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解析】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7-9年級61篇)_第1頁
【譯文解析】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7-9年級61篇)_第2頁
【譯文解析】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7-9年級61篇)_第3頁
【譯文解析】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7-9年級61篇)_第4頁
【譯文解析】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7-9年級61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135篇<7-9年級〉

76.[關雎]

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存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存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存菜,左右葦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存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參差不齊的存菜,從左到右去采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存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注釋:

這首詩可以被當作表現(xiàn)夫婦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這些特點:首先,它所寫的愛情,一

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jié)于婚姻的美滿,不是青年男女之問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

情。這種明確指向婚姻、表示負責任的愛情,更為社會所贊同。其次,它所寫的男女雙方,乃是"

君子"和"淑女",表明這是一種與美德相聯(lián)系的結(jié)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雙重意義的,而"

窈窕淑女",也是兼說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這里"君子"與"淑女"的結(jié)合,代表了一種婚姻理想。

再次,是詩歌所寫戀愛行為的節(jié)制性。細讀可以注意到,這詩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但絲毫

沒有涉及雙方的直接接觸。"淑女"固然沒有什么動作表現(xiàn)出來,"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獨自在那

里"輾轉(zhuǎn)反側(cè)",什么攀墻折柳之類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至U,愛得很守規(guī)矩。這樣一種戀愛,既

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這對情詩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對于讀者所產(chǎn)生

的感動,也不致過于激烈。以上種種特點,恐怕確實同此詩原來是貴族婚禮上的歌曲有關,那種

場合,要求有一種與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稱的有節(jié)制的歡樂氣氛。而孔子從中看到了一種具有廣

泛意義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視道德修養(yǎng)的人生態(tài)度,《毛詩序》則把

它推許為可以"風天下而正夫婦”的道德教材。這兩者視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處。

77.[兼葭]

先秦?佚名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垠。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濱。

溯澗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I。

注釋:

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么,這首詩就是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

執(zhí)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jié)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

的。

然而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chuàng)

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chuàng)造意境。意境是一種格

局、一種結(jié)構(gòu),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jié)構(gòu)的異質(zhì)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結(jié)

構(gòu)是:追尋者一一河水一一伊人。由于詩中的"伊人"沒有具體所指,而河水的意義又在于阻隔,

所以凡世間一切因受阻而難以達到的種種追求,都可以在這里發(fā)生同構(gòu)共振和同情共鳴。

由此看來,不妨把《兼葭》的詩意理解為一種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達社會人生中一

切可望難即情境的一個藝術范型。這里的"伊人",可以是賢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業(yè)、理想、

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塹,可以是宗法、禮教,也

可以是現(xiàn)實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礙。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現(xiàn)

和表現(xiàn)天地。

78.[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fā)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志向。

注釋:

《觀滄海》寄托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曹操這次登碣

石山是在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烏桓攻

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jié)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

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后來在田疇的指

印下,小用計策。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zhàn)中,曹操終于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

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聯(lián)系起來,我們

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戰(zhàn)爭了。而《觀滄?!氛潜闭鳛趸傅脛倩?/p>

師經(jīng)過碣石山時寫的。[1]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

瑟之際,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匯到詩歌里,借著

大海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

79.[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jié)著伴兒歸來。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注釋:

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

認的價值標準,多數(shù)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jù)。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

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

去鉆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云覆雨渚B是少不了的。在這里沒有什么尊嚴

可說。他既然心甘情愿從官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給自己的生

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后的感受。后六句為一層,

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80.[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架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上碰到一個鄉(xiāng)下的鄰居,問:"我家里還有什么人?"

