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0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0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0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0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0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第十章測試題(2024·河南模擬)近年來,我國城市地鐵交通發(fā)展快速,截至2015年年末,我國大陸共有25個城市開通地鐵運營。表1為我國部分城市連續(xù)三天的地鐵客運量(單位:萬人)統(tǒng)計表。據此完成1~3題。表1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南京成都6月18日(周日)748.65736.5676.7372242.8236.1178.146月19日1193.41065749.4465284.9268.2225.76月20日1188.41088.2772.6451262.6282.1221.71.與地面常規(guī)公交方式相比,地鐵的優(yōu)點有(B)①速度快,準點率高②用地省,客運量大③投資少,見效快④能耗少,噪音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讀表可知,地鐵(C)A.集中分布在東部省會城市B.是客運總量最大的城市交通方式C.客運量有肯定的周期性變更D.客運量與城市人口數量呈正相關3.地鐵客運量隨時間變更的主要緣由是(D)A.天氣變更 B.票價變更C.交通管制 D.通勤人數變更[解析]第1題,與地面常規(guī)公交方式相比,地鐵在地下運行受外界干擾相對較小,速度快,準點率高;用地省,客運量大;能耗少,噪音小,但投資大。第2題,表格顯示內陸省會城市也有地鐵;據表格不能推斷地鐵的客運總量排名;表格顯示周日客運量小于正常上班時間,顯示客運量有肯定的周期性變更;客運量與城市人口數量也不肯定呈正相關。第3題,地鐵客運量隨時間變更體現在休息日和工作日的運量差異,因此影響其運量的主要因素是通勤人數變更。(2024·湖南省永州市模擬)高雄灣(下圖)是一個狹長的小海灣,長12公里,寬1~1.5公里,入口寬僅100米,海灣內的高雄港是我國臺灣省內最大的海港,每天有大量貨輪出入。據此完成4~6題。4.旗津半島被開挖切斷的主要目的是(D)A.發(fā)展海島旅游 B.愛護海洋環(huán)境C.加快污染擴散 D.提高通航實力5.旗津半島成為島嶼后,與高雄市區(qū)的交通主要依靠(B)A.跨海大橋 B.海底隧道C.民航航空 D.海河聯(lián)運6.高雄貨運碼頭在每年6~9月份常常遭受到階段性停運,主要緣由是(A)A.臺風活動 B.高溫酷熱C.禁捕休漁 D.水位下降[解析]第4題,讀圖可知,高雄灣有高雄港,但被旗津半島阻隔,但因寬度有限,不便利船舶進出,通航實力低,故旗津半島被開挖切斷的主要目的提高通航實力。第5題,旗津半島成為島嶼后,與高雄市區(qū)的交通主要依靠海底隧道;跨海大橋目前沒有,民航航空成本高;兩地之間相隔海洋,不會出現海河聯(lián)運狀況。第6題,高雄貨運碼頭在每年6~9月份常常遭受到階段性停運,臺風活動夏秋季節(jié)頻發(fā),主要緣由是臺風活動。(2024·四川省宜賓市模擬)2024年12月,成貴高鐵全線通車。線路在成都樞紐與西成高鐵(西安至成都)、成渝高鐵(成都至重慶)連接,在貴陽樞紐與貴廣高鐵(貴陽至廣州)、滬昆高鐵(上海至昆明)連接。成貴高鐵建有橋梁365座,隧道183座,橋隧比達78.6%,被稱為“云上高鐵”。沿線煤炭、自然氣等資源開采多,途經的河流中珍稀特有魚類多。據此完成7~8題。7.成貴高鐵被稱為“云上高鐵”,其緣由是沿線(A)①多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較大②礦藏分布廣,跨越采空區(qū)多③旅游資源豐富,多自然愛護區(qū)④氣候垂直分異大,溫差明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成貴高鐵大多數橋梁—跨過河,墩不涉水(圖2)的主要目的是(C)A.