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3部分:重選》_第1頁
《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3部分:重選》_第2頁
《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3部分:重選》_第3頁
《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3部分:重選》_第4頁
《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3部分:重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Z/TXXXXX—XXXX

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3部分:重選

1范圍

本文件給出了固體礦產實驗室重選試驗相關的術語和定義,明確了目的任務、試驗樣品、試驗設備、

試驗方法和試驗記錄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固體礦產實驗室選礦試驗中的重選試驗。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478煤炭浮沉試驗方法

DZ/T0372固體礦產選冶試驗樣品配制規(guī)范

DZ/T0130.1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第1部分:總則

DZ/T0130.2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第2部分:巖石礦物分析試樣制備

DZ/T0130.3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第3部分:巖石礦物樣品化學成分分析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重選gravityseparation

借助分選設備,使礦物粒群在介質或介質流中按密度和粒度差異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

重介質densemedium

加入加重質(劑)后密度大于1g/cm3的介質流體。

注:通常包括重液和重懸浮液兩種流體。

浮沉試驗float-sinktest

將相同粒級礦石投入一系列密度不同的重介質中依次分離出不同密度級別產品的方法。

可選性曲線washabilitycurve

表示礦石中礦物在不同密度重介質中按密度分選難易程度的關系曲線。

4目的任務

查明礦樣密度分布規(guī)律,以及礦樣中不同礦物的密度差;評價礦石可選性,確定具體的礦石分選所

需的試驗流程及重選設備;為礦物分選試驗提供合格的礦樣;根據(jù)密度差分離有用礦物和脈石礦物,得

到合格的產品。

5試驗樣品

應根據(jù)礦樣中礦物原生粒度和密度等特征確定樣品粒度,重力場分選粒度不宜小于0.04mm,離

心力場分選粒度不宜小于0.01mm。

1

DZ/TXXXXX—XXXX

應根據(jù)試驗要求、礦石性質與使用的重選設備設定礦樣質量,應符合切喬特公式計算出來的數(shù)值。

連續(xù)試驗時礦樣量一般需10t~100t。

礦樣應單獨存放在固定的儲存場所內,確保礦樣不與其他物品混合或反應。易氧化礦樣應密封保

存。

應充分混勻縮分后取樣使具有代表性。

試驗樣品應具有統(tǒng)一編號。

6試驗設備

稱量設備

6.1.1稱量設備一般用于礦樣質量、礦漿質量的稱重。

6.1.2根據(jù)礦樣質量選擇合適的稱量設備,稱量1kg以上的樣品一般采用臺秤或案秤,最大量程和最

小刻度的對應關系應符合DZ/TXXX《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1部分:破碎篩分》表1要求。

重選設備

較常用的重選試驗分選設備有隔膜跳汰機、螺旋溜槽、搖床、重介質旋流器以及離心分選機等,實

驗室常用重選設備型號參數(shù)見附錄A。

其他設備或工具

6.3.1過濾設備宜采用真空過濾機。

6.3.2烘干設備宜采用電熱鼓風干燥箱,調溫范圍50℃~200℃。

6.3.3手工研磨器宜采用玻璃研缽、瑪瑙研缽和陶瓷研缽;機械研磨機宜采用三頭研磨機和振動研磨

機。

6.3.4重液桶:用耐腐蝕材料制成,重液桶一般高500mm~600mm,容積不小于50L。

6.3.5網(wǎng)底桶:用耐腐蝕材料制成,圓柱形,網(wǎng)底桶一般比重液桶高50mm、比重液桶直徑小40mm,

應帶有把手,桶底用金屬絲編織方孔網(wǎng)制成。

6.3.6密度計,分度值為0.002g/cm3;夾鉗。

7試驗方法

試驗條件

7.1.1應在實驗室進行,應配備除塵裝置。

7.1.2浮沉試驗應在通風櫥中進行。

7.1.3實驗室內應配備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

7.1.4試驗人員應穿戴工作服、手套等防護工具。

浮沉試驗

7.2.1測定礦石中的不同礦物按密度分離的差異特征宜采用浮沉試驗。

7.2.2浮沉試驗應配制重液。測定煤炭常用的重液按照GB/T478執(zhí)行,測定金屬礦常用的重液如表1

所示。

7.2.3浮沉試驗步驟與具體方法遵循GB/T478的相關要求進行試驗。

表1常用重液

重液名稱最高密度(g/cm3)

