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項目_第1頁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項目_第2頁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項目_第3頁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項目_第4頁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項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

暨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山西選拔賽

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組委會

2023年5月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目錄

一、技術描述.....................................................................................................................................................2

(一)項目概要.........................................................................................................................................2

(二)基本知識與能力要求......................................................................................................................2

二、試題與評判標準.........................................................................................................................................3

(一)競賽試題內(nèi)容.................................................................................................................................3

(二)樣題及賽題變化.............................................................................................................................4

(三)競賽評判標準.................................................................................................................................4

1、競賽試題配分...............................................................................................................................4

2、成績計算方式...............................................................................................................................5

3、評判方法......................................................................................................................................5

4、成績并列......................................................................................................................................6

三、競賽細則.....................................................................................................................................................6

(一)競賽時間安排.................................................................................................................................6

(二)裁判員分組和職責.........................................................................................................................7

(三)競賽實施細則(賽場規(guī)則)..........................................................................................................8

1、賽前準備......................................................................................................................................8

2、競賽實施......................................................................................................................................9

3、技術違規(guī)處理.............................................................................................................................10

4、問題或爭議處理.........................................................................................................................11

5、本項目特別規(guī)定.........................................................................................................................11

四、競賽場地、設施設備等安排....................................................................................................................11

(一)賽場規(guī)格要求...............................................................................................................................12

(二)場地布局要求...............................................................................................................................12

(三)基礎設施設備清單.......................................................................................................................13

1、場地設施設備...........................................................................................................................13

2、材料...........................................................................................................................................14

3、裁判使用設備和工具...............................................................................................................14

4、選手自備的設備和工具...........................................................................................................14

5、禁止自帶使用的設備、工具和材料.......................................................................................16

五、健康、安全和環(huán)保要求............................................................................................................................16

(一)選手安全防護要求.......................................................................................................................16

(二)賽事安全要求...............................................................................................................................18

(三)賽場要求.......................................................................................................................................18

(四)綠色環(huán)保要求...............................................................................................................................19

(五)疫情防控.......................................................................................................................................19

附件:樣題......................................................................................................................................................20

1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一、技術描述

(一)項目概要

數(shù)控銑項目是指利用數(shù)控銑床對工件進行金屬切削加工的項目,以切削刀

具去除材料方式來完成工件制作的過程。即由參與者以給定的試題模塊圖紙及

相關技術要求為標準,使用計算機及CAM軟件編程(包括手工編程)、三軸

立式數(shù)控銑床(可含有刀庫)、機用平口虎鉗安裝夾持工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

成基本銑削、鉆孔、鉸孔、鏜孔、攻絲等加工內(nèi)容的實際操作比賽。

本文件按照《銑工》國家職業(yè)技能標準(三級)及以上要求,適當吸收世

界技能大賽相關技術要求編制,含項目技術描述、試題與評判標準、場地設施

設備安排、健康安全要求等內(nèi)容。未盡事宜,將在補充通知或賽前項目技術說

明時予以說明。

(二)基本知識與能力要求

相關要求權重比例(%)

相關知識:

?數(shù)學知識;

?測量知識;

?材料切削性能知識。

基本知識延伸知識:10

?工藝設計知識;

?計算機技術知識;

?公差與配合等標準;

?金屬切削工藝知識。

?識圖技能:能對圖形、圖標、標準、表格和技術

要求進行解釋;

?工件裝夾:能以操作需求為工件選擇安裝夾持的

方法和系統(tǒng);

實操能力90

?刀具知識:能針對工件材料和加工需求選擇切削

刀具;

?操作技能:能完成在數(shù)控銑床上安裝刀具和附件

的整個過程、識別和確定在數(shù)控銑床上各種不同的加

2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工操作、識別和確定在數(shù)控銑床上加工操作所需

的各種功能及參數(shù);

?金屬切削:能針對工件材料、圖形結構、加工狀

況確定其加工方式、加工流程、加工路線及切削參數(shù);

?編程技能:能掌握不同的編程技術(含手工編程

和計算機輔助編程)。

?檢測技能:能選擇和使用測量儀器及測量方法;

