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姓名等級學習目標1.運用唯物史觀及辯證看待中國古代的民族政策和邊疆管理制度。2.梳理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民族政策和邊疆管理制度,明確其政策出臺的時代環(huán)境。3.運用文獻資料,了解中國歷代王朝為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作出的貢獻,認識古代中國的外交對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交流與傳播做出的貢獻。學習重點古代民族政策、邊疆管理制度及對外關系的體制。學習難點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區(qū)別及認識。學習流程學習過程訂正補遺限時訓練一、秦漢時期的民族關系1、秦朝(1)民族分布:東北的夫余、烏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2)民族管理①官職:設典客、典屬國等官職來管理民族事務。②北方:北逐匈奴,修筑長城。③南方:南撫夷、越,在今天的兩廣地區(qū)設南???、桂林郡、象郡等。2、漢朝方位措施北面西漢:①漢初對北方的匈奴采取和親政策。②漢武帝時期,三次出擊匈奴,取得大勝。東漢:①東漢初,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內遷,逐漸漢化。②89年,竇憲出擊北匈奴,取勝后刻銘燕然山,北匈奴數(shù)敗之后,西遷遠方。西面在河西走廊: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稱“河西四郡”在西域:設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東北設護烏桓校尉設大鴻臚管理民族事務;在邊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設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二、隋唐至兩宋時期的民族關系1、隋唐時期負責民族事務的機構是尚書省的禮部及鴻臚寺。(1)隋朝的民族分布及管理①突厥、吐谷渾、黨項等周邊民族先后歸附隋朝。②嶺南:加強了對嶺南地區(qū)各族的治理。③百越:冊封百越首領冼夫人為譙國夫人。④邊疆:推行郡縣制,以邊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縣令。⑤流求:加強了與流求的接觸,曾三次派人抵達流求。(2)唐朝①民族分布及管理西北邊疆各族稱唐太宗為“天可汗”西藏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會盟南詔加封南詔王,南詔王多次遣子弟入唐學習②管理機構主要是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西北設安西、北庭都護府,北方設安北、單于都護府,東北設安東都護府,南方設安南都護府。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領擔任,由大都護府直接管轄,上統(tǒng)于中央政府。2、宋朝(1)民族分布及關系:宋朝先后與契丹族建立的遼、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長期并立。即使在局部政權割據(jù)、爭戰(zhàn)狀態(tài)下,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從沒有中斷過。(2)民族交流:遼、西夏、金、大理等政權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經(jīng)驗和文化。三、元明清時期的民族關系1、元朝(1)民族政策:一方面“行漢法”,另一方面對不同民族實行了明顯的差別對待政策。(2)邊疆治理①西藏:封八思巴為帝師,領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務。②東北、云南:設行省,征發(fā)賦役。2、明朝(1)管理機構:禮部、鴻臚寺、提督四夷館。(2)邊疆治理北方①修筑長城,防范蒙古騎兵入境襲擾,并沿長城布置一系列軍鎮(zhèn),號“九邊”。②在遼東、宣府、大同等地開放馬市,與蒙古、女真各族開展貿(mào)易東北、西北、西南實行衛(wèi)所和土司管理,官員由各族酋長世襲任職,統(tǒng)領部屬,按時向朝廷進貢土物,接受朝廷征調軍兵西藏敕封僧俗領袖,建立羈縻性質的都司等機構;通過貢賜、茶馬貿(mào)易進行經(jīng)濟交流3、清朝(1)管理機構:理藩院。(2)邊疆治理漠南蒙古滿蒙聯(lián)姻西北通過軍事斗爭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叛亂,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青海、西藏冊封達賴與班禪,設西寧辦事大臣、駐藏辦事大臣西南沿襲土司制度,后來逐漸進行“改土歸流”四、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1、先秦時期:以中原為核心的華夏文明與域外有廣泛的交往交流。2、秦漢時期:與外部世界的交往擴大(1)通道:打通陸海兩個通道①陸路:經(jīng)河西走廊向中亞、西亞延伸。②海路:從合浦郡徐聞縣出發(fā),最遠可航行到印度南部。(2)中國與大秦:97年,甘英出使大秦,抵達波斯灣一帶。(3)中國與日本:東漢時期,倭國派使臣來朝,光武帝賜“漢委(倭)奴國王”金印一枚。3、隋唐時期(1)隋朝①管理:隋煬帝命裴矩駐張掖,掌管通商事務。②海路交流:常駿從南海郡出航到達赤土國,國王遣其子隨常駿來到中國。(2)唐朝①中國與大食國:兩國的接觸,使包括造紙術在內的中國技術傳到了阿拉伯地區(qū)。②中國與日本: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將唐朝文化帶到日本。4、宋元時期(1)宋朝①因北方陸路交通阻隔,海路轉趨發(fā)達。②恢復了唐朝由廣州出發(fā)經(jīng)越南到阿拉伯的舊路。③開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鮮半島的航路。④泉州成為重要的對外貿(mào)易港。(2)元朝①元朝通往歐洲的海陸通道都很通暢。②13世紀,馬可·波羅經(jīng)西亞、中亞抵達中國,后來留下了著名的《馬可·波羅行紀》。5、明清時期(1)特點①致力于維護朝貢體制和朝貢貿(mào)易體系,但民間貿(mào)易和走私貿(mào)易也屢禁不絕。②隨著對外交往增多,清朝對外關系開始緩慢轉型。(2)表現(xiàn)①中俄:1689年,中俄訂立《尼布楚條約》,這是清朝政府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②中英:清政府拒絕了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請求,關上了對英交往的大門?!局R點一秦漢時期的民族關系】1.秦漢時期,大禹傳說盛行于帝國邊緣地帶。例如吳越民眾相信“禹葬會稽”;禹征三苗之說傳播于長江中游洞庭、彭蠡之間;禹生于西羌說流行于西北地區(qū)。這些傳說反映了(
