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語文文言文講義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39/wKhkGWc9US-AKLpjAAA5YZ_5vaU917.jpg)
![2016高考語文文言文講義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39/wKhkGWc9US-AKLpjAAA5YZ_5vaU9172.jpg)
![2016高考語文文言文講義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39/wKhkGWc9US-AKLpjAAA5YZ_5vaU9173.jpg)
![2016高考語文文言文講義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39/wKhkGWc9US-AKLpjAAA5YZ_5vaU9174.jpg)
![2016高考語文文言文講義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39/wKhkGWc9US-AKLpjAAA5YZ_5vaU917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
專題一從高考真題出發(fā),把握命題走向及復(fù)習方向1
專題二整體閱讀,把握大意13
重點題型一實詞解釋題22
潛在題型虛詞辨析題40
重點題型二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題54
重點題型三信息篩選題和內(nèi)容辨析題73
2
專題一從高考真題出發(fā),把握命題走向及
復(fù)習方向
[考點要求]
1.理解B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貝I]、
者、之。
(3)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2.分析綜合C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一、(2014?新課標全國I)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貞志,機鑒敏悟。自幼好學,善屬文。舉進士,授秘書省正字。
轉(zhuǎn)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輔政,排不附己者,出為中部郡太守。值祿山構(gòu)難,肅宗職祚,
休烈遷太常少卿,知禮儀事,兼修國史。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嘗謂休烈日:“君舉
必書,良史也。朕有過失,卿書之否?”對曰:“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
規(guī)過,臣不勝大慶J時中原藥卷,典章殆盡,無史籍檢尋。休烈奏曰:“《國史》《實錄》,
圣朝大典,修撰多時,今并無本。伏望下御史臺推勘史館所由,令府縣招訪。有人別收得《國
史》《實錄》,如送官司,重加購賞J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陷賊,入東京,至是以其家藏
《國史》一百一"h三卷送于官。休烈尋轉(zhuǎn)工部侍郎、修國史,獻《五代帝王論》,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體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
權(quán)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別名品,宰
臣元載稱之,乃拜右敬騎常侍,依前兼修國史,累封東??す?,加金紫光祿大夫.在朝凡三
十余年,歷掌清要,家無儲石之蓄。恭儉溫仁,未嘗以喜慍形于顏色。而親賢下士,推轂后
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篤好墳籍,手不釋卷,以至于終.大歷七年卒,年八十一。是
歲春,休烈妻韋氏卒。上特詔贈韋氏國夫人,葬日給鹵簿鼓吹。及聞休烈卒,追悼久之,褒
贈尚書左仆射,孵絹百匹、布五十端,遣謁者內(nèi)常侍吳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榮,少有其
比。
(節(jié)選自《舊唐書?于休烈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自幼好學,善展》屬文:撰寫文章。
B.值祿山構(gòu)難,肅宗職作踐祚:帝王即位。
C.肅宗自鳳翔還京,慟精聽受勵精:專心致志。
D.時中原落覆,典章殆盡蕩覆:動蕩傾覆。
【答案】C
【考點】實詞
【解析】C項“勵精”一詞,意為“振作精神”。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quán)留史館/修
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quán)留史館修撰
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quán)留史館/修
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quán)留史館修撰
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答案】D
【考點】斷句
【解析】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jié)
構(gòu)等斷句。如,句中的“國子祭酒”“休烈”等專有名詞、“之”“以”等虛詞,都是斷句的
重要參考因素。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休烈忠誠機敏,謹遵職業(yè)操守。他自幼好學,入仕后受到楊國忠排擠,離京到地方
任職;安祿山叛亂后,他直言不諱地回答了肅宗關(guān)于史官職責的問題。
B.休烈審察形勢,做好本職事務(wù)。當時歷經(jīng)戰(zhàn)亂,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購求當朝大
典以備查檢使用,最終得到前修史官韋述家藏《國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終生好學不倦。他雖遭貶職,卻恬然處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
年,歷任要職,并無多少積蓄:喜好典籍,終日捧讀,直至去世。
D.休烈夫婦去世,盡享身后哀榮。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詔追贈她國夫人;他本人去世,
皇上追念許久,追贈他尚書左仆射,并派專人到他家表示慰問。
【答案】A
【考點】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
【解析】A項“謹遵職業(yè)操守”無中生有。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2
(1)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guī)過,臣不勝大慶。
(2)而親賢下士,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
【答案】(1)大禹、商湯歸罪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過錯,我
深表慶賀。(譯出大意給3分;“罪己”“規(guī)過”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而親近賢才,屈身交接士人,薦舉后輩,雖然位尊年高,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譯
出大意給2分;“親賢”“推轂”“曾”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考點】翻譯
【解析】在疏通大意的基礎(chǔ)上,逐字對譯。特別注意關(guān)鍵詞的翻譯,如(1)中的“罪”(歸
罪、批評)、“規(guī)”(改正)、“慶”(慶賀)。(2)中的“親”(親近)“接”(接交)、“崇”(尊
崇)等。
【參考譯文】
于休烈,河南人。天性忠誠,機警聰慧。自幼好學,善做文章,考中進士,授秘書省正
字。調(diào)任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任宰相時,排擠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調(diào)出京師任
中部郡太守。時值安祿山叛亂,肅宗即位,于休烈調(diào)任太常少卿,掌管朝會禮儀之事,兼管
編修國史。肅宗自鳳翔回到京,振作精神,聽納諫議,曾對于休烈說:“君主的一舉一動必
定記錄,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過失,卿是否要記錄?”于休烈回答:“大禹、商湯歸罪
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過錯,我深表慶賀?!贝藭r中原動蕩顛
