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校史手冊_第1頁
西安交通大學校史手冊_第2頁
西安交通大學校史手冊_第3頁
西安交通大學校史手冊_第4頁
西安交通大學校史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要歷史節(jié)點南洋初創(chuàng)1895年甲午戰(zhàn)敗,洋務派大臣盛宣懷提出“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主張和對舊式教育機構進行改革的建議,并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1896年,盛宣懷在上?;I款議建新式學堂,定名曰“南洋公學”。1897年1月26日(光緒22年12月24日),盛宣懷創(chuàng)辦南洋公學的奏折,得到清廷正式批準。盛宣懷親自擔任公學督辦,何嗣焜擔任總理。南洋公學初建時,分為四院:師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與以后逐步設立的特班、政治班、商務班和東文學堂構成了完整的新式教育體系。開辦工科南洋公學于1905年劃歸商部,改名為高等實業(yè)學堂;1906年改隸郵傳部,更名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學校改名為南洋大學堂;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劃歸交通部管理,遂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在這個過程中,唐文治老校長增設鐵路??疲ê蟾麨橥聊究疲㈦姍C??疲ê蟾麨殡姎鈾C械科)、航海??疲瑢W校就由培養(yǎng)商務為主的人才轉而為培養(yǎng)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定名交大1920年8月,葉恭綽出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同年12月,葉以“交通要政,亟需專材”為由,將交通部所屬的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唐山工業(yè)專門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和北京郵電學校合并,改名為交通大學,由葉恭綽兼任交通大學校長。1921年8月1日,本校正式改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英文名字是:ChiaoTungUniversity,ShanghaiBranch。1922年6月,交通大學奉令改設兩校。上海——校名曰“交通部南洋大學”;唐山——校名曰“交通部唐山大學”,各設校長,均直轄于本部。其北京學校各科,分別編入滬、唐兩校。1927年3月,本校開始第三次改組,交通部屬的三所學校,上海的南洋大學改稱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唐山大學,改稱為第二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改稱為第三交通大學。[1928年11月,學校移歸鐵道部管轄,將設在上海、唐山、北平三處的交通大學各學院合并,統(tǒng)稱鐵道部交通大學,分上海本部、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學院,由鐵道部長孫科兼任校長。1937年8月1日起,交通大學劃歸教育部管轄,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學學院改稱理學院,機械、土木、電機三學院改稱系,合組工學院。戰(zhàn)爭烽火1937年11月12日,日軍占領上海,交大校舍被日寇強占,本校不得不多方設法在法租界內維持上課。至1940年由于后方抗戰(zhàn)和建設急需工程人才,在重慶小龍坎籌建交通大學分校;后又逐漸擴建、發(fā)展,于1942年8月在重慶九龍坡建立國立交通大學本部。重慶國立交通大學在艱難困苦中堅持辦學,直至抗戰(zhàn)勝利。1946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交大渝校和滬校兩地的師生們滿懷勝利的喜悅,積極復員,會合建校。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交大被上海軍管會接收,交通大學53年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院系調整1952年前后,全國高校按照中央決定,仿效前蘇聯(lián)的高等教育模式開始院系調整。院系調整前.交大共設3個院,即理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共17個系,即理學院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3個系,工學院的土木、機械、電機、航空、造船、工業(yè)管理、化工、輪機、水利、紡織等10個系及電信技術專修科,管理學院的運輸管理、財務管理、電信管理、航業(yè)管理等4個系,此外還設一電信研究所。1950年8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發(fā)文交通大學,將航業(yè)管理系并入上海航務學院(今大連海事大學);1951年6月10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通知交大.將運輸管理系調入北方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1951年6月12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發(fā)文對交大院系進行較大規(guī)模的調整,管理學院被撤銷。電信管理系調整到電機系;工業(yè)管理工程系調整到機械系;輪機系調整到造船系,設輪機組;紡織系與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合并成立華東紡織工學院(今東華大學);運輸管理系調整到北方交通大學(已發(fā)文);財務管理系調整到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土木系調整到交大土木系。1952年,交通大學機械、電機、造船三系得到加強,其余院系幾乎全部被調出,經過院系調整交通大學成為機械類、電機類、造船類共設7個系的多科性工科大學。從交通大學調整到其他學校的系科有:理學院的數(shù)學系、物理系、比學系三系的師資、設備除留下工學院教學所需之外全部調整到復旦大學,部分師資調整到華東師范大學。自此,交通大學理學院撤銷。土木工程系全部調整到同濟大學;航空工程系全部調整出去合并成立華東航空學院(后遷至西安,并入西北工業(yè)大學);水利工程系全部調整出去合并成立華東水利學院(今河海大學),化學工程系全部調整出去合并成立華東化工學院(今華東理工大學)。1954年,交大汽車專業(yè)調整到長春,合并成立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1956年暑假,交通大學造船系從交大分出,獨立為上海造船學院(后并入交通大學上海部分);交大電訊系電話電報通訊專業(yè)調整到成都合并成立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電子科技大學)。大樹西遷1955年,由于東南沿海局勢緊張,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由上海全部遷往西安。1956年起,交大師生在校長彭康率領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踴躍承擔歷史使命,開展遷校工作。1957年,由于國際形勢趨于緩和,根據(jù)交通大學的實際情況和上海、西安兩地的建設需要,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的大部分科系師生、檔案文獻、圖書典藏遷往西安,作為交通大學的西安部分;小部分留在上海并與原上海造船學院及籌辦中的南洋工學院合并,作為交通大學的上海部分,兩部分為一個學校,一個系統(tǒng),統(tǒng)一領導。