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課件1第7章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1/3A/wKhkGWdz2sCACCDaAAPGTebjLU0129.jpg)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課件1第7章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1/3A/wKhkGWdz2sCACCDaAAPGTebjLU01292.jpg)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課件1第7章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1/3A/wKhkGWdz2sCACCDaAAPGTebjLU01293.jpg)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課件1第7章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1/3A/wKhkGWdz2sCACCDaAAPGTebjLU01294.jpg)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課件1第7章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1/3A/wKhkGWdz2sCACCDaAAPGTebjLU012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1熱電偶的基本原理、類型及結(jié)構7.2熱電勢的測量及熱電偶的標定7.3熱電偶的傳熱誤差和動態(tài)誤差7.4電阻式溫度傳感器7.5集成溫度傳感器思考題第7章熱電式傳感器
7.1熱電偶的基本原理、類型及結(jié)構
熱電偶是工程上應用最廣泛的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它將熱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電能,并以直流電壓信號的形式輸出,記錄、顯示和傳輸都比較容易,具有測溫范圍大、性能穩(wěn)定、信號可遠距離傳輸、結(jié)構簡單,使用方便、承受熱、機械沖擊能力強以及響應速度快等特點。常用于高溫區(qū)域、振動沖擊大等惡劣環(huán)境以及微小結(jié)構測溫場合,但是,由于其信號輸出靈敏度比較低,容易受到環(huán)境干擾信號和前置放大器溫度漂移的影響,因此不適合測量微小的溫度變化。7.1.1熱電偶的基本原理
1.熱電效應
兩種不同材料的導體或半導體A和B連成閉合回路,如圖
7-1所示。若兩個接點分別置于溫度為T和T0的熱源中,且T與T0不相等,則在回路中就有電流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稱為熱電效應,相應的電動勢稱為熱電勢。A、B的組合稱為熱電偶,A、B稱為熱電極,T端接點稱為測量端或熱端,T0端接點稱為參考端或冷端。T與T0的溫差愈大,熱電偶的輸出熱電勢就越大。若保持T0不變,熱電勢將隨著溫度T的變化而變化,測得熱
電勢的值,即可知溫度T的大小。圖7-1熱電偶示意圖熱電效應的本質(zhì)是熱電偶吸收了外部的熱能,在內(nèi)部轉(zhuǎn)換為電能。由理論分析可知,熱電偶的熱電勢由兩種導體接點的接觸電動勢和同一導體的溫差電動勢兩部分組成。
