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一
初高區(qū)別
初中階段,文言文翻譯要求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翻譯淺易文言文重要語句,翻譯以直譯為主,
極少意譯語句。
主要掌握教材涉及的文言文,適當閱讀一些較短及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實
詞、常用虛詞、句意及基本內(nèi)容。
回顧一理解文章內(nèi)容,歸納、提煉要點
中考常??疾?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提取主要事件:概括某種事物的特點或某個人物的性格;
概括某些人在某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提煉作者的觀點。
回顧二對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評價
中考常從以下幾個角度設置問題:分析、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分析、評價作者在文中表現(xiàn)
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對文中的人物形象或某種行為進行評點;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評價題
目中給出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回顧三對比分析,拓展遷移
中考的考查點是:通過對比閱讀,概括內(nèi)容上的相同點及不同點;通過古今對照,思考文中
某種現(xiàn)象或人物行為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綜合分析相關的材料,分析某種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必然
性;探討文中某個事件或某種現(xiàn)象給人的啟示。
例題1
一、(2021蘇州,10—14,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孫云球?,字文玉,居虎丘。母董如蘭,通文藝,云球幼基夙慧,年十三為縣學生,父歿,家墜
喪亂,常賣藥得資以供母。
云球精于測量,凡所制造,時人服其奇巧。嘗以意造自然辱,定晝夜,劈刻不違分秒。又用
水晶創(chuàng)為眼鏡,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遠近光之類,隨目對鏡不蓼毫發(fā),聞者不惜出重價相
購。天臺文康裔患短視,云球出千里鏡相贈,因偕登虎丘試之,遠見城中樓臺塔院若接幾席,
天平、靈巖、穹窿②諸峰峻增蒼翠,萬象畢見,乃大詫且喜曰:“神哉,技至此乎?!痹魄蛐υ唬?/p>
“此未足以盡吾奇也。”又出數(shù)十鏡示之。如存目鏡,百倍光明,無微不腳;萬花鏡,能視一物
化為數(shù)十;其余幻容鏡、夜明鏡和?種,神明不可思議。
著《鏡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曰:“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
知,甚至有不欲為人所知者,故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藝以給薪水,
豈吾子之初心哉?!?/p>
(選自《吳縣志》,有刪改)
[注]①孫云球(約1630—1662),蘇州人。②天平、靈巖、穹窿都是蘇州的山名。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亞獨的一項是(2分)()
A.幼辜夙慧(具有)B.不饕毫發(fā)(差錯)
C.萬象半見(完成)D.無微不矚(看見)
2.根據(jù)文意,下列說法不比娜的一項是(2分)()
A.父親去世后,賣藥、制鏡成了孫云球維持生計的手段。
B.孫云球的千里鏡效果好,用來望遠,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C.“聞者不惜出重價相購”激發(fā)了孫云球研制眼鏡的熱情。
D.孫云球的《鏡史》,對制鏡行業(yè)的發(fā)展有不小的推動作用。
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D凡所制造,時人服其奇巧。(2分)
(2)神哉,技至此乎。(2分)
4.孫云球母親說“豈吾子之初心哉”,孫云球的“初心”是什么?請聯(lián)系全文回答。(1分)
5.在“中國智造”的主題征文活動中,有同學寫道,“制造向智造轉(zhuǎn)型的關鍵,是科技的使用
與創(chuàng)新。從歷史看,中國制造并不缺乏這種智慧”,隨后他以孫云球和《核舟記》中王叔遠的
“奇巧”為論據(jù)來證明觀點。這兩個論據(jù)的選擇是否妥當?為什么?(3分)
、
1.【答案】C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萬象畢見”的“畢”是“全、者的
意思。
2.【答案】C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聯(lián)系上下文可知,文章主要是展現(xiàn)孫云球
制作眼鏡的技藝高超。從結(jié)尾“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藝以給薪水,豈吾子之初心哉”也可知,
孫云球研制眼鏡不是為了錢,“聞者不惜出重價相購”是從側(cè)面體現(xiàn)他制作眼鏡技藝的高超。
3【答案】(1)凡是(他)所制造的東西,當時的人(見了)都佩服他(技藝)奇妙精巧。(2)神奇啊,
技藝竟到了這種地步。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忌诜g時要注意字字落實?!胺病?,凡是;“服”,
佩服;“奇巧”,奇妙精巧;“神”,神奇。另外要注意補全省略句所省略的內(nèi)容。
4.【答案】古代讀書人的心愿(理想)。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具體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要理解孫云球的“初心”,需要結(jié)合孫云球
母親在文章結(jié)尾的那一段話并聯(lián)系前文。根據(jù)孫母的話可以看出孫云球作為一個“士”(讀
書人),他的“初心”并不在于追求物質(zhì)利益,而且他從小讀書,后又著有《鏡史》,這里的“初
心”可以理解為古代讀書人的心愿(理想)。
5.【答案】孫云球的發(fā)明,主要是對透鏡成像原理的應用,有科技含量,以他為例證明“中國
智造”是妥當?shù)?。王叔遠的核雕雖也充滿智慧,但屬于藝術創(chuàng)造,以他為例不恰當。
解析論據(jù)是為論證觀點而服務的,題干中要論證的觀點是“制造向智造轉(zhuǎn)型的關鍵,是科技
的使用與創(chuàng)新。從歷史看,中國制造并不缺乏這種智慧”,考生需要分析比較孫云球的發(fā)明和
《核舟記》中王叔遠的“奇巧”有沒有科技創(chuàng)新的含量,順著這個思路就能發(fā)現(xiàn)孫云球的發(fā)
明是有科技含量的,具有科技創(chuàng)新的智慧,以他為例證明“中國智造”是妥當?shù)模跏暹h的核
雕是精美的藝術品,屬于藝術創(chuàng)造,以他為例不恰當。
例題2
一、(2021新高考I,10—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20分)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
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
彝對日:“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卷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
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日:“然。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十
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上
哂之日:“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
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
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對曰:“隋
主好自專席務,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己,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
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
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上善其言,擢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脈,密使左右試賂之。有
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裴矩諫曰:“為吏受賂,罪誠當死。但陛下使人遺之而
