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8-2019年湖口二中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
(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選經(jīng)典試題,有針對性的考點中的難點、重點、考點進行強化訓(xùn)練,力口強記憶。
第1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9分,翻譯6分,共15分)
平M侯曾不著,漳人也,秦時為沛獄怵,而簫何為主更,居且為家史矣.參始微時,與簫何善:及為
杵相,有部.至何反死.所惟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fl.舉事無所變更,一造蕭何約束.棒幫閔更木讓千
文辭,更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史之言文對深,欲務(wù)聲名者,輯斥去之.日夜飲靜酒.你大夫以下史
及賓客見季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殳者,參雄飲以酹酒,何之,鍬有所言,復(fù)飲之,醉而后去,培昊將
開說,以為常.
相舍后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
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yīng)和。
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
參子竄為中大夫?;莸酃窒鄧恢问?,以為“豈少朕與"?乃謂竄曰:“若歸,
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于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
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备Z既洗沐歸,閑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富二
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敝脸瘯r,惠帝讓參曰:“與竄胡治乎?
乃者①我使諫君也?!眳⒚夤谥x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
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眳⒃唬骸氨菹卵?/p>
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
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年。卒,謚懿侯。子竄侯。百姓
歌之曰:“蕭何為法,^②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
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zhàn)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
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后,參與
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②^(jidng):明確。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參始微時微:年齡小
B.從吏幸相國召按之按:處置
C.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趣:趕快
D.然百姓離秦之酷后離:通“罹”,遭受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均表明曹參“清凈無為”的一組是()
①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②擇郡國吏木訕於文辭,重厚長者
③至者,參輒飲以醇酒④吏舍日飲歌呼
⑤亦歌呼與相應(yīng)和
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③⑤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遷以史學(xué)家的眼光,評價曹參作為漢朝相國,極力主張清凈無為,這完全合于
道家的學(xué)說。
B.漢高祖怪罪相國不理政事,懷疑是輕視自己,于是叫曹參的兒子回家后試著私下隨
意問問他的父親怎么回事。
C.曹參代替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完全遵循蕭何制定的法令,辦事無所變
更,日夜痛飲醇厚的美酒。
D.曹參起初卑微的時候,跟蕭何交好;等到后來一個做了將軍,一個做了相
國,有了矛盾。蕭何在臨終時,向皇上推薦的賢臣只有曹參。
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王戎,字潘沖,瑯邪臨沂人也。父渾,涼州刺史。戎幼而穎悟,神彩秀徹。視日不
眩,裴楷見而目之曰:“戎眼燦燦,如巖下電?!蹦炅邭q,于宣武場觀戲,猛獸在
檻中就①吼震地,眾皆奔走,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閣上見而奇之。區(qū)嘗
與群兒嬉于道側(cè)見李樹多實等輩競?cè)ぶ知毑煌騿柶涔?其日:“樹在道邊而多
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與渾為友。戎年十五,隨渾在郎舍。戎少籍二十歲,而籍與之交。籍每適渾,俄
頃輒去,過視戎,良久然后出。謂渾曰:”潘沖清賞,非卿倫也。共卿言,不如共阿
戎談?!奔皽喿溆跊鲋?,故吏婢②贈數(shù)百萬,戎辭而不受,由是顯名。戎嘗與阮籍
飲,時兗州刺史劉昶字公榮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無恨色。戎異之,他日問
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勝公榮,不可不與飲;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
惟公榮可不與飲。”戎每與籍為竹林之游,戎嘗后至。籍曰:“俗物已復(fù)敗人意?!?/p>
戎笑曰:“卿輩意亦復(fù)易敗耳!