覆,典章、制度喪失殆盡,沒有歷史典籍文獻可供檢尋?!秶贰?、《實錄》是圣朝重大典籍,
編撰已久,如今并無刻本。祈請下詔御史臺查勘史館藏書之來源,令府縣征收尋訪。有人從
別處收得《國史》、《實錄》,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購并賞賜.前任編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陷
入賊中,滯留東京,到這時便將其家國所藏《國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隨即調(diào)
任工部侍郎、修國史,進獻《五代帝王論》,,皇上甚為稱贊?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賢能,
因于休烈修撰國史與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請他任國子祭酒,暫且留在史館從事修撰以貶
低他。于休烈安然自處,毫不介意。代宗即位,審察鑒定官員之優(yōu)者,宰臣元載稱贊于休烈,
于是拜授于休烈右散騎常侍,仍舊兼管修撰國史,加封金紫光祿大夫。在朝為官共三十余年,
歷任清要之職,家中沒有些微積蓄。為人恭儉溫良仁慈,從未以喜怒形于顏色。而親近賢才,
屈身交接士人,薦舉后輩,雖然位尊年高,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一心沉浸于研習古代典
籍,手不釋卷,直至生命終結(jié)。大歷七年(772)去世,年八十一.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
韋氏去世?;噬咸貏e降詔追贈韋氏為國夫人,下葬那天提供儀仗鼓吹。及至聽說于休烈去世,
追思痛悼許久,褒獎追贈尚書左仆射,賜給助喪用絹百匹,布五十段,派遣謁者內(nèi)常侍吳承
倩去宅第宣旨慰問。儒者所受之恩寵,少有能與之相比的。
二、(2014?新課標全國H)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韓文,字貫道,成化二年舉進士,除工科給事中,出為湖廣右參議。中貴督太和山,干
沒公費。文力遏之,以其羨易粟萬石,備參貸.九溪土酋與鄰境爭地相攻,文往諭,皆服。
3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書。歲侵,米價翔踴。文請預(yù)發(fā)軍餉三月,戶部難之。文日:“救
荒如救焚,有罪,吾自當之」乃發(fā)原十六萬石,米價為平。明年召拜戶部尚書。文凝厚雍
粹,居常抑抑。至師大事,剛斷無所撓。武宗即位,賞費及山陵、大婚諸費,需銀百八十萬
兩有奇,部帑不給。文請先發(fā)承運庫,詔不許。文言:“帑藏虛,賞秀自京邊軍士外,請分
別給銀鈔,稍益以內(nèi)庫及內(nèi)府錢,并暫借勛戚賜莊田稅,而敕承運庫內(nèi)官核所積金銀,看之
籍。且盡罷諸不急費.”舊制,監(jiān)局、倉庫內(nèi)官不過二三人,后漸添注,或一倉十余人,文
力請裁汰。淳安公主賜田三百頃,復(fù)欲奪任丘民業(yè),文力爭乃止。文司國計二年,力遏權(quán)幸,
權(quán)幸深疾之,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
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郎中李夢陽進曰:“公誠及此時率大臣固爭,去,八虎,易易耳J文
捋須昂肩,毅然改容目:“善??v事勿濟,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報國?!奔促芍T大臣伏闕上
疏,疏入,帝驚泣不食。瑾等大懼。瑾恨文其,日令人伺文過。逾月,有以偽銀輸內(nèi)庫者,
遂以為文罪。詔降一級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遺失部籍,逮文下詔獄。數(shù)月始釋,罰米干石
輸大同。尋復(fù)罰米者再,家業(yè)蕩然。瑾誅,復(fù)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節(jié)選自《明史?韓文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其羨易粟萬石,備強貸振:救濟。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學之當:承擔。
C.至臉大事,剛斷無所撓臨:面對。
D.核所積金銀,蓍之籍著:彰顯。
【答案】D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解析】D項對“著”的解釋有誤,在這里應(yīng)是“登記、記載”之意。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
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
B.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力幾/文每
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
C.而是時青宮I口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兒/文
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
D.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兒/文
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
【答案】C
【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解析】解答此題,可先整體閱讀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韓文對劉瑾等人的不滿,文段先寫劉
4
瑾等人引導皇帝沉溺聲色犬馬的行為,接著寫韓文對這些行為的不滿。于是據(jù)此理解斷
句。
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文為官清正,關(guān)注民眾生活,他在湖廣,妥善處理九溪士酋與臨境爭第一事;擔
任南京兵部尚書時,年成歉收,他開倉取糧十六萬石,平抑米價。
B.韓文剛正不屈,敢于奏議國事,武宗繼位,諸項費用供給不足,他不顧非議,一再
提出自己看法;有關(guān)機構(gòu)冗員漸增,他援引成例,著手壓縮編制。
C.韓文疾惡如仇,盡力遏制權(quán)幸,宦官劉瑾等每II引誘皇上沉溺于聲色狗馬,不理政
事,他采用李夢陽的建議,冒死諫帝,打擊了劉瑾等的囂張氣焰。
D.韓文剛者易析,飽受政敵陷害,劉瑾以遺失部籍作為罪名,逮捕韓文,釋放后又兩
次罰米,使他傾家蕩產(chǎn);直到劉瑾被誅后,韓文才復(fù)官而后退休。
【答案】B
【考點】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解析】B項錯誤為:無中生有。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淳安公主賜用三百頃,復(fù)欲奪任丘民業(yè),文力爭乃止。
(2)即偕諸大臣伏闕上書,疏入,帝驚泣不食,璜等大懼。
【答案】(1)淳安公主有三百頃皇上賞賜的田地,又想奪取任丘老百姓的產(chǎn)業(yè),韓文竭力抗
爭才讓這事停止下來。(關(guān)鍵詞:賜、復(fù)、民業(yè)、力爭各1分,句意1分)(2)韓文立即
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鑾寶殿給皇帝上書,奏章遞入皇宮,皇帝吃驚得哭泣著吃不下飯,
劉瑾等人十分恐懼。(關(guān)鍵詞:偕、伏闕、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
【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解析】翻譯文言首先要結(jié)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guān)鍵字、辨識該句句
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
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
三、(2013?新課標全國I升聞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學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域山西、湖廣,風裁甚著。
成化初,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裝功進左副都御史,坂鞏昌、臨沸饑民,撫安流移,
績甚著。是時敗寇黑水口,又敗之湯羊嶺,勒石紀之而還。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徐、
和饑,移江南糧十萬石、鹽價銀五萬兩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
事,悉議行。帝耕藉田,教坊以雜戲進。文升正色日:“新天子當使知稼稿艱難,此何為者?”
