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指南_第1頁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指南_第2頁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指南_第3頁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指南_第4頁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指南TOC\o"1-2"\h\u7306第1章運動訓練基礎 3317421.1運動訓練的概念與分類 3116901.2運動訓練的目的與意義 4299501.3運動訓練的基本原則 425772第2章運動員選材與評價 5298422.1運動員選材的標準與方法 5225972.1.1選材標準 588122.1.2選材方法 556042.2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與素質評價 5288342.2.1身體形態(tài)評價 6392.2.2運動素質評價 6299032.3運動員心理素質評價 626082第3章運動訓練計劃制定 6152183.1訓練計劃類型與結構 6160203.2訓練周期劃分與訓練任務 7284553.3訓練計劃調整與優(yōu)化 87991第4章動力性訓練 8150084.1動力性訓練的概念與分類 8211924.1.1最大力量訓練:旨在提高肌肉的最大收縮力量,主要通過大負荷、少次數(shù)的訓練來實現(xiàn)。 8173024.1.2快速力量訓練:以提高肌肉收縮速度為目標,訓練過程中強調快速、爆發(fā)性的動作。 871784.1.3耐力力量訓練:以提高肌肉持續(xù)收縮的能力為目標,主要通過中等負荷、多次數(shù)的訓練來實現(xiàn)。 8199734.1.4協(xié)調性訓練:旨在提高肌肉間的協(xié)同工作能力,訓練方法主要包括多關節(jié)、多方向的復合動作。 846754.2動力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8210964.2.1訓練方法: 8227964.2.2訓練手段: 9263324.3動力性訓練的應用實例 9131574.3.1田徑項目: 967364.3.2球類項目: 9134864.3.3舉重項目: 96694第5章耐力性訓練 997865.1耐力性訓練的生理基礎 9322445.1.1心肺系統(tǒng)的適應 10119215.1.2能量代謝 10128775.1.3肌肉生理變化 10285675.2耐力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106845.2.1持續(xù)訓練法 10151655.2.2間歇訓練法 1110315.2.3漸進性訓練法 11149505.2.4模擬訓練法 11277835.3耐力性訓練的應用實例 11235.3.1馬拉松訓練 1126855.3.2自行車耐力訓練 1149265.3.3游泳耐力訓練 11234405.3.4登山耐力訓練 112957第6章速度性訓練 1137576.1速度性訓練的生理基礎 115676.1.1神經(jīng)生理學基礎 12200476.1.2肌肉生理學基礎 12239566.1.3能量代謝基礎 12240766.2速度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12304606.2.1短跑訓練 12116666.2.2抗阻訓練 12215886.2.3特殊訓練 12216166.3速度性訓練的應用實例 12151376.3.1訓練周期安排 13177736.3.2訓練內(nèi)容 13207696.3.3訓練強度與恢復 1315662第7章力量性訓練 13242477.1力量性訓練的生理基礎 13203517.1.1肌肉生理學基礎 13106707.1.2骨骼生理學基礎 13212787.1.3神經(jīng)生理學基礎 13293037.2力量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14147177.2.1最大力量訓練 14189857.2.2爆發(fā)力訓練 14102677.2.3肌耐力訓練 14232557.3力量性訓練的應用實例 14101387.3.1舉重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14292757.3.2籃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1479787.3.3老年人的力量訓練 1420728第8章靈活性訓練 14134498.1靈活性訓練的生理基礎 14311928.1.1關節(jié)結構 1523268.1.2肌肉與肌腱特性 15287508.1.3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 1593418.2靈活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1541838.2.1靜態(tài)拉伸 