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應急預案TOC\o"1-2"\h\u21794第1章突發(fā)事件總體概述 4241671.1突發(fā)事件定義與分類 46811.2突發(fā)事件影響范圍及程度 4242891.3預案制定目的與原則 45038第2章組織架構及職責 5275452.1領導小組及職責 5186432.1.1領導小組組成 5272342.1.2領導小組職責 5249482.2應急指揮部及職責 547842.2.1應急指揮部組成 5324012.2.2應急指揮部職責 5131552.3各部門職責 615362.3.1電力保障部門 6275482.3.2水務保障部門 6205762.3.3燃氣保障部門 660132.3.4安全保衛(wèi)部門 6326032.3.5綜合管理部門 6306722.3.6宣傳部門 618472.3.7人力資源部門 75084第3章預警與信息報告 735373.1預警機制 738303.1.1建立預警體系 747153.1.2預警信息來源 7142273.1.3預警發(fā)布 7115113.2信息報告流程 79933.2.1信息收集 7268323.2.2信息初報 741463.2.3信息續(xù)報 776613.2.4信息終報 855713.3信息報告要求 813133.3.1及時性 8175633.3.2準確性 8263373.3.3完整性 84163.3.4規(guī)范性 8417第4章停電應急預案 8210094.1停電應對措施 8276044.1.1及時通知 8184344.1.2緊急照明 858914.1.3人員疏散 880824.1.4通信保障 811854.1.5重要設備運行 8314714.2停電期間設備保護 96474.2.1電力設備檢查 9233994.2.2備用電源啟用 9133714.2.3電氣設備防護 9102644.2.4防止火災 959914.3停電恢復及檢查 9222654.3.1停電恢復 9259104.3.2設備檢查 9131394.3.3調查 9326254.3.4應急預案修訂 921734第5章停水應急預案 9203615.1停水應對措施 9136435.1.1信息發(fā)布與通知 9284055.1.2緊急供水調度 9320845.1.3現場應急處置 10275385.2儲備用水管理 10129185.2.1儲備用水設施建設 10204495.2.2儲備用水管理機制 10277825.3停水恢復及檢查 1057225.3.1恢復供水 10159445.3.2檢查評估 10102835.3.3信息公示 104013第6章停氣應急預案 10192276.1停氣應對措施 10242316.1.1信息發(fā)布與通知 11162396.1.2應急響應啟動 11174086.1.3用戶指導 1156316.2停氣期間設備保護 11173106.2.1關閉燃氣設備 11183946.2.2設備巡查與維護 11276626.2.3防范措施 1192596.3停氣恢復及檢查 11100696.3.1恢復供氣 1136546.3.2用戶確認 11284996.3.3設備檢查 1153726.3.4總結與改進 1227201第7章人員疏散與安置 12301187.1疏散原則與程序 12225387.1.1疏散原則 12288167.1.2疏散程序 12162807.2疏散路線及臨時安置點 12168057.2.1疏散路線 128357.2.2臨時安置點 12265057.3疏散人員生活保障 13322647.3.1生活保障措施 13298347.3.2心理援助 135941第8章物資保障與設備維護 13163978.1應急物資儲備與管理 13267928.1.1物資儲備原則 13175038.1.2物資儲備種類 13132698.1.3物資儲備數量 1351378.1.4物資儲備地點 1310718.1.5物資管理 13274748.2設備維護與搶修 1445208.2.1設備維護 14176248.2.2搶修隊伍建設 14195568.2.3搶修設備與工具 14223638.2.4搶修流程 147258.3應急設備調配與使用 14183588.3.1設備調配原則 14240218.3.2設備調配流程 14320318.3.3設備使用培訓 1426868.3.4設備使用注意事項 14123148.3.5設備使用后評估 1426572第9章宣傳教育與培訓 14210139.1應急預案宣傳 14323369.1.1宣傳內容 1568609.1.2宣傳方式 15313599.2應急知識培訓 15127759.2.1培訓對象 15262019.2.2培訓內容 15241789.2.3培訓方式 1514159.3應急演練與總結 16130839.3.1演練組織 1638669.3.2演練實施 1695619.3.3演練總結 166803第10章預案管理與更新 161201810.1預案審批與發(fā)布 1647810.1.1預案編制完成后,由相關部門進行初步審查,保證預案內容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162161810.1.2提交至公司或部門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進行正式發(fā)布。 161852610.1.3發(fā)布預案時,應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和培訓,保證相關人員熟悉預案內容和操作流程。 1614410.2預案修訂與完善 162234610.2.1定期評估預案的實際執(zhí)行效果,結合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事件的實際情況,對預案進行修訂與完善。 162549910.2.2遇有法律法規(guī)、政策調整或組織架構變更等情況,應及時對預案進行適應性調整。 