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2022-2024年三年中考語文真題學生版-專題06 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1頁
江蘇2022-2024年三年中考語文真題學生版-專題06 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2頁
江蘇2022-2024年三年中考語文真題學生版-專題06 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3頁
江蘇2022-2024年三年中考語文真題學生版-專題06 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4頁
江蘇2022-2024年三年中考語文真題學生版-專題06 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2022-2024)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江蘇專用)專題06文言文對比閱讀(學生版)【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詩文,完成下面小題。游虎丘以望后五日[明]王士性虎丘者,吳王闔閭葬以扁諸之劍,白虎之氣騰上,而見怪于秦皇也。墓今不知其處,或曰浮圖①下,又云劍池下,劍池兩崖如裂,側立十仞,蓋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竇②而停滀焉。墓不當在其下,意浮圖者近之。自閶門買舟,五里即達寺門。初入,酌憨憨泉坐吳王試劍石摩挲石縫為凝睇而沉思久之。再入,則清泉白石,龂腭③益奇。鉅坂④如砥,可羅胡床百座,號千人石。石咬水處,為白蓮池。近池而灌葬塞焉者,為清遠道士放鶴澗,循澗上,登大雄閣,右行過劍池石粱,望浮圖而息焉。既暢,復下可中亭,觀生公點頭石。復右上而嘗陸羽泉,石竇似慧山,而味劣之。此地游蹤成市,要以秋月為勝。千人石古株輪囷,把酒問月,醉而枕之,仰視碧落⑥垂垂。固恍如乘槎⑦泛斗牛⑧渚也。若上浮圖之巔,蒼然平楚,遠瞰湖天內捧一輪月色遍照蘇州,又昔人所稱絕景云。(選自《王士性集》,有刪減)【注釋】①浮圖:佛塔。②竇:洞。③龂腭(yínè):像露齒的樣子。④鉅坂:堅硬的坡石。⑤輪囷(qūn):盤繞高大。⑥碧落:天空。⑦槎:木筏。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⑶鹚耓唐]張籍望月登樓海氣昏①,劍池無底浸云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鎖寺門。【注釋】①海氣昏:水汽迷蒙。②云根:深山云起的地方。6.根據(jù)提示,解釋加點詞的意思。文言詞句方法提示解釋或曰浮圖下[語境分析法]上一句為“墓今不知其處”(1)墓不當在其下[課內遷移法]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2)龂腭益奇[成語關聯(lián)法]精益求精(3)要以秋月為勝[查閱詞典法]①經(jīng)得住;②勝利;③美好、美景;④超過。(4)(填序號)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標出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酌憨憨泉坐吳/王試劍石摩挲/石縫為凝睇而沉思/久之。B.酌憨憨泉/坐吳王試劍石摩挲/石縫為凝睇而沉思/久之。C.酌憨憨泉/坐吳王試劍石/摩挲石縫/為凝睇而沉思久之。D.酌憨憨泉坐吳/王試劍石/摩挲石縫/為凝睇而沉思久之。8.“劍池無底浸云根”中的“浸”字,有的版本作“鎮(zhèn)”字。你覺得哪個字更貼合詩意?請聯(lián)系詩、文的相關內容,陳述理由。9.山并不會移動,但作者卻故意說老僧是因擔心山移去而鎖寺門。請結合全詩說說作者為什么這樣寫。10.把文中畫直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可羅胡床百座,號千人石。(2)又昔人所稱絕景云。11.不同人望月有不同的感受。結合《游虎丘以望后五日》《虎丘寺》中相關句子與鏈接材料,簡述望月這一行為會給人帶來哪些感悟或收獲。[鏈接材料]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Α对乱箲浬岬堋啡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2024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語文真題】文言文閱讀古詩文閱讀課,圍繞“問天”這一主題,老師選取了下面三篇詩文,請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繚O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ㄟx自《李清照集箋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乙】《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節(jié)選自《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丙】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謂汝多知乎?”(節(jié)選自《列子集注·湯問篇》中華書局2018年版)7.下列對甲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主要寫實景,開頭寫天、云、霧、星河、千帆,展現(xiàn)出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境界開闊,氣勢磅礴。B.“路長嗟日暮”化用《離騷》詩意,感嘆人生之路漫長修遠,但是自己已至暮年。表達詞人珍惜學習時光的緊迫感。C.“九萬里風鵬正舉”借用莊子《逍遙游》中大鵬的形象,希望大鵬送自己去往海上仙山,體現(xiàn)詞人消極避世的思想。D.全詞以人神對話為內容,將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xiàn)實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詞人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志怪者也