1586468.2.2動態(tài)拉伸 15255828.2.3彈力帶訓練 1566038.2.4按摩與放松 1592588.3靈活性訓練的應用實例 15241548.3.1瑜伽 16195338.3.2舞蹈 16295978.3.3田徑運動員的靈活性訓練 1656638.3.4球類運動員的靈活性訓練 1624951第9章恢復性訓練 16128759.1恢復性訓練的生理基礎 1612599.1.1能量代謝恢復 16257649.1.2神經(jīng)系統(tǒng)恢復 1625269.1.3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恢復 16111209.1.4免疫系統(tǒng)恢復 16142479.1.5肌肉骨骼系統(tǒng)恢復 1746549.2恢復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17202929.2.1休息與睡眠 1749819.2.2水療 17287289.2.3針灸與按摩 17191639.2.4輕度運動 17249269.2.5營養(yǎng)補充 17325189.3恢復性訓練的應用實例 17177069.3.1長跑運動員的恢復性訓練 1734149.3.2力量舉運動員的恢復性訓練 17156759.3.3籃球運動員的恢復性訓練 17193989.3.4足球運動員的恢復性訓練 18243569.3.5游泳運動員的恢復性訓練 1823291第10章運動訓練監(jiān)控與評價 181147810.1運動訓練監(jiān)控方法 182907610.1.1訓練數(shù)據(jù)收集 18540210.1.2訓練過程監(jiān)控 181311510.1.3訓練恢復監(jiān)控 182583610.2運動訓練評價體系 183098910.2.1訓練效果評價指標 18633910.2.2訓練評價方法 182413010.2.3訓練評價結果分析與應用 181357910.3運動訓練改進策略與實踐案例 181518510.3.1訓練改進策略 191825410.3.2實踐案例 191916010.3.3創(chuàng)新與展望 19第1章運動訓練基礎1.1運動訓練的概念與分類運動訓練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指導的身體活動,以提高人體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的一種教育活動。運動訓練包括多種類型,根據(jù)訓練目的、對象、方法和運動項目等特點,可將其分類如下:(1)按照訓練目的分類:健身訓練、競技訓練、康復訓練、娛樂訓練等;(2)按照訓練對象分類:兒童少年訓練、成年人訓練、老年人訓練、特殊人群訓練等;(3)按照訓練方法分類:有氧訓練、無氧訓練、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靈敏性訓練等;(4)按照運動項目分類:田徑訓練、球類訓練、游泳訓練、武術訓練、冰雪項目訓練等。1.2運動訓練的目的與意義運動訓練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提高生理健康水平,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韌性等;(2)增進心理健康,如緩解壓力、提高自信心、培養(yǎng)毅力等;(3)增進社會交往,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提高社會適應能力;(4)提高運動技能,為競技體育和日常生活做好準備;(5)培養(yǎng)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終身參與體育運動。運動訓練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改善身體素質;(2)預防和減少慢性疾病風險,提高生活質量;(3)塑造良好的體型和體態(tài),提升個人形象;(4)增強民族體質,為國家體育事業(yè)做出貢獻;(5)培養(yǎng)優(yōu)秀運動員,提高競技體育水平。1.3運動訓練的基本原則運動訓練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個性化原則:根據(jù)個體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運動基礎等因素,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2)循序漸進原則:訓練強度、時間和頻率應逐漸增加,避免突然增加導致運動損傷;(3)系統(tǒng)性原則:訓練內(nèi)容應全面,注重身體各部位的鍛煉,保證各項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4)針對性原則:根據(jù)訓練目的和個體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訓練方法和手段;(5)可逆性原則:訓練效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逆轉,因此訓練過程中應注重調整和恢復;(6)安全性原則:保證訓練過程中不發(fā)生意外傷害,注意運動器材、場地和動作的正確性;(7)持續(xù)性原則:運動訓練應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以達到長期鍛煉的效果。