17867010.2.3鼓勵各部門和員工積極參與預案修訂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持續(xù)優(yōu)化預案內容。 171622210.3預案實施與監(jiān)督 17619610.3.1明確預案實施的責任主體和職責分工,保證預案在突發(fā)情況下能夠迅速、有效地執(zhí)行。 17284810.3.2建立預案執(zhí)行的監(jiān)督和檢查機制,定期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發(fā)覺問題及時整改。 171785510.3.3對預案執(zhí)行過程中的優(yōu)秀事跡和典型經驗進行總結,推廣有益做法,提高應對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事件的整體能力。 17第1章突發(fā)事件總體概述1.1突發(fā)事件定義與分類突發(fā)事件,是指突然發(fā)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影響的事件。根據性質和成因,突發(fā)事件可分為以下幾類:(1)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澇、臺風、干旱等自然災害事件;(2)災難:如火災、爆炸、泄漏、交通等災難事件;(3)公共衛(wèi)生事件:如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職業(yè)中毒等公共衛(wèi)生事件;(4)社會安全事件:如恐怖襲擊、暴力犯罪、群體性事件等社會安全事件。1.2突發(fā)事件影響范圍及程度突發(fā)事件影響范圍廣泛,涉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等多個方面。其影響程度分為以下幾級:(1)特別重大: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全國或跨省級行政區(qū)域,需啟動國家級應急響應;(2)重大: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全省或跨市級行政區(qū)域,需啟動省級應急響應;(3)較大:造成一定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全市或跨縣級行政區(qū)域,需啟動市級應急響應;(4)一般:造成較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全縣或局部地區(qū),需啟動縣級應急響應。1.3預案制定目的與原則本預案旨在建立健全突發(fā)事件應對機制,提高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降低突發(fā)事件造成的損失,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預案制定遵循以下原則:(1)以人為本,生命至上: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將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至最低;(2)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加強日常安全管理,提高預警能力,做好應急準備工作;(3)統(tǒng)一領導,分級負責:明確各級部門和單位的職責,形成協(xié)調有力的應急管理體系;(4)快速反應,協(xié)同應對: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實現部門之間、區(qū)域之間的協(xié)同配合;(5)科學決策,依法實施:依據法律法規(guī),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和實施應急預案。第2章組織架構及職責2.1領導小組及職責2.1.1領導小組組成成立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應急預案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公司高層領導擔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副組長和成員。2.1.2領導小組職責(1)制定和修訂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應急預案;(2)審批應急預案的實施方案和重要事項;(3)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4)指揮、協(xié)調和監(jiān)督應急響應工作;(5)定期評估應急預案的執(zhí)行情況和效果,不斷完善應急預案。2.2應急指揮部及職責2.2.1應急指揮部組成設立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由領導小組副組長擔任指揮長,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副指揮長和成員。2.2.2應急指揮部職責(1)貫徹執(zhí)行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2)組織實施應急預案,協(xié)調各部門開展應急響應工作;(3)對突發(fā)事件進行實時監(jiān)控,及時掌握相關信息,為領導小組提供決策依據;(4)組織召開應急指揮部會議,研究解決應急響應工作中的重大問題;(5)定期向領導小組報告應急響應工作情況。