1)接觸電動勢
當A、B兩種導體接觸時,由于自由電子密度不同,自由電子密度大的導體中的電子就會向密度小的導體擴散,從而在接觸處使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因此在A、
B兩導體接觸處就形成了穩(wěn)定的接觸電動勢。接觸電動勢的大小取決于兩種不同導體的性質(zhì)和接觸點的溫度。具體在T與T0端的接觸電動勢EAB(T)、EAB(T0)分別為
(7-1)
(7-2)
式中:NA、NB分別為導體A、B的自由電子密度;k為波爾茲曼常數(shù);e為單位電荷電量。
2)溫差電動勢
同一電極的兩端溫度不同時,高溫端的電子由于受熱而具有更大的動能,向低溫端擴散,導致高溫端因失去電子而帶正電,低溫端因獲得多余的電子而帶負電,從而形成一個靜電場,該靜電場阻止電子繼續(xù)向低溫端遷移,最后達到動態(tài)平衡。因此,在導體兩端便形成溫差電動勢。具體在A與B兩熱電極形成的溫差電動勢EA(T,T0)、EB(T,T0)分別為
(7-3)
(7-4)
式中,σA、σB分別為導體A、B的湯姆遜系數(shù),它表示溫度為1℃時所產(chǎn)生的電動勢值,它的大小與材料的性質(zhì)有關。由電路知識可知,熱電偶的總熱電勢為
(7-5)由式(7-5)可知:
(1)若熱電偶的兩個熱電極材料相同,即使兩接點的溫度不同,回路中的熱電勢也仍然為零。因此,熱電偶必須由兩種不同的材料構成。
(2)若熱電偶兩個接點的溫度相同,即使兩個熱電極A、B的材料不同,回路中的熱電勢也仍然為零。因此,要產(chǎn)生熱電勢,熱電偶的兩個接點必須有溫度差。
(3)熱電偶的熱電勢大小僅與熱電極材料的性質(zhì)、兩個接點的溫度有關,與其尺寸及形狀無關。由于溫差電動勢很小,在工程計算中可省略,因此熱電偶的熱電勢可用下式計算
(7-6)
實際應用中,熱電勢與溫度關系是通過熱電偶分度表來確定的。所謂分度表,就是指在參考端溫度為0℃時,通過實驗建立起來的熱電勢與測量端溫度之間的數(shù)值對應關系表。
2.熱電偶的基本定律
1)均質(zhì)導體定律
若熱電偶回路中的兩個熱電極材料相同,無論兩接點的溫度如何,熱電勢均為零;反之,如果有熱電勢產(chǎn)生,兩個熱電極材料則一定是不同的。根據(jù)這一定律,既可以檢驗兩個熱電
極材料的成分是否相同,也可以檢查熱電極材料的均勻性。
2)中間導體定律
在由A、B組成的熱電偶回路中引入第三種導體C時,只要保持第三種導體C兩端的溫度相同,引入導體C后對回路的總熱電勢沒有影響,即回路中總的熱電勢與引入第三導體無關,這就是中間導體定律。根據(jù)這一定律,如果需要在回路中引入多種導體,只要保證引入的導體兩端溫度相同,均不會影響熱電偶回路中的熱電勢。據(jù)此,可以在回路中方便地連接各種導線及顯示儀表。
3)標準電極定律
若兩種導體分別與第三種導體組成的熱電偶所產(chǎn)生的熱電勢已知,則由這兩種導體組成的熱電偶所產(chǎn)生的熱電勢也就可知。圖7-2所示為由A、B、C三種材料組成的三個熱電偶,據(jù)標準電極定律可得
EAC(T,T0)-EBC(T,T0)=EAB(T,T0)
(7-7)圖7-2三種材料組成的三個熱電偶據(jù)標準電極定律可知,在實際測溫中,我們只要獲得熱電極與標準電極組合時的熱電勢值,再按式(7-7)就可計算出任意兩種熱電極組合時的熱電動勢,而無需逐個去測定,因此可簡化熱電偶的選配工作。目前,用作標準電極的材料主要是純鉑絲材,因為它的熔點高、易提純,在高溫與常溫時的物理、化學性能都比較穩(wěn)定。
4)中間溫度定律
熱電偶在兩接點溫度分別為T、T0時的熱電動勢等于該熱電偶在接點溫度分別為T、Tn和接點溫度分別為Tn、T0
時的相應熱電勢的代數(shù)和,即