(2)去以六月息者也(3)孔子不能決也

(4)孰謂汝多知乎9.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2)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11.丙文中,兩小兒辯的是怎樣的問題?從他們的辯論和“孔子不能決”,你讀出了什么?12.古人叩問蒼天,尋找萬物發(fā)展的情理,探索精神本原。這三篇詩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現(xiàn)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懷,請分享你的閱讀收獲?!?023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語文真題】古詩文閱讀課,圍繞“創(chuàng)造之美與文明之光”這一主題,老師選取了下面三篇詩文,請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刻崭枨妪忀Y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蓞⒃旎忍烀?,無極由來太極生。(節(jié)選自《龔軾詩集·景德鎮(zhèn)陶歌》)【乙】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鎵,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節(jié)選自《夢溪筆談》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丙】凡造竹紙,其竹以將生枝葉者為上料。節(jié)屆芒種,則登山斫伐。截斷五七尺長,就于本山開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殼與青皮是名殺青。其中竹穰形同苧麻樣。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漿,入惶桶①下煮,火以八日八夜為率。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內洗凈。其塘底面、四維皆用木板合縫砌完,以防泥污。洗凈,用柴灰漿過,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鋪稻草灰寸許。桶內水滾沸,即取出別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燒滾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爛。取出入臼受舂,舂至形同泥面,傾入槽內。槽內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許。入紙藥水汁于其中,則水干自成潔白。兩手持簾入水,蕩起竹麻入于簾內。竹料浮簾之頃,水從四際淋下槽內。然后覆簾,落紙于板上,疊積千萬張。數(shù)滿則上以板壓。使水氣凈盡流干。然后以輕細銅鑷逐張揭起焙干,揭起成帙。(節(jié)選自《天工開物·殺青第十三》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版有刪改)【注釋】①楻桶:大木桶,連同下面受火的鐵鍋在內的木桶。6.下列對甲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燒制青花瓷時,先在瓷坯上繪畫,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燒成,表明古人高溫制瓷的輕松容易。B.“花從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色的花紋從釉質里透出,純凈中流露著典雅,青花瓷藍白相間,給人以五彩斑斕的視覺效果。C.后兩句為議論,稱贊青花瓷雖為后天人造,卻像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那么美妙,表現(xiàn)出對青花瓷工藝由衷的贊美。D.詩歌描繪了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青花瓷的制作過程、色澤特點,由虛到實,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哲理之味的佳作。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瞬息可就

(2)有奇字素無備者(3)則登山斫伐

(4)火以八日八夜為率8.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加功槌洗洗去粗殼與青皮是名殺青9.活板印刷術和造紙術的工藝都非常講究。請根據(jù)乙文和丙文畫橫線的語句,完成相應任務。(1)請寫出活板印刷的流程。(2)請寫出紙漿成紙的過程。10.《陶歌》中最能體現(xiàn)制瓷工藝創(chuàng)造力的詩句是哪一句?寫出理由。11.“青花瓷”“活字印刷”“造紙術”,三種“中國創(chuàng)造”推進了世界文明進程,成為“文明之光”。結合文本,發(fā)表你的看法?!?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語文真題】古詩文鑒賞閱讀【甲】春題湖上注白居易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注】此詩作于長慶四年(824),作者杭州刺史任期屆滿之時?!疽摇垮X塘湖石記錢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條,具列如下:錢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筧②。凡放水溉田,每減一寸,可溉十五余頃;每一復時③,可溉五十余頃。先須別選軍吏二人,與本所由④田戶,據(jù)頃畝,定日時,量尺寸,節(jié)限而放之。若歲旱,百姓請水,須令經(jīng)州陳狀,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與水。若待狀入司,符下縣,縣帖鄉(xiāng),鄉(xiāng)差所由,動經(jīng)旬日,雖得水,而旱田苗無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自錢塘至鹽官界,應溉夾官河⑥田,須放湖入河,從河入田。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數(shù)尺,水亦隨加,即不啻足矣。脫或水不足,即更決臨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予在郡三年,仍①歲逢早,湖之利害,盡究其由。恐來者要知,故書于石。長慶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記。(選自《白氏長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刪節(jié))【注】①石函:石函橋、石函閘。②筧:筧決湖。③復時:一晝夜,即二十四小時。④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書面說明。⑥官河:文中指運河。⑦仍:連續(xù)。4.朗誦甲詩頷聯(lián),你認為要重讀的字(或詞)是:上句,下句。(限各寫一個)原因是:。5.請發(fā)揮想象,用生動的文字描繪甲詩頸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6.后人評論甲詩“言外正有余情”,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析作者表達的感情。7.請用“/”為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限三處)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8.請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乙文中加點的字。方法指引文中語句字詞解釋【課內遷移】具答之(《桃花源記》)具列如下具:(1)【成語推斷】望塵莫及而旱田苗無所及也及:(2)【借助字形】“決”小篆字形為?!墩f文·水部》:“決,行流也。從水,從夬?!眽譀Q也,有所破壞決裂。即更決臨平湖決:(3)9.翻譯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10.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嘗求古仁人之心”。根據(jù)上面的詩文,聯(lián)系下列材料,探究白居易有著怎樣的“古仁人之心”。(1)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疏浚錢塘湖,筑堤修閘,灌溉良田千頃;疏浚六井,保障居民生活用水。(2)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023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一組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垦恿昙咀訉⑽髌涪贂x,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致使于晉,顧反,則徐君死于楚,于是脫劍致之嗣君②。從者止之曰:“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毖恿昙咀釉唬骸拔岱琴浿?。先日吾來,徐君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欲之,吾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是欺心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彼烀搫χ轮镁K镁幌染裏o命孤不敢受劍。于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選自劉向《新序》【乙】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③吾心哉!”(選自司馬遷《史記·吳太伯世家》)【注】①聘:古代諸侯之間或諸侯與天子之間派使節(jié)問候。②嗣君:繼位的君主。③倍:同“背”,違背。【丙】詠睢寧(明)楊于臣季札報徐君,冢樹掛劍鋒。至今泗水南,高臺遺芳蹤。3.用斜線“/”給下面句子斷句。(限兩處)嗣