1959年3月,中央確定了第一批重點建設的大學,交通大學的西安、上海兩個部分均列為全國十六所重點大學之一。由于交大西安、上海兩部分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和提高,加上距離較遠、管理不便,國務院于1959年7月批復交通大學在西安、上海兩地獨立建校。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原交通大學校長彭康被任命為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重點建設八十年代初,西安交通大學成為“七五”、“八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五所大學之一;九十年代初,西安交通大學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首批七所大學之一;199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學成為“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首批九所大學之一。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原衛(wèi)生部所屬西安醫(yī)科大學、中國人民銀行所屬陜西財經學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實現(xiàn)合并。歷任校長盛宣懷(1844-1916)字杏蓀,號愚齋,江蘇武進人,清廷一品銜,晚清洋務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國近代著名實業(yè)家。1895年秋在天津創(chuàng)辦了中西學堂(1903年改名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前身),開中國人自辦近代大學之先河。次年春在上?;I建南洋公學。1897—1904年任公學督辦,為學校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1916年在上海病逝。著有《愚齋存稿》等。唐文治(1907-1920)字穎侯,號蔚芝,晚號茹經,生于1865年,1954年4月逝世,年90歲。交通大學第十一任校長、著名教育家、工學先驅、國學大師。著作有《茹經堂文集》、《十三經提綱》、《國文經緯貫通大義》、《茹經先生自訂年譜》等。光緒三十三年八月,唐文治就任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監(jiān)督(校長)。辛亥革命爆發(fā),他在校內發(fā)動捐助軍餉,支援滬上起義軍,并與伍廷芳等一起聯(lián)合通電,要求清帝宣統(tǒng)遜位。在校任職14年,精心擘劃,成績卓著。1907年唐文治出任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監(jiān)督一職,在他的努力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高等航海學府誕生。唐文治注重學生品德的養(yǎng)成,認為應該“以道德端其規(guī)模,以規(guī)律束其身心”;重視國學和西文教育,把國文作為一門主課與理工科并重,同時在正課之外添設西文補習課;重視體育課程的設置,特別關心學生體質,親自主管體育,悉心提倡。1912年12月底,孫中山先生曾親臨交大,為交大師生演講他的富強祖國的實業(yè)計劃、交通建設等;1922年為交大技擊部(以練國術強身的學生體育組織)成立十周年紀念冊題詞“強國強種”;孫中山先生1912年12月底曾親臨交大演講。(右圖為孫中山先生為交大學生題詞)在教學上,他提出“厚植基礎,博覽專精”的原則,主張教古籍原書,使學生能掌握古典文獻的基本知識。在學習方法上,他強調學生自學,學校一天只上4節(jié)課,其余時間讓學生各就自己的愛好進行自學。彭康(1953-1968)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上栗縣人。畢業(yè)于日本京都帝國大學,1928年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他翻譯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傳播共產主義真理,1952年率代表團赴東歐各國考察文教事業(yè)。1953年任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并被選為黨的八大代表。1956年在周總理的關懷下,他積極率領交通大學西遷西安。歷任西安交大校長、黨委書記,陜西省科協(xié)主席,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副院長等職。成就:翻譯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傳播共產主義真理,參與組建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我黨在思想文化戰(zhàn)線的卓越戰(zhàn)士,投身于無產階級教育事業(yè)1959年7月,國務院批準交通大學西安、上海兩個部分分別獨立地成為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彭康堅決擁護中央決定,緊緊依靠黨組織和廣大師生員工,克服重重困難,順利推進交通大學主體內遷西安。年近六旬的彭康主動要求赴大西北工作,由中央任命為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50年代內遷西安是交通大學對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大發(fā)展做出的又一次巨大貢獻,創(chuàng)造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tǒng)、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西遷精神。1968年3月,彭康遭受文革殘酷迫害,永遠離開了我們。他堅持真理、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風范,他獨立思考、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為一代代交大師生員工樹立了崇高的榜樣;他充滿唯物辯證法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成為今天我們開拓未來,創(chuàng)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寶貴財富。彭康的名字是不朽的!徐通模(1998-2003)1939年生于江蘇如皋,1961年7月畢業(yè)于西安交通大學動力系。1983年4月?lián)挝靼步煌ù髮W能源系主任,1988年擔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1998年至2003年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教學與研究領域:熱能工程氣固兩相流與燃燒。徐通?,F(xiàn)擔任中國動力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動力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咨詢委員、國家“973計劃”的“燃煤污染防治及脫硫基礎研究”項目專家組成員。主要著作有“燃燒學”、“鍋爐燃燒設備”等,科技論文150余篇。1990年被評為“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評為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鄭南寧(2003.8-2014.4)1952年12月出生于江蘇南京,漢族,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1975年畢業(yè)于西安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1981年西安交通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85年日本慶應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并留日作博士后研究。