第2章運動員選材與評價2.1運動員選材的標準與方法運動員選材是運動訓練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關系到運動隊的發(fā)展和比賽成績。合理的選材標準與方法有助于挖掘和培養(yǎng)具有潛力的運動員。以下是運動員選材的標準與方法:2.1.1選材標準(1)身體條件:身高、體重、體型等身體形態(tài)指標;(2)生理機能: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耐力等生理指標;(3)運動素質:速度、力量、柔韌性、協(xié)調性等;(4)心理素質:性格、動機、自信心、競爭意識等;(5)運動技能:基本運動技能、特定項目技能等;(6)遺傳因素:家族遺傳、基因檢測等。2.1.2選材方法(1)觀察法:通過比賽、訓練等場景觀察運動員的表現(xiàn);(2)測試法:運用生理、心理、技能等測試方法對運動員進行評估;(3)訪談法:與運動員、教練員、家長等進行溝通,了解運動員的基本情況;(4)數(shù)據(jù)分析法:收集并分析運動員的比賽、訓練數(shù)據(jù),為選材提供依據(jù);(5)專家評價法:邀請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教練員、運動醫(yī)學專家等進行評價。2.2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與素質評價2.2.1身體形態(tài)評價身體形態(tài)評價主要關注身高、體重、體型等指標,旨在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發(fā)育狀況。具體方法如下:(1)身高、體重測量:通過標準化儀器進行測量;(2)體型評價:計算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分析運動員的體型特點;(3)肢體長度比例:測量上肢、下肢長度,分析運動員的肢體比例。2.2.2運動素質評價運動素質評價主要包括速度、力量、柔韌性、協(xié)調性等指標。以下為具體評價方法:(1)速度:通過短距離沖刺、折返跑等測試方法評估;(2)力量:測試運動員的最大力量、爆發(fā)力等,如臥推、深蹲等;(3)柔韌性:通過坐位體前屈、轉肩等測試方法評估;(4)協(xié)調性:運用星形跑、跳繩等測試方法進行評估。2.3運動員心理素質評價運動員心理素質評價主要關注性格、動機、自信心、競爭意識等方面。以下為具體評價方法:(1)性格評價:運用心理問卷、訪談等方法了解運動員的性格特點;(2)動機評價: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了解運動員的訓練動機;(3)自信心評價:運用自信心量表等工具進行評估;(4)競爭意識評價:通過比賽、訓練等場景觀察運動員的競爭表現(xiàn);(5)心理應激反應:評估運動員在壓力環(huán)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第3章運動訓練計劃制定3.1訓練計劃類型與結構運動訓練計劃是運動訓練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地制定訓練計劃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訓練計劃可分為多種類型,主要包括長期訓練計劃、中期訓練計劃和短期訓練計劃。(1)長期訓練計劃:通常指為期數(shù)月或數(shù)年的訓練計劃,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運動員的基本素質、技能和競技能力,為運動員的整個運動生涯奠定基礎。(2)中期訓練計劃:通常指為期數(shù)周或數(shù)月的訓練計劃,主要目標是提高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和競技水平,為參加重要比賽做好準備。(3)短期訓練計劃:通常指為期數(shù)天或數(shù)周的訓練計劃,主要目標是針對具體比賽或訓練階段,調整運動員的狀態(tài),提高競技表現(xiàn)。訓練計劃的結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訓練目標:明確訓練計劃的目的,包括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技能、戰(zhàn)術水平和心理素質等。(2)訓練內(nèi)容:根據(jù)訓練目標,選擇合適的訓練手段和方法。(3)訓練負荷:合理分配訓練強度、密度和量,以實現(xiàn)訓練目標。(4)訓練時間:安排訓練周期的長度、階段和時間分配。