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桐城市第七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頁
2018-2019年桐城市第七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頁
2018-2019年桐城市第七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頁
2018-2019年桐城市第七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頁
2018-2019年桐城市第七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8-2019年桐城市第七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

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選經(jīng)典試題,有針對性的考點中的難點、重點、考點進行強化訓練,力口強記憶。

第1題:閱讀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題。(6分)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p>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

之'。赤也惑,敢問?!?/p>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p>

(《論語?先進》/II.22)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施教,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點給予不同的教育內(nèi)容,這既是因材施教,也是對癥

下藥。

B.子路聞義勇為,急躁冒進,孔子便要壓壓他,教育他在行動之前,必須征求父兄的

意見。

C.冉有天生怯懦,聞義逡巡,孔子便要激激他,鼓勵他果斷前行,不要畏首畏尾不敢

行動。

D.孔子教育學生要學以致用,知行統(tǒng)一,既要有子路一般的勇敢,也要有冉有一般的

深思。

(2)這段話反映孔子怎樣的教學方法?表現(xiàn)孔子什么樣的思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題:文言文閱讀(16分)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

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

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繾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

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

東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

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

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

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4、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夜繾而出夜:在夜間

B.敢以煩執(zhí)事敢:敬詞,此處也可譯為“冒昧地”

C.夫晉,何厭之有厭:討厭

D.與鄭人盟盟:建立同盟

5、燭之武不去勸說晉侯,而去勸說秦伯的主要原因是()。2分

A.秦國遠晉國近,故用遠交近攻的策略

B.秦國強大,如被說服,晉國就無能為力了

C.晉文公侵略野心大,還是秦穆公寬宏大量

D.主要矛盾在晉、鄭之間,而不在秦、鄭之間

6、下列判斷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夜繾而出”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燭之武不顧個人安危,夜見秦君,拯救于危

難之中的義勇精神。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闭f明不滅鄭對秦國有

利。

C.“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是說晉文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shè)計好了防御工事。

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說明秦、晉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利益沖突。

7、翻譯

(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4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6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題: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

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日:毋從俱死也。”張良

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具告沛公。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鰥生說我曰:距

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

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

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日: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

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日: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觯棽?。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

姻,目: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

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

謂沛公日: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褐Z?!庇谑琼棽畯?fù)夜去,至軍中,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

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節(jié)選自《鴻門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素善留侯張良善:友善,交好

B.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把守

C.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當:對等,比得上

D.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謝:感謝

(2)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B.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C.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D.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罵鯽生、拉攏項伯等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了劉邦能言善辯、善于應(yīng)變的性格。

B.緊急形勢下,張良只要劉邦去見項伯,可見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C.項伯為報私恩夜訪張良,這使戰(zhàn)爭危機忽然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

D.項羽信任項伯,改變主意,答應(yīng)“善遇”文U邦,為鴻門宴最后的結(jié)局埋下伏筆。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②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第4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陸賈從高祖定天下,名為有口辯士,居左右,常使諸侯。及高祖時,中國初定,尉佗

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陸賈賜尉佗印,為南越王。陸生至,尉佗椎結(jié)①箕踞見陸生。

陸生因說佗曰:“足下中國人,誕昆弟墳?zāi)乖谡娑?。今足下棄反天性,捐冠帶,?/p>

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杰并起,惟漢王

先入關(guān),據(jù)咸陽。項籍背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然漢王起巴

蜀,鞭笞天下,劫諸侯,遂誅項羽滅之。五年之間,海內(nèi)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

也。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穌王;天下憐百姓新勞苦,

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

屈強于此。漢誠聞之,掘燒郡王先人冢墓,夷種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越則

殺王已降漢,如反覆手耳?!庇谑俏举⒛缩耆黄鹱?,謝陸生曰:“居蠻夷中久,殊失

禮儀?!币騿栮懮唬骸拔沂肱c蕭何、曹參、韓信賢?”陸生曰:“王似賢?!睆?fù)

問:“我孰與皇帝賢?”陸曰:“皇帝起豐、沛,討暴秦,誅強楚,為天下興利除

害,繼五帝、三王之業(yè),統(tǒng)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居天下之膏腴,人

