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33.180.01
CCSM33
YD
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yè)標準
YD/TXXXX.1—202X
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
第1部分:25Gb/sAOC
Singlechannelactiveopticalcabletransceiver—
Part1:25Gb/sAOC
(報批稿)
202X-XX-XX發(fā)布202X-XX-XX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
YD/TXXXX.1—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
草。
本文件是YD/Txxxx《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的第1部分。YD/Txxxx已經發(fā)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25Gb/sAOC。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xié)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工正源光子技術有限公司、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天寬帶技術有限公司、江蘇通鼎寬帶有限
公司、深圳市東彥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蘇駝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普天信息工程設計服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呂佳欣、劉德強、劉泰、王逸松、湯彪、馮仕琨、初元量、盧海萌、梁波、藍
燕銳、蘆國斌、徐秋霜、田軍、陳彬、李果。
III
YD/TXXXX.1-202X
引??言
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到來,以及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xiàn)實、物聯(lián)網等新型技術出現(xiàn),數(shù)據(jù)流量呈現(xiàn)指
數(shù)級增長,這種增長對數(shù)據(jù)中心的容量和網絡架構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應對流量的快速增長,
數(shù)據(jù)中心的光互連正向著更高速率發(fā)展。在數(shù)據(jù)中心的光互連中,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因其具有功耗
低、體積小、重量輕和抗電磁干擾等優(yōu)勢,可為數(shù)據(jù)中心內部服務器到交換機間的短距離連接提供高密
度、低成本和小功耗的解決方案。開展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的行業(yè)標準制定工作,統(tǒng)一單通道有源光
纜光模塊產品的關鍵參數(shù),有利于推動我國高速光傳輸相關產業(yè)鏈的規(guī)范化,進一步支撐我國信息化產
業(yè)及應用的高速平穩(wěn)發(fā)展。
YD/Txxxx《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旨在確立不同傳輸速率的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需要遵循的
技術參數(shù)、測試方法、可靠性試驗、檢驗規(guī)則等要求,暫由三個部分構成。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演進,未來
可能包含更多部分。
——第1部分:25Gb/sAOC。目的在于確立25Gb/s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需要遵循的技術參數(shù)、
測試方法、可靠性試驗、檢驗規(guī)則等要求;
——第2部分:50Gb/sAOC。目的在于確立50Gb/s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需要遵循的技術參數(shù)、
測試方法、可靠性試驗、檢驗規(guī)則等要求;
——第3部分:100Gb/sAOC。目的在于確立100Gb/s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需要遵循的技術參數(shù)、
測試方法、可靠性試驗、檢驗規(guī)則等要求。
IV
YD/TXXXX.1-202X
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第1部分:25Gb/sAOC
1范圍
本文件界定了25Gb/s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以下簡稱為“25Gb/sAOC”)的縮略語、術語和定
義、分類,規(guī)定了25Gb/sAOC的工作條件、傳輸光纜特性、電氣特性、模塊機械尺寸、模塊引腳定義、
外觀、環(huán)保符合性等技術要求,描述了相應的測試方法,規(guī)定了25Gb/sAOC的檢驗規(guī)則及標志、包裝、
運輸與貯存等。
本文件適用于數(shù)據(jù)中心等應用場景下25Gb/s單通道有源光纜光模塊的設計、開發(fā)、生產和檢驗。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91-2008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2828.1-2012計數(shù)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