鐘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戎曰:“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非成功難,
保之難也?!奔皶?,議者以為知言。
征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賂戎筒中細布五十端,為司隸所糾,以知而未納,故得不
坐,然議者尤之。帝謂朝臣曰:“戎之為行,豈懷私茍得,正當不欲為異耳!“帝雖
以是言釋之,然為清慎者所鄙,由是損名。
戎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后遷光祿勛、吏部尚書,以母憂去職。性至孝,不拘
禮制,飲酒食肉,或觀弈棋,而容貌毀悴,杖然后起。時和嬌亦居父喪,以禮法自
持,量米而食,哀毀不逾于戎。帝謂劉毅曰:“和嬌毀頓過禮,使人憂之?!币阍唬?/p>
“嬌雖寢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謂死孝,陛下當先憂之?!比窒扔型录玻?/p>
居喪增甚。帝遣醫(yī)療之,并賜藥物,又斷賓客。
[注]J唬①(xiao):怒吼。颼②:贈送財物助人治喪。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明帝于閣上見而奇之奇:認為--一奇異。
B籍每適渾,俄頃輒去適:往,到
C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減: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坐:犯罪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又嘗與群兒嬉/于道側(cè)見李樹/多實等/輩競?cè)ぶ?獨不往
B又嘗與群兒/嬉于道側(cè)/見李樹多/實等輩/競?cè)ぶ?戎獨不往
C又嘗與群兒嬉于道側(cè)/見李樹多實/等輩競?cè)ぶ?戎獨不往
D又嘗與群/兒嬉于道側(cè)/見李樹多實等/輩競?cè)ぶ?戎獨不往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戎小時候看太陽時眼睛不花,裴楷看見后稱贊說:“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
下的電光?!?/p>
B阮籍與王渾、王戎俱為好友。阮籍每次拜訪王渾,時間都很短暫,但與王戎交談的
時間卻很長,主要是阮籍認為王戎比王渾清逸可賞。
C王戎不拘禮法,在母親去世后仍然飲酒吃肉,經(jīng)常下棋娛樂,以致容貌惟悴,拄著
拐杖才能站起。
D和嬌在服喪期間,用禮法約束自己,吃飯限量,皇帝認為和嬌哀傷過度,并為此擔(dān)
憂,但劉毅認為王戎比和蟒更讓人感到憂慮。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鐘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5分)
(2)帝雖以是言釋之,然為清慎者所鄙,由是損名。(5分)
第3題:
第4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題。(22分)
白居易傳
(元)辛文房
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
推可,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奔坝[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
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乃嘆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
言戲之耳。”貞元十六年,中書舍人高郢下進士、拔萃,皆中,補校書郎。元和元
年,作樂府及詩百余篇,規(guī)諷時事,流聞禁中。上悅之,召拜翰林學(xué)士,歷左拾遺。
時盜殺宰相,京師洶洶。居易首上疏,請亟捕賊。權(quán)貴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
“居易母墮井死,而賦《新井篇》,言既浮華,行不可用?!辟H江州司馬。初以勛庸?
暴露不宜,實無他腸,怫怒奸黨,遂失志。亦能順適所遇,托浮屠死生說忘形骸者.
