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英華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英華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英華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英華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華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英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杜甫之詩被稱為“詩史”,始見于唐孟棨《本事詩》:

杜甫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高逸》第三)

杜甫詩流傳之初的“當時”,已有號其為“詩史”者,但具體情形今已無從考知。孟棨對“詩史"的稱述,從時間和地域兩個方面予以了限定:杜甫的詩作未可一概以此例之?!缎绿茣ざ鸥髻潯吩疲骸案τ稚脐悤r事,律且精深,歷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边@也提示,“善陳時事"之作在全部杜詩中是特殊的部分。

杜甫之后,“善陳時事”的詩人并不罕見,但是,人們以“詩史"冠之的卻絕無僅有??梢?,關系時事之作并非“詩史”的唯一條件,“詩史"之號中還寓有尊崇之意。

“詩史”名目的出現(xiàn),是對杜甫詩歌的特質引起的反應和評說,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重要特性在此顯露。同時,這也可理解成一種超越了詩歌領域的認識:“詩史"說法本身就表明這是一個關系到古人對于文學和歷史關聯(lián)性的認識的論題,從傳統(tǒng)的學術思想中可以抉發(fā)出“詩史”說產生的其他緣由。

構成杜甫“詩史"的基本要素是作品的紀事性,元稹《樂府古題序》中“即事名篇”一語極扼要地指明了杜甫《悲陳淘》《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一類詩篇的創(chuàng)作動因和方法;嚴峻慘切的社會現(xiàn)實觸發(fā)了詩人的感情和思慮,切合史實的詩題,又是解讀、領會其意蘊的直截了當?shù)膶б?/p>

安史之亂前后的歷史形勢不僅在當時深刻地左右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命運,而且,對于大唐王朝及整個封建社會的進程都產生了無可比擬的久遠影響。杜甫的“詩史"正是與這一歷史事變相關的產物。唐代的詩人中,杜甫是與陽危險惡、動蕩不定的形勢因緣最深的;這樣說,并不是因為杜甫處于世事變動的漩流的中心、或者他對于局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是基于他的詩歌是對當時歷史的最精深的藝術寫照這一事實以及認同這一事實的觀點。

紀事與紀實大體是等同的。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紀事作品,一般都真實地反映了歷史的原貌和情勢。而杜甫“詩史”的真實性,更源于他以整個的身心與事態(tài)人事交接,他注視著現(xiàn)實,并與進展中的現(xiàn)實同步前行,他甚至還是一些重大事件的見證人。杜甫用詩記錄下的所經歷或得自傳聞的事實,多少都具有歷史變化的征象,并且透露出一些歷史的本質。

“詩史"一詞,至少包含了可與歷史著作的記載互相參照的用意。周輝《清波雜志》引他人曰:“詩史,猶國史也。”這一籠統(tǒng)的表述其實是就二者重合兼容的部分而言,用畫壇的行話來說,就是達到了“寫真不妄"(米芾《畫史序》)。李復《與侯謨秀才書》云:“杜詩謂之‘詩史’者,以班班可見當時;至于詩之序事,亦若史傳矣?!币允穫骺创旁?,是著眼于其中的內容可以提供對于歷史的真切了解這一點上。而詩歌與歷史著作在體制、功能和語言表現(xiàn)上的差異在此是有意被忽略的。

