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真題化學試題PAGEPAGE3專題01化學與STSE考點五年考情(2020-2024)命題趨勢考點一化學變化的判斷2023福建卷2022·湖南卷2021·湖南卷化學與STSE一般選擇最新科技成果,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材料(藥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以及傳統(tǒng)文化作為載體,問題設計依據(jù)課標,知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最終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重點關注化學材料成分類型的判斷;古代化學成就中化學知識的應用;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chǎn)、環(huán)境、材料等領域的應用,如新材料新能源、安全與健康、環(huán)境保護等。考點二化學與材料2024·河北卷2024·浙江卷2023·廣東卷2023·重慶卷2022·天津卷2022·遼寧卷2021·河北卷考點三化學與生活、生產(chǎn)2024·全國甲卷2024·安徽卷2024·湖北卷2023·海南卷2023·廣東卷2022·海南卷2022·全國乙卷2022·全國甲卷2021·全國甲卷考點四化學與科技2024·黑吉遼卷2023·廣東卷2023·天津卷2022·廣東卷2022·重慶卷考點五化學與環(huán)保2023·江蘇卷2021·全國乙卷考點六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2024·新課標卷2024·湖南卷2023·海南卷2022·江蘇卷考點一化學變化的判斷1.(2023·福建卷)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三之造》中記載茶葉制作過程:“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的是A.蒸 B.搗 C.焙 D.封2.(2022·湖南卷)化學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下列敘述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的“石膽能化鐵為銅”B.利用“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制備純堿C.科學家成功將轉化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奧會場館使用跨臨界直冷制冰3.(2021·湖南卷)下列有關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態(tài)修復的措施中,沒有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業(yè)“三廢”處理后,達標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類后,進行無害化處理考點二化學與材料4.(2024·河北卷)燕趙大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對下列河北博物院館藏文物的說法錯誤的是A.青銅鋪首主要成分是銅錫合金 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鹽C.石質(zhì)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D.青花釉里紅瓷蓋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鈣5.(2024·浙江卷)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zhì)基礎,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屬于有機物的是A.石墨烯 B.不銹鋼 C.石英光導纖維 D.聚酯纖維6.(2023·廣東卷)“高山流水覓知音”。下列中國古樂器中,主要由硅酸鹽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環(huán)佩木古琴B.裴李崗文化骨笛C.商朝后期陶塤D.曾侯乙青銅編鐘7.(2023·重慶卷)重慶市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重組蛋白B.高性能銅箔C.氮化鎵半導體D.聚氨酯樹脂8.(2022·天津卷)近年我國在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對相關成就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理解錯誤的是A.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種單糖B.中國“深海一號”平臺成功實現(xiàn)從深海中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和天然氣都是混合物C.我國實現(xiàn)了高性能纖維鋰離子電池的規(guī)?;苽?,鋰離子電池放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D.以硅樹脂為基體的自供電軟機器人成功挑戰(zhàn)馬里亞納海溝,硅樹脂是一種高分子材料9.(2022·遼寧卷)北京冬奧會備受世界矚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冰壺主材料花崗巖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B.火炬“飛揚”使用的碳纖維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C.冬奧會“同心”金屬獎牌屬于合金材料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10.(2021·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蘆葦可用于制造黏膠纖維,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B.聚氯乙烯通過加聚反應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鍋的耐熱涂層C.淀粉是相對分子質(zhì)量可達幾十萬的天然高分子物質(zhì)D.大豆蛋白纖維是一種可降解材料考點三化學與生活、生產(chǎn)11.(2024·全國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苯甲酸鈉可作為食品防腐劑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jié){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是由于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C.SO2可用于絲織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絲織品中有色成分D.維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頭的抗氧化劑是由于其難以被氧化12.(2024·安徽卷)青少年幫廚既可培養(yǎng)勞動習慣,也能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下列有關解釋合理的是A.清洗鐵鍋后及時擦干,能減緩鐵鍋因發(fā)生吸氧腐蝕而生銹B.烹煮食物的后期加入食鹽,能避免長時間受熱而分解C.將白糖熬制成焦糖汁,利用蔗糖高溫下充分炭化為食物增色D.制作面點時加入食用純堿,利用中和發(fā)酵過程產(chǎn)生的酸13.(2024·湖北卷)勞動人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下列化學原理描述錯誤的是發(fā)明關鍵操作化學原理A制墨松木在窯內(nèi)燜燒發(fā)生不完全燃燒B陶瓷黏土高溫燒結形成新的化學鍵C造紙草木灰水浸泡樹皮促進纖維素溶解D火藥硫黃、硝石和木炭混合,點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14.