眾車奧,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嘗有也。今王眾不過數(shù)十萬,皆蠻

夷,崎嶇山海之間,譬若漢一郡,何可乃比于漢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國,

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遣不若漢!”乃大悅陸生,留與飲數(shù)月。曰:“越中無足與

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标懮菸举槟显酵酰罘Q臣奉漢約。歸報,高祖

大悅,拜為太中大夫。

(節(jié)選自《說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秦時己并天下。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

召龍川令趙佗。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史,以其黨為

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

苦,故釋佗弗誅。漢十一年,譴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

(節(jié)選自《史記?南越前傳》)

【注】①椎結(jié):同“椎髻”,發(fā)髻梳成一撮,形狀如椎,②躅區(qū):同“崎嶇”。

9.對下列句子中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鞭笞天下,劫諸侯劫:脅迫、逼迫B.如反覆手耳反覆:翻轉(zhuǎn)

C.人眾車奧輿:眾多D.政由一家由:如同

10.下列各組句子中,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陸生因說佗日我欲因之夢吳越

B.將相欲移兵面誅王不敢言面敢怒

C.尉佗乃蹶然起坐乃有二十八騎

D.佗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史手之所觸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賈極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隨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

功游說尉佗歸順漢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為太中大夫。

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與陸賈會面時,他舉止無禮,態(tài)度輕慢;認為自己既有將相之

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與漢王朝分庭抗禮。

C.尉佗亦能審時度勢。他本為龍川令,受命于任囂,帶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亂統(tǒng)一了

南越;后聽從陸賈的勸導(dǎo)與建議,接受朝廷封賞,臣服于漢王朝。

D.陸賈游說技巧高超。為說服尉佗,他從國力、軍事等方面分析了對方可能面臨的情

勢,進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從朝廷的約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12.(10分)把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足下棄反天性,捐冠帶,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遣不若漢!

第5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宋子貞字周臣,潞州長子人也。性敏悟好學,工詞賦。弱冠,領(lǐng)薦書試禮部,與族兄

知柔同補太學生,俱有名于時二人以大、小宋稱之。

七年,太宗命子貞為行臺右司郎中。中原略定,事多草創(chuàng),行臺所統(tǒng)五十余城,州縣

之官或擢自將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從政。甚者,專以拮克聚斂為能,官吏相與為

貪私以病民。子貞仿前代觀察采訪之制,命官分三道糾察官吏,立為程式,與為期

會,黜貪墮,獎廉勤,官府始有紀綱,民得蘇息。東平將校,占民為部曲戶,謂之腳

寨,擅其賦役,幾四百所。子貞請罷歸州縣。實即初難之,子貞力言乃聽,人以為

便。實卒,子忠濟襲爵,尤敬子貞。請于朝,授參議東平路事。兼提舉太常禮樂。子

貞作新廟學,延前進士康曄、王磐為教官,招致生徒幾百人,出粟贍之,俾習經(jīng)藝。

每季程試,必親臨之。齊魯儒風,為之一變。

歲己未,世祖南伐,召子貞至濮,問以方略。對日:“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

以拒命者,特畏死爾。若投降者不殺,脅從者勿治,則宋之郡邑可傳檄而定也?!笔?/p>

祖善其言。

中統(tǒng)元年,授益都路宣撫使。未幾,入覲,拜右三部尚書。時新立省部,典章制度,

多子貞裁定。李理叛,據(jù)濟南,詔子貞參議軍前行中書省事。子貞單騎至濟南,觀理

形勢,因說丞相史天澤曰:“瑁擁眾東來,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糧

盡援絕,不攻自破矣?!弊h與天澤合,遂擒理。又請建國學教胄子,敕州郡提學課試

諸生,三年一貢舉。有旨命中書次第施行之。帝頗悔用子貞晚。

三年十一月,懇辭,乃得請。特敕中書,凡有大事,即其家訪問。卒年八十一。

【注】實:嚴實,元朝大臣。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原略定略:大略

B.民得蘇息蘇:恢復(fù)

C.擅其賦役擅:占有

D.特畏死爾特:特別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子貞有治國才能的一組是(3分)

