坨?;酃珱]有老屋,余公公把強坨叫來:“你把我的老木抬去!”慧公公睡了余公公的樟木老屋,漫水人都說他有福氣。漫水地名怎么來的,村里沒人說得清。要是去城里查縣志,地名肯定是有來歷的。漫水人不會去想這些沒用的事,只把日子過得像閑云。漫水只有余公公跟旁人不太像,他不光是樣樣在行的匠人,農活也是無所不精。漫水這么多人家,只有余公公栽各色花木,芍藥、海棠、梔子、茉莉、玉蘭、菊花,屋前屋后,一年四季,花事不斷。有人笑話說:“余公公怪哩,菜種得老遠,花種在屋前屋后!”村子東邊的山很遠,隔著溆水河,望過去是青灰色的輪廓;南邊的山越往南越高,某個山洞流出一股清泉,那是溆水的正源;北邊看得見的山很平緩,溆水流過那里大片的橘園,橘園邊上就是縣城;西邊的山離村子近,山里埋著漫水人的祖宗。墳包都在山的深處,那地方叫太平垴。漫水人都很認命,遇著爭強斗氣的,有人會勸:“你爭贏了又算老幾?都要到太平垴去的!”人想想太平墑,有氣也沒氣了。溆水要流到東海去,東海在日頭出來的地方。溆水流到沅江,沅江流到洞庭,洞庭流到長江,長江流到東海。山千重,水百渡,很遠很遠。說近也很近,溆水邊有座鹿鳴山,山下有個蛤蟆潭,潭底有個無底洞,無底洞直通東海龍宮,鉆個猛子就到了。蛤蟆潭在溆水東岸,西岸是平緩沙灘,河水由淺而深。水至最深處,就是蛤蟆潭。很久以前,東岸有個姑娘,很孝順,很漂亮。有一天,姑娘蹲在蛤蟆潭邊的青石板上洗衣服,青石板突然變成烏龜,馱著姑娘沉到水里去了。姑娘被帶到東海龍宮,做了千年不老的龍王娘娘。漫水人望見太陽雨,總會念那句民謠:邊出日頭邊落雨,東海龍王過滿女!漫水人說過女,就是嫁女。遇上件好東西需得夸贊,必會說:龍王老兒的轎杠!漫水沒有人見過海,日子里卻離不開海。天干久旱,依舊俗就得求雨,行祭龍王的法事。人過世了,得用龍頭杠抬到山上去。漫水這副龍頭杠傳過很多代了,龍的眼珠子像要噴出火來,龍尾像隨時在甩動。那龍頭杠是楠木的,不要油,不要漆,千年不腐。前幾年,有個城里人想買這副龍頭杠,價錢出到幾萬塊。強坨動了心,想把龍頭杠賣掉。龍頭杠是全村人的,世世代代都放在強坨屋。他公公,他爹爹,都是保管龍頭杠的。漫水很多事都說不清來龍去脈,人人只知守著種種規(guī)矩就是了。強坨說:“那個城里人是傻子,一個龍頭杠他出好幾萬!信我,由我賣了,我做十副龍頭杠賠給大家!”余公公說:“如今是不信迷信了,不然要把你關到祠堂去整家法!”過去祠堂有個木籠子,男人若不孝不義,會被族人綁在里面,任人用竹條子抽打。這叫整家法。一個村里只準有一副龍頭杠,強坨說賠十副龍頭杠,這話很不吉利。強坨這話很多人聽見了,都罵他說的不是人話。幾個年輕人一聲喊,就把龍頭杠抬到余公公屋后去了。龍頭杠搭在兩個木馬上,平時用厚厚的棕蓑衣包著。木馬腳上綁了貓兒刺,不怕老鼠爬到龍頭杠上去咬。貓兒刺形狀像貓,刺頭子又多又鋒利,老鼠不敢往上面爬,漫水人又叫它老鼠刺。有個大晴天,余公公解開棕蓑衣,細心擦著龍頭杠上的灰。心想:楠木真是好料,這龍頭杠也不曉得傳好多代了,蟲不咬,水不腐,隨便擦擦,亮堂堂的。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漫水做兒女的也會自嘲說有我們這樣的兒女,至少老人不用自己割老屋,表現(xiàn)了對余公公孤孤單單一個人的同情與惋惜。B.評價匠人手藝的高低,漫水人總結出“木匠看凳角,瓦匠看瓦角”“泥匠看墻角,裁縫看針腳”的評判標準,道出了于細微處見水平的生活真諦。C.漫水人想想“太平惱”,有氣也沒氣了,表現(xiàn)了漫水人對死亡的懼怕,有悲觀的情緒。D.強坨想要將龍頭杠賣掉換錢的行為,是對宗族文化的挑戰(zhàn),也反映了在現(xiàn)代物質文明的影響下,物欲與人們傳統(tǒng)精神的對抗。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以湘西村落漫水為背景,講述湘西地方上人事人情的變化和糾結,自然舒展,別具感人的鄉(xiāng)土敘事之美。B.“屋”就是作者鄉(xiāng)土情結的化身,它具有象征意義,“老屋”象征著漫水人的生命之所,既是出發(fā)地,也是歸宿。C.小說反復寫龍頭杠是楠木的,不要油,不要漆,千年不腐,含蓄地表達作者對美好傳統(tǒng)的留戀,和賈平凹《秦腔》中的“秦腔”有異曲同工之妙。D.小說不是按照時間的推進而進行的,而是今與昔穿插交替,還使用了補敘、回憶等方法,在情感上卻是如流水般順暢。8.《邊城》和《漫水》對空間環(huán)境的設置都富有深意,兩位作家都集中筆墨描繪湘西的自然山水與民俗風情,請結合文本分析共同之處。(4分)鏈接材料: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條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邊城》河邊站滿了人,四只朱色長船在潭中劃著。龍船水剛剛漲過,河中水皆泛著豆綠色,天氣又那么明朗,鼓聲蓬蓬響著,翠翠抿著嘴一句話不說,心中充滿了不可言說的歡樂?!哆叧恰?.王躍文在談及《漫水》的創(chuàng)作時說:“《漫水》叫我懂得鄉(xiāng)村的美好傳統(tǒng)堅韌無比,外部世界自命的莊嚴或崇高在它的反襯之下變得荒誕和虛無?!闭埥Y合文本分析“鄉(xiāng)村的美好傳統(tǒng)”在文中體現(xiàn)在哪幾個層面。