?安全防護:遵守相關安全防護條例和環(huán)境保護要

求。

合計100

二、試題與評判標準

(一)競賽試題內(nèi)容

(1)模塊A:單件

項目描述備注

賽件材料2A12

長、寬公差+0.2

毛坯尺寸150×100×50(長×寬×厚)厚度公差+0.2

平行度/垂直度0.05

比賽時間時間(單位:小時)模塊A和模塊B共4小時

編程

選手可在比賽時間內(nèi)自主安排工作

刀具準備

內(nèi)容

加工

銑槽、型腔、外輪廓、鏜孔、凸臺、

結構特征要素

圓形腔、銑內(nèi)螺紋、鉸孔

(2)模塊B:批量件

項目描述備注

賽件材料45鋼

直徑公差+0.2

毛坯尺寸Φ78×30(直徑×厚)數(shù)量2個厚度公差+0.3

平行度/垂直度0.05

比賽時間時間(單位:小時)模塊A和模塊B共4小

編程

3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刀具準備選手可在比賽時間內(nèi)自主安排工

作內(nèi)容

加工

銑槽、型腔、外輪廓、鏜孔、凸臺、

結構特征要素

圓形腔、攻絲、鉸孔等

(二)樣題及賽題變化

樣題見附件。

正式比賽試題將不超過30%的修改和調(diào)整。未盡事宜,將在賽前技術說

明會時予以說明。

(三)競賽評判標準

1、競賽試題配分

比賽采用客觀評分和主觀評分兩種方式進行評分。比賽工件需進行檢

測的項目,由專業(yè)檢測人員檢測。模塊配分見表-1,考核項目配分見表-2。

表-1模塊項目配分(參考)

項目ABCD

模塊主要尺寸次要尺寸表面質(zhì)量相符性合計

模塊A322756

模塊B9x23x21x22x2

合計5033710

表-2考核項目配分(參考)

考核項目配分評價方法

客觀測量:

A-主要尺寸501、尺寸及形位公差由三坐標測量機測量

2、螺紋及深度使用螺紋塞規(guī)加數(shù)顯卡尺測量

客觀測量:

B-次要尺寸331、尺寸由手工檢測和數(shù)字式測高儀測量

2、螺紋及深度使用螺紋塞規(guī)加數(shù)顯卡尺測量

C-表面質(zhì)量7客觀測量:使用表面粗糙度儀檢測

主觀評價:

D-相符性10由3人組成的裁判組打分,取平均權重分,除以3

后得到的小于等于1的系數(shù),再乘以子項的配分分值

4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計算出實際得分

合計分數(shù)100輸入檢測結果由計算機評判

2、成績計算方式

數(shù)控銑項目采用100分制。各個評分項的分數(shù)應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

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數(shù)字采用四舍五入(如1.055計1.06,1.054計1.05)。

3、評判方法

本項目評分標準分為:評價分(主觀)、測量分(客觀),其中主觀分占比

10%,客觀分占比90%。按各模塊評分表分別設置評分小組,由裁判長指定各

組裁判人員,分別對各模塊進行評分。各評分小組負責所有選手同一指標的現(xiàn)

場評分,并簽字確認評分結果。

3.1.測量分(客觀)

客觀評判:裁判長將試件提交檢測監(jiān)督裁判,并由檢測人員在監(jiān)督下完成

客觀尺寸檢測。檢測中只能測定實際尺寸數(shù)值,不得對合格與否結果進行評判,

檢測結果填寫在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暨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山西選拔賽

數(shù)控銑賽項評分記錄表,并由檢測人員和監(jiān)督裁判共同簽字并提交裁判長。

螺紋檢測:使用賽場統(tǒng)一提供的螺紋環(huán)規(guī)或螺紋塞規(guī)對螺紋進行檢測;對

同一區(qū)域、同一規(guī)格的一個或若干個螺紋檢測評判時,任意一個螺紋未加工、

通規(guī)不過、止規(guī)不止(止規(guī)通過大于1圈視為不止)、有效長度不合格即

視為該螺紋不合格(包括絲錐折斷)。

表面質(zhì)量檢測:以被測表面最差部位測量值作為結果??陀^尺寸檢測:

以圖紙設計基準作為檢測基準。

3.2.評價分(主觀)

主觀評判每一評價要素由3人組成的檢測組打分(從0-10),取平均分,

5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再除以基數(shù)作為該要素計分系數(shù)。檢測組打分從0-10,但最高最低分差不得

大于3分,大于3分時最低分者須解釋緣由,然后重新打分。主觀評判要點

見表3。

表-3主觀評判要點

評價要素評價要點備注

1、大于2mm的輪廓線段,面與面交接處。

應由機床倒角但用

2、孔口含螺紋孔口。

手工倒角的,屬不

機床倒角3、標注的各種倒角。

符合。

4、倒角的大小、角度。

1、小于2mm的輪廓線段,面與面交接處。

手工倒角2、倒角的大小、角度。

3、細小毛刺不含其中。

1、輪廓(含孔)碰傷、夾傷、劃傷、接刀痕、振紋

輪廓損傷等。

2、未加工要素不含其中。

1、未加工要素。同一問題造成兩面

第N面與圖樣相符度2、輪廓(含孔)錯誤等與圖樣不相符。與圖樣不符時,只

3、碰傷、夾傷、劃傷、接刀痕、振紋不含其中。記一面。

4、成績并列

按比賽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列參賽選手的名次。比賽總成績相同,按主要尺

寸成績較高的名次在前;如總成績、主要尺寸成績均相同,按完成競賽任務所

用時間少的名次在前。

三、競賽細則

(一)競賽時間安排

本賽項兩個模塊競賽總時間為連續(xù)不間斷4小時(含編程和加工),按

照抽取的競賽場次號和工位號進行。

具體的競賽日期,由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執(zhí)委會及賽區(qū)執(zhí)委會統(tǒng)一規(guī)定,

6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競賽期間的日程安排如下表。

日期時間事項備注

12:00之前參賽隊報到

賽前一天賽前技術說明會,熟悉競賽場

12:00-18:00

地,競賽場次抽簽等。

07:30~08:00第一場選手檢錄,抽取工位號

08:00~12:00第一場競賽

比賽第一天

13:30~14:00第二場選手檢錄,抽取工位號

14:00~18:00第二場競賽

07:30~08:00第三場選手檢錄,抽取工位號

08:00~12:00第三場競賽

比賽第二天

13:30~14:00第四場選手檢錄,抽取工位號

14:00~18:00第四場競賽

07:30~08:00第五場選手檢錄,抽取工位號

08:00~12:00第五場競賽

比賽第三天

13:30~14:00第六場選手檢錄,抽取工位號

14:00~18:00第六場競賽

賽后一天8:00-12:00檢測、成績公示

(二)裁判員分組和職責

本次競賽設立裁判組,由1名裁判長,若干裁判員組成。

1、裁判長

裁判長按照本項目技術文件,對裁判員進行培訓和工作分工,帶領裁判員

對本項目比賽設備設施和現(xiàn)場布置情況進行檢驗;組織選手進行安全培訓并熟

悉賽場及設備,保障所有選手在比賽前掌握必備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規(guī)范;

比賽期間組織裁判員執(zhí)裁,并按照相關要求和程序,處理項目內(nèi)出現(xiàn)的問題;

組織統(tǒng)計、匯總并及時錄入大賽成績等工作。裁判長應公平公正組織執(zhí)裁工作,

不參與評分。

2、裁判員

7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裁判人員需在本項目領域有工作經(jīng)驗、大賽管理或執(zhí)裁經(jīng)驗,賽前需參加

技術規(guī)則培訓,掌握大賽技術規(guī)則、項目技術文件等要求。裁判員應服從本項

目裁判長的工作安排,誠實、客觀和公正執(zhí)裁。

根據(jù)裁判員的相關工作經(jīng)驗以及賽前培訓的情況,裁判員分成多個小組,

并各司其職:

加密組:主要負責選手的檢錄、核實證件身份并對選手所提交的作品進行

加密和解密工作。

現(xiàn)場執(zhí)裁組:主要負責競賽現(xiàn)場監(jiān)考工作和安全巡查,做好維護賽場紀律;