(5)訓練監(jiān)控:通過生理、心理和技術指標,評估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及時調整訓練計劃。3.2訓練周期劃分與訓練任務訓練周期的劃分有利于運動員系統(tǒng)地完成訓練任務,提高競技水平。通常,訓練周期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準備期:為期較長,主要任務是提高運動員的基本素質,為專項訓練奠定基礎。(2)專項提高期:為期較短,主要任務是提高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和競技水平。(3)競賽期:為期較短,主要任務是調整運動員的狀態(tài),參加比賽,爭取優(yōu)異成績。(4)恢復期:為期較短,主要任務是消除運動員的疲勞,為下一輪訓練周期做好準備。各階段的訓練任務如下:(1)準備期:注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提高心肺功能、力量、速度、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等。(2)專項提高期:強化運動員的專項技能和戰(zhàn)術訓練,提高競技水平。(3)競賽期:調整訓練強度和負荷,使運動員在比賽中達到最佳狀態(tài)。(4)恢復期:通過休息、調整訓練內(nèi)容和降低訓練強度,幫助運動員恢復身心疲勞。3.3訓練計劃調整與優(yōu)化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需根據(jù)運動員的實際表現(xiàn)和訓練效果,對訓練計劃進行動態(tài)調整和優(yōu)化。(1)調整訓練計劃:根據(jù)運動員的年齡、性別、項目特點、體能狀況和競技水平等因素,適時調整訓練計劃。(2)優(yōu)化訓練方法:結合運動員的訓練反應和需求,改進訓練手段,提高訓練效果。(3)調整訓練負荷:根據(jù)運動員的訓練進度和體能狀況,合理調整訓練強度、密度和量。(4)加強訓練監(jiān)控:通過生理、心理和技術指標,評估運動員的訓練效果,為訓練計劃的調整提供依據(jù)。(5)注重運動員個體差異:針對不同運動員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提高訓練效果。第4章動力性訓練4.1動力性訓練的概念與分類動力性訓練作為一種重要的運動訓練方法,主要是指通過肌肉的收縮克服外部阻力,以提高肌肉力量、速度和協(xié)調性的訓練。根據(jù)訓練的目的和特點,動力性訓練可分為以下幾類:4.1.1最大力量訓練:旨在提高肌肉的最大收縮力量,主要通過大負荷、少次數(shù)的訓練來實現(xiàn)。4.1.2快速力量訓練:以提高肌肉收縮速度為目標,訓練過程中強調快速、爆發(fā)性的動作。4.1.3耐力力量訓練:以提高肌肉持續(xù)收縮的能力為目標,主要通過中等負荷、多次數(shù)的訓練來實現(xiàn)。4.1.4協(xié)調性訓練:旨在提高肌肉間的協(xié)同工作能力,訓練方法主要包括多關節(jié)、多方向的復合動作。4.2動力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4.2.1訓練方法:(1)重復訓練法:通過多次重復同一動作,以達到提高肌肉力量的目的。(2)逐步遞增訓練法:逐漸增加訓練負荷,以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3)間歇訓練法:在訓練過程中,通過短暫的休息使肌肉恢復,以提高肌肉的耐力。4.2.2訓練手段:(1)自由重量訓練:使用啞鈴、杠鈴等自由重量器械進行訓練。(2)固定器械訓練:使用健身器械進行訓練,可更好地控制運動軌跡和負荷。(3)彈力帶訓練:利用彈力帶的彈性阻力,進行力量訓練。(4)體重訓練:通過自身重量進行訓練,如引體向上、俯臥撐等。4.3動力性訓練的應用實例以下是一些動力性訓練的應用實例:4.3.1田徑項目:(1)短跑:深蹲、立定跳遠、快速高抬腿等,以提高運動員的爆發(fā)力和快速力量。(2)跳躍:跳深、連續(xù)跳箱、單腳跳等,以提高運動員的腿部力量和協(xié)調性。4.3.2球類項目:(1)籃球:半蹲跳、俯臥撐、仰臥起坐等,以提高運動員的綜合身體素質。(2)足球:短距離沖刺、折返跑、力量訓練等,以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和耐力。4.3.3舉重項目:(1)抓舉、挺舉:通過重復訓練法、逐步遞增訓練法,提高運動員的最大力量。(2)專項力量訓練:如深蹲、臥推、硬拉等,以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通過以上動力性訓練的應用實例,運動員可以在訓練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力量、速度和協(xié)調性,為取得優(yōu)異成績奠定基礎。第5章耐力性訓練5.1耐力性訓練的生理基礎耐力性訓練主要針對提高心肺耐力,通過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進行長時間的肌肉活動。這一章將闡述耐力性訓練的生理基礎,包括心肺系統(tǒng)的適應、能量代謝和肌肉生理變化。