久之,轉(zhuǎn)中書舍人,知制誥。河朔亂,兵出無功,又言事,不見聽,乞外,除為杭州
刺史。文宗立,召遷刑部侍郎。會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鯉遭推,乃放縱詩酒。既復(fù)用,又皆幼君,仕情頓爾索寞。卜居履道里,
與香山僧如滿等結(jié)凈社。疏沼種樹.,構(gòu)石樓,鑿八節(jié)灘,為游賞之樂,茶鐺酒杓不相
離。嘗科頭②箕踞,談禪詠古,晏如也。自號醉吟先生,作傳??岷梅穑嘟?jīng)月不葷,
稱香山居士。與胡杲、吉皎、鄭據(jù)、劉真、盧貞、張渾、如滿、李文爽燕集,皆高年
不仕,日相招致,時人慕之,繪《九老圖》。
公詩以六義為主,不尚艱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后人評白詩如
山東父老課農(nóng)桑,言言皆實者也。雞林國出行賈售于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
之。與元稹極善膠漆,音韻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與劉賓客齊名,曰“劉
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飛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煙霧,冉冉生云。初來九江,居廬
阜峰下,作草堂,燒丹。今尚存。(本文有刪節(jié))
注:①勛庸:這里指被刺殺的宰相武元衡。②科頭:不戴帽子,裸露發(fā)髻。③雞林
國:朝鮮半島古國名。
第2頁,共8頁
5.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鰻遭排累:屢次
C.與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飲
D.不尚艱難艱難:艱澀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雞林國行賈售于其國相/今漂淪憔悴,轉(zhuǎn)徙于江湖間
B.久之,轉(zhuǎn)中書舍人/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C.權(quán)貴有嫌其出位/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
D.與劉賓客齊名/與生彘肩
7.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及覽(其)詩卷B.流聞(于)禁中
C.(老嫗)問解則錄D.偽者(國相)即能辨之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開篇以顧況對白居易的前“謔”后“嘆”,側(cè)面表現(xiàn)了白居易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
非凡才華。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書直言論事,觸怒了權(quán)貴奸黨,這給他的仕途蒙上了陰影,
也是他“放縱詩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詩歌內(nèi)容真實,辭句曉暢,風(fēng)格平易,在當時流傳甚廣。內(nèi)至宮廷,外達
異邦,詩名遠播。
D.白居易居廟堂之上,則“兼濟天下”;處江湖之遠,則“獨善其身”。儒、釋兩家
思想的影響,并存于他人生的各個階段。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2)既復(fù)用,又皆幼君,仕情頓而索寞。(3分)
(3)雞林國行賈售于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之。(3分)
第3頁,共8頁
第5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題。
秦數(shù)敗趙兵,廉頗堅壁不出。趙王以頗失亡多而更怯不戰(zhàn),怒,數(shù)讓之。應(yīng)侯
又使人行千金于趙為反間,曰:“秦之所畏,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廉
頗易與,且降矣!”趙王遂以趙括代頗將。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鼓瑟
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王不聽。
初,趙括自少時學(xué)兵法,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
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日:“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
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括不可使。王日:“何以?”對
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而進食者以十數(shù),所友者以百數(shù),王及宗室所
賞賜者,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鄉(xiāng)而朝,軍吏
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于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如其
父,父子異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決矣!”母因曰:“即如有不
稱,妾請無隨坐?!壁w王許之。
秦王聞括已為趙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航為裨將,令軍中:
“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軍,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出兵擊秦師。武安君佯
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括乘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
軍之后,又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武安君出輕兵擊之,趙戰(zhàn)不
利,因筑壁堅守以待救至。
秦王聞趙食道絕,自如河內(nèi)發(fā)民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兵及糧食。齊
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于齊,齊王弗許。
九月,趙軍食絕四十六日,皆內(nèi)陰相殺食。急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
