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年溪河市鐵路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
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選經典試題,有針對性的考點中的難點、重點、考點進行強化訓練,力口強記憶。
第1題: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io分)
⑴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可得哉!”
荊卿日:“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
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
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
足下更慮之?!?/p>
⑵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
請先遣秦武陽?!鼻G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
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
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
去,終已不顧。
6.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
A.顧計不知所出耳!顧:只不過,只是。B.持千金之資幣
物。幣:錢幣
C.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深:刻毒D.比諸侯之
列。比:并,歹
7.下列選項中的加點字,意義和用法一致的一項是()(2分)
A.秦王必喜而善見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
B.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使工以藥淬之
C.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乃遂私見樊於期
D.今聞購將軍之首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8.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⑴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⑵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第2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0分)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日:“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
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
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
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愿足下更慮之?!?/p>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
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目:“吾
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
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
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攜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
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
今得聞教?!彼熳载?。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
之。
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
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
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
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
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顧計不知所出耳顧:回頭看。
B.臣左手把其袖把:握,抓住。
C.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深:刻毒。
D.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皆為戮沒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C.秦之遇將軍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D.今日往而不反者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小題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2)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第3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一21題。(16分)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商賈,
常從人寄飲,人多厭之者?;搓幫乐猩倌暧形晷耪?,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
情怯耳?!北娙柚眨骸靶拍芩?,刺我;不能死,出我挎下?!庇谑切攀胍曋?/p>
出挎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
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
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
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于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
奇也。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
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
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日:“若亡,何也?”何
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鄙先眨骸叭羲氛哒l何?”曰:“韓信也?!鄙蠌?/p>
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卧唬骸爸T將易得耳。至于信
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蓖?/p>
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日:“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
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日:“雖為將,信必不留?!蓖?/p>
曰:“以為大將?!焙稳眨骸靶疑酢!庇谑峭跤傩虐葜?。何曰:“王素慢無禮,今
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
乃可耳?!蓖踉S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
驚。
1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于是信孰視之孰:通“熟”,仔細
B.數以策干項羽干:求取功名
C.坐法當斬坐:犯罪
D.居一二日,何來謁上居:居住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若雖長大,好帶刀劍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B.信能死,刺我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C.此乃信所以去也所以遣將守關者
D.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乃韓信也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
21、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
⑵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
第4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鴻門宴(節(jié)選)司馬遷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
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
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
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鼻f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
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
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樱〕颊埲?,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
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
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踞曰:“客何為者?”張良日:“沛公之
參乘樊噲者也?!绊椡跞諌咽抠n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
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
