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學生歷史課文故事征文TOC\o"1-2"\h\u14896第一章:史前文明探秘 2187441.1 2242951.1.1人類的起源概述 2133631.1.2早期人類的演變 254311.1.3人類的發(fā)展和擴散 291241.1.4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3100801.1.5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312391.1.6史前文化遺址的保護與研究 34448第二章:夏商西周時期 382331.1.7夏朝的建立 3115411.1.8夏朝的政治制度 459291.1.9夏朝的消亡 4123681.1.10商朝的建立與輝煌 42271.1.11商朝的衰落 452511.1.12西周的建立 4320731.1.13西周的禮樂制度 4319921.1.14禮樂制度的作用 48468第三章:春秋戰(zhàn)國時期 56070第四章:秦朝統(tǒng)一六國 526013第五章:漢朝的繁榮 65748第六章:三國兩晉南北朝 7257171.1.15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 721311.1.16曹操統(tǒng)一北方 894141.1.17赤壁之戰(zhàn) 8251391.1.18三國分立 8124901.1.19西晉的建立與統(tǒng)一 8130201.1.20八王之亂 871231.1.21東晉的建立與南遷 8105851.1.22南北朝文化交流 896571.1.23南朝的發(fā)展 818401.1.24北魏的統(tǒng)一與分裂 8201481.1.25南北朝的對峙與融合 995691.1.26隋朝的統(tǒng)一 91756第七章:隋唐盛世 9108331.1.27隋朝的建立與統(tǒng)一 9161131.1.28隋朝的政治改革 9163911.1.29隋朝的經濟與文化 930931.1.30隋朝的短暫輝煌 9218661.1.31唐朝的建立與鞏固 9242201.1.32唐朝的政治制度 1026611.1.33唐朝的經濟與文化 1031061.1.34唐朝的對外交往 1097451.1.35安史之亂的背景 10121641.1.36安史之亂的過程與影響 10121241.1.37唐朝的衰落 1013681第八章:宋元明清時期 10173531.1.38政治制度 10252591.1.39經濟發(fā)展 11259091.1.40文化教育 11187411.1.41政治統(tǒng)治 11324591.1.42經濟發(fā)展 1130661.1.43文化交流 1288401.1.44政治統(tǒng)治 1232571.1.45經濟發(fā)展 12194621.1.46文化教育 12159241.1.47政治統(tǒng)治 1367491.1.48經濟發(fā)展 13258441.1.49文化教育 13169961.1.50近代化曙光 13第一章:史前文明探秘1.11.1.1人類的起源概述人類的起源,是一部悠久而神秘的歷史長卷。據(jù)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的研究,人類起源于約600萬年前的非洲。在這一漫長的歷程中,人類從原始的靈長類動物逐漸演化成為現(xiàn)代人類。1.1.2早期人類的演變(1)原始靈長類動物:約600萬年前,原始靈長類動物開始在非洲大陸上生活。這些動物逐漸分化出了人類和現(xiàn)代靈長類動物的共同祖先。(2)拉米達人:約400萬年前,拉米達人(Australopithecus)出現(xiàn)。他們具有直立行走的特征,但腦容量較小,生活以采集和狩獵為主。(3)人類祖先:約250萬年前,人類祖先開始出現(xiàn)。其中最著名的是直立人(Homoerectus),他們擁有較大的腦容量,能夠制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1.1.3人類的發(fā)展和擴散(1)工具制造:約200萬年前,人類開始制造和使用工具。這些工具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人類智慧的發(fā)展和生產力的提升。(2)火的使用:約100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火。火的使用不僅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形成和發(fā)展。(3)地理擴散:人類的發(fā)展和適應能力的提高,他們開始從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約40萬年前,早期現(xiàn)代人(Homosapiens)出現(xiàn)在歐洲和亞洲。第二節(jié):史前文化遺址1.1.4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阿舍利文化:約150萬年前,阿舍利文化在非洲出現(xiàn)。這一文化以石器的制造和使用為特征,代表了早期人類智慧的結晶。(2)克羅馬努人文化:約4萬年前,克羅馬努人文化在歐洲興起??肆_馬努人擅長狩獵和藝術創(chuàng)作,留下了許多精美的壁畫和雕刻。1.1.5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石器文化:約1萬年前,新石器時代開始。這一時期,人類開始使用磨制石器,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2)農業(yè)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期,人類開始嘗試農業(yè)生產。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國的仰韶文化和歐洲的線性陶文化。(3)城市文明:新石器時代晚期,一些地區(qū)出現(xiàn)了城市文明。如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城和埃及的吉薩金字塔群。1.1.6史前文化遺址的保護與研究史前文化遺址是人類歷史的重要見證,對于研究人類起源和文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高度重視史前文化遺址的保護和研究,通過立法、考古發(fā)掘和科技手段,努力揭示史前文明的奧秘。