(2023·海南卷)化學的迅速發(fā)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貢獻。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為增強藥效,多種處方藥可隨意疊加使用B.現(xiàn)代化肥種類豐富,施用方法其依據(jù)對象營養(yǎng)狀況而定C.規(guī)范使用防腐制可以減緩食物變質(zhì)速度,保持食品營養(yǎng)價值D.在種植業(yè)中,植物浸取試劑類醫(yī)藥也應慎重選用15.(2023·廣東卷)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守護中華家園,衣食住行皆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千家萬戶通光纖,光纖的主要材質(zhì)為 B.鄉(xiāng)村公路鋪瀝青,瀝青屬于天然無機材料C.美容扮靚迎佳節(jié),化妝品中的甘油難溶于水 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為葡萄糖16.(2022·海南卷)化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使用含氟牙膏能預防齲齒 B.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鈣 D.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營養(yǎng)價值17.(2022·全國乙卷)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HB鉛筆芯的成分為二氧化鉛 B.碳酸氫鈉可做食品膨松劑C.青銅和黃銅是不同結構的單質(zhì)銅 D.焰火中紅色來源于鈉鹽灼燒18.(2022·全國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漂白粉與鹽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溫室氣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zhì)C.棉花、麻和蠶絲均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臺上制造“云霧”19.(2021·全國甲卷)化學與人體健康及環(huán)境保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食品加工時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劑B.掩埋廢舊電池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C.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會產(chǎn)生有毒氣體D.使用含磷洗滌劑不會造成水體污染考點四化學與科技20.(2024·黑吉遼卷)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我國科學家在諸多領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實現(xiàn)了無機小分子向有機高分子的轉變B.發(fā)現(xiàn)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屬于無機鹽C.研制了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化形式:太陽能→電能D.革新了海水原位電解制氫工藝:其關鍵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蝕21.(2023·廣東卷)科教興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天舟六號”為中國空間站送去推進劑氣,是第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C.創(chuàng)造了可控核聚變運行紀錄的“人造太陽”,其原料中的與互為同位素D.“深地一號”為進軍萬米深度提供核心裝備,制造鉆頭用的金剛石為金屬晶體22.(2023·天津卷)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迅速,下列對所涉及化學知識的敘述錯誤的是A.“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樣品中含有天然玻璃物質(zhì),玻璃是晶體B.“天舟六號”殼體使用了鋁合金,合金是金屬材料C.“長征七號”采用了液氧煤油發(fā)動機,煤油是混合物D.“天宮”空間站新補充了一批氙推進劑,氙是稀有氣體23.(2022·廣東卷)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神舟十三號順利往返、“天宮課堂”如期開講及“華龍一號”核電海外投產(chǎn)等,均展示了我國科技發(fā)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冬奧會“飛揚”火炬所用的燃料為氧化性氣體B.飛船返回艙表層材料中的玻璃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C.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并放熱的過程僅涉及化學變化D.核電站反應堆所用軸棒中含有的與互為同位素24.(2022·重慶卷)“逐夢蒼穹之上,擁抱星辰大?!?,航天科技的發(fā)展與化學密切相關。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北斗三號”導航衛(wèi)星搭載計時銣原子鐘,銣是第ⅠA族元素B.“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C.“祝融號”火星車利用正十一烷儲能,正十一烷屬于不飽和烴D.“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考點五化學與環(huán)保25.(2023·江蘇卷)我國提出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體現(xiàn)了大國擔當。碳中和中的碳是指A.碳原子 B.二氧化碳 C.碳元素 D.含碳物質(zhì)26.(2021·全國乙卷)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這對于改善環(huán)境,實現(xiàn)綠色發(fā)展至關重要。碳中和是指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措施中能促進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A.將重質(zhì)油裂解為輕質(zhì)油作為燃料B.大規(guī)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C.通過清潔煤技術減少煤燃燒污染D.研發(fā)催化劑將還原為甲醇考點六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27.(2024·新課標卷)化學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復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竹簡的成分之一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 B.龜甲的成分之一羥基磷灰石屬于無機物C.古陶瓷修復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為Ca(OH)2 D.古壁畫顏料中所用的鐵紅,其成分為Fe2O328.(2024·湖南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青銅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質(zhì)為合金B(yǎng).長沙走馬樓出土的竹木簡牘主要成分是纖維素C.蔡倫采用堿液蒸煮制漿法造紙,該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D.銅官窯彩瓷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jīng)高溫燒結而成29.