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鑒賞課內(nèi)比較閱讀專練 (一)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鑒賞課內(nèi)比較閱讀專練 (一)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鑒賞課內(nèi)比較閱讀專練 (一)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鑒賞課內(nèi)比較閱讀專練 (一)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鑒賞課內(nèi)比較閱讀專練 (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典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15-16題。

題伯時天育騾騎圖二首①

黃庭堅

其一

玉花照夜今無種②,物上追風(fēng)亦不傳。

想見真龍如此筆,燕藜沙晚草迷川。

其二

明窗槃礴③萬物表,寫出人間真乘黃④。

邂逅今身猶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注]①伯時:宋代畫家李公麟的字。天育:天子所畜養(yǎng)的馬。②玉花:玉花駛。照夜:

照夜白。兩者皆為唐玄宗坐騎■名。③槃礴:箕踞而坐,表現(xiàn)不拘形跡的神態(tài)。④乘黃:

傳說中的神馬名。⑤江*,王:唐代畫家李緒,善后馬。

15.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一前兩句反復(fù)強調(diào)玉花、照夜、追風(fēng)等名馬失傳,為李公麟所畫駿馬的出

現(xiàn)蓄足了氣勢。

B.其一第四句緊承上句,以景收結(jié),寫出了詩人欣賞畫作后想象的駿馬在草原

上奔馳的情景。

C.其二后兩句將李公麟與江都王作對比,表明了作者認為李公麟在畫馬方面技

高一籌的態(tài)度。

D.兩首題畫詩立意新,入思深,雖視角不同,但前后照應(yīng),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宛若一詩。

16.兩首詩在題詠的側(cè)重點和具體寫法方面有何K同?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15.C(“對比”“技高一籌”錯)

16.①第一首側(cè)重題詠馬畫,避開常見的“以畫作真”的寫法,以真龍馬來對托

畫中馬,稱贊了李公麟馬畫的逼真?zhèn)魃瘛"诘诙讉?cè)重題詠畫家,首先正面描寫

李公麟在明窗前不拘形跡、凝神聚思作畫的神態(tài),然后以畫家李緒側(cè)面襯托李公

麟,贊揚了李公麟畫藝的高超。(6分。每點3分)

設(shè)題角度

從大方面看,一般從“求同”、“求異”或“求同和異”三個方面來設(shè)計問題。

從小方面看,可以從詩歌的體裁、題材、形象、語言、感情、思想內(nèi)容、表現(xiàn)技

巧等方面設(shè)題。

比較類型

1、不同詩歌選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較。

(湖北卷)《丹陽送韋參軍》嚴(yán)維和《暮春沸水送別》韓琮問題:兩首送別詩都

寫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請作簡要說明。

2、詩與畫的意境比較。

(廣東卷)《春日登樓懷歸》寇準(zhǔn)問題: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

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一船天睡舟尾,橫一孤笛”。

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xiàn)這兩句詩的內(nèi)容嗎?請說明東的理由。

3、同一詩歌不同版本用語的比較。(福建卷)《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問題:

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

為什么?

4、不同詩歌相同用詞的比較。(湖南卷)《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

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問題:兩詩都著一“望”字。李詩之“望”在首句,

實寫登樓,引領(lǐng)全篇,既表達了對君國的眷念與向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

可及的感傷。柳詩之“望”……

5、不同詩人描寫同一情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比較(天津卷)州歌(其六)》汪

元量問題: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表達的不同情感。

6.不同詩歌描寫同一走象的表現(xiàn)手法比較。

高考詩歌鑒賞比較題型專項指導(dǎo)

詩歌鑒賞是高考必考題,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習(xí)慣于單首詩歌的欣

賞,往往忽視了多首詩歌的比較鑒賞,這是因為比較鑒賞并非每年必考。

其實,詩歌鑒賞是多維度的,比較鑒賞更是詩歌鑒賞的較高境界。根據(jù)多

年的教學(xué)經(jīng)驗,我發(fā)現(xiàn),掌握了比較鑒賞詩歌的能力,再來進行單首詩歌

的鑒賞,事半而功倍;反之,則事倍而功半。下面我們即以實例從三個方面

加以解說。

一、比較鑒賞題的三大特點

1.銜接教材.,深化運用。詩歌比較鑒賞多為課內(nèi)詩歌和課外詩歌之間的

比較。如拿一首我們較熟悉的課內(nèi)詩歌《雨霖鈴》和一首我們較陌生的詩

歌《送王昌齡》進行L匕較:“(2)這首詩與柳永《雨霖鈴》詞都運用了點

染手法,試賞析本詩的點染手法。”使得考生更容易在對照中進行合理的

分析,得出全方位的立體的鑒賞結(jié)論。這種選材的最大特點就是很好地銜

接了教材和高考,溝通了課堂與課外,實現(xiàn)了知識和能力的遷移,讓教和

學(xué)變得更加有序化,更加梯度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xué)生對語文課堂不

