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微生物及檢驗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5/17/wKhkGWdbiUKAXKjAAAGQDuQiPX8959.jpg)
![動物微生物及檢驗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5/17/wKhkGWdbiUKAXKjAAAGQDuQiPX89592.jpg)
![動物微生物及檢驗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5/17/wKhkGWdbiUKAXKjAAAGQDuQiPX89593.jpg)
![動物微生物及檢驗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5/17/wKhkGWdbiUKAXKjAAAGQDuQiPX89594.jpg)
![動物微生物及檢驗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5/17/wKhkGWdbiUKAXKjAAAGQDuQiPX895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物微生物教案(首頁)
授課時間:教案編寫時間:年4月
課程名稱動物微生物及檢驗學分4學分總學時:60學時
講授:34學時
課程性質必修課(V)理論課(J)選修課()實驗課(J)實驗:26學時
教學實習: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
12學時
教材:
李舫主編.動物微生物及檢驗.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
教學參考書:
郭萬柱等主編.動物微生物學.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997
蔡寶祥等主編.家畜傳染病學(三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
教材
和
主要參考
資料
動物微生物是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必修的重要專業(yè)根底課。通過本課程的學
習,使學生認識和掌握微生物的特性,特別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及其所引
教學目的起畜禽傳染病的一般規(guī)律,學會微生物的檢驗方法,能從發(fā)病動物中別離、
和培養(yǎng)引起疫病的微生物并確定其種類,為后期的獸醫(yī)衛(wèi)生檢驗、動物流行
教學要求病及防治技術等有關課程打下堅實的根底。
重點:細菌、病毒、其它微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檢驗及免疫學有關知
識,特別是對細菌和病毒的檢驗是本課程的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
難點:病毒的形態(tài)與化學結構、獸醫(yī)臨床各種微生物的特性、免疫學
和難點
知識和變態(tài)反響是本課程的難點。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1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第一篇微生物根本常識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緒言第1章細成(-)學時2學時講授:34學時
第1節(jié)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一)實驗:26學時
教學實習:12學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
時
緒言
一、根本概念: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學及動物微生物學
二、本課程的地位、任務和學習內容
三、本課程教學的根本要求
四、微生物學與免疫學開展簡史
教學主要內容第1章細菌總論
第1節(jié)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一)
一、細菌的大小二、外形與排列
三、細菌的根本結構
1、細胞壁2、細胞膜3、核體4、細胞質
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2、了解微生物學的開展簡史;微生物與自然界、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的關系
教學目的4、熟悉本課程的要求與學習方法
和5、掌握細菌的形態(tài)、細菌的根本結構和特殊結構的有關內容
教學要求
重點:微生物的概念;細菌的形態(tài);細菌的根本結構和特殊結構的功能。
教學重點
難點:微生物學的開展史;微生物與自然界的關系;真核型微生物與原核
和
型微生物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
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幾類?
復習
2、原核型微生物和真核型微生物有何不問?
思考題
3、細菌的根本結構有哪些?有何作用?
教學
理論講授、啟發(fā)式教學、注意師生互動
方法
新課1、微生物與人類日常生活
導入2、微生物與人類和動物傳染病的關系
第一章:微生物的形態(tài)與結構
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著許多肉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它們結構簡單,繁殖迅
速,必須借助光學顯微鏡甚至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稱為微生物。
2、病原微生物(病原體)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對人類和植物是有益的,僅有一小局部微生
物對人類和動植物是有害的,能引起人類和動植物的疾病。這種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稱
為病原微生物。