即斥去。明年,為兵部尚書,督團營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廢弛,西北部落時伺塞下。文升
嚴核諸將校,黜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門,或作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nèi)。
5
為兵部十三年,盡心戎務(wù),于屯田、馬政、邊備、守御,數(shù)條上便宜。國家事當言者,即非
職守,亦言無不盡。嘗以太子年及四齡,當早諭教,請擇醇謹老成知書史者,保抱扶持,凡
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山東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災(zāi),文升請命所司振恤,練士卒以備不虞。
帝皆深納之。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為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書屠漉罷,倪岳
代潘,岳卒,以文升代。南京、鳳陽大風雨壞屋拔木,文升請帝減膳撤樂,修德省愆,御經(jīng)
筵,絕游宴,停不急務(wù),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弓,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帝悉褒納。
正德時,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連疏求去,許之。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
輒顰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長于應(yīng)變,朝端大議往往待之決。功在邊
鎮(zhèn),外國皆聞其名。尤重氣節(jié),/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盜至鈞州,以文升家在,
舍之去。(節(jié)選自《明史?馬文升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學景泰二年進士登:升職
B.錄功進左副都御史錄:記載
C.強鞏昌、臨濟饑民振:救濟
D.勤石紀之而還勒:銘刻
答案A
解析登:考中。
【試題評點】該題所考查的四個實詞,均為常見常用實詞,其中“振”是個通假字,通
“賑”.A項中的“登”是個多義詞,有“登上”“上升”“提升”“立即”“豐收”之
義,這里顯然不是“升職”,因為進士不是“升職”而來的。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馬文升勸諫皇上修身愛民內(nèi)容的一組是()
①新天子當使知稼稿艱難②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③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④文升
請命所司振恤⑤減膳撤樂,修德省愆⑥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zhuǎn).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②是說馬文升不僅關(guān)心分內(nèi)的事務(wù),還關(guān)心職責之外的其他事務(wù)。③是馬文升奏請
皇上對太子的教導,不是勸諫皇上修身愛民。④是說馬文升奏請皇上命令有關(guān)部門救賑災(zāi)
民,不是勸諫皇上修身愛民。
【試題評點】該題考查篩選信息,所給的篩選標準是“馬文升勸諫皇上修身愛民”,這里
特別要注意的是“修身愛民”這一概念,而不是停留在提出修身愛民的做法上。值得注意
的是2013年設(shè)誤句不再是兩個,而是三個,大大降低了難度。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文升仕途順利,政績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歷任多項職務(wù)。功業(y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
方面:一是處理受災(zāi)民眾的善后問題,二是擊敗擾亂社會秩序的賊寇。
6
B.馬文升為人正直,處事嚴明。他敢于直言勸諫,奏事進言均得到采納;又能夠嚴格考察
部屬,曾罷免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對他大肆威脅和污蔑。
C.馬文升盡心軍事,關(guān)注民生。他任兵部尚書十多年,對屯田、邊備等職責勇于進言。在
代史部尚書時,南京等地遭遇風雨災(zāi)害,他又請求皇上救助災(zāi)地百姓。
D.馬文升文武全才,聲名遠揚。朝廷大事往往等他決斷,又有顯赫邊功,外國皆聞其名。
為人重氣節(jié),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盜各處騷擾,也不去鈞州他的家鄉(xiāng)。
答案D
解析原文中是大盜“至"鈞州,因馬文升的家在鈞州,就離開了。并不是“大盜各處騷
擾,也不去鈞州他的家鄉(xiāng)”。
【試題評點】該題與2012年在命題上沒有多大變化,D項屬曲解文意。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馬文升)在朝廷官員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誠心誠意地任用他,諸位大臣沒有
人敢望其項背。
(2)在家閑居,無事從不到州城去。說到當時政事,總是皺著眉頭不回答。
解析本題主要涉及一詞多義。(1)“耆碩”意思是“年高德劭”,“推心”意思是“誠
心誠意”,“望”意思是“比”。(2)“未嘗”意思是“不曾”,“語”意思是“談?wù)摗保?/p>
“及”意思是“到”,“輒”意思是“總是”,“顰蹙”意思是“皺眉”。
【試題評點1該題考查翻譯,重心仍在實詞上,兼及虛詞。第⑴句中“班列”“耆
碩",,莫”三個詞語為得分點,其中“莫”字易被譯錯,這里它是不定代詞,意為“沒有
誰”“沒有人”.第Q)句中“時事”“輒”“顰蹙”為得分點,都是課本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
翻譯起來無多大難度。不過,既要重視"字字落實",也要注意“文從字順”。
補充練習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歷芨山西、湖廣按:巡視
B.練士卒以備不廖虞:料想
C.B,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已:不久
