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3-2010 無公害食品 文蛤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DB37T 453-2010 無公害食品 文蛤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DB37T 453-2010 無公害食品 文蛤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DB37T 453-2010 無公害食品 文蛤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DB37T 453-2010 無公害食品 文蛤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備案號:DB37山東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DB37/T453—2010本標準是對DB37/T453-2004《無公害食品文蛤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的修訂。本標準由山東省海洋與漁業(yè)廳提出。本標準由山東省漁業(yè)標準化專業(yè)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魯東大學,煙臺市芝罘區(qū)漁業(yè)技術推廣站。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楊建敏、劉相全、孫振興、宋志樂、劉愛英、徐宗法、張宇。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DB37/T453-2004。1DB37/T453—2010無公害食品文蛤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本標準規(guī)定了文蛤(Meretrixmeretrix)人工苗育、半人工采苗、灘涂養(yǎng)殖技術要點以及文蛤苗種質量、判定規(guī)則、苗種運輸有關技術和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文蛤親貝選擇、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yǎng)成。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18047.4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huán)境要求GB11607漁業(yè)水質標準NY5052無公害食品海水養(yǎng)殖用水水質NY507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3人工育苗31親貝選擇可選用原產地自然種群的成貝或人工養(yǎng)殖的成貝。親貝產地環(huán)境符合GB/T18047.4。312規(guī)格2齡~3齡,殼高≥4cm。313感官要求應符合表1要求。314肥滿度肥滿度≥20%。32親貝培育技術321培育池水泥池,20m3左右,水深0.8m~1.2m。322水質水源符合GB11607的規(guī)定,培育用水符合NY5052的規(guī)定。323水溫從親貝生境水溫逐步升到27oC左右。324鹽度20~32。325光照2DB37/T453—2004500lx~1000lx326培育密度40個/m3~60個/m3,在室內水池平面網箱或多層網籠器培養(yǎng)。3271投餌混合投喂金藻、硅藻、小球藻、塔胞藻等單胞藻或酵母粉、淀粉、螺旋藻粉等代用餌料;日投餌6次~12次,每次2×104細胞/ml。嚴禁投喂含激素或激素類物質的餌料。3272換水與倒池前期日倒池1次~2次;臨近產卵前采用換水,日換水4次,每次換50%。3273池底吸污前期不吸底;臨近采卵前,每天吸底一次。3274升溫每日升溫小于1oC。3275充氣連續(xù)充氣,臨近產卵微量充氣。3276用藥和停藥期按NY5071的規(guī)定執(zhí)行。33采卵與孵化331親貝及工具消毒處理用10mg/L高錳酸鉀或淡水浸泡10min后,用海水沖洗。332性腺成熟判別解剖取少許生殖腺涂于載玻片上的水滴中,顯微鏡下成熟卵呈顆粒狀散開,卵黃均勻;成熟精子呈霧狀散開,精子活潑。333采卵性成熟親貝自然排放或陰干、流水刺激排放。334受精335孵化3351受精卵密度30粒/ml~50粒/ml。3352水質3353水溫22oC~27oC,水溫變動范圍≤2oC。3354鹽度20~32。3355多余精液的去除親貝移走后,加大充氣,去除水面泡沫。3356攪池孵化期間每30min攪動池水一次。34幼蟲培育341選幼受精卵形成D形幼蟲后立即用孔徑45μm-52μm篩絹網拖取上浮幼蟲。