3、條件性病原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僅在一定條件下引起疾病,稱為條件性病原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種類根據(jù)微生物的生物學性狀不同,可將微生分為細菌、真菌、放線菌、
螺旋體、霉形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和病毒八大類。
1、病毒僅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是非細胞結構的微生物。
2、真菌屬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胞漿中有完整的細胞器,細胞核有核膜與核。
三、細菌的形態(tài)
1、細菌的大小細菌的大小通常用微米為測量單位,Wm=l/1000mm。
球菌的直徑為0.2?1.25沖1;
大型桿菌為0.2?1.25x3?811m[寬x長);
中型桿菌為0.5?lx2~3Hm(寬x長);
小型桿菌為0.2?04x0.7?1.5即(寬x長);
螺旋菌為0.3?1x1?5(Him(兩點間的距離)。
各種細菌的大小有一定的差異,既使是同一種細菌的大小也受菌齡、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影響。
但在一定范圍內各種細菌的大小,是相對穩(wěn)定的,并具有明顯的特征,可作為鑒定細菌種
類的一個重要依據(jù)。
2、細菌的形態(tài)和排列
⑴球菌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雙球菌呈一個平面分裂,菌體成對排列;
鏈球菌在一個平面分裂后,呈鏈狀排列;
葡萄球菌在多個不同角度的平面上作不規(guī)那么的分裂,分裂后菌體堆集成葡萄患狀。;
四聯(lián)球菌在兩個垂直的平面先后分裂兩次而形成的;
八疊球菌在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先后分裂三次而形成的。
⑵桿菌呈桿狀或近似桿狀。
根據(jù)桿菌的形態(tài)可分以下幾種:
平而直、彎曲、兩端鈍圓、兩端平切、短粗呈卵圓形、呈圓柱狀、分枝狀、棒狀。
根據(jù)桿菌的排列方式分以下幾種:
單在每個桿菌單獨存在;
成對每兩個相菌相連接,呈三種狀態(tài);
成鏈多個桿菌連在一起呈一條鏈;
成叢多個桿菌堆積在一起;
不規(guī)那么桿菌排列無規(guī)律。
⑶螺旋菌有兩到三個以上的弧形。螺旋菌包括弧菌和螺菌兩種,其中有一個弧線的叫弧
菌,有兩個以上弧線的叫螺菌。
細菌的結構
根本結構:
1、細胞壁是細菌細胞最外層的壁,無色透明,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可使細菌保持一
定的形狀,保護細菌細胞免受外界因素的損害。細胞壁上有很多微細的小孔,它和胞漿膜
一起共同維持細菌細胞內部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
2、細胞膜胞漿膜圍繞于胞漿的外面,是緊貼在細胞壁內柔軟而有彈性的薄膜"它的主要
成分是類脂質和蛋白質。
3、細胞漿胞漿膜內包含著一種均質透明的膠體,稱作細胞漿。其根本成分是水分、蛋白
質、核酸、脂類以及少量的糖類和無機鹽類等。
第二節(jié):真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
一、真菌的概念:是一大類結構比擬復雜的微生物,無根、莖、葉的分化,不含葉綠素,
屬于營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型微生物。
二、概述:真菌的繁殖方式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方式。真菌和細菌一樣,廣泛分布
于自然界,存在于土壤、水、空氣以及生物體中。真菌與人類關系密切,在工農業(yè)生產方
面又廣泛的應用,例如:|發(fā)酵用的酵母、釀酒用的曲種、根霉、產生青霉素等抗生素以及
中藥中的神曲,干酵母等都屬于真菌類微生物。
絕大多數(shù)真菌對人類是有益的,還有一局部對動物有病原性,目前知道的病原性真菌
不到50種,其中只有十幾種可引起致死性傳染病,因此根據(jù)真菌侵害機體部位的不同將病
原真菌分為三種類型:
(1)淺表侵害性真菌:侵害皮膚及被毛等,如毛癬菌屬及小抱子菌屬引起的皮膚霉菌病
等。
(2)深部侵害性真菌:侵害機體深部組織及內臟(也可侵害體表及皮下組織)而引起疾
病,如|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隱球菌及雞曲霉菌病的曲霉慘。
(3)全身中毒性真菌,由于某些真菌在飼料等物的寄生過程中產生毒性物質,動物采食
了這種污染的飼料后,即可發(fā)生中毒。如產生黃曲霉素的黃曲霉,甘薯黑斑病中毒的甘薯
黑斑病毒等。
三、真菌的分類:我們根據(jù)直菌產生的菌落類型、有無菌絲體、菌絲體的形狀、抱子的形
成方式和特點|等可將真菌分為4綱:
1.|子囊菌綱:此類真菌屬除酵母菌外,其他菌絲都很興旺,都形成菌絲體,菌絲有麗。
無性繁殖方式分裂殖、芽殖或形成電子。
2.|擔子菌綱:菌絲分隔,屬多細胞真菌|,銹菌、黑粉菌屬于此綱,
3」藻狀菌綱:是最小的一綱,菌絲不分隔,菌絲直徑寬,呈管狀,菌絲中有細胞瓦"
4.|半知菌綱:又稱不完全菌綱,菌吆分隔,為多細胞,|此綱有性階段還未發(fā)現(xiàn),但能使動
物和人致病的真菌多屬此綱。
真菌的分類要求大家了解,不做重點要求。
四、真菌的形態(tài)學分類:
根據(jù)真菌的形態(tài)及結構,將真菌分為單細胞性真菌和多細胞性真菌兩大形態(tài)學類:第一
類是有致病作用和無致病作用的單細胞性真菌,習慣上將這類真菌統(tǒng)稱為酵母菌,酵母樣
真菌。第二類是多細胞真菌,如毛霉和皮霉等,有菌絲和胞子共同組成,習慣上稱為霉菌
或絲狀真菌。
下面我們重點介紹單細胞真菌(酵母菌)和多細胞真菌(霉菌)的形態(tài)、大小、構造,
以及繁殖狀況。
(一)酵母菌的概念、形態(tài)、構造、繁殖
1.概念:|單細胞真菌,一般為球形、卵形或橢圓形,稱為酵母菌。有些酵母菌可以互相逐
|接成假菌絲,但其主要以單細胞生活為主。|和霉菌的主要區(qū)別是不形成真正的菌絲。
2.形態(tài):酵母菌菌落和其他細菌相類似,恒菌落大而厚,不透明,外表光滑、濕潤、粘稠:
多數(shù)呈乳白色,少數(shù)為粉紅或紅邑-
3.構造:酵母菌有典型的細胞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等,核外有核膜包圍
個體比細菌大的多,大小為5-30X1-5微米左右,在高倍顯微鏡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4.繁殖:酵母菌長到一定的大小,就在細胞一端長出突起,逐漸長大,最后和母體分開,