EAB(T,T0)=EAB(T,Tn)+EAB(Tn,T0)
=EAB(T,Tn)-EAB(T0,Tn)
(7-8)根據(jù)這一定律,只要給出參考端0℃時的熱電勢和溫度關系,就可求出參考端為任意溫度T0的熱電勢,它是制定熱電偶分度表的理論基礎。在實際熱電偶測溫回路中,利用熱電偶這一定律,可對參考端溫度不為0℃的熱電勢進行修正。另外,中間溫度定律還表明,當在原來熱電偶回路中分別引入與熱電極具有相同熱電特性的材料,即引入所謂補償導線時,只要它們之間連接的兩點溫度相同,則總回路的熱電勢與兩連接點的溫度無關,只與熱電偶兩端的溫度有關。這為在工業(yè)測量溫度中使用補償導線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3.熱電偶的冷端處理和補償
由式(7-6)可知,熱電偶的熱電勢大小不僅與熱端溫度T有關,而且也與冷端溫度T0有關,只有當冷端溫度T0恒定時,通過測量熱電勢的大小才可得到熱端的溫度。熱電偶的分度表是以T0=0℃作為基準進行分度的,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冷端溫度往往不為0℃,那么熱端溫度為T時,分度表所對應的熱電勢EAB(T,0)及EAB(T0,0)與熱電偶實際產(chǎn)生的熱電勢EAB(T,T0)之間的關系可據(jù)中間溫度定律得到如下公式
EAB(T,0)=EAB(T,T0)+EAB(T0,0)
(7-9)由式(7-9)可知,熱電偶實際產(chǎn)生的熱電勢是冷端溫度T0的函數(shù),因此必須對熱電偶冷端溫度進行處理。當冷端處在溫度波動較大的地方時,一般先使用補償導線將冷端延長到一個溫度穩(wěn)定的地方,再考慮將冷端處理為0℃。常用的冷端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補償導線法
工程中采用的補償導線通常由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廉價金屬導線制成,而且在0~100℃溫度范圍內(nèi)與所配熱電偶具有相同的熱電特性。據(jù)中間溫度定律可知,只要熱電偶的兩個熱電極分別與兩補償導線的接點溫度一致,就不會影響熱電勢的輸出。使用補償導線既實現(xiàn)了熱電偶的冷端遷移,同時也降低了電路成本。
2)冷端溫度修正法
在實際應用中,即使采用補償導線使熱電偶的參考端延伸到溫度比較穩(wěn)定的地方,熱電偶的參考端也往往不是0℃,而是環(huán)境溫度,因此,回路熱電勢應按式(7-9)加以修正。具體方法是:首先用室溫計測得環(huán)境溫度T0,從分度表中查出EAB(T0,0);然后加上熱電偶回路熱電勢EAB(T,T0),從而得到EAB(T,0);最后,根據(jù)EAB(T,0)反查分度表得到被測溫度T。若環(huán)境溫度T0十分穩(wěn)定,則可采用顯示、控制儀表零位調(diào)整法或計算修正法來實現(xiàn)。
3)補償電橋法
補償電橋法主要利用不平衡電橋產(chǎn)生的不平衡電壓作為補償信號,從而自動補償熱電偶測量過程中因參考端溫度不為0℃或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熱電勢的變化值。目前市場上已有標準的冷端溫度補償器供應,而且有多種不同的型號,分別與不同的熱電偶對應。
另外,在實驗室中,通常將熱電偶冷端直接置于0℃的恒溫器中,使工作與分度狀態(tài)達到一致,然后根據(jù)測得的回路熱電勢,反查分度表即得到被測溫度T。在計算機自控系統(tǒng)中,通常利用熱敏電阻將環(huán)境溫度T0輸入計算機,然后按修正公式設定程序自動修正。7.1.2熱電偶的類型和結(jié)構