記錄賽場情況,做好監(jiān)考記錄;糾正選手違規(guī)行為,并對情節(jié)嚴重者及時向裁

判長報告作好記錄并給出處罰結果;核查實際操作競賽使用材料、設備;記錄

每位選手的實際工作時間。

檢測組:由檢測人員組成,根據(jù)檢測項目分若干檢測小組,每小組分配相

似分數(shù)的評分項目。每項檢測評分結果小組成員均需簽字確認。

監(jiān)督組:負責賽件檢測的監(jiān)督,成績復核等。

(三)競賽實施細則(賽場規(guī)則)

1、賽前準備

1.1根據(jù)項目實際需要,裁判長與組委會于賽前2-3天對場地設備設

施等準備工作進行最終確認;裁判長與裁判員于賽前1至2天進行集中

培訓、技術對接和設備設施、耗材確認。

1.2參賽選手報到時需領取參賽證、參賽資料、參賽物料、抽取參賽

選手編號,報到完畢后提前前往賽場,熟悉場地。

1.3賽前30分鐘,到指定檢錄口進行檢錄,由檢錄人員核實編號,

8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開賽后遲到15分鐘的選手視為自動放棄參賽。

1.4檢錄完畢,每位選手按照選手抽簽工位號到指定位置。可攜帶競

賽規(guī)則規(guī)定的工具,必備的用具(如筆等)等。所有通訊、照相、攝像、U

盤等工具一律不得帶入比賽現(xiàn)場。

2、競賽實施

2.1在競賽過程中,選手應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接受裁判員的監(jiān)督和

警示,確保參賽選手人身安全及設備安全。

2.2競賽過程中嚴禁交頭接耳,也不能相互借用工具和刀具。各參賽

選手間不能走動、交談。

2.3由裁判長統(tǒng)一告知選手比賽規(guī)則、時間和流程后,裁判長宣布比

賽正式開始并計時。比賽過程中,選手若需休息、飲水或去洗手間,一律

計算在操作時間內(nèi)。

2.4選手進入賽場后,不得擅自離開賽場,因病或其他原因離開賽場

或終止比賽,應向裁判示意,須經(jīng)賽場裁判長同意,并在賽場記錄表上簽

字確認后,方可離開賽場并在賽場工作人員指引下到達指定地點。

2.5因參賽選手個人誤操作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或設備故障時,裁判長

有權中止選手競賽。如非參賽選手個人因素出現(xiàn)的設備或工具故障而無法

繼續(xù)競賽時,參賽選手可提出更換設備或工具的要求,裁判長同意并更換

后,參賽選手可繼續(xù)參加競賽,并給參賽選手補足所耽誤的競賽時間。選

手自帶刀具和工具,賽場不負責更換。

2.6參賽選手如提前結束競賽,應舉手向裁判員報告,競賽結束時間

由裁判員進行記錄。參賽選手結束競賽后不得再進行任何操作,離場后也

9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不得再進入賽場。

2.7裁判長在競賽結束前30分鐘、10分鐘進行競賽剩余時間提醒。

裁判長發(fā)布競賽結束指令后,未完成任務的參賽選手應立即停止操作,不

得以任何理由拖延競賽時間,并按要求清理賽位。

2.8選手須按照程序提交比賽零件和競賽相關物品,配合裁判做好賽

場情況記錄,并簽字確認,裁判提出簽名要求時,不得無故拒絕。

3、技術違規(guī)處理

為保證競賽公平、公正、公開,對違反競賽紀律行為做如下處罰規(guī)定:

