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1:詩歌鑒賞(考題猜想)

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

題組1:真題闖關

(2023上?河南平頂山?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本詩寫實景部分采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請找出實寫部分寫動景的句子和寫靜景的句子,抄寫下來。

動景:____________

靜景:____________

2.透過這首詩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

【答案】L水何澹澹;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2.示例:透

過詩句,我看到了一位胸懷寬廣、有遠大抱負、渴望統(tǒng)一天下、建功立業(yè)、對未來躊躇滿志的詩人形象。

【解析】1.本題考查古詩詞景物描寫的分析。

前八句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睂懙氖莿泳?,“樹木叢生,百草

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八五e?,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

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

觀。據(jù)此填空即可。

2.本題考查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

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可知,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結

合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lián)想中表現(xiàn)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

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讀者仿佛看到了奮發(fā)進取,

立志統(tǒng)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的曹操,觸模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

據(jù)此回答即可。

(2023上?河南周口?七年級校聯(lián)考期末)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這首詩為什么以描寫“楊花”“子規(guī)”兩樣景物起筆?

4.這首詩的主旨句表達了什么情感?請結合詩句加以理解。

【答案】3.①表明事情發(fā)生的時令。②楊花飄忽不定,行游無蹤,暗喻征人前途命運未卜,子規(guī)常鳴“不

如歸去”,借用來關懷跋山涉水,遠走他鄉(xiāng)的友人王昌齡,希望他早日歸來。4.主旨句“我寄愁心與

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豐富的想象,把“愁心”寄托給了“明月”,讓“明月”跟隨陪伴友人直到夜郎西,

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也帶到那里,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解析】3.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規(guī)啼鳴之時?!皸罨浔M”點出聞訊的時節(jié)一暮春;選取楊花、

子規(guī)兩個意象,“楊花”給人飄忽不定的感覺,“子規(guī)”哀傷啼叫,二者合起來有了傷感的氣氛,渲染詩歌凄

涼的氛圍,為全詩奠定了哀傷的基調;借兩個景物表達對友人的思念、關切、同情之情,希望朋友早日歸

來。

4.本題考查詩歌情感把握。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fā)感

憤,寄托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huán)

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

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為主旨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

夜郎以西。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

的屬性,它竟會隨人逐月到夜郎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

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2023上?福建泉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客路”“行舟”,與尾聯(lián)“鄉(xiāng)書”“歸雁”遙相呼應。

B.頷聯(lián)“闊”寫出春潮水漲之景,“懸”描寫了舟順風而行之態(tài)。

C.尾聯(lián)緊承頸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即將回到家鄉(xiāng)的喜悅、激動的心情。

D.這首詩寫景鮮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風格壯美,歷來廣為傳誦。

6.請分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生”和“入”二字的妙處。

【答案】5.C6.“生”“入”采用擬人手法,將“日”和“春”人格化,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夜未消盡,紅日已

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年已來的景象,蘊含了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或:“生”與“入”二

字不僅使得這一聯(lián)對仗工穩(wěn),更妙在這二字一出才使得“海日”與“殘夜”,“江春”與“舊年”這兩不相干之事

物有了聯(lián)結,并且這二字寫出了新生的銳氣,給人以樂觀、積極的藝術鼓舞力量。

【解析】5.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C.尾聯(lián)緊承頸聯(lián),見雁思親,抒發(fā)了詩人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選項“抒發(fā)了詩人即將回到家鄉(xiāng)的喜悅、激動的

心情”的表述不正確,

故選C。

6.本題考查詩歌煉字。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意思是: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

上已呈露春意?!叭丈鷼堃埂薄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

“生”和“入”都是人的動作行為,此處用于“日”與“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美好事

物的象征,用“生”和“入”兩個動詞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情思,寫出了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

