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5酸與堿-2021年《中考滿分計劃化學》之二輪專題重整合_第1頁
專題05酸與堿-2021年《中考滿分計劃化學》之二輪專題重整合_第2頁
專題05酸與堿-2021年《中考滿分計劃化學》之二輪專題重整合_第3頁
專題05酸與堿-2021年《中考滿分計劃化學》之二輪專題重整合_第4頁
專題05酸與堿-2021年《中考滿分計劃化學》之二輪專題重整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5酸與堿考點3年考頻??碱}型分析常見酸、堿的性質與用途★★★以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形式出現(xiàn),主要考查酸和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應用★★以選擇題、實驗探究題形式出現(xiàn),主要考查中和反應的判斷、用途及中和反應的實驗操作溶液的酸堿性酸堿指示劑酸性中性堿性紫色石蕊試液紅色紫色藍色無色酚酞試液無色無色紅色【巧學速記】石蕊“酸里紅、堿里藍”;酚酞“遇酸色不變,遇堿紅艷艷”。【方法指導】①發(fā)生變色的是酸堿指示劑,而不是酸堿性溶液;②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CuSO4溶液為顯酸性的鹽溶液;③堿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Na2CO3溶液為顯堿性的鹽溶液。1.定義:解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即酸→H++酸根離子,如:HCl、H2SO4等?!咎貏e提醒】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但含有氫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酸。2.濃鹽酸和濃硫酸常見的酸性質和用途濃鹽酸濃硫酸溶質(化學式)HClH2SO4色、態(tài)、味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無色、無氣味、黏稠狀液體密度(與水比較)大于水大于水揮發(fā)性(打開瓶塞時的現(xiàn)象)有白霧產生無明顯現(xiàn)象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及原因HCl氣體揮發(fā),溶質質量減小,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小濃硫酸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增大,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小保存密封保存,玻璃塞密封保存,玻璃塞主要用途重要化工產品。用于金屬表面除銹、制造藥物等;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濃硫酸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做干燥劑其他常見的酸除鹽酸、硫酸外,還有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3.濃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劑。常用來干燥O2、H2、CO2、CH4、CO等中性和酸性氣體,不能用來干燥堿性氣體,如NH3。濃硫酸吸水屬于物理變化。(2)強腐蝕性(也稱為脫水性):濃硫酸有強烈的腐蝕性。它能奪取紙張、木材、布料、皮膚(都由含碳、氫、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此過程屬于化學變化?!咀⒁狻咳绻簧鲗饬蛩嵴吹狡つw或衣服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3)強氧化性:濃硫酸與金屬反應時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氫氣,因而實驗室制H2時不用濃硫酸。(4)濃硫酸的稀釋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如果將水注入濃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較小,水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量能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造成危險?!緶剀疤崾尽肯♂対饬蛩峥谠E:酸入水,沿器壁,緩慢倒,不斷攪。4.酸的化學性質(酸“五條”)(1)酸的化學通性:在溶液中都能解離出H+。鹽酸(HCl)/硫酸(H2SO4)與酸堿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與氫前金屬反應生成氫氣(置換反應)鐵與稀鹽酸:Fe+2HCl===FeCl2+H2↑(寫化學方程式,下同)鐵與稀硫酸Fe+H2SO4===FeSO4+H2↑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綠色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復分解反應)氧化鐵與稀鹽酸:Fe2O3+6HCl===2FeCl3+3H2O,現(xiàn)象是溶液由無色變?yōu)辄S色氧化銅與稀硫酸:CuO+H2SO4===CuSO4+H2O,現(xiàn)象是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復分解反應)氫氧化鈣與稀鹽酸:Ca(OH)2+2HCl===CaCl2+2H2O氫氧化鈣與稀硫酸:Ca(OH)2+H2SO4===CaSO4+2H2O與某些鹽反應(復分解反應)碳酸鈉與稀鹽酸:Na2CO3+2HCl===2NaCl+CO2↑+H2O,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生碳酸氫鈉與稀硫酸: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生(2)酸的化學特性:不同的酸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陰離子不同(或酸根離子不同)。鹽酸與硝酸銀反應:HCl+AgNO3=AgCl↓+HNO3,現(xiàn)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與氯化鋇反應:H2SO4+BaCl2=BaSO4↓+2HCl,現(xiàn)象:有白色沉淀生成。1.定義:解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為OH-的化合物。2.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化學式NaOHCa(OH)2俗名燒堿、火堿、苛性鈉熟石灰、消石灰色、態(tài)白色固體白色固體溶解性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熱微溶于水,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吸水性在空氣中容易吸水而潮解,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但不可以干燥CO2等幾乎不吸收水分腐蝕性有強烈的腐蝕性有腐蝕性制取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O=Ca(OH)2,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石油、肥皂、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yè),生活中可用于除去油污,如爐具清潔劑作建筑材料,中和酸性土壤,涂刷樹木,配制農藥波爾多液其他常見的堿:氫氧化鉀(KOH)、氨水(NH3·H2O)。【特別提醒】①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膚上,要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②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而發(fā)生變質,質量增加;氫氧化鈣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而發(fā)生變質,質量增加。3.堿的化學性質(堿“四條”)堿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在溶液中都能解離出OH-。不同的堿具有個性的原因是陽離子不同。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鈣[Ca(OH)2]與酸堿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變藍;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吸收二氧化碳)(寫化學方程式,下同)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檢驗二氧化碳)與酸反應(復分解反應)氫氧化鈉與硫酸:2NaOH+H2SO4=Na2SO4+2H2O氫氧化鈣與鹽酸:Ca(OH)2+2HCl=CaCl2+2H2O與某些鹽反應(復分解反應)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CuSO4=Na2SO4+Cu(OH)2↓,現(xiàn)象是有藍色沉淀生成氫氧化鈣與硫酸銅:Ca(OH)2+CuSO4=CaSO4+Cu(OH)2↓,現(xiàn)象是有藍色沉淀生成4.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變質探究(詳見P41實驗突破)1.定義:酸和堿作用生成鹽與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特別提醒】①中和反應一定放出熱量。②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圖1圖2(1)操作(如圖1)(2)現(xiàn)象:滴加稀鹽酸過程中,溶液的顏色開始是紅色,最后變?yōu)闊o色。(3)結論:氫氧化鈉與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4)實質:酸中的H+與堿中的OH-結合生成H2O(H++OH-=H2O)。(如圖2)(5)中和反應情況分析①酚酞作用:幫助判斷無明顯現(xiàn)象的中和反應的發(fā)生。②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及溶質成分的判斷:Ⅰ.酸入堿(將鹽酸滴入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中)(如圖3)圖3圖4Ⅱ.堿入酸(將氫氧化鈉滴入含有酚酞的鹽酸中)(如圖4)【特別提醒】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如觀察到少量氣泡產生,則可能所用氫氧化鈉已變質。3.應用(1)改良土壤:如酸性土壤中可加入熟石灰(填名稱)。(2)處理工廠廢水:含有稀硫酸的廢水可用熟石灰來中和,反應的方程式是Ca(OH)2+H2SO4=CaSO4+2H2O。(3)用于醫(yī)藥:中和胃酸可服用堿性藥物。(4)生活中的應用:被蚊蟲叮咬處有蟻酸(HCOOH),可涂一些堿性物質(如肥皂水)減輕痛癢。【特別提醒】①治療胃酸過多癥的其他試劑有:Mg(OH)2、NaHCO3。②不能用含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藥物中和胃酸,因為它們有很強的腐蝕性,會損害腸胃。1.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pH的范圍一般在0~14之間。測定pH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2.