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教案_第1頁
爬山虎的腳教案_第2頁
爬山虎的腳教案_第3頁
爬山虎的腳教案_第4頁
爬山虎的腳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爬山虎的腳教案爬山虎的腳教案1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難點:要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教學時數(shù):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2.檢查預習情況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2.填空: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的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究竟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一邊默讀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3.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5.結合板書小結: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第二課時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4.小結: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怎么爬的過程寫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才這么有序。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4)教師小結: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很”。7.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二、學習第5自然段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沒觸著墻:(板書)萎了觸著墻:(板書)牢固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三、總結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我們學習。4.總結: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附板書設計莖上長葉柄的反面腳枝狀嫩紅爬山虎的腳觸著墻——觸巴拉貼(牢固)爬沒觸著墻——(萎了)爬山虎的腳教案21、課文簡說:課文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讀后使我們也產(chǎn)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課文的重點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莖上的卷須比作“腳”,非常生動地描寫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向上攀爬的。它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它的形狀是“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顏色如新葉。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過“觸、變、巴、拉、緊貼”等一系列動詞,清楚地寫出了爬山虎爬墻的過程。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細致、連續(xù)地觀察事物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把觀察到的事物具體地、有順序地寫下來的。2、教學案例:(學習課文的一和二自然段后)教師出示預先準備的爬山虎的枝條──師:是啊,陽光曬不蔫它,風雨撼不動它,爬山虎以它那盎然的生機,給我們的城市、鄉(xiāng)村增添了無數(shù)綠色,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好心情。請看,這就是“爬山虎”,我們讓它也長在我們教室的墻壁上……(師請學生演示爬山虎長在墻上的樣子。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它很難“長”在墻上,一臉疑惑)師(也一臉疑惑):咦,爬山虎顧名思義會爬,而且它一旦爬了上去,就很難把它扯下來,是什么東西幫了它的忙?生:是爬山虎的腳!師(拿著那根爬山虎):假如這根爬山虎沒有被剪下來,它的腳一定能幫它爬上這塊墻壁了。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師:正因為有了腳,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上好幾米的高墻;正因為有了腳,爬山虎才不怕風吹雨打,牢牢地在高墻上扎根。此時此刻,你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腳的什么?你想用什么詞贊一贊它?生1:爬山虎的`腳真厲害!生2:爬山虎的腳真神奇!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能這么神奇?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了解它的神奇?生1:我們可以去實地考察,親眼看看。生2:我們可以查找課外資料,看看書中怎么介紹的。生3:我們要再讀讀課文,因為作者觀察與描寫都很細致……師(商量的口吻):看來,最快的辦法就是借助我們收集到的小資料深入地研讀課文。我們現(xiàn)在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到課文當中去尋找答案吧。學生興致勃勃地讀書、畫圖、寫旁注……教師來到學生身邊,與學生一起研讀,也發(fā)表一些自己的見解(引導性的,幫助學生疏通思路的話語)。在學生不斷地有所發(fā)現(xiàn),急于得到別人認同的情況下,合作探究的時機成熟,于是鼓勵學生大膽與同學交流看法,通過抓住關鍵的詞句說、畫、演等等,達成共識。讓出講臺和投影儀,讓它們成為學生的展示臺,從各個角度展示爬山虎腳的“神奇”……3、教學反思: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發(fā)展的場所。離開了學生的參與,或是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就談不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成為一句空話。只有善于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難,使學生能對課文進行質(zhì)疑,并闡述自己的見解,才能提高學生求異、創(chuàng)新的能力。孔子曰:“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笨梢姡说乃季S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推行創(chuàng)新教育,敢于“異想天開”,教師不僅不能求全責備,還應鼓勵學生敢于突破陳規(guī),擺脫原有知識范圍和思維定勢的禁錮,把頭腦中已有的知識信息進行重組,從而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的新發(fā)現(xiàn)、新設想,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的工作不是“教給”學生什么,而是努力構造學生的知識結構,并用這種方法來刺激學生的欲望。這樣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了。