①實初難之,子貞力言乃聽

②子貞仿前代觀察采訪之制

③立為程式,與為期會,黜貪惰,獎廉勤

④時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貞裁定

⑤子貞單騎至濟南,觀瑁形勢

⑥有旨命中書次第施行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宋子貞很有才學。他成年后就被舉薦進了禮部,并和族兄一起被稱為“大、小

宋”;省部剛剛建立時,他還參與制定了很多典章制度。

B.宋子貞很受元世祖信任。元世祖南伐時,就聽取了宋子貞的建議;宋子貞辭官后,

世祖命中書省有大事即向宋子貞請教。

C.宋子貞很重視教育。他曾建立新廟學,招收的學生有幾百人,讓他們學習經(jīng)藝;后

來他又請求建立國學,還規(guī)定了考試和人才薦舉制度。

D宋子貞很有軍事才能。李壬亶叛亂,他建議丞相史天澤在濟南城外加建外城,圍困李

理,最終擒獲了李瑾。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行臺所統(tǒng)五十余城,州縣之官或擢自將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從政。

譯文:一

(2)若投降者不殺,脅從者勿治,則宋之郡邑可傳檄而定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題:

第7題:

第8題:

第9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6—9題。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

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

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

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日師曰弟子云者,剛?cè)壕鄱χ栔?,則曰:“彼與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6.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其出人也遠矣出:超出B.則恥師焉,惑矣惑:迷

C.或師焉,或不焉或:有的D.吾未見其明也明:明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B.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②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C.①小學而大遺②擇師而教之

D.①士大夫之族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8.在下列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李氏子蟠……不拘于時D.古之人不余欺也

9.對這段文字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

A.該段句式變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結(jié)合,奇偶互見;字里行間飽含感情,讀來感心動

耳。

B.作者連用三個對比,尖銳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土大夫”“君子”恥于從師的不

良風氣。

C.三個對比,結(jié)語語氣一句比一句重,第一個對比的結(jié)語是疑問語氣,第二個對比的

結(jié)語是肯定、責備的語氣,第三個對比的結(jié)語是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表達的感情更

強烈。

D.這一段批判反面現(xiàn)象的目的僅在闡明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第10題:閱讀下面的文言,完成后面的問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晉漢

人才,持論勁直。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召見。尋知潭洲兼湖南安撫。乃度

馬殷營壘故基,起蓋喈柵,招步軍二千人,馬軍五百人。先以緡錢五萬于廣西買馬五

百匹,詔廣西安撫司歲帶買三十匹。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

不能奪。經(jīng)度費巨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

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如期落成,

開陳本末,繪圖繳進,上遂釋然。時秋霖幾月,所司言造瓦不易,問:“須瓦幾

何?”日:“二十萬?!睏壖苍唬骸拔饝n?!绷顜僮怨偕嵘耢敉?,應(yīng)居民家取溝檐

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屬嘆伏。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時江左大饑,詔任責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閉案者配,強汆者斬。”次令盡出公

家官錢銀器,召官吏、儒生、商賈、市民各舉有干實者,量借錢物,逮其責領(lǐng)運汆,

不取子錢,期終月至城下發(fā)梁。于是連橘而至,其直自減,民賴以濟。時信守謝明乞

米救助,幕屬不從,棄疾曰:“均為赤子,皆王民也?!奔匆悦字凼栊?。帝嘉

之,進一秩。以言者落職。

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咸淳間,史館??敝x楊得過棄疾墓旁

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榜得秉燭作文,旦且

祭之,文成而聲始息。德佑初,榜得請于朝,加贈少師,謚忠敏。(有刪節(jié))

10.對下面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是()

A.時虞允文當國當:主持

B.時江左大饑,昭任責荒政江左:長江以北

C.各舉有干實者干實:真實才干

D.逮其責領(lǐng)運汆,不取子錢子錢:利息

1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是()

A.①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晉漢人才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

B.①議者幺聚斂聞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C.①旦且祭之,文成面聲始息②拔劍切面啖之

D.①德佑初,榜得請王朝②尤致思王天文陰陽歷算

12.下面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辛棄疾“有大略”的一組

是)