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pH<7,溶液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pH=7,溶液顯中性;pH>7,溶液顯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3.pH的測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根據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即可得出被測液體的pH,此法測得的pH為整數(shù)?!咎貏e提醒】①pH試紙不能直接浸入待測液,以免污染待測液;②pH試紙不能用水潤濕,因為潤濕試紙相當于稀釋待測液,則會導致測量結果不準;③在半分鐘內顯色讀數(shù);④pH取整數(shù)。4.溶液酸堿度的應用(1)化工生產中,許多反應都必須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進行。(2)農業(yè)生產中,通過調節(jié)pH來改良土壤酸堿性。(3)監(jiān)測雨水pH,了解空氣污染情況,以便采取必要措施。(4)測定人體pH,幫助人們了解身體健康狀況。1.滴入無色酚酞溶液后不顯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定顯紅色 B.可能為紫色C.可能顯藍色 D.一定顯無色【答案】B【解析】滴入無色酚酞不顯色的溶液可能為中性,也可能為酸性,所以滴入石蕊后可能為紫色或紅色。故選B。2.李明同學在做家庭小實驗時觀察到,將紫甘藍汁液加入到不同物質中會呈現(xiàn)不同顏色,并記錄如下:物質白醋蒸餾水食鹽溶液肥皂水氫氧化鈉溶液加入紫甘藍汁液后顯示的顏色紅色藍紫色藍紫色藍色綠色已知蘋果汁顯酸性,則在蘋果汁中加入紫甘藍汁液最有可能顯示的顏色是()A.藍紫色 B.紅色 C.綠色 D.藍色【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白醋顯酸性,能使紫甘藍汁液變紅色,已知蘋果汁顯酸性,則在蘋果汁中加入紫甘藍汁液最可能顯示紅色。故選B。3.檸檬汁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由此可知檸檬汁()A.顯酸性 B.顯堿性 C.顯中性 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根據石蕊的顯色規(guī)律判斷,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觀察選項,故選A。4.紫甘藍是大眾愛吃的蔬菜,含有豐富的花靑素?;ㄇ嗨赜鏊嵝匀芤鹤兗t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在涼拌紫甘藍絲時,觀察到菜絲變成紅色,可能是加人了下列哪種調味品()A.食鹽 B.味精C.食醋 D.香油【答案】C【解析】A、食鹽溶液顯中性,不能使紫甘藍菜絲變紅,錯誤;B、味精顯堿性,不能使紫甘藍菜絲變紅,錯誤;C、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顯酸性,能使紫甘藍菜絲變紅,正確;D、香油顯堿性,不能使紫甘藍菜絲變紅,錯誤。故選C。5.向石蕊試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再進行加熱,溶液顏色變化順序正確的是()A.紅色——紫色——紅色B.紫色——紅色——紫色C.紅色——紫色——藍色D.紫色——無色——紫色【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使石蕊試液變紅;碳酸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不可使石蕊試液變紅。向石蕊試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再進行加熱,溶液顏色變化順序正確的是紫色——紅色——紫色。故選B。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有一種溶液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則該溶液呈堿性B.有一種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則該溶液呈堿性C.有一種溶液不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色,則該溶液呈酸性D.有一種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則該溶液呈酸性【答案】C 【解析】A、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有一種溶液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則該溶液呈堿性,故選項說法正確;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有一種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則該溶液呈堿性,故選項說法正確;C、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有一種溶液不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色,則該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是中性,故選項說法錯誤;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有一種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則該溶液呈酸性,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7.把自制的紫薯汁(呈紫色)分別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試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表:溶液白醋鹽酸蔗糖水草木灰水氨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的顏色紅色紅色紫色綠色綠色綠色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白醋的水溶液呈酸性B.草木灰的水溶液呈堿性C.紫薯汁可以用作酸堿指示劑D.氨水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答案】D【解析】A、白醋和鹽酸呈酸性,能使紫薯汁變紅色,正確;B、草木灰水、氨水、石灰水呈堿性,能使紫薯汁變綠色,正確;C、紫薯汁遇酸性、中性、堿性溶液能顯示不同的顏色,故紫薯汁可以用作酸堿指示劑,正確;D、氨水呈堿性,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錯誤。故選D。8.(2019·宜昌)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應,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圖四個實驗。實驗Ⅰ、Ⅳ中小花變紅,實驗Ⅱ、Ⅲ中小花不變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實驗Ⅰ、Ⅱ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B.實驗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C.實驗Ⅱ、Ⅲ、Ⅳ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D.上述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答案】D【解析】Ⅰ可得出稀醋酸能是紫色石蕊小花變紅,Ⅱ、Ⅲ可得出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變紅,由Ⅳ可得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小花變紅,說明它們反應后生成了酸性物質。A、由實驗的現(xiàn)象可知,實驗Ⅰ、Ⅱ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故A正確;B、實驗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故B正確;C、實驗Ⅱ、Ⅲ、Ⅳ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故C正確;D、實驗說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故D不正確。故選D。9.下列“家庭小實驗”中,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是()A.用銅片和食醋混合制氫氣B.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堿指示劑C.用檸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蘇打等制汽水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紗布等制作簡易凈水器【答案】A【解析】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在氫的后面,故銅不能和食醋混合制取氫氣,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正確;B、某些植物的花瓣用酒精浸泡可以制酸堿指示劑,能達到實驗目的,錯誤;C、用檸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蘇打等制汽水,能達到實驗目的,錯誤;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紗布等制作簡易凈水器,可以達到實驗目的,錯誤。故選A。10.(2020·遼寧撫順·中考真題)將20g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25%的稀硫酸。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實驗步驟:計算、量取、混勻、裝瓶貼標簽B.實驗儀器: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細口瓶C.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沿燒杯內壁慢慢注入濃硫酸中,并不斷攪拌D.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答案】C【解析】A、將20g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25%的稀硫酸,步驟包括計算、量取、混勻、裝瓶貼標簽,故A正確;B、量取液體需要量筒、膠頭滴管,混勻需要燒杯玻璃棒,裝瓶存放在細口瓶需要細口瓶,故B正確;C、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如果水倒進濃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時放出的熱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帶著酸向四處飛濺,有可能發(fā)生意外,故C錯誤;D、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故D正確。故選:C。11.(2020·江蘇蘇州·中考真題)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CO2能否與H2O反應。滴加鹽酸,待試管乙中液體變紅后,將其加熱至沸騰,紅色不褪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中逸出的氣體只含CO2B.乙中液體變紅,證明CO2能與水反應C.加熱后紅色不褪去,說明碳酸受熱不分解D.欲達到實驗目的,可將鹽酸改為稀硫酸【答案】D【解析】A.由于鹽酸的濃度較大,所以甲中逸出的氣體含HCl和CO2,故錯誤;B.乙中液體變紅,可能是揮發(fā)出的HCl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無法證明CO2能與水反應,故錯誤;C.加熱后紅色不褪去,不能說明碳酸受熱不分解,因為溶液變紅是鹽酸在起作用,而鹽酸不分解,故錯誤;D.