夠重視的現(xiàn)象。

2.課外比較,遷移運用。詩歌比較鑒賞的另外一種形式就是兩首課外

詩歌的比較鑒賞。如選用了劉克莊的兩首同題詩《北來人》:“這兩首詩

在敘事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睙o需看詩歌內(nèi)容,只需看試題的比

較,就可以看出試題在選材上的特點:即它們是按照詩歌的題材來選材的,

或同是寫景詩,或同是詠物詩,或同是送別詩,或同是懷古詩,或同是山

水田園詩(一般情況下是這樣選材的,個別情況例外)。而這些詩歌的類

別在我們的教材中比比皆是,雖然考試的素材取材于課外,但我們是可以

通過努力得法于課堂之內(nèi)的。

3.同中求異,異中求同??v觀高考的比較鑒賞試題,我們可以看到有

三個大的比較角度:比較其同,比較其異和比較異同。

二、比較鑒賞題的基本方法

對于詩歌鑒賞比紋題,除了要運用單首詩歌的鑒賞方法如分析意象、概

括形象、煉字技巧、表現(xiàn)手法、修辭技巧、主旨寓意等之外,還要從以下

幾個方面加以強化。

(1)要通讀試題所提供的兩首,整體把握其思想內(nèi)容和主要的寫法,

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和注釋說明。

(2)仔細審題,要厘清題干中的比較角度:寫作對象、詩詞內(nèi)容、思

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修辭技巧、意象運用、最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

等。

(3)既然是比較鑒賞,命題人所給的詩歌素材中,一定會有某一方面

的相同點,也一定會有某一方面的不同黠,所以,答題時要先找相同點,

再找相異點。

(4)要注意點面結(jié)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

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5)答題時一定要用鑒賞術(shù)語,不能說外行話,同時,答案不能“貼

標(biāo)簽”,既有鑒賞術(shù)語,也有根據(jù)詩詞句子所做的具體分析,所謂“有理

有據(jù)”就是這個意思,

三、例析比較鑒賞題的四大題型

1.比較鑒賞形象類。

例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鄧判①

疏雨洗天清。枕蕈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

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便須攜酒訪新亭②。不見當(dāng)時王謝宅,煙草青

青。

[注]①鄧炎IJ:南宋詞人,隨文天祥抗元。南宋滅亡,被俘押赴北上。

本詞為北上途經(jīng)建康(今江蘇南京)時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據(jù)

史料記載,西晉滅亡后南渡士人經(jīng)常相邀到此。

賞析本詞和李清照的《聲聲慢》中“桐”“雨”意象的異同。

參考答案:相同:兩首詞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

凄苦哀愁。

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發(fā)了自身凄清孤獨之苦;而鄧

炎IJ則表現(xiàn)了寂寞飄零的無奈,抒發(fā)亡國之痛,境界更深遠。

2.比較鑒賞語言類(煉字、煉句)。

例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從軍行

李白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兩首詩最后一句中的“獨”字都有表現(xiàn)力,但內(nèi)涵不同,試作分析。

答案解析兩首詩最后一句中的“獨”是“獨自一人”的意思。李詩

是說此將領(lǐng)獨自一人率領(lǐng)殘部突破重圍,奪路而歸。一個“獨”字凸顯了

此將領(lǐng)的出眾,它似有千鈞之力,壓倒了敵人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

地之感。對這位將軍的英雄氣概,竭盡贊頌之能事。柳詩是說在空靈雪飄

的世界,萬物皆退縮隱匿,只有此老漁翁在寒江獨釣。一個“獨”字,突

出了蓑笠翁形象。而寫此形象是為了自喻,表現(xiàn)詩人在長期流放過程中特

立獨行、不甘屈服的精神。

3.比較鑒賞情感主旨類。

例3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君不見魏武草創(chuàng)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

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

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為虛①人代改,但見西園明月在。

鄴傍高冢多貴臣,娥眉曼喙共灰塵。

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fēng)愁殺人。

(張說《鄴都引》,選自《全唐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選自普通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注]①虛:廢墟。

請賞析兩詩中畫橫線詩句所抒發(fā)的人生感悟的差異。

答案解析“城郭為虛人代改,但有西園明月在“,以都邑變?yōu)閺U墟、

人世盛衰更替與月之千秋永照對比,突顯人非物換,抒發(fā)了世事滄桑、人

生如寄的感慨?!叭松鸁o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將人類的代代相

續(xù)與月之永恒不變對舉,表現(xiàn)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無限,強調(diào)人類的綿延

