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子》四章第二課時高二年級
統(tǒng)編版
語文
選擇性必修上冊
第二單元《道德經(jīng)》內容博大精深,涵括百家,包容萬物。寥寥五千言,濃濃人生道,對后世影響深遠。
《老子》之書,上可以明道,中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
——魏源不讀《道德經(jīng)》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魯迅學習目標繼續(xù)疏通文本,理解文章內容,積累經(jīng)典語句。理解老子的觀點,學習理性思考,提升辯證思維品質。感悟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探究其現(xiàn)實意義。
學習目標單元研習任務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情境任務
情境任務:創(chuàng)造性繼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學習活動:策劃校園“啟悟”文化論壇,學習寫一篇發(fā)言稿。發(fā)言主題: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
要求:品先哲之言悟圣賢之道
分享你的學習心得
學習方法讀其文
解其意
品其言
悟其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qiǎ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學習任務』讀其文老子這樣說(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簩W習任務』解其意老子這樣說(第三十三章)認識別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明達。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算堅強。知道滿足的人能夠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喪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夠長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長壽。如何理解“知人者”與“自知者”、“勝人者”與“自勝者”?老子認為哪種人境界更高?為什么?『學習任務』品其言知人者了解別人,知人不知已,知外不知內,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已,了解內心,內外皆明,是心靈之明。反省自身,把握自己,體察生命本質勝人者憑借外在力量戰(zhàn)勝別人,只是有力量自勝者憑借內在意志戰(zhàn)勝自我,克制欲望,摒除雜念,把控自己,達到無所不容、物我兩忘的境界,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強者老子為什么這樣說?老子為什么這樣說?
『學習任務』品其言
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兩句話?(1)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
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滿足于現(xiàn)狀,也不是滿足于物質充裕,而是對自知、自勝的程度達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滿足,這才算富有。知足者,不失“自知”“自勝”立身之本,才可以立身長久。
(2)強行者有志——死而不亡者壽
強行者,自知自勝,并努力奮進,求道不息,身死道存,與道同在。這樣的人身體雖然消失,但他所傳承的道仍然存在,才稱得上長壽不朽。
(參見饒尚寬譯注《老子》,中華書局2006版)
在這一章里老子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老子的人生智慧『學習任務』悟其道
理解章旨兩兩比較
辨析告訴人們:人生唯有自知,自勝,自強,才能實現(xiàn)天地之志,與道長存。知人
自知勝人
自勝知足
強行不失其所
死而不亡『學習任務』讀其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粺o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jī)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這樣說(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安穩(wěn)
持守
征兆
謀劃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脆弱
同“判”,分離散失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于未有,于未亂:狀語后置。于,在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時容易分離,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沒有發(fā)生前就早做準備,要在禍亂沒有產(chǎn)生前就處理妥當。老子這樣說『學習任務』解其意老子的人生智慧『學習任務』品其言
悟其道
本章首先指出事物在“安”“未兆”“脆”“微”的階段容易處理的四種情況,提出做事就要“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第一層: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這就是說,見事相之未顯,睹事理之微茫,治之于事物將動未作之際,這樣既可用力優(yōu)省,又可避患蔓延。反之,若等事相已顯而為之,則欲其成而反??;等事態(tài)已亂而治之,則欲其平而反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léi土;
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
一筐土。累,同“蔂”,土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動手去做的就會失去(強作妄為就會敗事。為,妄為)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不妄為,指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兩臂環(huán)抱起來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土臺,是從一筐筐土建筑起來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強作妄為就會敗事,執(zhí)意把持就會失去。所以,圣人不妄為,因此不會敗事;不強行把持,因此不會失去。老子這樣說『學習任務』解其意關于“圣人”的定位,道家與儒家一樣嗎?