GB/T26572-2011電子電氣產品中限用物質的限量要求
GB/T39560(所有部分)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
SJ/T11364-2014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標識要求
YD/T1766-2016光通信用光收發(fā)合一模塊的可靠性試驗失效判據(jù)
YD/T3125.2-2019通信用增強型SFP光收發(fā)合一模塊(SFP+)第2部分:25Gbit/s
YD/T3537通信有源光纜(AOC)用線纜
IEC61000-4-2電磁兼容試驗第4-2部分:測試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4-2:Testingandmeasurementtechniques—Electrostatic
dischargeimmunitytest)
IEC61000-4-3電磁兼容試驗第4-3部分:測試和測量技術—輻射,射頻,電磁場抗擾度測試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4-3:Testingandmeasurementtechniques—Radiated,
radio-frequency,electromagneticfieldimmunitytest)
ANSI/ESDA/JEDEC-JS-001-2017靜電放電敏感度試驗—人體放電模型(HBM)—器件等級
(Forelectrostaticdischargesensitivitytesting—humanbodymodel(HBM)—componentlevel)
FCCPART15射頻器件(Radiofrequencydevices)
TelcordiaGR-468-CORE:2004用于通信設備的光電器件通用可靠性保證要求(Genericreliability
assurancerequirementsforoptoelectronicdevicesusedintelecommunicationsequipment)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1
YD/TXXXX.1-202X
有源光纜activeopticalcable
兩端連接有光模塊的光纜。
[來源:YD/T2796.1-2015,3.2.2]
4縮略語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AOC有源光纜(ActiveOpticalCable)
AQL接收質量限(AcceptanceQualityLimit)
BER比特誤碼率(BitErrorRatio)
BR傳輸速率(BitRate)
CDR時鐘數(shù)據(jù)恢復(ClockDataRecovery)
CML電流型邏輯(CurrentModeLogic)
ESD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Discharge)
LOS信號丟失(LossofSignal)
LTPD批內允許不合格品率(LotTolerancePercentDefective)
LVTTL低電壓晶體管對晶體管邏輯(LowvoltageTransistor-TransistorLogic)
OM光模式(OpticalMode)
PRBS偽隨機碼序列(Pseudo-RandomBitSequence)
Rx接收機(Receiver)
SCL時鐘邏輯端口(SerialClock)
SDA數(shù)據(jù)邏輯端口(SerialData)
SFP小型化可插拔(SmallForm-factorPluggable)
SS最小樣品數(shù)(MinimumSampleSize)
TP測試參考點(TestPoint)
Tx發(fā)射機(Transmitter)
5分類
5.1按光纖類型分類
按照光纖類型可分為:
——OM2型;
——OM3型;
——OM4型。
5.2按光纜長度分類
按照光纜長度可分為:
——3m;
——5m;
——10m;
——20m;
——30m;
——50m;
2
YD/TXXXX.1—202X
——70m;
——100m;
注:傳輸距離也可根據(jù)客戶要求進行定制。
6技術要求
6.1原理框圖
25Gb/sAOC的原理框圖見附錄A。
6.2工作條件
6.2.1極限工作條件
25Gb/sAOC的極限工作條件應符合表1。
表1極限工作條件
參數(shù)名稱符號最小值最大值單位
貯存溫度Tstg-40+85℃
相對濕度RH5%85%—
供電電壓Vcc0+3.6V
6.2.2推薦工作條件
25Gb/sAOC的推薦工作條件應符合表2。
表2推薦工作條件
參數(shù)名稱符號最小值最大值單位
管殼溫度Tc0+70℃
供電電壓Vcc3.143.46V
ESD信號管腳(高速管腳)—1000—V
閾值非信號管腳(低速管腳)—2000—V
ESD空氣放電—8000—V
抗擾度接觸放電—15000—V
6.2.3功耗要求
25Gb/sAOC的一端模塊功耗應小于1W。
6.3傳輸光纜特性
3
YD/TXXXX.1-202X
25Gb/sAOC的傳輸光纜特性應符合YD/T3537的要求。
6.4電氣特性
6.4.1發(fā)送端的輸入電氣要求
25Gb/sAOC的發(fā)送端TP1點輸入電氣特性應符合表3。
表325Gb/sAOC發(fā)送端輸入電氣參數(shù)
參數(shù)名稱最小值最大值單位
電平類型CML—
傳輸速率(BR)25.78Gb/s
傳輸速率波動范圍±100×10-6Gb/s
差分輸入峰峰值電壓300900mV
直流共模電壓a-350+2850mV
差分終端阻抗失配b—10%—
差分輸入回損(Sdd11)—見公式(1)dB
差模到共模輸入回損(Scd11)—見公式(2)dB
a直流共模電壓由主機產生,應包括主機接地偏置電壓的影響。
b在1MHz條件下。
?????????????????????????????????(1)
?9.5+0.37??0.01≤?<8
???11<
?4.75+7.4???10148≤?<19
??????????????????????????????????(2)
?22+2025.780.01≤?<12.89
???11<?