D.尤重氣節(jié),至廉隅厲:鼓勵
答案D
解析厲:磨礪。
【參考譯文】
7
馬文升,字負圖,相貌奇異,很有力氣.景泰二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御史.先后巡接
山西、湖廣,依法裁處奸邪,名聲很大。成化初年,被征召升任南京大理寺卿。滿四作亂時,
馬文升憑借所記功勞提拔為左副都御史。賑濟鞏昌、臨洗的災(zāi)民,撫慰安頓流亡百姓,成績
顯著。當時,在黑水口打敗襲擾之敵,又在湯羊嶺打敗他們,刻石記功后返回。提升為右都
御史,總管督率漕運事宜。淮安、徐州、和州三地發(fā)生饑荒,他從江南調(diào)撥十萬石糧食、五
萬兩鹽價銀賑濟災(zāi)民。孝宗即位,被征召拜官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馬文升上書條陳十五件
事,經(jīng)過討論后全部付諸實行。孝宗效仿古天子親自耕種藉田,教坊就向孝宗進獻雜戲。文
升嚴肅地說:“天子剛剛登基應(yīng)當讓他懂得農(nóng)事的艱難,你們演戲是什么意思?”立即呵斥
他們離去。第二年,擔任兵部尚書,依舊督率團營。天下太平的時間已經(jīng)很久,使得軍政荒
廢松弛,西北少數(shù)民族不時到邊塞附近窺伺.文升嚴格考核各個將校,罷免了三十多個貪婪
懦弱的將校。奸人對他十分怨恨,夜間拿著弓箭守候在他的門口,有的寫了誹謗信射到東長
安門內(nèi).馬文升治理兵部十三年,盡心于軍務(wù),在屯田、馬政、邊備、守御方面,多次上書
陳述有利國家、合乎時宜的事。只要是對國家有利的,即使不在職責范圍內(nèi),馬文升也會言
無不盡。他曾經(jīng)認為太子年齡到了四歲,應(yīng)當盡早曉諭教誨,請求選擇敦厚謹慎、老成持重、
精通典籍的人,由他們教育扶持太子,所有的言談舉止都以正確的方法引導。山東大旱,浙
江及南京鬧水災(zāi),文升奏請皇帝命令有關(guān)部門賑濟撫恤,操練士卒以備不測。都被皇帝采納。
(馬文升)在朝廷官員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誠心誠意地任用他,諸位大臣沒有人敢望其項
背。吏部尚書屠瀟被罷免,倪岳代替屠瀟,倪岳死后,用文升代替他.南京、鳳陽刮大風、
下大雨,屋子被毀壞,大樹被拔起,文升請求皇上減少宴飲,撒去歌舞,修養(yǎng)德行,反省過
失,開御前講席,杜絕宴會游樂;停下不亟待解決的事務(wù),停止額外的織造;賑濟饑民,搜
捕盜賊。后來,文升又上書諫論吏部掌管的十件事.皇帝都加以贊揚并采納。正德年間,朝
政被宦官把持,文升年邁,接連上疏要求回鄉(xiāng),皇上答應(yīng)了他。在家閑居,無事從不到州城
去。說到當時政事,總是皺著眉頭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馬文升文武兼?zhèn)?
擅長應(yīng)付事變,朝中的大事常常等待他來決定.鎮(zhèn)守邊關(guān)有功,外國都聽說他的名聲。特別
重視氣節(jié),磨礪自己端正不茍的品性,一生走正直之道。死后一年多,盜匪到了鈞州,因為
文升的家在鈞州,就離開了.
四、(2013?新課標全國II)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李揆,字端卿,隴西成紀人,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少聰敏好學,善盡文。開元末,
舉進士,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擢拜右拾遺。乾元初,兼禮部侍郎。揆嘗以主司取士,
多不考實,徒峻其堤防,索其書策,深豚求賢之意也。其試進士文章,曰:“大國選士,但
務(wù)得才,經(jīng)籍在此,請海尋檢?!庇墒菙?shù)月之間,美聲上聞。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時
京師多盜賊,有通衢殺人置溝中者,李輔國方恣橫,上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人以備巡檢。揆上
疏日:“昔西漢以南北軍相統(tǒng)度,故周勃因南軍入北軍,遂安劉氏?;食媚媳毖?,文武區(qū)
8
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變,將何以制之?”遂制罷羽林之請。揆
在相位,決事獻替,雖甚博辨,性銳于名利,深為物議所非。又其兄自有時名,滯于冗官,
竟不引進。同列呂謨,地望雖懸,政事在揆之右,罷相,自賓客為荊南節(jié)度,聲問甚美。懼
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建管內(nèi)構(gòu)求諄過失。諉密疏自際,乃貶揆萊州長史同正員。揆既黜官,
數(shù)日,其兄改授為司門員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晉卿累薦元
載為重官。揆自恃門望,以載地寒,意甚輕易,不納,而謂晉卿日:“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
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陛d銜恨頗深。及載登相位,因揆當徙職,遂奏為試秘書監(jiān),江淮養(yǎng)
疾。既無祿俸,家復(fù)貧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給。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則
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卜余州焉。元載以罪誅,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
為盧尼所惡。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會盟使,加左仆射。行至鳳州,以疾卒,興元元年四月
也,年七十四。(節(jié)選自《舊唐書?李揆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代:世世
B.少聰敏好學,善用文屬:撰寫
C.深際求賢之意也昧:冒犯
D.經(jīng)籍在此,請恣尋檢恣:任意
答案C
解析昧:違背,糊涂。
【試題評點】該題考查考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四個詞語中,“屬”2012年考過,2013
年考得更淺,其余三個雖不常用,但只要使用代入法排除,還是能選準答案的。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組是()