復(fù)之,不能出。趙括自出銳卒搏戰(zhàn),秦人射殺之。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
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
人大震。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廉頗易與,且降矣與:對付
B、奢不能難難:反駁,質(zhì)問對方
C、妾請無隨坐坐:坐下
D、張二奇兵以劫之張:布置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趙王以頗失亡多而更怯不戰(zhàn)以其無禮于晉
B、趙戰(zhàn)不利,因筑壁堅守以待救至因人之力而敝之
C、軍吏無敢仰視之
者是寡人之過也
D、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
也
10、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4分)
11、文言文中,傳主趙括熟諳兵法,為什么招致慘敗?請從趙括自身方面簡要分析。
(3分)
第6題:閱讀《燭之武退秦師》選段,回答11—15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夜繾而出,見秦伯,曰:“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
煩執(zhí)事。③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④焉用亡鄭以陪鄰?⑤鄰之厚,君之薄也。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⑦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
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⑧夫晉,何厭之有?⑨既東封鄭,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⑩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盟。使杞
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11.選出解釋詞不正確的一項()
A.越國以鄙遠鄙:把……作邊邑
B.將焉取之焉:哪里
C.又欲肆其西封肆:擴張
D.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濟:救助
12.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
①敢以煩執(zhí)事②焉用亡鄭以陪鄰③乃還④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A.兩“以”相同,兩“乃”不同B.兩“以"相同,兩“乃"相同
C.兩“以”不同,兩“乃”不同D.兩“以”不同,兩“乃”相同
1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敢以煩執(zhí)事以:介詞。用,拿。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動詞。認為。
C.焉用亡鄭以陪鄰焉:代詞。怎么。
D.將焉取之焉:代詞。哪里。
14.下列幾項中,不是燭之武說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項是()
A.晉忘恩負義,貪得無厭,必將犯秦。B.亡鄭對秦國有害而無益。
C.放過鄭國對秦有益而無害。D.鄭是小國,對秦?zé)o多大用
處。
15.對下列各句的點評有誤的一項是()
A.“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一一站在秦的立場說話,引起秦王好感,為進一
步打動秦伯提供可能。
B.“鄰之厚,君之薄也”一一幫晉成霸業(yè)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從根本上動搖
秦晉聯(lián)盟基礎(chǔ),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C.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一一進一步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了晉的貪欲,滅鄭后必犯
秦,使秦意識到自己的危險。
D.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一一拉攏引誘之后,從歷史出發(fā),赤裸裸地挑撥
秦晉關(guān)系。
第7題:閱讀下面的課外文段,完成5?9題。
廖剛字用中,南劍州順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錄除國子錄,擢監(jiān)察御史。時蔡京當
國,剛論奏無所避。以親老求補外,出知興化軍。欽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憂,
服闋,除工部員外郎,以母疾辭。紹興元年,盜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順昌民以剛為
命。剛喻從盜者使反業(yè),既而他盜入順昌,部使者檄剛撫定,剛遣長子遲喻賊,賊知
剛父子有信義,亦散去。尋召為吏部員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親兵自將,所以備
不虞而強主威。愿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居則以為衛(wèi),動則以為中軍,此強干弱枝
之道?!庇盅裕骸皣移D難已極,今方圖新,若會稽誠非久駐之地。請經(jīng)營建康,親
擁六師往為固守計,以杜金人窺伺之意、”丁母憂,服闋,復(fù)拜給事中。剛言:“國
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初無儲蓄,日待哺于東南
之轉(zhuǎn)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獻三說,將校有能射耕,當加優(yōu)賞,每
耕田一頃,與轉(zhuǎn)一資,百姓愿耕,假以糧種,復(fù)以租賦。上令都督府措置。時朝廷推
究章淳、蔡卞誤國之罪,追貶其身,仍詔子孫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觀知婺
州,章僅自太府丞提舉江東茶鹽事。剛封還詔書,謂即如此,何以示懲,乃并與祠。
時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猶率群臣遙拜洲圣,剛言:”禮有隆殺,兄為君則君之,己為
君則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歲時行家人禮于內(nèi)庭?!睆闹`崈|年與秦檜有連而
得美官,剛顯疏其惡,檜銜之。金人叛盟,剛乞起舊相之有德望者,處以近藩,檜聞
