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南京市鼓樓區(qū)九年級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4月南京市鼓樓區(qū)九年級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4月南京市鼓樓區(qū)九年級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4月南京市鼓樓區(qū)九年級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4月南京市鼓樓區(qū)九年級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4月南京市鼓樓區(qū)九年級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2024.04

一、(21分)

1.用古詩原句填空。

古詩中蘊含著許多科學謎題?!吧綒馊障?,(1)",鳥類路線記憶的原理尚未明晰;“潮

平兩岸闊,(2)”藏著一個經典的力學問題;(3)“,”,詩人王

維在塞外看到的究竟是狼煙,還是塵卷風?“停車坐愛楓林晚,(4)",是誰給秋天的草葉

染色?“(5),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一段怎樣奇妙的有機物旅程……古詩詞為我們打開

了博覽萬物的另一扇門。

班級開展“游學博物館”活動,請你參加。

南京是座博物館。從“天下文shU"到''世界文學之都”,千年文脈的滋養(yǎng),讓南京城散發(fā)出獨有的文

化魅力。大大小小的各類博物館散于街角,藏于巷陌,交融新舊,同構古今,蘊藉風流。讓我們行走在

這座”博物館之城”,聆聽歷史滄桑的回響,觸摸萬物變遷的脈動。

2.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

(1)文shil(2)膾聽

3.下列加點詞語與文段中“風流”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同窗好友如風源云散,各奔東西。

B.藏于山林鄉(xiāng)野,古鎮(zhèn)風源猶存。

C.數風源人物,還看今朝。

D.蘇軾寫承天寺月色,不著一字,盡得風說。

【神游驛路一一近代郵政博物館】

根據要求答題。

近代郵政博物館

對外開放時間:周三至周

上午:9:30-11:30

下午:13:30-16:30

(圖二)

(圖一)

4.請解說圖一郵票中的圖案與“郵”的關系。

5.組員想邀請曹老師周末一起參觀郵政博物館,請根據圖二給曹老師發(fā)一則短信。

【探秘天象一一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

走進大門,“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石碑映入眼簾,石碑西側有座鸞鳳風向儀。小石為這座風向儀寫

了一段介紹:

八百多年前古人就用鸞鳳風向儀來測量風向。鸞鳳兩足立于圓盤之上,圓盤中心有孔,有軸垂直通過圓

盤中心,當風吹來時,鸞與盤可以隨風而轉,鸞頭迎著風向,。古人的測量技術真是巧

妙!中國郵政專為此風向儀設計了一張郵票(見下圖)。

1

7.小石在博物館網站上出了一副對聯,與氣象愛好者互動。請將下聯補充完整。

察言觀色知天象,識自然

而工,"Erfa/evDM

二、(45分)

(一)(15分)

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湖上急雨

[南宋]陸游

溪煙一縷起前灘,急雨俄吞四面山。

造化等閑成壯觀,月明卻送釣船還。

(選自陸游《劍南詩稿》)

儒者又日:“雨從天下”,謂正從天墜也。如實論之,雨從地上,不從天下。見雨從上集,則謂從天下

矣,其實地上也。然其出地起于山,何以明之?《春秋傳》目:“觸石而出,膚寸而合①,不崇朝②而

遍天下,惟太山③也。''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國各以小大為近遠差。雨之出山,或謂云載而行,云散水

墜,名為雨矣。夫云則雨.雨則云矣.初出為云,云繁為雨。猶甚而泥露濡污衣服,若雨之狀。非云與

俱,云載行雨也。

(選自東漢王充《論衡?卷十一?說日篇》)

[注釋]①膚寸而合:形容云氣密集。②崇朝:從天亮到早飯時。喻指時間短暫。③太山:即泰山。

8.賞析詩中“卻”字的表達效果。

9.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太山南/天下小山雨一國/各以小大為近遠差。

B.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國/各以小大為近遠差。

C.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國各以小/大為近遠差。

D.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國各以小/大為近遠差。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夫云則雨,南則云矣,初出為云,云繁為雨。

11.根據詩文內容,完成思維導圖

2

12.古人常說“造化神奇”。請結合詩文及下面鏈接材料,探究“造化”的神奇之處。

氣自卑而升上。水出于山,氣之化也。水自高而趨下,入于大海,水歸本也,蓋水、氣一也。氣為水之本,

水為氣之化,氣鐘而水息矣,水流而氣消矣。

(選自郎瑛《七修類稿》)