不絕,抒發(fā)了一種豁達樂觀的情懷。

4.比較鑒賞技巧類。

例4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春閨思

張仲素

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

古意

王駕

夫戍簫關(guān)妾在吳,西風(fēng)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兩首詩都寫思婦懷人,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解析第一首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寫思婦看到柔嫩的柳條、青

青的桑葉,不由得想起了遠在他鄉(xiāng)的丈夫,表現(xiàn)對丈夫的深切的思念。第

二首直抒胸臆,用平實自然的語言直接訴說思婦對丈夫的關(guān)心懷念。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塞上聞笛

張祜

一夜梅花笛里飛,冷沙晴檻月光輝。

北風(fēng)吹盡向何處,高入寒云燕雁稀。

夜笛詞

施肩吾

皎潔西樓月末斜,笛聲寥亮入東家。

卻令燈下裁衣婦,誤剪同心一半花。

1.第一首詩末句中的“稀”字十分精妙,請簡要賞析。

2.請聯(lián)系已學(xué)詩詞,簡要分析第二首詩中的“西樓”意象的作用。

參考答案

1.既寫出了笛聲吹向高遠之處漸漸消逝的情態(tài),又寫出了邊地高飛大

雁漸高漸遠漸稀少的情形,表達了征夫內(nèi)心的孤獨凄涼和無邊的思鄉(xiāng)之愁。

2.2.“西樓”常指女子閨房或傷心地,也是相思與愁緒的代詞,如李

清照“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本詩中

指女子居所,和“月”的意象組合在一起,暗示了裁衣婦的思遠閨情。

高考詩歌鑒賞比較題型專項練習(xí)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

赤壁懷古

蘇轍

新破荊州得水軍,鼓行夏口氣如云。

千股已共長江險,百勝安知赤壁焚?

端距①方強要一斗,君臣已定勢三分。

古來伐國須觀釁②,意突成功所未聞。

【注】①播距(zijU):禽鳥的嘴和爪甲。比喻決勝的武力、武器或力量。②觀釁:

窺伺敵人的間隙。

(曹操剛剛拿下荊州這個長江重鎮(zhèn),又獲得了眾多的水軍,正大張聲勢地殺向夏

口,氣勢如虹。此時的曹操,不但擁有上千艘的戰(zhàn)艦,(因為占領(lǐng)了荊州)巴經(jīng)

和孫、劉同樣掌控了長江天險。此時此刻,百戰(zhàn)百勝、躊躇滿志的曹操哪里知道

會在赤壁被烈火焚燒而功敗垂成?他的眼中只能看到自己實力大增,似乎巳經(jīng)具

備決勝的武力,正要和孫劉聯(lián)軍一決雌雄。他卻沒有看到對手孫、劉雖然實力弱

小,但是君臣同心大計早定。知己而不知彼,結(jié)果不但沒有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反

而拉開了三分天下的幕布。古往今來,征伐敵國不但要自己做好準(zhǔn)備,更要窺伺

敵人的間隙來尋找機會。否則,想著突然一下子成就功業(yè),這是沒有聽聞過的事

情。)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所寫之事與《赤壁賦》“破荊州,下江陵”所依據(jù)的歷史事實基本相同。

B.一二聯(lián)以描寫為主,三四聯(lián)以議論為主,具體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戰(zhàn)失敗的原因。

C.第三句緊承上句士氣如云的場景,寫千艘戰(zhàn)船橫布長江,突顯曹軍雄壯氣勢。

D.“安知赤壁焚”強調(diào)了曹軍在赤壁的意外慘敗,并與結(jié)句“未聞”形成呼應(yīng)。

16.請從內(nèi)容、表達方式、風(fēng)格中任選兩個角度簡要分析本詩與蘇軾《念奴嬌?赤

壁懷古》的不同。(6分)

15.B.(一二聯(lián)以記敘為主。)

16.(1)內(nèi)容:①聚焦的歷史人物不同:蘇轍詩聚焦于曹操,蘇軾詞聚焦于周瑜。

②情感不同:蘇轍詩從曹操的失敗中得出結(jié)論,認為自古以來攻伐他國需要等待

時機、準(zhǔn)備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蘇軾借追憶周瑜的功業(yè)來抒發(fā)自己

年華老去、功業(yè)未成的感慨。

(2)表達方式不同:蘇轍詩以記敘、議論為主;蘇軾詞以描寫、抒情為主。

(3)風(fēng)格不同:蘇轍詩樸實無華,理性客觀;蘇軾詞雄渾豪放。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辰州建中四年多懷°

戎昱

荒徼辰陽遠,窮秋瘴雨深。

主恩堪灑血,邊宦更何心!