(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文本一:余嘗游于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徽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亦必購求海外奇花石不自惜。然有竹據(jù)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師人茍可致一竹,輒不惜數(shù)千錢;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人益貴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眴韬?!奇花石誠為京師與江南人所貴。然窮其所生之地,則絕徼海外之人視之,吾意其亦無以甚異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絕徽海外,或素不產(chǎn)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見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師人之寶之者。是將不勝笑也。語云:“人去鄉(xiāng)則益賤,物去鄉(xiāng)則益貴?!币源搜灾乐贸?,亦何常之有乎!余舅光祿任君治園于荊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間作一小樓,暇則與客吟嘯其中。而間謂余曰:“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獨此取諸土之所有,可以不勞力而蓊然滿園,亦足適也。因自謂竹溪主人。甥其為我記之。”余以謂君豈真不能與有力者爭,而漫然取諸其土之所有者?無乃獨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歟?昔人論竹,以為絕無聲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艷綽約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諧于俗。是以自古以來,知好竹者絕少。且彼京師人亦豈能知而貴之?不過欲以此斗富,與奇花石等耳。故京師人之貴竹,與江南人之不貴竹,其為不知竹一也。君生長于紛華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馬、僮奴、歌舞,凡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與人交,凜然有偃蹇孤特之氣,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貴也哉!吾重有所感矣!(節(jié)選《唐順之文集》,有刪改)文本二: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鄙袼贾^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間,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乏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節(jié)選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有刪改)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吾A江南人B斬竹C而薪之D其E為園F亦必購求G海外奇花石H不自惜。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魏闕,指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稱。B.孑孑,“孑”是孤傲、孤高之意,與成語“煢煢孑立”中的“孑”詞義相同。C.致,求取,獲得之意,與《孔雀東南飛》“何意致不厚”中的“致”詞義不同。D.適,樂之意,與《石鐘山記》“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中的“適”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國都的人如果能覓到一竿竹子,就不惜花費數(shù)千錢來購買,卻由于天氣變冷竹子又干枯而死。B.京師人與南方人對待竹子態(tài)度不同,南方人甚至譏笑京師人把他們當柴燒的竹子當做珍寶。C.光祿任君雖身處江南,卻不以世俗賤竹而賤之,反而在園中“遍植以竹”,并自號“竹溪主人”,文章刻畫了一個不茍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D.文本一夾敘夾議,通過不同地域的人的審美判斷,從而得出世上的美丑好惡是有固定不變的標準的。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然有竹據(jù)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4分)(2)無乃獨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歟?