①經(jīng)度費巨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

②應(yīng)居民家取溝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

③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④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⑤逮其責領(lǐng)運汆,不取子錢,期終月至城下發(fā)果

⑥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

A.①③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⑤

13.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

是()

A.辛棄疾任職湖南時,頂住各方壓力,甚至冒著違抗上命的危險,終于如期蓋好了部

隊的營房。

B.辛棄疾通過抑制奸商穩(wěn)定糧價、發(fā)放無息貸款擴大糧等措施,較好地完成了江西的

賑災(zāi)工作。

C.辛棄疾雖然有濟世報國的遠大抱負,但因生不逢時,他的政治軍事才干卻一直沒有

施展的機會。

D.文章結(jié)尾盡管有些迷信色彩,但卻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辛棄疾壯志未酬、懷才不遇

的同情。

14.把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4分)

(2)于是連橘而至,其直自減,民賴以濟。(3分)

第11題:①周昌者,沛人也。其從兄日周苛,秦時皆為泗水卒史。沛公立為漢王,以

周苛為御史大夫,周昌為中尉。漢王四年,楚圍漢王滎陽急,漢王遁出,去,而使周

苛守滎陽城。楚破滎陽城,欲令周苛將。苛罵曰:“若趣降漢王!不然,今為虜

矣!”項羽怒,亨周苛。于是乃拜周昌為御史大夫。

②昌為人強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下之。昌嘗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

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日:“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

也?!庇谑巧闲χ?,然尤憚周昌。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

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①即止。而周昌廷爭之強,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

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

不奉詔。”上欣然而笑。既罷,呂后側(cè)耳于東廂聽,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

子幾廢?!?/p>

③是后戚姬子如意為趙王,年十歲,高祖憂即萬歲之后不全也。高祖獨心不樂,悲

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趙堯年少,為符璽御史。趙堯進請問曰:“陛下所為不

樂,非為趙王年少而戚夫人與呂后有有[1邪?備萬歲之后而趙王不能自全乎?”高祖

曰:“然。吾私憂之,不知所出?!眻蛟唬骸氨菹陋氁藶橼w王置貴強相,及呂后、太

子、群臣素所敬憚乃可?!备咦嬖唬骸叭?。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誰可者?”堯曰:

“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zhì)直,且自呂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憚之。獨昌可。”高

祖曰:“善?!膘妒悄苏僦懿?,謂曰:“吾欲固煩公,公強為我相趙王?!敝懿?/p>

曰:“臣初起從陛下,陛下獨奈何中道而棄之于諸侯乎?"高祖曰:“吾極知其左

遷,然吾私憂趙王,念非公無可者。公不得已強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相。

④高祖崩,呂太后使使召趙王,其相周昌令王稱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為不遣趙

王。於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謁高后,高后怒而罵周昌曰:“爾不知

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趙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趙王,趙王果來。至長安月

余,飲藥而死。周昌因謝病不朝見,三歲而死。(《史記?張丞相列傳》)

注:①留侯策:張良的計策,指請出“商山四皓”來輔佑太子,以鞏固太子的地位。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線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破滎陽城,欲令周苛將將:將軍,將領(lǐng)

B.非為趙王年少而戚夫人與呂后有卸邪W:嫌隙,仇怨

C.昌既征,高后使使丑趙王,趙王果來征:征召,被征召

D.微君,太子幾廢微:若非,不是

10.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周昌“為人強力,敢直言”的一組是()

①陛下獨宜為趙王置貴強相②陛下即桀、紂之主也

③而周昌廷爭之強④臣期……期……不奉詔

⑤陛下獨奈何中道而棄之于諸侯乎⑥周昌固為不遣趙王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

11.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昌和堂兄周苛在秦時都曾擔任過泗泅水卒史。在沛公被封為漢王后,又