升起,舊年還未過,新春已經到來。蘊含著舊事物中總是孕育著新事物,新事物總是在不斷地取代舊事物。

給人以樂觀向上的鼓舞力量,引發(fā)人們對未來美的遐想。

(2023上?云南昆明?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馬致遠岑參

枯藤老樹香,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7.下列對兩首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天凈沙?秋思》前三句全用名詞性詞組列出九種景物,而不用動詞或副詞關聯(lián)事物,與第四句組合

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言簡而意豐。

B.《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的“登高”本為重陽節(jié)的習俗,詩歌中“強欲”二字,表現(xiàn)出詩人強烈的無可

奈何的情緒。

C.兩首詩歌,都寫秋季,但詩歌中均不著“秋”字,而巧妙地借用秋季獨有的景物或活動表明時令,例

如“枯藤”“西風”"登高''和“菊”。

D.《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元曲,“天凈沙”是曲牌名;《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是唐詩中以邊塞征戰(zhàn)為題

材的五言律詩。

8.兩首詩歌題目都有“思”字,請結合具體內容說說作者的“思”有何異同?

【答案】7.D8.二者所思相同之處在于都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不同在于《天凈沙?秋思》是羈旅(漂

泊在外、孤獨)的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是行軍途中,因為重陽節(jié)觸發(fā)的思鄉(xiāng)

之情,還飽含著對戰(zhàn)火中親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7.本題考查對兩首詩歌的理解和分析。

D.《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是唐代詩人岑參創(chuàng)作的五言絕句。不是律詩。故選D。

8.本題考查對詩歌、散曲的理解。

《天凈沙?秋思》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凄涼的背景

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首句“強欲登高去”寫重陽節(jié)登高,而“無人送酒來”,則寫出了無人慰藉的寂寞心

情。第三、四句“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寫詩人對故園菊花的思念和關切。這一聯(lián)不僅描繪了故園菊花

的形象,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同時,通過“傍戰(zhàn)場開”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

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深深關切,暗示了戰(zhàn)亂的影響和對和平的渴望。故可知此詩以重陽登高為題,表達的不

是一般的節(jié)日思鄉(xiāng),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深深關切以及對和平的渴望。

可據(jù)此作答。

(2021上山東濟寧?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9.發(fā)揮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描繪一、二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

10.對上面這首古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前兩句形象地描繪出邊塞的荒涼、凄冷,這是征人思鄉(xiāng)的典型環(huán)境。

B.“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盡”字寫出了征人濃重的、綿綿不絕的鄉(xiāng)愁。

C.詩前兩句寫的是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音,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間接

抒情作烘托、鋪墊的。

D.全詩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于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

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

【答案】9.示例:舉目遠眺,蜿蜒數(shù)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臺,回樂烽前的沙漠如同白雪

飛舞,烽火臺上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描繪出兩個比喻句“沙似雪”“月如霜”)10.C

【解析】9.本題考查詩歌畫面描繪。作答此類題目時,需在詩句翻譯的基礎上,抓住景物特征,合理進

行聯(lián)想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描繪。

示例:詩歌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烽火臺下綿延著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

映照下,沙子像積雪一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凄冷的月色,有如

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

10.本題考查詩歌鑒賞。

C.“間接抒情”有誤?!耙灰拐魅吮M望鄉(xiāng)”詩人直接抒情,將征人濃濃的鄉(xiāng)愁直接點明,突出了主題。

故選C。

(2023上?湖北黃岡?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小題。

【甲】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1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走強的一項是()

A.【甲】詩開篇寫楊花落盡、子規(guī)哀啼,渲染暮春冷清、凄涼的氣氛,題目中的“龍標”是地名,“聞道

龍標過五溪”中的“龍標”是指王昌齡。

B.【乙】詩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營造了一種寂寥、凄涼的典型環(huán)境?!吧乘蒲边\用比

喻,形象地寫出了月下大漠蒼茫的景象。

C.【甲】詩中夜郎本已荒遠,再加一個“西”字就更顯得荒遠;【乙】詩中,烽火臺下一片無垠的沙漠,

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耙估晌鳌薄盎貥贩椤奔缺砻鞯攸c,也能引發(fā)對特定情景的聯(lián)想。