(4分)14.文本二認為“思理為妙,神與物游”,文本一和《種樹郭橐駝傳》是如何體現(xiàn)文本二所認為的“思理為妙”的?(4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水調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辛棄疾〔宋代〕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①?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注】①更籌:古時夜間計時工具,即更簽。此指時間。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以明月之皎潔照我胸懷,此句與南宋詞人張孝祥“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之句都寫出詞人冰雪般的高潔人格特征。B.“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如巨鯨吞海似的狂飲,此句化用杜甫詩句“飲如長鯨吸百川”,極具夸張力度。C.“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這一句和前面的“不知今夜幾人愁”形成呼應。扶頭酒是最厲害的酒,麻醉自己,讓自己暫時忘卻現(xiàn)實的殘酷和煩惱。D.整首詞欲抑先揚,行文一波三折,以抒情領起抒懷,寫景形象生動,以一種低訴哀迥的語氣結尾,抒情真實感人。16.劉克莊在《辛稼軒集·序》中云:“公所作大聲蹚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其秾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闭埥Y合全詞內容簡要分析這種復雜多變詞風的表現(xiàn)。(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密在《陳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概括性地陳述自己幼年時門庭衰微、內外人丁單薄的情況。(2)鮑照的《擬行路難(其四)》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興,從日常平凡的生活現(xiàn)象引發(fā)自身的感慨。(3)“蘭”作為重要的意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詩人的筆端,古詩詞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用“蘭”來傳情達意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①文言文由于在日常應用上漸漸地失去效用,②我們對于過去用文言文寫的典籍,③便漠不關心它們,這是錯誤的思想。④因為過去的典籍,我們閱讀它,研究它,⑤可以得到古代的學術思想,了解古代的生活狀況,⑥這便是中國歷史對于中國人要認識的任務,你多讀文言,多研究歷史、典籍、古文,這閱讀工作的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讀文言最難的一步工作,是須要查字典,找考證,死記憶,有一種人圖省事,對這步工作疏忽,囫圇吞棗地讀下去,還自號“不求甚解”。假若我們模仿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那是有害無益的。他的不求甚解,是因為學問已經(jīng)很淵博了,隱居時才自稱“不求甚解”的,這句話含著他的人生觀,青年人是萬萬不能從表面去仿效的。碰見文言中不懂的詞匯,除了請教國文老師而外,必須自己去查字典,以求“甚解”。如文言中的“馳騁文場”這成語,有人譯到外國去是“人在書堆里跑馬”的意思,這豈不是笑話嗎?又如“巨擘”,原意是指人的大拇指,而它普通的意義是指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是用來表揚的贊語。這些地方就得留神,才不會出錯。18.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語病,請指出句子序號并結合語境修改,寫出修改后的句子。(6分)19.下列句子中的“要”和文中加點的“要”,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后來看看天快要黑了,軍人扛了長凳出城看熱鬧的,都已陸續(xù)扛了那凳子回家。B.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C.反正打不起來!要真打的話,早到城外頭去啦。D.有要吃煎餅的喊熟人去買一個,熟人買了站在場外一揚手。(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不同亦正有它的作用。朋友的樂趣在相同中容易見出,朋友的益處卻往往在相異處才能得到。