理論上講,任意兩種不同材料的導體或半導體都可以作為熱電極,從而組成熱電偶,但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準確可靠地測量溫度,對組成熱電偶的材料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選擇。
工程上用于熱電偶的材料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條件:溫度測量范圍廣,熱電勢變化盡量大,熱電勢與溫度關系盡量接近線性關系,物理、化學性能穩(wěn)定,易加工,復現(xiàn)性好,便于成批生產(chǎn),有良好的互換性。實際上并非所有材料都能滿足上述要求,目前在國際上被公認比較好的熱電材料只有幾種。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向世界各國推薦8種標準化熱電偶。所謂標準化熱電偶,就是指已列入工業(yè)標準化文件中的熱電偶,它具有統(tǒng)一的分度表。
1.熱電偶的類型
1)標準化熱電偶
我國從1988年開始采用IEC標準生產(chǎn)熱電偶,并指定S、B、E、K、R、J、T七種標準化熱電偶為我國統(tǒng)一設計型熱電偶。其中,R型(鉑銠13-鉑)熱電偶因其溫度范圍與S型(鉑銠10-鉑)重合,我國沒有生產(chǎn)和使用。標準化熱電偶的技術數(shù)據(jù)見
表7-1。標準化熱電偶的熱電勢和溫度的關系如圖7-3所示。目前工業(yè)上常用的標準化熱電偶有以下四種:
(1)鎳鉻—銅鎳熱電偶(分度號E)。它也稱為鎳鉻—康銅熱電偶,是一種廉價金屬熱電偶,正極是鎳鉻合金,負極是銅鎳合金(銅55%,鎳45%),測溫范圍為-200~+1000℃。在所有標準熱電偶之中,它的熱電動勢最大,靈敏度最高,適宜制成熱電偶堆來測量微小溫度的變化。另外,E型熱電偶可用于濕度較大的環(huán)境,具有穩(wěn)定性好、抗氧化性能高、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但不能在高溫下用于含有SO2、H2S等氣體的場合以及還原氣體中。圖7-3標準化熱電偶的熱電偶的熱電勢和溫度的關系
(2)鎳鉻—鎳硅熱電偶(分度號K)。它是使用量最大的廉價金屬熱電偶,用量為其他熱電偶的總和,正極是鎳鉻合金(88.4%~89.7%鎳,9%~10%鉻,0.6%硅,0.3%錳,0.4%~0.7%鈷),負極為鎳硅(95.7%~97%鎳,2%~3%硅,0.4%~0.7%鈷),測溫范圍為-200~+1300℃。其優(yōu)點是測溫范圍很寬、熱電動勢與溫度關系近似線性、熱電動勢大、高溫下抗氧化能力強、價格低,但不能在高溫下用于含有SO2、H2S等氣體的場合以及還原性氣體中,也不能用于真空中。另外,其熱電動勢的穩(wěn)定性和精度較B型或S型熱電偶差。
(3)鉑銠30—鉑銠6熱電偶(分度號B)。它是貴金屬熱電偶,熱電極線徑規(guī)定為0.5mm,正極是鉑銠絲(鉑70%、銠30%),負極也是鉑銠絲(鉑94%、銠6%),俗稱雙鉑銠。其測量溫度最高長期可達1600℃,短期可達1800℃。這種熱電偶的優(yōu)點是準確度高、材料性能穩(wěn)定、測量精度高、測溫上限高、使用壽命長等,適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氣體中,也可短期用于真空中,但不適用于還原性氣體或含有金屬或非金屬蒸氣中,參考端不需進行冷端補償,因為在0~50℃范圍內(nèi)熱電勢小于3μV。其缺點是熱電率較小、靈敏度低、高溫下機械強度下降、在還原性氣體中易被侵蝕、成本高。