式中:?15+625.7812.89≤?<19
f——頻率,單位為吉赫茲(GHz);
Sdd11——差分輸入回損,單位為分貝(dB);
Scd11——差模到共模輸入回損,單位為分貝(dB)。
6.4.2接收端的輸出電氣要求
25Gb/sAOC的接收端TP4點輸出電氣特性應符合表4。
表425Gb/sAOC接收端輸出電氣參數(shù)
參數(shù)名稱最小值最大值單位
傳輸速率(BR)25.78Gb/s
傳輸速率波動范圍±100×10-6Gb/s
4
YD/TXXXX.1—202X
表425Gb/sAOC接收端輸出電氣參數(shù)(續(xù))
參數(shù)名稱最小值最大值單位
交流共模輸出電壓(RMS)—17.5mV
直流共模電壓a-350+2850mV
差分輸出峰峰值電壓—900mV
差分終端阻抗失配b—10%—
電眼圖寬度c0.57—UI
差分電眼圖高度c228—mV
垂直眼閉合度—5.5dB
上升/下降時間(20%~80%)12—ps
差分輸出回損(Sdd22)—見公式(3)dB
共模到差模輸出回損(Sdc22)—見公式(4)dB
比特誤碼率(BER)d—5×10-5—
a直流共模電壓由主機產生,應包括主機接地偏置電壓的影響。
b在1MHz條件下。
c在誤碼率BER=10-15條件下。
d充分隨機的誤碼統(tǒng)計下,該誤碼率能夠確保系統(tǒng)失幀率低于6.2×10-10,當不能滿足隨機誤碼統(tǒng)計時,比特誤碼率需要
確保系統(tǒng)失幀率低于6.2×10-10。
?????????????????????????????????(3)
?9.5+0.37?0.01≤?<8
?
???22<
?4.75+7.4???10148≤?<19
??????????????????????????????????(4)
?22+2025.780.01≤?<12.89
???22<?
式中:?15+625.7812.89≤?<19
f——頻率,單位為吉赫茲(GHz);
Sdd22——差分輸出回損,單位為分貝(dB);
Sdc22——共模到差模輸出回損,單位為分貝(dB)。
6.5模塊機械尺寸
25Gb/sAOC的模塊機械尺寸應符合YD/T3125.2-2019中6.7的規(guī)定。
6.6模塊引腳定義
25Gb/sAOC的模塊引腳排列和引腳定義應符合附錄B的要求。
6.7外觀要求
5
YD/TXXXX.1-202X
25Gb/sAOC的外觀應平滑、潔凈、無油漬、無傷痕及裂紋,整個器件牢固,與連接器插拔平順。
6.8環(huán)保符合性
25Gb/sAOC的組成單元分類應符合GB/T26572-2011中表1的規(guī)定,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按
GB/T39560(所有部分)規(guī)定檢測,應符合GB/T26572-2011中表2的要求。
7測試方法
7.1測試環(huán)境
測試環(huán)境要求如下:
——溫度:15℃~35℃;
——相對濕度:45%~75%;
——大氣壓力:85kpa~106kpa。
當不能在標準大氣條件下進行測試時,應在測試報告上寫明測試環(huán)境條件。
7.2測試儀器
測試所用的儀器儀表應在規(guī)定的有效校準期內,如無特殊說明,其精度應高于所測參數(shù)精度至少一
個數(shù)量級。
7.3測試方法
7.3.1接收端差分輸出峰峰值電壓、比特誤碼率、上升/下降時間和電眼圖測試框圖
25Gb/sAOC的接收端差分輸出峰峰值電壓、比特誤碼率、上升/下降時間和電眼圖測試配置框圖如
圖1所示。
圖125Gb/sAOC的接收端差分輸出峰峰值電壓、比特誤碼率、上升/下降時間和電眼圖測試配置框圖
7.3.2接收端差分輸出峰峰值電壓、比特誤碼率、上升/下降時間和電眼圖測試步驟
測試步驟如下:
a)按如圖1實線連接好測試系統(tǒng),開啟電源,設置誤碼儀速率25.78Gb/s和碼型PRBS231-1非歸
零碼,測試過程應采取靜電放電防護措施;
b)調出誤碼儀的比特誤碼率測試功能,測試時間不小于100s,記錄比特誤碼率測試結果;
6
YD/TXXXX.1—202X
c)將待測25Gb/sAOC模塊的輸出電信號按如圖1虛線連接到示波器,設置示波器為差分采樣工
作模式;
d)調出示波器的電眼圖測試功能,將模塊測試的電眼圖與示波器對應的電眼圖模板進行比對,
并記錄電眼圖(電眼圖寬度、差分電眼圖高度、垂直眼閉合度)測試結果;
e)調出示波器的上升/下降時間測試功能,記錄上升/下降時間(20%~80%)測試結果;
f)調出示波器的幅度測試功能,測試得到電眼圖的輸出幅度,記錄差分輸出峰峰值電壓測試結
果。
8可靠性試驗
8.1可靠性試驗環(huán)境