雙雙為沛公效勞。周苛在留守滎陽城的戰(zhàn)斗中被項羽烹殺,周昌后來則被漢王

任命為御史大夫。

B.周昌不畏強權(quán),高帝騎著他的脖子,他仍挺直了脖子罵皇帝?!安鲈弧?/p>

三個字,把周昌耿直、剛強、不屈不撓的性格刻畫得非常突出。

C.周昌本來就口吃,再加上是在非常氣憤的時候,所以就口吃得更加厲害,

作者以“期”、“期”的口吃聲來寫當時周昌的情態(tài),很確切地表現(xiàn)了他憨

厚,正直的性格特點。

D.周昌堅強耿直,從呂后、太子到滿朝文武,人人對他都一直敬畏。因此,

盡管周昌不愿意離開高祖,但高祖依然提拔了他,讓他輔佐趙王,去擔任趙王

的相國。

第12題:閱讀《勸學》、《師說》中的兩段文字,完成18—20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

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

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

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

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

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ā稁熣f》)

1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古之學者必有師B.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C.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

19、對下列兩組加點詞的含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①其為惑也,終不解矣③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④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0、從句式特征看,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項()

A、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B、甚矣,汝之不惠!

C、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歟!

21、下列各句中的“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C.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

有師

D.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之不復(fù),

可知矣

22、下列各句中的“而”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吾嘗踐而望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

也。

B.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蟹六跪而二螯

D.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23、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不拘于時,學于余青,取之于藍,

而青于藍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C.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積土成山,風雨興

24、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其皆出于此乎

B.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C.吾未見其明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第13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語段,完成13—17題。(每題3分,共15分)

吳太宰船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其怨望恐為深禍

也。前日王欲伐齊,子胥以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恥其計謀不用,乃反怨

望。而今王又復(fù)伐齊,子胥專愎強諫,沮毀用事,徒幸吳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今王

自行,悉國中武力以伐齊,而子胥諫不用,因輟謝,詳病不行。王不可不備,此起禍

不難。且融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齊也,乃屬其子于齊之鮑氏。夫為人臣,內(nèi)不得意,

外倚諸侯,自以為先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圖之。"吳王曰:“微

子之言,吾亦疑之?!蹦耸故官n伍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嘆

日:“嗟乎!讒臣豁為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

于先王幾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

者?!蹦烁嫫渖崛嗽唬骸氨貥湮崮股弦澡?,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

觀越寇之入滅吳也?!蹦俗缘剿?一一《史記?伍子胥列傳》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猜賊:猜忌狠毒

B.其怨望恐為深禍也怨望:怨恨情緒

C.子胥恥其計謀不用恥:羞恥、羞辱

D.吳太宰豁既與子胥有隙隙:隔閡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王卒伐之而有大功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B.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作《師說》以貽之

C.且甄使人微伺之不知日之入

D.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在《史記?伍子胥列傳》中,司馬遷著重記述了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棄小義而滅

大恨的事跡。司馬遷飽蘸筆墨。略貌取神,立體化地突出了伍子胥的精神風貌。

B.他被賜死前對門客說的一番話,是預(yù)言,是現(xiàn)實,是政治遠見,是身遭誣害的憤

慨,也是對吳王昏庸的憎恨。這使伍子胥的形象達到了新的高度。

C.伍子胥是智勇雙全的人物。他為吳國率兵打仗,為吳王稱霸一時,立下了汗馬功

勞。

D.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的大夫和軍事家。選文敘述了夫差聽信太宰伯懿讒言,稱伍

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親自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的事實。

16、翻譯下面的句子。

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3分)

17、斷句:(3分)

讒臣篇為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于先王幾不得

第14題:閱讀《勸學》、《師說》中的兩段文字,完成6—9題(共12分,其中選擇題

每小題3分)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

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

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

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

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日師臼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

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ā稁熣f》)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彰:清?/p>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假:借助,憑借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恥:以……為恥

D.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族:家族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吾嘗踐而望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C.其皆出于此乎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C.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9.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A.《勸學》選段運用比喻論證說理,由于設(shè)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讀

起來不但感到親切,而且覺得可信。

B.《勸學》選段認為人變得聰明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是“善假于物”。闡明借助外部條

件和注重積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證明人通過學習,能彌補自身不足。

C.《師說》選段承接對師道的論述,用三組對比,寫不同的認識、不同的做法和不同

的結(jié)果,批判了當時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D.《師說》選段最后對士大夫之族的評論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歟!”一句對

不肯從師而學的愚蠢作風表現(xiàn)出批判態(tài)度。

第15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選擇題每題3分,翻譯題9分,共21

分)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

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

“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

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彼炫c之俱出。蓋余

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

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

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p>

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節(jié)選王安石《游褒禪山

記》)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擁:持、拿

B.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夷:平坦

C.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相:幫助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II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其進愈難,而其

見愈奇記

A.