這種無性繁殖方式叫出芽,有的酵母菌還可以進行有性繁殖,兩兩結合形成子囊抱子,然
后形成新個體。
★出芽:
★有性繁殖:
(二)霉菌的形態(tài)、大小、構造、繁殖
1」霉菌由菌絲和徇子構成,它是微生物中數(shù)量最大的菌類,廣泛存在于土壤中,比其他微
生物更能耐受酸性環(huán)境,空氣中有很多抱子漂游「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菌絲和電子
菌絲的概念:真菌的抱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生出芽體,稱芽管,芽管逐漸延長成絲狀,
稱菌絲。菌絲體:菌絲繼續(xù)生長分支交織成團,稱菌絲體。菌絲體一局部菌絲伸入營養(yǎng)基
質,吸取營養(yǎng)成分,稱營養(yǎng)性菌絲體,另一局部菌絲伸向空氣中,稱為氣生菌絲,產生抱
子的菌絲叫繁殖菌絲。
菌絲的形態(tài)特征一般有六種:單純菌絲(有色或無色的管狀組織,有橫隔或無橫隔)、
球拍狀菌絲(橫隔部位一端膨大,排列規(guī)那么)、梳狀菌絲(菌絲一側有不規(guī)那么的、凸起
的)、螺旋狀菌絲(象彈簧樣有規(guī)律的旋轉)、鹿角狀菌絲(菌絲頂端呈不規(guī)那么分支,似
鹿角狀)、結節(jié)菌絲。
★菌絲的六種形態(tài):
2.繁殖的特點:霉菌由許多的菌絲組成的菌絲體,菌絲有兩種,一種具有隔膜,分支的菌
絲是由許多的成串的細胞組成,每一個細胞隨之分裂,如曲霉、青霉等。另一種是無隔菌
絲,為單細胞,整個菌絲呈分枝的長管狀,菌絲生長過程中只有細胞核的分裂和原生質的
增長而沒有細胞數(shù)目的增多。如:根霉、毛霉等都是這樣。
★有隔菌絲和無隔菌絲:
3.霉菌形態(tài):霉菌的菌落和其他細菌的菌落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比擬大,|呈絨毯樣、棉絮
狀或蛛網(wǎng)狀。生長初期呈白色,隨后由于菌落中心菌絲形成了抱了?!抱子有各種顏色,表
現(xiàn)為綠、黃、青、棕、橙、粉紅色等顏色。
(二)胞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其形成過程、形狀、大小、排列都不相同。真菌抱子根
據(jù)細胞核的融合與否,分為有性抱子和無性抱子兩種。病原性真菌均不產生有性抱子,只
生成無性孩子。
無性抱子直接從原來的菌絲或菌絲的一局部生成,不是由細胞核融合而成,無性抱子
可以分為三種:
a.|胞子囊抱子卜|由菌絲末端膨大形成密閉結構稱抱子囊,|呈球形、橢圓或梨形,陶子囊內
形成的無性菌絲?!稱為胞子囊抱子,常見于根霉和毛霉。
b.|分生泡子:由菌絲、菌絲末端或菌絲側緣形成「吩生抱子可以分為小分生抱子(為單細
胞性的,細胞不分隔,抱子呈圓形、卵圓形或棒形)和大分生抱子(為多細胞性的,細胞
分隔,呈梭狀或棒狀)。
c.|葉狀胞子:由真菌任何部位生血分為芽生胞子(由細胞如同發(fā)芽般形成小突起,經(jīng)氣
細胞壁逐漸緊縮,最后與母細胞脫離)。厚膜泡子(菌絲內的細胞漿濃縮,胞壁變厚而形成),
關節(jié)孩子(由菌絲分隔斷裂而成)
TT性抱子是兩個細胞結合后,細胞咳融合,進行減數(shù)分裂而形成的抱子|,主要有接合抱子,
卵孜子、子囊孩子、擔子徇子。有性狗子我們不做要求,大家下去看看具體的概念。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2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第1章細菌(二)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第1節(jié)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二)學時2學時講授:34學時
第2節(jié)細菌的生理(一)實驗:26學時
教學實習:12學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
時
第1節(jié)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二)
四、細菌的特殊結構
1、莢膜2、鞭毛3、菌毛4、芽他
笫2節(jié)細菌的生理(一)
教學主要一、細菌細胞的代謝過程
內容1、細菌與動物細胞代謝過程的區(qū)別:繁殖快、產生能量多、營養(yǎng)要
求廣、流水線合成大分子物質、產生特殊物質
2、細菌代謝過程:物質攝入、生物合成、聚合作用
1、掌握細菌的特殊結構及其作用
教學目的
2、掌握細菌的代謝產物及其意義
和
2、了解細菌的代謝過程
教學要求
重點:1、細菌的特殊結構及其作用
教學重點
2、細菌的代謝的特殊性及其代謝產物的實際意義
和
難點:細菌代謝過程
教學難點
復習1、細菌的特殊結構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思考題2、細菌與動物細胞代謝過程的區(qū)別
教學
理論講授、啟發(fā)式教學、注意師生互動
方法
新課1、為什么有的細菌會在枯燥的土壤或者地下很深的地方存在
導入2、細菌生長繁殖產生代謝產物
特殊結構:
1、英膜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面圍繞著一層肥厚的與周圍界限明顯的膠樣物質,在普通光
學顯微鏡下經(jīng)特殊染色后可以清楚看風,這種物質稱為莢膜。
2、芽胞有些細菌在其生活的一定階段,于細胞漿內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折光性較強的厚
壁結構物,這種結構物稱為芽胞。芽胞是菌體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休眠狀態(tài)。芽胞包括中央
芽胞、偏端芽胞、末端芽胞、游離芽胞。
3、鞭毛鞭毛是從細菌細胞漿外層中的毛基體上生長出來,穿過胞漿膜和細胞壁,向菌體
外伸出的波狀彎曲的絲狀物。
4、菌毛除鞭毛外,在電子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有些菌體上還生有很多匕鞭毛直徑稍細、較短、
形狀較直的細絲,稱為菌毛。
結構組成作用
1、細胞壁是細菌最外面的一層謨,緊1、維持細菌的固有形態(tài);
貼在細胞膜之外。2、保護細菌免受滲透壓的破壞;
組成:糖類、蛋白質和脂類3、細胞壁上有微孔,與細胞膜共同
鑲嵌排列。完成物質交換。
2、細胞膜組成:蛋白質、脂類、多糖1、與細胞膜的半透性有關;
(胞漿膜)2、與細菌主動吸收營養(yǎng)物質有關;3、
參與生物合成;
4、在細菌的新陳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3、細胞漿組成:水、蛋白質、核酸、是細菌生命活動的物質根底。