3.1參賽選手不符合報名規(guī)定條件,或冒名頂替、或弄虛作假,經(jīng)大

賽組委會核準后,一律取消該選手參賽資格。

3.2參賽選手有下列情節(jié)之一的,取消參賽資格,比賽成績計零分。

(1)不按規(guī)定填寫姓名、編號或在試卷、試件上作各種標記。

(2)在賽場內(nèi)有偷看、暗示、交頭接耳等作弊行為。

(3)在賽場使用通訊工具與他人聯(lián)系。

(4)在規(guī)定的比賽時間結束后,仍強行操作。

(5)不服從裁判員的裁決,擾亂比賽秩序,影響比賽過程,情節(jié)惡劣。

(6)其他違反比賽規(guī)則的不聽勸告者。

3.3參賽選手如造成比賽用設備損壞,視情節(jié)由當事人及參賽單位承

擔賠償責任,參賽選手若人為蓄意破壞儀器設備,由當事人承擔賠償責任

并通報批評。

3.4選手未能按規(guī)定正確使用儀器設備,由在場裁判員及時予以糾正,

并按規(guī)定扣除比賽成績。

10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3.5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指導、幫助、影響參賽選手。對造

成后果的,視情節(jié)輕重酌情扣除參賽選手成績。

3.6對裁判員、仲裁委員會成員、其他工作人員違反工作守則,經(jīng)大

賽組委會核實后視情節(jié)輕重予以警告處分或取消其任職資格。

3.7對違反比賽各種紀律的參賽選手及所在單位,視情節(jié)輕重、后果

影響、予以取消比賽評獎資格或通報批評。

4、問題或爭議處理

參賽選手、裁判員發(fā)現(xiàn)競賽過程中存在問題或爭議,應向裁判長反映。

裁判長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處理或組織比賽現(xiàn)場裁判員研究解決。處理意見需比

賽現(xiàn)場全體裁判員表決的,須獲全體裁判員半數(shù)以上通過。最終處理意見

應及時告知意見反映人,并填寫《問題或爭議處理記錄表》。

5、本項目特別規(guī)定

5.1零件加工過程中始終要保持零件上有裁判印記,翻面后要及時示

意裁判補印記。

5.2賽場編程軟件不得自帶(只能使用合作伙伴贊助軟件),程序傳輸

方式采用以太網(wǎng)(網(wǎng)線)傳輸,由現(xiàn)場技術人員提供培訓。

5.3賽場只允許選手攜帶和使用12個刀柄,同時不允許將刀具預裝到

刀柄上。

5.4平口鉗和三爪卡盤均可自帶,同時也可自帶軟鉗口和軟爪,但不能

預加工起定位功能的臺階。

四、競賽場地、設施設備等安排

11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一)賽場規(guī)格要求

1、競賽場地光線充足,照明良好;每個賽位占地不小于12m2(4m×

3m),場地凈高不低于4.5m,且標明賽位號,每個競賽賽位提供380V、

220V交流電源,每個賽位提供獨立的電源保護裝置和安全保護措施。

*最終以場地實際布局為準

2、競賽場地設置隔離帶,非裁判員、參賽選手、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比

賽場地;競賽場地劃分為檢錄區(qū)、競賽操作區(qū)、現(xiàn)場服務與技術支持區(qū)、

休息區(qū)、觀摩通道等區(qū)域,區(qū)域之間有明顯標志或警示帶;標明消防器材、

安全通道、洗手間等位置。

3、賽場設有保安、公安、消防、醫(yī)療、設備維修和電力搶險人員待命,

以防突發(fā)事件;賽場還應設有生活補給站等公共服務設施,為選手和賽場

人員提供服務。

4、賽場設置安全通道和警戒線,確保進入賽場的大賽參觀、采訪、視

察的人員限定在安全區(qū)域內(nèi)活動,以保證大賽安全有序進行。

(二)場地布局要求

12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三)基礎設施設備清單

1、場地設施設備(賽場為每一個工位必須配備的設施、設備和工具)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備注)單位數(shù)量

1數(shù)控銑床VMC850E,F(xiàn)ANUC0iMF系統(tǒng)臺1

2工作臺(桌)個1

CPU——IntelCorei7-7700;

運行內(nèi)存;獨立顯卡,顯

3電腦8G臺1

存4G;分辨率不低于

1366*768。

中望3D教育版2023

CAM軟件套1

4MasterCAM2023教育版

5電腦座椅套1

6卸刀座套1

(鉗口寬度深度),

7平口鉗150×45×套1

有效行程155mm(含扳手)