新、舊《唐書》是后人了解和認識唐代歷史的主要來源。歷史的真相在歲月遷流中不免會蒙上霧翳,《唐書》編撰于唐王朝消亡之后,時間上的間隔使所謂的“正史"摻雜了謬誤混淆的成分。后世學者大都不否認這種見解。然而,杜甫詩中的記述,主要來自直接的身受和雖間接卻相對親近的見聞,同時性的因素無疑使其記述更接近于事實本身。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自述道:“余讀史傳及舊聞,于知識間得少陵‘詩史’甚多,皆王原叔所不注者?!比绻f胡仔通過史傳來詮釋杜詩,從中獲益甚多;那么,劉克莊在《跋韓隱君詩》中所言,則明白道出杜詩更有真實性的價值:“禹錫專以新、舊唐史為案,‘詩史’為斷,故自題其書曰《史注杜詩》,此其所以有異于諸家乎?"以史注詩是通常的手段,但“案”和“斷"輕重是完全不同的?!皵唷本褪亲罱K證實和決斷,因為新、舊《唐書》“不必皆實"(《再跋陳禹錫杜詩補注》)。程頤在論及《春秋》經、傳的關系時,說“傳是案,經是斷”(引自清秦朝舒《消寒詩話》)?!鞍?和“斷”的作用被判然區(qū)分。

當人們發(fā)現(xiàn)杜詩和史傳所述不一致時,有時幾乎不加考證就斷定可信的是杜甫之言。宋人涉及較多的一個話題是和王珪相關的一個女性。杜甫《送重表侄王砯評事使南海》詩中有句:“我之曾老姑,爾之高祖母。"由于詩對這位女性分外敬仰并表彰了其卓異的事跡,引起了宋人的極大興趣。但因唐史記載與此詩稱說不一,遂眾說紛紜。蔡修《西清詩話》曰:“《唐書·列女傳》:王珪微時,母盧氏嘗云:‘子必貴,但未見與汝游者?!曇蝗找啃g、杜如晦過之,母曰:‘汝貴無疑?!d止此而已。質之少陵詩,事未究也。”(《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三引)他在引杜詩稱頌該女性語后不由感嘆“其上下詳諦如此"!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上議及同一問題,更是指斥史傳“謬誤之甚”,并力贊杜詩之詳諦足以蕩清史書之蒙蔽。

按常理,要證實記述同一事件的史書與杜詩孰正孰誤,僅以這兩者本身的相質對勘是不可靠的。盡管人際關系及時間的因素都傾向于杜甫,但不參考與之相關的其他資料而得出的結論是孤立無援的、因而也是難以成立的。洪邁對該詩牽涉的一些問題持較為謹慎的態(tài)度,考察了若干史料后,他認為杜甫詩中所說,確有不能證實之處,因此不得不表示:“真不可曉也!"但是,出于對杜甫的崇信,他又以調停轉圜之語為之回護:“杜公稱其族姑事,不應不實。”(《容齋隨筆》卷十二《王珪李靖》)顯然,洪邁的心態(tài)是矛盾的,治學的求實與對杜甫的崇信均要顧及。比較起來,后人的態(tài)度就易于持正,清朝仇兆鰲在《杜詩詳注》中認為:子孫夸耀其祖宗,乃人情所然,杜甫何嘗不會染上此俗!而宋人據(jù)此以為“詩史”,“未免信杜太過矣”。

(節(jié)選自劉誠《杜甫詩史解》,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棨對“詩史"的稱述有時間和地域限制,所以杜甫的詩歌不能都叫詩史。

B.《新唐書·杜甫傳贊》指出杜甫全部詩歌中的“善陳時事”之作才叫詩史。

C.歷史上,作品被稱為“詩史"的絕無僅有,杜甫的“三吏”“三別"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D.“詩史”的說法關系到文學和歷史關聯(lián)性認知論題,與詩歌脫離了關系。

2.根據(jù)文本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杜甫處于世事變動的漩流的中心,所以他的詩歌是對當時歷史最精深的藝術寫照。

B.紀事與紀實大體等同,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紀事作品,一般都真實地反映了歷史的原貌和情勢。

C.杜甫“詩史"的真實性,更源于他以整個的身心與事態(tài)人事交接,他甚至還是一些重大事件的見證人。

D.杜甫用詩記錄下的所經歷或得自傳聞的事實,多少都具有歷史變化的征象,并且透露出一些歷史的本質。

3.下列杜甫詩句,最不能體現(xiàn)“與歷史著作的記載互相參照”的一句()

A.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杜甫詩《石壕吏》

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杜甫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C.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詩《前出塞》

D.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詩歌《望岳》

4.白居易倡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在歷史長河中“善陳時事”的詩人很多,為何只有杜詩被稱為“詩史"?