2.3各部門職責2.3.1電力保障部門(1)負責突發(fā)停電事件的應急響應工作;(2)及時組織搶修,恢復電力供應;(3)與供電部門保持密切溝通,了解停電原因和預計恢復時間。2.3.2水務保障部門(1)負責突發(fā)停水事件的應急響應工作;(2)及時組織搶修,恢復供水;(3)與供水部門保持密切溝通,了解停水原因和預計恢復時間。2.3.3燃氣保障部門(1)負責突發(fā)停氣事件的應急響應工作;(2)及時組織搶修,恢復供氣;(3)與燃氣部門保持密切溝通,了解停氣原因和預計恢復時間。2.3.4安全保衛(wèi)部門(1)負責突發(fā)事件現場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2)保證應急響應期間公司人員和財產的安全;(3)協(xié)助相關部門維護社會秩序。2.3.5綜合管理部門(1)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備和調度;(2)提供應急響應期間的通訊、交通、后勤等保障;(3)收集、整理和歸檔應急響應相關資料。2.3.6宣傳部門(1)負責應急響應期間的輿論引導和對外宣傳工作;(2)及時發(fā)布突發(fā)事件進展和應急響應情況;(3)協(xié)助處理與突發(fā)事件相關的輿情問題。2.3.7人力資源部門(1)負責組織應急響應隊伍的培訓和管理;(2)制定和落實應急響應期間的人員調度計劃;(3)保障員工在應急響應期間的合法權益。第3章預警與信息報告3.1預警機制3.1.1建立預警體系建立完善的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預警體系,包括信息監(jiān)測、預警發(fā)布、預警接收等環(huán)節(jié)。根據突發(fā)事件的緊急程度、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將預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3.1.2預警信息來源預警信息來源主要包括部門、電力、水務、燃氣企業(yè)、社會公眾和其他相關信息渠道。各部門和單位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保證預警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權威性。3.1.3預警發(fā)布預警發(fā)布由應急管理部門或相關部門負責。接到預警信息后,應及時通過廣播、電視、短信、網絡等多種途徑向受影響區(qū)域內的居民和企業(yè)發(fā)布預警信息,保證預警信息覆蓋到位。3.2信息報告流程3.2.1信息收集各級部門、電力、水務、燃氣企業(yè)等要建立健全信息收集網絡,實時監(jiān)測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事件,并做好信息記錄和匯總。3.2.2信息初報發(fā)生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事件后,事發(fā)單位或個人應立即向所屬部門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事件發(fā)生時間、地點、影響范圍、已采取的措施等。3.2.3信息續(xù)報在突發(fā)事件的處置過程中,事發(fā)單位或個人應定期向上級部門續(xù)報事件進展、采取措施和需協(xié)調解決的問題等。3.2.4信息終報突發(fā)事件處置結束后,事發(fā)單位或個人應向所屬部門提交事件總結報告,包括事件原因、損失情況、處置過程、經驗教訓等。3.3信息報告要求3.3.1及時性信息報告要迅速、準確,保證在第一時間內將事件信息報告給上級部門。3.3.2準確性信息報告內容要真實可靠,不得瞞報、虛報、漏報。3.3.3完整性信息報告要全面反映事件發(fā)生、發(fā)展、處置過程,以及涉及的人員、財產損失等情況。3.3.4規(guī)范性信息報告要按照統(tǒng)一的格式和要求進行,保證報告的規(guī)范性和可讀性。第4章停電應急預案4.1停電應對措施4.1.1及時通知當發(fā)生停電事件時,應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保證信息暢通,以便采取相應措施。4.1.2緊急照明保證緊急照明設備正常工作,包括備用電源、應急燈等,保障人員疏散和重要場所的照明需求。4.1.3人員疏散啟動人員疏散預案,按照預定路線將人員疏散至安全區(qū)域,保證人員安全。4.1.4通信保障保障應急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保證與上級部門、相關部門和人員的通信聯(lián)系。4.1.5重要設備運行對于關鍵設備,應根據實際情況啟用備用電源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證設備正常運行。4.2停電期間設備保護4.2.1電力設備檢查對電力設備進行巡查,保證設備處于安全狀態(tài),防止因停電導致的設備損壞。4.2.2備用電源啟用啟用備用電源,保障關鍵設備、重要場所的電力供應。4.2.3電氣設備防護對易受停電影響的電氣設備采取防護措施,如斷電、短路保護等。4.2.4防止火災加強消防巡查,保證消防設施正常,防止因停電引發(fā)的火災。4.3停電恢復及檢查4.3.1停電恢復在接到電力部門恢復供電通知后,按照預定程序逐步恢復電力供應。4.3.2設備檢查恢復供電后,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保證設備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4.3.3調查對停電事件進行調查,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4.3.4應急預案修訂根據停電事件處理過程中發(fā)覺的問題,及時修訂應急預案,提高應對停電事件的能力。