(4)鉑銠10—鉑熱電偶(分度號S)。它是貴金屬熱電偶,熱電極線徑規(guī)定為0.5mm,正極是鉑銠絲(鉑90%,銠10%),負極是純鉑絲,測量溫度最高長期可達1300℃,短期可達1600℃,一般用來測量1000℃以上的高溫。其優(yōu)點是材料性能穩(wěn)定,測量準確度較高,可做成標準熱電偶或基準熱電偶,抗氧化性強;缺點是熱電率較小,靈敏度低,在高溫還原性氣體中易被侵蝕,需要用保護套管。另外,國際溫標中規(guī)定它為630.74~1064.43℃溫度范圍內(nèi)復現(xiàn)溫標的標準儀器。
2)非標準化熱電偶
非標準化熱電偶的技術數(shù)據(jù)及特征見表7-2。目前常用的非標準化熱電偶主要有銥和銥合金熱電偶、鎢錸熱電偶、金鐵-鎳鉻熱電偶以及鈀-鉑銥15熱電偶。
2.常用熱電偶的結(jié)構
為了適應不同生產(chǎn)對象的測溫要求和條件,熱電偶的結(jié)構形式有普通熱電偶、鎧裝熱電偶、薄膜熱電偶、表面熱電偶以及消耗式熱電偶等。
1)普通熱電偶
普通熱電偶在工業(yè)上使用最多,主要用于測量氣體、蒸氣、流體等介質(zhì)的溫度。它主要由接線盒、保護管、絕緣套管、接線端子和熱電極組成,并配以各種安裝固定裝置,安裝時一般采用螺紋或法蘭方式。由于使用的條件基本相似,所以這類熱電偶已做成標準形式。常見的普通熱電偶的結(jié)構如圖7-4所示。圖7-4普通熱電偶的結(jié)構
2)鎧裝熱電偶
鎧裝熱電偶又稱套管熱電偶或纜式熱電偶,它是由熱電極、絕緣材料和金屬套管三者經(jīng)拉伸加工而成的堅實組合體,它可以做得很細很長,使用中還可以按需要任意彎曲,一般外徑小于8mm。圖7-5(a)所示為鎧裝熱電偶的結(jié)構形式,其測量端結(jié)構形式主要有露端式、接殼式和絕緣式三種,如圖7-5(b)所示。其中,露端式的測量端露在外面,測溫響應時間最快,僅在干燥的非腐蝕介質(zhì)中使用,不能在潮濕空氣或液體中使用;接殼式的熱電極與金屬套管焊在一起,反應時間介于露端式和絕緣式之間,適用于外界信號干擾較小的場合;絕緣式的測量端封閉在內(nèi)部,熱電偶與套管之間相互絕緣,不易受外界信號干擾,是最常用的一種結(jié)構形式。圖7-5鎧裝熱電偶的結(jié)構形式(a)鎧裝熱電偶的結(jié)構形式;(b)工作端結(jié)構形式鎧裝熱電偶具有測溫端熱容量小、熱響應時間快、機械強度高、能彎曲、耐高壓、耐震動和堅固耐用等優(yōu)點,可以直接測量各種生產(chǎn)過程中0~800℃范圍內(nèi)的液體、氣體介質(zhì)以及固體表面的溫度,并且可安裝在狹窄或結(jié)構復雜的測量場合上,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許多工業(yè)現(xiàn)場中。
3)薄膜熱電偶
薄膜熱電偶是采用真空蒸鍍、化學涂層等辦法將兩種薄膜熱電極材料蒸鍍到絕緣基板上面而制成的一種快速感溫元件,其結(jié)構示意圖如圖7-6所示。由于其鍍膜極薄,可做到0.01~0.1mm,尺寸也做得很小,約為60mm×6mm×0.2mm,因此,熱接點的熱容量極小,測量時反應非常迅速,熱響應時間可達微秒級,特別適用于測量瞬變的表面溫度和微小面積上的溫度,其測溫范圍在300℃以下。安裝時,用黏結(jié)劑將它黏結(jié)在被測物體壁面上即可。圖7-6薄膜熱電偶的結(jié)構示意圖除上面介紹的幾種類型的熱電偶以外,還有用于測量各種物體,如金屬塊、爐壁和渦輪葉片等表面溫度的表面熱電偶,測量氣流溫度的屏罩式熱電偶、抽氣式熱電偶和采樣式熱電偶,測量液態(tài)金屬溫度的快速消耗式熱電偶,同時測量幾點或幾十個點的溫度的多點式熱電偶等各類特種熱電偶。
7.2熱電勢的測量及熱電偶的標定
7.2.1熱電勢的測量