欲達到實驗目的,可將鹽酸改為稀硫酸,因為稀硫酸沒有揮發(fā)性,故正確。故選D。12.(2020·四川自貢·中考真題)下列現(xiàn)象描述錯誤的是()A.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瓶蓋,出現(xiàn)白霧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C.將濃硫酸滴到白紙上,白紙變黑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黑色固體【答案】B【解析】A、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在空氣中形成白霧,選項正確;B、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溶液呈酸性,所以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與酸性溶液變紅,所以溶液應該變紅,選項錯誤;C、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將濃硫酸滴到白紙上,濃硫酸能夠使白紙失去碳元素和氫元素發(fā)生炭化,觀察到白紙變黑,選項正確;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黑色固體,放出熱量,選項正確。故選B。13.(2020·甘肅金昌·中考真題)下列物質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會減少的是()A.生石灰 B.苛性鈉C.濃硫酸 D.濃鹽酸 【答案】D【解析】A、生石灰氧化鈣和空氣中水蒸汽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質量增大,A錯。B、苛性鈉吸水,還可以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質量增大,B錯。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氣中水蒸氣質量增大,C錯。D、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溶液質量減少,D正確。故選:D。14.(2020·遼寧營口·中考真題)裝運濃硫酸的箱子應貼的標志是()A.B.C.D.【答案】D【解析】濃硫酸具有腐蝕性,本身不含有劇毒,不屬于易燃易爆物品,所以在箱子外側應該張貼腐蝕品的標志,故選D。15.下列有關酸的性質說法正確的是()A.濃硫酸與濃鹽酸都具有吸水性B.稀硫酸與稀鹽酸都可以除鐵銹C.打開盛有濃硫酸與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塞瓶口都有白霧D.濃硫酸與濃硝酸長期放置液體的質量都會減少【答案】B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故錯誤;

B、稀鹽酸和稀硫酸都可與鐵銹中的氧化鐵反應,所以都可用于除鐵銹,故B正確;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揮發(fā)性,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霧,故C錯誤;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因此,濃硫酸長期放置液體的質量會增加,濃硝酸長期放置液體的質量會減少,故錯誤.

故選B.16.(2020·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描述不正確的是()A.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蓋,瓶口上方會出現(xiàn)白霧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C.將空氣中燃著的硫粉伸入氧氣瓶中,火焰由黃色變?yōu)樗{紫色D.把生銹的鐵釘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溶液先由無色變?yōu)辄S色,一段時間后有氣泡生成【答案】C【解析】A、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蓋,瓶口上方會出現(xiàn)白霧,是因為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和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生成鹽酸小液滴,形成白霧,故A正確;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放出熱量,故B正確;C、將空氣中燃著的硫粉伸入氧氣瓶中,火焰由淡藍色變?yōu)樗{紫色,放出熱量,產生刺激性氣味,故C錯誤;D、把生銹的鐵釘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鹽酸先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后和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溶液先由無色變?yōu)辄S色,一段時間后有氣泡生成,故D正確。故選C。17.(2020·內蒙古二模)在①氧化鐵②金屬鋅③氫氧化銅④氯化鋇溶液四種物質中,跟稀硫酸、稀鹽酸都能發(fā)生反應且反應中表現(xiàn)了“酸的通性”的組合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氧化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均能反應,生成鹽和水;金屬鋅與稀鹽酸、稀硫酸均能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氫氧化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均能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氯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鹽酸,與稀鹽酸不反應,故表現(xiàn)了“酸的通性”的組合是①②③。故選B。18.氧化銅與稀鹽酸發(fā)生反應時,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B.

m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C.

m點和n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不相等D.

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相同【答案】C?!窘馕觥緼、因為溶液的總質量起點為0,所以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選項A正確;B、m點是曲線的轉折點,此后溶液質量增加的幅度比m點前小,說明氧化銅已反應完,因此m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選項B正確;C、m點時氧化銅與稀鹽酸已恰好完全反應,此后只是向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溶液中氯化銅的質量不再增加,所以m點和n點對應溶液中氯化銅質量應相等,銅元素的質量也相等,題中所述m點和n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不相等,說法錯誤。選項C錯誤;D、雖然n點對應溶液中含鹽酸,但鹽酸具有揮發(fā)性,蒸發(fā)時揮發(fā)出去,所以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相同都是氯化銅,選項D正確。故選C。19.從微觀構成方面來看,稀鹽酸、稀硫酸中因為含有相同的某種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下列變化不能體現(xiàn)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是()A.稀硫酸能與氯化鋇反應B.稀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C.稀硫酸能與氫氧化鈉反應D.稀鹽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稀硫酸能與氯化鋇反應,稀鹽酸等不能,不能體現(xiàn)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

B、稀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稀硫酸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能體現(xiàn)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C、稀硫酸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稀鹽酸也能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能體現(xiàn)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D、稀鹽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稀硫酸也能與碳酸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能體現(xiàn)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A.20.如圖表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X是稀鹽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B.若X是稀鹽酸,b可能是氧化鐵C.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單質D.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單質【解析】A、若X是稀鹽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這是因為稀鹽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該選項說法正確;B、若X是稀鹽酸,b可能是氧化鐵,這是因為稀鹽酸能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溶液,該選項說法正確;C、若X是稀硫酸,c可能是單質,例如c是單質鐵時,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硫酸亞鐵溶液是淺綠色溶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單質,這是因為稀硫酸和d反應生成藍色溶液,說明溶液中含有銅離子,而稀硫酸不能和銅反應,因此d不可能是單質銅,該選項說法正確?!敬鸢浮緾。21.(2020·山東一模)在“新冠肺炎”的醫(yī)療中會使用大量的溶液,而大部分溶液都可分為初中所學的酸、堿、鹽等重要內容。(1)鹽酸、硫酸等常見的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在水溶液中都解離出_____(填離子符號)。(2)向20.0mL質量分數(shù)為30%的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中的pH隨所加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Ab、d點對應溶液的pH:b>dB向b點對應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無色C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為30%Dd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是NaCl和NaOH(3)實驗室有一瓶長期露置于空氣屮的氫氧化鈉溶液,為確定其成分,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①根據實驗方案二確定該瓶溶液的溶質成分是什么_______。