①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②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③遂制罷羽林之請④后
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⑤奏為試秘書監(jiān),江淮養(yǎng)疾⑥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第④句是李揆遇赦得官,第⑤句寫其被閑置。
【試題評點】該題考查篩選信息仍采用過去常用的考查方式,篩選的標準也好理解。只是
第④句中“量移”是個干擾詞?!傲恳啤币鉃椤肮賳T被貶謫,受恩準在離京城較近的地方
任職”,明顯與題干要求不符。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揆自幼好學,入仕后美名上聞。他出身顯貴人家,聰明敏捷,好學上進,開元末年步
入仕途。他主張考查進士務(wù)必選拔有真實才能的人,受到廣泛好評。
B.李揆有遠見卓識,上疏得到認可。當時京城治安混亂,盜賊殺人,李輔國請求選羽林軍
以備巡視。李揆引西漢舊事說明,如羽林警夜則難以應(yīng)付突然之變。
9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們非議。他在相位時,論及大事頭頭是道,卻熱衷追名逐利。
他嫉妒呂淳地位超過自己,密令捏造呂的過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李揆與元載交惡,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門望高貴,鄙薄元載出身寒微,元懷恨在心。
元登相位后,對他報復(fù),致使他全家衣食無著,在各州飄泊十多年。
答案C
解析C項“密令捏造呂的過失”,并不是因為“嫉妒呂謾地位超過自己”。原文中“密
令捏造呂的過失”的原因是“懼其重入”。
【試題評點】該題是對閱讀材料相關(guān)文意的綜合考查,著重在對文意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上。
選項設(shè)置仍與2012年相同。C項錯在后部分的分析上。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兄自有時名,滯于冗官,竟不引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牧守稍薄,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余州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的哥哥當時本有聲望,卻停留在閑散官吏的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薦。
(2)當?shù)刂菘らL官稍有輕慢,就又遷居,所以他搬遷的地方,大約有十多個州。
解析⑴“名”,聲望;“滯于冗官”屬介詞短語后置,“滯”,停留;“引進”,推
薦,屬古今異義詞。
(2)“薄”,輕視、輕慢;“遷徙”,搬遷;“則”,連詞,就;“者”,代詞,”……
的地方”;“則又移居”在翻譯時補出主語。
【試題評點】該題考查句子翻譯,重點放在了實詞上。第⑴句“時名”“滯”“引進”是
得分點,另有“冗官”也不易理解。第(2)句中“薄”“遷徙”“蓋”為得分點,其中
“蓋”是個副詞,定為得分點,凸顯了在翻譯中考查虛詞的命題取向。
補充練習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昔西漢以南北軍相統(tǒng)度攝:統(tǒng)轄
B.但務(wù)得才務(wù):致力于
C.意甚輕易易:輕率
D.譚密疏自際陳:陳述
答案C
解析易:看不起。
2.翻譯下面句子。
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
譯文:______________
10
答案風采出眾的賢士不被:重用,面目猥瑣的人卻想做大官。
解析得分點:“龍章鳳姿”“獐頭鼠目”的意譯;“見”,表被動;“之子”,這一類
人;“乃”,卻。
【參考譯文1
李揆字端卿,是隴西成紀人,卻在鄭州安家。(他的家族)世代是名門望族。李揆年少時
就聰慧敏捷而好學,擅長寫文章。開元末年,考中進士,把自己寫的文章進獻給朝廷,(皇
帝)下詔令中書省考查他的文章,提拔他做右拾遺.乾元初年,兼任禮部侍郎。李揆曾認為
主考錄取士人,大多不考查核實,只是使他的防備(措施)嚴厲,求取考生的文章與策論,嚴
重違背了求取賢能之士的要旨。李揆考查進士的文章,說:“大國錄取人才,只是務(wù)必要選
拔有真才實學之人,至于那些古代經(jīng)典或某些專門著作都在這里,請任意找尋查看?!币驗?/p>
這種做法,幾個月里,美好的名聲使皇上知道。從此很受皇帝恩遇,于是被重用。當時京城
中盜賊很多,(甚至)有在大路上把人殺了扔在溝中的人,李輔國正放縱專橫,上書請求選羽
林騎兵五百人以備巡視。李揆上疏說:“從前西漢讓南北軍相互牽制,所以周勃才能趁機帶
南軍闖入北軍,于是使?jié)h朝得以安定。朝廷現(xiàn)在設(shè)置南北兩個府衙,文官、武官分列,來相
互窺伺查探。現(xiàn)在用羽林軍代替金吾軍在夜間巡查警備,一旦有意外事故發(fā)生,將拿什么來
制止這些意外事故呢?”朝廷于是下令取消了李輔國關(guān)于羽林軍的請求。李揆任宰相時,處
理大事、進獻策略、更替人事,雖然廣博明辨,但是太汲汲于名利,深受人們非議。并且他
的哥哥當時本有聲望,卻停留在閑散官吏的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薦。與他同朝為官的呂
if,雖然地位、名望遠不及李揆,但處理政務(wù)方面卻在李揆之上,呂謹被罷免相位,以太子
賓客的身份任荊南節(jié)度使,名聲很好。李揆害怕呂謾重新入朝為相,于是秘密地命令直省到
呂謾管轄的地方捏造呂建的過失.呂建秘密地上疏為自己辯白,于是朝廷把李揆貶為萊州長
史同正員。李揆被罷黜后,不幾天,他的哥哥被改任司門員外郎。以后幾年,李揆遇赦做了
歙州刺史。起初,李揆把持政務(wù)時,侍中苗晉卿多次舉薦元載擔任要職。李揆自恃門望高,
認為元載出身貧寒,(對他)態(tài)度非常輕蔑,不采納侍中苗晉卿的舉薦。并且對晉卿說:“風
采出眾的賢士不被重用,面目猥瑣的人卻想做大官?!痹d深深地懷恨在心。等到元載登上
宰相之位后,趁李揆應(yīng)當變換職位,于是奏請朝廷任李揆為試秘書監(jiān),到江淮養(yǎng)病。李揆沒
有了俸祿后,家道再次貧乏,一家百余口,靠乞討度日。在各州間飄泊度日,這樣的日子持
續(xù)了十五六年,當?shù)刂菘らL官稍有輕慢,就又遷居,所以他搬遷的地方,大約有十多個州。
元載因為獲罪被殺,朝廷任命李揆為睦州刺史,入京拜為國子祭酒、禮部尚書,為盧杞所憎
恨。德宗在山南,命令李揆擔任入蕃會盟使,加任左仆射。走到鳳州,因病去世,其時為興
元元年四月,享年七十四歲.