5.1.1心肺系統(tǒng)的適應耐力性訓練可以顯著提高心肺系統(tǒng)的功能,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心臟功能改善:訓練使心臟肌肉增厚,心肌纖維排列更加有序,心輸出量增加。(2)血管功能改善:耐力訓練導致血管舒張,血管壁彈性增加,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循環(huán)。(3)肺功能改善:訓練可以提高肺活量、肺通氣量和肺換氣效率。5.1.2能量代謝耐力性訓練主要通過有氧代謝途徑供能,提高身體對氧氣的利用效率。主要表現(xiàn)為:(1)線粒體數(shù)量和功能增強:線粒體是細胞內(nèi)的能量工廠,耐力訓練可以增加線粒體數(shù)量和功能,提高ATP的產(chǎn)生。(2)糖原儲備增加:訓練可以增加肌肉和肝臟的糖原儲備,提高運動時的能量供應。(3)脂肪酸利用能力提高:耐力訓練有助于提高脂肪酸的氧化能力,降低運動時對糖原的依賴。5.1.3肌肉生理變化耐力性訓練對肌肉生理的影響主要包括:(1)肌肉纖維類型改變:耐力訓練使肌肉中的慢肌纖維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肌肉的耐力。(2)肌肉毛細血管密度增加:訓練使肌肉內(nèi)的毛細血管數(shù)量增加,有利于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的供應。(3)肌肉抗疲勞能力提高:耐力訓練可以提高肌肉對乳酸的耐受能力,降低運動過程中的疲勞感。5.2耐力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耐力性訓練主要采用有氧運動,以下是常見的訓練方法和手段:5.2.1持續(xù)訓練法持續(xù)訓練法是指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中低強度的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時間通常在30分鐘以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5.2.2間歇訓練法間歇訓練法是指在高強度運動后,通過短暫休息使心率恢復到一定水平,然后再次進行高強度運動。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5.2.3漸進性訓練法漸進性訓練法是指在訓練過程中逐步增加運動強度、時間和距離。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訓練效果,減少運動損傷。5.2.4模擬訓練法模擬訓練法是指通過模擬實際運動場景進行訓練,如高原訓練、抗阻訓練等。這種方法可以提高運動員對特定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5.3耐力性訓練的應用實例以下是一些耐力性訓練的應用實例:5.3.1馬拉松訓練馬拉松訓練主要采用持續(xù)訓練法和間歇訓練法,通過每周的長距離慢跑和速度訓練,提高運動員的耐力。5.3.2自行車耐力訓練自行車耐力訓練可以通過長時間騎行、爬坡訓練和間歇訓練等方法,提高運動員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5.3.3游泳耐力訓練游泳耐力訓練主要采用持續(xù)訓練法和間歇訓練法,通過不同泳姿的長距離游泳和短距離沖刺,提高運動員的耐力。5.3.4登山耐力訓練登山耐力訓練包括長時間徒步、爬坡訓練和負重訓練等,以提高運動員在高原環(huán)境下的耐力。第6章速度性訓練6.1速度性訓練的生理基礎速度性訓練旨在提高運動員的運動速度和加速度,涉及多個生理系統(tǒng)的協(xié)調作用。本節(jié)主要闡述速度性訓練的生理基礎,包括神經(jīng)生理學、肌肉生理學和能量代謝等方面。6.1.1神經(jīng)生理學基礎速度性訓練中,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肌肉的調控起著關鍵作用。神經(jīng)系統(tǒng)通過提高運動神經(jīng)元的興奮性、增強神經(jīng)肌肉接頭的傳遞效能和優(yōu)化運動單位的協(xié)調性,從而提高肌肉收縮速度和力量。6.1.2肌肉生理學基礎肌肉收縮速度和力量是速度性訓練的核心內(nèi)容。肌肉生理學基礎主要包括肌肉纖維類型、肌肉收縮機制和肌肉力量與速度關系等方面。速度性訓練主要針對快速肌肉纖維,提高其收縮速度和力量。6.1.3能量代謝基礎速度性訓練過程中,能量供應。磷酸肌酸和糖原是速度性訓練的主要能量來源。提高能量代謝效率、增強磷酸肌酸儲備和糖原含量,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速度表現(xiàn)。6.2速度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速度性訓練方法與手段的選擇應根據(jù)運動員的訓練水平、項目特點和訓練目標來確定。本節(jié)主要介紹幾種常見的速度性訓練方法與手段。6.2.1短跑訓練短跑訓練是提高運動員速度素質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起跑、加速跑、沖刺跑等。