海上紅旗滿②,生前白發(fā)侵。

竹寒寧改節(jié),隼靜早因禽③。

務(wù)退④門多掩,愁來酒獨斟。

天涯憂國淚,無日不沾襟。

【注】①此詩作于戎昱被貶辰州(治所辰陽,今湖南懷化)任上。②此句指藩鎮(zhèn)

割據(jù),戰(zhàn)亂四起。③禽:通“擒”。④務(wù)退:處理完公務(wù)之后。

(辰陽地處荒遠的辰州,晚秋時節(jié),飽含瘴氣的秋雨綿綿密密。君主的思德隆厚,

值得我拋頭顱灑熱血,即使在邊遠之地做官又會有什么別的心思呢?藩鎮(zhèn)割據(jù),

戰(zhàn)亂四起,還未進入老年而白發(fā)早早爬上雙鬢。竹子在寒冷的天氣里難道會改變

挺拔的節(jié)操?雖然我身處貶謫,就像早早被擒的鷹隼,但仍然靜待為國效力的時

機。我崇尚恬退,院門大多時候都關(guān)閉著;憂愁襲來,獨斟獨飲。身在天涯,憂

國憂民,悲愁的淚水沒有一天不沾濕衣襟?。?/p>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起筆描寫所居之地偏僻荒遠,又適逢連綿瘴雨,透露出詩人孤寂傷感的心

境。

B.詩人此時雖然遠離京城,但仍表示為報答皇恩甘愿傾灑熱血,誓死不移忠貞之

心。

C.詩人用被擒的隼鳥作比,形象地表達了對于自己被貶遠地的憤怒、怨恨和無奈。

D.詩歌的最后四句從日常生活場景入筆,用語平易樸實,憂國憂民之俏顯豁濃

烈。

16.后人多認為,戎昱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追摹杜甫。請以本詩“海上”兩句與杜甫《登

岳陽樓》的“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兩句為例,談?wù)勀愕睦斫狻#?分)

15.C("憤怒、怨恨和無奈”不準(zhǔn)確。從全詩來看,詩的基調(diào)是憂和愁,沒有憤

和恨。"隼靜早因禽"中"靜"應(yīng)理解為靜待為國效力的時機。)

16.這兩聯(lián)詩句體現(xiàn)了戎詩與杜詩的相似之處:①都反映了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

國家處于動蕩離亂之中的現(xiàn)實,詩人此時身體衰弱,處境艱難,報國無門;②都

把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擔(dān)憂與個人心境的苦悶哀傷融合在一起,情感深沉蘊藉,感

人至極,彰顯了沉郁的風(fēng)格特點。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聽蜀僧潘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①,西下峨庵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C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注】①綠綺:古代著名的琴。

(蜀僧懷抱著綠綺琴,來自遙遠的峨眉山。為我隨意揮手一彈,如同聽到萬壑松

聲。余音裊裊,匯入霜天鐘聲,我心清靜,如經(jīng)流水洗過。不知不覺,暮色籠罩

青山,秋云黯淡,布滿黃昏天空。)

15.卜列對這首詩的埋解和分析,不止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把這位音樂家寫得很有氣派,抱著名貴的琴,從峨眉峰翩翩而下,暗含了

詩人對他的傾慕。

B.頷聯(lián)正面描寫蜀僧彈琴?!叭f壑松”用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喻琴聲,使人感到

琴聲的鏗鏘有力。

C.頸聯(lián)寫詩人聽「琴聲,心好像被流水洗過一般,也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

暗含兩人的友誼。

D.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到之處是,著重表現(xiàn)對音樂的描摹,表現(xiàn)彈者、聽

者之間感情的交流。

16.音樂是一種難以言傳的藝術(shù),本詩的尾聯(lián)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的“吳

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對音樂的描寫既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有不司之

處,請簡要分析。

15.D("著重表現(xiàn)對音樂的描摹”錯誤。對音樂的描寫只有一句”如聽萬壑松",

其余都著重表現(xiàn)詩人聽琴時的感受,表現(xiàn)彈者、口尸者之間的感情交流。)

16.(1)相同點:都運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方法。本詩尾聯(lián)寫到作者沉浸于琴聲之中

的狀態(tài),感覺時間過得快。側(cè)面寫出了琴聲的魅力。《李憑箜篌引》中的“吳質(zhì)

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寫到吳剛、玉兔的狀態(tài),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李憑彈奏