13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8三爪卡盤10寸套1

2、材料(每一場比賽賽前放到工位上,每人一套)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備注)單位數(shù)量

1毛坯150×100×50(2A12)塊1

2毛坯Φ78×30(45鋼)塊2

3、裁判使用設備和工具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備注)單位數(shù)量

具有office、pdf等基本辦

1電腦套1

公軟件

2A4打印機能打印、復印套1

訂書機、黑筆、紅筆、鉛筆、

3基本辦公用品套14

膠帶等辦公用品

4A4紙包1

5自噴漆黑色瓶1

6電刻筆個1

7密封箱個10

8鐘表個1

9牛皮紙包裝袋個200

10哨子個1

11文件夾板個14

13美工刀個5

4、選手自備的設備和工具

比賽使用的刀柄、刀具、量具、Z軸對刀器等全部由選手自帶,對于

選手未帶工卡量具,賽場不負責提供。刀具、量具清單為推薦清單,選手

可根據(jù)樣題選擇包括刀柄、常用工具在內(nèi)的相關物品及放置各類物品的工

具箱,物品的類型、規(guī)格及數(shù)量不予限制(刀柄數(shù)量除外)。

注意:只允許選手攜帶和使用12個刀柄(多出的刀柄不得帶入競賽

14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場地、不得中途替換準予帶入的刀柄)。各規(guī)格刀具限帶2把。刀具必須

在現(xiàn)場安裝,不允許將刀具預裝到刀柄上(鏜刀、面銑刀除外)。

(1)推薦個人自帶清單(參考):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備注)單位數(shù)量

1勞保服套1

2防砸鞋雙1

3防護眼睛個1

4工具、量具根據(jù)樣題自行選擇套1

5工具箱、工具柜自行選擇套1

6刀柄刀柄不超過12個套1

7平口鉗自帶或者選用賽場提供的套1

8三爪卡盤自帶或者選用賽場提供的套1

(2)推薦刀具清單(根據(jù)樣題自行選擇,數(shù)量不限):

序號刀具類型規(guī)格(mm)

1NC中心鉆?10×90°

2鉆頭?8.50、?11.80、?20.00

3機用鉸刀?10

4絲錐(盲孔)M8、M10

5銑刀(粗加工)?6、?8、?10、?12、?16、?20

6銑刀(精加工)?6、?8、?10、?12、?16、?20

7球頭銑刀?10×SR5

890°倒角刀?10×90°

9內(nèi)螺紋銑刀,螺距2M30×2(最大長度=1.5×?)

10精鏜刀?8~50

11面銑刀?63

12方肩式機夾銑刀?20、?50

注:如?6為直徑規(guī)格,切削刃長度自定。

(3)推薦量具清單(根據(jù)樣題自行選擇,數(shù)量不限):

序號量具類型規(guī)格(mm)

15

第四屆全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技術文件

1卡尺0-150

2深度千分尺0-75

3深度尺0-150

4外徑千分尺0-25、25-50、50-75、75-100、100-125、125-150

5內(nèi)測千分尺5-25、25-50

6公法線千分尺0-25、25-50

7三爪千分尺(或內(nèi)徑表)?8-?50

8螺紋塞規(guī)M8、M10、M30×2-6H

9光面塞規(guī)?10

10塊規(guī)0.9-100

11磁力表座和千分表0.002

12磁力表座和百分表0.01

5、禁止自帶使用的設備、工具和材料

序號設備和材料名稱

1自制工裝、夾具、毛坯

2角度虎鉗

3U盤等存儲設備、含存儲介質(zhì)的電子設備及拍照設備

4嚴禁選手自帶WD-40防銹清洗劑等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

5技術資料、筆記本及紙張等紙質(zhì)資料

6數(shù)顯高度尺(儀)等測量儀器

7任何形式的機外對刀裝置

8任何電動及氣動工具

五、健康、安全和環(huán)保要求

(一)選手安全防護要求

1、參賽選手應嚴格遵守設備安全操作規(guī)程,賽前應接受過系統(tǒng)的職業(yè)

安全教育。

2、任何時候,參賽選手不得修改與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