脂類、少量的糖和無機鹽、
酶系統(tǒng)。注:細胞漿中還有
許多超微結構,其作用略。
4、莢膜細菌在生活過程中,在細胞1、能保護細菌細胞壁免受各種殺菌物
壁外面產生的一層粘液性質和抗體的損傷;2、保護細菌細胞抵
物質。包括水、多糖、多肽??雇淌杉毎耐淌?;3、抵抗噬菌體的
攻擊。
5、鞭毛是菌體上細長的絲狀物。1、具有運動性;2、具有特殊的抗原
組成:蛋白質。性,對鑒定細菌的型有意義。
類型:單鞭毛、偏端從鞭毛、
兩端叢鞭毛、周鞭毛。
6、菌毛比鞭毛短而細的絲狀物。能使細菌吸附在動物、植物或真菌細
組成:蛋白質胞上。
包括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7、芽胞略
類型:中央芽胞、偏端芽胞、
頂端芽胞、游離芽胞。
細菌的生理
一、細菌的營養(yǎng)
1、細菌的化學組成
①、水分75%-80%o
②、干物質有機物(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其他有機物);
無機物(磷、鉀、硫、鈣、鎂、鈉、氯、錦等)
2、細菌的營養(yǎng)類型
①、自養(yǎng)菌本身具有完備的酶系統(tǒng),合成能力較強,能以簡單的無機碳給物作為碳源,
合成菌體所需的復雜的有機物質。包括光能自養(yǎng)菌和化能自養(yǎng)菌兩種。
②、異養(yǎng)菌無完備的酶系統(tǒng),合成能力較差,必須利用有機物作為碳源,合成自身所需
要的有機物質。包括光能異養(yǎng)菌和化能異養(yǎng)菌。
根據(jù)寄主對象不同,可分為腐生菌和寄生菌。
3、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
水、碳化物、氯化物、無機鹽類、氣體、生長因子等。
4、細菌攝取營養(yǎng)的方式
①、被動擴散是一種物理性擴散,當某物質的菌體外濃度高于菌體內部濃度時,物質就
自動擴散進入菌體內,直至細胞內外物質濃度到達平衡為止。
特點:動力是菌細胞內外物質的濃度差;速度較慢;不消耗能量。
②、促進擴散
特點:動力是菌細胞內外物質的濃度差;不消耗能量;有特異性載體蛋白參與,速度較快。
③、主動運輸被吸收的物質不受菌體內外物質濃度差的制約;有特異性載體蛋白參與,
速度快;消耗能量。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3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第1章細菌(三)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學時2學時
第2節(jié)細菌的生理(二)講授:34學時
實驗:26學時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教學實習:12學
時
第2節(jié)細菌的生理(二)
二、細菌的生長繁殖
1、個體生長繁殖
2、群體生長繁殖:生長曲線的概念、生長曲線的分期與特點
教學主要
三、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
內容
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四、細菌的生化試驗:概念、方法與原理
教學目的1、掌握細菌群體生長的概念、生長曲線的分期和特點
和2、重點掌握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教學要求2、了解細菌的生化試驗
重點:1、細菌的群體生長
教學重點
2、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和
難點:1、生長曲線的分期和特點
教學難點
2、細菌的生化試驗
1、細菌與動物細胞代謝過程的區(qū)別
2、細菌生長曲線的概念,各期的特點
復習
3、根據(jù)細菌生長曲線,說明如何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促進有益菌
思考題
的生長繁殖
4、利用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原理說明獲得大量細菌的方法
教學
理論講授、啟發(fā)式教學、注意師生互動
方法
新課1、機體的生長繁殖需要營養(yǎng)
導入2、病原性細菌的感染并引起發(fā)病
二、細菌的生長繁殖
㈠、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1、營養(yǎng)物質
2、溫度:病原菌37℃左右。
3、PH值:多數(shù)727.6、少數(shù)64-6.8。
4、氣體:需氧、兼性厭氧、厭氧三種。
㈡、細菌生長曲線
1、適應期最初期2-3小時,數(shù)目不增加,菌細胞增大,代謝活潑,但不進行分裂。
2、對數(shù)期細菌迅速分裂,菌數(shù)呈對數(shù)增加,一個細菌繁殖n代產生2個細菌。
3、穩(wěn)定期細菌繁殖的數(shù)目與死亡的數(shù)目幾乎相等。
4、衰老期細菌的死亡速度超過分裂速度,培養(yǎng)液中的活細菌因環(huán)境不適應而自溶。
三、細菌的新陳代射
㈠、細菌的酶
細菌的內部含有各種酶系統(tǒng),在細菌的新陳代謝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細菌的營養(yǎng),呼
吸及其他新陳代謝過程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
㈡、細菌的呼吸類型
細菌呼吸,是在呼吸前的作用下,營養(yǎng)物質進行氧化,并產生能量供細菌利用的生物氧化
過程。
1、專性需氧菌在細菌的呼吸過程中,需要氧氣的細菌。
2、專性厭氧菌在細菌的呼吸過程中,不需要游離氧,而且在游離氧存在時,對其還有
毒性作用。
3、兼性厭氧菌在細菌的呼吸過程中,有無游離氧存在都能生長。
㈢、細菌新陳代謝的產物
酸類、醇類、氣體、維生素、抗生素、細菌素和侵襲性酶類、熱原質、色素。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4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第1章細菌(四〕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第3節(jié)細菌的致病性學時2學時講授:34學時
第4節(jié)細菌的分類與命名實驗:26學時
教學實習:12學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
時
一、細菌的致病性
1、細菌的致病性:毒力、侵襲力、毒素(內、外毒素)