之日:“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書,而以王次翁為中丞。初,邊報至,從官會
都堂,剛謂億年日:“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約,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億年奉
祠去。明年致仕。以紹興十三年卒。
(節(jié)選自《宋史?廖剛傳》)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部使者檄剛撫定檄:文告。
B.剛遣長子遲喻賊喻:開導(dǎo)。
c.愿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窺伺之意杜:制止。
6、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以母疾辭處以近藩
B.鄭億年與秦檜有連而得美官所以備不虞而強主威
C.親擁六師往為固守計兄為君則君之
D.剛乞起舊相之有德望者今諸將之兵備江、淮
7、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
B.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
C.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
D.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廖剛是南劍州人,任監(jiān)察御史時正值蔡京當權(quán)。他敢于直言,秦事議論無所避忌。
又很孝順雙親,以親老求往地方任職,父親去世后又因母親病辭任工部員外郎。
B.廖剛認為古代天子親自率軍,是為防備不測增強主威。當今也應(yīng)精選親兵,平時守
衛(wèi),戰(zhàn)時打仗。他又認為,當前國家危難,應(yīng)率軍往建康固守,防備金人入侵。
C.廖剛提出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如今儲將率領(lǐng)部隊布于江淮之間,人
多糧少,因而要重耕戰(zhàn)、行屯田,將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種田,應(yīng)當給以優(yōu)待。
D.廖剛敢于直言,鄭億年因秦檜的關(guān)系而得美官,廖剛上疏奏其惡行,秦檜因此忌恨
廖剛。金人叛盟,廖剛起用有德望的舊相,以遏制秦檜,又引起秦檜的強烈不滿。
9、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日待哺于東南之轉(zhuǎn)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3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為君則君之,已為君則兄之可也。(3分)
譯
文:
第8題:
第9題:本大題共7題,共3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個“口”是為考查而設(shè)),完成8?12題。
劉觀傳
劉觀,雄縣人。洪武十八年進士。授太谷縣丞,口薦擢監(jiān)察御史。三十年遷署左僉都
御史。坐事下獄,尋釋。出為嘉興知府,丁父憂去。
永樂元年,擢云南按察使,未行,拜戶部右侍郎。二年調(diào)左副都御史。時左都御史陳
瑛殘刻,右都御史吳中寬和,觀委蛇二人間,務(wù)為容悅。四年,北京營造宮室,觀奉
命采木浙江,未幾還。明年冬,帝以山西旱,命觀馳傳往,散遣采木軍民。六年,鄭
賜卒,擢禮部尚書。十二月與刑部尚書呂震易官。坐事口皇太子譴責(zé)。帝在北京聞之
以大臣有小過不宜遽折辱特賜書諭太子。八年,都督僉事費瑞討涼州叛羌,命觀贊軍
事。還,坐事,謫本部吏。十三年還職,改左都御史。十五年督浚河漕。十九年命巡
撫陜西,考察官吏。
仁宗嗣位,兼太子賓客,旋加太子少保,給二俸。時大理少卿弋謙數(shù)言事,帝厭口繁
瑣。尚書呂震、大理卿虞謙希旨劾奏,觀復(fù)令十四道御史論其誣妄,以是為輿論所
鄙。
時未有官妓之禁。宣德初,臣僚宴樂,以奢相尚,歌妓滿前。觀私納賄賂,而諸御史
亦貪縱無忌。三年六月朝罷,帝召大學(xué)士楊士奇、楊榮至文華門,諭曰:“祖宗時,
朝臣謹飭。年來貪濁成風(fēng),何也?”士奇對曰:“永樂末已有口,今為甚耳?!睒s
曰:“永樂時,無逾方賓?!钡蹎枺骸敖袢照l最甚者?”榮對曰:“劉觀。”又問:
“誰可代者?”士奇、榮薦通政使顧佐。帝乃出觀視河道,以佐為右都御史。于是御
史張循理等交章劾觀,并其子輻諸贓污不法事。帝怒,逮觀父子,以彈章示之。觀疏
辨。帝益怒,出廷臣先后密奏,中有枉法受贖至千金者。觀引伏,遂下錦衣衛(wèi)獄。明
年將置重典。士奇、榮乞貸其死。乃謫輻戍遼東,而命觀隨往,觀竟客死。七年,士
奇請命風(fēng)憲官考察奏罷有司之貪污者,帝曰:“然。向使不罷劉觀,風(fēng)憲安得
肅。”(選自《明史》)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還,坐事,謫本部吏坐:因……犯罪
B.以佐為右都御史以:把
C.遂下錦衣衛(wèi)獄獄:監(jiān)獄
D.以是為輿論所鄙鄙:鄙視
9.下列詞語按次序填入文中口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1)口薦擢監(jiān)察御史(2)坐事口皇太子譴責(zé)
(3)帝厭□繁瑣(4)永樂末已有口
A.為、而、之、矣B.以、為、其、之
C.以、為、而、其D.以、為、乎、也
10.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帝在北京/聞之以大臣有小過/不宜遽折辱特賜書/諭太子
B.帝在北京聞之/以大臣有小過/不宜遽折辱/特賜書諭太子
C.帝在北京聞之/以大臣有小過不/宜遽折辱特/賜書諭太子
D.帝在北京/聞之以大臣有小/過不宜遽折辱特賜書/諭太子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觀出任嘉興知府,因父母去世,守喪去職。
B.明仁宗繼位后,劉觀兼任太子賓客,隨即又加大理寺少卿,給兩份俸祿。
C.御史張循理等人上奏章彈劾劉觀,宣宗大怒,下令逮捕劉觀父子,拿出彈劾的奏章
給他看,他立即認罪了。
D.劉觀父子入獄后,本來要處以極刑,楊士奇、楊榮請求免其一死,于是將劉輻謫戍
遼東,劉輻獨自客死遼東。
12.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時左都御史陳瑛殘刻,右都御史吳中寬和,觀委蛇二人間,務(wù)為容悅。(4分)
譯文:
②觀奉命采木浙江,未幾還。(3分)
譯文:
(2)楊士奇和楊榮等所說的“年來貪濁成風(fēng)”,其具體表現(xiàn)有哪些?(3分)
答:
第10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3題。(7分)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
記。暮歸,忘其牛?!概瓝橹?,已而復(fù)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
