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編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教材文言文復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庖丁解?!穇第1頁
2024年部編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教材文言文復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庖丁解牛》_第2頁
2024年部編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教材文言文復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庖丁解?!穇第3頁
2024年部編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教材文言文復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庖丁解牛》_第4頁
2024年部編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教材文言文復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庖丁解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部編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課時2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庖丁解?!?/p>

一、基礎梳理

1.通假字

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義

①鼓瑟希

②衰春者

③唯求則非邦也與

④若然何然

⑤技竄至此乎

⑥批大郃

答案①同“稀”,稀疏②同“暮”,晚③同“歟”,語氣助詞,表示疑問④同“響

聲響⑤同“盍”,何、怎么⑥同“隙”,空隙

2.古今異義詞

詞語例句解析(古今義)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會同如含回,端章甫

今義:跟有關方面會合起來(辦事)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讓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今義:不允許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理依乎天理

今義:天然的道理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固然因其圉然今義:連詞,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

轉折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雖然里然,每至于族

今義:連詞,表轉折關系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行為視為止,行為遲

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活動

答案①古代諸侯朝見天子的通稱②不謙讓③牛體的自然結構④牛體本來的結構⑤

雖然這樣⑥兩個詞,行動因為(這個)

3.多義實詞

1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部編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詞語例句意義

①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東南飛》)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③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

⑴方

④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傳》)

⑤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⑥方欲發(fā)使送武等(《蘇武傳》)

①亦各言其志也

②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⑵言

③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

④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過秦論》)

①嘻,善哉

②耆刀而藏之

③素停留侯張良(《鴻門宴》)

⑶善

④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

⑤善萬物之得時(《歸去來兮辭并序》)

⑥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蘇武傳》)

①速庖月更刀

②每至于原

(4)族③士大夫之鍛(《師說》)

④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殊矣(《過秦論》)

⑤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答案(1)①方形,跟“圓”相對②計量面積用語,多用以計量土地,后加表示長度的數詞

或數量詞,表示縱橫若干長度的意思③方法、辦法④方正、正直⑤合乎禮義的行事準

則⑥正、才⑵①說、談②話③字④著作⑶①表示同意的答詞,可譯為

“好”“對”②揩拭③交好④擅長、善于⑤羨慕⑥好的(4)①眾、一般的②(筋

骨)交錯聚結的地方③指一類人④家族

⑤滅族

4.詞類活用

例句活用類型及釋義

①可使是民

②戟瑟希

2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部編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③喘草事

④風乎舞雪

⑤三子者出,曾皙辰

⑥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⑦而刀刃者無序

⑧視為止

⑨良庖歲更刀

答案①使動用法,使……富足②名詞作動詞,彈奏③名詞作動詞,端,穿著禮服;章

甫,戴著禮帽④名詞作動詞,吹風⑤名詞作動詞,落在后面⑥形容詞作名詞,小,小

相;大,大相⑦形容詞作名詞,厚度⑧動詞作名詞,目光⑨名詞作狀語,每年

5.特殊句式

例句句式特點(指出標志詞)

①不吾知也

②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③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④以吾一日長乎爾/異乎三子者之撰

⑤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饃/為國以禮

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⑦技經肯繁之未嘗

⑧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硼

答案①賓語前置句,標志詞:不(否定詞)、吾(人稱代詞)②賓語前置句,標志詞:何(疑

問代詞)、以(動詞)③固定句式,標志詞:何如④狀語后置句,標志詞:乎⑤狀語后置

句,標志詞:以⑥定語后置句,“五六人”“六七人”分別是“冠者”和“童子”的定語

⑦賓語前置句,標志詞:之⑧狀語后置句,標志詞:于[也是賓語前置句,標志詞:是(賓

語)、以(介詞)]

6.出自《庖丁解?!返某烧Z

成語釋義

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②形容做事熟練,輕而易舉。

③形容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

在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意思?,F在形容對自己的現狀或取得的

3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部編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成就非常得意。

⑤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從骨頭接合處劈開,無骨處則就勢分解。比喻善于從關鍵處入手,順利

解決問題。

不必憑借感官,而憑借精神思維。指對某種事物有透徹了解,或技藝純

熟,操作起來得心應手。

⑧將刀擦凈,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答案①庖丁解牛②游刃有余③目無全牛④躊躇滿志⑤切中肯繁⑥批郤導嶷⑦

官止神行⑧善刀而藏

7.文化常識

(1)《論語》:是一部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的言行,由輯錄。

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有關儒家思想的首要經典,后來與

、、《中庸》合稱“四書”。《論語》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

連屬;言簡意豐,含蓄凝練,包含了孔子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

⑵關于“子”:①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單獨使用時相當于“您”;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對人

的尊稱,如孔子、孟子。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子”特指______0②因“子”是對男子