2、細菌毒力的測定:半數(shù)致死量、半數(shù)感染量
二、細菌的傳染性
1、根本概念:感染、隱性感染、顯性感染;2、發(fā)病;3、感染與發(fā)病的
教學主要關系;4、病原菌與非病原菌;5、條件性病原菌
內容三、遺傳性及變異性
四、細菌的分類與命名
1、掌握細菌致病性、毒力的概念以及構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
2、注意區(qū)別細菌毒素、內毒素?、外毒素、類毒素和抗毒素
教學目的
3、了解減弱或增強病原菌毒力的方法
和
4、細菌變異的類型以及誘導細菌變異的方法和意義
教學要求
5、了解細菌的分類與命名
重點:1、細菌致病性、毒力的概念以及構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
2、細菌毒素、內毒素、外毒素、類毒素和抗毒素的區(qū)別
教學重點
難點:1、構成病原菌侵襲力的因素
和
2、細菌外毒素的作用機理
教學難點
3、細菌變異的類型以及誘導細菌變異的方法和意義
1、細菌毒素、外毒素、內毒素、類毒素和抗毒素的概念、關系和區(qū)別
復習2、舉例說明減弱細菌毒力的方法和其意義
思考題3、增強細菌毒力應用在哪些方面
教學理論講授、啟發(fā)式教學、注意師生互動
方法
1、傳染病和傳染2、傳染源
新課
導入3、遺傳是物種存在的根底,變異是物種存在的前提
細菌的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能使人和動物致病的微生物。
條件性病原微生物:正常情況下不致病,在某些條件改變的特殊情況下可以致病。
非病原微生物:不能使人和動物致病的微生物。
第一羊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與毒力
一、病原性與毒力
(一)概念
病原性(致病性):指一定種類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能在宿主體內引起傳
染過程的能力。一種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菌株,它們的致病能力大小是有差異的,病原
菌致病力的強弱程度就是毒力。毒力是各個菌株或毒株的群體特征。
(二)致病性確實定——Koch法那么: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應在同一疾病中查見,在健康者不存在。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別離培養(yǎng)而得到純種。
第三:此培養(yǎng)物接種易感動物,能導致同樣病癥。
第四:自實驗感染的動物體內能重新獲得該病原菌的培養(yǎng)物。
基因水平的柯赫法那么:
第一,應在致病菌株中檢出某些基因或其產物,而無毒力菌株中無。
第二,如有毒力菌株的某個基因被損壞,那么菌株的毒力應減弱或消除?;蛘邔⒋嘶?/p>
克隆到無毒菌株內,后者成為有毒力菌株。
第三,將細菌接種動物時,這個基因應在感染的過程中表達。
第四,在接種動物檢測到這個基因產物的抗體或產生免疫保護。
(三)毒力的測定
1.半數(shù)致死量(LD50):能使接種的實驗動物在感染后一定時限內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
物量或毒素量。
2.半數(shù)感染量(ID50):能使接種實驗動物、雞胚或細胞在一定時限內感染一半所需的
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二、構成病原微生物(細菌)毒力的因素
一株強毒的病原微生物,它能突破寄主的防衛(wèi)屏障,深入機體組織內部生長繁殖,并產生
有毒的物質毒害機體,構成傳染。
細菌的毒力是由侵襲力和毒素兩方面構成的。
(一)侵襲力
病原菌突破宿主機體防衛(wèi)屏障,侵入組織或細胞中生長繁殖,并廣為擴散的能力,稱為
侵襲力,病原菌的侵襲力與多種因素有關。
1定殖與吸附:主要依靠黏附素發(fā)揮作用。
黏附素是菌體外表具有黏附功能的結構成分:細菌菌毛、某些外膜蛋白和膜磷壁酸
等,其與宿主易感細胞外表的特異性受體結合,附著在細胞外表。
2抗吞噬和定居:當病原菌突破機體的防御屏障,侵入機體后,必然會受到吞噬細胞的
吞噬與體液性抗體等介導的免疫應答反響的去除。如果病原菌能夠逃避和克服這些免疫
因素的影響,便可在機體內大量繁殖和定居。
病原菌抗吞噬、去除作用可通過自身的結構成分或合成代謝產物來實現(xiàn)。如炭疽桿菌、
肺炎球菌等的莢膜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血漿凝固酶等。
3促進擴散和轉移
病原菌在體內的擴散和轉移主要依靠其產生的一些酶類,如:
(1)透明質酸酶:在機體結締組織中,有粘性的高分子多糖質-透明質酸,具有降低或阻
止病原微生物向組織深部擴散的作用,有的病原微生物(葡萄球菌,魏氏梭菌等)產生分解
它們的酶。
(2)溶纖維蛋白酶(又稱鏈球菌激酶)鏈球菌和葡萄球菌能產生這種酶,能將凝固的纖
維蛋白溶解,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向組織深部蔓延擴散.
(3)膠原酶魏氏梭菌能產生一種蛋白質分解酶,它能水解動物肌肉中網(wǎng)狀結締組織,
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侵襲作用o
(二)毒素
毒素是細菌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對動物機體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物質。其是病原
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根據(jù)毒素的產生方式、性質和致病特點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兩類:
1外毒素
(1)定義:是病原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并分泌或釋放到周圍環(huán)境中的一類毒性
代謝產物。
⑵特性:
a蛋白質,不耐熱,一般60-80C10-30min可失去活性;
b毒性作用極強』mg純化的A型肉毒毒素能殺死2000萬只小鼠,是的生物毒和化學
毒中毒性最強的一類毒素;
C毒性具有高度特異性,不同細菌產生的毒素對不同器官有選擇作用,如破傷風毒素
和肉毒毒素
d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抗毒素)用于緊急治療和預防.可用0.4%甲醛
脫毒為類毒素,具有抗原性,可作為疫苗免疫接種.