可靠性試驗環(huán)境要求同7.1。
8.2可靠性試驗要求
可靠性試驗要求應符合表5。
表5可靠性試驗要求
抽樣方案
試驗項目引用標準試驗條件
LTPDaSSaCa
人體放電模型(HBM),1次放電;
ESDANSI/ESDA/JEDEC
信號管腳組(或者高速管腳組)≥1000V;—60
物理等級b-JS-001-2017
非信號管腳組(或者低速管腳組)≥2000V。
特性
試驗
ESD空氣放電:±15kV,10次放電;
IEC61000-4-2—30
抗擾度c接觸放電:±8kV,10次放電。
Telcordia加速度500g,脈沖持續(xù)時間1.0ms,沖擊
機械沖擊GR-468-CORE:2004次數(shù):每方向5次,方向X1、X2、Y1、Y2、20110
3.3.1.1.1Z1、Z2。
Telcordia加速度20g,頻率20Hz~2000Hz,掃頻速
變頻振動GR-468-CORE:2004率4min/循環(huán),循環(huán)次數(shù):4循環(huán)/軸向,方20110
機械
3.3.1.1.2向X、Y、Z。
完整
性試驗——涂敷層或緊套、松套光纖:
負載4.9N,扭轉角度90°~-90°~0°,循
Telcordia
光纖光纜環(huán)次數(shù)10次,扭折點離器件3cm;
GR-468-CORE:200420110
扭轉——增強型光纖:
3.3.1.3.1
負載9.8N,扭轉角度90°~-90°~0°,循
環(huán)次數(shù)10次,扭折點離器件3cm。
7
YD/TXXXX.1-202X
表5可靠性試驗要求(續(xù))
抽樣方案
試驗項目引用標準試驗條件
LTPDaSSaCa
——涂敷層或緊套光纖:
拉力2.45N,90°,離光纖保護套22cm到
Telcordia
光纖光纜28cm;
GR-468-CORE:200420110
側拉力——松套或增強型光纖:
3.3.1.3.2
拉力4.9N,90°,離光纖保護套22cm到
機械
28cm。
完整
——涂敷層或緊套光纖:
性試驗
拉力4.9N,保持時間1min,距光纖尾端
Telcordia
光纖光纜10cm處;
GR-468-CORE:200420110
保持力——松套或增強型光纖:
3.3.1.3.3
拉力9.8N,保持時間1min,距光纖尾端
10cm處。
Telcordia
高溫貯存GR-468-CORE:2004高溫貯存溫度+85℃,時間2000h。20110
3.3.2.1
Telcordia
低溫貯存GR-468-CORE:2004低溫貯存溫度-40℃,時間72h。20110
非工作3.3.2.1
環(huán)境
試驗Telcordia溫度范圍-40℃~+85℃,溫度變化速率>
溫度循環(huán)GR-468-CORE:200410℃/min,極限溫度下的停留時間≥20110
3.3.2.210min,循環(huán)次數(shù):500次。
Telcordia
恒定濕熱GR-468-CORE:2004溫度+85℃,相對濕度85%,時間500h。20110
3.3.2.3
Telcordia
高溫壽命GR-468-CORE:2004正常工作條件下,溫度+70℃,時間2000h。20110
3.3.3.1
工作Telcordia
濕熱循環(huán)溫度范圍65℃~25℃~-10℃,高溫濕度
環(huán)境GR-468-CORE:200420110
(工作)90%,低溫濕度不控制,循環(huán)10次。
試驗3.3.3.2
Telcordia
恒定濕熱正常工作條件下,溫度+70℃,相對濕度
GR-468-CORE:200420110
(工作)85%,時間1000h。
3.3.3.3
8
YD/TXXXX.1—202X
表5可靠性試驗要求(續(xù))
抽樣方案
試驗項目引用標準試驗條件
LTPDaSSaCa
aLTPD為批內允許不合格品率,SS為最小樣品數(shù),C為允許失效數(shù)。
b在ESD極限測試中,所有樣品需測試到失效為止,“0”(失效數(shù))表示測試ESD極限值小于最小容許值的器件數(shù)。
c試驗氣候條件除相對濕度為30%~60%外,其他同6.2.2,試驗室的電磁環(huán)境不應影響試驗結果。
8.3可靠性試驗判據(jù)
8.3.1ESD閾值、機械完整性、非工作環(huán)境試驗、工作環(huán)境試驗失效判據(jù)
各項試驗完成后,在相同測試條件下,出現(xiàn)下列故障中的任意一種情況即判定為不合格;
——外殼破裂或有裂紋,內部元器件發(fā)生脫落;
——參數(shù)不滿足6.4的要求。
8.3.2ESD抗擾度試驗失效判據(jù)
ESD抗擾度失效等級可按照如下要求分類,各等級的失效判據(jù)如下:
——A級:在制造商、委托方或購買方規(guī)定的限值內性能正常;
——B級:功能或性能暫時性喪失或降低,但在騷擾停止后能自行恢復,不需要操作者干預;
——C級:功能或性能暫時性喪失或降低,需操作者干預才能恢復;
——D級:因設備硬件或軟件損壞,或數(shù)據(jù)丟失而造成不能恢復的功能喪失或性能下降。
9電磁兼容試驗
9.1電磁兼容試驗分類
電磁兼容試驗分為兩類:
——射頻電磁場輻射發(fā)射試驗;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9.2電磁兼容試驗要求
25Gb/sAOC的電磁兼容試驗要求應符合表6。
表6電磁兼容試驗要求
抽樣方案
試驗項目引用標準試驗條件
LTPDaSSaCa
80MHz~5300MHz,
射頻電磁場IEC61000-4-3
10V/m,80%幅度調制(1kHz—10
輻射抗擾度試驗試驗等級3
正弦波)
9
YD/TXXXX.1-202X
表6電磁兼容試驗要求(續(xù))
抽樣方案
試驗項目引用標準試驗條件
LTPDaSSaCa
射頻電磁場
FCCPART1530MHz~40GHzb—30
輻射發(fā)射試驗
aLTPD為批內允許不合格品率,SS為最小樣品數(shù),C為允許失效數(shù)。
b測量頻率上限的選擇如下:
——頻率低于108MHz,則測量頻率上限為1GHz;
——頻率在108MHz~500MHz之間,則測量頻率上限為2GHz;
——頻率在500MHz~1GHz之間,則測量頻率上限為5GHz;
——頻率高于1GHz,則測量頻率上限為40GHz。
9.3射頻電磁場輻射發(fā)射試驗限值
25Gb/sAOC的射頻電磁場輻射發(fā)射試驗限值應符合表7。
表7射頻電磁場輻射發(fā)射試驗限值
B級信息技術設備在測量距離10m處B級信息技術設備在測量距離3m處
頻率范圍(MHz)準確值/平均值限值a峰值限值準確值/平均值限值a峰值限值
dBμV/mdBμV/mdBμV/mdBμV/m
30~8830—40—
88~21633.5—43.5—
216~96036—46—
960~3000——5070
3000~40000——5474
注1:當出現(xiàn)環(huán)境干擾時,可采取附加措施。
注2:B級信息技術設備在測量距離3m處或者10m處,二者選一。
注3:在過渡頻率處,可采取較低的限值。
a測量頻率限值要求的選擇如下:
——960MHz及以下頻率測試時限值要求為準峰值限值;
——960MHz及以上頻率測試時限值要求為平均值限值和峰值限值。
9.4失效判據(jù)
電磁兼容試驗失效判據(jù)應符合YD/T1766-2016中8.2的規(guī)定。
10
YD/TXXXX.1—202X
10檢驗規(guī)則
10.1檢驗分類
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型式檢驗和電磁兼容試驗。出廠檢驗分為常規(guī)檢驗和抽樣檢驗。
10.2出廠檢驗
10.2.1常規(guī)檢驗
常規(guī)檢驗應百分之百進行,檢驗項目如下:
——外觀:目測,符合6.7要求。
——性能檢測:按第7章測試方法對差分輸出峰峰值電壓、比特誤碼率、上升/下降時間和電眼圖
等參數(shù)進行測試,其結果應符合6.4的規(guī)定。
10.2.2抽樣檢驗
從批量生產中生產的同批或若干批產品中,按GB/T2828.1-2012規(guī)定抽樣,取一般檢查水平Ⅱ,
接收質量限(AQL)和檢驗項目及方法如下:
a)外觀
——AQL取1.5;
——檢驗方法:目測,符合6.7要求。
b)外形尺寸
——AQL取1.5;
——檢驗方法:用滿足精度要求的量度工具測量,其結果應符合6.5要求和產品技術條件規(guī)定。
c)性能檢測
——AQL取0.4;
——檢驗方法:按第7章測試方法對差分輸出峰峰值電壓、比特誤碼率、上升/下降時間和電眼
圖等參數(shù)進行測試,其結果應符合6.4的規(guī)定。
10.3型式檢驗和電磁兼容試驗
10.3.1型式檢驗條件
25Gb/sAOC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產品定型時或已定型產品轉場時;
——正式生產后,如果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產品長期停產12個月后,恢復生產時;
——出廠檢驗結果與定型時的型式檢驗有較大差別時;
——正常生產24個月后;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
10.3.2電磁兼容試驗條件
