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B22DB3213RulesoftheproductiontechnologyforRuihuawheat520basicseed宿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3213/T1011—2019為更好、更快地完善“瑞華麥520”高產(chǎn)良繁技術體系,規(guī)范該品種的原種生產(chǎn)技術,保持純度和優(yōu)良種性,使其能較長時間地應用于生產(chǎn),特制訂本標準。本標準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的規(guī)定編寫。本標準附錄A為規(guī)范性附錄。本標準由宿遷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江蘇瑞華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宿遷市農(nóng)業(yè)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宿遷市農(nóng)畜產(chǎn)品質量檢測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金彥剛、楊超、張洪樹、何井瑞、杜金河、程鳳科、夏中華、楊永樂、任仰濤。1DB3213/T1011—2019瑞華520原種生產(chǎn)技術操作規(guī)程本標準規(guī)定了“瑞華麥520”的術語和定義、原種生產(chǎn)、室內考種、田間管理、種子收獲、保管和檢驗、種子生產(chǎn)檔案。本標準適用于“瑞華麥520”原種生產(chǎn)。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543.1-1995農(nóng)作物種子檢驗規(guī)程總則GB4404.1-2008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T17317-2011小麥原種生產(chǎn)技術操作規(guī)程NY/T2859-2015主要農(nóng)作物品種真實性SSR分子標記檢測普通小麥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育種家種子育種家育成的遺傳性狀穩(wěn)定、特征特性一致的品種的最初一批種子。3.2原種用育種家種子直接繁殖的或按原種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生產(chǎn)的達到原種質量標準的種子。4原種生產(chǎn)用三圃制、兩圃制或株系循環(huán)的方法,生產(chǎn)純度好、質量高的“瑞華麥520”種子,滿足市場需求。4.1采用三圃制生產(chǎn)原種采用單株(穗)選擇、分系比較和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種圃的三圃制生產(chǎn)原種。4.1.1單株(穗)選擇4.1.1.1單株(穗)選擇的材料2DB3213/T1011—2019來源于本地或外地的原種圃、決選的株(穗)行圃和株(穗)系圃、種子繁殖田。也可專門設置選擇圃,進行稀條播種植,以供選擇。4.1.1.2單株(穗)選擇的標準植株性狀、生育期、株型、穗型、抗逆性等主要農(nóng)藝性狀符合瑞華麥520的特征特性。4.1.1.3田間選擇4.1.1.3.1株選:株選分兩步進行,抽穗至灌漿階段根據(jù)株型、株高、葉相、葉色、抗病性和抽穗期等進行初選,做好標記。成熟階段對初選的單株再根據(jù)穗部性狀、抗病性、抗逆性和成熟期等進行復選。4.1.1.3.2穗選:在成熟階段根據(jù)上述綜合性狀進行一次選擇即可。4.1.1.4選擇數(shù)量瑞華麥520屬于半冬性小麥品種,根據(jù)所建株(穗)行圃的面積,每公頃約需4500株或15000穗。田間初選時應考慮到復選、決選和其他損失,適當留有余地。4.1.1.5室內考種對入選單株(穗)在室內分株(穗)脫粒、考種,單株(穗)編號保存。