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只有摒棄封閉的“填鴨式”教學體系,以各種形式啟動、激活學生思維,才能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打下扎實的基礎。爬山虎的腳教案3一、主要內(nèi)容這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作者通過連續(xù)仔細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爬山虎怎樣爬的秘密。文中不僅講了爬山虎腳的顏色和樣子,以及怎樣爬等知識,還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這種藤本植物特有的生活習性。課文先講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然后介紹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最后介紹爬山虎腳的特點。課文的重點是講爬山虎腳的特點。文中用三個自然段講了三層意思:先講爬山虎腳的樣子和顏色,再講它怎樣在墻上爬,最后講它必須觸著墻才能生存。選編本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學習仔細觀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夠運用學到的觀察方法指導自己的觀察實踐,提高學生在習作實踐中把事物寫具體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感受植物的無窮魅力,增加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二、重難點解析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和表達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說明白的。1.有爬山虎的地方,課前可布置學生觀察爬山虎,留意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教師課前搜集爬山虎的資料,準備爬山虎實物或標本或掛圖。有條件的學??梢灾谱饔嘘P爬山虎腳生長特點的多媒體教學課件。2.初讀課文,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檢查學生對每個自然段大意的了解情況。在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nèi)容時,要以自讀自悟為主,并體現(xiàn)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如讀讀畫畫說說,學完課文,還可以向你介紹我為題,讓學生以爬山虎的身份介紹自己。3.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作者把爬山虎的葉子寫得很美,語言更美。教學中可以朗讀體會為主,先個人自主朗讀,并想想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是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知道的;再在小組里說一說,還要把課文讀給其他同學聽,大家評一評,是不是讓人感覺到葉子的美,表達出作者喜愛之情。通過自讀和討論,要讓學生了解到爬山虎葉子的.特點,一是綠,綠得那么新鮮;二是又多又密,鋪在墻上不留一點空隙;三是美,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課文講爬山虎的腳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部分,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時,仍然要以朗讀體會為主,以直觀手段的運用為輔??上茸寣W生把課文的第3、4自然段認真地讀幾遍,分別找出寫爬山虎的腳的和爬山虎的腳怎樣爬的語句,再對照圖,找一找爬山虎的腳,想象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在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出示掛圖(或?qū)嵨锘蚨嗝襟w演示),再讓學生認一認:①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莖上長葉柄的地方)是什么形狀的?(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②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再讓學生畫一畫,畫兩幅圖,一幅圖表現(xiàn)爬山虎的腳,一幅圖表現(xiàn)爬山虎的腳是怎么一腳一腳爬的。畫好以后,在小組里交流,講一講,評一評。4.在反復感知課文內(nèi)容以后,學生已接近熟讀成誦的程度。教師稍加指點,學生就能較快地背下來。按一定的順序記憶,抓住有特征的詞句記憶是幫助記憶的好辦法。第2自然段,可按剛長出來的葉子長大了的葉子的順序背。背長大了的葉子這一層時,可抓住葉子的綠和密的特點背。第3、4自然段的背誦,可借助畫一畫幫助記憶,邊畫邊背。當然,也可以抓住順序背,如第3自然段可抓住以前今年幫助記憶。幾種記憶方法的綜合運用,更能提高記憶效果。三、重點字詞疊讀dié,不讀diě;隙讀xì,不讀xī;拂讀fú,不讀fó;莖讀jīng,不讀jìng。疊,上中下結構,查又部,上邊是三個又字,中間是禿寶蓋,下邊是且字。書寫時注意又的捺變點。隙,查雙耳部,左右結構,左邊是雙耳,右邊是小字頭、日字、小字。書寫時注意小字頭一豎無鉤。漾起波紋的意思是蕩漾起微小的波浪。漾,水面微微動蕩。課文是指爬滿墻壁的爬山虎的葉子被風吹動,好似波浪一樣在蕩漾。理解時,要讓學生認真讀句子,然后默想爬山虎葉子被風吹動時上下波動的樣子。要注意區(qū)別嫩紅、嫩綠和嫩葉、嫩莖中嫩的不同意思。嫩紅、嫩綠中的嫩,指顏色淺,是淺紅、淺綠的意思;嫩葉、嫩莖的嫩,指新生長出來的,新鮮的,跟老字相對,有嬌嫩的意思。課后,可要求學生仿照《爬山虎的腳》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注意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具體地寫出來。爬山虎的腳教案46、爬山虎的腳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留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過程與方法1、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2、啟發(fā)學生看圖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教學重點: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教學難點: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課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三分鐘說話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2、學會生字新詞;3、給課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教學準備:1、出示圖片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謎語:(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絲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2、導語: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二、初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解決。1、自由讀,遇到生字,注意讀準字音,尤其是自己圈劃出來的生字。2、檢查生字詞語出示詞語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牢固①自由認讀;②請小老師讀。3、讀文再讀文,遇到生字、詞語,多讀幾遍。4、同桌互讀,當小老師,如果讀錯了,請及時提醒他,讀好了,夸夸他。5、展示讀,讀正確。