避開流水沖蝕橋墩 B.保持河道水流暢通C.愛護河流珍稀物種 D.增加橋梁視覺美感[解析]第7題,成都與貴陽之間以山地丘陵為主,多喀斯特地貌,河流眾多,地質條件困難多樣,遇到山地要修建隧道,遇到深谷或河流要修建橋梁,①正確;我國西南地區(qū)有色金屬豐富,分布廣,采空區(qū)多,所以橋隧比高,被稱為“云上高鐵”,②正確;成都與貴陽間地形起伏大,土層薄,破壞植被簡單導致水土流失,破壞生物群落,為愛護沿線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高鐵盡量不建在地表,高鐵選線時盡可能的避開自然愛護區(qū),③錯;與溫差沒有干脆關系,故④錯。第8題,選擇以“橋梁跨過河”的方式,盡量避開在愛護區(qū)范圍內設置橋墩等涉水建筑物,從而削減對河道、水文的變更,將工程對江河流域中各類特有魚類及其它水生生物的影響降到最低,故C正確。(2024·北京市豐臺區(qū)期末)圖A為“貴州省后寨河、王家寨、茂蘭地區(qū)1963~2004年聚落等級與馬路關系圖”。1987年茂蘭成立喀斯特森林自然愛護區(qū)。據此,完成9~11題。圖A表B各等級聚落數量(個)的變更聚落等級年頭1級2級3級4級5級1963年92063346680年頭8226937622004C各等級聚落距馬路平均距離(米)的變更聚落等級年頭1級2級3級4級5級1963年165.9566865.652458680年頭132.555760610241275.52004年157.41773046233639.探討區(qū)內(B)A.規(guī)模大的聚落數量少,規(guī)模小的聚落數量多B.1級聚落的規(guī)模最大,5級聚落的規(guī)模最小C.同等級聚落彼此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D.各等級聚落的數量隨時間推移而增多10.據表可知(D)A.1963年,各級聚落距馬路的平均距離較遠B.80年頭前,各級聚落距馬路的平均距離變更趨勢相同C.80年頭后,1、2級聚落距馬路的平均距離減小D.3級聚落的交通通達性不斷提高11.探討時段內(B)A.3、4級聚落數量前期增速較慢,后期增速加快B.后寨河新生聚落多分布于馬路途旁邊C.王家寨新生聚落快速發(fā)展,與成立自然愛護區(qū)有關D.茂蘭消亡聚落較多,與貴陽的輻射帶動有關[解析]第9題,據表C可知,1級聚落距馬路最近,一般交通越便利,聚落規(guī)模越大,故1級聚落的規(guī)模最大,5級聚落的規(guī)模最小。第10題,據表C信息可知,80年頭各級聚落距馬路的平均距離更遠;80年頭前,1級、2級和3級聚落距馬路的平均距離變小,4級和5級聚落距馬路的平均距離變大;80年頭后,1級聚落距馬路的平均距離變大;3級聚落距馬路的平均距離變小,故交通通達性不斷提高。第11題,據表B信息顯示,3、4級聚落數量在80年頭前增加的數量比80年頭后大,后期增速沒有加快;結合表C信息,聚落距馬路平均距離減小,馬路旁邊交通便利,故后寨河新生聚落多分布于馬路旁邊;成立自然愛護區(qū)會限制聚落發(fā)展空間,不會使得新生聚落快速發(fā)展;茂蘭消亡聚落較多,與1987年茂蘭成立喀斯特森林自然愛護區(qū)關系親密。12.(2024·山東威海模擬)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班夫國家公園(下圖所示)位于落基山脈北段,是加拿大最早、最大的國家公園。該公園設立于1885年,占地6641km2,有50多種野生哺乳動物和280種鳥類。加拿大橫貫馬路于1962年建成通車,且從班夫國家公園中穿過,平均每天14000輛機動車給這里的野生動物帶來巨大威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2年建成第一個野生動物過路隧道,之后又接連修建了橋洞、天橋等不同類型的野生動物通道。當地最初偏好挖路下通道,隨著探討人員發(fā)覺棕熊、豹子等大型肉食動物不寵愛黑乎乎的涵洞的規(guī)律后,天橋式通道漸漸發(fā)展起來,上面種植了森林、灌叢、草甸等植被。