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鄙蠍?,召文武五品己上告之曰:“裴
矩能當官力爭,不為面從,儻每事皆然,何憂不治?”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
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
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
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
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
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子,甲為天干首位,子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紀年月日,文中是紀日。
B.宗室,是古代社會中對與君主同一宗族血親的稱謂,歷代皇族例稱為宗室。
C.海內(nèi),即國內(nèi),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繞著大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D.庶務,指國家的各種政務,后來專指朝堂之上跟軍國大事相關的各種急務。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太宗贊同封德彝的意見,認為天子應該養(yǎng)育百姓,不應辛勞百姓以養(yǎng)活自己宗族,于是將
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為縣公。
B.在討論制止偷盜一事時,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認為應減輕賦稅,選用清官,使百姓
衣食無憂,嚴刑峻法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張玄素詢問政事,張說隋亡在于君王專權,以致下諛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賢能之臣,
考核成敗,賞罰分明,一定能夠大治。
D.裴矩是隋朝的舊臣,進入唐朝后,忠于國事,不做面從之臣,敢于進言,對唐太宗的不當行為
諫凈,受到唐太宗的認可和當眾表揚。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D上患吏多受原,密使左右試賂之。
(2)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
5.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
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3分)
、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1)皇上擔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賄賂的,暗地里叫身邊人賄賂官員進行試探。
(2)君主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忠臣就會變?yōu)樨?;君主喜愛聽到正直的言?佞臣就會變成
忠臣。
5.答案第一問: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隨著君主的好惡而行動。
第二問:告誡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問題思考
對比中考、高考文言文考試試題,從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同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初中和高中的區(qū)別有:
(1)從題型上看:初中主要以簡答題為主,高中以選擇題為主,近幾年也出現(xiàn)了簡答題。
(2)從考點上看:初中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考點除“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還考查了“正確使用詞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
等,考查面比高中寬泛,但基本以考查篩選信息、概括能力為主,相對簡單。高中考查學
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在選項的設置上或故意把實詞義解釋錯誤,或張冠李戴,或
無中生有,或時空錯亂,難度比初中加大,做題時必須在原文中找出每個選項的根據(jù)才能
順利解題。而且試題對思維過程做了要求,注重分析過程,側(cè)重于“知其所以然”,理性
色彩加強。
(3)從所選材料上看;初中選材一是從課內(nèi)學習過的名家名篇中節(jié)選;二是從課外那些文字
淺顯、篇幅短小的,尤其是與課內(nèi)相關篇目有一定聯(lián)系的文章中選錄。學生只要認真抓好
課本上的知識點就可以很容易完成解題。高中選材多來自古代文選,體裁或為寫人記事類
文言文,或為寫景類文言文,或為說理類文言文。難度相對于初中較大,學生需準確判斷
體裁類型,根據(jù)不同文體的不同特點讀懂大意,然后結(jié)合具體語境準確選擇。
第一講斷句與翻譯
知識拓展,深度銜接
新知一文言文斷句技巧
1.重通讀
文言文斷句的基礎在于對通篇文章的領會。碰到斷句問題,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通讀
所給句子,再通讀所給句子的上下文。通過通讀,力求對文段的內(nèi)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然
后,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最后,集中精力分析
難斷之處。
2.找虛詞
文言虛詞,特別是語氣詞,往往是斷句的標志。
(1)常見的放在句首的語氣詞有:夫、蓋等。
(2)常見的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軟、焉、耶、邪等。
(3)常見的出現(xiàn)在句中的虛詞有:于、為、貝h而、以等。
(4)還有一些復音虛詞,包括一些復句中的關聯(lián)詞,也是我們的好“幫手”。它們大體
上都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之前一般要斷句。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
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
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
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禪山記》)
通過熟讀語段可知,本語段中置于句末的虛詞依次為: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語
氣詞為:夫。置于分句句首的虛詞依次為:以、則、貝h而、而、故。如果不考慮中間兩處
并列詞語“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與“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這個語段基本上就可
以根據(jù)找虛詞的方法進行斷句了。
優(yōu)莫曰:“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這一語段中,置于句首的虛詞依次為:而、焉、然。置于句末的虛詞依次
為:也、也、也、矣。找出這些虛詞,斷句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3.看對話
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以“日”“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會在第一次問答時出
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日”,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可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并以此
來斷句。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4.析結(jié)構(gòu)
一個語段內(nèi)部的句間關系,或并列,或遞進,或總分,把握了句間關系,即可進而斷句。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
宴樂/損矣。
(《論語?季氏》)
熟讀語段,可發(fā)現(xiàn)語段中提到了“益者三樂”“損者三樂”這兩個總說性的句子,繼而
分別闡述各是哪三樂,也就是說所給語段中的句子是總分關系。據(jù)此可斷句。
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句式整
齊,四六句多,5.辨修辭
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就可以比較好地進行斷句。