目錄第二章:夏商西周時期第一節(jié):夏朝的建立與消亡1.1.7夏朝的建立夏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其建立標志著我國原始社會的結束和階級社會的開始。據(jù)《史記》記載,夏朝的創(chuàng)立者是夏禹,他是大禹治水的后代。夏禹在治水有功的基礎上,得到了民眾的廣泛支持,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建立了夏朝。1.1.8夏朝的政治制度夏朝實行的是王位世襲制,國家最高權力集中在國王手中。夏朝設有和地方行政機構,設有三公九卿,地方設有州牧、諸侯等。夏朝的政治制度為后來的朝代奠定了基礎。1.1.9夏朝的消亡夏朝歷經400多年,傳至夏桀時期,國力日益衰落。夏桀荒淫無度,暴虐成性,導致民怨沸騰。公元前1600年,商湯起兵討伐夏桀,夏朝滅亡。第二節(jié):商朝的輝煌與衰落1.1.10商朝的建立與輝煌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湯,他在滅掉夏朝后,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建立了商朝。商朝實行的是王位世襲制,國家最高權力同樣集中在國王手中。商朝時期,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商朝還創(chuàng)立了甲骨文,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料。1.1.11商朝的衰落商朝歷經600多年,傳至商紂時期,國力逐漸衰落。商紂王荒淫無度,殘暴成性,導致民怨沸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討伐商紂,商朝滅亡。第三節(jié):西周的禮樂制度1.1.12西周的建立西周是周武王滅掉商朝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的朝代。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國王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諸侯,以維護國家的統(tǒng)治。西周時期,我國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政治制度更加完善。1.1.13西周的禮樂制度西周時期,禮樂制度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禮樂制度包括禮儀、樂舞、服飾等方面,旨在規(guī)范國家政治秩序和社會道德風尚。西周禮樂制度的核心是“禮尚往來”,強調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等級關系和道德規(guī)范。1.1.14禮樂制度的作用西周的禮樂制度在維護國家統(tǒng)治、穩(wěn)定社會秩序、傳承文化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它使國家政治生活有了明確的規(guī)范,使社會道德風尚得到了傳承和發(fā)揚。同時禮樂制度也為后世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承奠定了基礎。第三章:春秋戰(zhàn)國時期第一節(jié):諸侯爭霸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大變革、大動蕩的時代。在這一時期,諸侯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霸戰(zhàn)爭,這些戰(zhàn)爭不僅影響了各國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地改變了社會結構和思想文化。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國開始崛起。各諸侯國之間為了爭奪領土、人口和資源,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這些戰(zhàn)爭使得諸侯國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也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諸侯爭霸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春秋五霸”,他們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這些霸主在各自的國家內實施改革,加強集權,使得國家實力大增。第二節(jié):百家爭鳴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的加劇,思想文化領域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這一時期,各種學派紛紛涌現(xiàn),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儒家學派主張“仁愛”、“禮治”,強調道德教化在治國安邦中的重要作用。道家學派主張“無為而治”,強調順應自然、清靜無欲。法家學派主張“法治”,強調法律的權威和嚴格執(zhí)行。墨家學派主張“兼愛”、“非攻”,強調平等、公平和和平。還有名家、雜家、陰陽家等學派,各自有著獨特的思想觀點。第三節(jié):戰(zhàn)國七雄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爭霸更加激烈,逐漸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強大的諸侯國,史稱“戰(zhàn)國七雄”。齊國位于今天的山東半島,是東方的一個強國。齊桓公時期,齊國曾稱霸中原。楚國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廣闊的疆域,是南方的一個強國。燕國位于今天的河北、遼寧一帶,是北方的一個強國。