2內毒素
(1)定義:是細菌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不釋放或不分泌到外界環(huán)境中去,只有菌
體細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破壞其細胞的完整性時,才釋放出來的毒素。
(2)特性:
a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成分-脂多糖,耐熱,加熱!()()℃經(jīng)lh仍不被破壞,必須加熱160c
經(jīng)2-4h,或用強酸,強堿煮沸30min才失活。
b毒性較弱。
c無特異性致病作用,各種內毒素中毒反響根本相同:發(fā)熱、休克、DIC等0
d抗原性較弱,不能被甲醛脫毒變?yōu)轭惗舅亍?/p>
三、病原微生物(細菌)毒力的增強與減弱
1細菌毒力減弱的方法
(1)長時間在體外連續(xù)培養(yǎng)傳代;
(2)在高于最適生長溫度下培養(yǎng),如炭疽I型和II號疫苗均是將強毒株在42?43℃培養(yǎng)傳
代育成;
(3)在含有特殊化學物質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如結核病卡介苗是將牛型結核桿菌在含有膽
汁的馬鈴薯培養(yǎng)基上每15天傳一代,持續(xù)傳代13年后育成
⑷在特殊氣體條件下培養(yǎng),如無莢膜炭疽芽胞苗是半強毒菌株在含有50%動物血清的培
養(yǎng)基上,在50%CO2的條件下選育的;
(5)通過非易感動物,豬丹毒疫苗是將強毒株通過豚鼠370代,又通過雞42代而成;
(6)基因工程的方法,去除毒力基因或使其失活.
2細菌毒力增強的方法
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回歸易感動物是增強細菌毒力的最正確方法.如多殺性巴氏桿菌
通過小鼠,豬丹毒桿菌通過鴿子等.
第二節(jié)傳染
一.傳染的概念
傳染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在一定條件下與機體相互作月呈現(xiàn)出的一系列病理變
化的過程。當機體出現(xiàn)明顯病癥時,稱傳染病或顯性傳染;無病癥的傳染叫隱性傳染或
帶菌者。
二.傳染的發(fā)生
(一)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必須具有強大的毒力,才能突破機體中各種防衛(wèi)屏障,侵入機體中生長
繁殖,深入擴散,引起傳染。另外侵入機體內的病原微生物還要到達一定數(shù)量才能致病。
(二)易感動物
同種病原微生物對于不同動物的易感性由于品種、年齡、性別、營養(yǎng)狀態(tài)等的不同
而不同,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是有差異的。
1品種:如草食動物對炭疽桿菌易感,禽類那么不易感。不同品種的雞對MDV的易感性
也不一樣,伊沙、羅蔓和海塞克斯等國外品種對MDV的易感性較高,而國內某些地方品種
雞的易感性較低;
2年齡:IBDV、小鵝瘟和豬丹毒桿菌等的感染;
3性別:布氏桿菌病等;
4營養(yǎng)狀態(tài):缺乏維生素A,對化膿性球菌的抵抗力降低
(三)侵入門戶
病原微生物要有適當?shù)那秩腴T戶,即傳染途徑。各種病原微生物有其特定侵入途徑,
并到達一定部位才能生長、繁殖,引起傳染,否那么病原微生物即使有一定的毒力和足
夠的數(shù)量也不致引起傳染的發(fā)生。如破傷風必須從傷口侵入,在創(chuàng)傷部位引起感染,而由
腸道侵入那么不發(fā)生傳染;傷寒桿菌只有由消化道感染才能引起傳染.
傳染途徑
1水平傳播:即傳染病在群體之間或個體之間以水平形式橫向平行傳播;
2垂直傳播:即從母體到后代兩代之間的傳播
1水平傳播
⑴直接接觸傳播:如狂犬病
⑵間接接觸傳播:
A經(jīng)空氣:所有呼吸道疾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如結核病和流感等;
B經(jīng)污染的飼料和水等:以消化道為主要侵入門戶的傳染病,如口蹄疫和豬瘟等;
C經(jīng)污染的土壤:主要有炭疽、破傷風和豬丹毒等:
D經(jīng)活的媒介物:如立克次氏體等.
2垂直傳播
⑴經(jīng)胎盤:如豬瘟、偽狂犬病、布氏桿菌病和豬細小病毒感染等;
⑵經(jīng)卵:主要見于禽類,如禽白血病、禽腺病毒和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等;
⑶經(jīng)產道:主要有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等
(四)外界環(huán)境條件
外界環(huán)境條件對于傳染的發(fā)生是不可無視的條件。外界環(huán)境條件,包括自然環(huán)境條
件(氣候、溫度、濕度、地理環(huán)境),社會因素條件(飼養(yǎng)管理、使役、獸醫(yī)衛(wèi)生制度等)。
1.自然因素
⑴作用于傳染源:一定的地理條件對傳染源的轉移產生一定的限制.季節(jié)和氣候的變化引
起機體抵抗力的變動.如冬季易發(fā)生呼吸道傳染病,夏季易發(fā)生消化道傳染病.氣喘病的隱
性豬,天冷病情惡化,咳嗽散毒時機多;相反,溫暖季節(jié),散毒少.
⑵作用于傳播媒介:如夏季吸血昆蟲滋生較多,乙腦病例增多.
2.社會因素
主要包括社會制度,生產力和人民的經(jīng)濟,文化,科學技術水平以及貫徹執(zhí)行法規(guī)的情
況.
嚴格執(zhí)行獸醫(yī)法規(guī)和防制措施,這是控制和消滅家畜疾病的重要保證.