四氯化碳1.595

三溴甲烷/四溴甲烷2.9-3.0

杜列液3.2

二碘甲烷3.3

2

DZ/TXXXXX—XXXX

重液名稱最高密度(g/cm3)

克列里奇液4.25

礦石可選性曲線

7.3.1通過浮沉試驗測得各密度級別及各密度級別礦物的產率,將數(shù)據(jù)填入表2第(1)、(2)欄中,

將第(2)欄中各級別產率向下累積計入第(3)欄,將第(2)欄中各級別產率向上累計計入第(4)欄。

7.3.2化驗各級別礦物的品位,填入第(5)欄;根據(jù)公式(2)計算低于某密度級別的全部輕產物的

平均品位,填入第(6)欄,參照公式(1)計算高于某密度級別的全部重產物的平均品位,填入第(7)

欄。

∑?????

???=························································(1)

∑??

式中:

βfi——第i次浮物累計量的品位,%;

γi——第i次級別礦物的產率,%;

βi——第i次級別礦物的品位,%。

7.3.3根據(jù)公式(2)計算金屬在各密度級別的分布率,填入第(8)欄。

?·?

?=??·························································(2)

?∑?·?

式中:

εi——第i次級別礦物金屬分布率,%;

γi——第i次級別礦物的產率,%;

βi——第i次級別礦物的品位,%;

γ——各級別礦物的產率,%;

β——各級別礦物的品位,%。

7.3.4將自輕級別產物自上而下累計相加分布率得出的數(shù)值填入第(9)欄。將自重級別產物向上累計

相加分布率所得填入第(10)欄。

7.3.5試驗樣品的密度級別選取不宜少于5組。

7.3.6根據(jù)表2中結果繪制礦石可選性曲線,示例見附錄B。

表2浮沉試驗記錄表

產率(%)品位(%)金屬分布率(%)

密度級別

各級別浮物累計沉物累計各級別浮物累計沉物累計各級別浮物累計沉物累計

(g/cm3)

(γ)(γf)(γs)(β)(βf)(βs)(ε)(εf)(εs)

(1)(2)(3)(4)(5)(6)(7)(8)(9)(10)

重選可選性判斷準則

7.4.1礦石中目的礦物和脈石礦物之間的密度差決定礦石重選的難易程度,宜采用重選可選性系數(shù)判

斷重選的難易程度,重選可選性系數(shù)按公式(3)計算:

??

?=2?·························································(3)

?1??

式中:

3

ρ1——低密度礦物的密度,單位為每立方千克(kg/m);

3

ρ2——高密度礦物的密度,單位為每立方千克(kg/m);

ρ——分選介質的密度,單位為每立方千克(kg/m3)。

根據(jù)E值將礦石的重選難易程度分為5級,詳見表3。

表3礦石重選可選性系數(shù)

3

DZ/TXXXXX—XXXX

E值>2.502.50~1.751.75~1.501.50~1.25<1.25

重選難易程度極容易容易中等困難極困難

7.4.2根據(jù)計算結果初步確定是否應用重選試驗方法。

常規(guī)重選試驗

7.5.1試驗前應根據(jù)礦石中礦物重選難易度系數(shù)及原生粒度、解離度關系選擇合適的重選設備以及確

定整體或部分試驗方案。

7.5.2試驗過程中試驗人員應時刻觀察礦樣分布情況進行試驗參數(shù)的調整,直至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