短跑訓練時應注意動作技術的優(yōu)化、力量與速度的結合以及恢復措施的合理安排。6.2.2抗阻訓練抗阻訓練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肌肉力量和爆發(fā)力,進而提高速度??棺栌柧毎ㄗ杂芍亓坑柧殹⑵餍涤柧毢蛷椓в柧毜?。訓練時應注意強度、次數(shù)和休息間隔的合理安排。6.2.3特殊訓練特殊訓練主要包括跳深、跳高、跳遠等,旨在提高運動員的爆發(fā)力和協(xié)調性。特殊訓練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根據(jù)運動員的項目特點和個體差異進行選擇。6.3速度性訓練的應用實例以下是一個速度性訓練的應用實例,適用于田徑短跑運動員。6.3.1訓練周期安排訓練周期分為準備期、比賽期和恢復期。在準備期,重點進行基礎力量和速度素質的訓練;比賽期,以短跑訓練和抗阻訓練為主,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和爆發(fā)力;恢復期,注重調整和恢復,適當降低訓練強度。6.3.2訓練內(nèi)容(1)短跑訓練:起跑、加速跑、沖刺跑等;(2)抗阻訓練:深蹲、臥推、硬拉等;(3)特殊訓練:跳深、跳高、跳遠等。6.3.3訓練強度與恢復訓練強度應根據(jù)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體能狀態(tài)進行調整。訓練后,應采取適當?shù)幕謴痛胧?,如拉伸、按摩、冷熱交替等,以減輕運動員的疲勞,促進恢復。通過以上訓練安排,運動員的速度素質有望得到有效提高。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教練員和運動員需密切關注訓練效果,及時調整訓練方法和手段,以實現(xiàn)最佳訓練效果。第7章力量性訓練7.1力量性訓練的生理基礎力量性訓練主要針對肌肉力量和肌肉質量的提升。本節(jié)將從生理學角度闡述力量性訓練的原理及其對身體各系統(tǒng)的影響。7.1.1肌肉生理學基礎肌肉是力量性訓練的主要靶器官。肌肉由肌纖維組成,分為兩類:慢肌纖維和快肌纖維。慢肌纖維主要負責持久、低強度的運動,而快肌纖維則負責高強度、短時間的運動。力量性訓練主要通過提高快肌纖維的比例和改善肌肉神經(jīng)調節(jié)來增強肌肉力量。7.1.2骨骼生理學基礎骨骼是力量性訓練的另一個關鍵部位。骨骼具有自我修復和適應負荷的能力。通過力量性訓練,骨骼密度、幾何結構和生物力學功能可以得到改善,從而提高骨骼的抗折、抗壓能力。7.1.3神經(jīng)生理學基礎神經(jīng)調節(jié)在力量性訓練中起著關鍵作用。通過訓練,神經(jīng)系統(tǒng)可以更有效地激活肌肉,提高肌肉收縮力量。神經(jīng)適應性變化還可以增加運動單位的募集,提高肌肉協(xié)調性。7.2力量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力量性訓練方法眾多,本節(jié)將介紹幾種常見的力量性訓練方法及其應用。7.2.1最大力量訓練最大力量訓練是指以最大負荷進行訓練,以提高肌肉最大力量。該方法適用于運動員和健身愛好者。訓練時,應控制負荷在15RM范圍內(nèi),每組15次,每次訓練35組。7.2.2爆發(fā)力訓練爆發(fā)力訓練是指以提高肌肉快速收縮能力為目標,主要用于提高運動員的起跑、跳躍等爆發(fā)力表現(xiàn)。訓練方法包括跳箱、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等。7.2.3肌耐力訓練肌耐力訓練是指以提高肌肉持久力為目標,適用于長時間保持肌肉緊張的運動。訓練方法包括低負荷、多次數(shù)、短間歇的訓練。7.3力量性訓練的應用實例以下是一些力量性訓練的應用實例,旨在為實際訓練提供參考。7.3.1舉重運動員的力量訓練舉重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應以最大力量和爆發(fā)力訓練為主。訓練內(nèi)容主要包括深蹲、硬拉、臥推等基本力量動作,以及抓舉、挺舉等專項力量動作。7.3.2籃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籃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應注重腿部和核心肌群的訓練。訓練方法包括深蹲、跳箱、俯臥撐等。還需進行一些功能性訓練,以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的運動表現(xiàn)。7.3.3老年人的力量訓練老年人的力量訓練應以保持肌肉質量和提高生活能力為目標。訓練動作包括坐位起立、腿部伸展、啞鈴彎舉等。訓練強度應適中,避免過度負荷。通過以上內(nèi)容,希望讀者能夠對力量性訓練的生理基礎、方法與手段以及應用實例有更深入的了解,為實際訓練提供指導。第8章靈活性訓練8.1靈活性訓練的生理基礎靈活性是指關節(jié)在運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大活動范圍以及肌肉的伸展能力。