25Gb/sAOC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電磁兼容檢驗:
——產品設計定型時;
——正式生產后,如果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的電磁兼容性能時。
11
YD/TXXXX.1-202X
10.3.3檢驗要求
在進行型式檢驗或電磁兼容試驗前,按第7章的規(guī)定,對樣品的性能參數(shù)進行測試,并記錄測試結
果。
10.3.4檢驗項目及抽樣方案
型式檢驗的檢驗項目及抽樣方案按表5,電磁兼容試驗的檢驗項目及抽樣方案按表6。
10.3.5檢驗批的構成
提交檢驗的批,可由一個生產批構成,或由符合下述條件的幾個生產批構成:
——這些生產批是在相同材料、工藝、設備等條件下制造出來的;
——若干個生產批構成一個檢驗批的時間不超過1個月。
10.3.6樣品的使用規(guī)則
樣品使用規(guī)則如下:
——凡經受了型式檢驗的樣品,一律不能作為合格品交付使用;
——在不影響檢驗和試驗結果的條件下,一組樣品可用于其他分組的檢驗和試驗。
10.3.7產品不合格的判定
各項試驗完成后,不合格判定按8.3和9.4的規(guī)定執(zhí)行,若其中任何一項試驗不符合要求時,則判
該批不合格。
10.3.8不合格批的重新提交
當提交型式檢驗或電磁兼容試驗的任一檢驗批不符合表5和表6中規(guī)定的任一分組要求時,應根據(jù)
不合格原因,采取糾正措施后,對不合格的檢驗分組重新提交檢驗。重新檢驗應采用加嚴抽樣方案。若
重新檢驗仍有失效,則該批拒收。如通過檢驗,則判為合格。但重新檢驗不得超過2次,并應清楚標明
為重新檢驗批。
11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
11.1標志
11.1.1標志內容
每個產品應標明產品型號、規(guī)格、編號、批的識別代碼及安全等標志。
11.1.2標志要求
標志清晰牢固,標志內容應符合11.1.1的要求,標志貼放位置應符合GB/T191-2008中相關要求。
進行全部試驗后,標志應保持清晰。標志損傷了的產品應重新打印標志,以保證發(fā)貨之前標志的清晰。
11.1.3污染控制標志
產品的污染控制標志應按SJ/T11364-2014第5章規(guī)定,在包裝盒或產品上打印上電子信息產品污
染控制標志。
12
YD/TXXXX.1—202X
11.2包裝
產品應有良好的包裝及防靜電措施,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損壞。包裝盒上應標有產品名稱、型號
和規(guī)格、生產廠家、產品執(zhí)行標準號、防靜電標識、激光防護標志等。
包裝盒內應有產品說明書。說明書內容包括:產品名稱、型號、簡明工作原理和主要技術指標、極
限工作條件、安裝尺寸和引腳排列、使用注意事項等。
11.3運輸
包裝好的產品可用常用的交通工具運輸,運輸過程中應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襲、烈日曝曬和猛烈撞擊。
11.4貯存
產品應貯存在環(huán)境溫度為-10℃~+40℃,相對濕度不大于80%且無腐蝕性氣體、液體的倉庫里。貯
存期超過12個月的產品,出庫前,應按第7章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參數(shù)測試,測試結果符合6.4要求方可
出庫。
13
YD/TXXXX.1-202X
附錄A
(資料性)
原理框圖
25Gb/sAOC的原理框圖如圖A.1所示。
圖A.125Gb/sAOC原理框圖
14
YD/TXXXX.1—202X
附錄B
(規(guī)范性)
模塊引腳排列和引腳定義
B.1模塊引腳排列
25Gb/sAOC的模塊引腳排列如圖B.1所示。
圖B.125Gb/sAOC模塊引腳排列
B.2模塊引腳定義
25Gb/sAOC的模塊引腳定義見表B.1。
表B.125Gb/sAOC模塊引腳定義
管腳順序電平a標號上電順序功能
1—VeeTb第一步模塊發(fā)射端接地
2LVTTL-OTx_Fault第三步模塊發(fā)射端報錯
3LVTTL-ITx_Disablec第三步發(fā)射端使能,用于關斷激光器輸出
4LVTTL-I/OSDAd第三步兩線串行接口數(shù)據(jù)線
15
YD/TXXXX.1-202X
表B.125Gb/sAOC模塊引腳定義(續(xù))
管腳順序電平a標號上電順序功能
5LVTTL-I/OSCLd第三步兩線串行接口時鐘線
6—Mod_ABS第三步模塊不在位,模塊接地
7LVTTL-IRS0第三步———
8LVTTL-ORx_LOS第三步接收信號丟失指示,邏輯0代表正常