②實驗方案一不能準確確定溶質成分,請說明理由_______。③實驗室為防止NaoH溶液變質,可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④某同學在配制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時,以下操作正確的______?!敬鸢浮浚?)H+(2)D(3)①NaOHNa2CO3②NaOH和Na2CO3都顯堿性均可使無色酚溶液變紅,不能確定NaOH是否存在③密閉保存④C【解析】(1)鹽酸、硫酸屬于酸。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酸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離子,故填:H+。(2)A、由圖可知,b點溶液的pH<7,d點溶液的pH>7,所以b、d點對應溶液的pH:b<d,A錯誤。B、由圖可知,b點所示溶液的pH<7,溶液顯酸性,加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B錯誤。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NaOH+HCl=NaCl+H2O,由于題干中沒有提及兩種溶液的密度,所以無法確定所需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C錯誤。D、d點所示溶液的pH>7,所示溶液的溶質既有酸堿中和生成的氯化鈉,還有過量的氫氧化鈉。所以溶質是NaCl和NaOH,D正確。故選D。(3)①根據實驗方案二,待檢測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碳酸鈉和氯化鋇完全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過濾,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還含有NaOH。所以瓶中溶液的溶質是NaOH和Na2CO3,故填:NaOH和Na2CO3。②因為NaOH、Na2CO3均可使無色酚溶液變紅,酚酞變紅不能確定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二者之中只有Na2CO3能與BaC12反生成白色沉淀,NaOH不反應,所以不能確定NaOH是否存在。(合理即可)。③NaOH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而變質,所以應該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④A、天平稱量時應該左物右碼,且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應該放在燒杯中稱量,錯誤;B、量取液體應該選擇大而接近的量筒,應該選擇10mL的量筒,錯誤;C、傾倒液體應該沿器壁緩緩倒入,正確;故選C。22.構建知識網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圖是鹽酸與不同類別物質之間反應的知識網絡。(1)圖中M應為類物質。(2)寫出一種金屬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淺綠色溶液的化學方程式。(3)鹽酸與堿反應的中和反應的實質是鹽酸中的(寫符號)與堿中的OH﹣反應生成H2O。(4)用鹽酸除鐵銹(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學方程式是。(5)寫出一種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解析】(1)鹽酸能和某些鹽反應,例如鹽酸能和碳酸鹽反應生成鹽、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因此圖中M應為鹽類物質。故填:鹽。(2)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淺綠色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故填:Fe+2HCl═FeCl2+H2↑。(3)鹽酸與堿反應的中和反應的實質是鹽酸中的H+與堿中的OH﹣反應生成H2O。故填:H+。(4)用鹽酸除鐵銹(主要成分Fe2O3)時,鹽酸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5)硝酸銀屬于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和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AgNO3═AgCl↓+HNO3。故填:HCl+AgNO3═AgCl↓+HNO3?!敬鸢浮葵};Fe+2HCl═FeCl2+H2↑;H+;Fe2O3+6HCl═2FeCl3+3H2O;HCl+AgNO3═AgCl↓+HNO3。23.(2020·湖南湘西·中考真題)下列關于酸、堿的說法錯誤的是()A.苛性鈉、燒堿、火堿都是氫氧化鈉B.氫氧化鈣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C.稀鹽酸能夠使酚酞溶液變紅D.生活中許多常見的物質(如檸檬、柑橘)中含有酸【答案】C【解析】A、苛性鈉、燒堿、火堿都是氫氧化鈉的俗稱,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鈣顯堿性,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題意;C、稀鹽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符合題意;D、生活中很多物質中都含有酸,如檸檬含檸檬酸,不符合題意。故選C。24.(2020·江蘇揚州·中考真題)NaOH可用于造紙和印染工業(yè),NaOH屬于()A.單質 B.酸 C.堿 D.鹽【答案】C【解析】NaOH是由金屬陽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屬于堿。故選:C。25.(2020·遼寧二模)下列物質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能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A.濃鹽酸 B.濃硫酸 C.酒精 D.火堿【答案】D【解析】A、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無新物質生成,不發(fā)生化學變化,所以錯誤;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無新物質生成,不會發(fā)生化學變化,所以錯誤;C、酒精具有揮發(fā)性,無新物質生成,不發(fā)生化學變化,所以錯誤;D、氫氧化鈉會吸收水蒸氣,且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變質生成新物質碳酸鈉和水,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所以正確。故選:D。26.(2020·株洲市外國語學校一模)氫氧化鈣是一種常見的堿,它的俗名是()A.石灰乳 B.熟石灰C.石灰石 D.生石灰【答案】B【解析】A、石灰乳是大量的氫氧化鈣溶于水后形成的懸濁液,所以石灰乳指的是一種混合物,而不是氫氧化鈣這種堿。A錯誤;B、氫氧化鈣,又被叫做熟石灰、消石灰。B正確;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錯誤;D、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D錯誤。故選B。27.(2020·江蘇南京·中考)按如圖所示裝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團噴有酚酞溶液的脫脂棉Y。先加入物質X,再塞上帶玻璃棒的橡膠塞。片刻后,能觀察到噴有酚酞溶液的脫脂棉Y變紅,則物質X可能是()A.濃鹽酸 B.濃氨水C.濃醋酸 D.濃氫氧化鈉溶液【答案】B【解析】A、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與Y中的水結合成鹽酸,鹽酸顯酸性,不能使噴有酚酞溶液的脫脂棉Y變紅,不符合題意;B、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氣與Y中的水結合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噴有酚酞溶液的脫脂棉Y變紅,符合題意;C、濃醋酸具有揮發(fā)性,但是醋酸顯酸性,不能使噴有酚酞溶液的脫脂棉Y變紅,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但是濃氫氧化鈉不具有揮發(fā)性,不能使噴有酚酞溶液的脫脂棉Y變紅,不符合題意。故選B。28.(2020·銀川十三中學二模)常溫下,氨氣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易溶于水。氨氣溶于水顯弱堿性,實驗室可用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加熱制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可選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來制取氨氣B.可用濃硫酸干燥氨氣C.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D.氨氣屬于堿【答案】C【解析】A、實驗室使用塊狀藥品大理石和液體藥品稀鹽酸,在常溫下混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選擇固液不加熱的發(fā)生裝置。而根據題意可知,實驗室制取氨氣是將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加熱,使用的是固體混合加熱的發(fā)生裝置。A錯誤;B、濃硫酸顯酸性,氨氣溶于水會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酸和堿能反應,所以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氨氣,否則會將氨氣反應。B錯誤;C、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所以可以選擇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C正確;D、氨氣(NH3)是一種化合物,是一種氣體,并不是堿。D錯誤。故選C。29.(2020·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二模)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認識,正確的是()A.構成:由氫氧化鈉分子構成B.農業(yè)用途:能用于中和堿性土壤C.生活應用:可用于爐具清潔劑D.俗稱:純堿【答案】C【解析】A、構成:氫氧化鈉由氫氧根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故A不正確;B、農業(yè)用途: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不能用于中和堿性土壤,故B不正確;C、生活應用: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可用于爐具清潔劑,故C正確;D、俗稱: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故D不正確。故選C。30.(2020·廣西百色·中考真題)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A.曝露在空氣中易潮解 B.能與酸發(fā)生中和反應C.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D.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答案】C【解析】A、氫氧化鈉白色固體,吸水易潮解,A正確。B、氫氧化鈉屬于堿能與酸發(fā)生中和反應,B正確。C、氫氧化鈉其水溶液顯堿性,能使石蕊溶液變藍,C錯誤。