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政治學原理》期末綜合練習(判斷題)參考答案_第1頁
國家開放大學《政治學原理》期末綜合練習(判斷題)參考答案_第2頁
國家開放大學《政治學原理》期末綜合練習(判斷題)參考答案_第3頁
國家開放大學《政治學原理》期末綜合練習(判斷題)參考答案_第4頁
國家開放大學《政治學原理》期末綜合練習(判斷題)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開放大學《政治學原理》期末綜合練習(判斷題)參考答案一、判斷題(對的在括號中打√,錯誤的在括號中打×)1.政治學是研究人類群體是如何組織、如何安排的學問。(√)2.馬克思認為,就其現(xiàn)實性而言,人的本質(zhì)是社會關系的總和。(√)3.政治是人類過一種有組織的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們組織安排集體生活的核心機制。(√)4.“講政治”,就是要從理論認識和政治實踐兩個方面,探討“正義”的社會究竟如何構成、“正義”的社會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制度和機制來保障。(×)5.按照柏拉圖的觀點集體生活遵循的根本原則就是“正義”。(×)6.眾所周知,政府是公共事務管理的主體,因此,良好的公共事務管理意味著政府對公共事務管理有方。(×)7.政治行為研究屬于微觀政治研究。(√)8.西方現(xiàn)代政治學的經(jīng)濟學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個人看作是道德人,他們遵循著集體利益最大化原則進行政治活動。(×)9.馬克思主義的經(jīng)濟分析方法內(nèi)含著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它將社會劃分為經(jīng)濟基礎、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三大結構。(√)10.馬基雅維利被認為是現(xiàn)代西方政治科學的奠基人。(×)11.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動物,人的本性就是要過社會生活;要過社會生活,就存在組織問題。(√)12.在西方,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闡釋了政治學的觀點,形成了獨立于哲學、倫理學的城邦政治思想。(√)13.在19世紀實證科學興起以前,西方的政治學一直以制度研究、法律研究、歷史研究、哲學倫理研究、比較研究等為主。(√)14.1880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研究院的建立可以被視為現(xiàn)代政治學建立的一個重要事件。(×)15.權力被認為是政治的根本問題,所以通過研究權力來研究政治,是最常見、最傳統(tǒng)的方法。(√)16.唯物辯證法對客觀事物矛盾的研究,是政治學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礎,因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17.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經(jīng)濟分析方法將社會劃分為經(jīng)濟基礎、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三大結構,從它們之間的辯證關系中把握政治現(xiàn)象。(√)18.宏觀的政治學研究側重于政治學實證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種具體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術,這些方法和技術被統(tǒng)稱為實證調(diào)查和分析方法。(×)19.儒家的政治學說以“禮治”和“德治”為主要內(nèi)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張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養(yǎng)性來實行統(tǒng)治,反對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0.墨家的政治學說以“道法自然”為核心,在統(tǒng)治方式上強調(diào)“無為而治”。(×)2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馬克思主義政治觀一直是中國政治研究和政治實踐的主導內(nèi)容。(√)22.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創(chuàng)立了政治學,并將政治學與經(jīng)濟學和倫理學區(qū)別開來。(√)23.從西方現(xiàn)代政治研究的發(fā)展歷程可見,其主流理論經(jīng)歷了一個由君權主義向民權主義的轉變過程。(√)24.行為主義政治學本質(zhì)上是政治學研究對象和方法的革新,它要求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態(tài)度、手段和方法來研究政治現(xiàn)象,由此出發(fā),主張以政治行為(如投票行為、集體決策行為等)作為政治學的研究對象。(√)25.西方政治研究的特點集中體現(xiàn)在其研究方法的改變和研究內(nèi)容的變遷等方面。(√)26.20世紀50—60年代,系統(tǒng)分析和功能主義成為政治研究的主要方法,宏觀的系統(tǒng)分析模式成為解釋政治的時尚理論。(√)27.韓非指出,政治就是用權,“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28.理想主義方案的核心是尋求一個“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統(tǒng)治,保證選拔最優(yōu)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zhèn)洹闭弋斦?。這通常被認為是“德治”思維的政治設計方案。(√)29.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創(chuàng)立,為人們科學認識和把握政治的含義提供了方法論基礎。(√)30.政治權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動都圍繞這一核心展開。(√)31.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政權問題“是全部政治的基本問題,根本問題。(√)32.正義、平等、自由、寬容、自治、民主、法治等是現(xiàn)代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價值追求,是構成政治價值體系最基本的要素。(√)33.正義指公正分配獎勵和懲罰的道德觀念。(√)34.“程序性的”正義指的是形式的正義,即產(chǎn)生結果的方式和支配人們行為及相互作用的規(guī)則的公正性。(√)35.正義一直被認為是政治思想的主要概念。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起,政治思想家就把良好的社會視為“正義的社會”。(√)36.根本平等指堅信人生而平等,強調(diào)人的生命在價值上是等值的。(√)37.結果平等指收益的平等分配,通常被認為屬于“社會平等”的范疇,即收入、財富和其他社會利益的平等分配。(√)38.消極自由,就是不受干預,即個人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可以按其意志行動。選擇自由、公民自由和個人隱私等,皆屬于消極自由的范疇。(×)39.古典自由主義所堅持的消極自由觀念有一個基本假設:人是有理性的智慧動物,在涉及自己利益的問題上,人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讓每個人充分發(fā)揮自己能力的社會是最好的社會;無須對個人行為加以限制和干預,相信每個人都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最大潛能,追求和實現(xiàn)自己的幸福。