)A.民族交融進程的開啟 B.華夏認同意識的擴展C.邊疆管理政策的成熟 D.中央集權體制的鞏固2.下表是西漢王朝與南越國關系的表述。據(jù)此可知,漢政府對南越國的管理旨在(
)時期表述漢高祖封趙佗為南越王,命其“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悲害”漢文帝遣使譴責趙佗“自立為帝”的行為。趙佗表示“去帝制”“為藩臣,奉貢職”漢武帝平定南越,將其分為九郡,實行與內地統(tǒng)一的制度法令A.踐行以和為貴思想 B.加強邊疆地區(qū)開發(fā)C.因地制宜確保穩(wěn)定 D.維護國家政治統(tǒng)一3.漢朝設有大鴻臚,“掌諸侯及四方歸義蠻夷”;唐朝,除禮部、鴻臚寺外,設主客司負責各族朝見事宜;元朝設有帝師、宣政院等機構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務;明朝的禮部、提督四夷館、五軍都督府等分掌邊疆民族的相關事務;清朝,設置理藩院專理蒙古等民族事務。這反映了中國古代。(
)A.統(tǒng)治者重視對邊疆地區(qū)的管理B.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的鮮明特點C.政治制度的發(fā)展缺乏有效傳承D.邊疆治理呈現(xiàn)與內地一體化的趨勢4.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所著《淮南子·傲真訓》曰:“是故槐榆與橘柚合而為兄弟,有苗與三危通為一家?!枪首云洚愓咭曋?,肝膽胡越;自其同者視之,萬物一圈也?!边@一觀(
)A.夷夏之辨的觀念開始瓦解 B.有利于鑄就民族共同體意識C.推動了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 D.反映出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加快5.《史記》納“四夷傳”(四夷,是古籍對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稱,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于“七十列傳”之中,將蠻夷民族史作為內傳,視作通史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民族史撰寫體例體現(xiàn)了(
)A.民族團結進步的觀念 B.家國同構的基本理念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D.多元一體的心理認同【知識點二隋唐至兩宋時期的民族關系】1.如果能打破“夷夏之辨”等傳統(tǒng)的思想壁壘便可發(fā)現(xiàn),所謂“五胡亂華”的本質是中原王朝控制力衰退與周邊民族勢力崛興所導致的競爭與碰撞,隨之而來的則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出新的制度、文化,呈現(xiàn)出新的社會面貌,進而形成新的“中國”——隋唐國家。據(jù)此推知,這一時期胡漢交融的突出歷史貢獻是(
)A.避免了社會動蕩 B.助力北方各族封建化C.促進了區(qū)域開發(fā) D.推動中國獲得新發(fā)展2.《遼史·百官志》載:“至于太宗,兼治中國(中原),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番不治漢,漢不治番,番漢不同治”,“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边@種二元化的行政體系(
)A.促進了文化心理的認同 B.加速了契丹封建化進程C.適應了民族發(fā)展的差異 D.維系了政權的長治久安3.據(jù)《新唐書》載: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稍稍內屬,即其部落列置州縣。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于令式。唐代這一做法(
)A.標志著民族政策的成熟 B.加強中央對邊疆的垂直管理C.體現(xiàn)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D.使國家出現(xiàn)外重內輕的局面4.《唐六典》記載,“凡軍、州邊防鎮(zhèn)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以益軍儲”,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唐代屯田(
)A.有利于穩(wěn)定均田制 B.強化君主專制集權C.主要基于邊防軍需 D.導致了藩鎮(zhèn)的崛起5.唐高祖曾下詔書說:“畫野分疆,山川限其內外,遐荒絕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宇,懷柔遠人,義在羈縻,無取臣屬。朕祇應寶圖,撫臨四極,悅近來遠,追革前弊,要荒蕃服,宜與和親。”這一政策(
)A.反映了民族政權并立下的時代需求 B.削弱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統(tǒng)治力度C.促進了邊疆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 D.避免了唐朝政府和少數(shù)民族的戰(zhàn)爭【知識點三元明清時期的民族關系】1.內蒙古綏遠地區(qū)的土默特蒙古至清代中期就先后修建了致祭先農(nóng)、關帝、孔子、文昌、觀音等各類廟觀。歸綏哈拉不達鄉(xiāng),本是一個純蒙古族生活區(qū),該鄉(xiāng)有佛殿、龍王廟各一,百姓每年于龍王廟領牲三次。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當時(