(1)頂真
具告沛公/沛公大驚。(《鴻門宴》)
這一句中有緊密相連的相同的詞語,我們就可以根據(jù)頂真這一修辭來斷句。
(2)對偶
中山君喟然而仰嘆日/與不期眾少/其于當厄/怨不期深淺/其于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
/以一壺食得士二人。(《戰(zhàn)國策?中山策》)
例句中出現(xiàn)了多個對偶句:”與不期眾少"與''怨不期深淺”、“其于當厄”與“其于
傷心”等。我們只要注意到了這些對偶句、斷句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3)反復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敦與徐公美”“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上述幾句話表達了一個意思,這幾句在文章中間反復出現(xiàn),抓住這一特點,自然有助于斷句。
6.識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別是文言文的固定結(jié)構(gòu),可以幫助我們斷句。
(1)”……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
示判斷關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都可以為我們斷句提供幫助。
(2)“不亦……乎”“敦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反問句
式可助斷句。
(3)“為……所……””受……于……”"見……于……”等被動句式可助斷句。
(4)“如……何”“況……乎”“何以……為”等固定句式可助斷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句中的“不……乎”這一句式可以幫助我們斷句。
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句中的“其……邪”這一
句式可以幫助我們斷句。
例題1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魏舒身長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為后將軍鐘毓長史毓與參佐射
戲舒常為坐畫籌。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數(shù)。于是發(fā)無不中,加博措閑雅,殆盡其妙。
(選自《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有刪改)
A.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為后將軍鐘毓長史毓/與參佐射戲/舒常為
坐畫籌
B.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為后將軍鐘毓長史/毓與參佐射戲/舒常為
坐畫籌
C.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為后/將軍鐘毓長史毓/與參佐射戲/舒常為
坐畫籌
D.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為后將軍鐘毓長史/毓與參佐射戲/舒常為
坐畫籌
思路點撥:本段的大意是魏舒身材俊美,但是不像一般人那樣行事,年少時特別會射箭,
每次打獵收獲都很大。后來給將軍鐘毓當隨從,每逢將軍組織射箭活動,他只負責計算射箭
成績,后來碰到朋友少,讓他參加比賽,結(jié)果技驚四座。據(jù)此,可先斷后兩句,魏舒名舒,
最后一句可據(jù)此斷開:將軍鐘毓名毓,在這個字前斷,也肯定沒問題;再看“工射”一詞,
可斷定與射箭有關。據(jù)此可斷開三、四兩處有關打獵的句子。最后確定第一處。答案:B
解題方法技巧
解答文言斷句題目,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把握語句的大致意思;
第二步,找出選項中的不同停頓點;
第三步,對比分析找出正確停頓點,確定語句的停頓點,可以從語法角度入手分析;
第四步,根據(jù)能夠準確把握的停頓點,對比選項內(nèi)容,最終確定正確的斷句選項。
即學即練1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孟子謂戴不勝日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
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痹唬骸耙积R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
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
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
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選自《孟子?滕文公下》)
A.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
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B.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
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C.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
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D.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
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B【解析】點撥:注意句末語氣詞“與”“也”后面要斷開。
例題2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
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日:“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
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二》)
A.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
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B.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
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C.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
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D.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
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思路點撥:本段大意是醫(yī)生扁鵲去見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訴了扁鵲,扁鵲請求讓
自己來醫(yī)治,可是國君的近臣說了一番話。"日"后面要斷開。原句標點:醫(yī)扁鵲見秦武王,
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
目不明?!贝鸢福篶
即學即練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
食召隨者,比往而酒以酣焉??陀袕椙儆谄粒咧灵T試潛聽之,曰:“嘻!以樂召我而有殺
心,何也?”遂反。將命者告主人。主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彈琴者曰:“我向鼓
弦,見螳螂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螂為之一前一卻。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
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日此足以當之矣
(選自《后漢書?蔡邕列傳》)
A.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
之矣
B.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
矣
C.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
矣
D.吾心聳然/惟恐蝶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矣
D【解析】點撥:注意句式:“此豈為……乎”,意為“這難道就是……嗎”。
新知二文言文翻譯
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