(他說"你家那個地方現(xiàn)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里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著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環(huán)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注:"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為"遙望是君家,松柏冢壘壘。"

注釋: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xiāng)途中與到家之后的情景,抒發(fā)

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開篇便不同凡響:"十五

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jīng)意間

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他"十五從軍征",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zhàn)

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從

軍征",系出于戰(zhàn)事,而且這一去就是數(shù)十年!"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征"時間之久;

"始得歸"與"從軍征"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

《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

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81.[木蘭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次┞勍ǎ何ā祮柵嗡级磁嗡鶓?。女亦無所

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

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

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珊箚査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

鄉(xiāng)?!匆蛔鳎涸附杳黢勄Ю镒恪?/p>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

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

女郎?!蔡ǎ嘿N;驚忙一作:惶;惶火伴通:伙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

在想什么?問木蘭在惦記什么?〔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么,也沒有在惦記什么。昨天晚上看見征兵文書,

知道君主在大規(guī)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

木蘭愿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zhàn)。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

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

戰(zhàn)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zhàn)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zhàn)士們

的鎧甲。將士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zhuǎn)戰(zhàn)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余。天

子問木蘭有什么要求,木蘭說不愿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xiāng)。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

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zhàn)袍,穿上以前女

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fā),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

火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shù)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

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8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XX,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xiāng)。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nèi)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注釋:

王勃的這一首,一洗悲酸之態(tài),意境開闊,音調(diào)爽朗,獨標高格。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

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

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

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xiàn)了友人間真摯深

厚的友情。

全詩結(jié)構(gòu)嚴謹,起承轉(zhuǎn)合章法井然,用樸素的語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diào)相承,

以實轉(zhuǎn)虛,文情跌宕。第三聯(lián)"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

難阻"的情景,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

之氣,音調(diào)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nèi)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tài),體現(xiàn)

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83.[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注釋:

這首詩寫于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

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采納,并曾一度因"逆黨"

株連而下獄。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xiàn),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鄲灐Hf歲通天元年,契

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

隨軍出征。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qū)以擊敵,武

不允。隨后,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

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

等詩篇。

《登幽州臺歌》這首短詩,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

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84.[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XX邊。

譯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XX去。

注釋:

這首詩是詩人由楚入?yún)?,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于XXXX北固山下時所作。當時正值冬盡春

來,旭日初升,詩人面對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時光流駛,油然而生別緒鄉(xiāng)思。但是,由于詩

人情感內(nèi)容完全融納于特定時空的生動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詩的情感基調(diào)不僅略無哀

傷凄婉,反而表現(xiàn)出在晝夜轉(zhuǎn)接、時序交替之際對獨特的江南景致與蓬勃的自然生機的發(fā)現(xiàn)的

喜悅,并且形成高朗壯闊的審美境界。特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被后人視為盛唐氣

象的標志。即使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其闊大的境界實際上也不失為“星垂平野闊,月涌

大江流"的審美范型。

這是一首五律詩,頸聯(lián)被明代胡應麟贊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時序匆匆交替,這怎不讓身

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詩中"生""入"用了擬人手法。是人物一說理。卻在描寫景物中

蘊含理趣。海日生于殘夜驅(qū)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xiàn)"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蘊含了時序變遷,

新舊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詩中詩人借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

的熱愛,流露出詩人鄉(xiāng)愁鄉(xiāng)思的真摯情懷,也表達了詩人思念故鄉(xiāng)和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這是

一首羈旅行役詩1類型。

8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guī)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注釋:

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

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

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

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

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yōu)點之一。當詩人們需要表現(xiàn)強烈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用這樣一種

手段來獲得預期的效果。

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

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guī)是杜鵑鳥的

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以官名作

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氣。五溪為湘黔交界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

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

詩人為什么滿懷愁思呢?不妨說,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xiàn)實的憤

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王昌齡貶官前為江寧丞,去龍標是由江寧溯江而上的

(見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遠在XX、行止不定的詩人自然無法與老友當面話別,只好把一

片深情托付給千里明月,向老友遙致思念之憂了。

86.[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渚B護在燕然。

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jīng)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注釋:

《使至塞上》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表現(xiàn)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zhàn)士的

愛國精神的贊美;此詩敘事精練簡潔,畫面奇麗壯美。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一一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shù)行歸

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

河落日圓"一聯(lián),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

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悖。邊塞荒涼,沒有什么

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

的單調(diào),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xiàn)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