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
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
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衽婀绕魄厝胂剃枺撩桓矣兴?,封閉宮室,還軍霸
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
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
應,曰:“坐?!狈畤垙牧甲?。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增數目項王數:shub屢次
B.若屬皆且為所虜若屬:你們這班人。若,你們
C.刑人如恐不勝開I:用刑
D.還軍霸上軍:駐扎,駐軍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B.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C.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D.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侍坐。鴻門宴中“項
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
坐。從座位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
B.樊噲勇猛粗獷、清醒機智,是本文中寫得最生動突出的一個人物。
C.鴻門宴會上,范增反復提醒項羽控制劉邦未果,緊急招呼項莊進帳舞劍,尋機殺掉
劉邦。
D.樊噲闖帳引起了項羽的警覺,他手握劍柄跪直身子,頭發(fā)直堅起來,瞪眼看著樊
噲,眼眶都要裂開了。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2)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第5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5—18題
養(yǎng)竹記
白居易
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
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
者。竹節(jié)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jié),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
樹為庭實焉。
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①選及第,授校書郎。始于長安求假居處,得常樂里故關
相國私第之東亭而處之。明日,履及于亭之東南隅,見叢竹于斯,枝葉殄瘁,無聲無
色。詢于關氏之老,則曰:此相國之手植者。自相國捐館②,他人假居,由是筐熊③
者斬焉,簪帚④者刈焉,刑余之材,長無尋⑤焉,數無百焉。又有凡草木雜生其中,
笨茸薈郁⑥,有無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嘗經長者之手,而見賤俗人之目,剪棄若是,
本性猶存。乃芟翦薈⑦,除糞壤,疏其間,封其下,不終日而畢。于是日出有清陰,
風來有清聲。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賢,而人猶愛惜之,封植之。況其真賢
者乎?然則竹之于草木,猶賢之于眾庶。嗚呼!竹不能自異,唯人異之。賢不能自異,
唯用賢者異之。故作《養(yǎng)竹記》,書于亭之壁,以貽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聞于今之用
賢者云。
(選自《全唐文》卷六七六)
【注】①拔萃:書判拔萃科。唐代科舉科目之一。②捐館:指逝世。③筐熊
(kuangf§i):竹制器物。④簪帚(huizhbu):掃帚。⑤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
一尋。⑥摹(bdng)茸薈郁:草木雜亂茂盛。⑦芟(shan)翦薈:除掉茂盛的雜草
15.下列句子中畫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竹生固,固以樹德本:根
B.始于長安求假居處假:借
C.以始其后之居斯者貽:愉樂
D.竹心空,空以隹道體:體察、體悟
16.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
A.竹,植物也。甚矣,汝之不惠!
B.詢于關氏之老??陀写刀春嵳摺?/p>
C.于人何有哉?背負青天而莫之天闕者。
D.而見賤俗人之目。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17.下列各句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文章以關相國私第的竹子為敘寫對象,敘述其經歷了關相國對它們愛護有加,后遭
人任意砍伐,再后來經作者精心扶植重煥生機,但最后卻被庸俗的人們隨意丟棄的遭
遇。
B.文人士大夫喜歡竹子的原因,不僅在于它的自然外觀,更在于竹子的自然性狀所
比附的人的品格情操的象征意義。本文就是一個有力的例子。
C.作者認為培養(yǎng)人才猶如養(yǎng)竹,人才雖然難得,可是愛惜和識拔人才的人更為難得。
文章婉轉曲折,流暢自然。
D.作者寫作這篇文章,其實是運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便讓居住在這里的后人和當時
的用人者讀到后有所啟發(fā)、借鑒。
18.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明日,履及于亭之東南隅
第6題:
第7題:課內古文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谑乔G軻遂就車而去,終己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臣,比
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謶植桓易躁?,謹斬樊於期頭,及
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p>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
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
借之,使畢使于前?!鼻赝踔^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未至身,
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怨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
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
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日:
“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
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
9.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持千金之資幣物幣:禮品。
B.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遺:給予、贈送。
C.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謝:道謝。
D.圖窮而匕首見窮:窮盡。
10.下列各句中無通假字的一項是()
A.秦王必說見臣B.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C.秦王還柱而走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1.對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②群臣侍殿上者
③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④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第8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5—9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
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
幸從;駿馬名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杭慨,自為詩日:"力拔山兮氣蓋世,時
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
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觯Y走。平明,漢軍乃
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港,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
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
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
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
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
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蹦朔制潋T以為四隊,四向。
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绷钏拿骝T馳下,期山東為三
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
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
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
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p>
5.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莫:沒有
B.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終
C.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辟:同“避”
D.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亡:損失
6.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B.
C.
D.