“圣人”: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倫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則體任自然,拓展內在的生命世界,
揚棄一切影響身心自由活動的束縛。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無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無所作為,
而是不過多地干預,不違背客觀規(guī)律,不妄作為。老子的人生智慧『學習任務』品其言
悟其道
(1)大由小發(fā)展而來。(2)為之于細微,終成其大。
提出做事就要“慎終如始”,心意不可松懈,一點一滴去完成,這樣才能“無敗事”
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yè)。
圣人順應自然,不干擾,不妄為,心理不偏執(zhí);自然少有失敗;而為者、執(zhí)者必然敗之、失之。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老子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作比喻說理。列舉三個事物由小而大、由近至遠的事例。闡釋抽象的“道”:事物從量到質漸變的規(guī)律。談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辯證法。第二層:比較閱讀
《老子》第六十四章荀子《勸學》比較閱讀《老子》第六十四章《荀子《勸學》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共同之理任何大的事物總是由小的東西發(fā)展起來的,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的漸進過程。不同認識老子認為人們做事情,要對在這個過程中,凡有可能發(fā)生禍患的環(huán)節(jié)給予特別注意,杜絕它的出現(xiàn);同時,要尊重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可過于人為干預,以強力為之。荀子則認為人們應該積極進取,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民之從事,常于幾jī成而敗之。
做事
接近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一“欲”,動詞,想往。
二“欲”,名詞,想往的東西。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彌補、補救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人們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使事情失敗了。審慎面對事情的終結,一如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使事情失敗了。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重視難得的貨物,圣人總是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常犯的過錯,來輔助天地萬物的自然發(fā)展,而不敢妄加干預。老子這樣說『學習任務』解其意
2.圣人為什么能夠終成大業(yè)?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圣人能補救眾人經(jīng)常犯的錯誤,能輔助萬民順應自然本性,順勢而為,不妄為,不強為,所以圣人能夠終成大業(yè)。
1.一般人為什么“常于幾成而敗之”?
沒有以慎重態(tài)度對待事情的終結,沒有注意細微和小節(jié),所以“常于幾成而敗之”。
始終謹慎從事,才不會出現(xiàn)失敗?!簩W習任務』品其言理解章旨
老子的人生智慧
①處理事情要“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做事要有預見性,要見微知著,
要居安思危,處盛防衰。②做事要循序漸進,慎終如始,堅持到底。③圣人的做法,是按自然規(guī)律做事,無為無執(zhí),所以無敗無失。引出了“無為而治”思想的具體做法,并告誡世人遵守自然無為之道。
『學習任務』悟其道探究內涵
拓展閱讀
以經(jīng)解經(jīng)
第六十三章(節(jié)選)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xiàn)遠大(目標)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
天下的難事,一定從容易的地方做起;
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做起。因此,圣人始終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老子》四章
主要內容《老子》四章選文,表現(xiàn)了老子的思想主張,涉及修身養(yǎng)性、治國理政。1.辯證分析“有”“無”的關系;2.告誡我們不要“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不可急躁冒進;3.提醒我們加強個人品德修養(yǎng),重在修身;
強調了人要“自知”“自勝”“知足”“強行”。4.告訴我們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道理,要慎終如始。
要依照自然規(guī)律,從小事做起,“無為而治”。
??課堂小結【寫作特色】1.善于運用具體形象表現(xiàn)抽象哲理。以生活現(xiàn)象或社會現(xiàn)象舉例說理,以具體事物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轂”“器”“室”說明世間萬物都存在“有”和“無”的對立統(tǒng)一,“有”“無”相依相生。2.善用逆向思維。善于從常人思維的反面提出問題從而達到正面說理的效果。如“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等,都體現(xiàn)了老子的逆向思維。3.語言凝練精妙,多用格言、警句。《老子》中,多用方言、諺語、格言、警句。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濃縮了歷史和現(xiàn)實生活的經(jīng)驗教訓,閃耀著思想之光??偨Y全文總結全文
《老子》四章從修身、處事、養(yǎng)生、治國各個方面闡明"道”。
中國哲學一向關注人生和政治問題,這些問題的討論,往往落到倫理道德的圈子里。
老子思想的價值還在于,將思考的范圍由人生擴展到整個宇宙。