三.病原微生物在宿主體內的存在與散布
(一)病原微生物在動物體內的擴散
1.局部傳染: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生長繁殖引起的傳染,如局部膿腫。
2.全身傳染
病原微生物突破機體的防御屏障,進入血液、淋巴液,從而擴散到全身各個器官,此種
狀態(tài)稱為全身傳染.如菌血癥、病毒血癥、敗血癥、膿毒血癥、毒血癥。
南血癥: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組織中繁殖,通過血流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中,而不在血流中繁
殖;
敗血癥:病原微生物從局部進入血流并在血流和全身各器官中大量繁殖,進而毒害全身時;
膿毒血癥:化膿菌及其毒素通過血流散布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使多數(shù)器官呈現(xiàn)化膿性病變
時;
毒血癥: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其毒素進入血流,引起動物機體中毒.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除途徑
病原微生物在動物機體中生長繁殖,造成動物發(fā)生疾病,同時還可以不斷通過宿主排放
到體外,污染周圍環(huán)境,造成傳染病的擴散。
消化道的排泄物
呼吸道的分泌物
泌尿生殖道排泄物
病灶破潰物
被上述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用具和環(huán)境本章小結
細菌的致病性可經(jīng)過Koch法那么加以確定,分子水平的Koch法那么是對此標準的
補充和完善。病原菌的致病物質根底是其侵襲力和毒素,前者使病原菌突破機體的防御
屏障進入機體的能力,同時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而其毒素是病原性細菌引起動物發(fā)病
的又一個重要的物質。與細菌的毒素相關的概念包括內毒素、類毒素、外毒素、抗毒素,
要特別注意細菌內外毒素的區(qū)別。細菌的毒力可用人工的方法減弱和增強,前者是動物
疫苗制備的理論根底之一,后者是確定疫苗效果好壞的前提和研究的需要。
細菌的分類與命名
1.細菌分類層次:界、門、綱、目、科、屬、種(屬和種比擬重要)
1.1種:細菌分類的根本單位。生物學性狀根本相同的細菌群體構成一個菌種。
同一菌種的各個細菌,雖然性狀根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一些差異,因此在菌種內
部還可以根據(jù)這些差異而進一步分組。差異較明顯的稱為亞種,差異微小的那么為型(type),
如血清型、噬菌體型、細菌素型、生物型等。
1.2菌屬:性狀相近關系密切的假設干菌種組成屬。
1.3菌株:對不同來源的同一菌種的細菌稱為該菌的不同菌株
標準菌株或模式菌株
具有某種細菌特征的菌株
2.細菌的分類方法:
2.1以細菌形態(tài)和生理特征為依據(jù)的傳統(tǒng)分類
選攔一些比擬穩(wěn)定的生物學性狀,如菌體的形態(tài)與結構、染色性、培養(yǎng)特性、生化反響、
抗原性等作為分類標記。
1)形態(tài)學
菌體形態(tài)、結構、染色性、動力、菌落等。如G+、G-;球菌、桿菌、弧菌和螺菌;芽胞、
鞭毛和莢膜等。
2)生理生化學
可根據(jù)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代謝特點和對氧分子的需求,分別將細菌分為氧化型、發(fā)酵型和
氧化兼發(fā)酵型;厭氧菌、兼性厭氧菌和需氧菌。
3)抗原結構、噬菌體和細菌素
2.2數(shù)值分類:借助計算機將擬分類的細菌按其性狀的相似程度進行歸類,以此劃分種和屬。
2.3以化學分析和核酸分析為根底的系統(tǒng)分類或種系分類
1)化學分析:應用電泳、色譜、質譜等方法對菌體組分、代謝產物組成與圖譜特征進行分
析,揭示細菌表型差異。
2)核酸分析:包括DNA堿基組成(G+Cmol%)、核酸分子雜交(DNA-DNA同源性、
DNArRNA同源性)和16SrRNA同源性分析,比擬細菌大分子1核酸、蛋白質)結構的同
源程度。
比擬各種細菌DNA組成的結構相似性可從本質上說明細菌間的親緣關系。
遺傳物質的研究主要包括二個方面
(1)DNA分子的堿基組成(G+C百分含量):以鳥喋吟和胞喀啜二種堿基占總堿基含量
的百分數(shù)作為DNA分子組成特點的一項指標。
(2)DNA-DNA雜交實瞼:可證明細菌DNA鏈堿基順序是否相同,雜交結合率的上下代
表兩種細菌DNA的同源性程度,也反映了細菌間的親疏關系。
2.4在細菌分類和鑒定中應用最多的是比擬相似方法,根據(jù)兩種細菌間的差異和相似性將其
歸類。采用的分類方法有傳統(tǒng)分類法和數(shù)值分類法。
傳統(tǒng)分類法
根據(jù)生物的共同特征進行分門別類.其原那么是將生物的根本特性分為主要和次要,然后
根據(jù)主次順序編制雙歧圖和檢索表,一次一次往下分,直到最小區(qū)分單位。由于分類中選
擇鑒定力強的生化特征為根底,所以也稱為偏重性鑒定方法。
數(shù)值分類法
以“等重要原那么"為理論根底,細菌的生化特征不分主次、總體,比擬全面分析,如選擇
100-200項生理生化指標,比擬結果以相似系數(shù)或相似百分數(shù)表示。相似系數(shù)越大表示相同
特征越多,說明兩個菌種間有較高的親緣性。商品鑒定試劑及自動化細菌鑒定系統(tǒng)即采用
數(shù)值分類原理。
3.細菌的命名法
采用拉丁文雙名法,每個菌名由兩個拉丁字組成,前一個為屬名,用名詞,第一個字母大
寫;后一個為種名,用形容詞,小寫。印刷時用斜體字。中文名字那么將次序顛倒,種名
在前,屬名在后。Salmonellaenteritis(腸炎沙門氏菌)有時簡寫為S.enteritis泛指某屬
細菌,或不具體指出種名時可在屬名之后加sp(單數(shù))或spp.(復數(shù))。
4.鑒定細菌的程序和要點
獲得并確論細菌的純培養(yǎng)
按照從大(如科或屬)到小(如種)及至特異性的范疇順序測定細菌的各種特性;
正確分析所有有價值的結果以便確定所鑒定細菌的屬種可能性;
自始至終用相同的標準進行實驗操作和判斷結果;
以盡可能少的實驗及結果作出細菌鑒定;
必要時通過比擬自己別離得到的菌株與標準的參考菌株的實驗結果,驗證本實驗室所作實
驗條件是否可靠和鑒定方案是否正確。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5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實訓一顯微鏡油鏡的使用及細菌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學時2學時
形態(tài)結構觀察講授:34學時
實驗:26學時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教學實習:12學
時
掌握常用儀器的使用;了解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及各局部功能,學
習油鏡的原理,掌握其使用及保養(yǎng)方法;認識細菌的根本形態(tài)和結構
目的意義
顯微鏡、香柏油、二甲苯、擦鏡紙、高壓鍋、恒溫箱等
材料染色標本片: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巴氏桿菌、炭疽桿菌等
