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原文、注釋及翻譯_第1頁
《游褒禪山記》原文、注釋及翻譯_第2頁
《游褒禪山記》原文、注釋及翻譯_第3頁
《游褒禪山記》原文、注釋及翻譯_第4頁
《游褒禪山記》原文、注釋及翻譯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游褒禪山記》原文、注釋及翻譯原文: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云”。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注釋:1.褒禪山:位于安徽省鳳陽縣東北,今名華巖山。2.浮圖:梵語(巴利語)Buddha的音譯,也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3.慧褒:唐代高僧。4.華實:即“華而不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5.窈然:深遠幽暗的樣子。6.窮:窮盡,走到盡頭。7.記游者:在洞壁上題詩刻字的人。8.前洞:即華山洞,因其是褒禪山的南面,故稱前洞。9.后洞:即華山南面的山洞。10.力尚足以入:體力還足夠前進。11.火尚足以明:火把還能夠繼續(xù)照明。12.幽暗昏惑:指洞內昏暗模糊,叫人迷亂看不清楚。13.無物以相之:沒有外力幫助他。14.仆碑:倒在地上的石碑。15.謬其傳:錯誤地流傳。翻譯:褒禪山也被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最初在這里筑室居住,后來去世并安葬在這里;因此,后來的人稱這座山為“褒禪山”。現在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的生前的居所和死后的墓地。距離禪院東邊五里,有個地方叫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的南面,所以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塊石碑倒在路邊,上面的文字已經模糊不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F在念“華”字,如同“華實”的“華”,大概是讀音上的錯誤。山洞下面平坦空曠,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探究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后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也就更加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庇谑?,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還不及那些喜歡游險的人的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那些到的人就越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xù)照明。我們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對于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墒橇α孔阋赃_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我對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后世謬傳而無人能夠說明的事情,怎么能夠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然而,我并非完全滿意于自己的這次游歷。雖然我盡力去探索,但終究未能深入到山洞的深處,去體驗那更為奇特的景象。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我們無法窮盡世間的一切奧秘。因此,我們應該保持謙遜和敬畏之心,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以期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的奧秘。在這次游歷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偉大和神秘。那幽深昏暗的山洞,仿佛是一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戶,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超越現實的神秘力量。這種力量讓我敬畏,也讓我渴望去更深入地探索。同時,我也體會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這次游歷中,我沒有破壞任何自然景觀,而是以一顆敬畏和尊重的心去感受和體驗。這種和諧共生的關系讓我感到愉悅,也讓我更加珍視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偟膩碚f,這次游歷讓我收獲頗豐。我不僅領略了褒禪山的壯麗景色,也深刻體會到了自然的偉大和神秘,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些體驗讓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熱愛生活,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決心。然而,我并非完全滿意于自己的這次游歷。雖然我盡力去探索,但終究未能深入到山洞的深處,去體驗那更為奇特的景象。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我們無法窮盡世間的一切奧秘。因此,我們應該保持謙遜和敬畏之心,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以期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的奧秘。在這次游歷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偉大和神秘。那幽深昏暗的山洞,仿佛是一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戶,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超越現實的神秘力量。這種力量讓我敬畏,也讓我渴望去更深入地探索。同時,我也體會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這次游歷中,我沒有破壞任何自然景觀,而是以一顆敬畏和尊重的心去感受和體驗。這種和諧共生的關系讓我感到愉悅,也讓我更加珍視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總的來說,這次游歷讓我收獲頗豐。我不僅領略了褒禪山的壯麗景色,也深刻體會到了自然的偉大和神秘,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些體驗讓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熱愛生活,也讓我更加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