箜篌的巨大魅力。

(2)不同點:本詩尾聯(lián)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

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青山已罩成一層暮色,灰暗的秋云層層疊疊,布滿天空。《李

憑箜篌弓I》中的“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夾兔”,詩人運用想象,把讀者

帶進更為遼闊深廣、神奇瑰麗的境界。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滿江紅

辛棄疾

送徐撫干衡仲之官三山巴時馬叔會侍郎帥閩。

絕代佳人,曾一笑、傾城傾國。休更嘆、舊時清鏡,而今華發(fā)。明日伏波堂②上客,老

當(dāng)益壯翁應(yīng)說。恨苦遭、鄧禹笑人來,長寂寂③。詩酒社,江山籌。松菊徑,云煙屐④。

怕一觴一詠,風(fēng)流弦絕。我夢橫江孤鶴去,覺來卻與君相別。記功名、萬里要吾身,佳

眠食。

【注】①三山,福州稱謂。②《后漢書?馬援傳》汜載馬援被拜伏波將軍。③《南

史?王融傳》載南朝齊王融年輕時自恃才高,急于做到公卿,曾撫案而嘆:“為

爾寂寂,鄧禹笑人?!睎|漢鄧禹輔佐漢光帝得天下,二十四歲即封鄢侯,官拜大

司徒。④云煙屐,登山屐。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以“絕代佳人”與“而今華發(fā)”對比,抒發(fā)無奈悵惘之情。

B.上片羨慕徐撫干年事雖老仍還能為國效力,慨嘆自身功名遲暮。

C.下片聯(lián)想到詞人在山間賦閑寂寞的詩酒生活,恐無人暢敘幽情。

D.詞作多處引用典故,抒寫送別徐撫干到三山為官時的復(fù)雜情感。

16.《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與本詞“明日伏波

堂上客”,二句在用典目的上有什么異同之處?16分)

15.A("無奈悵惘"錯)

16.異:前者對劉寄奴那樣建功立業(yè)的壯舉表示熱叨的向往;后者對徐撫干到三山

與建功立業(yè)者共事交游表示贊嘆與羨慕。

同:都表現(xiàn)詞人對建功立業(yè)仰慕與壯志難酬的惆悵。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秋浦D途中

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漸漸溪風(fēng)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②無?

【注】①秋浦:唐時為池州州治所在,詩人被貶官外放時途經(jīng)此地。②杜陵:在

長安西南,詩人家鄉(xiāng)樊川所在地。

(山路上蕭蕭秋雨下個不停,淅瀝溪風(fēng)吹著溪邊的蒲葦。問剛來到寒沙安家的鴻

雁,來時經(jīng)過我的老家杜陵嗎?)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中“窮秋”點出此行季節(jié)是晚秋:"蕭蕭"二字既形容落葉紛紛,也兼寫

山路上秋雨之蕭瑟。

B.第二句不用動詞,卻引人想象那兩岸蒲草在風(fēng)雨中搖曳的動態(tài),給讀者留下很

大的藝術(shù)聯(lián)想空間。

C.第三句運用擬人手法,把南飛的大雁看成是帶來家鄉(xiāng)音訊的使者,顯現(xiàn)出詩人

旅程的孤獨與岑寂。

D.結(jié)尾急切的詢問,把作者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懷念,把宦途的感觸、羈旅的愁思,

直接強烈地表現(xiàn)出來。

16.本詩前兩句,與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

在語言表達及意境、情感等方面有哪些異同點,請賞析。(6分)

15.D("直接強烈"錯誤,應(yīng)該是"曲折委婉"。)

16.相同點:①都運用了融情于景的寫法。借秋景營造一種寒冷凄清氛圍,融入

了詩人內(nèi)心之悲情。②運用擬聲詞入詩,不僅訴諸視覺,也訴諸聽覺。

不同點:①意境上:杜牧詩中描寫山路上蕭蕭瑟瑟的秋雨下個不停,淅淅瀝瀝的

溪風(fēng)吹著蒲葦,營造出寒冷凄迷的氛圍,意境更加蕭索凄寒;杜甫詩中描寫落葉

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而來,描繪出秋天肅穆蕭殺、

空曠遼闊的景色,境界壯闊磅礴,意境更加深遠。②情感上:杜牧詩勾畫出一幅

風(fēng)雨凄迷的行役圖,表達了作者被貶官時的痛苦,抒發(fā)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煩