①指名分段讀;②逐段指導。預設:1、二段中讀懂“拂”注意“舒服”“空隙”2、三段中讀好“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3、讀好爬山虎的動作的詞語。4、讀流利、同桌輪讀(正音)。5、自讀自悟:三、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四、學習生字新詞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2、解釋生字詞。五、默讀、思考: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2、分段。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1、默讀、思考:(1)這一段講了什么?(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出示課件)2、提問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2、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出示課件)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八、質(zhì)疑。板書6、爬山虎的腳剛長出:嫩紅--→嫩綠葉子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六課《爬山虎的腳》。二、檢查字詞掌握情況。出示詞語爬山虎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牢固指名領讀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蛟(jiāoyiǎo)龍蝸(wuōwō)牛痕跡(jijì)波(bōpō)紋爪(zhuǎzhǎo)子莖(jingjìng)回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學法指導。1、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略)過渡: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三、學習第3自然段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以課文為根據(jù),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么形象具體,說明了什么?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三、學習第4自然段1、自由讀。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4、用“▲”劃出爬山虎在墻上爬的動作:觸--→巴--→拉--→貼5、齊讀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7、指導朗讀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墻的爬山虎)。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四、教學第5自然段1、根據(jù)課后練習1(3),輕聲朗讀。2、同桌討論、匯報。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五、第三段總結: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最后講觸著墻與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六、質(zhì)疑板書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爬山虎的腳觸--→巴--→拉--→貼觸著墻←-→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教案5知識與能力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劃、看、討論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興趣。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教學難點通過理解動詞,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激趣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這節(jié)課你們想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哪些方面?(葉子,腳的樣子,怎么爬的和腳的變化。)二、自主研讀,交流收獲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獲?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學習?!驹O計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和習慣,打破傳統(tǒng)“串講”形式,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匯報交流。交流話題一:在寫爬山虎的葉子的這一段你什么收獲?喜歡寫爬山虎葉子的同學請舉手。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tài)美?(“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為什么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觀察葉子中,葉圣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來?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交流話題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爬山虎的葉子這樣的繁茂、美麗,充滿勃勃生機,跟它的腳有著很大的關系。出示圖片:誰能說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腳的樣像什么?顏色是怎樣的?課文是怎么寫的?再讀一讀。把腳的樣子比作什么?把腳比作蝸牛的觸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細。這么細的腳,作者都仔細看過是枝狀的,并數(shù)了有六七根,說明葉圣陶爺爺觀察得很仔細多具體??!作者寫爬山虎的腳更能看他觀察十分細致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我還為孩子準備了一張畫紙,讓他們親手畫一畫爬山虎的腳,邊畫邊說出它的正確的位置。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孩子的學習激情,又掌握了知識,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交流話題三: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小組合作討論,劃出相關的動詞,然后匯報。(觸、巴、拉、貼)“一腳一腳換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交流話題四:爬山虎的腳有什么變化呢?誰能匯報你讀這段的收獲?(沒有觸著墻的,枯萎了,觸著墻的,腳巴在墻上的相當牢固。)“……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可見爬山虎的腳住墻是多么牢固啊。風能掀下它,不讓它繼續(xù)往上爬嗎?雨能阻擋它向上攀嗎?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啊!現(xiàn)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chǎn)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請帶著這種感受再讀最后一自然段。