D.“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回樂烽前沙似雪”“不知何處吹蘆管”都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等角度描寫景物,使

人如臨其境。

12.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中,詩人運用了擬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請任選一

個角度,結合詩句內容分析其作用。

13.兩首詩都寫到了“月”,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11.D12.示例1:運用擬人修辭手法,把明月當作使者,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

示例2:奇特的想象,把無知無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夜

郎西。

示例3:情景交融(或以景傳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與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達自己對朋

友的懷念和同情。13.甲詩想象奇特,借明月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牽掛。乙詩描寫“月”,表現(xiàn)了邊塞

的苦寒,襯托征人思鄉(xiāng)的愁緒。

【解析】1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D.有誤,《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運用了視覺和聽覺描寫;《夜上受降城聞笛》

中的“回樂烽前沙似雪”運用視覺描寫,“不知何處吹蘆管”運用聽覺描寫。沒有“嗅覺描寫”;

故選D。

12.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從擬人的角度來說,詩的最后兩句“我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

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作者將自己的離愁別緒寄托在月亮這一事物上,本來無情的冷

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月亮此時愿意接受自己的請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

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詩人對貶謫友人的同情與

對其前途、路途的擔憂關切。

從想象的角度來說,詩的最后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

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月亮不在是高懸在夜空之上的冷月,而是滿含人情味,愿意

將作者的愁緒帶走的“愁月”,用新奇的想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貶謫友人的同情與不舍。

從情景交融的角度來說,詩的最后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

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

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夜郎?!俺睢焙卸鄬雍x,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

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唯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

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將是人的內心情感與月亮交融在一起,運用寓情于景的手法,

以景傳情,表達詩人對貶謫友人的懷念和同情。

13.本題考查詩歌情感比較??山Y合著關鍵詞的運用和理解來體會。

【甲】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通過豐富的想象,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詩人用擬

人的修辭,將月亮人格化,托明月帶去自己對友人的思念,寄托自己的離愁,想象豐富奇妙。在詩人的筆

下,無知無情的明月變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能夠把詩人對朋友的牽掛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意

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乙】詩“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沙漠并非雪原,詩人偏說

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詩人偏說它“如霜”。詩人如此運筆,是為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

愁慘凄涼。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

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發(fā)出思鄉(xiāng)情愫。

(2021上?河南新鄉(xiāng)?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4.詩中兩次提及“巴山夜雨”,你分別是怎樣理解章法的回環(huán)往復之妙的?

15.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4.第一個“巴山夜雨”是實寫,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調;第二個“巴山夜雨”是虛寫,是詩人想象與

妻子團盟,突出重逢的溫馨和愉悅之情。一實一虛,構成了音調和章法的回環(huán)往復之妙。15.①詩人

羈旅的孤寂之感。②渴望與妻子團聚的心情。

【解析】14.此題考查的是對詩歌的理解和析。

“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

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這是實寫。“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

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這是虛寫。虛實結合,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

正好構成了音調與章法的回環(huán)往復之妙,恰切地表現(xiàn)了時間與空間回環(huán)往復的意境之美,達到了內容與形

式的完美結合。

15.本題考查詩歌的情感。解答時需要讀懂詩歌的內容,并且能夠根據(jù)重點語句理解詩歌的情感。

結合寫作背景及詩歌第一句“歸期未有期”可知,詩歌表達了詩人身居異鄉(xiāng)的孤寂的情懷;“巴山夜雨漲秋池”

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

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

(2023上?河南駐馬店?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成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6.請你任選一種這首詩運用的寫作手法,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17.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6.示例(1):對比:“僵臥孤村不自哀”敘述了作者的現(xiàn)實處境和精神狀態(tài),“尚思為國成輪臺”

