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方贪?2024-2025學年中職語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礎上冊)_第1頁
《庖丁解?!方贪?2024-2025學年中職語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礎上冊)_第2頁
《庖丁解牛》教案-2024-2025學年中職語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礎上冊)_第3頁
《庖丁解?!方贪?2024-2025學年中職語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礎上冊)_第4頁
《庖丁解牛》教案-2024-2025學年中職語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礎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庖丁解?!窘虒W目標】1、感受莊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其寓意,用現(xiàn)代眼光開掘其新義。2、自主、合作、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3、理解課文所包含的認識客觀規(guī)律必須反復實踐的道理,并且從中獲得感悟與啟迪。【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感受莊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其寓意,用現(xiàn)代眼光開掘其新義。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所包含的認識客觀規(guī)律必須反復實踐的道理,并且從中獲得感悟與啟迪?!菊n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本課寫作背景的資料?!菊n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通過預習和自讀掌握文學常識。2.結合注釋,疏通文章大意。【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詩句導入古時候,有一位老人家很會講故事。人們透過他簡單而生動的故事,往往可以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我們曾經聽說過的“莊周夢蝶”、“東施效顰”的故事就是出自他之口,這位老人家就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今天我們來看他另一則故事——《庖丁解?!贰?/p>

教師板書課題:《庖丁解?!范⒆灾鲗W習,知識備查(一)題目解析?。衡?,廚師;丁,廚師的名字。

解牛:解,剖開;解牛,分割牛的肢體(二)莊子簡介名周,約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戰(zhàn)國時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為“老莊”。

他生活貧困,做過漆園吏,但學識淵博。他對當時統(tǒng)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惡痛絕,對儒家積極參與政事給予了尖銳的批評,主張“出世”。

莊子認為,“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他師法天道,崇尚自然,提倡“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注重保養(yǎng)生命、保存天性,并進一步發(fā)揚了老子“以柔克剛”的智慧。其文善用寓言,汪洋恣肆,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對后世影響深遠。(三)作品簡介《莊子》是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者的著作,因莊子曾隱居南華山,所以,又稱《南華經》,是著名的經典著作。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合稱為“四書”?!墩撜Z》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連屬;言簡意豐,含蓄凝練,包含了孔子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在記言的同時,傳達了人物的神情態(tài)度;某些章節(jié)的記述,生動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書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論成為人們習用的格言和成語。三、預習檢查,夯實基礎(一)讀一讀生字詞(二)詞義解釋閱讀課本下面注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四、新課學習,整體感知(一)名家范讀 播放名家范讀的視頻,掌握斷句和朗讀節(jié)奏。朗讀指導自由朗讀1、教師:結合注釋,疏通文章大意。學生1:一個姓丁的廚師給梁惠王解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shù)牡胤?,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既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jié)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jié)奏。教師:莊子從那2個角度描寫解牛的精彩表演?(動作、聲音)

明確:作者描寫了一個場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動作描寫為主,一連用

了5個動詞:總的動作描寫是“解”,然后分別描寫手“觸”、肩“倚”、足“履”

膝“踦”,這一系列的藝術化、舞蹈化了的動作描寫,已初見庖丁解牛技術

的嫻熟。接著作者側重描摹他解牛時進刀而發(fā)出的聲音,又對這聲音用了

兩個比喻。描摹聲音時,用了兩個擬聲詞:“砉”、“騞”;兩個比喻是“桑林

之舞”、“經首之會”。生動地描寫出庖丁動作的節(jié)奏感,表現(xiàn)了一個至高境

界。

學生2:梁惠王說:“嘻!好??!你的技術怎么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廚師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規(guī)律,這已經超過了對于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于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看到的)沒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見一樣)。三年之后,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F(xiàn)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

學生3: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jié)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lián)Q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F(xiàn)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shù)千頭,而刀口卻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

學生4:牛身上的骨節(jié)是有空隙的,但刀刃沒有厚度,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那么在運轉刀刃時一定寬綽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即使如此,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一見那里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

學生5: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一下,嘩啦一聲骨肉就已分離,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我提起刀站著,為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huán)顧,為這一成功而心滿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來?!?/p>

學生6:梁惠王說:“好??!我聽了你的話,學到了養(yǎng)生之道啊?!?、劃分文章結構課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首段):描寫庖丁解牛的一個場面,突出庖丁的技術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庖丁技術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從故事引出養(yǎng)生之道。

五、課堂小結本文描寫庖丁解牛的一個場面,突出庖丁的技術高超,從故事引出養(yǎng)生之道。

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自主、合作、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2、理解課文所包含的認識客觀規(guī)律必須反復實踐的道理,并且從中獲得感悟與啟迪?!窘虒W過程】一、復習導入我們應該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課文內容,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識。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來理解課文所包含的認識客觀規(guī)律必須反復實踐的道理,并且從中獲得感悟與啟迪。二、再讀課文,探究問題1、庖丁是如何練就如此出神入化的技術的呢?

(1)庖丁在實踐中積累,掌握牛的身體結構,何處可以下刀,何處不能下刀,已然了然于心。

(2)在掌握牛的身體結構這一規(guī)律后,又經過十九年的繼續(xù)磨練,不僅做到目無全牛,更能刀隨心動,進而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3)雖然技藝超凡脫俗,但仍然在解牛時保持小心謹慎。

庖丁解牛給我們的啟示:認識和掌握事物規(guī)律,反復實踐、積累經驗,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躊躇滿志”。2、解牛講究方法,庖丁講什么方法呢?臣之所好者,道也。躲避矛盾,尋找部位

神遇

依乎天理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要依照牛的生理規(guī)律,順其自然

3、庖丁解牛經歷了哪三個階段?4、文惠君聽庖丁介紹后,說自己懂得了“養(yǎng)生之道”,解牛之道和這種“養(yǎng)生”之道有什么聯(lián)系?

分析:以刀來比喻精神,保護刀的方法就是養(yǎng)生的方法。

·庖丁的“解牛之道”:

·完全順著牛天然的骨節(jié)肌理,在空隙處下刀,絕不勉強硬砍。

·文惠君感悟到的“養(yǎng)生之道”:

·養(yǎng)生應順應自然規(guī)律,不要硬碰困難,避免身心受到損害。

相似之處:順應自然5、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歷來談談,課本中的語句能教給我們怎樣的道理?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了解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抓住本質,用心處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順其自然,不強求

技經肯綮之未嘗——避開鋒芒,從長計議

以無厚入有間——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于族……行為遲,動刀甚微——不莽撞,謹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收斂鋒芒,低調做人冉有: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三、拓展思考,感悟真理三、課堂小結課文節(jié)選自《養(yǎng)生主》,主旨在于闡明保護、蓄養(yǎng)生命之主——精神,提示養(yǎng)生的方法莫過于順應自然。節(jié)選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來比喻社會的復雜如牛的筋骨盤結,處理世事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為戒”的審慎、關注的態(tài)度,還應該以藏斂(“善刀而藏之”)為自處之道,這樣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