。(11分)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從一棵樹到一方自然

①有這樣一群人,花了一年時間去觀察附近的一棵樹,并由此進入了大自然的奇妙世界。

②韓慕慧嫩將小區(qū)里的香樟樹命名為“小七”。谷雨那天早晨,韓慕慧嫩推開窗戶,聞到一股若有若無

的清香。她推測是樟花的香氣。她一直擔心自己會錯過樟樹花期。那一周,她天天用望遠鏡來遙望“小

七”。樟花只有米粒大小,平時走在街上難以望見,這一次她終于迎來了“小七”花滿枝頭的時刻。

③''動物掌控空間,植物掌控時間?!表n慕慧嫩更加理解了這句話的深意。重復的生活會讓人喪失對時

間的感知,而時間的每一點流逝,在植物身上都留有印記。

④不少“樹友”是帶著孩子一同來觀樹的。壽瑜瑾帶著兒子一起端詳了玉蘭的冬茅,兒子寫下了一首詩:

玉蘭的花茅長在枝頭/就像一支支毛筆/在寫什么呢/在書寫自己的生命和故事。這讓壽瑜瑾很佩服孩

子的眼睛,因為玉蘭古時的確有"木筆"的叫法。

時不時地看一看天空

⑤計云著迷于觀云,源于2012年的一次偶遇。那一次野外科考時,他看到一朵云緩緩變成了七彩云,頓

時就被震住了,為了弄明白原理,他查閱了大量資料,還請教了觀云活動的先行者,最終確認了那片“七

彩祥云”叫“環(huán)地平弧”,屬于冰晶云折射陽光形成的冰暈現象。這些關鍵詞,為他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⑥“對于花鳥魚蟲這些類群而言,一個物種變成別的物種至少需要200萬年時間。但一種云變化成另一

種云可能只需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你現在認識了這朵云,不代表一分鐘以后你認識它……”對于普

通人來說,觀云入門容易,深入其中就并不簡單了。計云之所以短時間內就能從入門觀云到精通天象,

是因為有科考調查的經驗。

⑦計云給出的建議是,不要急于和執(zhí)著于鑒定云彩,“入門”更重要的心態(tài)是享受觀察。能夠利用碎片

時間,時不時地看一看天空,把全部的天空奇觀當成一場拼圖游戲的人往往能更快地成為高階玩家。

做科普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⑧做博物科普第11年,還是有很多人問張辰亮:我知道你這些花鳥魚蟲的名字有什么用?

⑨“我其實挺煩這種問題的。但既然所有人都在問,與其跟他們對抗,不如想想怎么讓這些知識有用?!?/p>

張辰亮給自己想了一套解釋,聽起來很平實:可以用你教的知識吹牛。

⑩現在拍香格里拉、拍墨脫、拍新疆花海之類的紀錄片,觀眾看了或許就會想去那里。等到他們真的現

場看到這些物種,會感到特別親切:哎,這不就是小亮說的那個什么嘛!

?“他們不是瞅一眼就過去了,他們甚至可能會喊,哎,停車停車,我下去要合個影!”張辰亮說,這

就是科普的用處,“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不一樣。”

?劉華杰是博物學文化的推動者,他形容博物活動''無用而美好”。無用,是相對于科學而言的。雖然

參與博物活動的人,也能參與到科學研究中——最典型莫過于觀鳥者加入鳥類調查,但對大多數博物愛

好者而言,無論是收獲科學認知,還是為科學做貢獻,都不是必然的。

3

?美好的感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劉華杰來說,那意味著自由。自由是當無法出門的時候,

通過凝視窗外的一只鳥或者一棵樹,也可以獲得心靈的寧靜與愉悅;自由更是對生命法則的深刻認識,

知其不可為而不為。希望在自然中,你也能找到屬于你的那份美好。

(選編自《三聯生活周刊》2023年第38期)

13.對材料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孩子把玉蘭冬芽比作毛筆是受到玉蘭古稱的啟發(fā)。

B.計云要求博物愛好者必須有一定專業(yè)知識的儲備。

C.張辰亮認為博物知識的價值是能拿來跟朋友吹牛。

D.劉華杰認為自由也應該是“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14.劉華杰形容博物活動“無用而美好”,你認為韓慕慧嫩和計云會贊同他的說法嗎?為什么?

15.如果讓你根據下面的提綱補充一則材料,你會預想一個什么標題?為什么?