(2023·海南卷)《齊民要術》中記載了酒曲的處理,“乃平量一斗,臼中搗碎。若浸曲,一斗,與五升水。浸曲三日,如魚眼湯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搗碎”目的是促進混合完全B.“曲”中含有復雜的催化劑C.“斗”和“升”都是容量單位D.“魚眼”是水蒸氣氣泡的擬像化30.(2022·江蘇卷)我國古代就掌握了青銅(銅-錫合金)的冶煉、加工技術,制造出許多精美的青銅器;Pb、是鉛蓄電池的電極材料,不同鉛化合物一般具有不同顏色,歷史上曾廣泛用作顏料,下列物質(zhì)性質(zhì)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石墨能導電,可用作潤滑劑B.單晶硅熔點高,可用作半導體材料C.青銅比純銅熔點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銅鑄劍D.含鉛化合物顏色豐富,可用作電極材料專題01化學與STSE考點五年考情(2020-2024)命題趨勢考點一化學變化的判斷2023福建卷2022·湖南卷2021·湖南卷化學與STSE一般選擇最新科技成果,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材料(藥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以及傳統(tǒng)文化作為載體,問題設計依據(jù)課標,知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最終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重點關注化學材料成分類型的判斷;古代化學成就中化學知識的應用;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chǎn)、環(huán)境、材料等領域的應用,如新材料新能源、安全與健康、環(huán)境保護等??键c二化學與材料2024·河北卷2024·浙江卷2023·廣東卷2023·重慶卷2022·天津卷2022·遼寧卷2021·河北卷考點三化學與生活、生產(chǎn)2024·全國甲卷2024·安徽卷2024·湖北卷2023·海南卷2023·廣東卷2022·海南卷2022·全國乙卷2022·全國甲卷2021·全國甲卷考點四化學與科技2024·黑吉遼卷2023·廣東卷2023·天津卷2022·廣東卷2022·重慶卷考點五化學與環(huán)保2023·江蘇卷2021·全國乙卷考點六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2024·新課標卷2024·湖南卷2023·海南卷2022·江蘇卷考點一化學變化的判斷1.(2023·福建卷)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三之造》中記載茶葉制作過程:“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的是A.蒸 B.搗 C.焙 D.封2.(2022·湖南卷)化學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下列敘述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的“石膽能化鐵為銅”B.利用“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制備純堿C.科學家成功將轉化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奧會場館使用跨臨界直冷制冰3.(2021·湖南卷)下列有關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態(tài)修復的措施中,沒有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業(yè)“三廢”處理后,達標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類后,進行無害化處理考點二化學與材料4.(2024·河北卷)燕趙大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對下列河北博物院館藏文物的說法錯誤的是A.青銅鋪首主要成分是銅錫合金 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鹽C.石質(zhì)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D.青花釉里紅瓷蓋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鈣5.(2024·浙江卷)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zhì)基礎,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屬于有機物的是A.石墨烯 B.不銹鋼 C.石英光導纖維 D.聚酯纖維6.(2023·廣東卷)“高山流水覓知音”。下列中國古樂器中,主要由硅酸鹽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環(huán)佩木古琴B.裴李崗文化骨笛C.商朝后期陶塤D.曾侯乙青銅編鐘7.(2023·重慶卷)重慶市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重組蛋白B.高性能銅箔C.氮化鎵半導體D.聚氨酯樹脂8.(2022·天津卷)近年我國在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對相關成就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理解錯誤的是A.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種單糖B.中國“深海一號”平臺成功實現(xiàn)從深海中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和天然氣都是混合物C.我國實現(xiàn)了高性能纖維鋰離子電池的規(guī)?;苽?,鋰離子電池放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D.以硅樹脂為基體的自供電軟機器人成功挑戰(zhàn)馬里亞納海溝,硅樹脂是一種高分子材料9.(2022·遼寧卷)北京冬奧會備受世界矚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冰壺主材料花崗巖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B.火炬“飛揚”使用的碳纖維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C.冬奧會“同心”金屬獎牌屬于合金材料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10.(2021·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蘆葦可用于制造黏膠纖維,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B.聚氯乙烯通過加聚反應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鍋的耐熱涂層C.淀粉是相對分子質(zhì)量可達幾十萬的天然高分子物質(zhì)D.大豆蛋白纖維是一種可降解材料考點三化學與生活、生產(chǎn)11.(2024·全國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苯甲酸鈉可作為食品防腐劑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jié){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是由于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C.SO2可用于絲織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絲織品中有色成分D.維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頭的抗氧化劑是由于其難以被氧化12.