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觯鹣ド?,?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象
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xué)遂為通
儒。
12.解釋句中加點字(4分)
(1)竊()入學(xué)舍(2)曷()不聽其所為
(3)聽已,輒()墨記(4)恬()若不見
1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3分)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xué)遂為通儒。
第11題:
第12題:
第13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
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
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日:“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疊
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
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
也;公子糾敗,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
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
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腹珜嵟偌?,南襲蔡,
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腹珜嵄闭魃饺郑苤僖蚨钛嘈拚俟?/p>
政。于柯(柯:當時地名)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p>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
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必M管仲之謂
乎?
(選自《史記?管晏列傳》,有刪改)
9.對下列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鮑叔終善遇之遇:對待
B.鮑叔遂進管仲進:保舉,推薦
C.嘗與鮑叔賈賈:作買賣
D.然孔子小之?。鹤冃?/p>
10.以下句子編成四組,全都表現(xiàn)鮑叔牙“能知人”的一組是(3分)
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②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
③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④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
⑤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⑥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zhuǎn).②
④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鮑叔牙善于識別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
贊美鮑叔牙能知人。
B.在柯地會盟,桓公背棄了曹沫逼他訂立的盟約,而管仲勸他信守盟約,說明管仲能
慎重的權(quán)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C.管仲執(zhí)政善于順應(yīng)民情,懂得給予正是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知這是治理國家的
法寶。
D.司馬遷認為管仲能夠順勢助成君子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錯,值得贊頌,這
一點與孔子見解不同。
12.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2
分)
(2)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4
分)
(3)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
也。(3分)
第14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題。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陳勝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
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金口椎棘矜,非鉆于鉤戟長錢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
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也。試
使山東之國與陳勝度長蹊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
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
廟照,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1.解釋下列加點字。
(1)非缽于鉤戟長錢也((2)非抗于九國之師
()
(3)序八州而朝同列((4)一夫作難而七廟照
()
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小學(xué)而大遺B.以為桂林.象郡
C.秦以區(qū)區(qū)之地D.試使山東之國與陳勝度長絮大
3.選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且夫”一句,寫秦朝江山依舊,險關(guān)如故。照應(yīng)課文第一段,說明秦非亡于地理
形勢的變化。
B.對比論證是本段的鮮明特色,陳勝與山東六國進行對比,意在直接點出山東六國未
能戰(zhàn)勝秦國的原因。
C.本段是在前文鋪敘基礎(chǔ)上的集中議論,大量的史實使作者的論點水到渠成。
D.”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勸說當世的統(tǒng)治者施行仁義
以安民。
4.翻譯下列語句。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答:
(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