三、引導發(fā)現(xiàn),總結寫法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作了十分具體的介紹,那為什么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因為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啟發(fā)?可以結合句子來談嗎?(1)觀察細致。(2)要抓住特點觀察。(3)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觀察方法,使理論和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四、拓展文本,課堂延伸仿照《爬山虎的腳》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課外查詢資料:(1)本文作者葉圣陶的生平。(2)爬山虎的有關知識。板書設計:爬山虎的腳葉子美:嫩紅嫩綠新鮮整齊腳的位置、形狀、顏色腳怎么爬:觸——→巴——→拉——→貼人教版爬山虎的`腳教案二教學要求: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難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教學時數(shù):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檢查預習情況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填空: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床鍒D,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結合板書小結: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得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第二課時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小結: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怎么爬的過程寫得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得才這么有序。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教師小結: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二、學習第5自然段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沒觸著墻:(板書)萎了觸著墻:(板書)牢固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三、總結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偨Y: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附板書設計莖上長葉柄的反面腳枝狀嫩紅爬山虎的腳觸著墻——觸巴拉貼(牢固)爬沒觸著墻——(萎了)爬山虎的腳教案6教材分析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5、培養(yǎng)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學情分析學生對生字中存在著“觸著墻”的“著”有個別學生讀錯,重點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通過學習學生使弄清了爬山虎的腳,莖,葉子,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2、學會生字新詞;3、給課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腳,這些都是動物的腳。那你們有沒有見過不會走路的植物也長腳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葉圣陶爺爺寫的一篇文章今天《爬山虎的腳》。二、理解課題,了解文章背景①、本文的作者是誰?(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②、讀課題,想一想,這個課題圍繞什么來寫?讀了課題你想說點什么?③、葉圣陶爺爺寫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三、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四、學習生字新詞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2、解釋生字詞。五、默讀、思考: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2、分段。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默讀、思考:(1)這一段講了什么?(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2、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八、做練習3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教學重點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教學難點: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教學準備:1、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爬山虎(缺腳)的圖案。2、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練習3(投影片出示)二、導入課文: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三、學習第3自然段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以課文為根據(jù),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么形象具體,說明了什么?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三、學習第4自然段1、自由讀。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4、用“▲”劃出爬山虎在墻上爬的動作:觸——→巴——→拉——→貼5、齊讀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7、指導朗讀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墻的爬山虎)。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四、教學第5自然段1、根據(jù)課后練習1(3),輕聲朗讀。2、同桌討論、匯報。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五、第三段總結: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最后講觸著墻與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六、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七、課外作業(yè):1、根據(jù)平時對校內(nèi)紫荊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xiàn)這個意思。爬山虎的腳教案7學習內(nèi)容:《爬山虎的腳》3、4、5自然段。