命題探究及備考啟示
1.新課標卷在文言文閱讀考查上有何特點?常見考題又有何特點?
新課標卷在文言文閱讀考查上的特點是穩(wěn)定。表現(xiàn)在:(1)選材穩(wěn)定,全為人物傳記;(2)
II
考點穩(wěn)定,四道題分別考查文言實詞、篩選信息、內(nèi)容辨析和文言語句翻譯。
常見考題的特點有:
(1)實詞解釋題:①考查對象為常見常用詞,均為動詞,偶爾涉及120個實詞,無論哪類
實詞,均要求在語境中確定其義;②實詞知識點中,重點考查多義詞;③實詞多與教材有
聯(lián)系;④題型為選擇題,且要求選出的是“不正確的一項”。
(2)信息篩選題:①信息篩選涉及的內(nèi)容主要是:a.表現(xiàn)人物行為舉止特點的信息,b.表現(xiàn)
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張的信息,c.反映人物道德品行和聰明才智的信息,d.展現(xiàn)人物性格和
情感方面的信息。②命題形式:一般采用客觀選擇題形式考查考生對某一方面信息進行篩
選和辨識的能力;也可能從閱讀材料中選出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要求選出符合某一方
面信息的選項。這是高考考查的主要題型。
(3)內(nèi)容辨析題:①選項構(gòu)成有特點,前部分是對人物的概括與評價,是觀點;后部分是
對文本的分析,是論據(jù)。②設(shè)錯點多在后部分,且具有隱蔽性和迷惑性,需要認真比對。
(4)文言翻譯題:①選句為兩句,分值重,占文言文總分的一半還多;②詞匯量大,尤其
是重要實詞多;③考查點突出文言實詞這一重點,尤其是實詞中的多義詞,古今異義詞為
??键c;④特別注意虛詞的考查。
2.新課標卷在文言文閱讀方面的命題特點對于文言文復(fù)習來說有何啟示?
(1)重視課本學習。要按照《考試說明》要求,全面梳理教材文言文中的各個知識點,并
注意前后勾連,構(gòu)筑起一個堅實的教材文言文知識網(wǎng)絡(luò)。
(2)堅持以積累為主,注意知識積累與推斷能力相結(jié)合。文言文閱讀的重點是實詞,要做
好120個基本實詞的積累,并擴大到教材文言文中的常見實詞。同時,要聚焦關(guān)鍵點作合
情合理的推斷,尤其是訓練做題過程中的推斷能力。
(3)強化訓練。其實,文言文學習就是兩個詞:積累、訓練。積累,只有在訓練中才得以
鞏固。訓練,尤其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一定會掌握比較固定的解題方法,并且在短時
間內(nèi)會有明顯的成效。
12
專題二整體閱讀,把握大意
[專題微語]同學們做閱讀題,總是輕閱讀,重做題。這一點在文言文閱讀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
出。其實,文言文閱讀也是閱讀,也與現(xiàn)代文一樣需要整體閱讀,把握大意。不知你有沒有
這樣的體驗:某次做題,你把所給的文言文讀懂了,讀透了,題目幾乎全部回答正確。這就
是整體閱讀之效。文言文整體閱讀其實很簡單,讀了下面的內(nèi)容,你自然就會明白。
閱讀方法指導
一、建立正確的閱讀觀——整體閱讀
1.看整體
文言文閱讀不僅要關(guān)注一字一詞一句,還要關(guān)注文章的整體,看文章整體寫了什么內(nèi)容,
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質(zhì),這些是先要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題,不要急于破解咖
個詞、哪句話,首先要弄清文章整體的內(nèi)容及行文特點,這是整體閱讀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
2.整體看
不要以為閱讀完文本材料,就算整體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標題、尾注、試題這
些內(nèi)容也絕不可忽視,它們是整體把握文意、解決疑難的重要輔助內(nèi)容。整體看,就是先
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標題、選文出處、尾注及題目,看這些項目為整體把握提供了哪
些或明或暗的輔助信息??傊褪且礃祟},看正文,看出處,看注釋,看試題。全都
看完了,才能整體把握文意。
二、根據(jù)傳記特點去閱讀
1.選文特點
高考傳記類文本一般包括史傳文、各類文人筆記及小說中的人物傳記。多為四五百字的淺
易文言文,一些疑難生僻的字句都有恰當?shù)奶幚?,或加注釋。一般記載幾個人,有的人物
關(guān)系簡明,有的人物關(guān)系復(fù)雜。所選人物不僅有帝王將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
子、義士隱士、販夫走卒等。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義、禮、智、信、勇”。
選文以敘事為主,含有一定的議論抒情。雖然經(jīng)過了命題人的刪減調(diào)整,但不管是一篇還
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2.行文特點
傳記文體結(jié)構(gòu)固定,行文線索明顯。古人作傳,常在文首介紹人物的籍貫、字號、家世、
官職以及主要性格特點等,這些文字對把握全篇內(nèi)容往往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接著,以時
間為序,依次介紹傳主何時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結(jié)果,這是傳記的主體內(nèi)容。我們在閱讀時
要特別注意表示時間、地點、事件起始的詞句,這些文字有助于我們劃分主體部分的層次,
理解全文內(nèi)容。傳記的結(jié)尾一般為對傳主的逝前身后作一交代,或作“蓋棺論定”。有的
13
結(jié)尾作者通常以“贊”等形式作出自己對傳主的評價。這些文字特別有助于我們把握人物
的性格品質(zhì)。
3.用語特點
傳記的語言通常凝練概括,問有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尤其是對傳主的評價或用“春秋筆法”,
或用最概括的幾個字詞點到為止。這些特點告訴我們要細讀,不放過每一個字.