。從一糠樹劍一方自然X

。廿不時也看一看天空}做科暮的奇義到底是什么

O___A___J

(三)(13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偉大的猴子

李漢榮

①深夜,幾只猴子長臂牽著長臂,從樹上倒吊到井下,目光專注地望著水中的月亮,它們要把它撈起來。

②這個故事和畫面,從小時至今,幾十年過去了,一直牢牢地留在記憶里?,F在,我有時閉起眼睛,就

看見那幾只猴子,仍在倒吊著,而月亮,仍藏在水下。

③這個故事的原意,似乎是善意地嘲諷猴子的愚蠢:地上與天上不分,真相與幻影莫辨,徒勞地浪費時

間和生命。

④這樣說似乎也沒錯,但是,多年來,我一直覺得把這幾只猴子視為愚蠢是過于簡單了,難道到井里撈

一條魚,撈一把黃金才算聰明,甚至是絕頂智慧;而試圖把水底的月亮打撈出來,就注定愚蠢、荒謬?

⑤那個故事沒有說明猴子們?yōu)槭裁匆獡圃?,假如把月亮撈起來,又將如何——這當然永遠沒有結局。

⑥我想,那幾只猴子并非僅僅為了果腹才去撈月的,猴子們在樹上出沒,它們的生活來源主要在樹上,

水里的那個月亮,肯定不是食物,這點猴子是知道的。那么,它們?yōu)楹尾幌勇闊⒚爸锌赡芗w沉沒

的危險,倒吊著自己,忍受著暈眩,去撈那水底之月呢?

⑦這個過程充滿了懸念、迷狂,過程的盡頭是月亮,它藏在水下,懸于高天。不能升天摘下它,那就入

水撈起它——一群猴子就這樣與命運認真地做起了游戲。

⑧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而水中的月亮卻多到無數,海中之月,湖中之月,河中之月,溪中之月,泉中

之月,碗中之月,甚至,一顆露水、一滴清水里,都藏著一個月亮。這就是說,世間有無數等待打撈的

月亮。

⑨當然,也許那幾只猴子撈月未成,變得聰明起來,實惠起來,從此除了吃喝繁衍,再也不做撈月的游

戲了;但是,我情愿它們沉浸于這個偉大的游戲之中,吃喝之外,陶醉于撈月;繁衍之外,喜悅于追逐

幻想。

如今,也許所有的猴子都已進化得絕頂聰明,都成了標準的猴子,吃喝繁衍之外,它們不再對任何月亮

感興趣,無論天上月,還是水中月。它們只看重身上的利爪、嘴邊的吃食、體內的情欲。

⑩所以我時常聽見山林里的傳聞和動物園猴山的故事:為了爭奪獵物,它們發(fā)動了一場場戰(zhàn)爭。猴的部

落里,彌漫著仇恨和血腥;善良的猴,根本無法活下去,所以,猴子一出生,就要接受仇恨教育和戰(zhàn)爭

訓練。

4

?我因此對活在我記憶里的那幾只猴子充滿了懷念和敬意——

?它們倒懸著自己,與生存的殘酷法則保持了相反的方向,在血腥之外,在燥熱的叢林之外,它們打撈

清涼的月亮。

?即使它們兩手空空,即使它們失敗了,它們,也是偉大的猴子。

(選自李漢榮《萬物有情》)

16.最先想起撈月亮的猴子,會發(fā)出怎樣的提議呢?下列猜測最符合文意的是()

A.天上的月亮摘不到,試一試水里的月亮呢?

B.水里的月亮圓又大,我們撈上來嘗一嘗吧!

C.頸椎不舒服,倒吊著在樹下會不會好一些?

D.誰能將水里的月亮撈上來,就選他做猴王!

17.小石認為畫線句用“認真”修飾“做游戲”不妥,你同意他的看法嗎?請說明理由。

一群猴子就這樣與命運認真地做起了游戲。

18.文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請舉一例并做賞析。

19.本文結尾和《偉大的悲劇》結尾有何異同?請寫下你的探究結果。

①即使它們兩手空空,即使它們失敗了,它們,也是偉大的猴子。(李漢榮《偉大的猴子》)

②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

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茨威格《偉大的悲劇》)

(四)名著閱讀。(6分)