導學目標:1、理解重點詞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3、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導學重點:通過對詞語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導學難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教具準備:圖片、彩色筆、畫紙教學過程:一、激趣求真,導入課題1游戲激趣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爬山虎的腳》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知道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在上新課前,我們來共同做個小游戲怎么樣?2、導入課題(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下面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版書:爬山虎)(來用紅粉筆板書:"的腳")(2)齊讀課題。(生讀課題)3、展示目標。(隨機)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過渡:我們都知道人的腳是長在身子下面,你們看課題就應該馬上產(chǎn)生一個問題,什么問題?探究一:爬山虎的腳長在哪?1、學生快速朗讀課文3、4、5自然段。-----劃出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句子或詞語。2、抽生交流。3、直觀理解:葉、葉柄、反面。探究二: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兒的'?1、結合燈片自由朗讀課文3、4、5自然段。在書上畫出有關詞語,句子。(讀、劃、填、畫)2、小組合作完成學習提示。3、學生匯報,師生評價。(注意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從哪些自然段找到的,同時引導學生產(chǎn)出有沒有不同的意見。)4、隨機理解“蝸牛的觸角?”老師特意給你們帶來一只小蝸牛,你們想不想看?(出示圖)(指名看圖說出蝸牛的觸角什么樣)5、請你選擇恰當?shù)念伾P,將圖“爬山虎”的腳畫出來。引導學生一邊畫一邊說出原因,相機引導學生評議。6、小結:注意從作者不同的方面觀察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細心觀察,從文句中“不幾天”體會作者連續(xù)觀察。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樣爬的?1、自由讀課文相關的語句,-----劃出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2、抽生交流。(觸、巴、彎、拉、貼)3、小組演一演。(假設你就是一株爬山虎,你能不能結合著幾個動詞把爬山虎爬墻的一系列動作表演出來?給學生說清楚要求,用手臂表示一根細絲,握住拳頭表示細絲的頂端,張開手表示小圓片。)4、抽生黑板上表演。5、再次結合圖,理解“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边@句話??刹豢梢該Q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探究四:爬山虎的腳力氣有多大?1、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說說自己體會?2、拓展閱讀,談收獲。爬山虎為什么能牢固地吸附在墻上的呢?我便帶著問題去觀察了爬山虎。我細細觀察,發(fā)現(xiàn)爬山虎莖上有很多細絲,每根細絲都像蝸牛那細細的觸角。當這些觸角附在墻面上的時候,每根細絲的頂端都變成了一個個小圓片,正是這吸盤一樣的小圓片,牢牢地吸在墻上,使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小段爬山虎拉了下來,那么一株爬山虎有多少個觸角呢?于是,我就在爬山虎莖上四個不同的位置,各量出了一米長的莖干,開始仔細測算了觸角的數(shù)量,四次測算的結果,一米長的莖干上有近25個觸角!正是這么多的觸角把枝葉牢牢地攀附在高墻上的。那么,爬山虎的觸角究竟能承受多大的接力呢?于是我又開始啊忙碌的測量,并做了一張自制的拉力表:從測定表中,可知每個觸角平承受約0。125的千克,由此,我們又可以推算出每米爬山虎莖干能承受的拉力是3千克左右。沒有想到不起眼的爬山虎竟然有這么大方魔力。3、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句話。(驚奇,贊美)三、小結收獲,感情朗讀。1、談談自己有什么收獲。(重視觀察)2、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配樂。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觀察身邊的一株植物,以《我發(fā)現(xiàn)的秘密》寫片段。五、板書設計(略)爬山虎的腳教案8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難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教學時數(shù):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是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的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2、檢查預習的情況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2、填空: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3、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5、結合板書小結: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得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第二課時一、了解爬山虎是如何往上爬的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如何爬的動詞。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如何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4、小結: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如何爬的過程寫得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得才這么有序。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4)教師小結: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7、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如何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二、學習第5自然段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沒觸著墻:(板書)萎了觸著墻:(板書)牢固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三、總結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4、總結: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的腳教案9教學目標:1、學習作者有順序,深入細致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3、朗讀課文,能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教學重點、難點: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及爬墻過程。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第二自然段,揭示目標。上節(jié)課學習了著名作家葉圣陶爺爺所寫的葉圣陶爺爺把爬山虎的葉子寫得美極了,你們還記得嗎?