教學與研究領域:長期從事數(shù)字信號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處理等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1993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1996年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稱號,2000年當選國際模式識別協(xié)會理事會中國代表,2005年11月當選美國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會士(IEEEFellow)。曾任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校長。王樹國(2014-):1958年10月出生于河北獻縣,漢族,教授。977年考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機械工程系,先后獲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7年至1989年在法國巴黎國立高等工藝學院任高級訪問學者。1993年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任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副校長,1999年1月調任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黨組書記,2002年3月至2014年4月任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校長。教學與研究領域:機器人自主控制理論、機器人傳感器技術、空間機器人技術;醫(yī)療輔助機器人系統(tǒng)、醫(yī)療設備與儀器;生物醫(yī)學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醫(yī)療技術等方面的研究。21世紀初開創(chuàng)中國醫(yī)工學研究新領域,主持研制了世界第一個創(chuàng)傷康復仿生手,中國第一個人腦解剖電子圖譜,中國第一個腹腔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tǒng)。研究方向包括醫(yī)療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生物醫(yī)學工程、空間機器人等。2006年2月法國國家農科院為表彰王樹國校長對推進中法農業(yè)合作的貢獻,授予王校長法國國家農科院獎章,該獎章是法國國家農業(yè)科技的最高獎章。2006年,被授予法國榮譽勛位團騎士勛章。杰出校友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紹興人。清光緒進士,中國近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01年8月至1902年10月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辛亥革命時期愛國社、光復會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同盟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21年,法國里昂大學、美國紐約大學分別授予他文學、法學榮譽博士學位。在1924年、1926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入選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1927年,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中央特別委員會常務委員、國民政府常務委員、監(jiān)察院長、代理司法部長等職,倡議成立大學院作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行政機關,被任為大學院院長。1928年任交通大學校長、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兼任中法大學、國立西湖藝術院(后改為杭州藝專)等多所高等學校校長、院長,以及故宮博物院理事長、北平圖書館館長等職。1932年,同宋慶齡、楊杏佛等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被推為副主席。晚年,為抗日救亡事業(yè)奔波,努力促成國共合作。1938年,被推為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名譽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他提倡學術自由,科學民主。在教育方面強調"仿世界各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對近現(xiàn)代中國教育、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州人。中國當代杰出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34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193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航空碩士學位,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航空、數(shù)學博士學位。曾任加州理工學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兼噴氣推進中心主任。1955年10月,沖破重重阻力回國。任職于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國防科委、國防科工委。在應用力學、噴氣推進技術與航天技術、工程控制論等領域具有開拓性的貢獻。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院士),1985年獲全國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授予"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1994年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曾任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xié)主席、名譽主席。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和"人民科學家"。江澤民(1926~)江蘇省揚州市人。1943年起參加地下黨領導的學生運動,194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電機系。1955年赴蘇聯(lián)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實習。1956年回國后,任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動力處副處長、副總動力師、動力分廠廠長。1962年后,任一機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一機部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所長、代理黨委書記,一機部外事局副局長、局長。