)A.社會主流思潮發(fā)生變動B.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C.政府對邊疆的控制加強D.邊疆與內地民族交流交融增強2.清中期規(guī)定:“外人……由澳門來廣,行商應代外人向政府請領通行證?!闭P于減免稅負、停止貿(mào)易與重開貿(mào)易等法令、文書由行商向外商轉達。這表明,當時(
)A.商幫商人的社會地位較高 B.廣州商業(yè)競爭激烈C.政治觀念影響了貿(mào)易形式 D.政府鼓勵對外貿(mào)易3.康熙時期,清朝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明確邊界劃定。條約訂立之初,議政王大臣等奏稱:“鄂羅斯國人,始感戴覆載洪恩,傾心歸化,悉遵往議大臣指示,定其邊界。此皆我皇上睿慮周詳,德威遐播之所致也”。這反映出當時清朝統(tǒng)治者(
)A.近代國界意識的形成 B.宗藩邊防思想的摒棄C.主權國家理念的強化 D.傳統(tǒng)夷夏觀念的固守4.有學者認為,“朝貢制度給中國朝廷帶來的是政治威望,中國一般不干預藩屬國的內部事務,也不要求獲取經(jīng)濟利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朝貢制度也是中國懷柔周邊鄰國維護自身安全的一種手段?!痹谠搶W者看來,中國古代政府推行的朝貢制度(
)A.以軍事經(jīng)濟實力為后盾 B.是推行平等外交的體現(xiàn)C.政治意義大于經(jīng)濟效益 D.是羈縻政策的外交延續(xù)5.清代在內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東北地區(qū)等地設置特別行政區(qū),采取和內地不同的行政管理辦法,例如對內蒙實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這里特別行政區(qū)的設置(
)A.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 B.進一步加強君主的專制權力C.解決了少數(shù)民族的叛亂問題 D.極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知識點四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1.據(jù)朝鮮半島的官修正史《三國史記》記載,新羅一個叫子玉的人被提拔做官,被人質疑其出身較低,無法勝任這個職位。有人告訴國君:“(子玉)雖不以文籍出身,曾入大唐為學生,不亦可用耶?”子玉終得重用。這反映出新羅(
)A.政治制度存在缺陷 B.學習唐朝選官制度C.深受儒家文化影響 D.國君心慕中華文化2.公元166年,漢朝與大秦(古羅馬)進行絲綢的轉手貿(mào)易,大秦派使者出訪東漢;漢朝還與朝鮮、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漢光武帝賜給倭奴國(日本北九州一帶)使者的金印“漢委(倭)奴國王”印。這些史實證明漢代對外交往的特征是(
)A.對外交往以亞洲國家為主要對象B.對外交往的方式呈現(xiàn)多樣化特點C.使者往來為對外關系的主要內容D.對外交往的目的以經(jīng)濟利益為主3.日本遣唐使歸國后大都被國家重用,表3所示為其中部分代表人物。這說明當時日本(
)吉備真?zhèn)錃w國當年被朝廷重用,促進日本模仿唐制進行禮儀、歷法等方面的改革膳大丘在回國后,被天皇任命為日本大學寮助教,推動了日本奈良時代儒家學說的發(fā)展大和長岡在唐學習了十七年的律令刑制,成為日本律法界的權威,并與吉備真?zhèn)涔餐抻喠寺闪疃臈lA.快速完成了封建化 B.全面學習唐朝的政治制度C.深受唐文化的影響 D.借鑒中國建立了集權統(tǒng)治4.下圖是1892年朝鮮全面改革貨幣時發(fā)行的硬幣。對此,袁世凱在給李鴻章的電報中強調,“韓錢向不紀年,近見韓交換局鑄洋式銀銅錢,俱鑄大朝鮮開國若干年,無華年號,以作通寶,殊乖奉朔。倘將來與英倭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二月化糞池微生物活性定期檢測與維護合同
- 創(chuàng)意粉筆畢業(yè)論文答辯框架
- 酒精壁爐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學校物理老師教學方案
- 酒水品鑒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紀念三八婦女節(jié)111周年活動方案
- 伺服系統(tǒng)與工業(yè)機器人課件第6章 伺服驅動器的參數(shù)配置
- 員工股權激勵方案實施細則
- 2025年創(chuàng)意兒童節(jié)活動方案策劃書
- 2025年度護理工作方案
- 2024年貴州省高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DB11∕T 365-2016 鋼筋保護層厚度和鋼筋直徑檢測技術規(guī)程
- 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2023年修訂)全文1500字
- (新版)精益化管理知識應知應會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行政辦事員五級(初級工)考試復習題及答案
- 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中國香氛香薰行業(yè)市場需求規(guī)模與投資效益預測報告2024-2030年
- 對稱性花紋色織物劈花設計
- 《低空航空器起降點基礎設施配置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
-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2023-2024屆八年級下冊期中數(shù)學模擬試題(附答案)
- 質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