傳記中慣常出現(xiàn)的詞語有國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職名、廟名、謚號及重要的典籍
名稱。對于這些詞語,一方面平時要積累一些常用語,尤其是官職方面的;另一方面,在
閱讀時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理會,更不必拆開硬譯(這種做法很危險).
還要注意古人的用語習慣,如稱人一般只稱“名”,如“王祎”稱“祎”,“沈通明”稱
“通明”。
三、閱讀方法和步驟
1.閱讀方法
(1)勾畫圈點法:邊閱讀,邊畫出人名、地名、時間詞、事件起訖詞語及文中評議性詞句,
畫出較難理解的詞句等,同時思考總結(jié)“何人何時何事”等內(nèi)容。
(2)主線閱讀法:閱讀時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做過什么事,事情的結(jié)果”
這條主線來篩選信息、劃分層次、把握內(nèi)容提要。
(3)借題解文法:文言文閱讀一般都有信息篩選題和文意概括題。信息篩選往往將文中能
表現(xiàn)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若干信息抽出來讓考生辨析,據(jù)此可判定文中寫的是什么樣的人
物,有怎樣的性格,或有怎樣的品質(zhì),或行為有何特征等。文意概括則考查對文言文文意
的概述或分析,所給的幾個備選項正是命題人對文意的概括。其中雖有一項“不正確”,
但卻有三項是正確的,這正是給我們整體把握文意的“提示”。借助信息篩選題,我們可
以把握傳主的性格品質(zhì);借助文意概括題,我們能更好地讀懂內(nèi)容。
(4)以文解文法:就是借用文章中的話來理解。文章中的諸種因素存在著一種互相制約、
互相闡釋的關(guān)系,這是讀者解文的一種依據(jù),閱讀時仔細發(fā)掘,前后文會給你幫助。
(5)以注解文法:命題者往往會給一些注釋,這些注釋往往能給解文、解題帶來很大幫助。
考試時同學們千萬不要視而不見,一定要充分利用才行。
2.閱讀步驟——三讀
第?讀:粗讀。概覽全文,了解大意。可以看看尾注,讀讀題目。
第二讀:細讀。邊讀邊圈點批注,結(jié)合注釋和信息篩選題、文意概括題,認真、仔細地閱
讀,弄清文中具體的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之間的關(guān)系,把握人物的命運結(jié)局及性格品
質(zhì),如遇到難字難句,不必深究。
第三讀:做題讀。題目涉及咖些文字,就細讀那些文字。
14
閱讀實例導引
楊維岳傳
戴名世
楊維岳,廬州巢縣人也。生而孝謹,好讀書,毅然自守以正。嘗以文見知于郡守。一日
往謁,適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維岳為之代請,可得金數(shù)百。維岳謝曰:“犯罪自有公法。使
此人不當罪,而維岳受其金,則不祥;使此人當罪,以維岳故貴之,是以私愛而撓公法也。
維岳兢兢自守,懼無以報德,其敢以是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嘗讀書至忠孝大節(jié),
往往三復(fù)流涕。慕文文山?之為人也,畫像祀之。
[“孝謹”“毅然自守以正”交代了傳主的精神品質(zhì)。
“忠孝大節(jié)”也是對傳主核心品質(zhì)的揭示。
這一節(jié)主要敘述了楊維岳不貪金錢,堅守節(jié)操一事。]
拳被中,陜西盜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撫淮揚。維岳日:“此當代偉人也,不可以不見?!?/p>
乃徒步講軍門往喝。盾無何,寇益急,詔天下勤王。時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書,以府庫虛耗,
軍資竭,兵不得出,傳檄諭天下捐費救國。維岳督嬖?日:“國事如此,吾何以家為!”即
藜翻為冊假
[注意該節(jié)的時間詞及表現(xiàn)楊維岳行為的詞語,可以看出其毀家紓難的精神。]
崇禎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維岳聞之,北面痛哭,累晝夜不能寢食。未一歲,北兵渡江,
京師潰,而史可法以大學士督師揚州,城破死之。維岳泣日:“國家養(yǎng)士三百年,以身殉國,
奈何獨一史公!”于是設(shè)史公主②,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進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飲酒,
亦卻之。曰:“今值國事如此,飲食能下咽乎?”用三目,北兵至,下令剃發(fā),維岳不肯。
人謂先生:“曷避諸?”維岳日:“避將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對之泣,維岳日:
“小子!吾生平讀書何事?一旦茍全幸生,吾義不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
來勸慰,偃臥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訣之辭以見志。凡不食七日,氣息僅存。親屬人來觀者益
眾,忽張目視其子曰:“前日見志之語,慎毋以示世也?!眽沃性?,年五十六。聞?wù)吣?/p>
為之流涕,私謚為文烈公。
[該節(jié)內(nèi)容較豐富,關(guān)注文中時間詞,可知內(nèi)容的起訖順序。
該節(jié)要特別注意楊維岳的語言。]
嗚呼!三代以來,變故多矣,為人臣者,往往身為大官不能為國死,而布衣、諸生又以
死非吾事,則是無一人死也,君?臣之義幾何而不絕也哉?。ㄟx自《南山集》,有刪節(jié))
[傳末評論性語言,表明作者對楊維岳守君臣之義、民族大義精神的贊美???/p>
參照第2題選項D。]
【注】①文文山:文天祥,號文山。②主:死者的牌位。
第一步整體閱讀,把握大意
15
1.先粗讀選文和后面的題目,對文章有個大致的了解。
2.閱讀文段,①畫出人名、地點、時間、事件,然后總結(jié)出誰做了什么事、事件經(jīng)過與前因
后果。
②畫出文中重要的詞、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注意:決不在一些地名、官名、生難字上
糾纏。
③畫出文中評議性詞句,揣摩作者對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質(zhì)。
3.寫出內(nèi)容提要:(內(nèi)容略)
第二步做題