4.1.2株(穗)行圃4.1.2.1建圃經(jīng)室內考種入選的單株(穗)種子在同一條件下按單株(穗)分行種植,建立株(穗)行圃。4.1.2.2播種采用單粒點播或稀條播,行距20cm~30cm,株距4cm~6cm,按行長劃排,排間及四周留50cm~60cm的田間走道。每隔19個株(穗)行設一對照,四周設保護行和25m以上的隔離區(qū)。對照和保護區(qū)均采用同一品種的原種。播前繪制好田間種植圖,按圖種植,編號插牌,嚴防錯亂。4.1.2.3田間觀察記載、鑒定4.1.2.3.1根據(jù)附錄A進行。4.1.2.3.2在幼苗階段、抽穗階段、成熟階段對主要性狀進行觀察記載,參考對照進行鑒定選擇,淘汰典型性不符合標準、有分離或發(fā)生變異的株(穗)行,并做標記。收獲前綜合評價,選優(yōu)去劣。a)幼苗階段:鑒定幼苗生長習性、葉色、長勢、抗病性、耐寒性等;b)抽穗階段:鑒定株型、葉型、抗病性和抽穗期等;c)成熟階段:鑒定株高、穗部性狀、芒、整齊度、抗病性、抗倒伏性、落黃性和成熟期等。對不同的時期發(fā)生的病蟲害、倒伏等要記明程度和原因。4.1.2.4收獲收獲符合瑞華麥520典型性的株(穗)行,進行室內考種,分別脫粒、保管,下年種株(穗)系圃。4.1.3株(穗)系圃4.1.3.1建圃經(jīng)室內考種當選的株(穗)行種子,按株(穗)行分別種植,建立株(穗)系圃。3DB3213/T1011—20194.1.3.2播種每個株(穗)行的種子播一小區(qū),小區(qū)長寬比例以1:3~1:5為宜,面積和行數(shù)依種子量而定。播種方法采用等播量、等行距稀條播,每隔9個小區(qū)設一對照。其他要求同4.1.2。4.1.3.3田間觀察記載、鑒定同4.1.2.3。同時應從嚴掌握典型性狀符合要求的株(穗)系,雜株率不超過0.1%時,拔除雜株后可以入選。當選的株(穗)系分區(qū)核產(chǎn),產(chǎn)量不應低于鄰近對照。4.1.3.4原種圃將當選株(穗)系的種子混合稀播于原種圃,進行擴大繁殖,在抽穗階段和成熟階段分別進行純度鑒定,嚴格拔除雜株、弱株,并攜出田外。及時收獲,妥善保管。4.2采用兩圃制生產(chǎn)原種4.2.1單株(穗)選擇同4.1.1。4.2.2株(穗)行圃同4.1.2。4.2.3原種圃將經(jīng)室內考種決選的株(穗)行種子混合稀播于原種圃,進行擴大繁殖,其他方法同4.1.3.4。4.3采用株系循環(huán)法生產(chǎn)原種從瑞華麥520原種圃或入選的株系圃中選取典型單株,建立不少于500個株行的株行圃,分別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進行田間觀察記載,淘汰不典型株行和單株,從每個入選株行中選擇5株~10株典型株,以備下年繼續(xù)種成不少于500個株行的株行圃,所有入選株行的剩余植株混收用于原種生產(chǎn),依此循環(huán)。5室內考種室內考種應按以下要求:a)對田間入選的單株(穗)材料,考查穗型、芒、護穎顏色和形狀、粒型、粒色、籽粒飽滿度、粒質八個項目。在考種過程中,有一項不合格即行淘汰。b)對田間入選的株(穗)行材料,考查粒型、粒色、籽粒飽滿度和粒質四個項目。符合原品種典型性的,分別稱重,作為決定取舍的參考。c)對田間入選的株(穗)系材料和對照,分區(qū)脫粒、稱重,取樣進行考種??疾轫椖客琤。但要從嚴掌握,并增加千粒重和容重的測定。最后進行綜合評價,決定取舍。d)為統(tǒng)一標準和減少人為誤差,應固定專人,使用的儀器要經(jīng)常檢查校正。6室內考種4DB3213/T1011—2019田間管理應按以下要求:a)原種生產(chǎn)應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良好、排灌方便、前茬一致、地力均勻的地塊,并注意兩年(水旱輪作兩季)以上的輪作倒茬,忌施麥秸肥,避免造成混雜。b)播種前搞好種子精選、晾曬和藥劑處理工作。精細整地,合理施肥,適時播種,確保苗全、齊、勻、壯。c)各項栽培管理技術措施要合理、及時和一致。7種子收獲、保管和檢驗種子收獲、保管和檢驗應按以下要求:a)入選的株(穗)行、系和原種圃收獲后,應在專場及時脫粒曬干,在收獲、運輸、晾曬和脫粒等過程中,嚴防機械混雜。b)入庫前整理好風干(掛藏)室或倉庫,備好種子架、布袋等用具。