第5章停水應急預案5.1停水應對措施5.1.1信息發(fā)布與通知建立緊急信息發(fā)布機制,一旦發(fā)生停水事件,立即通過多渠道(如短信、公告、廣播等)通知受影響區(qū)域內的居民和企業(yè)。明確告知停水原因、預計持續(xù)時間、可能影響的范圍及緊急聯(lián)系方式。5.1.2緊急供水調度啟動緊急供水預案,調度備用水源,優(yōu)先保障醫(yī)院、學校、養(yǎng)老院等重要場所的用水需求。與相鄰區(qū)域協(xié)調水源,實施區(qū)域間水資源合理調配。5.1.3現場應急處置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現場搶修,保證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供水。必要時,對受影響區(qū)域采取臨時供水措施,如設置臨時取水點、配送飲用水等。5.2儲備用水管理5.2.1儲備用水設施建設在居民區(qū)、公共場所等建設儲備用水設施,保證在停水事件發(fā)生時,能提供必要的生活用水。定期檢查和維護儲備用水設施,保證其正常使用。5.2.2儲備用水管理機制制定儲備用水管理制度,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保證儲備用水的合理調配和使用。定期對儲備用水進行質量檢測,保證水質安全。5.3停水恢復及檢查5.3.1恢復供水在搶修完成后,及時恢復受影響區(qū)域的供水?;謴凸┧?,對供水管網進行沖洗、消毒,保證水質達標。5.3.2檢查評估停水事件結束后,組織相關部門對事件原因、應對措施、恢復情況等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對類似事件的能力。5.3.3信息公示將停水事件的檢查評估結果、整改措施等相關信息公示,接受社會監(jiān)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加強輿論引導,維護社會穩(wěn)定。第6章停氣應急預案6.1停氣應對措施6.1.1信息發(fā)布與通知建立應急信息發(fā)布機制,保證在停氣發(fā)生時,及時向受影響區(qū)域內的居民和企業(yè)發(fā)布停氣信息。通過短信、社區(qū)廣播、官方網站等渠道,告知用戶停氣原因、預計持續(xù)時間及應急聯(lián)系方式。6.1.2應急響應啟動接到停氣通知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入應急狀態(tài)。保證應急搶修隊伍、設備、材料等資源準備到位。6.1.3用戶指導向用戶普及停氣期間的安全常識,指導用戶關閉燃氣閥門,避免發(fā)生安全。提供緊急聯(lián)絡方式,以便用戶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求助。6.2停氣期間設備保護6.2.1關閉燃氣設備指導用戶在停氣期間關閉所有燃氣設備閥門,防止燃氣泄漏。對公共燃氣設施進行緊急關閉,保障公共安全。6.2.2設備巡查與維護加強對燃氣管道、閥門、調壓設施的巡查,保證設備在停氣期間安全穩(wěn)定。對巡查中發(fā)覺的問題,及時進行維修和處理。6.2.3防范措施在停氣區(qū)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提醒行人注意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使用臨時圍擋、警示帶等。6.3停氣恢復及檢查6.3.1恢復供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快恢復受影響區(qū)域的供氣。按照預定順序逐步恢復供氣,避免供氣壓力波動導致的安全問題。6.3.2用戶確認在恢復供氣后,通知用戶進行確認,保證用戶正常使用燃氣。對用戶反饋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保證供氣安全穩(wěn)定。6.3.3設備檢查停氣結束后,對受影響區(qū)域的燃氣設施進行全面檢查,保證設備運行正常。對檢查發(fā)覺的問題進行及時修復,避免安全隱患。6.3.4總結與改進收集本次停氣應急過程中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總結。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改進措施,提高應急預案的實效性。第7章人員疏散與安置7.1疏散原則與程序7.1.1疏散原則(1)安全第一:保證人員生命安全為首要任務,采取快速、有序的疏散方式。(2)分類指導:根據人員特點,實行分類指導,保證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得到優(yōu)先照顧。(3)統(tǒng)一指揮:成立疏散指揮部,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協(xié)調、統(tǒng)一指揮疏散工作。(4)快速反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保證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7.1.2疏散程序(1)發(fā)布預警:接到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通知后,立即發(fā)布疏散預警。(2)組織動員: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相關人員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3)疏散準備:檢查疏散設施設備,保證疏散通道暢通。