D、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D正確。故選:C。31.氫氧化鈉離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義種相同的粒子是()A.H+B.OHC.H2OD.H【答案】B【解析】堿性溶液可以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均含有氫氧根離子(OH)。故選B。物質保存的方法取決其性質。32.下列驗證“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裝置中,不能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的是(裝置氣密性均良好)()ABCD【答案】A【解析】A、通入二氧化碳時,雖然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生成碳酸鈉和水,但是無明顯現(xiàn)象;B、實驗過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和水,導致試管中氣壓減小,從而導致液體在試管中上升;C、實驗過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和水,導致氣球膨脹;D、實驗過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和水,導致燒杯中的水流入錐形瓶中;故選A。33.(2019?陜西)向一定質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時間后,改為滴加稀鹽酸,所得沉淀質量隨加入試劑總體積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b點時所加試劑一定是稀鹽酸 B.加入試劑總體積為V1時,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都是鹽 D.a點時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答案】D【解析】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氫氧化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A、a點后,沉淀質量逐漸減少,所以b點時所加試劑一定是稀鹽酸,故A正確;B、加入試劑總體積為V1時,沉淀質量達到了最大值,所以溶液中不存在NaOH,故B正確;C、c點時,鹽酸和氫氧化銅完全反應,所以溶液中的溶質都是鹽,故C正確;D、硫酸銅過量的話,a點時溶液中存在Cu2+,a點沉淀達到了最大值,只能說明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溶液可能存在硫酸銅,故D錯誤。34.(2020·河北其他模擬)小明在幫老師整理實驗室時,發(fā)現(xiàn)一瓶未密封的KOH固體。出于好奇,小明對該KOH固體的成分提出以下假設,并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查閱資料)1KOH與NaOH的化學性質相似。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KOH變質的原因_________。2K2CO3溶液呈堿性,B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設)假設Ⅰ:只含KOH假設Ⅱ:含__________;假設Ⅲ:只含K2CO3。(進行實驗)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1.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假設_______________不正確2.另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加入過量BaCl2溶液,振蕩,靜置_________假設Ⅲ正確3.取2中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_________(問題討論)步驟2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拓展應用)完全變質的KOH也有利用價值,從K2CO3的組成或性質看,這瓶變質的試劑在農業(yè)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__?!敬鸢浮浚ú殚嗁Y料)2KOH+CO2=K2CO3+CO2(猜想假設)KOH和K2CO3(進行實驗)Ⅰ 產生白色沉淀 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或無明顯現(xiàn)象(問題討論)檢驗并除去樣品中的K2CO3,排除其對KOH檢驗的干擾(拓展應用)做鉀肥【解析】(查閱資料)KOH變質的原因是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和水,故填:2KOH+CO2=K2CO3+CO2;(猜想假設)物質可能沒有變質(只含KOH),完全變質(只含K2CO3)和部分變質(有KOH和K2CO3)。(進行實驗)碳酸鉀能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鉀,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生,說明樣品中含有碳酸鉀,所以猜想Ⅰ不正確。BaCl2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和氯化鉀;假設Ⅲ正確則原樣品中不含KOH,則不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問題討論)步驟2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檢驗并除去碳酸鉀,以免碳酸鉀溶液呈堿性,影響實驗結果。故填:檢驗并除去樣品中的K2CO3,排除其對KOH檢驗的干擾;(拓展應用)碳酸鉀含鉀元素,可做鉀肥。35.(2020·遼寧大連·中考真題)某小組發(fā)現(xiàn)實驗室中盛放氧化鈣的塑料瓶膨脹破裂,設計實驗探究瓶中固體的成分。步驟Ⅰ:取一定質量的固體平鋪于試管中,通入足量水蒸氣。一段時間后,將固體充分干燥并稱量,質量不變。步驟Ⅱ:另取等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振蕩,靜置后觀察到有白色沉淀。向試管中滴加酚酞試劑,上層清液變紅。再加入稀鹽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有氣泡產生,沉淀消失。(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塑料瓶膨脹破裂的主要原因_______。(2)由步驟Ⅰ推斷固體中一定沒有的物質是_________。步驟Ⅱ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可能組成是_________(酚酞除外)。分析上述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確定該固體的成分是_______。(3)上述實驗中,通過測定某些量,還能確定固體中各成分的質量比。若選擇加入一種過量的其它類別物質的溶液代替稀鹽酸,也能達成此目的,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確定該溶液過量,所選的試劑是__________。【答案】(1)CaO+H2O=Ca(OH)2(2)氧化鈣氯化鈣或氯化鈣、氯化氫氫氧化鈣、碳酸鈣(3)碳酸鈉溶液(或其它合理答案)稀鹽酸(或其它合理答案)【解析】(1)塑料瓶膨脹破裂是因為氧化鈣與瓶中氣體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熱量,熱量使瓶中的氣體膨脹致塑料瓶瓶中破裂,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CaO+H2O=Ca(OH)2。(2)氧化鈣與水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氫氧化鈣的質量大于氧化鈣的質量,步驟I中取一定質量的固體平鋪于試管中,通入足量水蒸氣。一段時間后,將固體充分干燥并稱量,質量不變,所以由步驟Ⅰ推斷固體中一定沒有的物質是氧化鈣,故填氧化鈣;步驟II中向試管中滴加酚酞試劑,上層清液變紅,說明原上層清液呈堿性,說明原固體中含有氫氧化鈣,再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原固體中含有碳酸鈣,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且溶液呈中性或酸性,如溶液呈酸性,溶液中還含有剩余的鹽酸,即步驟Ⅱ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可能組成是氯化鈣或氯化鈣、氯化氫,故填氯化鈣或氯化鈣、氯化氫;由步驟I可知,固體中不含氧化鈣,由步驟II可知,固體中含有氫氧化鈣和碳酸鈣,故填氫氧化鈣、碳酸鈣。(3)碳酸鈉能夠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取一定量的固體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濾渣的質量,利用前后固體的質量差求出固體中氫氧化鈣的質量和碳酸鈣的質量,進而計算出兩種物質的質量關系,故填碳酸鈉溶液;鹽酸能夠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確定碳酸鈉溶液過量的方法是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如產生氣泡則碳酸鈉過濾,故填稀鹽酸。36.(2020·寧夏一模)勞動節(jié)后,小麗帶著快樂的心情返回學校。當她來到實驗室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實驗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發(fā)了她的探究欲望。這瓶NaOH溶液一定變質了,其變質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提出問題)變質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麗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變質,你的新猜想:_____。(實驗探究)小麗設計如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取少量NaOH溶液樣品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于是她得出結論:NaOH溶液部分變質。你認為她的實驗結論是否正確?_____,理由是_____。假設你的猜想正確,為驗證全部變質應向試管中的樣品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后,還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再向濾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_____色,說明原NaOH溶液全部變質。(實驗反思)(1)下列物質①BaC1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實驗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填序號)。(2)小麗第二次滴加的試劑除用指示劑外,還可以用______替代。(拓展應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敬鸢浮?NaOH+CO2=Na2CO3+H2O(提出猜想)氫氧化鈉全部變質(實驗探究)錯誤當全部是碳酸鈉溶液時,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也變紅過濾不變色(實驗反思)(1)③④(2)pH試紙(拓展應用)密封保存【解析】氫氧化鈉敞口放置,易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而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水溶液都顯堿性,所以檢測氫氧化鈉變質的程度時先檢測碳酸鈉,檢測的同時除去碳酸鈉,再檢測溶液中是否有氫氧化鈉,方法:加入可溶的鈣鹽或鋇鹽檢測并除掉碳酸鈉,后檢測剩下的溶液是堿性還是中性,如果是堿性就有氫氧化鈉,則部分變質;如果是中性就沒有氫氧化鈉,則全部變質。