的尊稱,所以春秋時期男子取字常在字前加“子”,如子路、子產、子犯。

(3)宗廟:我國的宗廟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yōu)橥鲮`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是儒教

徒活動的場所。帝王的宗廟制是七廟、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

準設廟。同時,宗廟是供奉歷朝歷代國王牌位、舉行祭祀的地方。文中的“宗廟之事”就是

指諸侯祭祀祖先的事。

(4)?。涸诠糯般濉焙汀霸 备饔兴?。“沐”指;“浴”指,相當于

今人所說的洗澡。

(5)庖?。骸岸 笔敲?,“庖”是,表明職業(yè)。對一些以技藝為職業(yè)的人,稱呼時常

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他的職業(yè)的字眼,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人的職業(yè)身份。又如《師說》中

的“師襄”,“師”意為,表明職業(yè)。

(6)桑林:傳說中商湯時的名。它本是一種大型的、國家級的祭祀活動,性質與祭

“社”(土地神)同。

答案(1)語錄其門人及再傳弟子《大學》《孟子》(2)孔子(3)天子諸侯(4)洗

頭洗身體(5)廚師樂師(6)樂曲

二、重點鞏固

(一)名句默寫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部編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為打消弟子在談論個人志向時的疑慮,說:

a,,

,O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表示,對于一個夾在大國之間又

“,”的“千乘之國”,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變得勇

敢并懂規(guī)矩。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表示,治理一個小國,他用三年時間,

“";至于禮樂教化則““。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在談自己的志向時,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

暮春時節(jié),穿著春服,五六個成人,六七個童子,",",

唱著歌回去。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在談自己的志向時,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

暮春時節(jié),“”,成人和童子十幾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雪臺吹吹風,

然后““。

答案(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2)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鍵(3)可使足民以俟君

子(4)浴乎沂風乎舞零(5)春服既成詠而歸

(二)語句翻譯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雪,詠而歸。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嶷,因其固然,技經肯繁之未嘗,而況大輒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暮春時節(jié),春天的衣服已經穿定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里

洗洗澡,在舞雪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走回來。(得分點:“莫”,同“暮”;“既”,已

經;“冠者”,成年人;“童子”,少年;數量詞的定語后置;“浴乎沂,風乎舞零”,狀

語后置句;“風”,吹風)

⑵治國要用禮,(可是)他(子路)的話毫不謙讓,所以我笑他。(得分點:“為”,治理;“不

讓”,不謙讓;“是故”,因此;“哂”,笑)

(3)依照牛體的自然結構,擊入大的(筋骨連接處的)縫隙,引刀進入(骨節(jié)之間的)空處,順著牛

體本來的結構,脈絡相連和筋骨相結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嘗試,更何況大骨呢?。ǖ梅贮c:

“批”,擊;“導”,引導,這里指引刀進入;“因”,順著;賓語前置句)

(三)基礎雙練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5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部編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貞觀初,嶺南諸州奏言高州酋帥馮盎反叛。唐太宗詔將軍藺薯發(fā)數十州兵討之。魏征諫

口:“中國初定,瘡痍未摹。且馮盎若反即須及中國未寧交結遠人分兵斷險破掠州縣署置官

司何因告來數年兵不出境此則反形未成.無容動眾。今若遣使,分明曉諭,必不勞呼參,自

致闕庭?!碧趶闹瑤X表悉定。貞觀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蠻國,表疏不順,請發(fā)兵討

擊之。”竟不討之。貞觀十九年,太宗將親征高麗,尉遲敬德奏言:“車駕若自往遼左,皇

太子又監(jiān)國定州,東西二京,雖有鎮(zhèn)守,終是空虛。且邊隅小國,不足親勞萬乘。伏請杳之

良將,自可應時摧滅?!碧陔m不從其諫,而識者是之。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論征伐》,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且馮盎若反/即須及中國未寧/交結遠人/分兵斷險/破掠州縣/署置官司/何因告來數年/兵不

出境/

B.且馮盎若反/即須及中國未寧交結/遠人分兵斷險/破掠州縣/署置官司/何因告來/數年兵

不出境/

C.且馮盎若反/即須及中國未寧/交結遠人/分兵斷險/破掠州縣/署置官司/何因告來/數年兵不

出境/

D.且馮盎若反/即須及中國未寧交結/遠人分兵斷險/破掠州縣/署置官司/何因告來數年/兵

不出境/

答案A

解析“交結遠人”中,“遠人”作“交結”的賓語,中間不宜斷開,排除B、D兩項;“何

因告來數年”中,“數年”表示時間,是修飾“告”的,作后置狀語,中間不宜斷開,排除

C項。故選A。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必不勞師旅”與“加之以師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兩句中的“師旅”

含義相同。

B.“瘡痍未復”與“師道之不復”(《師說》)兩句中的“復”字含義相同。

C.“車駕若自往遼左”與“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登泰山記》)兩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