韓國、趙國、魏國位于中原地區(qū),三國之間互相制衡,共同對抗秦國的侵略。秦國位于今天的陜西一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最終統(tǒng)一了六國,結束了戰(zhàn)國時期的紛爭。第四章:秦朝統(tǒng)一六國第一節(jié):秦朝的崛起秦朝的崛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秦國地處關中平原,土地肥沃,農業(yè)發(fā)展較早。公元前7世紀,秦穆公即位,國力逐漸強盛。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等賢臣,改革內政,發(fā)展經濟,使秦國成為西方的強國。在戰(zhàn)國時期,秦國繼續(xù)發(fā)展壯大。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使秦國實現(xiàn)了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商鞅變法使秦國確立了法治國家的基礎,加強了集權,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率。秦國還積極推行“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逐步削弱了其他諸侯國的實力。第二節(jié):秦始皇的統(tǒng)一大業(y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統(tǒng)一六國的大業(yè),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集權的封建國家。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施了一系列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在政治方面,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秦始皇還頒布了“焚書坑儒”的政策,統(tǒng)一了思想文化。在經濟方面,秦始皇推行“均田制”,使土地分配更加合理。他還統(tǒng)一了貨幣、度量衡,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在軍事方面,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大了國家的疆域。他還修筑了長城,加強了國防。第三節(jié):秦朝的崩潰但是秦始皇的統(tǒng)一大業(yè)并未能持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秦二世即位。秦二世胡亥昏庸無能,寵信趙高,政治日益腐敗。秦朝的暴政和嚴酷的徭役使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怨聲載道。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標志著秦朝的崩潰。隨后,各地紛紛響應,起義隊伍迅速壯大。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秦朝的崩潰,既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是秦朝的暴政和嚴酷的徭役,導致人民不滿;外部因素則是各地起義隊伍的聯(lián)合反擊。秦朝的滅亡,為漢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第五章:漢朝的繁榮第一節(jié):漢朝的建立與鞏固漢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它的建立與鞏固,為我國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楚漢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項羽,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劉邦即為漢高祖,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了漢朝的統(tǒng)治。漢高祖劉邦實行了“推恩令”,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使得社會逐漸穩(wěn)定。他削弱了諸侯王的權力,加強了集權。漢朝還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使得儒家思想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主導思想。在漢高祖劉邦的基礎上,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繼續(xù)鞏固漢朝的統(tǒng)治。他們重視農業(yè)生產,減輕賦稅,發(fā)展經濟,使得漢朝逐漸走向繁榮。第二節(jié):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漢武帝劉徹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實現(xiàn)了漢朝的文治武功,使得漢朝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在文治方面,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思想,選拔人才,改革官制。他設立了太學,選拔優(yōu)秀的學者進入朝廷,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同時他還重視法律的制定和執(zhí)行,使得社會秩序井然。在武功方面,漢武帝積極開展對外戰(zhàn)爭,擴大了漢朝的疆域。他派遣衛(wèi)青、霍去病等將領征戰(zhàn),擊敗了匈奴、南越等周邊民族,使得漢朝的領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第三節(jié):東漢末年的動蕩東漢末年,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和百姓生活困苦,社會矛盾日益激化?;鹿賹唷⑼馄莞烧?,政治腐敗現(xiàn)象嚴重。