脫粒后將入選的種子分別裝入種子袋,袋內外各附一個標簽,并根據(jù)田間排列號碼,按順序掛藏。c)風干(掛藏)室或倉庫要專人負責。儲藏期間保持室內干燥,種子水分不超過13%,應注意防止蟲蛀、霉變和混雜以及鼠、雀等危害。d)原種生產(chǎn)單位要搞好種子檢驗,并由種子檢驗部門根據(jù)GB/T3543.1~GB/T3543.7進行復檢。對符合GB4404.1原種標準的簽發(fā)合格證書;對不合格的原種,可根據(jù)情況,提出處理意見。8種子生產(chǎn)檔案建立原種生產(chǎn)檔案,包括種子來源、生產(chǎn)時間、地點和數(shù)量、種子檢驗等資料。5DB3213/T1011—2019(規(guī)范性附錄)小麥原種生產(chǎn)調查記載標準A.1物候期A.1.1出苗期全區(qū)50﹪以上幼苗胚芽鞘露出地面1厘米時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以下均同)。A.1.2抽穗期全區(qū)50﹪以上麥穗頂部小穗(不算芒)露出葉鞘,或在葉鞘中上部裂開見小穗時的日期。A.1.3成熟期大多數(shù)麥穗的籽粒變硬,大小及顏色呈現(xiàn)本品種固有特征的日期。A.1.4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數(shù)。A.2形態(tài)特征A.2.1幼苗習性分蘗盛期觀察,分三級:b)2級半匍匐;A.2.2株型抽穗后根據(jù)主莖與分蘗處垂直夾角,分三類:b)2級中等介于“1”和“3”之間;c)3級松散夾角>30°。A.2.3葉色拔節(jié)后調查記載,分為深綠、綠和淺綠三種,蠟粉多的品種可記為“藍綠”。A.2.4株高從地面至穗的頂端,不連芒,以厘米計算。A.2.5芒6DB3213/T1011—2019分五級:a)1級無芒完全無芒或芒極短;b)2級頂芒穗頂部有芒,芒長5毫米以下,下部無芒;c)3級曲芒芒的基部膨大彎曲;d)4級短芒穗的上下均有芒,芒長40毫米以下;e)5級長芒芒長40毫米以上。A.2.6穗型分五級:a)1級紡錘形穗子兩頭尖,中部稍大;b)2級橢圓形穗短,中部寬,兩頭稍小,近似橢圓形;c)3級長方形穗子上、下、正面、側部基本一致,呈柱形;d)4級棍棒形穗子下小、上大、上部小穗著生緊密,呈大頭狀;e)5級圓錐形穗子下大,上小或分枝,呈圓錐狀。A.3抗逆性A.3.1抗寒性發(fā)生旱情時,在午后日照最強,溫度最高的高峰過后,根據(jù)葉片萎縮程度分五級記載:a)1級無受害癥狀;b)2級小部分葉片萎縮,并失去應有光澤;c)3級葉片萎縮,有較多的葉片卷成針狀,并失去應有光澤;d)4級葉片明顯卷縮,色澤顯著深于該品種的正常顏色,下部葉片開始變黃;e)5級葉片明顯萎縮嚴重,下部葉片變黃至變枯。A.3.2抗旱性發(fā)生旱情時,在午后日照最強,溫度最高的高峰過后,根據(jù)葉片萎縮程度分五級記載:a)1級無受害癥狀;b)2級小部分葉片萎縮,并失去應有光澤;c)3級葉片萎縮,有較多的葉片卷成針狀,并失去應有光澤;d)4級葉片明顯卷縮,色澤顯著深于該品種的正常顏色,下部葉片開始變黃;e)5級葉片明顯萎縮嚴重,下部葉片變黃至變枯。A.3.3抗倒伏性分最初倒伏、最終倒伏兩次記載,記載倒伏日期、倒伏程度和倒伏面積,以最終倒伏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倒伏面積為倒伏部分面積占小區(qū)面積的百分率。倒伏程度分五級記載:a)1級不倒伏;b)2級倒伏輕微,植株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0°;c)3級中等倒伏,傾斜角度30°~45°(含45°);d)4級倒伏較重,傾斜角度45°~60°(含60°);7DB3213/T1011—2019e)5級倒伏嚴重,傾斜角度60°以上。A.3.4熟相根據(jù)莖葉落黃情況分為好、中、差三級,以1、3、5表示。A.4病蟲害A.4.1銹病對最主要的銹病記載普遍率、嚴重度和反應型:a)普遍率目測估計病葉數(shù)(條銹病、葉銹?。