7.下列語句全部表現項羽英勇無畏的一組是()
①項王則夜起,飲帳中
②直夜?jié)铣?,馳走
③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
④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⑤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⑥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A.①④⑤B.②③⑥
C.①②③D.③④⑤
8.下列有關原文內容的分析和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在漢軍兵臨城下之時的飲酒夜歌,既表現了他的窮途末路,也從另一個方面反
映了這位昔日馳騁疆場的英雄的悲壯人生。
B.在兵圍垓下之時,項羽對虞姬的“悲歌忻;慨”,表現了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
英雄的兒女情懷,司馬遷的這段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
C.八百多人的突圍隊伍到渡過了淮河后僅有一百余人,從一個側面表現了這次戰(zhàn)斗的
慘烈,正是這慘烈的戰(zhàn)爭場面使項羽認識到自己大勢已去。
D.文段結尾處寫“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從側面表現了這位末路英雄的威
勢,此時的項羽仍然威風凜凜、不可侵犯。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275題。
白起者,鄙人也。善用兵。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
白起攻魏,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zhàn),沉其卒二萬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復定上黨郡。韓、趙恐,使蘇代厚幣說秦相應侯日:“武安君禽
馬服子①乎?”曰:“然。”又曰:“即圍邯鄲乎?”曰:“然?!薄摆w亡則秦王王
矣,武安君為三公。武安君所為秦戰(zhàn)勝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呈B、漢中,北禽趙
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趙亡,秦王王,則武安君必為三公,君
能為之下乎?雖無欲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
于是應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蓖趼犞?,割
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九月,秦復發(fā)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是時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
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將。武安君言日:“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
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
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
終辭不肯行,遂稱病。
秦王使王能代陵將,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
武安君言曰:“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王聞之,怒,強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
病篤。于是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昭王與
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
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到,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日:“我固當死。長
平之戰(zhàn),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彼熳詺?。
(節(jié)選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①馬服子,即趙括。
12.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武安君禽馬服子乎?禽:擒殺
B.由是與應侯有隙隙:縫隙
C.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怨:恨
D.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遷:放逐
13.以下各組句子,全都表現白起居功自傲負氣使性性格的一組是
①白起攻魏,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②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
空③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④“秦不聽臣計,今如何
矣!”
⑤強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⑥“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A.①③⑥
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⑤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起善于用兵,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
戰(zhàn),把他的二萬士兵淹死在黃河里。
B.秦軍再次平定上黨郡后,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
雎,范雎不愿意白起再立大功,借口秦兵疲憊,急待休養(yǎng),請求昭王允許韓、趙
割地求和。
C.九月,秦王先后派王陵、王屹率部隊攻打邯鄲沒能攻下來,這才打算讓武安君赴
任,但武安君不滿秦王不聽他的計策,稱病不肯赴任。
D.白起因不肯領兵而至殺身之禍,被逼自殺時他感到滿腹委屈。但想到自己在長平之
戰(zhàn)時用欺詐的手段坑殺了趙國幾十萬士兵,他覺得這是上天降罪,于是自殺。
15.把文言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雖無欲為之下,固不得已矣。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大亮,雍州涇陽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東都與李密戰(zhàn),敗,同輩百余人皆就
死,賊帥張弼見而異之,獨釋與語,遂定交于幕下。義兵入關,大亮自東都歸國,授
土門令。百姓饑荒,盜賊侵寇,大亮賣所乘馬分給貧弱,勸以墾田,歲因大稔。躬捕
寇盜所擊輒平時太宗在藩巡撫北境聞而嗟嘆。其后,胡賊寇境,大亮眾少不敵,遂單
馬詣賊營,召其豪帥,諭以禍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縣境以清。高祖