7.5.3應采用給料機將礦樣給入重選設備,無條件需人工給礦時,應注意給礦的均勻與恒定性。

7.5.4重選試驗一般不做全流程連續(xù)試驗,多進行作業(yè)連續(xù)試驗;開展作業(yè)連續(xù)試驗或全流程連續(xù)試

驗時,應根據(jù)礦樣性質、開路或閉路試驗結果選擇連續(xù)試驗設備,擬定連續(xù)試驗流程。

7.5.5應制定取樣點、取樣時間、取樣種類、取樣方法等取樣流程方案。

試驗操作

7.6.1單次試驗時,礦樣各產品應分別收集、分別處理。連續(xù)試驗時,礦樣各產品應結合試驗規(guī)模,

具體確定采用分別截取法取樣還是分別收集取樣。

7.6.2連續(xù)試驗時,應考慮物料在管道、連接設備、分選設備中達到平衡的時間并保證其持續(xù)穩(wěn)定8

小時。離心機操作方法參見附錄C、搖床分選機操作方法參見附錄D、螺旋溜槽操作方法參見附錄E、

隔膜跳汰機操作方法參見附錄F。

7.6.3采用截取法取樣時,應在試驗穩(wěn)定后進行,可定時多次取樣。

7.6.4重選試驗的產品按照品位分別歸入精礦或尾礦中。根據(jù)礦石性質確定是否接取中礦及其個數(shù),

必要時中礦按其性質單獨選別,亦可作為單獨產品。連續(xù)試驗時中礦可以根據(jù)其物質組成特征返回到原

礦或單獨處理。

樣品處理

7.7.1重選試驗產品制樣時,應待礦漿澄清后潷出上層澄清水;使用過濾機過濾樣品時應確認設備干

凈,倒入礦漿時應防止濺出。

7.7.2啟動過濾機時應先開啟電源后打開補加水,關閉過濾機時應先關閉補加水后關閉電源。

7.7.3過濾結束后應將濾餅完全取出。

7.7.4樣品的干燥溫度應保證礦樣的物理化學性質不受影響,煤炭樣品設置溫度應低于75℃,易揮發(fā)

礦或硫化礦設置溫度應低于80℃,含水鋁硅酸鹽礦物溫度不宜高于120℃。

7.7.5密度較小的礦物、片狀礦物(如石墨、云母、輝鉬礦等)不宜采用鼓風干燥。

7.7.6樣品烘干后宜用夾鉗取出,以防燙傷。

7.7.7試驗樣品分別稱重并記錄數(shù)據(jù),見表4。

7.7.8將樣品進行混勻縮分,詳細步驟按照DZ/T0372附錄A規(guī)定的混勻縮分方法操作,混勻縮分后

的樣品放入裝樣小袋,其余樣品單獨存放。

7.7.9混勻縮分后,根據(jù)分析測試要求確定選用手工研磨、三頭研磨機、振動磨樣機研磨,確保研磨

設備或工具對樣品無污染。

7.7.10將樣品裝袋并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則記錄編號,必要時送至檢驗分析;樣品分析按照DZ/T0130.1、DZ/T

0130.2、DZ/T0130.3執(zhí)行。

8試驗記錄

試驗編號應遵循統(tǒng)一的編號規(guī)則。

試驗計量應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試驗流程宜繪制流程圖表示。

重選試驗應有完整的試驗記錄,根據(jù)試驗設備的不同調整試驗記錄,參見附錄C-F。

試驗結束將產品名稱、質量以及化驗品位記入表4。

4

DZ/TXXXXX—XXXX

表4選礦試驗結果記錄表

試驗產品編號產品名稱質量(g)產率(%)品位(%)回收率(%)

合計

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

8.6.1應按照計量設備的感量確定有效數(shù)字。

8.6.2計算所得的試驗數(shù)據(jù)宜采用“四舍六入五湊偶”的規(guī)則保留有效數(shù)字。

8.6.3按照產率計算公式計算出各產品產率計入表4,產率計算公式參見DZ/TXXX《選礦試驗技術方

法第1部分:破碎篩分》公式(2)。

8.6.4按照回收率計算公式計算出各產品回收率計入表4,回收率計算公式見公式(4)。

??·???

???=·························································(4)

??