5.當人們發(fā)現(xiàn)杜詩和史傳所述不一致時,就斷定可信的是杜甫之言?!叭藗儭钡淖龇ㄊ欠裾_?結合文本解說。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巴巴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團團圍住的興奮的小孩,而是十分鎮(zhèn)定地接受著加州夏日烈陽的炙烤。這種漫不經心的態(tài)度是能說得通的,因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輕松的環(huán)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這種惹人喜愛的動物約莫一只小貓那么大。它臉頰邊緣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臉頰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沒有牙齒的口鼻——十分適合吸食螞蟻和白蟻。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滿頭、身、四肢和尾巴的鱗片,這些淺橙色的鱗片層層疊疊,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極強的外套。構成這些鱗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樣,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動物園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溫順,訓練得當,能參與各類公眾活動。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常常把巴巴帶到福利院、兒童醫(yī)院等地方,為患病的孩子帶去快樂,并向他們普及關于各類珍稀動物的科學知識。

此時,羅布·奈特正用棉簽輕輕擦拭它的臉部邊緣,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觀生命的學者,他研究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別著迷存在于動物體內或體表的微生物。開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們,收集蝴蝶的人會用網(wǎng)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則是棉簽。他把棉簽伸進巴巴的鼻孔,僅僅轉上幾秒鐘,就足以讓白色棉簽頭上沾滿來自穿山甲體內的微生物。巴巴不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個攜帶豐富微生物的聚合體: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體內,絕大多數(shù)分布在腸道內,還有一些附著在它的臉部、肚子、爪子和鱗片表面。其實人類身上也寄宿著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樣——唯一的例外,是科學家在實驗室無菌環(huán)境下極其小心地培育出來的極少數(shù)動物。我們身上仿佛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微生物展覽,展品統(tǒng)稱為微生物組。它們生活在我們的皮膚表面、身體內部,甚至是細胞內部。其中大部分是細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體,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還有數(shù)量多到難以估量的病毒。

海綿是結構很簡單的動物,其靜態(tài)的身體從來不超過幾個細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們的周圍也寄宿著活躍的微生物。有時候,通過顯微鏡都幾乎看不到海綿的本體,因為它的上面覆滿了微生物。北極熊漫步在北極的冰原之上,舉目四周除了冰塊別無其他,可實際上,它們身上仍緊緊簇擁著微生物。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登上月球時,他們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奧遜·威爾斯曾經說過:“我們孤獨地出生,孤獨地活著,又孤獨地死去。"這句話并不正確。縱使我們“孑然一身”,也絕對不孤獨,我們與許多生命體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動物在還是未受精的卵子時就被微生物占據(jù)并在其中繁衍,還有一些動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伙伴。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微生物從未缺席:我們吃東西時,它們也吃;我們旅行時,它們也結伴而行;我們死后,它們消化我們。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人體都自成一個動物園。

我們觀察白蟻、海綿時,也相當于在觀察自身。它們身上的微生物或許與我們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規(guī)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為經歷污染和過度捕撈而變得殺氣騰騰,人類腸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襲下也會讓人發(fā)生奔涌的腹瀉。老鼠腸道中的微生物會左右它們的行為,而我們自己腸道內的伙伴也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大腦。沒有一個物種獨自生存著,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滿微生物的環(huán)境之中,持久地往來、互動。微生物也會在動物之間遷移,在人體與土地、水、空氣、建筑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之間跋涉,它們使我們彼此相連,也使我們與世界相連。

我們在觀察父母與朋友時,看到的都是由無數(shù)細胞組成的個體: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控生命活動。但這只是一個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統(tǒng)。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團,從來都是“我們”,而不是“我”。忘記奧遜·威爾斯口中的“孤獨"吧,請聽從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我遼闊博大,我包羅萬象?!?/p>