342水質3DB37/T453—2010343水溫23oC~27oC。344鹽度20~32。345光照500lx~1000lx。346幼蟲密度殼頂期前10個/ml~14個/ml;殼頂期后5個/ml~8個/ml。3471投餌開口餌料為金藻,孵化至D形幼蟲6h后,即可投喂。3日后混合投喂金藻、角毛藻、塔胞藻等單胞藻。初期日投喂量2×104細胞/ml(以金藻為例隨著幼蟲生長逐漸增加到10×104細胞/ml~12×104細胞/ml,分4次~6次投喂。3472換水每天換水兩次,初期每次換水30%,后期逐漸增加到每次50%以上。3473倒池初孵D形幼蟲6h~12h內進行選幼倒池。以后每3d倒池一次。3474充氣用80號~100號散氣石連續(xù)微量充氣。35采苗直徑0.2mm~0.5mm的細砂。352附著基的處理反復淘洗后,用0.5‰~1‰的氫氧化鈉或2‰的漂白粉浸泡24h,再用過濾海水沖洗干凈待用。或者加熱消毒。353附著基的鋪設處理好的細砂均勻鋪到采苗池底,厚度0.5cm~1cm。354采苗時間幼蟲平均殼長190μm,面盤消失,出現平衡囊和鰓原基,足能頻頻伸出,進入殼頂后期,即將轉入底棲生活,此時將幼體移入細沙池中。355采苗后管理及稚貝培育3551水質3552水溫3553鹽度20~32。3554密度15個/cm2~20個/cm2。3555投餌混合投喂金藻、角毛藻、塔胞藻、小球藻等單胞藻。初期日投喂量10×104細胞/ml~12×104細胞/ml(以金藻為例隨著幼蟲生長,逐漸增加到12×104細胞/ml~24×104細胞/ml,分6次~8次投喂。3556換水4DB37/T453—2004采用流水方式換水,日流水3次~4次,每次50%。3557淘沙洗苗采苗兩周即淘砂洗苗倒池1次,以后每個月將苗篩出充分洗滌后重新播苗培養(yǎng)。3558停藥期按NY5071的規(guī)定執(zhí)行。361質量檢驗3611組批規(guī)則以一個培育池的苗種為一批。3612規(guī)格合格率樣品充分混合后,隨機抽取50個~100個貝苗(不含破碎及死亡個體測量殼長,統(tǒng)計規(guī)格合格3613傷殘死亡率樣品充分混合后,隨機抽取200個~500個貝苗,統(tǒng)計殼破碎和死亡個數,計算傷殘死亡率。362質量判定標準合格的出池苗應符合表2要求。37運輸采用干運法。氣溫在20oC以下,運時控制在8h以內。途中采取防曬、防風干、防雨等措施。4半人工采苗41場地條件灘面平坦,附近有大量產卵群體,餌料生物豐富,無污染。潮流為暢通平緩的往復流,含沙量60%以上的高潮區(qū)下部至中潮區(qū)之間。符合GB/T18047.4及GB11607要求。42苗情預報421解剖法6月中旬開始,每2d~3d解剖采苗區(qū)10個~20個親貝,觀察性腺成熟度,從而做出產卵高峰時間的預報。422浮游生物網拖網調查法高潮時采用普通浮游生物網每5d在調查海區(qū)拖網一次,對網獲的浮游幼蟲觀察,做出采苗預報。43采苗發(fā)現調查區(qū)文蛤浮游幼蟲大量出現,立即進行攔網與耙灘,準備半人工采苗。431耙灘用齒長15cm~20cm的鐵耙沿著海岸平行方向依次將灘面耙松、耙平。432攔網耙灘后,在灘面上沿著海岸線平行的方向每隔100m~150m設一道攔網,網高80cm,網目規(guī)格1cm左右,網片用網綱和木樁固定。44日常管理441清除敵害人工捕獲玉螺、海葵、海星、鰩魚、圓魨魚、蝦虎魚、小型蟹類等敵害。442疏苗5DB37/T453—2010及時疏散堆積于攔網附近的貝苗。5養(yǎng)殖51苗種來源人工育苗或半人工采苗的無公害商品苗種。52養(yǎng)成環(huán)境條件521場地選擇風浪較小,潮流暢通平緩。水質肥沃無污染,灘涂平坦的中、低潮區(qū),退潮后干露時間不超過4h。環(huán)境符合GB/T18047.4及GB11607的要求。5221場地整理放苗前用沙填平積水洼地,耙松灘面。5222圍網防逃養(yǎng)殖區(qū)四周使用木樁和網片圍攔。網目規(guī)格3cm,網片高度70cm。用高1.6m,直徑6cm~8cm木樁支撐固定于灘面,木樁間距3m~5m,木樁插入灘面的深度為60cm~70cm。5223拉線防逃在場地內垂直于潮流方向平行打短樁,以“井”字形拉線,線距灘面3cm~5cm。5224清除敵害53水質符合NY5052的規(guī)定。54水溫5oC~32oC。55鹽度56底質以沙為主的沙泥底,含沙量在60%以上。57放苗571放苗時間春季4月~5月,秋季l0月~11月。572放苗的方法5721干放法退潮后將文蛤苗種均勻撒于試驗區(qū)的灘面上。5722濕放法漲潮前將當日或前日采捕收購的文蛤苗種撒于養(yǎng)殖區(qū)的灘面上。573放苗密度放養(yǎng)密度視養(yǎng)殖區(qū)肥沃程度及苗種規(guī)格而定。581清除敵害582防逃經常巡回檢查。大風浪過后,及時修復破損網桿和網具。6DB37/T453—2004583更換網具。每年7月~8月更換一次因藻類滋生造成濾水能力下降的網具。11月水溫下降到10℃以下時,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