所以在加試劑檢驗并除去碳酸鈉時,不能引入氫氧根離子,需加入中性的試劑。氫氧化鈉變質是因為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故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提出猜想:根據氫氧化鈉變質的程度可能全部變質,也可能部分變質,故猜想為:氫氧化鈉溶液全部變質;實驗探究: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滴入酚酞溶液后都變紅,故實驗結論不正確,理由當全部是碳酸鈉溶液時,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也變紅;當加入氯化鈣后,氯化鈣會和碳酸鈉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鈣,使溶液變渾濁,故還應進行的操作是過濾;因加入的是過量的中性氯化鈣,所以過濾后的溶液不再有碳酸鈉,此時滴加酚酞紅葉后顯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就可以確定溶液中有氫氧化鈉,但若滴加酚酞后不變色則溶液不是中性,則溶液中沒有氫氧化鈉,說明原氫氧化鈉溶液全部變質;實驗反思:(1)因檢測完碳酸鈉后還需檢測氫氧化鈉,故所添加的試劑不能是堿性,故不能選用的試劑是③④;(2)溶液的酸堿性,除了可以用酸堿指示劑檢測外,還可以用pH試紙,看pH是大于7還是等于7,故填pH試紙;拓展應用:因氫氧化鈉溶液易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故應密封保存。37.(2018·湖南其他模擬)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對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的化學成分產生了興趣,他們根據自己已學的知識進行如下探究,請你共同參與并填空:[猜想假設]猜想一:只有氫氧化鈉猜想二: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閱資料]①BaCl2溶液顯中性;②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能反應產生白色沉淀。[實驗探究]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1)用小試管取少量固體樣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過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_不正確(2)取(1)中的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正確、猜想三不正確[實驗結論]該氫氧化鈉樣品已部分變質,其化學成分是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變質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反思交流]實驗室應密封保存氫氧化鈉。【答案】[猜想假設]只有碳酸鈉[實驗探究](1)一(2)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實驗結論]2NaOH+CO2=Na2CO3+H2O【解析】氫氧化鈉露置于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成碳酸鈉。最終的固體有三種可能:一是沒變質全部是氫氧化鈉,二是部分變質,既有氫氧化鈉又有碳酸鈉,三是全部變質全部是碳酸鈉。[猜想假設]根據前面的分析和猜想一、二可知猜想三為只有碳酸鈉;[實驗探究](1)固體溶于水后加過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固體中含有碳酸鈉,因此猜想一不正確;(2)BaCl2過量,碳酸鈉完全反應生成NaCl,氯化鋇溶液顯中性,若猜想二成立,反應后的溶液顯堿性,滴加酚酞試液變紅色;若猜想三成立,反應后的溶液顯中性,滴加酚酞試液不變色。因此猜想二正確、猜想三不正確的現(xiàn)象是: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實驗結論]NaOH變質是由于NaOH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碳酸鈉,反應的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38.實驗室有一瓶長期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某興趣小組同學欲對該固體變質情況進行探究.固體的成分分析【提出問題】該瓶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變質情況如何?【查閱資料】①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容易變質但不會轉化為NaHCO3;②CaCl2溶液的pH=7,碳酸鈉溶液的pH?7③CaCl2+Na2CO3═CaCO3↓+2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④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提出猜想】猜想Ⅰ:固體未變質猜想Ⅱ:固體全部變質猜想Ⅲ:固體部分變質【原因分析】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進行實驗】小聰同學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確,但其他同學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為了進一步得出結論,組內其他三位同學分別取小聰實驗后的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表所示實驗.同學小紅小美小伍實驗操作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溶液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加入過量稀硫酸【實驗結論】小紅、小美的實驗中都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紅色,于是他們都得出猜想Ⅲ正確.【反思評價】(一)老師指出,僅憑小紅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無法確定猜想Ⅲ正確,理由是.(二)根據小美的結論推測小伍實驗現(xiàn)象是.Ⅱ固體中各成分含量【提出問題】如何測定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實驗】化學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①小明同學認為通過測定裝置I中反應前后B的質量差,再通過相應計算,就可測定Na2CO3的純度,小組內同學通過討論認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②小剛同學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設計了裝置II.請分析:裝置II中A的作用;若無裝置C,對測定結果造成的影響是(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實驗結論】稱取10g樣品于圓底燒瓶中,實驗結束后,測得裝置D增重2.2g,請你計算出樣品中Na2CO3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反思評價】①聯(lián)想到空氣中有CO2,所以實驗室中的氫氧化鈉應保存.②若將上述5g氫氧化鈉固體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氫氧化鈉質量分數(shù)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原因分析】2NaOH+CO2═Na2CO3+H2O.【進行實驗】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反思評價】(一)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產生的氫氧化鈉干擾對樣品中氫氧化鈉的檢驗.(二)開始無明顯現(xiàn)象,一會兒后產生氣泡,溶液由紅色逐漸變成無色.①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也被裝置B吸收了.②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偏大.【反思評價】①密封.②小于.39.(2020·西安高新第三中學九年級其他模擬)下圖為向NaOH溶液中加入不同物質時微觀粒子變化情況,請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與圖乙涉及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B.KOH與H2SO4反應實質與圖乙反應實質相同C.加入物質后圖甲溶液pH不變,圖乙溶液pH變小D.該變化前后Na+、OH數(shù)量均不會變化【答案】B【解析】根據圖示可知,圖甲是將水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發(fā)生了物理變化,溶液被稀釋。圖乙是將稀鹽酸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稀鹽酸中的氫離子和氫氧化鈉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的過程。A、圖甲中的水和氫氧化鈉不反應,無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圖乙中加入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A錯誤;B、氫氧化鉀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和水,其反應的本質是氫氧化鉀中的氫氧根離子和硫酸中的氫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的過程,該過程與圖乙描述的反應實質相同。B正確;C、圖甲中,加入水后,氫氧化鈉溶液由于被稀釋,溶液的堿性減弱,則溶液的pH逐漸減小。圖乙中,加入稀鹽酸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溶液的堿性減弱,則溶液的pH逐漸減小。C錯誤;D、通過圖示可知,圖甲中變化前后Na+、OH數(shù)量均不會發(fā)生變化。圖乙中變化前后Na+數(shù)量不變,但是OH的數(shù)量會逐漸的減小。D錯誤。故選B。40.(2020·重慶綦江區(qū)·九年級一模)下列物質之間能發(fā)生中和反應的是()A.氨水和鹽酸B.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和鐵銹D.燒堿和硫酸銅溶液【答案】A【解析】A、氨水是一種堿,鹽酸屬于酸,所以氨水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銨和水,符合中和反應的特點,屬于中和反應,選項正確;B、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屬于堿,該反應不符合中和反應的特點,選項錯誤;C、稀硫酸屬于酸,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屬于金屬氧化物,該反應是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不符合中和反應的特點,選項錯誤;D、燒堿就是氫氧化鈉,屬于堿,硫酸銅屬于鹽,該反應不符合中和反應的特點,選項錯誤,故選A。41.(2020·株洲市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一模)下列沒有運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留硫酸C.