B.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然力足

以至焉,于人為可譏

C.D.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況修短隨化,終期

于盡

1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說明后洞“游歷艱難”的一組是()(3分)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

③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⑤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

②③⑥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為要到達有“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

“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事物只要盡了“志”與“力”,即使不能到達“險遠”之境,也沒什

么可后悔的。

C.作者贊美了古人求思之深之廣的治學精神,批評了當時社會上淺嘗輒止、浮泛不實

的學風。

D.本文是一篇敘議結(jié)合的游記,以記游為載體,因事說理,生發(fā)議論,闡釋了學人治

學的道理。

14.把語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⑴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題:閱讀《歸去來兮辭》,完成后面的題目。(每小題2分,共10分)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己往之不諫,知來

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艇,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

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

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

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

以消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嚕蜩轮?。既窈窕以尋壑,亦

崎嶇而經(jīng)丘。木欣欣以向榮,。善萬物之得時,。

已矣乎!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

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

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既自以心為形役(役:役使)B.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棹:長槳)

C.眄庭柯以怡顏(怡:使……現(xiàn)出愉悅)D.景翳翳以將入(景:日光)

8.下列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奚惆悵而獨悲B.實迷途其未遠

C.僮仆歡迎D.悅親戚之情話

9.對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舟遙遙以輕艇B.木欣欣以向榮

C.聊乘化以歸盡D.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10.從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既自以心為形役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D.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11.對文意概括與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p>

A.首段交待陶淵明歸隱田園的真正原因一一“心為形役”,即心志被形體役

使,做了許多違心悖情而又無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卻不能做,不想做的卻又

不能不做,為下文抒寫棄官歸田的決心作鋪墊。

B.第二段描寫寧靜淡泊的日常生活、溫馨樸實的家鄉(xiāng)親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

觀令詩人留連忘返、自得其樂,同時也通過對夕陽晚照、蒼松兀立、引壺自酌

等場景的描寫,揭示出詩人與世隔絕、獨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C.第三段描寫陶淵明的田園之樂,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詩人躬耕隴畝的舒心愜意,

游山玩水的幽雅閑適和琴書相伴、情話相談的融洽歡快。大自然萬物復(fù)蘇,生

機勃發(fā)的景象,促使詩人歡欣鼓舞,詩性大發(fā)。

D.第四段抒發(fā)了詩人委心乘化、樂天安命的情志。詩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

返樸歸真,但在“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的感嘆和接二連三的反

問中卻隱含著詩人去留難定、取舍難決的矛盾和苦悶。

第17題:本大題10小題,共47分。

課內(nèi)文言文段閱讀,4一一7題。(15分)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

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

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

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照名城,殺豪

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鎬,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

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

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

也。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

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崛起阡陌之

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合而響應(yīng),

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

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慢棘矜,非缽于鉤戟長錢也;謫戍之眾,非亢

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

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票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

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嵯函為宮;

一夫作難而七廟黑,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使用不恰當?shù)氖牵ǎ?/p>

A.履至尊而制六合六合:天地四方,即天下。

B.卻匈奴七百余里卻:使……退卻。

C.非亢于九國之師也亢:抵抗

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控制,統(tǒng)治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因河為池/因利乘便B.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序八州而朝同列

C.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D.始皇之心/行軍用兵之道

6.下列沒有特殊句式的一項是()

A.鑄以為金人十二B.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C.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D.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7.翻譯下面句子。(各3分)

(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合而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3分)

(2)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3分)

第18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題。

夜,繾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

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

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

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

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與,

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4.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是()

A.越國以鄙遠鄙:當作邊

B.共其乏困共:同

“供”,供給

C.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

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侵損

1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