是對“不自哀”的解釋,前后照應,形成對比。

示例(2):虛實結合:“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

英雄氣概。17.示例(1):抒發(fā)了詩人感人至深的報國之志(或:愛國之情)。

示例(2):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之心。

【解析】16.本題考查寫作手法。

虛實結合:“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成輪臺''是實寫,“僵臥”道出了詩人的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

隔絕的狀態(tài),一“僵”一“孤”,凄涼之極,但是人“不自哀”,因為“尚思為國戍輪臺”,心中有一顆報國之志,

猶有“老驥伏楊,志在千里”的氣概?!耙龟@臥聽風吹雨”中的“風吹雨”,既是自然界的風雨,也可理解為象

征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處境,既是象征,又有雙關手法?!拌F馬冰河入夢來”是虛寫,這正是詩人日夜所思

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一實一虛,虛實結合,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

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

對比:“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兩句的意思是說:我拖著病弱的身體,躺在這荒僻的小村莊里,

但是我并不為自己的艱難處境而哀傷,我還想著為國家去守衛(wèi)北方邊疆。“僵臥孤村不自哀”敘述了作者的

現(xiàn)實處境和精神狀態(tài),“尚思為國成輪臺”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tài)的解釋,前后照應,形成對比。

17.本題考查思想感情。解答這類題目時,要在理解整首詩歌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詩人的特殊經歷以及內

心的情感來理解即可。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兩句表明了我雖然年邁力衰困居在孤獨、荒涼的小村里,可是并不為

自己不受重用而自棄悲哀,還時刻想著率領千軍萬馬為祖國戍守邊關。這兩句述志,表達詩人忠心報國的

情思?!帮L吹雨”一語雙關,既是指自然界的風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運。詩人從“風吹雨”聯(lián)想到南宋

王朝搖搖欲墜的處境,把現(xiàn)實與夢境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抒發(fā)渴望戰(zhàn)場殺敵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

心。

題組2:易錯易混

(2021上?陜西榆林?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8.“晴空一鶴排云上”中的“鶴”是怎樣的形象?

19.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答案】18.搏擊長空、瀟灑自得、奮勇向上的形象。(意近即可)19.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激越向

上的人生態(tài)度。

【解析】18.本題考查意象。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意思是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就引發(fā)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萬里碧空一只仙鶴排開云層的阻礙搖直上,飛上云霄,展現(xiàn)了“鶴”搏擊長空、瀟灑自得、奮勇向上的形象。

19.本題考查作者情感。

《秋詞》是作者被貶朗州后寫的。歷代詩人描寫秋景,大都離不開蕭瑟空虛、冷落荒涼的感傷情調,此詩

卻一反常調,熱情贊頌秋天的美好,把它寫得極富詩意。詩一開始就否定古來的悲秋觀念,認為秋日勝過

生氣盎然的春天,表現(xiàn)了一種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接著,抓住一鶴凌云這一事物進行描繪,展現(xiàn)了秋高

氣爽,萬里晴空,白云飄浮的開闊景象。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馳騁想象,自己的“詩情”也隨著凌空的白

鶴而飛到“碧霄”。全詩立意新穎,意境開闊,情調高昂。抒發(fā)了一種激越向上、樂觀豁達的情感。

(2023上?湖北孝感?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甲】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乙】

淮上①與友人別

鄭谷(唐)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②。

[注]①淮(huai)±:揚州?;矗夯此?。②秦:指唐朝都城長安,今陜西境內。

20.甲詩題目中“次”的意思是,表明作于旅途之中;乙詩題目中“”

交代了與友人分別的地點,“”可以看出詩歌的題材是送別詩。

21.下列對作品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A.甲詩“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弊掷镄虚g暗含著旅途奔波之意。

B.乙詩“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句,正面抒寫握別時情景。驛亭宴別,酒酣情濃,作者欲借幽怨笛聲,烘托

出離愁別緒。

C.甲詩頸聯(lián)“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奔葘懢坝贮c明了時令,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D.乙詩“君向瀟湘我向秦”說明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分別,自己渡江北上瀟湘,友人則南下長安。