古人嘗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譬喻朋友的交互影響。這譬喻實在是很恰當。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種器具來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圓融光潤,才能“成器”。_①_,如私心、成見、驕矜、暴躁、愚昧、頑惡之類,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凈盡,達到玉潤珠圓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與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響也就愈大。這影響在學問思想方面最容易見出。一個人多和異己的朋友討論,_②_,對方學說的有可取處,逼得自己不得不作進一層的思考,這樣做學問才能登堂入室。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養(yǎng)。一個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來的滋養(yǎng)也就愈豐富。孔子論益友,所以特重直諒多聞。一個不能有諍友的人永遠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學問上都不會有很大的成就。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所以要通過結交異己互相交流不同的想法,提升道德學問水平。2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分析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成器”一處的引號,有強調的作用。B.“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一句用了暗喻的手法。C.“不得不”采用了雙重否定的方式,強調學習的重要性。D.“登堂入室”可以用“升堂入室”來代替。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2.請使用因果關系句式,對不愿結交異己的同學提出兩條勸告。(4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在社會交往中,共情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學會共情首先就要看見自己的情緒,并悅納自己的情緒。共情能力強的人往往也能關注他人,善于傾聽。他們能站在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受、想法,從而降低人際交往中的防備心理,代之以更積極的交流狀態(tài),更好地解決問題。但是共情不意味著完全相同,而是理解他人的同時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當代青年們學會在多元的社會中,要學會共情,找到共同的聲音,理解和接納彼此的差異。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學年第二學期溫州環(huán)大羅山聯(lián)盟期中聯(lián)考高二年級語文學科參考答案1.C(在新生代中的古近紀這一時期,發(fā)生了氣候由變冷到變暖再到變冷。)2.D(A.原文“間斷平衡論”認為生物演化的過程不完全是達爾文強調的連續(xù)漸進的過程,選項“截然不同”的表述過于絕對;B項原文說的是“直到漸新世末期它們才從沼澤和林地等最初的生境中擴散開來并走向繁盛”,選項“僅在沼澤和林地中繁殖”的表述不當;C項原文說的是“北美洲西北部、德國南部、倫敦甚至整個英格蘭的氣候都與今天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氣候相似”,選項中“從古新世到整個始新世,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氣候”原文沒有提及。)3.D(達爾文的觀點是緩慢而漸進的進化論。D項是基因編輯)4.B(“寒武爆發(fā)”出現(xiàn)在有地質間斷的層序中。)5.①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其合理性。(1分)材料二中,植物發(fā)生的變異是“演化出風媒傳粉的能力而不再僅僅依靠昆蟲傳粉”,這一變異有益于草本植物自身發(fā)展,于是“通過自然選擇將其保存和積聚起來”,因而它們快速擴散,形成遼闊的草原。(1分)②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其局限性。(1分)根據(jù)基因突變學說,生物演化進程應該是間斷平衡圖形;認為新種的形成不是緩慢變異積累過程,(1分)而是由基因突變或地理隔離形成。(1分)6.C(表現(xiàn)了漫水人對死亡的懼怕和悲觀錯誤,應該是對生死的灑脫和淡然。)