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

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

中?!都t樓夢》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里說的那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87.[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葱咄ǎ汉D;直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一作: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

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huán)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注釋: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被世人

稱作"詩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yè),可是入京后,

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

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

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

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

播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

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撼情的激蕩變化。

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

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的宏XX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

內(nèi)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88.[黃鶴樓]

唐?崔景頁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里,千萬年來只有白云飄飄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xiāng)?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注釋:

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

為觀止。這一首詩不僅是崔潁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為他奠定了一世詩名的基礎。下這樣

的結(jié)論絕不是哪一個人,更不是我硬要往XX人臉上貼金。

以豐富的想象力將讀者引入遠古,又回到現(xiàn)實種種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誰能不

感到它的凄婉蒼涼。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推崇,被列為唐人七律之首。

傳說李白壯年時到處游山玩水,在各處都留下了詩作。當他登上黃鶴樓時,被樓上樓下的美

景引得詩興大發(fā),正想題詩留念時,忽然抬頭看見樓上崔景頁的題詩。

89.[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注釋: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

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

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

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

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shù)南胪?/p>

身,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

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gòu)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

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蝶,體勢雄渾,更以后出之作難以企及。

90.[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濾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延續(xù)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釋: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藝術風

格。且這首詩結(jié)構(gòu)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jié)合。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

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zhuǎn)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的感嘆憂

憤。由開篇描繪國都蕭索的景色,到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再寫戰(zhàn)事持續(xù)很久,以

致家里音信全無,最后寫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環(huán)環(huán)相生、層層遞進,創(chuàng)造了一個能夠引發(fā)人們

共鳴、深思的境界。表現(xiàn)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

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達了大家一致的內(nèi)在心聲。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

的高尚情感。

9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

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

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

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

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

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nèi)沒有一點兒

干燥的地方,房頂?shù)挠晁衤榫€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

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

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wěn)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

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釋:

此詩作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棄

官到秦州[今XXXX,又輾轉(zhuǎn)經(jīng)同谷[今XX成縣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

親告友,在XX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

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遭遇聯(lián)想到戰(zhàn)亂以

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9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措y著一作: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jié)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注釋:

岑參于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春夏之交東

歸,此詩當作于此期。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zhàn)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yè)的志向,兩度出塞,

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zhàn)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

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天寶十三載這次是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節(jié)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而寫下了此詩。

93.[酬樂天XX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

巴山楚水凄涼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謫居。

回來物是人非,我像爛柯之人,只能吹笛賦詩,空自惆悵不已。

沉舟側(cè)畔,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萬木逢春。

今日聽你高歌一曲,暫借杯酒振作精神。

注釋:

《酬樂天XX初逢席上見贈》是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xiàn)了詩人

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于敬宗寶歷二年<826>冬,罷和州刺史后,回歸XX,途經(jīng)XX,與罷XX

刺史后也回歸XX的白居易相會時所作。"沉舟"這一聯(lián)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zhèn)械统恋那檎{(diào),

尾聯(lián)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意思

是說,今天聽了你的詩歌不勝感慨,暫且借酒來振奮精神吧!劉禹錫在朋友的熱情關懷下,表示

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現(xiàn)出堅韌不拔的意志。詩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見豪放,是

酬贈詩中優(yōu)秀之作。

94.[賣炭翁]

唐?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fā)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

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牛累了,人餓了旭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是皇宮內(nèi)的太監(jiān)和太監(jiān)的手下。

太監(jiān)手里拿著文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jiān)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注釋:

這首詩的意義,遠不止于對宮市的揭露。詩人在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勞動人

民的辛酸和悲苦,在賣炭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平。讀著這首詩,讀者所看

到的決不僅僅是賣炭翁一個人,透過他,還能看到有許許多多種田的、打漁的、織布的人出現(xiàn)在

眼前。他們雖然不是“兩鬢蒼蒼十指黑",但也各自帶著勞苦生活的標記;他們雖然不會因為賣

炭而受到損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賦稅的重壓下流著辛酸和仇恨的淚水?!顿u炭翁》這首詩不