下圖示意天橋式野生動物通道剖面結構。(1)分析加拿大橫貫馬路建設的優(yōu)勢區(qū)位條件。(2)說明20世紀60~70年頭加拿大橫貫馬路對班夫國家公園野生動物的不利影響。(3)與路下通道相比,指出建立天橋式通道的優(yōu)點。[解析]第(1)題,本題考查影響交通線布局的區(qū)位因素,可以從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個大的角度分析。南部緯度低,氣溫高,有利于工程建設;南部氣候相宜居住,人口眾多,城市密集,交通需求量大。從圖例可知,南部礦產資源豐富,運輸量大。第(2)題,馬路從班夫國家公園穿過,動物會漸漸遷離馬路旁邊,使得動物棲息地漸漸碎片化;繁忙的交通影響動物遷徙,甚至出現死亡的狀況;人類活動在肯定程度上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物多樣性減?。黄嚂a生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對環(huán)境及生物產生影響。第(3)題,棕熊、豹子等大型肉食動物不寵愛黑乎乎的涵洞,天橋式通道可滿意大型生物登高、寵愛視野開闊這一特點;天橋種植了森林、灌叢、草甸等植被,可使天橋與自然環(huán)境協(xié)調一樣;植被具有降低噪音的作用,減輕了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答案](1)加拿大南部地區(qū)緯度相對較低,氣候較暖和;人口、城市較密集,礦產資源豐富,東西向運輸需求量大。(2)阻隔動物遷徙,破壞、割裂棲息地,生物多樣性削減(或修建馬路,可能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車輛產生噪音污染、光污染、大氣污染。(3)天橋式通道的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保持一樣(或高大的樹木遮擋動物視線,看不到車輛),野生動物穿越其間脅迫感??;植被可以降低噪音污染;滿意大型食肉動物寵愛登高、視野開闊的習性,利于遷徙。(任答其中2點)13.(2024·江蘇省徐州市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自古繁華,因運輸河而興,在大運輸河文化帶中具有特別地位。近年來,揚州深耕細作大運輸河文化愛護、傳承與利用,全力打造國家文化公園,并在三灣風景區(qū)旁邊建設了匯聚前沿科技的智谷科技綜合體。材料二:揚州運輸河三灣風景區(qū)位于古運輸河三灣段,明萬歷年間,揚州知府為變更“水勢直瀉難蓄”的狀況,沿河舍直改彎,將原來100多米長的河道變成了1700米。材料三:左圖為揚州市古運輸河分布示意圖,右圖為古運輸河三灣風景區(qū)示意圖。(1)指出古代揚州繁華的區(qū)位條件。(2)分析近代揚州城市地位下降的緣由。(3)說明揚州古運輸河三灣河段“舍直改彎”的作用。(4)以揚州古運輸河為資源,提出揚州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合理化建議。[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古代的揚州地處長江與運輸河兩條航道的交匯處,有東西和南北多個運輸方向的功能,成為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雖地處江北,但緊鄰江南富庶地區(qū),使江南地區(qū)也成為其經濟腹地。第(2)題,揚州是因為內河航運興起的城市,近代隨著海運興起,鐵路運輸快速發(fā)展,河流運輸優(yōu)勢漸漸丟失,其交通中心的功能衰落。第(3)題,揚州古運輸河三灣河段“舍直改彎”能夠使水位上升,增加水深,通航實力增加;同時可以減緩河流流速,利于船只停岸。第(4)題,以揚州古運輸河為資源,深耕運輸河文化寶庫,進行傳承與利用;注意對運輸河的環(huán)境愛護,打造運輸河生態(tài)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