熱電偶把被測溫度變換為電動勢信號,因此可通過各種電測儀表來測量,從而顯示出被測溫度。測溫時,可以直接與顯示儀表,如直流毫伏計、自平衡式電位差計或數(shù)字表等配套使用,也可以與溫度變送器配套,轉(zhuǎn)換成標準電流信號。由于熱電偶的熱電特性一般都是非線性的,因此要使顯示數(shù)或輸出脈沖數(shù)與被測溫度直接相對應,必須采取線性化措施。在含微處理機的測控系統(tǒng)中,線性化工作可直接由計算機完成,即所謂“軟件校正法”,也可采用非線性校正裝置,即所謂“硬件校正法”。下面就介紹幾種典型的熱電偶測溫線路。
1.單點測溫線路
圖7-7所示為一個熱電偶和一個測溫儀表配套使用的連接電路,用于測量某一點的溫度。由此電路可知,流過測溫毫伏表的電流為
(7-10)
式中:RM——測溫毫伏表內(nèi)阻;
r——熱電偶及導線內(nèi)阻;
RL——負載電阻。圖7-7單點測溫線路
2.兩點溫度差測量線路
將兩個熱電偶反向串聯(lián)并和一個儀表配合可測量兩點之間溫度差。圖7-8所示為測量兩點之間溫差線路,電路中C、D
為補償導線,其熱電性質(zhì)分別與A、B
材料相同。由此電路可知,回路內(nèi)的總電動勢為
EAB(T1,T2)=EAB(T1,0)-EAB(T2,0)
(7-11)圖7-8測量兩點之間溫差線路
3.熱電偶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線路
特殊情況下,熱電偶可以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使用,但只能是同一種分度號的熱電偶,并且參考端溫度應相同。將幾個同分度號熱電偶的正極和負極分別連接在一起就組成熱電偶并聯(lián)測量線路,若所有單個熱電偶線路的電阻均相等,則測量儀表中測得的熱電勢等于所有熱電偶熱電勢的平均值,因此,利用熱電偶并聯(lián)可以測量平均溫度。圖7-9(a)所示為三只熱電偶并聯(lián)測量線路。
將幾個同分度號的熱電偶依次按正負極相連接就組成熱電偶正向串聯(lián)測量線路,由于其總熱電勢等于幾個熱電偶熱電勢之和,因此通過熱電偶正向串聯(lián),可獲得較大的熱電勢輸出,從而提高測量儀器的靈敏度。圖7-9(b)所示為三只熱電偶正向串聯(lián)線路。圖7-9熱電偶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線路(a)并聯(lián)測量線路;(b)正向串聯(lián)測量線路7.2.2熱電偶的標定
熱電偶的標定也就是熱電偶的校準。熱電偶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工作端被氧化腐蝕,并在高溫下發(fā)生再結(jié)晶,以及受拉伸、彎曲等機械應力的影響都可能使其熱電特性發(fā)生變化,從而產(chǎn)生誤差,因此熱電偶要定期校準。標定的目的是核對標準熱電偶熱電勢與溫度關系是否符合標準,或確定非標準熱電偶的熱電勢與溫度的標定曲線,當然也可以通過標定來減小測量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誤差。熱電偶的標定方法主要有定點法和比較法兩種。
1.定點法
定點法是將熱電偶直接插入固定點裝置中,由于各固定點的溫度在國際溫標上已作了規(guī)定,所以被檢驗的熱電偶可直接按國際溫標進行校準。定點法以純元素的沸點或凝固點作為溫度標準,如基準鉑銠10—鉑熱電偶在630.755~1064.43℃的溫度間隔內(nèi),以金的凝固點1064.43℃、銀的凝固點961.93℃、銻的凝固點630.775℃作為標準溫度進行標定。定點法可分為坩堝法和熔絲法兩種,其示意圖如圖7-10所示。圖7-10(a)所示為坩堝法,主要方法是:首先將定點用的高純度金屬置于由高純石墨或高純氧鋁制成的坩堝中,再用加熱絲加熱使金屬熔化;其次將被檢驗的熱電偶插入熔化的金屬