20.讀一本書常常會發(fā)現其它值得閱讀的好書。請參照下面示例,寫下你的讀書體驗。

最近讀張承志的書,其中《擊筑的眉間尺》將《史記》里的《刺客列傳》描繪得那般歌泣,又寫到魯迅

《故事新編》中的“眉間尺”,驚嘆英雄主義的壯美。于是,從《擊筑的眉間尺》這篇文章開啟了《史

記》《故事新編》兩本書的閱讀。

(王安憶《書中書》)

三、(54分)

21.請介紹一種文字游戲或數字游戲的規(guī)則。

要求:①條理清楚,正確表達;②120字以內。

22.博物館舉辦征文活動,請選擇一題,完成投稿。

題A:假如讓你為家鄉(xiāng)建造一座博物館,你希望建造什么主題的博物館?建造這一主題博物館的意義是

什么?請以《建一座_______________主題博物館》為題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看法。

題B:假如你是一件博物館展品,在你身上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請發(fā)揮想象,寫一篇文章。

要求:(1)若選題A,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若選題B,自擬題目,然后作文。

(2)文中不得出現試卷中已出現的博物館或展品,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3)文體自定,不少于600字。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1分)

1.(6分)(1)飛鳥相與還(2)風正一帆懸(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4)霜葉紅于二月花(5)

落紅不是無情物(每空1分)

2.(2分)(1)樞(2)ling

3.(2分)B

4.(3分)圖中使者騎著馬,拿著公文信件,表明了“郵”傳遞信息的功能。

5.(3分)得分要點:禮貌邀請,信息吻合,問詢得體。

示例:曹老師:您好!本周末同學們想邀請您一起去參觀近代郵政博物館,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上午9:30

到11:30和下午13:30至U16:30,不知您哪個時間點比較方便?期待您的到來,謝謝!

6.(2分)根據鸞鳥的頭部(尾部)的方向可以測量風向

5

7.(3分)要求:結構和上聯一致;內容和氣象觀察相關

示例:測雨量風(3分)狂風暴雨/呼風喚南(2分)偷天換日/上天入地/借古諷今(1分)

二(45分)

(一)(15分)

8.(3分)“卻”字寫出了天氣突然從狂風暴雨轉為月明風清(2分),表達作者對造化神奇的贊嘆(1分)。

9.(2分)B

10.(3分)其實云就是雨,雨就是云,它剛出來是云,云濃密了就變成雨。

11.(4分)(1)地上(2)溪煙一縷起前灘(如第一二句都寫,只得1分)(3)山上

12.(3分)示例:大自然雖然是神奇的,但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云能變成雨,雨能變成氣,氣又能變成

水,可見世間萬物是相互關聯的,變幻莫測,循環(huán)轉化。

(二)(11分)

13.(3分)D

14.(4分)韓慕慧嫩:贊同,這樣可以更好地感知時間和空間,能讓內心更愉悅,讓生活更加美好。(2

分)計云:贊同,因為看似“無用”,實則可以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享受觀察,保持一顆好奇而不功

利的心。(2分)

15.(4分)示例:和身邊的昆蟲做朋友。(2分)理由:前面兩則材料是從植物和云朵的角度去探討了

普通人通過研究發(fā)現的科普美好,補充的這則材料想從研究動物角度去揭示科普的美好意義,這樣既可

以呈現材料的豐富性,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科普愛好者加入到研究隊伍中來。(2分)

(三)(13分)

16.(3分)A

17.(3分)不同意?!罢J真”表現了猴子撈月時沉浸其中,執(zhí)著追求幻想?!坝螒颉苯沂玖藫圃率浅鲇诤闷?/p>

心,而不是功利目的,用“認真”修飾“做游戲”表現猴子不被命運法則所控制,與殘酷的生存法則保持相

反的方向。

18.(3分)

示例一:把燥熱的山林和清涼的月亮作對比,體現了物質和精神的矛盾沖突,表達了作者對追求夢想者

的敬意。

示例二:把撈月亮的猴子和猴山(動物園)里的猴子作對比,體現了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藝術的矛盾沖

突,表達了作者對追求藝術者的敬意。

19.(4分)相同點:都卒章顯志,用“偉大”一詞來贊美行動中的失敗者,贊美了人類對夢想的追逐。(2

分)不同點:《偉大的悲劇》的結尾處說斯科特的“偉大”是指人類為了理想和榮耀,征服自然過程中的

偉大;《偉大的猴子》結尾處說猴子的“偉大”是為了追逐幻想和趣味表現出來的超越功利之心的純粹,

此處用“偉大”形容猴子,大詞小用,發(fā)人深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