靈活性訓練對于運動員的表現(xiàn)和運動壽命具有重要意義。本節(jié)將從生理學角度闡述靈活性訓練的基礎。8.1.1關節(jié)結構關節(jié)的結構和功能是影響靈活性的重要因素。關節(jié)的結構包括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關節(jié)腔等部分。關節(jié)面的形狀、關節(jié)囊的厚薄和松弛程度以及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等組織都會影響關節(jié)的靈活性。8.1.2肌肉與肌腱特性肌肉和肌腱的伸展性是決定靈活性的關鍵因素。肌肉的伸展性可以通過訓練進行改善,而肌腱的伸展性相對較差,但適當?shù)挠柧氁部梢蕴岣咂渖煺鼓芰Α?.1.3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肌肉的收縮和松弛進行調節(jié),從而影響關節(jié)的靈活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通過神經(jīng)肌肉接頭、神經(jīng)傳導速度和神經(jīng)肌肉協(xié)調等方面影響靈活性。8.2靈活性訓練的方法與手段靈活性訓練的目的是提高關節(jié)活動范圍和肌肉伸展能力。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靈活訓練方法與手段。8.2.1靜態(tài)拉伸靜態(tài)拉伸是指在一個舒適的位置保持一定時間的拉伸。該方法適用于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增加關節(jié)活動范圍。8.2.2動態(tài)拉伸動態(tài)拉伸是指在活動中進行的拉伸,通過不斷變換動作和速度來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關節(jié)活動范圍。8.2.3彈力帶訓練彈力帶訓練利用彈力帶的抗阻作用,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和力量,從而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性。8.2.4按摩與放松按摩和放松可以緩解肌肉緊張,降低肌肉的張力,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性。8.3靈活性訓練的應用實例以下列舉幾個靈活性訓練的應用實例,以供參考。8.3.1瑜伽瑜伽通過一系列動作和呼吸練習,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平衡性和靈活性。8.3.2舞蹈舞蹈訓練中包含大量的拉伸和動態(tài)練習,有助于提高身體的靈活性。8.3.3田徑運動員的靈活性訓練田徑運動員進行專門的靈活性訓練,以提高運動表現(xiàn)和降低運動損傷風險。8.3.4球類運動員的靈活性訓練球類運動員通過靈活性訓練,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從而提升競技水平。通過以上實例,我們可以看到靈活性訓練在不同運動項目中的重要性。運動員和教練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制定靈活性訓練計劃,以提高運動表現(xiàn)和預防運動損傷。第9章恢復性訓練9.1恢復性訓練的生理基礎恢復性訓練是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幫助運動員在經(jīng)歷高強度訓練或比賽后,盡快消除疲勞,促進生理機能的恢復。本節(jié)將從生理學的角度闡述恢復性訓練的必要性及其作用機制。9.1.1能量代謝恢復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員消耗大量能量,導致能量儲備降低?;謴托杂柧毻ㄟ^調整運動強度和方式,促進能量物質的合成與儲備,從而有助于能量代謝的恢復。9.1.2神經(jīng)系統(tǒng)恢復運動訓練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顯著影響,恢復性訓練有助于緩解運動性中樞疲勞,提高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工作效率。9.1.3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恢復運動訓練會導致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變化,恢復性訓練可通過調節(jié)激素水平,促進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平衡恢復。9.1.4免疫系統(tǒng)恢復恢復性訓練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免疫力,降低運動性免疫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