悶之情;杜甫詩在蕭瑟的景物和深遠的意境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

愴以及對生命有限、宇宙永恒的感懷。

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效古秋夜長

錢起

秋漢飛玉霜,北風(fēng)掃荷香。

令情紡織孤燈盡,拭淚相思度漏長。

檐前碧云靜如水,月吊棲烏啼鳥起。

淮冢少婦事鴛機,錦幕云屏深掩扉。

白玉窗中聞落葉,應(yīng)憐寒女獨無衣。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前兩句分別從視覺到嗅覺、由長空到大地渲染了一種寒涼蕭瑟的秋H氛圍。

B.三四兩句暗示寒女紡織之艱辛,身世之孤苦,為人織布卻身心俱寒的凄涼。

C.七八兩句描寫一位富家少婦,住在錦幕云屏的家中與寒女形成了鮮明對比。

D.“白玉窗中”人是作者自身的寫照,“應(yīng)”寫出作者對寒女們的同情與關(guān)心。

16.“檐前碧云靜如水”與“蕩胸生曾云”(杜甫《望岳》)兩處“云"一靜一動,

在表達感情上各得其妙。請分別賞析。(6分)

15.D("應(yīng)”是希望,是呼吁,說明現(xiàn)實中"白玉窗中"的人沒有去可憐同情寒

女無衣。反推白玉窗中的人不是作者自指,而是上文中的富貴少婦。從"白玉"

二字亦可佐證。)

16.“碧云靜”①實寫戶外的風(fēng)平云靜。②運用了反襯手法,以云之靜反襯女子一

夜未眠洶涌澎湃的自傷之情、思念之情。

“生曾云"①實寫泰山云蒸霞蔚,壯闊宏偉之景。②以升騰的層云襯托作者開闊

的胸襟,無畏的雄心,表達作者對大自然(泰山)的喜愛贊嘆之情。

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書得九域志?泣然有感*:

陸游

一事無成老已成,不堪歲月又崢嶂。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殘燈曉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虜,功名正恐屬書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輿圖淚自傾。

【注】①九域志:北宋地理名著,以熙寧、元豐間四京、二十三路行政區(qū)劃為標(biāo)

準(zhǔn)。②本詩作于慶元二年秋(1196年),作者閑居山陰。

(一件事情都沒有做成,衰老卻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歲月總是無情流逝,讓人無法承

受。秋寒初生,我的憂愁就像新近返回的大雁絡(luò)繹不絕。夢中驚起,東方既白,

殘燈尚明。天地之間,哪里會容納金人這樣的丑類?功名和事業(yè)恐怕正是屬于那

些立志恢復(fù)的讀書人。眼看就要七十歲了,但是我殺敵報國復(fù)興宋室的初心仍然

鮮活如初,偶爾展讀大宋地圖,眼淚就不由自主地傾瀉如雨。)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題點明寫作的時間、事件、情感,“泣然”泡含詩人的家國之情。

B.首聯(lián)中詩人不能忍受歲月的不斷流逝,抒發(fā)了自己年老無成的慨嘆。

C.天寒欲曉北雁南飛,詩人以新雁自況,表達了對收復(fù)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聯(lián)直抒胸臆,詩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圖不禁落淚。

16.本詩中的“書生”形象和《沁園春?長沙》中“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書

生”形象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15.C("以新雁自況,■達對收復(fù)J匕為夫地的信十二Jt誤)

16.①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愛國者形象。②異:本詩中的“書生”是一個年逾

古稀、壯志猶存的愛國詩人:《沁園春?長沙》中的"書生”是一個立志救國、勇

于拼搏、直面困難的青年知識分子。

八、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祭常山回小獵

蘇軾

專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

弄風(fēng)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

回望白云生翠檄①,歸來紅葉滿征衣。

圣明若用西涼簿②,白羽猶能效一揮。

【注】①峨:大山上的小山。②西涼簿:謝艾,西涼名將,儒生出身,曾任主薄。

(青色車篷前飄蕩著黑色旗幟,儀衛(wèi)何等威風(fēng)凜凄。黃茅岡布列士兵,組成又長

又廣的合圍狩獵陣式。矯馬騰躍在秋天勁風(fēng)之中,鬃毛飄灑、馬蹄立空揚塵,蒼

鷹追逐著野兔,擦地疾速而飛?;厥籽鐾强罩械陌自?,從翠綠的山岑升騰而出。

踏上滿獲獵物的歸程,紅葉飄落征衣滿塵。朝廷若用知兵善戰(zhàn)的書生為將,我還

能搖動著白羽扇指麾三軍?。?/p>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參加了黃茅岡舉行的一次習(xí)射會獵,狩獵場面相當(dāng)氣派。