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所謂意譯,是根據(jù)原文表達
的基本意思來進行翻譯,不拘泥于每字每句的落實。翻譯時原則上采用直譯的方式,只有在
難以直譯或直譯后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采用意譯為輔助手段。其要點分述如下:
1.把文言語句放到原文中理解
要譯好一個句子,要遵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要把文言語句放到原文中理
解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斟
2.將單音節(jié)詞轉(zhuǎn)換成雙音節(jié)詞
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即一個字就是一個詞;
而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詞為主,即由兩個字構(gòu)成一個詞。將古代漢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在很多
情況下,就是把單音節(jié)詞轉(zhuǎn)換成雙音節(jié)詞。個別字詞實在無法說通,試試看是不是通假或者
活用。
3.掌握翻譯“六字訣”:留、換、調(diào)、冊k補、變
⑴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詞匯和專有名詞。包括:①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常用的成
語或習慣用語,一般人都能夠理解,可以保留不譯(譯了,反而顯得不通順),如“勞苦而
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勞苦功高”這個成語就可以保留不譯;②朝代、
年號、謚號、廟號、人名、爵位名、書名、地名、官職名、器物名、度量衡等專有名詞,也
可保留不譯。
⑵換
①將文言詞替換成現(xiàn)代漢語詞;②將古漢語的單音節(jié)詞替換成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③
將古今異義詞替換成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④將通假字替換成本字;⑤將活用的詞替換成活用后
的詞;等等。翻譯要徹底到位,以防文白混雜,不倫不類。
⑶調(diào)
“調(diào)”即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在不改變原文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將特殊句式的語序調(diào)整過
來,使譯句暢達。
翻譯時需要調(diào)整語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幾種:①介賓短語后置句,翻譯時要將介賓短語
移至謂語的前面;
②定語后置句,翻譯時要把定語移到被修飾、限制的中心語之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
中“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應翻譯為“尋求一個可以派去回復秦國的人,沒有找到”;
③謂語前置句,翻譯時必須將主謂成分顛倒過來;④賓語前置句,翻譯時要將賓語移到動詞
或介詞之后。
⑷刪
“刪”即把沒有意義或不必譯出的襯(語氣)詞、虛詞刪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詞,如句
首語氣詞“蓋”“夫”,音節(jié)助詞“之”,用于特殊場合的連詞“而”等,在翻譯時刪去也
不影響譯文的準確、通順,便可刪去不譯。
(5)補完整。
“補”即補出文言文中省略或隱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語、謂語、賓語以及介詞
“于”等,從而使句意(6)變
“變”指根據(jù)語境,靈活變通地翻譯,是上述五種方法都用上了,還難以準確翻譯時常
用的一種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運用修辭或典故的地方時.,應學會變通地翻譯。如:①
對比喻句的翻譯,應盡量保留比喻的說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譯出本體即可。如《過秦論》
中“金城千里”,可譯為“遼闊的國土,堅固的城池環(huán)繞,牢固可靠”。②對借代句的翻譯,
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寫出來就可以了,如可以將“縉紳”“三尺”“紈跨”分別翻譯成“官
員”“法律”“富家子弟”。③對委婉說法的翻譯,只要將委婉語句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用語習
慣表述出來就可以了,如可將“會獵”“更衣”翻譯成“出兵征伐”“上廁所”。
例題3
閱讀下面這段文言文。指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中的重要實詞,并把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渤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嘗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
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妻曰:
“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zhí)巾櫛。即奉承君子,唯命是從。"宣笑曰:“能如是,
是吾志也。”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xiāng)里。拜姑禮畢,提甕出汲。
修行婦道,鄉(xiāng)邦稱之。
(選自《后漢書?列女傳第七十四》)
(1)宣嘗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
重要實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zhí)巾櫛。即奉承君子,唯命是從。
重要實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點撥:要學會揣摩句中咖個詞會是得分點,特別關注活用現(xiàn)象和古今異義的實詞。
答案:(D重要實詞:就(“接近”,根據(jù)語境可譯為“跟隨”)、奇(意動用法)、妻
(名詞用作動詞)、資賄(財貨,這里指“嫁妝”)。譯文:鮑宣曾經(jīng)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
少君的父親對他的清貧刻苦感到奇異,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陪送的嫁妝非常豐厚。(2)重
要實詞:大人(對父母叔伯等長輩的尊稱),唯命是從(賓語前置句)。譯文:我父親因為
您有修養(yǎng),品德高尚,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服侍您。既然服侍您,我聽從您的命令。
即學即練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何陋軒記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鬃釉唬骸熬泳又温?”守仁以罪謫龍場,龍
場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國②往,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
夷之人其好言惡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無室以止,居于叢棘之間,則郁④也;遷于東峰,
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濕。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相與伐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居予。予
因而翳之以檜竹,蔚⑤之以卉藥,琴編圖史,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軒
者,若觀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選自《王文成公全書》,有刪節(jié))
[注]①蔡:周代古國。②上國:國都。③詈:罵。④郁:阻滯。⑤蔚:栽種。⑥信:通“伸”,
伸張。
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D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相與伐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居予。
(3)于是人之及吾軒者,若觀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答案】(1)孔子說:“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簡陋的呢?”