下面我們一邊看錄像(出示課件),一邊回憶課文是如何寫爬山虎的葉子的。(邊看錄像,指名讀課文)爬山虎爬滿整整一墻,確實好看,它是靠什么爬的呢?(靠腳)爬山虎確實有腳,它的腳是什么樣的,是怎樣靠著腳往上爬的,文章又是怎樣圍繞它的腳來寫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來學習的內(nèi)容。二、講讀第三自然段。1、打開書本,回憶課文哪幾自然段講爬山虎的腳?(3—5)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哪幾句話具體寫了爬山虎的腳?(3—5句)2、指讀這三句話,思考:這三句話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位置、樣子、顏色)板書3、交流位置:A、看實物B、位置在哪兒?(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板書C、多媒體顯示樣子:A、看課件B、是什么樣子的?(六七根絲構成的枝狀的,每根細絲象蝸牛的觸角。)C、這里用了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蝸牛的觸角見過嗎?有什么特點?(頭上有兩對觸角,在長觸角的尖端長著很小的眼)爬山虎的腳就是這樣的。(投影顯示)顏色:嫩紅色4、這些內(nèi)容作者是如何說的呢?齊讀課文3-5句。5、看著圖,跟老師說。按課文順序說說看。6、同桌獨立練說,說說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指名說,齊說。師:“這就是爬山虎的腳?!钡诹湓捚鹆诵〗Y的作用。7、第三自然段的3-6句就寫了爬山虎的腳,為什么還有第一,二句呢?這兩句話又告訴了我們什么呢?(指讀)點撥:“今年我注意了”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因為不知道爬山虎怎樣爬,今年特別留心觀察,原來是有腳的,說明作者正是因為如此注意觀察,才能把腳的形狀、顏色寫得生動。)三、講讀第四自然段過渡:原來爬山虎的腳是這樣的,那么爬山虎又是如何靠著它的腳往上爬的呢?(板書:爬墻)1、默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哪幾句話具體寫了爬山虎靠腳往上爬?(第一、二句)2、指讀第1、2句,其余同學圈出寫爬山虎往上爬的幾個動作的詞。(板書:觸、巴、拉、貼)3、看爬山虎往上爬的動畫。師講解(為什么原來是直的,現(xiàn)在彎曲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由直到彎縮短了距離,所以產(chǎn)生了拉力,拉力使爬山虎在墻上貼得更緊了。)原來爬山虎是這樣爬的,一起有感情地讀1、2句話。4、自己練說爬山虎靠腳往上爬的過程。指名說齊說5、如果仔細看細小的腳,你會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你會想到什么呢?(蛟龍的爪子)為什么?(看實物,顏色、有力、腳在墻上的樣子)6、課件演示7、填空四、講讀第五自然段。過渡:第四自然段通過一些恰當?shù)?動詞和豐富的聯(lián)想,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腳怎樣爬墻,那么第五自然段寫了什么呢?1、指讀,思考:第五自然段寫了什么?(講爬山虎的腳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變化。)(板書:變化萎了牢固)2、分讀想想這兩種情況下爬山虎的腳有哪兩種不同的變化?3、怎樣相當牢固?(齊讀)4、從爬山虎的腳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結果,可以說明什么?(說明墻對爬山虎的作用多么重要,同時也照應了開頭,回答爬山虎順著墻往上爬的原因。)5、齊讀五、總結全文。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從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敘述。是哪三個方面呢?學生交流,后齊讀。2、寫爬山虎的腳,還有許多別的內(nèi)容可寫,作者為什么選取了課文中的三方面內(nèi)容向我們介紹呢?(最能說明爬山虎的腳的特點)那么課后,我們就學習課文的寫法來寫片段。3、爬山虎的葉子固然是綠得新鮮,引人注目,但它的腳卻是不大會引起我們的注意。但葉圣陶爺爺無論寫葉子,還是寫腳,都是那么有條有理,敘述具體,這是什么原因呢?(觀察細致)爬山虎的腳教案10教學目標:具體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致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教學重點:了解爬山虎的葉子的特點;爬山虎腳的樣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教學難點:了解爬山虎腳的樣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直接導入:大自然的植物是多種多樣的,是形形色色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接著來認識爬山虎這種植物。繼續(xù)學習《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二、品讀課文(一)了解爬山虎的葉子的特點:1、出示爬山虎葉子的圖片,提問:這滿墻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個部分?你覺得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指名答。(預設:爬山虎的葉子很多,鋪滿了墻面。葉尖一順朝下,沒有重疊的。)2、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生自讀第二自然段。3、交流:預設:A色美:綠得那么新鮮。由“嫩紅”到“嫩綠”再到“綠得新鮮”。B形美: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縫隙。從“新鮮”和“那么”體會出來的。“新鮮”就是說葉子水靈,鮮嫩;加上“那么”就說明葉子非常鮮嫩。從“均勻”體會到葉子分部得很勻稱,葉子之間間隔一般大??雌饋砣~子很美。從“一順朝下”體會到葉子很美。葉子尖都朝著一個方向,非常有條理,看起來很美。C動態(tài)美: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4、作者能夠把葉子寫的這么美,是與作者的一種好習慣分不開的,你知道是什么好習慣嗎?(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二)過渡:課文題目是爬山虎的腳,為什么先寫葉子呢?(預設:因為葉子靠爬山虎的腳才能夠爬滿墻。我們通常會從遠處先看到爬山虎的葉子,走近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腳。如沒人回答則說:我們在這畫一個問號,先來看看爬虎山的腳)那么,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1、大家仔細閱讀寫爬山虎腳樣子的段落,找出描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的詞語,做上標記。板書位置:長在莖上。形狀:像蝸牛的觸角。顏色:嫩紅的。2、佳句欣賞: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出示蝸牛觸角的圖片,感受爬山虎腳的細。3、這一段的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作者進行認真仔細觀察了呢?(注意)4、過渡:那么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根據(jù)以下幾方面小組合作學習: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B找出爬的動詞,在底下畫上標記。C演示爬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小組匯報,指名一人到前面來演示爬的過程,其他同學跟著演示。師朗讀給以提示。板書:爬:觸——巴——拉、貼(牢固)師:把“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好嗎?為什么?預設:不好,因為腳的步子大,是交替著走的,而爬山虎不是。