(√)40.自由和秩序的平衡關系是政治理論的核心主題。(√)41.寬容是指對不同觀點和不同意見的自制與忍讓。寬容建立在兩個道德判斷的基礎之上:不贊同某種行為或某一種觀念;運用自己的觀點明確拒絕或說服別人。(√)42.民主的基本含義非常簡單,即“人民統(tǒng)治”。(√)43.民主最著名的表述也許出自美國開國總統(tǒng)華盛頓。他用贊美的語言表述民主就是“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A.nD.forthepeople”。這種簡短的表述概括了民主的三個核心特點:政治平等、公民參與和公共利益。(×)44.憲法和個人權利被看成民主政治體制下約束政府的根本機制。(√)45.在當代中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是推進法治建設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點;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實現(xiàn)法治文明的重要路徑,其中的關鍵是法治文化建設。(√)46.法治文化是在建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和社會生活方式,其核心在于確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建立和運行相應制度和組織機構。(×)47.古典自由主義認為,國家是一種“必要的惡”。(√)48.保守主義大體出現(xiàn)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它的產(chǎn)生背景是對以英國革命為標志的經(jīng)濟和政治急劇變遷的反動。(×)49.現(xiàn)代保守主義倡導最大可能的經(jīng)濟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50.第三條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一種混合的政治主張和意識形態(tài),或者更準確地說,它是一個政治口號。(√)51.新保守主義強調(diào)要尊重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和自然形成的各種制度,強調(diào)自由不要過頭、不要放縱。(√)52.馬克斯?韋伯根據(jù)政治權威的建立和運行依據(jù),把國家劃分為傳統(tǒng)型權威國家、個人魅力型權威國家和法理型權威國家。(√)53.漢統(tǒng)一全國后,“國家”遂與“天下”通用。(×)54.國家三要素說,是認為具有人民、土地、政府即為國家。(×)55.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類型的理論,把人們的經(jīng)濟關系和國家的階級統(tǒng)治工具的本質(zhì)確定為劃分國家類型的標準,從國家的階級統(tǒng)治工具的本質(zhì)、規(guī)律和趨勢上去把握其類型。(√)56.歐洲共同體、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等都是聯(lián)邦制的具體組織。(×)57.按照聯(lián)合程度的不同,復合制國家又有聯(lián)邦制和邦聯(lián)制之分。(√)58.聯(lián)邦制國家又稱聯(lián)盟國家,一般由兩個以上的政治實體(如州、共和國、邦)組合組成。(√)59.主要西方國家一般采取兩院制。在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因為民族因素,也采取了兩院制。(√)60.從理論的角度分析,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確定政府職能的根據(jù)是政府對市場機制缺陷的彌補,也就是說,只有在單靠市場無法解決資源配置的問題上,才存在政府權力干預經(jīng)濟的必要性。(√)61.社會主義國家的社團大多具有官方性質(zhì),在我國主要是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62.1903年,列寧對原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進行改造,創(chuàng)立了革命型政黨俄國布爾什維克黨。(√)63.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認為,政黨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階級政治力量中的領導力量,是由各階級的政治中堅分子為了奪取或鞏固國家政權而組成的政治組織。(√)64.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曾經(jīng)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敵人幾乎總是友誼的基礎。(√)65.政黨的發(fā)展和政黨體系的形成被視為政治現(xiàn)代化的標志。(√)66.實行一黨制的國家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極權主義國家,另一種是民族主義國家。(√)67.多黨制國家一般實行比例代表制,每個選區(qū)可以選出2名以上議員,議席按所得選票的比例予以分配。(√)68.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構成了中國新型的政黨制度。(√)69.在權威主義和極權主義國家,官僚集團和軍人集團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70.西方社會的利益集團或壓力集團是協(xié)會性團體的典型代表。(√)71.19世紀30年代,托克維爾訪問美國以后就曾經(jīng)指出,美國的社團已經(jīng)成為社會行動的有力工具。(√)72.政治社團一般沒有自己的政治綱領,正因為如此,政治社團是不同于政黨的政治組織。(√)73.政治社團雖然是社會政治體系的組織要素,但它是群眾性政治組織,不是政府的組成部分。(√)74.壓力集團是西方國家主要的政治社團,它被認為是影響政治決策的三個主要因素之一。(√)75.政治社團作為政治性利益集團,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識形態(tài)功能、提供信息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經(jīng)濟性功能以及政治社會化功能。(√)76.公民權利首先表現(xiàn)為政治權利。(√)77.盧梭撰寫的《論自由》,專門討論了個人自由和公共權力的限度問題,中國啟蒙思想家嚴復將之翻譯為《群己權界論》。(×)78.公共權力具有要求服從的權威性和命令性,公民權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79.公共權力的來源和基礎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權威性,公共權力部門(個人或機構)得到公眾授權,代表公眾行使公共權力,追求和實現(xiàn)公共利益。(√)80.經(jīng)驗表明,權力的濫用是社會動蕩的根源。(√)81.權力與權威不同。權力指的是影響他人的正當性,而權威指的是影響他人的能力。(×)82.如果不加以限制,有權力的人總是傾向于濫用權力,所以,“絕對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腐化”。正因為如此,限制和約束權力才成為政治學的一個普遍議題。(√)83.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思想的支配力量,體現(xiàn)為“文化的領導權”或“文化的霸權”。掌握了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權,就意味著擁有了對他人和社會的控制力。(√)84.社會輿論作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