(2)我曾在叢棘的右邊開園種菜,夷民紛紛砍伐木材,就著那塊地搭建起一座軒房讓我居住。
(3)在這時候到我軒中的人,好像來到了四通八達的都市,而我也忘記了我是住在遠夷之地。
綜合探究拓展延伸
例題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⑴~(4)題。
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后,以弘微為
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nèi)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
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shù)千
卷,遣財?shù)撝龋徊魂P豫?;祜L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
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
所敬貴,號日微子。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妻晉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經(jīng)紀
生業(yè),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xiāng)君。自混亡,至
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縻充盈,門徒業(yè)使,不異平日。田疇墾辟,有加于舊。中外姻親,
道俗義舊,入門莫不嘆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
黨,恭謹過常。太祖鎮(zhèn)江陵,弘微為文學。母憂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歷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減否人
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九年,東鄉(xiāng)君薨,資財巨萬,園宅十余所,奴僮猶有數(shù)
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承營葬。日:
“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豈復見關?”十年,卒,
時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衛(wèi)千人營畢葬事。追贈太常。
(節(jié)選自《宋書?謝弘微傳》)
(D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
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日/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日/此兒深中夙敏/方
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日/此兒深中夙敏方
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日/此兒深中夙敏/方
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親,指由于婚姻關系結(jié)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
C.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guī)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
D.私祿中的“祿”指俸祿,即古代官員的薪水,這里強調(diào)未用東鄉(xiāng)君家錢財營葬。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0A.弘微出繼從叔,一心只愛
讀書。他是陳郡陽夏人,從叔謝峻將他作為后。新家比原來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數(shù)千卷書
籍,其余財物全不留意。
B.弘微簡言服眾,此舉受到重視,他參與集會,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住在烏衣巷,稱
為烏衣之游;又極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謝混賞識,稱為微子。
C弘微為人審慎,治業(yè)井井有條。謝混去世以后,他掌管產(chǎn)業(yè),猶如替公家辦事,目分
明:九年以后,多個方面得到很大發(fā)展,人們見后無不感嘆。
D.弘微事兄如父,臨財清正廉潔。他對謝曜感情極深,謝曜去世,他哀威過禮,除孝后
仍不食葷腥。東鄉(xiāng)君死,留下巨萬資財、園宅,他一無所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
②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
思路點撥:(1)解答這類問題,關注兩個方面:一是語句的大致意思,二是四個選項的不
同點斷之處。比如“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與“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從
后文看,“混”是專有名詞,即“謝混”,“所繼叔父”是謝弘微和他的關系,用來修飾“混”。
由此分析,“所繼叔父/混名知人”的斷法有誤。據(jù)此排除B、C兩項。再如“此兒深中夙敏
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與“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有子如此”前省略主語
“你”,即謝弘微的父親謝思,其前應斷開。據(jù)此可排除A項。(2)“它與血親有同有異……
一部分”錯。姻親是以婚姻關系為中介而產(chǎn)生的親屬,血親是基于血統(tǒng)關系的親屬。二者性
質(zhì)完全不同。(3)根據(jù)原文“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
義賞會”可知,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的是“謝混”而不是“謝弘微”。(4)一要譯對句子大
意,二要準確把握關鍵詞的詞義。①中的關鍵詞:“嚴正”“循”“黨”:②中的關鍵詞:
“臧否”“言論”“亂”.
答案:(1)D(2)B(3)B(4)①品性嚴肅正直,行為堅持遵守禮制法度,侍奉過繼家的親族,
恭敬謹慎過于常禮。②而謝曜喜愛褒貶人物,謝曜每每發(fā)表議論,弘微常說其他的事岔開話
頭。
即學即練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
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
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公叔既死,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
公之業(yè),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jiān)以求見孝公。公與語,數(shù)日不厭。景監(jiān)曰:
“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歡甚也?!摈痹唬骸拔嵋詮妵g說君,君大說之耳。”孝公既用
衛(wèi)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wèi)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
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
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币孕l(wèi)鞅為
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
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睂⒎ㄌ?。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惹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
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于是以鞅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強。孝公使衛(wèi)鞅將
而伐魏。衛(wèi)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印,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0魏惠王兵數(shù)破于齊秦,國
內(nèi)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于秦以和。而魏隨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