1.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楊維岳忠義大節(jié)的一組是()
①以維岳故貴之,是以私愛而撓公法也②即毀家以為士民倡③北面痛哭,累晝夜不能
寢食④避將何之?吾死耳⑤作不髡永訣之辭以見志⑥聞?wù)吣粸橹魈?/p>
A.①⑤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①是直接表現(xiàn),但不是直接表現(xiàn)其忠義大節(jié)。⑥是間接表現(xiàn)其忠義大節(jié)。
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維岳喜好讀書,堅守正道。他寧可不要數(shù)百金,也不為犯法的富民“代請”。郡守因
此越發(fā)敬重他的為人。
B.楊維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畫了文天祥的像拜祭他;在史可法死后,楊維岳
為他設(shè)牌位寫文章來吊唁。
C.清兵南下后,下令剃發(fā)。楊維岳既不剃發(fā),也不躲藏,決心以死明志,別人來勸慰他,
他也臥床不應(yīng),絕食多日而死。
D.作者譴責了在民族危難之際貪生怕死的達官貴人,以及不明大義的平民、書生,肯定了
楊維岳為守君臣之義而獻身的行為。
答案C
解析“臥床不應(yīng)”錯,原文“唯唯”指應(yīng)答之聲。
【參考譯文]
楊維岳是廬州府巢縣人。他生性孝順而恭謹,愛好讀書,剛強堅韌而果斷地自堅操守,
走正道。他曾經(jīng)憑借他的文章被郡守賞識。一天去拜訪郡守,恰好碰上一個犯法的富人,郡
守讓楊維岳替這個富人向上面求情,(這樣,楊維岳)可以獲得數(shù)百金。楊維岳推辭說:“犯
人犯了罪,自然要按國家的法令處置。假如這個人不應(yīng)該被判罪,而我接受了他的錢財,就
會不吉利;假如這個人應(yīng)該被判罪,卻因為我而被赦免了,這是用私情干擾國家法令。我小
心謹慎地堅守自己的節(jié)操,還擔心沒法報答您的恩德,哪敢因為這件事而連累您?”郡守因
此更加敬重他。楊維岳讀書讀到忠孝大節(jié)之處,常常多次流淚。他仰慕文天祥的為人,就畫
了他的像拜祭他。
16
崇禎年間,陜西盜賊蜂起,都御史史可法到淮揚地區(qū)巡察安撫。楊維岳說:“這個人是
當代偉人,不可以不拜見。”于是徒步到駐軍營地拜見史可法。沒過多久,敵人的進攻更加
緊迫,皇上詔令天下起兵救援。這時史可法已被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因為國庫空竭,軍隊
物資用盡,軍隊不能出征,發(fā)布檄文告知天下,讓天下人捐錢救國。楊維岳捧著檄文哭著說:
“國家政事到了這個地步,我還以什么為家呢!”當即變賣家產(chǎn)來做大家的表率。
崇禎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楊維岳聽到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連續(xù)幾個晝夜不吃飯
唾覺。不到一年,清兵渡過長江,國都被攻陷,史可法憑大學士的身份在揚州指揮軍隊抵抗,
城池被攻破后為國而死。楊維岳哭著說:“國家培養(yǎng)讀書人三百年,以身殉國的,為什么只
有一個史公!”于是設(shè)下史公的牌位,寫了祭文在廳堂里吊唁他。家人送來粥食,他揮揮手
叫拿走;平時喜歡飲酒,也不喝了。他說:“現(xiàn)在正是國家政事如此糟糕的時候,還能吃得
下喝得下嗎?”過了三天,清兵到來,下令剃發(fā),楊維岳不肯。有人對他說:“為什么不為
此而避一避呢?”楊維岳說:“能躲避到哪里去呢?讓我死吧!讓我死吧!”他的兒子對著
他哭泣,楊維岳說:“孩子!我一生讀書為了什么呢?如果有朝一日要我茍且偷生,我信守
大義,堅決不干,我現(xiàn)在能夠死得其所了,你哭什么呢?”有人來勸慰他,他只是躺著隨便
答應(yīng)罷了。寫下寧死也不剃發(fā)的文字來表現(xiàn)他的志向。一連七天不吃飯,僅存一點氣息。來
看望他的親屬越來越多,他忽然睜大眼睛看著兒子說:“前幾天表現(xiàn)我的志向的文字,千萬
不要把它拿給世人看。”不一會兒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歲。知道這件事的人沒有不為他流
淚的,民間給他立的謚號是文烈公。
唉!三代以來,興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卻不愿為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原料毛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沙漠氣象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平針開衫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人參百歲酒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透氣膠帶帶基用無紡布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萘普生鈉片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碟片式過濾器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版土地股權(quán)轉(zhuǎn)讓協(xié)議范本詳解
- 聲音療法與養(yǎng)生保健的實際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報紙新聞的科技創(chuàng)新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 銷售與銷售目標管理制度
- 特殊教育學校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 2025年技術(shù)員個人工作計劃例文(四篇)
- 2025年第一次工地開工會議主要議程開工大吉模板
- 第16課抗日戰(zhàn)爭課件-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
- 對口升學語文模擬試卷(9)-江西省(解析版)
- 無人機運營方案
- 糖尿病高滲昏迷指南
- 【公開課】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tǒng)工程設(shè)計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