(摘編自埃德·揚《我包羅萬象》,鄭李譯)

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層層疊疊的鱗片是巴巴的明顯特征,這種由角蛋白構成的鱗片讓它擁有了一件防御力極強的淺橙色“外套"。

B.除了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無菌環(huán)境下培育出的極少數(shù)動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體表、體內,甚至細胞內部都聚集著微生物。

C.我們肉眼很難直接看見細菌,卻可以感受到它們帶來的影響,比如當你腹瀉時,可能就是你腸道菌群的穩(wěn)定性遭到了破壞。

D.以前我們認為個體是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控生命活動,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證明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可愛的動物園形象大使巴巴開篇,這種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達到科學普及的目的。

B.為了說明自然界中的動物身上都寄宿著微生物這一觀點,作者使用了結構簡單的海綿和結構復雜的北極熊這兩個例證。

C.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微生物與疾病聯(lián)系在一起,作者針對這種看法,給讀者普及了一種全新的觀點:人類與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團”“我們身上仿佛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微生物展覽"人體都自成一個動物園”,這三句話在本文中都表達了同一種觀點。

8.下列選項,最能夠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論點的一項是()

A.古生物學家安德魯·諾爾曾經說過:“動物就像整個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細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體。"

B.生物學家瑪格麗特·麥克福爾·恩蓋表示:“它們(微生物)與動物緊密共生,動物的生命活動是通過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p>

C.微生物學家們開展過“如果沒有微生物,地球會怎樣"的思維實驗,并得出結論:“地球上的大多數(shù)物種會滅絕,而幸存下來的物種,其數(shù)量也將大大減少?!?/p>

D.生物學家勒內·杜博寫道:“鼠疫、霍亂、黃熱病都被寫成了故事,排成了戲劇,拍成了電影,但卻沒有人漂亮地講出腸道和胃部微生物發(fā)揮有益作用的故事。"

9.如何理解文中畫橫線句子的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三年秋九月,公東征布。進至下邳,布自將騎逆擊。大破之,獲其驍將成廉。月余,布將宋憲、魏續(xù)等執(zhí)陳宮,舉城降。太山臧霸、孫觀等各聚眾,布之破劉備也,霸等悉從布。布敗,獲霸等,公厚納待,遂割二州附于海以委焉。初,公為兗州,以東平畢諶為別駕。張邈之叛也,邈劫諶母弟妻子。公謝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敝R頓首無二心,公嘉之,為之流涕。既出,遂亡歸。及布破,諶生得,眾為諶懼,公曰:“夫人孝于其親者,豈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為魯相。

四年春二月,公還至昌邑。張楊將楊丑殺楊,眭固又殺丑,以其眾屬袁紹,屯射犬。夏四月,進軍臨河,使史渙、曹仁渡河擊之。固使楊故長史薛洪、河內太守繆尚留守,自將兵北迎紹求救,與渙、仁相遇犬城。交戰(zhàn),大破之,斬固。公遂濟河,圍射犬。洪、尚率眾降,封為列侯,還軍敖倉。以魏種為河內太守,屬以河北事。初,公舉種孝廉。兗州叛公曰唯魏種且不棄孤也及聞種走,公怒曰:“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種,公曰:“唯其才也!"釋其縛而用之。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材料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p>

(摘編自曹操《求賢令》)

【注】張邈之叛: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帶兵討伐陶謙時,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迎呂布為兗州牧。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兗州叛A公B曰C唯魏種且D不棄E孤也F及聞G種走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遂割二州附于海以委焉"與“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委"字含義不同。

B.“公謝遣之”中的“謝"字與成語“敬謝不敏”、“閉門謝客"中的“謝”字含義相同。

C.“屬以河北事"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中的“屬"字含義不同。

D.“被褐懷玉”與“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馬生序》)中的“被”都是通假字且含義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呂下邳之戰(zhàn),呂布親自率軍迎戰(zhàn)曹操,曹軍慘敗,還喪失了猛將成廉。

B.當家人被張邈劫持,畢諶被曹操的理解與大度感動,但最終選擇離曹投呂。

C.魏種與畢諶境遇接近,都曾離開曹操而后又被曹操活捉且被曹操委以重任。

D.同樣是表達求賢若渴之意,《短歌行》較為含蓄,《求賢令》則更為直白。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既下射犬,生禽種,公曰:“唯其才也!"釋其縛而用之!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何以霸世!