大悅,以功賜奴婢百人。大亮謂曰:“汝輩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為
賤隸乎!”一皆放遣。
貞觀元年,出為涼州都督,以惠政聞。嘗有臺使到州,見有名鷹,諷大亮獻之。大亮
密表曰:“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
使非其人?!?/p>
八年,為劍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晉王為皇太子,東宮僚屬,皆盛選重臣。以大亮
兼領太子右衛(wèi)率,俄兼工部尚書,身居三職,宿衛(wèi)兩宮,甚為親信。大亮每當宿直,
必通宵假寐。太宗嘗勞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臥。”其見任如此。大亮雖位
望通顯,而居處卑陋,衣服儉率。至性忠謹,雖妻子不見其惰容。每懷張弼之恩,而
久不能得。弼時為將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嘗遇之于途而識之,持弼而泣,多推家產
以遺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榮,張弼力也?!碧谒爝w弼
為中郎將,俄代州都督。時人皆賢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尋遇疾,太宗親為
調藥,馳醛賜之。卒,時五十九。
親戚孤遺為大亮所鞠養(yǎng),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哭之甚慟,廢朝三日。贈兵部尚
書、秦州都督,遨曰懿,陪葬昭陵。
4.下列對第一段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躬捕寇盜/所擊輒平/時太宗在藩/巡撫北境/聞而嗟嘆
B.躬捕寇盜所/擊輒平/時太宗在藩巡撫/北境聞而嗟嘆
C.躬捕寇盜/所擊輒平/時太宗在藩巡撫/北境聞而嗟嘆
D.躬捕寇盜所擊/輒平/時太宗在藩/巡撫北境/聞而嗟嘆
5.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出,古代稱地方官調任到京城為官。
B.藩,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文中借指邊防重鎮(zhèn)。
C.謚,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
號。
D.驛,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車馬。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張弼對李大亮有不殺之恩。隋末時李大亮戰(zhàn)敗,與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處死了,
只有他被張弼釋放并成了張弼的朋友。
B.李大亮曾憑借冷靜和勇敢建功。胡人進犯他所轄縣境時,.面對敵眾我寡難以取勝的
情況,他獨闖敵營,最終使轄區(qū)恢復了太平。
C.晉王成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規(guī)模選拔皇太子臣屬的時候,李大亮作為朝
廷重臣,被同時委任了三個重要職務。
D.李大亮死后仍獲得榮耀,太宗追封他官位,賜予他美謚,允許他陪葬昭陵。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大亮嘗遇之于途而識之,持弼而泣,多推家產以遺弼,弼拒而不受。(5分)
(2)親戚孤遺為大亮所鞠養(yǎng),服之如父者十五人。(5分)
第11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題。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
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
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孽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
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p>
1.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五畝之宅B.王道之始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雞豚狗彘之畜
2.下列各句中與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下面對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用比喻說理,用“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的荒唐,說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tǒng)治
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給人以吃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和“涂有餓孽而不知發(fā)”形成鮮明的對比,是孟子對梁惠
王的間接批評。
D.選文從實行王道談起,層層深入,有力地闡明了使民歸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4.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遼東襄平人。密趣解雄遠,多策略,散家贊養(yǎng)客禮賢
不愛藉。聞包愷在綠山,往從之。以蒲薄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
楊素適見于道,按轡躡其后,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日:
“《項羽傳》?!币蚺c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毙兴?/p>
傾心結納。
大業(yè)九年,玄感舉兵黎陽,遣人入關迎密。密至,謀曰:“今天子遠在遼左,若鼓而
入薊,直扼其喉,高麗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糧竭,舉麾召之,眾可盡取,然
后傳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計也。關中四塞之地,彼留守衛(wèi)文升,易人耳。若徑行勿
留,直保長安,據函、嶗,東制諸夏,是隋亡襟帶,我勢萬全,中計也。若因近趣
便,先取東都,頓兵堅城下,不可以勝負決,下計也。"玄感日:“公之下計,乃吾
上策。今百官家屬皆在洛,當先取之,以搖其心。同經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計不
行。玄感至東都,所戰(zhàn)必克,自謂功在旦暮。既獲內史舍人韋福嗣,遂任之,故謀不
專密。福嗣恥見執(zhí),策議皆持兩端。密揣其貳,謂玄感曰:“福嗣窮,為我虜,志在
觀望。公初舉大事,奸人在側,事必敗,請斬以徇?!辈粡?。
時東郡賊翟讓聚黨萬人,密因介其徒王伯當以策干讓日:“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
銳兵盡之遼海,和親絕于突厥,南巡流連,空棄關輔,此實劉、項挺興之會。足下資
豪桀,士馬精勇,指罪誅暴,為天下先,楊氏不足亡也?!弊層墒羌佣Y,遣說諸賊,
至輒下。因為讓計日:“今稟無見糧,難以持久,卒遇敵,其亡無時。不如取滎陽,
休兵館谷,待士逸馬肥,乃可與人爭利?!弊屄犞?,遂破金堤關,徇滎陽諸縣,皆
下。滎陽太守楊慶、河南討捕大使張須陀合兵討讓,讓素憚須陀,欲引去。密曰:
“須陀健而無謀,且驟勝易驕,吾為公破之?!弊尣坏靡眩嚩?。密率驍勇常何等
二十人為游騎,伏千兵莽間。須陀素輕讓,引兵搏之,讓少卻,伏發(fā),與游軍乘之,
遂殺須陀。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越國公楊素適見于道適恰好
B.頓兵堅城下頓
駐扎
C.此實劉、項挺興之會會時機,
機會
D.須陀素輕讓,引兵搏之,讓少卻少卻稍稍休息
5.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說明李密“趣解雄遠、多策略”的一組是(3分)
()
①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②公之下計,乃吾上策。
③福嗣窮,為我虜,志在觀望。
④公初舉大事,奸人在側,事必敗。
⑤待士逸馬肥,乃可與人爭利。
⑥密率驍勇常何等二十人為游騎,伏千兵莽間。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越國公楊素在路上碰見騎著黃牛,一邊走一邊讀書的李密,贊嘆他勤
奮好學;與他交談后,認為他見識過人,謀略出眾。
B.楊玄感在黎陽發(fā)動兵變,李密為他提出三條計策,但玄感認為李密所
說的下計才是最佳策略。
C.翟讓接受李密的建議,連續(xù)取得了多次勝利后,對李密禮遇有加。
D.李密不僅謀略過人,而且勇氣可嘉,親自帶兵采用伏擊的方式殺死河
南討捕大使張須陀。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今百官家屬皆在洛,當先取之,以搖其心。且經城不拔,何以示武?(5分)
⑵今稟無見糧,難以持久,卒遇敵,其亡無時。(5分)
第13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5分)
韓信論項羽
項王喑惡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
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8|]別②敝,忍不能予,此所
謂婦人之仁也。項王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
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強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
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
何所不散!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
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注:①喑惡叱咤:厲聲怒喝,指風云人物威勢很大。②刑:通“玩”,指在手中摩
弄。
21.韓信認為項羽“其強易弱”,簡要概括其這樣說的理由。(2分)
22.簡要概括韓信這個人物的形象特點。(3分)
第14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日:
“為愚公之谷?!被腹眨骸昂喂??”對日:“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視公之儀
狀,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之?”對日:“臣請陳之:臣故畜衿牛①,生子而大,賣
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遂持駒去。傍鄰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
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誠愚矣!夫何為而與之?"桓公遂歸。明日朝,以告管
仲。管仲正衿再拜日:“此夷吾②之過也。使堯在上,咎繇③為理(治),安有取人之
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如果有人遇見了像這位老人所遭遇的這樣的兇暴),又必
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修政?!笨鬃釉唬骸暗茏佑浿?,桓公霸
君也,管仲賢佐也,猶有以智為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也?!?/p>
一一西漢?劉向《書苑》第二十卷
[注釋]①存牛:母牛。②夷吾: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
4.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臣名之(命名)B.公誠愚矣(誠懇)
C.臣故畜將牛(養(yǎng))D.管仲正衿再拜日(使……正,或:
整理好)
5.從全文看,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認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認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是愚者。
6.管仲“請退而修政”的原因是(3分)()
A.夷吾之過B.賣之而買駒
C.為愚公之谷D.獄訟之不正
7.請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視公之儀狀,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之?(3分)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誠愚矣!夫何為而與之?(3分)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猶有以智為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也。(4分)
翻譯:
第15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
驚曰:“漢皆己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
幸從;駿馬名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
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
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平明,漢軍乃
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
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弊?,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
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
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
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
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航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
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p>
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我
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