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日:“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
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具告沛公。沛公大
驚,日:“為之奈何?”張良日:“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膿生說我曰:'距
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
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日:“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
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眨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p>
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
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
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p>
于是項伯復(fù)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被關(guān)中,公豈敢
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日:“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
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
有郤?!表椡踉唬骸按伺婀笏抉R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
公與飲。
1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每空1分,共4分)
①、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②、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
()
③、沛公奉卮酒為壽()④、不如因善遇之
()
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每空1分,共4分)
①、項伯殺人,臣活之
()
②、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③、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④、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18、下列句中的“為”字分類正確的一項是()o(2分)
①臣為韓王送沛公②君為我呼入③誰為大王為此計
者
④且為之奈何⑤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⑥客何為者
⑦竊為大王不取也⑧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A、①②③'④⑤⑦'⑥⑧B、
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
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19、翻譯下列句子。(2分)
①、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②、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第16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題。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進士,授國史院編修官,改經(jīng)正監(jiān)經(jīng)歷。淮東、西
盜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將略稱,同僉樞密院事董鑰嘗薦其材,會丞相脫脫討徐州,
以普從行。徐平錄功,遷兵部主事,尋升樞密院都事,從樞密院官守淮安。
時張士誠據(jù)高郵,普詣丞相,面陳破賊之策,且曰:“高郵負重湖之險,地皆沮沏,
騎兵卒莫能前,與普步兵三萬,保取之。高郵既平,則濠、泗易破,普請先驅(qū),為天
下忠義
倡。”丞相壯之,命權(quán)山東義兵萬戶府事,招民義萬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陰
沮之,減其軍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聽淮南行省節(jié)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軍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銜枚趨寶應(yīng),其營中更鼓如
平時。抵縣,即登城,樹幟城上,賊大驚潰,因撫安其民。由是諸將疾普功。水陸進
兵,乘勝拔十余寨,斬賊數(shù)百。將抵高郵城,分兵三隊:一趨城東,備水戰(zhàn);一為奪
兵,虞后;一普自將,攻北門。遇賊與戰(zhàn),賊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躡之,縱火
燒關(guān)門,賊懼,謀棄城走。而援軍望之,按不進。且忌普成功,總兵者遣蒙古軍千
騎,突出普軍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賊以死捍,蒙古軍愜怯,即馳回,普止之不可,
遂為賊所蹂踐,率墜水中。
普軍亂,賊乘之。普勒余兵,血戰(zhàn)良久,仗劍大呼曰:“大丈夫當為國死;有不進前
者,斬!”奮擊,直入賊陣中,從者僅三十人。至日西,援絕,被創(chuàng)墮馬,復(fù)步戰(zhàn)數(shù)
合。賊益至,賊指曰:“此必頭目,不可使逸,須生致之。”普叱日:“死賊奴,我
即石都事,何云頭目!”左脅為賊槍所中,猶手握其槍,斫賊死。賊眾攢槍以刺普,
普與從者皆力戰(zhàn),俱死之。
一一選自《元史?石普》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普詣丞相,面陳破賊之策詣:拜見
B.由是諸將疾普功疾:嫉妒
C.一普自將,攻北門將:將領(lǐng)
D.普勒余兵,血戰(zhàn)良久勒:招集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普以將略稱以普從行
B.而汝中柏者方用事而援軍望之,按不進
C.為天下忠義倡遂為賊所蹂踐
D.遇賊與戰(zhàn)普與從者皆力戰(zhàn),俱死之