“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毙l(wèi)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節(jié)選自《史記?商君列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
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B.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
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C.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一/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
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D.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
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繆公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國君,在位期間任用賢臣,使國力趨強,稱霸西戎。
B.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zhàn)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變法是指對國家的法令制度做出重大變革,商鞅變法為秦國富強奠定了基礎。
D.蹤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在犯人臉上刺上記號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罰之中較輕。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商鞅投奔秦國,受到孝公賞識。他本是衛(wèi)國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攬賢才,于是通過景
監(jiān)見到孝公,說
之以強國之術、孝公與他交談,數(shù)日不覺厭煩,
B.商旁征博引,說服孝公變法。他初步站穩(wěn)腳跟后,又借歷史興亡來證明改革必要,勸
說孝公變法,最終孝公喝子他官職,又下達了變法的命令,
C,商映歷行法治,秦國太平富強。他鐵面無私,不詢私情,無論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罰,
國人受此震攝,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狀況改善,民眾家給人足。
D魏國被追遷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國戰(zhàn)事失利,無奈割讓河西之地獻給秦國以求和,
并遷都至大梁,惠王感低地說,遺憾的是沒有聽從公叔座的勸告。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圣人萄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
【答案】(DB點撥:畫線句子的大意是:適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親自前往探望病情,公
叔座說:“公孫鞅年紀雖輕,卻身懷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國政交付給他。大王如果不起用
公孫鞅,就一定要殺掉他,別讓他出國境。”句中“年雖少”與“有奇才”是公叔座推薦商
鞅的話,“有”的賓語是“奇才”,不能斷開。排除A項?!霸竿跖e國而聽之”意思是“希
望大王把全部國政交付給他”,此句語意連貫,中間不需要斷開。排除D項?!奥犛明薄奔?/p>
“任用商鞅”,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項。分析可知,B項斷句正確。故選B。
(2)B點撥:B項解說錯誤,“湯武”指的是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故選B。
(3)C點撥:C項“無論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罰”說法錯誤,文中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
魏其師公孫賈”,并未對其本人施以刑罰。故選C。
(4)①圣人如果可以使國家強盛,不必效法陳規(guī);如果可以使百姓獲利,不必遵循舊制。
②法令在民間實行一年,秦人到國都訴說新法不便利的數(shù)以千計。
點撥:本題需要注意以下關鍵詞和特殊句式:①茍,如果;法,效法;故,陳規(guī);循,遵守。
“可以(之)強國”“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②期年,滿一年;之,至h“令行于
民”是介詞短語后置句。
隨堂練習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9分)
梁習字子虞,陳郡柘人也,為郡綱紀。太祖為司空,辟召為漳長,累轉(zhuǎn)乘氏、海西、下邳令,
所在有治名。還為西曹令史,遷為屬。并土新附,習以別部司馬領并州利更。時承高干荒亂之
余,胡狄在界,張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擁眾,作為寇害,更相扇動,往往棋畤。習到
官誘諭招納皆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豪右己盡乃次發(fā)諸丁強以為義從又因大軍出征
分清以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鄴,凡數(shù)萬口;其不從命者,興兵致討,斬首千
數(shù),降附者萬計。邊境肅清,百姓布野,勤勸農(nóng)桑,令行禁止。貢達名士,咸顯于世,語在《常林
傳》。木祺嘉之,賜爵關內(nèi)侯。長老稱詠,以為自所聞識,刺史未有及習者。建安十八年,州并
屬冀州,更拜議郎、西部都督從事,統(tǒng)屬冀州,總故部曲。又使于上黨取大材供鄴宮室。習表
置電用都尉二人,領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種菽粟,以給人牛之費。后單于入侍,西北無虞,習之
績也。文帝瞄整,復置并州,復為刺史,進封申門亭侯,邑百戶;政治常為天下最。太和二年,
征拜大司農(nóng)。習在州二十余年,而居處貧窮,無方面珍物,明帝異之,禮賜甚厚。四年,薨,子施
嗣。初,濟陰王思與習俱為西曹令史。思因直日白事,失太祖指,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將加重
壁J時思近出,習代往對,已被收執(zhí)矣,思乃馳還,自陳己罪,罪應受死。太祖嘆習之不言,思之
識分,日:“何意吾軍中有二義士乎?”后同時擢為刺史。
裴松之曰:“習與王思,同寮而已,親非骨肉,義非刎頸。而以身代思,受不測之禍,以之為
義,無乃乖先哲之雅旨乎?史遷云'死有重于太山,有輕于鴻毛',故君子不為茍存,不為茍亡。
若使思不引分,主不加怒,則所謂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習之死義者,豈其然哉?”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及裴松之注,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習到官/誘諭招納皆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豪右己盡/乃次發(fā)諸丁強以為義從/
又因大軍出征/分請以為勇力/
B.習到官/誘諭招納/皆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豪右己盡/乃次發(fā)諸丁強以為義從/
又因大軍出征/分請以為勇力/
C.習到官/誘諭招納皆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豪右己盡/乃次發(fā)諸丁強以為義從/
又因大軍出征分請/以為勇力/
D.習到官/誘諭招納/皆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豪右已盡/乃次發(fā)諸丁強以為義從/
又因大軍出征分請/以為勇力/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官?!蛾惽楸怼贰按淌烦紭s”中的“刺史”即為此職。
B.太祖,多作為中國古代創(chuàng)基立業(yè)的帝王的謚號,文中“太祖”指魏太祖曹操。
C.屯田,利用戍卒或農(nóng)民等墾殖荒地取得軍餉和稅糧的一種制度,始于漢朝。
0.踐作,代指登基。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昨階,昨階上為主位。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梁習任職多地,頗有治名。梁習最早在陳郡任綱紀一職,后來擔任漳縣長,又調(diào)往多處擔任
縣令,有善于治理地方的名聲。
B.梁習理亂有方,手段高明。并州豪強聚集壯丁迫害人民,對豪強、壯丁及其家屬,他采用分
而治之的方法,地方得以安寧。
C.梁習為官清廉,屢獲封賞。他先后獲得關內(nèi)侯、申門亭侯等爵位,在并州任職二十余年,家
里卻沒有地方特產(chǎn)及珍貴物品。
D.梁習堅守大義,不懼死罪。王思被逮捕收押后,梁習也主動去見曹操請求一起受過,并不申
辯。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思因直日白事,失太祖指,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將加重辟。
(2)而以身代思,受不測之禍,以之為義,無乃乖先哲之雅旨乎?