式中:

εij——產品i的成分j的回收率,%;

γi——產品i的產率,%;

βij——產品i成分j的品位,%;

αj——原礦成分j的品位,%。

8.6.5根據(jù)計算結果判斷試驗的完整度,一般根據(jù)以下原則選擇最佳試驗流程:

a)粗選段作業(yè)時,在保證符合最低品位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選擇產率高品位低的試驗方法;

b)精選段作業(yè)時,在保證符合最低產率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選擇品位高產率低的試驗方法;

c)完成整個試驗流程后,一般選擇回收率最高的試驗流程,若其品位或產率未達到目標要求,則

需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試驗流程。

試驗誤差

8.7.1批次重選試驗前后礦樣質量損失不應大于總質量的3%。

8.7.2連續(xù)重選試驗前后礦樣質量損失不應大于總質量的1%。

5

DZ/TXXXXX—XXXX

A

A

附錄A

(資料性)

實驗室常用重選設備型號

表A.1實驗室常用重選設備型號

設備名稱設備型號適用粒度范圍(mm)處理量(kg/h)

LTP-11/40.5-20300

隔膜跳汰機

LTP-23/40.5-20600

LYD300×1900.038-20.1-0.5

搖床

LYD400×2500.038-20.2-2

螺旋溜槽FLX-600>0.042

皮帶溜槽LC-800×2500>0.022

扇形溜槽LS-6000.038-2.52

重介質旋流器MC350<2020000

離心選礦機LX-Φ900×400<0.0740.1

注:實驗室搖床其他型號可參考DZ/T0016-1991規(guī)范的搖床型號。

6

DZ/TXXXXX—XXXX

B

B

附錄B

(資料性)

礦石可選性曲線

B.1某鉛礦石篩出-3mm級別后,選用粒度范圍為-25mm+3mm的鉛礦石做浮沉試驗,根據(jù)7.3的相關

步驟計算數(shù)據(jù)填入表B.1。

表B.1浮沉試驗結果

產率(%)品位(%)有用組分分布率(%)

密度級別

各級別浮物累計沉物累計各級別浮物累計沉物累計各級別浮物累計沉物累計

(g/cm3)

(γ)(γf)(γs)(β)(βf)(βs)(ε)(εf)(εs)

(1)(2)(3)(4)(5)(6)(7)(8)(9)(10)

-2.722.922.975.40.20.22.391.91.975.2

-2.8+2.713.336.252.50.60.353.353.35.273.3

-2.9+2.88.644.839.20.90.454.283.28.468.1

-3.0+2.95.950.730.61.60.595.233.912.359.7

+3.024.775.424.76.12.396.1062.975.247.4

-25mm+3mm共計75.42.4373.8

-3mm+0mm共計24.62.6526.2

-25mm+0mm原礦1002.48100

B.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繪制礦石可選性曲線。

注:γf——浮物累計產率;γs——沉物累計產率;βf——浮物累計品位;βs——沉物累計品位;εf——浮物累計金屬

分布率;εs——沉物累計金屬分布率;

圖B.1礦石可選性曲線

7

DZ/TXXXXX—XXXX

C

C

附錄C

(資料性)

離心選礦機操作方法

C.1應檢查離心選礦機轉鼓內壁是否完好、有無雜物,用清水將轉鼓表面清洗干凈;檢查給礦器的給

礦斗和分礦器的分礦斗是否擺動靈活。

C.2使用離心選礦機時操作如下:

a)啟動設備,運轉1min~2min,將清水注入旋轉的轉鼓內,檢查清水是否全部從分選筒的排礦罩

排出;防護罩內不得積存清水,上下罩的聯(lián)接處不得滲漏;

b)調節(jié)轉鼓的轉速至試驗所需大小,轉鼓應運轉平穩(wěn)且無異響;

c)調節(jié)沖洗水量至試驗所需大??;

d)打開給礦桶閥門,礦漿應由給礦嘴以接近切線方向給入,避免與鼓壁垂直相交;

e)給料應連續(xù)穩(wěn)定,使礦漿沿轉鼓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C.3當給料即將結束時,向給礦桶內加入少量清水,將給礦桶清洗干凈,待礦漿排空后,先將尾礦桶

移走,換成精礦桶;停機后用清水將精礦從轉鼓上沖入精礦桶。

C.4試驗記錄應按照表C.1進行記錄。

表C.1試驗記錄表

原礦質量沖洗水礦物濃度運行時長離心機轉速產品質量

離心機型號產品名稱

(g)(cm3/min)(g/L)(min)(r/min)(g)