B.詩人從狩獵全景中選取兩個最為英武的場面,著重加以描寫。

C.歸來時,蒼翠的山峰煙霧繚繞,漫天的紅葉暗示著獵物豐碩。

D.整首詩感情激昂,氣勢飛動,對仗工整,遣詞用字尤見功力。

16.蘇軾的詞作《江城子?密州出獵》題材與本詩接近,詞的下片有“持節(jié)云中,

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幾句,與本詩尾聯(lián)互相闡發(fā),

請分析這幾句和本詩尾聯(lián)在手法和情感上的相似之處。

15.C("漫天的紅葉暗示著獵物豐碩“錯誤。頸聯(lián)寫罷獵歸來的風(fēng)度神采。經(jīng)過

緊張的圍獵,詩人現(xiàn)在一身輕快,不由回過頭去眺望方才廛戰(zhàn)之處,但見常山白

云繚繞,遠遠望去,恰似在不斷吐出云氣。俯視自己,一路歸來,火紅的楓葉已

落滿了征衣。二句表現(xiàn)了詩人顧盼自如的神態(tài),而白云、綠嶺、紅葉,色彩對比

鮮明,更增強了詩情中的畫意,并沒有暗示獵物豐碩。)

16.都運用了用典的手法,一個以馮唐自比,一個以謝艾自許,傾吐懷抱,表現(xiàn)

出馳騁疆場的豪情,表達了想要報國的迫切之情。

九、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定風(fēng)波?次高左藏使君韻8

黃庭堅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來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guān)外蜀江前。莫笑老

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②?戲馬臺③南追兩謝,馳射,風(fēng)流猶拍古人肩。

【注】①黃庭堅貶謫黔州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②華顛:白頭。③戲馬臺:項羽所

筑,今江蘇徐州城南。劉裕北征,會僚屬于此,賦詩為樂,謝瞻和謝靈運各賦《九

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一首。

(黔中陰雨連綿,仿佛天漏,遍地都是水,終日被困家中,猶如待在一艘破船上。

久雨放晴,又逢重陽佳節(jié),在蜀江之畔暢飲狂歡。不要取笑我,雖然年邁但氣概

仍在。請看,老翁頭上插菊花者有幾人呢?吟填詞,堪比戲馬臺南賦詩的兩謝。

騎馬射箭,縱橫馳騁,英雄直追古時風(fēng)流人物。)

15.卜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止確的一項是

A.上闋首二句起調(diào)低沉,用比喻手法寫出秋雨使人只能困居于室內(nèi),室內(nèi)卻漏雨

積水的艱難處境。

B.上闋后三句寫重陽放晴,又逢佳節(jié),催發(fā)詞人以鬼門關(guān)的險峻來襯托內(nèi)心抑郁

愁苦,借酒消愁。

C.本詞通過重陽即事感懷,借謝胳、謝靈運戲馬臺賦詩之典,將詩人豪爽的氣概

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D.全詞結(jié)構(gòu)上一抑三揚,從雨天困居的沉悶走向“馳射”“拍肩”的暢快,語

意疏宕,意境開闊。

16.有人評價黃庭堅詞“入于蘇而又出于蘇”。本詞下闋在寫法上“入于蘇”,

情感上“出于蘇”,請結(jié)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下闋對此簡要分析。

15.B("催發(fā)詞人以鬼門關(guān)的險峻來襯托內(nèi)心抑郁愁苦,借酒消愁"說法錯誤,

”及至重陽天也霽"中"及至""也"體現(xiàn)詞人喜出望外的心情,生出"催醉"

之意,并非借酒消愁。"鬼門關(guān)"是用其險峻來襯托忘懷得失的胸襟和兀傲之氣,

并非襯托內(nèi)心抑郁愁苦。)

16.寫法上“入于蘇":都把自己和古人作對比,都寫到"白發(fā)"。

情感上"出于蘇":①蘇詞中,頭白蒼老卻功業(yè)無成的蘇軾,與年華方盛即卓有

建樹的周瑜形成對照,帶有自嘲自傷的意味,表達了蘇軾有志報國卻功業(yè)未就的

憂憤之情(或“表達了對周瑜的仰慕之情,渴望現(xiàn)實中也有如此豪杰”)。②黃

庭堅表達了自己"風(fēng)流"不遜于二謝的豪邁情懷,并以"白發(fā)簪花"這種不入俗

眼的舉止,強調(diào)了自己不向命運屈服的博大胸懷,抒發(fā)了老當(dāng)益壯、窮且益堅的

樂觀奮發(fā)精神。

十、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題老學(xué)庵壁

陸游

此生生計愈蕭然,架竹苫的只數(shù)椽。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

喚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掃地亦隨緣。

【注】此詩為陸游晚年蟄居故鄉(xiāng)山陰時所作,此時金兵已占領(lǐng)北方領(lǐng)土,宋朝統(tǒng)