劍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顧反,則徐君死于楚

②始一反焉B.①然吾心許之矣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C.①北遇徐君

②北山愚公者D.①以過徐君

②人恒過,然后能改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語的解釋。(1)從者止之曰:“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保?)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6.請對【丙】文“至今泗水南,高臺遺芳蹤”作簡要賞析。7.下列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徐君想要季子的寶劍,季子“心許之”,待完成出使任務后即了卻心愿?!凹咀訏靹Α笔钦\信的象征,也是一座友情與仁義的豐碑。B.兩千多年來,包括司馬遷、劉向、楊于臣在內的許多文人都在作品中記述或提到過季子的事跡,由此可見“季子掛劍”的文化影響。C.【甲】【乙】兩文除了寫季子,還寫了從者,從者的言行既對季子的形象起到了襯托作用,又使情節(jié)發(fā)展出現(xiàn)起伏。D.同是“季子掛劍”的故事,【甲】文記述最詳盡,【乙】文次之,而【丙】文僅用了“季札報徐君,冢樹掛劍鋒”寥寥十個字,由此可見【甲】文的記述最真實可信?!?023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苛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齊威王來朝。是時周室微弱,諸侯莫朝,而齊獨朝之,天下以此益賢威王,齊威王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人民給①,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召阿②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我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是子厚幣③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務進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齊威王、魏惠王會田④于郊?;萃踉唬骸褒R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被萃踉唬骸肮讶藝m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有檀子、盼子、黔夫、種首,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慚色。(選自《資治通鑒·周紀》,有刪改)【注釋】①給(jī):充足,豐足。②阿:即東阿縣,③幣:財物,貨幣,④田:打獵。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①時時而間進()

②天下以此益賢威王()③毀言日至()

④人民貧餒()9.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①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②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10.【乙】文中齊威王的哪些行為也可謂是“戰(zhàn)勝于朝廷”?11.兩文均通過對比來表現(xiàn)齊威王。請舉兩例并加以說明?!?022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語文真題】“曠達豪放蘇東坡”專題學習活動,老師選擇了蘇軾的三篇作品進行專題閱讀,請完成下面小題?!炯住亢投瓊髁魟e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疽摇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游》)【丙】臣自穎移揚,過濠、壽、楚、泗等州,所至麻麥如云。臣每屏去吏卒,親入村落。訪問父老,皆有憂色,云:“豐年不如兇年。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jié)口,猶可以生。若豐年舉催積欠,胥徒在門,枷棒在身,則人戶求死不得?!毖杂櫆I下,臣亦不覺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臣聞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有甚者。水旱殺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節(jié)選自《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6.下列對甲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蘇軾自夸身上雖穿著粗衣劣布,但因為飽讀詩書而氣質高雅。B.頷聯(lián)“踏槐花”源自“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指學子忙于春游活動。C.頸聯(lián)寫董傳身處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D.尾聯(lián)意為相信董傳定能金榜題名,春風得意,表達了對董傳的期許和祝愿。7.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1)月色入戶____________(2)親入村落____________(3)臣亦不覺流涕____________(4)臣竊度之____________8.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有甚者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jié)口,猶可以生。10.“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廣為傳誦,請你談談“氣”和“詩書”的關系。11.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