14.材料一印證了材料二曹操《求賢令》中的哪個觀點?請簡要回答,并據(jù)材料一舉出兩個例證。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秋興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①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②抗疏功名薄,劉向③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漢經學家、大臣,“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廣為稱頌;多次直言進諫,剛直不阿,受人敬重。③劉向,字子政,漢朝宗室大臣、經學家。

15.下列對這首詩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觸景生情,感發(fā)詩興。詩人日日獨坐江樓,秋氣清明,江色寧靜,而這種寧靜給詩人帶來的卻是煩擾不安。

B.頷聯(lián)由眼前所見,進而鋪敘。漁舟依舊泛泛,燕子故意飛飛,“泛泛"飛飛”巧用疊詞,透出詩人的閑適之情。

C.頸聯(lián)借用典故,抒發(fā)苦悶。以匡衡上書進諫、劉向整理經典自比,借典抒情,表達詩人追慕前賢卻不能如愿的苦悶。

D.整詩借秋而興,意境深閎。本詩主要抒發(fā)詩人的悒郁不平,表現(xiàn)詩人憂國傷時的思想感情。

16.尾聯(lián)借“同學少年"表達了詩人獨到的思想感情,這與《沁園春·長沙》中的“同學少年”有何不同?請結合詩歌作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共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我們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___,___"。

(2)《荀子·勸學》中強調君子與一般人相比,并非有何差異,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

(3)小剛暑期登泰山,拍到了泰山日出時天邊云彩奇異變化的壯美景象,并在旁邊配上了姚鼐《登泰山記》中“___,___"兩句發(fā)在了朋友圈中。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在原始時代,②人與動物共生、共處,③通過人和動物的近距離接觸和人對動物的細致觀察,④讓人們認識了那些會對人類生活造成威脅的猛獸,⑤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可以和人類共存或者適合捕獵的動物。⑥而到了游牧時代,⑦人們開始馴養(yǎng)野獸,⑧并尋找水草不斷地來養(yǎng)活自己的牲畜。在這種漫長的共生共處中,人們將對動物細致觀察的結果體現(xiàn)在漢字的字形中。如在甲骨文中,“鹿”強調它枝杈般的犄角,“虎"強調張開的巨口與獠牙,“象”突出它的長鼻。古人在造字的時候,能夠①地展現(xiàn)它們的樣態(tài)。這種對動物特征的準確把握,足以讓我們看到,那時候的人和動物的關系非常密切。

我們以與“犬"相關的字為例:一方面,狗行動迅猛速度很快。在相關字中,如“猝”字,《說文解字》說“犬從草暴出逐人也",說的是狗在草叢中藏著,噌一下就竄出來讓人措手不及,由此產生成語“②”。再如“突",(甲)《說文解字》解釋“突”為“犬從穴中暫出也",獵狗在追逐獵物的時候,要迅速飛快地從洞中奔跑出來,也就是“突然”的意思。另一方面,(乙)。如“獄"字,“獄”在今天指監(jiān)獄,在古代是打官司的意思。打官司有原告、被告,要通過辯護來確定是非?!墩f文解字》解釋“獄"字說,“二犬所以守也”,是用狗看著打官司的兩個人。而在“器"字中,四個口是器皿的圓口,“犬所以守之”,表示狗在看管器皿。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讀書是一種選擇,一種時時處處的選擇。不需要紅袖添香,也不需要正襟危坐,只要一捧一翻,讀書隨處凈土,閉門即是深山。這樣看來,書應該是易讀的,路燈下能讀,車船上能讀,即使風雪交加,破屋茅棚,亦能讀書;①,明窗凈幾,夜靜更深,即使在教室、圖書館,也有不讀書的。②,這種滋養(yǎng),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所以讀書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有著一個隨時可以遠離塵囂的精神世界。