自然災害頻發(fā),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道教和佛教開始傳入我國,民間信仰逐漸興起。公元184年,太平道領袖張角發(fā)動黃巾起義,起義軍攻占了許多城池,給東漢政權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雖然黃巾起義最終被鎮(zhèn)壓下去,但東漢末年的動蕩并未結束。此后,董卓、曹操等權臣相繼出現(xiàn),東漢王朝逐漸走向滅亡。但是這些動蕩也為后來的三國時期奠定了基礎。目錄第六章:三國兩晉南北朝第一節(jié):三國鼎立1.1.15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東漢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jù),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曹操、劉備、孫權等勢力逐漸崛起,成為三國鼎立的基礎。1.1.16曹操統(tǒng)一北方曹操以雄才大略統(tǒng)一北方,擊敗袁紹、袁術等勢力,穩(wěn)定了北方局勢。曹操實行屯田制,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加強集權,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1.1.17赤壁之戰(zhàn)208年,曹操進攻江南,與劉備、孫權聯(lián)軍在赤壁展開激戰(zhàn)。周瑜、諸葛亮等指揮聯(lián)軍,利用火攻戰(zhàn)術,大敗曹操,使三國鼎立格局更加穩(wěn)固。1.1.18三國分立赤壁之戰(zhàn)后,三國分立局面基本確立。魏、蜀、吳三國各自發(fā)展,相互制衡,形成了長期對峙的局面。第二節(jié):兩晉時期1.1.19西晉的建立與統(tǒng)一265年,司馬炎篡魏建晉,是為西晉。280年,西晉滅吳,統(tǒng)一全國。西晉實行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鞏固了集權。1.1.20八王之亂西晉統(tǒng)一后,皇族內部矛盾激化,引發(fā)了八王之亂。各王爭奪皇位,導致國家政治動蕩,民生凋敝。1.1.21東晉的建立與南遷317年,司馬睿在南方建立東晉,遷都建康。東晉時期,南北民族矛盾尖銳,北方戰(zhàn)亂不斷,南方相對穩(wěn)定。1.1.22南北朝文化交流東晉時期,南北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佛教傳入,道教發(fā)展,江南文化逐漸繁榮,為后世文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第三節(jié):南北朝的分裂與統(tǒng)一1.1.23南朝的發(fā)展420年,劉裕篡東晉建宋,開始了南朝時期。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王朝,歷時約170年。南朝時期,政治相對穩(wěn)定,經濟有所發(fā)展,文化繁榮。1.1.24北魏的統(tǒng)一與分裂3年,拓跋珪建立北魏,統(tǒng)一北方。北魏實行均田制,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加強集權。但后期,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最終演變?yōu)楸饼R、北周。1.1.25南北朝的對峙與融合南北朝時期,南北雙方政治制度、經濟發(fā)展、文化傳承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雙方在長期對峙中,逐漸實現(xiàn)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1.1.26隋朝的統(tǒng)一581年,楊堅篡北周建隋,統(tǒng)一全國。隋朝時期,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善,經濟發(fā)展迅速,文化繁榮。隋朝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標志著南北朝時期的結束。第七章:隋唐盛世第一節(jié):隋朝的短暫輝煌1.1.27隋朝的建立與統(tǒng)一隋朝(581年618年)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朝代。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隋朝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實現(xiàn)了北方的統(tǒng)一,結束了長達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1.1.28隋朝的政治改革隋朝在政治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設立三省六部制,加強集權;推行均田制,調整土地關系;實行府兵制,加強軍事力量。這些改革為隋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1.1.29隋朝的經濟與文化隋朝時期,經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均取得了顯著成就。同時隋朝文化繁榮,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隋煬帝時期,更是大力推崇佛教,使得佛教在隋朝達到了極盛。1.1.30隋朝的短暫輝煌隋朝雖然國力強盛,但由于隋煬帝的暴政和過度征戰(zhàn),導致國家負擔沉重,民不聊生。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隋朝的輝煌雖然短暫,但其政治、經濟、文化成就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第二節(jié):唐朝的繁榮昌盛1.1.31唐朝的建立與鞏固唐朝(618年907年)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繁榮昌盛的朝代。