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
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
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p>
聞漢王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
【注釋】①般:整船靠岸。快戰(zhàn):痛快地打一仗。②指王翳:指項王給王翳看。
11、對下列語句中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項王軍壁垓下壁:安營扎寨
B.騎能屬者百余人耳屬:歸屬
C.項王自度不得脫度:估計
D.籍獨不愧于心乎?獨:難道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而乃以手共搏之②乃有二十八騎
B、①荊軻顧笑秦武陽②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
C、①范增數目項王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
D、①張良是時從沛公②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
1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被漢軍包圍在垓下,夜聽四面楚歌,感到大勢已去。于是飲酒帳中,慷慨悲
歌,英雄末路,無限悲涼。
B、項羽帶領奇兵乘夜突圍,渡過淮河,剩下800余人。到陰陵時迷路,被一農夫所
騙,陷入沼澤地,被漢軍追上。
C、為了證明“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項羽奮起神威,斬將殺敵,嗔目一叱,使?jié)h軍
騎將倒退數里。
D、烏江亭長請項羽過江,項羽感到無顏見江東父兄,不愿過烏江。帶領部下徒步作
戰(zhàn),最后自刎而死。
14、把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5分)
縱江東父兄憐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5分)
第16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梁冀字伯卓。為人鶯肩豺目,洞精黨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計。少為貴戚,逸游自
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職暴恣,多非法,父商所親客洛陽令呂放,頗與商言及冀
之短,商以讓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殺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請以放弟
禹為洛陽令,使捕之,盡滅其宗親、賓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順帝乃拜冀為大將軍,弟侍中不疑為河南尹。及帝崩,沖帝始在襁褓,
太后臨朝,詔冀與太傅趙峻、太尉李固參錄尚書事。沖帝又崩,冀立質帝。帝少而聰
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奔铰劊類褐?,遂令左右進
鴆加煮餅,帝即日崩。復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喬,海內嗟懼,語在《李固
傳》。
冀用壽①言,多斥奪諸梁在位者,外以謙讓,而實崇孫氏宗親。冒名而為侍中、卿、校
尉、郡守、長吏者十余人,皆貪叨兇淫,各遣私客籍屬縣富人,被以它罪,閉獄掠
拷,使出錢自贖,資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風人士孫奮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馬乘遺之,
從貸錢五千萬,奮以三千萬與之,冀大怒,乃告郡縣,認奮母為其守臧婢,云盜白珠
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奮兄弟,死于獄中,悉沒資財億七千余萬。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會公卿,共議其禮。于是有司奏冀入
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禮儀比蕭何……冀猶以所奏禮薄,意不悅。專擅威
柄,兇恣日積,機事大小,莫不咨決之。
不疑好經書,善待士。冀陰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轉為光祿勛。又諷眾人共薦其子胤
為河南尹。不疑自恥兄弟有隙,遂讓位歸第,與弟蒙閉門自守。冀不欲令與賓客交
通,陰使人變服至門,記往來者。南郡太守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過謁不疑,
冀諷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陳授因小黃門徐璜,陳災異日食之變,咎在大將軍,冀聞之,諷洛
陽令收考授,死于獄。帝由此發(fā)怒。收冀財貨,合三十余萬萬,以充王府,用減天下
稅租之半。散其苑囿,以業(yè)窮民。錄誅冀功者,封尚書令尹勛以下數十人。
(節(jié)選自《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
【注】①壽:人名。全名為孫壽,是梁冀的妻子。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儲能系統(tǒng)租賃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綠色倉儲環(huán)保改造合同
- 2025年版校園安全電視監(jiān)控設備安裝與升級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貸擔保及車輛保險合同4篇
- 2025年度店鋪消防設施安裝與施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畜牧養(yǎng)殖基地租賃承包合同標準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投資公司校長任用與項目監(jiān)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行業(yè)服務質量提升合同4篇
- 2025至2030年中國PVC欄桿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精密數控電火花超硬刀具加工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 銷售與銷售目標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寒假課內預習重點知識默寫練習
- 2024年食品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第一次工地開工會議主要議程開工大吉模板
- 全屋整裝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壁壘加筑未來可期:2024年短保面包行業(yè)白皮書
- 高中生物學科學推理能力測試
- GB/T 44423-2024近紅外腦功能康復評估設備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國減肥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運動技能學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