但在當時有積極意義,即使對于今天的讀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95.[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斜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注釋:

景中寄情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它既寫出濃郁的春意,又寫出了自然之美給人的強烈感

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詩中字里行間流露著喜悅輕松的情緒和對西湖春色細膩新鮮的感

受。

白居易在XX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把剛剛披上

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首聯(lián)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游行的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

平",春水初漲,遠望與岸齊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腳下平靜

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gòu)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全詩結(jié)構(gòu)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xiàn)了通俗流暢的特點。

詩人從總體上著眼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進途中展開景物描寫,選取了典型

與分類排列相結(jié)合:中間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見春色的景物,動物與植物選擇組合,獨具匠

心。還善于把握景物特征,運用最具表現(xiàn)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

96.[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

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

秋色里,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zhàn)士鮮血凝成暗紫。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

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注釋:

意象新奇,設色鮮明,造型新穎,想象豐富而奇特,這是李賀詩歌的突出特點。在《雁門太守

行》里,這些特點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體現(xiàn)。僅以后兩句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設色和造型。這

兩句寫主將為報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決戰(zhàn),卻不用概念化語言,而通過造型、設色、突出主將

的外在形象和內(nèi)心活動。戰(zhàn)國時燕昭王曾筑臺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攬人才,因稱此臺為"黃金臺"。

"玉龍",唐人用以稱劍。黃金、白玉,其質(zhì)地和色澤,都為世人所重。"龍",是古代傳說中的高

貴動物,"黃金臺",是求賢若渴的象征。詩人選用"玉龍"和"黃金臺"造型設色,創(chuàng)造出"報君黃金臺

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詩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將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借為國捐軀的崇高

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賢才的美德渚B給讀者以強烈而美好的感受。

97.[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譯文:

一支折斷了的鐵戟〔古代兵器沉沒在水底的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jīng)過自己又磨又洗發(fā)現(xiàn)這是當

年赤壁之戰(zhàn)的遺留之物。

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注釋:

這首詩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今XX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

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fā)生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zhàn),是對三國鼎立的歷

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其結(jié)果是孫、劉聯(lián)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

軍統(tǒng)帥周瑜,乃是這次戰(zhàn)役中的頭號風云人物。詩人觀賞了古戰(zhàn)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zhàn)發(fā)表了獨

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從藝術上看,詩人杜牧在前兩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虛托手法,這是唐代詩人寫詩作文的常用

手法,這就好比寫當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來寫;還有詩中運用了以小見大這種表

現(xiàn)手法,詩的后兩句寫戰(zhàn)爭的勝負時,作者并未點破,而是通過大小喬這兩個具有特殊身份的女

子命運來表達設想中東吳敗亡的結(jié)局,真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試想,若東吳前國主和當朝

主帥之妻均已被曹軍擄去銅雀臺,那戰(zhàn)爭的結(jié)局不言自明,這就使得全詩既生動形象,又含蓄蘊

藉,富有情致。

98.[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準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譯文:

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賣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還高唱著《XX后庭花》。

注釋:

杜牧前期頗為關心政治,對當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表示憂慮,他看到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昏庸,

看到藩鎮(zhèn)的擁兵自固,看到邊患的頻繁,深感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這種憂時傷世的

思想,促使他寫了許多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詩篇?!恫辞鼗础芬簿褪窃谶@種思想基礎上產(chǎn)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兩岸歷來是達官貴人們享樂游宴的場所,"秦淮"也逐漸成為奢靡生

活的代稱。詩人夜泊于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觸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

昏庸荒淫,便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泊秦淮》。

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過寫夜泊秦淮所見所聞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統(tǒng)治者沉溺聲色,醉

生夢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兩岸是六朝時的繁華之地,是權貴富豪、墨客騷人縱情聲色、尋歡

作樂的場所。詩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煙水中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不禁觸景生