9LVTTL-IRS1第三步———
10—VeeRb第一步模塊接收端接地
11—VeeRb第一步模塊接收端接地
12CML-ORD-第三步反向接收數(shù)據(jù)輸出
13CML-ORD+第三步正向接收數(shù)據(jù)輸出
14—VeeRb第一步模塊接收端接地
15—VccR第二步模塊接收端3.3V電源
16—VccT第二步模塊發(fā)射端3.3V電源
17—VeeTb第一步模塊發(fā)射端接地
18CML-ITD+第三步正向發(fā)射數(shù)據(jù)輸入
19CML-ITD-第三步反向發(fā)射數(shù)據(jù)輸入
20—VeeTb第一步模塊發(fā)射端接地
a標記輸入(I)和輸出(O)是以模塊側來區(qū)分的,任何板子邊緣接觸外殼之前,應使籠子首先有電連接。
b模塊信號地管腳VeeR和VeeT應該與模塊外殼隔離分開。
cTx_Disable為輸入引腳,在模塊內應使用一個4.7kΩ~10kΩ的電阻上拉到VccT。
d為集電極/漏極開路輸出,在主板上應使用一個4.7kΩ~10kΩ的電阻上拉。但要注意的是,主板設計要保證上拉電源
的電壓在3.15V~3.45V之間。
16
YD/TXXXX.1-202X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縮略語..............................................................................2
5分類................................................................................2
5.1按光纖類型分類..................................................................2
5.2按光纜長度分類..................................................................2
6技術要求............................................................................3
6.1原理框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網絡設備電氣安裝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企業(yè)信息化建設咨詢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鋼筋工程風險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與驗收服務合同-@-7
- 2025年度光伏發(fā)電項目建筑工程施工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鍍鋅高耐蝕蘭鈍劑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19-2025年中國盲文印刷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天然氣管道運輸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建筑機械設備租賃安全生產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裝配式住宅行業(yè)市場前瞻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4年福建漳州人才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Unit 3 Times change單元教學設計
- 科室醫(yī)院感染風險評估表
- 山東省食用油(植物油)生產企業(yè)名錄496家
- 《智慧農業(yè)》的ppt完整版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熱重法(TG) 第1部分:通則
- 經濟學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課件
- 電力業(yè)務許可證豁免證明
- 建筑工程資料歸檔立卷分類表(全)
- 六年級上第二單元知識結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