(2024·安徽卷)青少年幫廚既可培養(yǎng)勞動習慣,也能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下列有關解釋合理的是A.清洗鐵鍋后及時擦干,能減緩鐵鍋因發(fā)生吸氧腐蝕而生銹B.烹煮食物的后期加入食鹽,能避免長時間受熱而分解C.將白糖熬制成焦糖汁,利用蔗糖高溫下充分炭化為食物增色D.制作面點時加入食用純堿,利用中和發(fā)酵過程產(chǎn)生的酸13.(2024·湖北卷)勞動人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下列化學原理描述錯誤的是發(fā)明關鍵操作化學原理A制墨松木在窯內(nèi)燜燒發(fā)生不完全燃燒B陶瓷黏土高溫燒結形成新的化學鍵C造紙草木灰水浸泡樹皮促進纖維素溶解D火藥硫黃、硝石和木炭混合,點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14.(2023·海南卷)化學的迅速發(fā)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貢獻。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為增強藥效,多種處方藥可隨意疊加使用B.現(xiàn)代化肥種類豐富,施用方法其依據(jù)對象營養(yǎng)狀況而定C.規(guī)范使用防腐制可以減緩食物變質(zhì)速度,保持食品營養(yǎng)價值D.在種植業(yè)中,植物浸取試劑類醫(yī)藥也應慎重選用15.(2023·廣東卷)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守護中華家園,衣食住行皆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千家萬戶通光纖,光纖的主要材質(zhì)為 B.鄉(xiāng)村公路鋪瀝青,瀝青屬于天然無機材料C.美容扮靚迎佳節(jié),化妝品中的甘油難溶于水 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為葡萄糖16.(2022·海南卷)化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使用含氟牙膏能預防齲齒 B.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鈣 D.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營養(yǎng)價值17.(2022·全國乙卷)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HB鉛筆芯的成分為二氧化鉛 B.碳酸氫鈉可做食品膨松劑C.青銅和黃銅是不同結構的單質(zhì)銅 D.焰火中紅色來源于鈉鹽灼燒18.(2022·全國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漂白粉與鹽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溫室氣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zhì)C.棉花、麻和蠶絲均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臺上制造“云霧”19.(2021·全國甲卷)化學與人體健康及環(huán)境保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食品加工時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劑B.掩埋廢舊電池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C.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會產(chǎn)生有毒氣體D.使用含磷洗滌劑不會造成水體污染考點四化學與科技20.(2024·黑吉遼卷)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我國科學家在諸多領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實現(xiàn)了無機小分子向有機高分子的轉變B.發(fā)現(xiàn)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屬于無機鹽C.研制了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化形式:太陽能→電能D.革新了海水原位電解制氫工藝:其關鍵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蝕21.(2023·廣東卷)科教興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天舟六號”為中國空間站送去推進劑氣,是第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C.創(chuàng)造了可控核聚變運行紀錄的“人造太陽”,其原料中的與互為同位素D.“深地一號”為進軍萬米深度提供核心裝備,制造鉆頭用的金剛石為金屬晶體22.(2023·天津卷)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迅速,下列對所涉及化學知識的敘述錯誤的是A.“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樣品中含有天然玻璃物質(zhì),玻璃是晶體B.“天舟六號”殼體使用了鋁合金,合金是金屬材料C.“長征七號”采用了液氧煤油發(fā)動機,煤油是混合物D.“天宮”空間站新補充了一批氙推進劑,氙是稀有氣體23.(2022·廣東卷)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神舟十三號順利往返、“天宮課堂”如期開講及“華龍一號”核電海外投產(chǎn)等,均展示了我國科技發(fā)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冬奧會“飛揚”火炬所用的燃料為氧化性氣體B.飛船返回艙表層材料中的玻璃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C.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并放熱的過程僅涉及化學變化D.核電站反應堆所用軸棒中含有的與互為同位素24.(2022·重慶卷)“逐夢蒼穹之上,擁抱星辰大?!?,航天科技的發(fā)展與化學密切相關。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北斗三號”導航衛(wèi)星搭載計時銣原子鐘,銣是第ⅠA族元素B.“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將化學能直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初等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限時規(guī)范訓練第十一章第3講晶體結構與性質(zhì)含解析新人教版
- 網(wǎng)絡規(guī)劃設計師教學大綱分析試題及答案
-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2我是什么教案新人教版1
- 深度剖析衛(wèi)生管理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權利要求書的撰寫技巧試題及答案
- 烈士公園考試題及答案
- 衛(wèi)生管理證書考前試題及詳細答案
- 內(nèi)蒙古焊工試題及答案
- 細胞生物學與營養(yǎng)學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中考復習尺規(guī)作圖的路徑與原理
- 基層派出所消防培訓
- 中小學生中醫(yī)藥科普知識競賽
- (正式版)JBT 14694-2024 電氣絕緣用合成有機酯與結構材料的相容性試驗方法
- 《控制計劃培訓》課件
- 中學風險辨識評估和應急資源調(diào)查報告
- 《他汀不耐受的臨床診斷與處理專家共識》解讀
- 2024年中考英語復習:補全對話 中考真題練習題匯編(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乳豬料生產(chǎn)工藝
- Braden壓瘡風險評估量表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