情,頓生家國亡思,將對歷史的詠嘆與對現(xiàn)實的思考緊密結(jié)合,從陳的荒淫之國聯(lián)想到江河月下

的晚唐命運。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沈德潛稱之為"絕唱"。

9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你問我什么時候回去,我還沒有確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漲滿了秋天的XX。

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xiāng),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

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注釋: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是詩人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巴蜀寫給他在長安的妻子的詩(或?qū)懡o

友人。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他們結(jié)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詩

人到處飄泊,也不能和妻子經(jīng)常團聚。俗話說:小別勝新婚。李商隱與妻子的分別卻常常是久

另U,因而對夫妻恩愛、相思情長就體會的更深、更強烈。在其筆下就呈現(xiàn)出"春蠶吐絲"、"蠟炬

成灰"般的摯著熱烈,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這首小詩寫得明白如話,不用典故,不用比興,直書其事,直寫其景,直敘其話;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蘊無限深情于質(zhì)樸無華的詞語之中,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余地。

傳情莫過于語言,"言為心聲",詩人想象夫妻二人團聚在一起,秉燭夜話,進行心靈的交流。"

卻話"是回溯追想,詩人此時設想彼時,而彼時正談論此時,談論的是巴山夜雨之時的思念之情。

在這首短小的四句詩中兩處出現(xiàn)"巴山夜雨”的字樣,這種情況在一般的古詩中是絕少見的,

形象、細膩、含蓄、深刻,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100」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

傷感。

春蠶結(jié)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fā)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

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

去探看情人。

注釋: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zhí)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lián)都是這種感情狀

態(tài)的反映,但是各聯(lián)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xiàn)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

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nèi)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

情,聯(lián)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xiàn)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渚B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發(fā)現(xiàn)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chuàng)

作的薰陶和啟發(fā)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并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chuàng)造性,

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xiàn)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

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jīng)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chuàng)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

養(yǎng)與他對于意境和表現(xiàn)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101.[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南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譯文: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

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

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注釋:

975年(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趙匡

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趙

靈賜酒毒死。李煜不是一個好皇帝,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詞人。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

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作多描寫宮廷生活與男歡女愛,香艷精致,才情蘊藉;后期詞作多傾瀉失

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断嘁姎g》便是后期詞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李煜的這首詞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fā)渲染鋪墊,下片借用

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發(fā)真摯的感情。此外,運用聲韻變化,做到聲情合一。下片押兩個仄聲

韻斷"、"亂",插在平韻中間,加強了頓挫的語氣,似斷似續(xù);同時在三個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長

句,鏗鏘有力,富有韻律美,也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詞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102.[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XX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譯文: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XX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

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未能像竇憲那樣戰(zhàn)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

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fā)

都變白了;戰(zhàn)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注釋:

從《漁家傲》全詞來看,應當說,情調(diào)是悲壯的,感情是強烈的,它是一首古代邊防軍人之歌,

以其英雄氣概扣動著歷代千萬讀者的心扉。

宋仁宗朝,西夏是從西北方面侵擾中原的強大敵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XX經(jīng)略副使兼

知延州(XXXX,在邊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敗,敗多勝少,只能堅守以穩(wěn)定大局。

本詞即作于此時。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xiàn)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nèi)輕外政策的

不滿,愛國激情,濃重鄉(xiāng)思,兼而有之,構(gòu)成了將軍與征夫思鄉(xiāng)卻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復雜而又矛盾的

情緒。這種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綜觀全詞,意境開

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jīng)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將士們

的內(nèi)心感情,讀起來真切感人。

103.[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注釋: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

上片絡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zhuǎn)流利,通俗

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

美的藝術享受。

作者縱然襟懷沖澹,又怎能沒有些微的傷感呢?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

"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fā)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

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xiàn)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

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

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xiàn),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

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纖細心態(tài)。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

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xiàn)得十分含蓄。

104.[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跟,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注釋: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詩人王安石在XX堇B縣知縣任滿回XXXX故里時,途經(jīng)XX,寫下此

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詩人只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