7.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石普有“將略”的一組是()(3分)
①徐平錄功,遷兵部主事②高郵負重湖之險,地皆沮海,騎兵卒莫能前
③下令銜枚趨寶應(yīng),其營中更鼓如平時④樹幟城上,賊大驚潰
⑤將抵高郵城,分兵三隊⑥總兵者遣蒙古軍千騎,突出普軍前
A.④⑤⑥B.②③⑤C.①③⑥
D.①②④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淮東、淮西盜賊興起這時,有大將謀略的石普得到董鑰的推薦,并
且憑借平定徐州的戰(zhàn)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誠占據(jù)高郵的時候,石普愿作討伐高士誠的先鋒,并向丞相請求
給予步兵三萬用以破敵,丞相同意了他的請求。
C.石普以突襲的方式很快攻下寶應(yīng),可是在攻打高郵的時候,卻因為援
兵不作為,致使石普功虧一費。
D.在軍隊大亂之際,石普沒有退縮,仍舊血戰(zhàn)到底,在只有三十個士兵
跟隨和援兵斷絕的情形下,英勇戰(zhàn)死。
9.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聽淮南行省節(jié)制。(4分)
(2)普先士卒躡之,縱火燒關(guān)門,賊懼,謀棄城走。(3分)
(3)死賊奴,我即石都事,何云頭目?。?分)
第17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選擇題每題3分,翻譯題9分,共21
分)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
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
“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
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彼炫c之俱出。蓋余
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
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
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p>
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節(jié)選王安石《游褒禪山
記》)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擁:持、拿
B.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夷:平坦
C.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相:幫助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II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其進愈難,而其
見愈奇記
A.
B.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
<I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然力足
以至焉,于人為可譏
C.D.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況修短隨化,終期
于盡
1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說明后洞“游歷艱難”的一組是()(3分)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
③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⑤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
②③⑥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為要到達有“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
“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事物只要盡了“志”與“力”,即使不能到達“險遠”之境,也沒什
么可后悔的。
C.作者贊美了古人求思之深之廣的治學(xué)精神,批評了當時社會上淺嘗輒止、浮泛不實
的學(xué)風(fēng)。
D.本文是一篇敘議結(jié)合的游記,以記游為載體,因事說理,生發(fā)議論,闡釋了學(xué)人治
學(xué)的道理。
14.把語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電視劇導(dǎo)演聘用合同書(古裝戰(zhàn)爭)
- 2025年度個人出租車承包運營管理及車輛更新合同
- 2025年吉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及答案1套
- 健康管理融資居間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訓(xùn)借款居間服務(wù)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農(nóng)村別墅裝修與設(shè)施配套合同
- 2025年度房屋租賃權(quán)轉(zhuǎn)讓及租賃保證金合同協(xié)議書
- 歷史建筑保護扶梯改造合同
- 2025年度協(xié)議離婚孩子撫養(yǎng)權(quán)及父母子女法律咨詢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員工股份激勵與股權(quán)激勵評估協(xié)議
- LY/T 3400-2024荒漠與荒漠化防治術(shù)語
- 2024-2025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英語教研組工作計劃
- 2025年往年教師職稱考試試題
- 幼兒園開學(xué)前的廚房人員培訓(xùn)
- 《幼兒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教案-單元6 幼兒園的工作人員
- 虛擬制片技術(shù)在VRAR應(yīng)用中的角色建模與渲染-洞察分析
- GB/T 45167-2024熔模鑄鋼件、鎳合金鑄件和鈷合金鑄件表面質(zhì)量目視檢測方法
- 2023年東北公司加油站賬務(wù)人員考試題庫
- 2024年四川綿陽初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英語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鴉片戰(zhàn)爭改》課件
- 消防員證考試題庫2000題中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