、
1.【答案】B“誘諭招納”,這是梁習到任之后采取的措施,之后斷開,排除A、C兩項;“豪
右己盡”中,“豪右”是主語,之前斷開,排除D項。
2.【答案】B"太祖,多作為中國古代創(chuàng)基立業(yè)的帝王的謚號”錯誤,太祖作為帝王廟號使
用,多為創(chuàng)基立業(yè)者,常用于開國皇帝,也有為其后人追授者。
3.【答案】D“梁習也主動去見曹操請求一起受過”錯誤,是代人受過,原文“太祖嘆習之
不言”,意思是“曹操對梁習默默代人受過十分感動”。
4.【答案】(1)王思趁值「I稟告情況,不合太祖心意,太祖大怒,叫召來主事者,將施以極刑。
(2)(梁習)用自己替代王思(受刑),接受不可預測的禍事,把這當作大義,恐怕違背前代哲人
的正大宗旨吧?
解析(1)因:趁。指:意圖,意思。重辟:極刑。(2)以之為:把……當作。無乃……乎:恐怕……
吧。乖:違背。
[參考譯文]
梁習字子虞,陳郡柘人,擔任郡里的綱紀。曹操做司空時,征召他為漳縣長,后又調(diào)任乘氏、
海西、下邳縣令,任職期間,有善于治理地方的名聲。后入朝擔任西曹令史,升為屬官。并州
的土地剛剛被收復,梁習以別部司馬的官職兼任并州刺史。當時正是高干作亂騷擾之后,胡狄
在并州界內(nèi),耀武揚威,驕橫跋扈,并州的官吏百姓紛紛反叛逃亡,加入胡狄部落;掌握軍隊的
人聚集部屬,侵擾殘害百姓,還相互煽動,形成割據(jù)對峙的局面。梁習到任以后,采用誘導、說
明、招撫的策略,對于那些豪強大戶都很禮貌地召請,并稍稍加以推薦,讓他們到幕府中去任
職;豪強大戶都得到安置以后,緊接著發(fā)動壯丁前去參軍;又借著大軍出征的機會,分別去請
求讓他們充當勇士。做吏的和當兵的都離去以后,梁習又讓他們的家屬進行適當?shù)倪w移,前后
送往鄴地的共有好幾萬人;對那些不執(zhí)行命令的,梁習派兵前去討伐,殺死了一千多人,上萬
人投降歸順。邊境從此得到安定,百姓都分布在田里耕作,梁習不斷鼓勵農(nóng)民發(fā)展農(nóng)桑,命令
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貫徹。州里的儒生、名士經(jīng)過梁習的推薦,都在當世聲名顯赫,有關的事
記載在《常林傳》里。曹操對梁習予以嘉獎,賜給他關內(nèi)侯的爵位。州中的父老稱頌梁習,
認為在自己的所見所聞中,當刺史的沒有誰能比得上梁習。建安十八年,并州隸屬于冀州,任
命梁習為議郎、西部都督從事,統(tǒng)轄所屬地方,總管原來的部隊。又派遣他到上黨督運大木材
供鄴城修建宮殿。梁習上表請求設置兩名屯田都尉,帶領六百個民夫,在大道邊耕種糧食,滿
足來往人畜的需要。后來單于入朝稱臣,西北邊境沒有了憂慮,這是梁習的功績。魏文帝即帝
位,重新設置并州,梁習再次擔任刺史,晉爵申門亭侯,食邑百戶;他對政事的治理常常是全國
最好的。太和二年,朝廷征召他擔任大司農(nóng)。梁習在并州任職二十多年,他的飲食起居都十分
儉樸,他家里沒有地方特產(chǎn)及珍貴物品,魏明帝對此感到很詫異,對他很尊重,賞賜優(yōu)厚。太和
四年,梁習逝世,他的兒子梁施承襲了他的爵位。當初,濟陰的王思與梁習都擔任西曹令史。
王思趁值日稟告情況,不合太祖心意,太祖大怒,叫召來主事者,將施以極刑。正趕上王思不在,
梁習便替他去面見曹操,到了就被關押起來,王思急忙趕回來,主動承認自己的罪責,按他的
罪過應該被處以死刑。曹操對梁習默默代人受過十分感動,也很滿意王思能勇于承擔罪責,
他說:“想不到我的部隊中竟然有兩名義士!”后來兩個人同時升為刺史。
裴松之說:“梁習和王思,同僚罷了,并非骨肉之親,也不是刎頸之交。(梁習)用自己替代
王思(受刑),接受不可預測的禍事,把這當作大義,恐怕違背前代哲人的正大宗旨吧?司馬遷
說‘死有重于太山,有輕于鴻毛’,所以君子不茍且地活著,不輕易地死去。如果王思不自殺,
君主不發(fā)怒,就是人們說的在小山溝里上吊自殺,而不被人知道。王習為義而死,難道是這樣
嗎?”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9分)
顧和,字君孝,侍中眾之族子也。和二歲喪父,年苗便有清操,族叔榮雅重之。王導為揚州,
辟從事。和嘗詣導,導小極,對之疲睡。和欲叩會之,因謂同坐日:“昔每聞族叔元公道公葉贊
中宗,保全江事。體小不安,令人喘息?!睂вX之,謂和曰:“卿珪璋特達,機警有鋒,不徒東南
之美,實為海內(nèi)之俊?!庇墒撬熘<榷鴮舶瞬繌氖轮?和為下傳還,同時俱見,諸從事
各言二千石官長得失,和獨無言。導問和卿何所聞答日明公作輔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導
咨嗟稱善初中興東遷舊章多闕而冕旅"飾以翡翠珊瑚及雜珠等和奏:“舊冕十有二旅,皆用玉
珠,今用雜珠等,非禮。若不能用玉,可用白璇珠。”成帝于是始下木簞改之。先是,帝以保母
周氏有阿保之勞,欲假其名號,內(nèi)外皆奉詔。和獨上疏以為“周保佑圣躬,不遺其勛,第舍供給
擬于戚屬,恩澤所加已為過隆。若假名號,記籍未見明比,惟漢靈帝以乳母趙姨為平氏君,此末
代之私恩,非先代之令典。且君舉必書,將軌物垂則。書而不法,后嗣何觀!”帝從之。遷尚書
仆射,以母老固辭,詔書敕喻,特聽暮出朝還,其見優(yōu)遇如此。頃之,母憂去職,居喪以孝聞。既
練②,衛(wèi)將軍褚裒上疏薦和,起為尚書令。和謂所親曰:“古人或有釋其憂服以祗王命,蓋以才
足干時,故不得不體國徇義。吾在常日猶不如人,況今中心荒亂,將何以補于萬分?”帝又下詔,