師小結:爬山虎就是這樣長一只腳,巴住墻,再長出一只腳,再巴住墻,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圣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5、出示爬山虎的腳和蛟龍爪子的圖片進一步感知爬山虎的腳的樣子6、過渡: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又怎么樣呢?我們趕緊來看一看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讀。交流:(沒觸著墻的腳萎了,觸著墻的牢固,腳與墻有密切的關系)三、理清順序,總結全文,拓展思維1、回顧前面的問題,為什么葉圣陶爺爺要先寫葉子再寫爬山虎的腳?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葉圣陶爺爺就是這樣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留心觀察,才給我們寫出了爬山虎的腳這樣美的文章。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4、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課下我們也學一學葉圣陶爺爺留心細致觀察的方法,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注意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具體地寫出來。四、板書爬山虎的腳葉子的特點:色美、形美、動態(tài)美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腳的特點形狀:像蝸牛的觸角顏色:嫩紅(灰色)爬觸→巴→拉、貼(牢固)爬山虎的腳教案11學習目標:1.能夠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記憶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能夠指導學生運用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來讀懂課文。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圍繞一個主題寫好文章的,并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點:理解作者如何圍繞爬山虎的特點來寫好文章。教學難點:理解爬山虎如何一步步地往上爬。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編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3.投影儀。4.多媒體課件:-爬山虎腳爬墻示意圖。-一面墻上的爬山虎。課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的理解。2.掌握生字新詞。3.對課文進行分段。4.理解爬山虎的生長環(huán)境、外觀和顏色。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觀察爬山虎并記錄日記。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1.謎語:-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絲瓜)-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如果我們種植絲瓜或葡萄,需要完成哪一項任務呢?回答:筑架子。如果沒有架子,絲瓜和葡萄將無法生長到較高位置。2.導言:同學們已經(jīng)了解了,絲瓜和葡萄都需要依靠架子才能往高處生長,但是爬山虎不需要架子也能往高處生長。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3.提出疑問。二、檢查預習檢查學生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三、闡述學習目標,自主閱讀。四、學習生字新詞。1.學習發(fā)音和糾正音調(diào)。(注意詞形:隙、漾)2.解釋生詞。5.默讀、思考:1.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描述了爬山虎的腳?2.將其劃分成段落。3.四人小組討論段落情況,并做匯報。6.教授第一段(第一自然段)1.默讀、思考:(1)這一段談論了什么內(nèi)容?(2)你認為爬山虎有哪些特點?2.提出問題。7.教授第二段(第二自然段)1.大家還記得什么是最引人注目的嗎?(滿墻的葉子)你能描述一下那些葉子嗎?2.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課文是如何描寫這些葉子的`。(1)爬山虎的葉子有哪些變化?關注的是哪一種葉子?從哪個詞語中能得出這個信息?(2)在課文中,為什么要這樣描述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中進行描述?(3)討論和總結:要寫關于爬山虎的腳,首先需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的生長環(huán)境、外觀、顏色等等,然后再詳細介紹其腳部,這樣文章更有條理。3.重點指導朗讀第三和第四句話。4.指導學生試著朗讀第二自然段的大綱。5.請說出你最喜歡哪一句話,哪個單詞使用得最好。8.提出質(zhì)疑。9.完成練習3。板書設計:25爬山虎的腳最初:嫩紅→嫩綠葉子茁壯成長:新鮮的綠向下均勻地展開爬山虎的腳教案12【設計意圖】《大綱》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學習寫內(nèi)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倍鴹l理比較清楚對學生來說,就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事物,描寫事物?!杜郎交⒌哪_》一文,作者對爬山虎腳的觀察細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體現(xiàn)圍繞一個意思選好內(nèi)容,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結合組文讀寫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我把這方面擬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學校附近有爬山虎,課前我組織學生實地觀察。觀察前我布置了觀察提綱:1、爬山虎給你一個什么印象?2、對著那爬滿一堵墻的爬山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數(shù)學嘗試法的做法,要求學生以日記形式寫觀察日記;在課內(nèi)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后共同評議學生的一兩篇日記(選用寫作水平中等學生的習作)。這樣處理有利于通過實踐和對比,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爬山虎腳的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等靜態(tài)的東西,通過實地觀察,學生容易掌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樣在墻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體軟件,較形象地顯示了爬的過程。為體現(xiàn)精要教學法的原則,力求圍繞重點設計了多項訓練內(nèi)容,使學生在課內(nèi)由老師指導下進行訓練,訓練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及時反饋?!窘虒W目《爬山虎的腳》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窘虒W重點】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窘虒W難點】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窘虒W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2、投影片。