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濕潤的氨氣D.用生石灰作干燥劑【答案】D【解析】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該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錯誤。B、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留硫酸,該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錯誤。C、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濕潤的氨氣,氨氣的水溶液氨水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銨和水,該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錯誤。D、用生石灰作干燥劑,生成氫氧化鈣,反應物是金屬氧化物和水,生成物是堿,不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正確。故選:D。42.(2018·南京中考)如圖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由此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A.反應后溶液的pH大于7B.反應前的溶液均可導電,反應后的溶液不導電C.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反應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價均無變化【答案】D【解析】A、根據反應后的容器中的離子種類可以看出,反應后的溶液中只有氯離子、鈉離子和水分子,沒有氫氧根離子,故pH等于7,錯誤;B、溶液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帶電的離子,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帶正電的鈉離子和帶負電的氯離子,所以反應后的溶液依然能導電,錯誤;C、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鈉離子和氯離子外,還有水分子,錯誤;D、鈉元素、氫元素反應前后的化合價都是+1價,氯元素反應前后的化合價是-1價,氧元素反應前后的化合價是-2價,都沒變,正確。故選D。43.(2020·山西九年級其他模擬)化學興趣小組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課外研究時做了如下實驗:向裝有50g稀硫酸的小燒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過量,并測得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溫度、電導率(是以數(shù)字表示的溶液傳導電流能力)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吸熱反應B.稀硫酸能導電,是因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H+、SO42C.當加入質量為m1g的Ba(OH)2溶液時,溶液電導率最強D.最終溶液電導率小于開始時稀硫酸的電導率【答案】B【解析】A、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說明反應的放熱的,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酸、堿、鹽溶液導電的實質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稀硫酸能導電,是因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H+、SO42,該選項說法正確;C、當加入質量為m1g的Ba(OH)2溶液時,溫度最高,說明稀硫酸和氫氧化鋇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溶液電導率最差,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由圖中信息可知,最終溶液電導率大于開始時稀硫酸的電導率,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44.(2020·海南九年級其他模擬)某?;瘜W興趣小組利用數(shù)字化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加液體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溶質是NaCl,NaOHB.向圖中c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C.該實驗是將稀鹽酸溶液逐滴滴入盛有氫氧化鈉的燒杯中D.由a點到c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fā)生了中和反應【答案】D【解析】A、圖中a點,pH<7,說明這時稀鹽酸未完全反應,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HCl,不符合題意;B、圖中c點,pH>7,說明溶液顯堿性,向圖中c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無色酚酞試液遇堿變紅,故溶液變?yōu)榧t色,不符合題意;C、由分析可知,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逐滴加入稀鹽酸中,不符合題意;D、一開始,燒杯中是稀鹽酸,溶液顯酸性,pH小于7,加入氫氧化鈉,pH逐漸增大至大于7,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反應,符合題意。故選D。45.(2020·株洲市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一模)下列沒有運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留硫酸C.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濕潤的氨氣D.用生石灰作干燥劑【答案】D【解析】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該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錯誤。B、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留硫酸,該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錯誤。C、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濕潤的氨氣,氨氣的水溶液氨水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銨和水,該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錯誤。D、用生石灰作干燥劑,生成氫氧化鈣,反應物是金屬氧化物和水,生成物是堿,不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正確。故選:D。46.(2020·西安高新第三中學九年級其他模擬)下圖為向NaOH溶液中加入不同物質時微觀粒子變化情況,請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與圖乙涉及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B.KOH與H2SO4反應實質與圖乙反應實質相同C.加入物質后圖甲溶液pH不變,圖乙溶液pH變小D.該變化前后Na+、OH數(shù)量均不會變化【答案】B【解析】根據圖示可知,圖甲是將水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發(fā)生了物理變化,溶液被稀釋。圖乙是將稀鹽酸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稀鹽酸中的氫離子和氫氧化鈉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的過程。A、圖甲中的水和氫氧化鈉不反應,無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圖乙中加入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A錯誤;B、氫氧化鉀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和水,其反應的本質是氫氧化鉀中的氫氧根離子和硫酸中的氫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的過程,該過程與圖乙描述的反應實質相同。B正確;C、圖甲中,加入水后,氫氧化鈉溶液由于被稀釋,溶液的堿性減弱,則溶液的pH逐漸減小。圖乙中,加入稀鹽酸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溶液的堿性減弱,則溶液的pH逐漸減小。C錯誤;D、通過圖示可知,圖甲中變化前后Na+、OH數(shù)量均不會發(fā)生變化。圖乙中變化前后Na+數(shù)量不變,但是OH的數(shù)量會逐漸的減小。D錯誤。故選B。47.(2020·河南安陽市·九年級一模)將稀鹽酸慢慢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的溫度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放熱反應B.滴加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減小C.A點處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D.B點處溶液中含較多的Na+、OH-、Cl-、H+【答案】D【解析】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放熱,開始時溶液的溫度不斷升高,到B點時說明強氧化鈉恰好反應完,之后隨著鹽酸的加入,溶液的溫度有逐漸降低。A.由溶液的溫度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圖,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逐漸升高,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故A正確。B.將稀鹽酸慢慢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堿性逐漸減弱,酸性逐漸增強,滴加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減小,故B正確。C.A點處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A點處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故C正確。D.B點處放出的熱量最多,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溶液顯中性,B點處溶液中含較多的Na+、Cl,故D錯誤。答案選D。48.(2020·蘇州市吳江區(qū)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級其他模擬)實驗小組用傳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與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溫度和pH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B.40s時,溶液中溶質為HCl和NaClC.該實驗中可用氫氧化鈉固體代替氫氧化鈉溶液D.