C.5使用離心選礦機注意事項:

a)離心選礦機出現(xiàn)“拉溝”現(xiàn)象,它的方向與測定流膜運動方向大致相同,應及時調整轉鼓轉速或

給料量;

b)當轉鼓振動異常時,應停止給料,及時停機,檢查轉鼓內部是否積料、排料是否堵塞。

8

DZ/TXXXXX—XXXX

D

D

附錄D

(資料性)

搖床分選機操作方法

D.1開機前應檢查給礦槽的給礦孔是否通暢;檢查給水菱形調節(jié)板是否靈活;檢查床面橫向調坡手輪

是否靈活;檢查床面有無雜物,用清水將床面沖洗干凈。

D.2使用搖床時操作如下:

a)先從給水槽加水,使清水鋪滿整個床面;

b)啟動設備,先運轉1min~2min,床面的往復運動應平穩(wěn),不得有異常的跳動和橫向擺動。

c)應連續(xù)穩(wěn)定給料,使物料沿整個床面均勻分散;

d)應根據(jù)礦石在床面的分布情況,及時調整床面坡度和橫向沖洗水量,使不同密度的礦物在床面

上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分礦帶;

e)在給料初始階段和結束階段,接礦板應根據(jù)分礦帶的變化隨時調整;

f)選別粗粒(2mm~0.5mm)時宜采用大沖程、小沖次,選別細粒(0.5mm~0.074mm)和礦泥

(0.074mm~0.037mm)時宜采用小沖程、大沖次,正常試驗時一般不調節(jié)沖程和沖次。

D.3給礦結束且床面上無礦物后,先停止給水再停機;用清水將床面清洗干凈;將精礦、中礦、尾礦

分別收集。

D.4試驗記錄應按照表D.1進行記錄。

表D.1試驗記錄表

原礦質量礦物濃度運行時間沖洗水搖床沖次搖床沖程坡度產品名稱產品質量

搖床型號

(g)(g/L)(min)(cm3/min)(N/min)(mm)(°)(g)

D.5使用搖床分選機時應注意:

a)當沖次突然降低時,應檢查皮帶的松緊情況;

b)當床面出現(xiàn)跳動時,應檢查彈簧的松緊情況,根據(jù)床面運動情況調節(jié)彈簧松緊度;檢查固定座

或滑動座水平度,調整固定座或滑動座至水平。

9

DZ/TXXXXX—XXXX

E

E

附錄E

(資料性)

螺旋溜槽操作方法

E.1試驗開始前應檢查螺旋槽面是否完好無損,有無雜物,用清水將螺旋槽面清洗干凈;檢查分礦閥

是否靈活可調;檢查給礦口和排礦口是否通暢;螺旋溜槽給料端上部連接攪拌桶,排料端連接砂泵,砂

泵的排料端連接攪拌桶。

E.2使用螺旋溜槽時操作如下:

a)先用清水從溜槽頂部沖洗槽面,直至溜槽全部槽面充分濕潤;

b)溜槽應垂直于地面,給礦口、排礦口無積礦,楔塊完好;

c)給礦前,先開啟砂泵,砂泵應運轉平穩(wěn)且無異響;

d)開啟攪拌桶底部的閥門,礦漿連續(xù)穩(wěn)定給入螺旋溜槽,礦漿應布滿整個螺旋槽面,若發(fā)現(xiàn)礦流

有靠外的現(xiàn)象則必須調整;

e)注意觀察螺旋槽面分帶情況,待分帶穩(wěn)定后,調整分礦閥至合適位置;

f)宜采用截取法取樣,當試驗穩(wěn)定后,同時截取精礦、中礦和尾礦,并記錄取樣時間。

E.3試驗結束后應先停止給礦,待溜槽槽面無礦物后用清水將溜槽槽面清洗干凈,待砂泵將礦漿全部

排出關閉砂泵,將精礦、中礦、尾礦分別收集。

E.4試驗記錄應按照表E.1記錄。

表E.1試驗記錄表

原礦質量礦漿濃度運行時間產品名稱產品質量

溜槽型號

(g)(g/L)(min)(g)