┱既~片數(shù)的百分比或病稈數(shù)的百分比;b)嚴重度目測病斑分布占葉(鞘、莖)面積的百分比;c)反應型分五級:1)1級免疫完全無癥狀,或偶有極小淡色斑點;2)2級高抗葉片有黃白色枯斑,或有極小孢子堆,其周圍有明顯枯斑;3)3級中抗夏孢子堆少而分散,周圍有褪綠或死斑;4)4級中感夏孢子堆較多,周圍有褪綠現(xiàn)象;5)5級高感夏孢子堆很多,較大,周圍無褪綠現(xiàn)象。對次要銹病,可將普遍率與嚴重度合并,分為輕、中、重三級,分別以1、3、5表示。A.4.2赤霉病記載病穗率和嚴重度:a)病穗率目測病穗占總穗數(shù)百分比;b)嚴重度目測小穗發(fā)病嚴重程度,分五級:2)2級1/4(含1/4)以下小穗發(fā)病;3)3級1/4~1/2(含1/2)小穗發(fā)??;4)4級1/2~3/4(含3/4)小穗發(fā)??;5)5級3/4以上小穗發(fā)病。A.4.3白粉病一般在小麥抽穗時白粉病盛發(fā)期分五級記載:a)1級葉片無肉眼可見癥狀;b)2級基部葉片發(fā)病;c)3級病斑蔓延至中部葉片;d)4級病斑蔓延至劍葉;e)5級病斑蔓延至穗及芒。A.4.4紋枯病冬麥區(qū)小麥齊穗后發(fā)病高峰期剝莖觀察:a)1級無病癥;b)2級葉鞘發(fā)病但未侵入莖稈;c)3級病斑侵入莖稈不足莖周的1/4(含1/4);DB3213/T1011—2019d)4級病斑侵入莖稈莖周的1/4~3/4(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洞蟮販y量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晉中師范高等??茖W?!毒W(wǎng)絡及其計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對外經(jīng)濟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藝術職業(yè)學院《文獻目錄與信息檢索》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海南省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貴州中醫(yī)藥大學時珍學院《安全經(jīng)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遼寧省七校協(xié)作體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卷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漯河醫(yī)學高等專科學?!秺W林匹克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輕工職業(yè)學院《阿拉伯文學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教科版 二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 中國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急診治療指南
- 部編版六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學會反思》教案
- 人教版體育與健康四年級-《障礙跑》教學設計
- DB32-T 2860-2015散裝液體化學品槽車裝卸安全作業(yè)規(guī)范-(高清現(xiàn)行)
-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完整)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tǒng)安全要求規(guī)格書編制導則
- 福利院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25頁)
- 環(huán)境空氣中臭氧的測定
- 第七章 化學物質與酶的相互作用
- 機械畢業(yè)設計論文鋼筋自動折彎機的結構設計全套圖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