當一個人選擇了與書為伴,從此就不再孤獨。那些用文字構建的一個個絢麗多彩的世界,早已流進了精神的血液,也使自己從這個繁雜的世界中跳脫出來,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其實,在信息泛濫和電子產品包圍的今天,讀書的人也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擁有了讓時間變慢的魔法。讀書會和自己的靈魂相遇,也會和許多有趣的靈魂穿越時空對話交流。這是治療人生坎坷的藥,也是照亮自己前路的光。你看到的每一個字,都會化成你精神的骨與肉,改變你的精神容顏,讓你變得與眾不同。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你看到的每一個字”中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但是我們因為久習于這種“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時候用到了門內人無法辨別你聲音的場合。(《鄉(xiāng)土中國》)

B.紅燭??!你心火發(fā)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紅燭》)

C.你好啊,歡樂的精靈。(《致云雀》)

D.“咳,你問什么不行呀!”鳳嬌替香雪挎起籃子說。(《哦,香雪》)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孟子》中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不為”指不做不需要做的事,“有為"指做需要做的事,孟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只有對某些事舍棄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為。

《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的種樹之道,既需有為之舉,又含無為之妙。

作為擔當復興大任的新時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結合材料,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D2.A3.D

4.①關系時事之作并非“詩史”的唯一條件,②“詩史"之號中還寓有尊崇之意。

5.人們的做法不正確。①不參考與之相關的其他資料而得出的結論是孤立無援的、因而也是難以成立的。②出于對杜甫的崇信,犯了主觀主義錯誤。③子孫夸耀其祖宗,乃人情所然,杜甫何嘗不會染上此俗!

人們的做法正確。①杜甫詩中的記述,主要來自直接的身受和雖間接卻相對親近的見聞,同時性的因素無疑使其記述更接近于事實本身。②宋人涉及較多的一個話題是和王珪相關的一個女性的事例,杜甫在《送重表侄王砯評事使南海》中記錄非常詳實,史書無法相比。③出于對杜甫的崇信。

6.D7.C8.B

9.①作者借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表達了本文的核心觀點:人體是一個攜帶豐富微生物的聚合體。②作者引用沃爾特·惠特曼詩句并非想證明奧遜·威爾斯的觀點是錯誤的,而是想輕松幽默、兼具文采地總結全文.。

10.ACF11.B12.A

13.(1)攻下射犬后,又活捉了魏種,曹公說:“只因為他是個人才?。 保ㄓ谑牵┧砷_捆綁他的繩子而任命他。

(2)如果一定是廉潔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齊桓公憑什么稱霸天下!

14.印證了曹操“唯才是舉"的觀點,只舉薦人才,不管其出身與品德如何。

例子:

①曹操擒獲了呂布的手下臧霸等人,曹操接納并厚待他們,割青、徐二州濱海之地交付他們管理。

②魏種背叛離開曹操被活捉,曹操給魏種松綁并任命他為河內太守。

15.B

16.杜詩:①往日的同輩之人,如今大多已經富貴發(fā)達,地位不再低賤,他們住長安附近的五陵,穿輕裘乘肥馬,獨享富貴。②作者借“同學少年”之得意反襯自己不得意的處境;同時,一個“多"、一個“自”字,更表現(xiàn)了詩人的落魄和不得志。毛詩: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意氣奔放。②通過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充分顯示了毛澤東青年時期瀟灑倜儻的精神風貌,形象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表達了對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高度贊美之情。

17.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18.栩栩如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