7.D(不是補敘,是插敘。)8.①都寫了自然山水之美,他們的房屋依山而建,臨水而搭,與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個整體,營造出純樸詩意的鄉(xiāng)村風光,鋪墊出一個“人與自然契合”的詩性境界。②帶有湘西地方色彩的寫實性,邊城茶峒和漫水都實有其地,都刻意描寫具有湘西地方色彩的民俗風物,龍舟、祭祖、龍頭杠等,襯托出鄉(xiāng)村人物山水般純凈美好的心靈。(評分標準:共4分。每點2分。能結合山水美、風俗美、人情美來答就可以。)9.①語言方面,簡約樸實、富有生活化、具泥土氣息,如“割老屋”“強坨”“娘娘”等方言詞語勾勒出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②選材方面,作者將散落于的溆水河畔的節(jié)慶、喪葬等民俗民風納入創(chuàng)作視野,他們敬天禮地、恪守古訓,展現(xiàn)了與自然相契、與天道合一的鄉(xiāng)村美好傳統(tǒng)。③人物方面,余公公保持著樸實自然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在美質,他技藝精湛、心靈手巧、樂善好施、豪放仗義,體現(xiàn)了湘西人的美好人格。(評分標準:共6分。每點2分,需要結合文本進行具體分析,寫出3點得滿分。)10.DFH(譯文:我們江南人砍伐竹子把它當柴燒,江南人修建花園,一定購買尋求海外的奇花異石,并不吝惜。)11.B(煢煢孑立的“孑”是孤單之意。)12.D(世上的美丑好惡不是有固定不變的標準的。)13.(1)然而如有竹子在當中占據(jù),有人就將它鋤除并拋棄它。說:“不要讓它占了我種花置石的地方。”(得分點:“竹據(jù)(于)其間”,省略句,狀語后置句;芟,鋤除;去,去除、拋棄;句子意思正確通順1分。)(2)恐怕還是獨自有對竹子的特殊愛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訴別人吧?(得分點:無乃,恐怕;深好于竹,對竹子的特殊愛好;不欲以告人,省略“之”;句子意思正確通順1分。)14.(1)《種樹郭橐駝傳》因事明理,由種樹之道“移之官理”,借郭橐駝之口指出“長人者”政令頻出的危害,批評了當時的弊政。(2)文本一借舅父任君治園植竹一事,傳達了“人去鄉(xiāng)則益賤,物去鄉(xiāng)則益貴”的道理,在人世間往往都是只有越少的東西才會越令人珍惜和愛護。(評分標準:共4分,每點2分。)15.D(以抒情領起抒懷錯,上片寫景中情,以觀景領起抒懷,著重體現(xiàn)詞人豪邁慷慨的英雄氣概。)16.①景物描寫壯闊雄壯?!耙惶烀髟隆保瑲庀笕f千,明月皎皎的光色照見自己的清澈磊落如冰雪、寬廣浩蕩如百川的奇?zhèn)バ貞选L焐显屡c胸間情互相映發(fā),壯偉豪邁,不同凡俗。②人物形象豪邁不凡,展現(xiàn)了劍氣縱橫、抗金雪恥的豪邁壯志?!蚌L飲未吞?!眱删鋵懰麄兛耧嬘玳L鯨吞海,舞劍劃出的寒光在秋月下閃耀,尤顯出志在報國的豪杰之氣。③情感也有婉約綿密的一面,表現(xiàn)出中原難復、英雄老去的苦痛深重難解?!安恢褚箮兹顺??”流露出詞人內心的憂憤悲涼之情。(詞人以“誰念”的反問,表示并無人念及其可以殺敵報國的時間已經(jīng)不豐裕,又以“不道”作一反襯,以表達對于朝廷決策錯誤的痛心之情,以借酒澆愁的描寫,表明自己心中的積憤積痛實在太深,難以排遣。)(評分標準:6分,一點2分,3點6分。結合文本具體分析,酌情給分。)17.(6分)(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2)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3)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18.①由于文言文在日常應用上漸漸地失去效用③便漠不關心⑤這便是中國人對于中國歷史要認識的任務19.B(是須要查字典,“要”為“需要”。A項天快要黑了,“要”為“將要”;B項既要勇于懷疑,“要”為“需要”;C項要真打的話,“要是”“如果”;D項有要吃煎餅的喊熟人去買一個,“要”為“想要”。)20.C雙重否定強調的是“多和異己的朋友討論”的意義。21.人(的性格)也難免有瑕疵棱角(如果答“人也有缺點”給1分)(2)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學說的不圓滿處22.因為人難免有缺點,所以要通過結交異己切磋琢磨,完善人格。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所以要通過結交異己互相交流不同的想法,提升道德學問水平。評分標準:一條2分,包含“因為??所以”關聯(lián)詞,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勸說。古文譯文:文本一:我曾經(jīng)游覽過國都世宦富貴人家的花園,看見那里積聚的東西,從極遠的邊地(到)海外的奇異的花卉石頭沒有不能得到的,然而不能得到的只有竹子。我們江南人砍伐竹子把它當柴燒,江南人修建花園,一定購買尋求海外的奇花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