3、多媒體課件:⑴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⑵一堵墻上的爬山虎?!菊n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2、學會生字新詞;3、給課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謎語:⑴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臁?絲瓜)⑵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2、導語: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_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爬山虎的腳》。3、對課題質(zhì)疑。二、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三、出示學習目標、自讀四、學習生字新詞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2、解釋生字詞。五、默讀、思考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2、分段。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1、默讀、思考:⑴這一段講了什么?⑵你覺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2、提問。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2、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⑴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⑵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⑶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八、質(zhì)疑九、做練習3板書設計爬山虎的腳剛長出:嫩紅--→嫩綠葉子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教學重點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教學難點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教學準備1、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爬山虎(缺腳)的圖案。2、多媒體課件:⑴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⑵一堵墻上的爬山虎。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練習3。(投影片出示)二、導入課文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三、學習第3自然段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以課文為根據(jù),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么形象具體,說明了什么?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四、學習第4自然段1、自由讀。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4、用“▲”劃出爬山虎在墻上爬的動作:觸--→巴--→拉--→貼5、齊讀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7、指導朗讀。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墻的爬山虎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五、教學第5自然段1、根據(jù)課后練習1⑶,輕聲朗讀。2、同桌討論、匯報。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六、第三段總結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最后講觸著墻與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七、質(zhì)疑八、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九、課外作業(yè)1、根據(jù)平時對校內(nèi)紫荊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xiàn)這個意思。板書設計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爬山虎的腳觸--→巴--→拉--→貼觸著墻←-→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教案13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學目的:1認識爬山虎的腳的顏色、形狀和生長部位。2重點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么樣一腳一腳爬上墻的。3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和口語表達的能力,結合發(fā)展學生的審美情操。教學重點、難點: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具準備:文字教材、多媒體課件教學思想:創(chuàng)設審美情景,感受祖國文字的語言美。教學過程:(一)設問激趣,整體感知出示謎語A上搭架,下搭架,開黃花,條條青龍?zhí)偕蠏臁#ńz瓜)B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種蔓生植物,它搭架嗎?(這個問題的提出,學生展開形象思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看看葉圣陶爺爺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樣爬墻的這一幅美麗畫卷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二)理清條理,扶放結合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結合以下四種學習方法自學:1、整體感知:學生的自學(1)問答法(2)提問法(3)朗讀法(4)畫圖法2、理清條理:匯報學習情況,師給予適當?shù)攸c撥。3、課件出示:指導朗讀,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三)結合課件,披文入情直奔重點,播放課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1、把握整體:學生快速跳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2、深入部分:你認為這部分描寫中那些語句寫得好,好在哪兒?找出有關詞句。3、課件演示:動畫感受,讓語言的描述升華為形象的感性認識。4、指導朗讀:感受爬山虎如何爬墻,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四)指導學法,領悟爬山虎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1、總結學法:針對課堂上相關學法加于小結。2、指導自學:這一段描寫哪幾種情況下的爬山虎的腳?找詞句來分析,用學習上一部分的方法來學習這一部分。3、匯報自學:理順條理的基礎上完成對黑板板書的補充。4、教師小結:結合課件,指導體會作者的喜歡、愉快的心情。(五)總結評價延伸課外1、編兒歌或謎語(1)生暢所欲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