1、用油鏡觀察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問題思考2、在載玻片和鏡頭之間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3、怎樣對油鏡進行保養(yǎng)
教學教師先講授示范,然后同學獨立操作
方法
1、嚴格遵守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
2、使用試劑時,注意節(jié)約
實訓注
3、用完顯微鏡后,嚴格按照程序檢杳并收藏好顯微鏡
意事項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6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實訓二細菌標本片的制備及革蘭氏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學時2學時
染色法講授:34學時
實驗:26學時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教學實習:12學
時
1、掌握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細菌標本片制備的方法
目的意義
2、掌握革蘭氏染色方法
3、了解革蘭氏染色的原理
菌種:大腸桿菌24h液體及固體培養(yǎng)物
染色劑:革蘭氏染色液(草酸氨結晶紫、碘液、95%乙醇、石碳酸復紅)、
材料
生理鹽水、香柏油、二甲苯
接種環(huán)、酒精燈、載玻片等
1、簡述革蘭氏染色法的根本過程
問題思考
2、你認為哪些環(huán)節(jié)會影響革蘭氏染色結果的正確性?其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
什么
教學教師先講授示范,然后同學獨立操作
方法
1、嚴格遵守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
2、使用試劑時,注意節(jié)約
實訓注3、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那么
意事項4、回收制作好的標本片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7、8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實訓三常用培養(yǎng)基的制備學時4學時講授:34學時
實驗:26學時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教學實習:12學
時
1、掌握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滌、包裝及滅菌方法
目的意義
2、掌握常用培養(yǎng)基的配制及培養(yǎng)基pH的測定和調節(jié)方法
三角瓶、燒杯、試管、平皿、量筒、玻棒、天平、藥匙、高壓蒸汽滅
菌鍋、酸度計或精密pH試紙、棉塞、棉繩、牛皮紙等
材料
牛肉膏、甯白陳、NaCl、瓊脂、Imol/LNaOH、Imol/LHC1
1、培養(yǎng)基滅菌為什么要采用高壓蒸氣滅菌,滅菌時間是否越長越好
2、按用途可將培養(yǎng)基分為哪幾類
問題思考
教學教師先講授示范,然后同學獨立操作
方法
1、嚴格遵守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
2、使用原料時,注意節(jié)約
實訓注
3、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使用高壓滅菌鍋
煮事項
4、保存制備好的培養(yǎng)基以備用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9、10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實訓四細菌的別離培養(yǎng)、純化及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學時4學時
培養(yǎng)性狀的觀察講授:34學時
實驗:26學時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教學實習:12學
時
1、掌握細菌的別離培養(yǎng)、純化的操作技能
目的意義
2、學會觀察細菌在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特性
病料:大腸桿菌菌液
材料
培養(yǎng)基: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及斜面
接種環(huán)、酒精燈、恒溫培養(yǎng)箱等
1、簡述平板劃線法別離培養(yǎng)細菌的方法及考前須知
2、如何確定平板上某個單菌落是否為純培養(yǎng)?請寫出實驗的主要步驟
問題思考
教學教師先講授示范,然后同學獨立操作
方法
1、嚴格遵守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
2、使用原料時,注意節(jié)約
實訓注3、嚴格遵守無菌操作
意事項4、注意培養(yǎng)過程中要隨時進行檢查
動物微生物課時教案
第11節(jié)課教案編寫時間:
總學時:60學時
授課內容實訓五細菌的生物化學試驗學時2學時講授:34學時
實驗:26學時
任課教師授課對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教學實習:12學
時
1、了解細菌生化試驗的原理、方法及在細菌鑒定中的意義
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B卷)
- 系統(tǒng)設備安裝工作承攬合同(3篇)
- 2025年崗亭購買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協(xié)調解除合同指導
- 2025年工程勘察服務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企業(yè)零成本用車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苯噻草胺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式
- 2025年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協(xié)議書保證金實務指導
- 2025年體育場館租賃預付款協(xié)議
- 鋼筋工程精細化管理指南(中建內部)
- 核酸的分離與純化技術
- 2024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適應性測試 (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課時)
- 2024年中國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干部人事檔案數(shù)字化 制度
- 經(jīng)營開發(fā)部工作目標責任書
- 小班繪本教學《藏在哪里了》課件
- 滄州師范學院學士學位論文寫作指南2020版
- 手機歸屬地表格
- 《職業(yè)教育》專業(yè)知識考試復習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