22.試簡要分析甲詩尾聯(lián)和乙詩第一二句,詩人采取何種抒情方式,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答案】20.停宿淮上/揚州別/與友人別21.D22.甲詩以鴻雁傳書來表達對家

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乙詩借景抒情,通過“楊柳”和“楊花”,表達了作者與友人依依惜別的感情。(相同點答出借

景借物抒發(fā)情感,以景襯情;不同點答出抒發(fā)的不同情感,意近即可。)

【解析】20.本題考查詞語意思和詩歌題目理解。

甲詩題目“次北固山下”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里是停泊、停宿的意思;

乙詩題目“淮上與友人別”意思是在淮河流域地區(qū)與朋友分別。由題目可知,“淮上(揚州)”為分別的地點,

別(與友人別)道出詩歌題材為送別詩。

2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賞析。

D.“君向瀟湘我向秦”意思為:你就要南下瀟湘,我卻奔向西秦(長安)。選項描述錯誤。

故選D。

22.本題考查句子理解和賞析。

甲詩尾聯(lián)“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中,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雁兒煩勞你們飛過洛陽時,替

我問候家里人。借鴻雁傳書表達詩人內心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念;

乙詩“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边@兩句借景抒情,點醒別離。景中寓情,富于含蘊。依依裊裊

的柳絲,牽曳著彼此依依惜別的深情,喚起一種“柳絲長,玉騁難系”的傷感離愁;蒙蒙飄蕩的楊花,惹動

著雙方繚亂不寧的離緒,勾起天涯羈旅的漂泊之感。

(2023上?河北保定?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23.這兩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人名),甲詩是詩人在得悉好朋友王昌齡被貶后寫下,遙

寄給他的。乙詩是詩人在二十幾歲時初次離開故鄉(xiāng),四處游歷時的作品。

24.甲詩首句借助漂泊無依的“楊花”和啼聲哀切的“子規(guī)”,點明了時令,渲染了的

氛圍;乙詩前兩句極具畫面感,描繪了一幅月映清江的美景。

25.甲乙兩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但又不同,你能簡要分析一下嗎?

【答案】23.李白24.暮春凄涼悲惋25.甲詩還表達了對朋友被貶遭遇的同情、牽掛、

關切之情;乙詩表達了詩人即將離開故鄉(xiāng)外出闖蕩時內心的憧憬和喜悅之情。(意思對即可)

【解析】23.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白。

24.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根據(jù)甲詩“楊花落盡”可知,詩句點明了送別的時間為暮春時節(jié),“子規(guī)”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

詩人通過暮春時節(jié)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叫渲染了凄涼哀婉的氣氛。

示例:凄涼哀婉

25.本題考查對比閱讀。

甲詩:王昌齡得罪貶官,發(fā)配龍標,詩人李白聽聞好友被貶寫作此詩,“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

溪”詩人通過暮春時節(jié)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叫的悲涼景象渲染了凄涼哀婉的氣氛,表達對友人被貶遭遇的同

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達了對友人的牽掛、思念、關切之情。

乙詩:連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造成空間的迅速轉換之感,讓人感覺行船之

快,詩人心情之急切,抒發(fā)了詩人即將離開故鄉(xiāng)外出闖蕩時內心的憧憬和喜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2022上?河北廊坊?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②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釋】①明卿:作者的好朋友。②楚:楚地。③逐客:被貶逐的官員,這里指明卿。

2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的第二句,寫出了詩人路途遙遠艱辛,與《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的第四句異曲同工。從兩首詩的整體看,王昌齡與明卿的命運相同,二人都是O

27.這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26.降職遠調(或被貶逐、被貶官)27.這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的深厚情

誼和對友人被貶的牽掛、同情。

【解析】26.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根據(jù)李白詩中的“王昌齡左遷龍標”可知,王昌齡是被降職遠調。聯(lián)系注釋“③逐客:被貶逐的官員,這里指