(4)實施疏散:按照疏散預案,組織人員有序疏散。(5)信息報告:及時向上級報告疏散進展情況,保證信息暢通。7.2疏散路線及臨時安置點7.2.1疏散路線(1)明確疏散路線:制定合理的疏散路線,保證人員快速、安全到達臨時安置點。(2)設置路標:在疏散路線上設置明顯的指示牌和路標,引導人員疏散。(3)保障疏散通道暢通:保證疏散通道無障礙,必要時安排專人指揮交通。7.2.2臨時安置點(1)選址原則:臨時安置點應選擇在安全、寬敞、交通便利的區(qū)域。(2)設置要求:臨時安置點應具備基本的生活保障設施,如供水、供電、衛(wèi)生設施等。(3)容量評估:根據可能需要安置的人數,評估臨時安置點的容量,保證能滿足需求。7.3疏散人員生活保障7.3.1生活保障措施(1)食物供應:保證臨時安置點有充足的食物供應,滿足人員基本生活需求。(2)飲水保障:提供安全的飲用水,保證人員飲水衛(wèi)生。(3)醫(yī)療救護:設立臨時醫(yī)療點,提供基本的醫(yī)療服務。(4)衛(wèi)生保障:加強臨時安置點的衛(wèi)生管理,預防疾病傳播。7.3.2心理援助(1)開展心理疏導:針對疏散人員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援助。(2)組織文化活動:豐富疏散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緩解緊張情緒。(3)加強信息溝通:及時發(fā)布相關信息,回應疏散人員的關切。第8章物資保障與設備維護8.1應急物資儲備與管理8.1.1物資儲備原則根據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事件的應急需求,遵循“合理布局、重點保障、動態(tài)管理”的原則,進行應急物資儲備。8.1.2物資儲備種類主要包括:生活必需品、應急照明設備、發(fā)電機、水泵、水管、水袋、燃料、維修工具、防護用品等。8.1.3物資儲備數量根據企業(yè)規(guī)模、人員數量及應急需求,合理確定各類應急物資的儲備數量。8.1.4物資儲備地點在廠區(qū)內設立專門的應急物資庫房,保證應急物資的安全、干燥、易取。8.1.5物資管理建立應急物資管理制度,定期檢查、維護、更新應急物資,保證物資的完好率。8.2設備維護與搶修8.2.1設備維護制定設備維護計劃,定期對關鍵設備進行保養(yǎng)、維修,保證設備正常運行。8.2.2搶修隊伍建設成立專業(yè)的搶修隊伍,負責突發(fā)事件的設備搶修工作。8.2.3搶修設備與工具配備必要的搶修設備、工具和備品備件,保證搶修工作的及時開展。8.2.4搶修流程明確搶修流程,提高搶修效率,保證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迅速恢復正常運行。8.3應急設備調配與使用8.3.1設備調配原則根據突發(fā)事件的緊急程度和影響范圍,合理調配應急設備,保證重點區(qū)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應急需求。8.3.2設備調配流程建立應急設備調配流程,明確各部門職責,保證設備快速、高效地調配到現場。8.3.3設備使用培訓對相關人員開展應急設備使用培訓,保證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人員能夠熟練操作應急設備。8.3.4設備使用注意事項明確應急設備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保證設備安全、可靠地運行。8.3.5設備使用后評估在應急設備使用結束后,對設備使用情況進行評估,為今后的應急設備管理和調配提供參考。第9章宣傳教育與培訓9.1應急預案宣傳為提高全體員工對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應急預案的認識,增強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應積極開展應急預案宣傳工作。9.1.1宣傳內容(1)應急預案的基本知識、目的和意義;(2)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事件的類型、特點和危害;(3)應急組織體系、職責和應急響應程序;(4)應急資源保障及應急處置措施;(5)自救互救、疏散轉移等應急技能。9.1.2宣傳方式(1)組織專題講座、培訓班;(2)制作宣傳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工智能視角下的認知科學研究
- 智慧林業(yè)推動林業(yè)新質生產力的內在機制與發(fā)展路徑研究
- 公平原則下個人信息同意機制的法律經濟學分析
- 勞動力市場扭曲的成因機制及其影響效應研究與對策探討
- 高中物理案例教學科學思維培養(yǎng)
- 橋頭飯?zhí)霉芾磙k法細則
-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人才隊伍建設與培訓體系
- 大氣光學湍流廓線的探測與預測技術研究
- 昭通盆景栽培管理辦法
- 國家安全學習體會
- GB/T 307.4-2017滾動軸承推力軸承 產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和公差值
- GB 29415-2013耐火電纜槽盒
- 《密碼法》培訓只是講座PPT課件(帶內容)
- 建筑工程文件歸檔管理明細表
- 如何解讀血常規(guī)報告
- 區(qū)域消防安全風險評估規(guī)程DB50-T 1114-2021
- 免疫調節(jié)治療在腦卒中的運用課件
- 機關檔案管理工作培訓PPT課件
- 25T汽車吊檢驗報告
- 變頻空調中的永磁電機電感分析
- 高考??颊Z法填空詞性轉換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