1980年起,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黨組成員。1982年起,任電子工業(yè)部第一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部長、黨組書記。1985年起,任上海市市長,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書記。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89年6月后,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89年6月~2002年11月),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89年11月~200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90年3月~200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93年3月~2003年3月)。張光斗(1912~2013)江蘇省常熟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墨西哥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34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1936年、1937年分獲美國加州大學、哈佛大學碩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水電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等職。在水利水電工程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編寫了《水工建筑物》等三部學術著作。負責設計了密云水庫、漁子溪等水電站;參加了黃河和長江水利工程規(guī)劃設計工作;為葛洲壩、丹江口、三門峽、小浪底、二灘、三峽、龍灘等多座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提供技術咨詢。曾獲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哈茲國際獎”等多項國際國內榮譽獎勵。西遷后60多年來,西安交通大學仍然擁有一大批優(yōu)秀的校友,部分如下:【學術界】賈全喜美國國家實驗室最高科學榮譽獎(全球僅兩個華人之一,美國核武研發(fā)實驗室LosAlamosNationalLaboratory)鎖志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總統(tǒng)獎獲得者高華建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美國總統(tǒng)獎獲得者陳常青英國劍橋大學固體力學系高級研究員,29歲被聘請盧天健英國劍橋大學第一位華人READER項兵長江管理學院院長,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譚鐵牛中科院自動化所所長,IEEEfellow錢鶴中科院微電子所長徐進良微能源系統(tǒng)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席酉民中國第一個管理學博士,中國青年科學家獎得主王建華中國第一個電器學博士曹曉瓏中國第一個絕緣學博士盧秉恒蔣氏成就獎得主【產業(yè)界】盧雷前motorala的全球副總裁西安交大制冷專業(yè),現(xiàn)任NEC中國總裁郝健學科健的老總西安交大計算數(shù)學專業(yè)陳宏剛微軟亞洲研究院始創(chuàng)者之一西安交大計算數(shù)學劉小稚西安交大畢業(yè)后1984年去德國留學,現(xiàn)任臺灣通用總裁(現(xiàn)年45歲)高遠美國一個衛(wèi)星公司的高層陳宏GRIC總裁,交大北美校友總會的會長董文標民生銀行總行長原陜西財經學院潘蓓蕾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會長西安交大管理工程系研究班黃鴻生263總裁周鴻祎3721創(chuàng)始人,雅虎中國區(qū)總裁西安交通大學教改班畢業(yè),管院碩士楊興平1982年畢業(yè)于西安交通大學(本科),1985年獲得西安交大工學碩士學位,并于同年獲得洛杉磯加州大學獎學金赴美留學,1987年獲得加州大學工學碩士學位,1989年以優(yōu)秀的成績獲得加州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現(xiàn)多普達智能手機總裁胡懷邦交通銀行董事長【政界】陳新有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長西安交大渦輪機專業(yè)馮新柱銅川市副市長西安交通大學財政專業(yè)在職研究生徐強寶雞市副市長西安交通大學雙學士陳德銓湖南省經貿委黨組書記、主任西安交大機械系連維良新鄉(xiāng)市市委書記,市長西安交通大學熱能系陳寶根西安市常務副市長西安交通大學史文清哈爾濱市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西安交通大學應用經濟學專業(yè)在職博士畢業(yè)葛紅林成都市市長西安交大材料學院碩士宋遠方威海市市委書記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工程博士姚引良寶雞市長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碩士劉新文渭南市市委書記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席義方四川黨委副書記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系陳大衛(wèi)貴州副省長西安交通大學信控系高國珠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前遼寧省副省長劉鵬四川黨委副書記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潘連生陜西副省長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系除此之外,還有唐文治、張元濟、黃炎培、李叔同、邵力子、葉恭綽、蔡鍔、黎照寰、凌鴻勛、鄒韜奮、方世文、梁海山、張鵬、路一鳴、柳嘉、孫劍、楊曉剛、馬靜等一大批菁英才子。未來展望科技創(chuàng)新港中國西部科技創(chuàng)新港”,是教育部和陜西省政府共建,西安交大和西咸新區(qū)聯(lián)合建設的理念超前、模式創(chuàng)新的開放式學鎮(zhèn)。它不是一個新校區(qū),不是簡單物理空間的騰挪擴張,而是大學形態(tài)質的變化。未來將是遵循西咸新區(qū)現(xiàn)代田園城市與“學鎮(zhèn)”理念,緊隨國際科技潮流,以“創(chuàng)新能力突出、科教特色明顯、國際交流廣泛、公共服務完善”為目標建設的現(xiàn)代國際化智慧學鎮(zhèn)。開放式的校園在西咸新區(qū)現(xiàn)代田園城市的綠色中,將是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之境。絲綢之路大學聯(lián)盟圍繞“一帶一路”,交大發(fā)起成立“絲綢之路大學聯(lián)盟”。聯(lián)盟本著“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理念,以“共建教育合作平臺,推進區(qū)域開放發(fā)展”為主題,推動“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領域的交流,增進青少年之間的了解與友誼,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服務“新絲綢之路”沿線及歐亞地區(qū)的發(fā)展建設。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邁曾致辭思考與展望11月5日,國務院正式印發(fā)《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