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唐朝在李淵、李世民、李治等帝王統(tǒng)治下,逐漸鞏固了政權,實現(xiàn)了國家的統(tǒng)一。1.1.32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集權更加鞏固。同時唐朝推行科舉制,選拔人才,使得政治體制更加完善。唐朝還設立節(jié)度使制度,加強地方治理。1.1.33唐朝的經濟與文化唐朝時期,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唐朝文化繁榮,詩詞、書法、繪畫等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唐朝的開放政策,使得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進一步推動了文化的繁榮。1.1.34唐朝的對外交往唐朝時期,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增多。唐朝的使者、商人、僧侶等頻繁出使他國,傳播唐朝的文化和科技。同時唐朝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國使節(jié)、學者、商人等來華交流。第三節(jié):安史之亂與唐朝的衰落1.1.35安史之亂的背景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導致國家陷入長達十年的戰(zhàn)亂。安史之亂的爆發(fā),與唐朝政治腐敗、民族矛盾、軍事削弱等因素密切相關。1.1.36安史之亂的過程與影響安史之亂期間,唐朝軍隊英勇抵抗,但戰(zhàn)局一度陷入僵局。最終,唐朝平定了叛亂,但國家已遭受嚴重破壞。安史之亂導致唐朝國力大減,民族矛盾加劇,政治腐敗更加嚴重,使得唐朝逐漸走向衰落。1.1.37唐朝的衰落安史之亂后,唐朝政治腐敗、民族矛盾、軍事削弱等問題更加嚴重。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唐朝的衰落,使得五代十國時期的社會動蕩不安,為宋朝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第八章:宋元明清時期第一節(jié):宋朝的繁榮與變革1.1.38政治制度(1)政治體制強化集權,設立路、府、州、縣四級行政機構。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提高官員素質。(2)政治改革王安石變法,調整稅收、官制、軍事等方面,試圖解決社會問題。北宋末年,蔡京等人推行新法,改革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1.1.39經濟發(fā)展(1)農業(yè)生產推廣農業(yè)技術,提高糧食產量。發(fā)展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條件。(2)手工業(yè)與商業(yè)紡織、陶瓷、冶金等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城市商業(yè)繁榮,出現(xiàn)夜市、草市等商業(yè)形式。1.1.40文化教育(1)文化成就詩詞、書畫、戲曲等領域繁榮發(fā)展??萍紕?chuàng)新,如活字印刷、指南針等。(2)教育發(fā)展官辦學校與私人講學相結合,提高民眾文化素養(yǎng)??婆e制度選拔人才,推動學術研究。第二節(jié):元朝的統(tǒng)治與民族融合1.1.41政治統(tǒng)治(1)集權設立中書省、樞密院等機構,統(tǒng)一全國政治。實行行省制,加強地方管理。(2)民族政策優(yōu)待蒙古貴族,實行四等級制度。推行漢化政策,促進民族融合。1.1.42經濟發(fā)展(1)農業(yè)生產推廣農業(yè)技術,提高糧食產量。興修水利,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2)手工業(yè)與商業(yè)陶瓷、紡織等手工業(yè)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線上服務平臺建設合同
- 主持人兼職勞務合同范本
- 倉儲運輸合同范文
- 高考數(shù)學(理)一輪復習教案:第十三篇 推理證明、算法、復數(shù)第2講 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
- 2025年濟南道路運輸從業(yè)人員資格考試內容有哪些
- 2025年西安考貨運從業(yè)資格證題庫答案
- 孔隙結構對大氣等離子噴涂熱障涂層沖蝕失效行為的影響
- 2025年滬教版選修4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B版高三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圖版選修4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正大天虹方矩管鍍鋅方矩管材質書
- 2024年山東魯商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山東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生物試題
- 受賄案例心得體會
- 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直線和圓的方程-經典例題及配套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 圖書館學基礎簡明教程
- 畢業(yè)設計(論文)-液體藥品灌裝機的設計與制造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數(shù)一數(shù)(二)》 北師大版
- 銀行內部舉報管理規(guī)定
- 平面幾何強化訓練題集:初中分冊數(shù)學練習題
- 項目獎金分配獎勵制度和方案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