10

DZ/TXXXXX—XXXX

F

F

附錄F

(資料性)

隔膜跳汰分選機操作方法

F.1開機前應檢查隔膜外觀是否平整,有無裂紋、破損現(xiàn)象;檢查篩板是否完好,床石的粒度和厚度

是否合適;檢查傳動部分皮帶松緊是否合適;檢查跳汰室內有無雜物。

F.2使用隔膜跳汰機時操作如下:

a)先打開跳汰室水閥,向跳汰室注入清水;

b)啟動設備,先運轉1min~2min,水面脈動應平穩(wěn),設備運轉應穩(wěn)定且無異響;

c)應連續(xù)穩(wěn)定給料,使物料沿整個跳汰室寬度均勻分布;

d)注意觀察床層變化,及時調整沖程、沖次和篩下補加水量,床層應厚度均勻,且各個位置應適

度松散;

e)選別粗粒時宜采用大沖程、小沖次,選別細粒時宜采用小沖程、大沖次。

F.3當試驗樣品較多時,取樣宜采用截取法,并記錄取樣時間;當試驗樣品較少時,一般不宜取樣。

F.4試驗結束后應先停止給礦,待跳汰室內的礦物全部排出再關閉篩下補加水并停機。

F.5用清水將床面、精礦斗、尾礦斗清洗干凈;將精礦和尾礦分別收集。

F.6試驗記錄應按照表F.1記錄。

表F.1試驗記錄表

原礦質量礦漿濃度跳汰機型號跳汰沖次跳汰沖程運行時間產品名稱產品質量

(g)(g/L)(N/min)(mm)(min)(g)

F.7使用跳汰機應注意:

a)當床層過緊時,表現(xiàn)特征:床層不能松散,用手很難插入,水流下降時,床層甚至露出水面,

礦石運動速度慢,尾礦跑連生體,甚至出現(xiàn)單體礦物等現(xiàn)象。原因分析:1)給礦量大,礦粒

粗,沖程與篩下水量??;2)篩面普遍被堵塞或人工床層太厚,密度太大,粒度太粗;3)沖次

太大;

b)當床層過松時,表現(xiàn)特征:出現(xiàn)水平運動不平穩(wěn),甚至水面左右擺動,用手插入感覺不到阻力,

床層運動快,尾礦中跑單體或連生體,篩上精礦品位高,篩下精礦品位低等現(xiàn)象。原因分析:

1)沖程過大;2)篩下水過大;3)床層和底砂太薄,或粒度太細;

c)當床層紊亂時,表現(xiàn)特征:床層翻花,床層各部松散不均勻,水流紊亂不平穩(wěn)。用手插入床層,

可感覺各部松散不一,尾礦中有連生體與單體等現(xiàn)象。原因分析:1)篩面磨損或堵塞,或是

篩面安裝不平穩(wěn)或部分松動;2)給礦濃度過??;3)給礦分布不均勻。

11

DZ/TXXXXX—XXXX

參考文獻

[1]GB/T15715-2014煤用重選設備工藝性能評定方法

[2]DZ/T0016-1991實驗室用搖床

[3]JB/T8851-2010礦用圓盤真空過濾機

[4]JB/T9037-2015礦用隔膜式跳汰機

12

ICS73.020

CCS點擊此處添加CCS號

DZ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

DZ/TXXXXX—XXXX

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3部分:重選

Testmethodsformineralprocessing——Part3:Gravityconcentration

(報批稿)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fā)布

DZ/TXXXXX—XXXX

選礦試驗技術方法第3部分:重選

1范圍

本文件給出了固體礦產實驗室重選試驗相關的術語和定義,明確了目的任務、試驗樣品、試驗設備、

試驗方法和試驗記錄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固體礦產實驗室選礦試驗中的重選試驗。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478煤炭浮沉試驗方法

DZ/T0372固體礦產選冶試驗樣品配制規(guī)范

DZ/T0130.1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第1部分:總則

DZ/T0130.2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第2部分:巖石礦物分析試樣制備

DZ/T0130.3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