中華文化經(jīng)典,是中華文化長河中歷經(jīng)砥礪的智慧結晶。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文章中,引經(jīng)據(jù)典,生動傳神,寓意深邃,極具啟迪意義。
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展望十九大描繪的我國發(fā)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藍圖時,引用了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名句“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指出要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善于用典,在新樣態(tài)中詮釋傳統(tǒng)經(jīng)典,在娓娓道來中展現(xiàn)經(jīng)典魅力。
大量地借鑒了中華歷史文化的精華,
并緊密結合當前的現(xiàn)實情況,
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
《習近平用典》一書中記錄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對接與交融。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風范的當代體現(xiàn)。授課人語典籍如燈,照亮世人。
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應該主動去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從中吸取力量,涵養(yǎng)本領。
課后完成學習任務:
創(chuàng)造性繼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活動任務:策劃校園“啟悟”文化論壇,學習寫作一篇發(fā)言稿。發(fā)言主題: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
要求:品先哲之言悟圣賢之道
分享你的學習心得做勇于擔當?shù)奶锰谩熬印弊鰞刃某坏挠朴啤笆ト恕比松鷨⒌?
用儒家思想進取,用道家智慧煉心?!叭恕敝x謝觀看《老子》四章答疑課高二年級
統(tǒng)編版
語文
選擇性必修上冊
第二單元課后作業(yè)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1.
典籍如燈,照亮世人。老子曾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請把老子關于量變和質變的辯證觀點遷移到日常生活中,請你圍繞學習、讀書等生活經(jīng)歷,談談你的啟示。
請大家討論交流、互相分享。參考示例:
智慧的老子用這幾句話對質量互變作了形象化表述,尤其強調了積累量的重要性。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結果。這句話勉勵人們無論是干什么都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要把遠大理想和實干精神結合起來,既要志存高遠,又要腳踏實地、艱苦努力。只有量的積累突破度時,才能出現(xiàn)質的飛躍,才能升級遞進。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2.
漫漫人生路,要在風雨中鏗鏘前行,要在紛擾的變數(shù)中永不言敗,必應有一套應對的智慧法寶。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人對待自我的態(tài)度。請結合《老子》第三十三章的內容,談談你得到的啟示。參考示例:
老子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古人云:“人貴有自知之明?!兵r鳥身重翅小,不妄想飛向藍天;海豚無腳不徒勞爬上陸地。茫茫人海,蕓蕓眾生,自知者能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成就一番事業(yè);不自知者往往一念之間前功盡棄,貽人笑柄。韓信因為自知,他才能臨磨難而不茍,愈挫而愈奮,最終,他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幫助劉邦平定天下。而馬謖雖熟讀兵書,深諳兵法,但他最大的悲劇就在于無知,對于自身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滑板禮儀知識培訓
- 頂棚清洗施工方案模板
- 燒傷患者的液體管理
- 鹽堿地綠化施工方案
- 益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董h(huán)境工程土建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紐約大學《臨床輸血學檢驗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然水源治理方案范本
- 《優(yōu)化客戶交流的藝術》課件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學院《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實驗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c級危房加固施工方案
- 某電站雙曲拱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藥品零售業(yè)中可持續(xù)采購的最佳實踐
- 人教版(2015)五年級下學期信息技術第6課視頻知識一起學 教案
- Python語言程序設計(工作手冊式)【實訓題目-含答案】5 字符串與文件答案版
- 抵押變更協(xié)議書模板
- 新聞事業(yè)管理自考資料
- 中醫(yī)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研究進展
- (高清版)JTT 529-2016 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用塑料波紋管
- 實驗室安全與管理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第10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工人運動的開展【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單位二十條重大隱患判定標準釋義(中化協(xi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