該實驗是將稀NaOH溶液滴入稀鹽酸【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為放熱反應,所以A選項正確;40s時,pH<7,說明鹽酸有剩余,此時溶液中溶質為HCl和NaCl,所以B選項正確;由于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會放熱,用氫氧化鈉固體反應無法判斷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是否放熱,所以C選項錯誤;溶液的pH由<7到>7,說明是稀NaOH溶液滴入稀鹽酸,所以D選項正確,故不正確的是C。49.(2020·山東濟南市·九年級一模)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示中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C1和NaOHC.該實驗是將鹽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氫氧化鈉的燒杯中D.向c點的溶液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仍為無色【答案】A【解析】A、由圖示中的pH變化過程可知,pH由小于7逐漸升高至等于7,最終大于7,證明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稀鹽酸過量,含有的溶質是NaCl和HCl,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由圖示中的pH變化過程可知,pH由小于7逐漸升高至等于7,最終大于7,是把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鹽酸中,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c點氫氧化鈉過量,向溶液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A。50.(2020·山東濟南市·九年級一模)某?;瘜W小組在利用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示中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C1和NaOHC.該實驗是將鹽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氫氧化鈉的燒杯中D.向c點的溶液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仍為無色【答案】A【解析】A、由圖示中的pH變化過程可知,pH由小于7逐漸升高至等于7,最終大于7,證明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稀鹽酸過量,含有的溶質是NaCl和HCl,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由圖示中的pH變化過程可知,pH由小于7逐漸升高至等于7,最終大于7,是把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鹽酸中,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c點氫氧化鈉過量,向溶液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A。51.室溫時,向盛有稀H2SO4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溫度的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a點溶液中有一種溶質B.d點溶液中溶質是Ba(OH)2和H2SO4C.c點燒杯內液體的pH=7D.b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答案】B【解析】A、a點為稀H2SO4,溶液中有一種溶質,A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B、d點是Ba(OH)2溶液,溶質是Ba(OH)2,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C、c點H2SO4與Ba(OH)2恰好完全反應,燒杯內液體的pH=7,C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D、b點溶液稀硫酸沒有反應完全,溶液呈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D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52.向一定量鹽酸和氯化銅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P點表示的溶液pH=7B.N點表示的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C.從M點到N點溶液質量增加20gD.P點表示的溶液比N點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小【答案】D【解析】A、P點表示氯化銅和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氫氧化鈉有剩余,溶液pH>7,故A錯誤;

B、N點表示氫氧化鈉與氯化銅恰好反應完,且鹽酸在M點也已經反應完,此時溶質是氯化鈉,故B錯誤;C、從M點到N點是氫氧化鈉增加了20g,但由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知有沉淀生成,溶液應增加少于20g,故C錯誤;D、N點表示的氯化銅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P點表示氯化銅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后,又增加了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兩部分中氯化鈉的量是一定的,所以P點表示的溶液比N點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小,故D正確。故選:D。53.為探究CO2與NaOH溶液發(fā)生的反應,某興趣小組將CO2持續(xù)通入一定濃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數(shù)字化實驗技術測定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和溫度變化,結果如圖1、圖2所示(實驗條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別約為11.0和8.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放熱 B.圖1中,BC段發(fā)生的反應是CO2+Na2CO3+H2O=2NaHCO3 C.圖1中,pH=12時對應溶液中的溶質只含Na2CO3和NaHCO3 D.對于現(xiàn)象不明顯的反應,可通過現(xiàn)代技術手段實現(xiàn)反應過程的“可視化”【答案】C【解析】A.根據圖2,可知在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溫度在升高,所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故A正確;B.根據圖1可知,在BC段溶液的pH減少趨勢變緩,發(fā)生的反應是CO2+Na2CO3+H2O=2NaHCO3,故B正確;C.圖1中AB段表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的反應,pH=12時,表示氫氧化鈉過量,對應溶液中的溶質只含Na2CO3和NaOH,故C錯誤;D.對于現(xiàn)象不明顯的反應,可通過現(xiàn)代技術手段實現(xiàn)反應過程的“可視化,故D正確。故選:C。54.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液反應的過程,并用pH和溫度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得到圖2和圖3。(1)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儀器A中溶液的溶質是(填化學式);(3)圖3中V的數(shù)值最接近(填“6”、“12”或“16”);(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NaOH;B.取圖2中d點所示溶液加熱蒸干所得固體為純凈物C.圖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D.圖3中e→f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敬鸢浮浚?)NaOH+HCl=NaCl+H2O;(2)HCl;(3)12;(4)C?!窘馕觥浚?)在燒杯中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2)儀器A中是鹽酸溶液,溶質是HCl;(3)根據圖2和圖3的信息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當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溫度最高,所以圖3中V的數(shù)值最接近12;(4)A.在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pH>7溶液呈堿性,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NaOH,故A正確;B.圖2中d點所示溶液中pH<7,溶液呈酸性,溶質是NaCl和HCl,氯化氫是氣體在蒸發(fā)過得中跑掉了,所得固體為純凈物,故B正確;C.圖2中在c點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c→d所示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不會增加,故C錯誤;D.圖3中e→f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故D正確。55.(2019?遵義)在研究“酸堿中和反應”時,某興趣小組同學想證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進行了如下探究:(1)在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的燒杯中入幾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如圖一)。用數(shù)字化傳感器測得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前后的溫度變化情況(如圖二)。由實驗現(xiàn)象和曲線變化情況分析可知,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反應并(填“吸收”或“放出”)熱量。(2)從微觀角度分析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由如圖可知,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窘涣饔懻摗客瑢W們討論后認為,如果鹽酸和氫氧化鈉減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質生成,都能證明反應已經發(fā)生。(3)探究實驗后燒杯中溶質的成分。步驟現(xiàn)象結論實驗1:取燒杯中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硫酸銅溶液證明沒有NaOH實驗2;另取燒桿中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證明含有HCl實驗3:再取燒杯中的溶液少許于蒸發(fā)皿中,加熱蒸干有產生證明有NaCl生成【得出結論】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驹u價反思】Ⅰ.有同學認為,僅通過實驗2出“溶液中含有HCl”證據不足,理由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