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老學(xué)庵,陸游書齋名。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一生酷愛讀書,哪怕晚年生計艱難,也要蓋上一間書齋,以此來打發(fā)無聊

難捱的時光。

B.頷聯(lián)中“古今”與“昏曉”相對,“永日”與“流年”相對,精煉準(zhǔn)確地概括

了作者終生與書為伴,以書開導(dǎo)人生的讀書生涯。

C.詩人對生活要求不高,書齋沒有書童,請一個南村的跛腳童子也無所謂,司時

也說明了詩人生計艱難,照應(yīng)了開頭的“蕭然”。

D.老學(xué)庵是陸游晚年生活的精神家園,哪怕它十分簡陋,他依然寫詩作記,并

題寫在墻壁上。

16.有人說“太平民樂無愁嘆”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有相仿之意,清談一談你的看法。(6分)

15.A("無聊難捱"錯誤,詩人把書齋看成精神家園,"古今""昏曉""永

日""流年"都寫出了詩人讀書之廢寢忘食。)

16.①《永遇樂》中,這兩句是說如今的中原淪陷區(qū)的百姓已經(jīng)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

竟至于對異族君主頂禮膜拜。②本詩"太平民樂無愁嘆”是說統(tǒng)治者偏安江南一

隅,百姓安于現(xiàn)狀,只有高興,沒有愁嘆。③這兩首詩都表達了收復(fù)失土刻不容

緩之意,如果繼續(xù)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H"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fēng)吹柳花滿店杳,吳姬壓酒唉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注釋】①吳姬:這里指賣酒女。②壓酒:壓糟取酒。古時新酒釀熟,臨飲時方

壓糟取用。

15.下列對詩歌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一個“香”字,用得極妙,不僅有柳花的“香”,還有店外飄來的其他花

香,店內(nèi)橫溢的酒香,也暗示了“金陵子弟”來相送的濃濃情意。

B.作者運用了抑揚手法來抒情。春色迷人,花香滿店,吳姬勸酒,暢飲佳釀,但

是卻面臨著別離之愁,先揚后抑,在繁華熱鬧中愈見愁苦。

C.全詩的惜別之情飽滿酣暢,吳姬勸酒的熱情,金陵子弟相送的友情,欲行不行

的留情,放在“滿店香”的氛圍中,使情感表達飽滿酣暢,有強烈的感染力C

D.詩歌綜合運用了多種手法,全詩語短情長,而又熱情洋溢,語言流暢明快,

自然天成。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語言清新俊逸、情韻悠長的特點。

16.本詩的結(jié)尾兩句,歷來為人所稱道。不過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兩句固是佳句,

但純以抒情與境界而言,與同樣用“東流水”抒情的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

時了》的結(jié)尾相比,還是略遜一籌。結(jié)合詩歌,淡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看法。(6

分)

15.B(不是抑揚,而是以樂寫哀(或反襯)。以春色之美、情誼之深反襯離別之

愁。)

16李煜《虞美人》在情感與境界上確實更勝一籌c

(1)抒情上:①兩首詩同樣通過“東流水"抒情,但李煜是亡國之后,被拘禁于

汴京時寫的《虞美人》,詩句中既有故國之思,更有國破家亡之恨。情感意蘊豐

富而深沉,李白詩中感情則比較單純,只是寫離別時的不舍。②李煜《虞美人》

中,以"春水"作喻,江水浩蕩東去,既寫出愁之廣闊,又寫出愁之無盡,而春

水浩蕩,更顯出愁之深重。李白的詩句中運用對2,但局限于"誰短長",只寫

愁之無盡,在感情的深沉、厚重上有所不如。

(2)境界上:③李煜《虞美人》結(jié)尾“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江水東去,寫愁之

廣闊,以春水東流,寫愁之無盡,在空間、時間上都大大拓展了,境界闊大,氣

象超邁。李白的詩句只是單純地對比“別意與之誰短長”,在境界上也遜色一籌。

十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15-16小題。

致酒行

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①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②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dāng)孥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注】①主父:《漢書》載:“主父偃西入關(guān)見衛(wèi)將軍,衛(wèi)將軍數(shù)言上,上不省。

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雹隈R周:《舊唐書》載,馬周投宿新豐被旅

店主人輕視,后至長安做中郎將常何的門客。貞觀五年,他代何條陳多事皆合上

意,后被授監(jiān)察御史。

(我潦倒窮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勸,相祝身體健康。當(dāng)年主

父偃向西入關(guān),資用困乏滯留異鄉(xiāng),家人思念折斷了門前楊柳。我聽說馬周客居

新豐之時,天荒地老無人賞識。只憑紙上幾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