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闋,然后視職。時江夏公衛(wèi)崇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禮所以
軌物成教,故有國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衛(wèi)崇本由疏屬,復行重制,違冒禮度,肆其私情。
若弗糾正,無以齊物??上绿q贩??!痹t從之。永和七年,以疾篤辭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節(jié)選自《晉書?顧和傳》,有刪改)
[注]①冕旅:古代漢族朝代禮冠之一種。②練:練祭的簡稱,出自《禮記?曾子問》,
為古代親喪一周年的祭禮。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導問和/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導咨嗟稱善/初/中興東遷/
舊章多闕/而冕旅飾以翡翠珊瑚及雜珠等/
B.導問和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導咨嗟稱善/初中興東遷/
舊章多闕/而冕腕飾以/翡翠珊瑚及雜珠等/
C.導問和/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導咨嗟稱善/初中興東遷/
舊章多闕/而冕旅飾以翡翠珊瑚及雜珠等/
D.導問和/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導咨嗟稱善/初/中興東遷/
舊章多闕/而冕毓飾以翡翠珊瑚及雜珠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總角,我國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發(fā)型,頭發(fā)梳成兩個發(fā)髻,如頭頂兩角。
B.江表,是指長江以南的地區(qū),從中原地區(qū)看,地處長江之外?!氨怼庇小巴鈦怼敝?。
C.太常,是中國古代朝廷掌宗廟禮儀之官。本名奉常,漢更名為太常,歷代沿用之。
D.奪服,在文中指官員喪期未滿,應詔除去喪服,出任官職,與“奪情”意義相近。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顧和機智過人,委婉喚醒王導。為了弄醒說話間就睡著了的王導,他故意對著別人一邊稱頌
王導的功績,一邊擔心他的身體,驚醒了王導,獲得了好評。
B.顧和曉以利害,以理勸諫皇帝。成帝因乳母周氏有保護養(yǎng)育的功勞,想賜其名號,顧和則認
為恩澤過重,不合法規(guī),不能作為典范準則,成帝最終作罷。
C.顧和持守情理,盡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與古人無法相提并論,所以堅決不同意在
守孝期內(nèi)應薦復職。即便皇帝下詔書,他仍連續(xù)上表堅辭。
D.顧和為人剛正,不愿迎合權貴。他認為江夏公為庶母守喪的時間過長,不合禮法規(guī)制,就毅
然上奏,向皇帝陳述自己的觀點,要求皇帝下詔予以糾正。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卿珪璋特達,機警有鋒,不徒東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產(chǎn)品供貨合同樣本標準版
- 2025房屋終止交易合同范本
- 2025配送服務的合同范文
- 新建硬聚氯乙烯給水管件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廢氣吸附裝置項目投資計劃
- 剎車燈投資規(guī)劃項目建議書
- 2025設備大中修工程合同范本
- 2025汽車個人租賃合同
- 橡膠制品綠色加工技術-洞察分析
- 2025兼職老師聘用合同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高二(上)期末地理試卷
- 【8地RJ期末】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含解析)
- 養(yǎng)老院安全巡查記錄制度
- 2024年度三方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運營股權轉(zhuǎn)讓協(xié)議3篇
-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廣東工業(yè)大學
- 期末(試題)-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 2024年公安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
- 三創(chuàng)賽獲獎-非遺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教你成為歌唱達人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國有建設企業(yè)《大宗材料及設備采購招標管理辦法》
- 民間秘術絕招大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