明卿”可知,明卿是被貶逐。故兩人共同的遭遇是降職遠調(或被貶逐、被貶官)。

27.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李白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集中抒寫了詩人此時此地的情懷。作者運用擬人手法,把自

己對朋友的擔心與思念之情寄托給月亮,由月亮代替自己陪著友人遠達貶官之所。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和友

人的深情厚誼和對友人遠去萬里的牽掛與被貶的同情。

李攀龍詩:“白云相送大江西”一句,表現(xiàn)了詩人的牽掛之情,和對朋友的贊賞和激勵之意。既表明了自己

思念關懷之情與白云同在,也用白云暗喻友人清高飄逸、瀟灑獨行的品格,字里行間飽含激勵之情。

題組3:重點的刷

(2023上?江西吉安?七年級??计谀╅喿x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勸學詩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2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頌的一項是()

A.這首詩標題中的“勸”是“勉勵”的意思,它起著統(tǒng)領全詩的作用。

B.前兩句詩人用切身體會告誡年輕人,詩人的經驗之談具有示范作用。

C.詩的末句,詩人用梧葉秋聲來比喻,表現(xiàn)了秋天蕭瑟的情景。

D.這首詩議論、描寫相結合,語言既平易也形象。

29.這首詩的詩眼是哪一句?這首詩給了你哪些啟發(fā)?

【答案】28.C29.詩眼:一寸光陰不可輕。啟發(fā)示例:歲月易逝,我們應珍視光陰,努力學習,將

來才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恥。

【解析】28.本題考查詩歌賞析。

C.詩的末句,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梧葉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備增勸勉的力量;從而使“一

寸光陰不可輕”的題旨得以更鮮明的體現(xiàn)。本項“表現(xiàn)了秋天蕭瑟的情景”有誤。故選C。

29.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誡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說明人生易老,學問

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說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

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拔从X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己秋聲?!痹娙艘悦翡J、細

膩的筆觸,借用前人詩句中的優(yōu)美形象,結合自己對“少年易老學難成”的深切感受,把時間快過,歲月易

逝的程度,用夢未覺,梧葉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備增勸勉的力量;從而使“一寸光陰不可輕”的題旨得

以更鮮明的體現(xiàn),給讀者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故本詩的詩眼是“一寸光陰不可輕

啟發(fā):開放類試題,圍繞著“珍惜時間”來擬寫即可。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只有年少時珍惜時光,

努力學習,將來才會有所成就,不會因自己曾經的虛度光陰而后悔。

(2023上?江西贛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蘇堤清明即事

[南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3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旗的一項是()

A.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清明時西湖美麗的蘇堤和游人游春的熱鬧場面。

B.詩的后兩句寫日暮時分,笙歌已歇,游人散去,被驚擾一天的流鶯回到楊柳叢中享受這靜謐時刻。

C.這首詩描寫景物時采用了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手法。

D.這首詩雖短小,容量卻很大,從白天寫到傍晚再寫到半夜。

31.本詩是如何表現(xiàn)游人之多、游情之歡的?請聯(lián)系詩意簡要分析。

【答案】30.D31.“游子尋春半出城”中一個半”字,點出了出城游玩的人很多(游人之多);“日暮

笙歌收拾去”寫日暮時分,笙歌才漸漸停止,運用側面描寫表現(xiàn)了游人的游情之歡,“萬株楊柳屬流鶯”則用

流鶯的歡快恣情襯托游人的游情之歡。

【解析】30.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與賞析。

D.有誤。從第三句中的“日暮”可以看出,本詩是從白天寫到日暮,而不是“從白天寫到傍晚再寫到半夜”。

故選D。

31.本題考查對詩歌的賞析。

“游子尋春半出城”意思是:城里的人半數(shù)都出來春游踏青。一個“半”字,點出了出城游玩的人很多;“日暮

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

轉,春色依舊。“日墓笙歌收拾去”到傍晚時分吹奏的樂器聲才漸漸停止,運用側面描寫,以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