中,然后冷卻定點爐,最后利用金屬凝固期間溫度不變的特性來測量在該凝固點溫度下的熱電偶的熱電勢。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標定準確,缺點是對高純金屬需用量大,成本高,一般只用于高等級的標準熱電偶的標定。圖7-10(b)所示為熔絲法,主要方法是:首先將定點用的高純金屬絲或箔帶夾持或者纏繞在熱電偶的兩根熱電極上;其次將被檢熱電偶置于熔絲爐中,加熱熔絲爐,使金屬絲或箔帶熔化;最后利用當金屬絲或箔帶熔化時溫度不變的特性來測量在該熔化點溫度下的熱電偶的熱電勢。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結(jié)構簡單,使用方便,高純金屬用量少,但是標定準確度比坩堝法低。
總體而言,定點法的準確度高,一般用于高等級的標準熱電偶標定中,但工作效率比較低,在整個熱電偶的溫度測量范圍內(nèi),它只能檢驗幾個固定溫度點,而固定溫度點間的熱電勢值只能用內(nèi)插公式進行計算,因此要求定點間的內(nèi)插公式必須是已知的。圖7-10定點法示意圖(a)坩堝法;(b)熔絲法
2.比較法
比較法就是將被標定熱電偶與比其高一等的標準熱電偶同置于檢驗用的恒溫裝置中,在同一溫度下直接進行比較的方法。比較法可分為雙極法、單極法和微差法三種,圖7-11所示為比較法示意圖。其主要方法是:首先將被檢熱電偶和標準的熱電偶同時插入恒溫裝置的均勻溫場中,然后用測量儀器分別測出兩個熱電偶的熱電勢,最后通過比較實現(xiàn)對被檢熱電偶的標定。
標定的準確性主要取決于標準熱電偶的等級和恒溫裝置中溫場的均勻性及溫度的穩(wěn)定性。這種方法工作效率高,標定的溫度點可按需要進行選取,因此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yè)生產(chǎn)中。圖7-11比較法示意圖
7.3熱電偶的傳熱誤差和動態(tài)誤差
7.3.1傳熱誤差
熱電偶測溫與其他感溫元件一樣,是通過熱電偶與被測介質(zhì)之間的熱量交換來實現(xiàn)的。熱電偶吸收被測介質(zhì)傳送來的熱量,一方面用于自身加熱,提高自身的溫度,另一方面又向
周圍散熱。當熱量交換達到平衡時,熱電偶的工作端達到一個穩(wěn)定的溫度。由于熱量的散失,這個溫度必然低于被測介質(zhì)的溫度,這種情況造成的誤差稱為傳熱誤差。傳熱誤差主要是由導熱、對流和輻射三種基本熱交換造成的。導熱熱交換是指兩個冷熱程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通過物體本身進行熱量交換的形式。例如,熱電偶安裝于管壁上,由于兩者溫度不同,若熱接點的溫度高于管壁的溫度,則接點就會沿著電極、絕熱層、保護套管向管壁傳送熱量,傳送熱量的大小與材料導熱系數(shù)、電極截面積、熱電偶插入深度以及接點和管壁面溫度有關。
對流熱交換是指流體和固定表面直接接觸時相互間進行熱量傳遞的形式,它是測量低速流體溫度的主要熱交換形式。實驗表明,對流換熱與氣流速度、氣流參數(shù)、熱接點的幾何形
狀、尺寸大小以及熱電偶的安裝等許多因素有關。當垂直于氣流方向安裝時,對流換熱的大小正比于氣流速度的平方根,而反比于電極直徑的平方根。輻射熱交換是指兩個相互不接觸的物體,通過熱射線進行熱量傳遞的形式。例如,利用熱電偶測量氣體溫度時,若熱接點與管壁的溫度不同,接點與管壁間就存在輻射熱交換。由史蒂芬-波爾茲曼全輻射定律可知,輻射換熱的大小與熱接點面積、熱電極材料及表面亮度、管壁面和接點溫度有關。7.3.2動態(tài)誤差
采用熱電偶測量溫度時,由于熱接點具有一定的熱容量,熱接點從被測介質(zhì)中吸收熱量并使溫度提升到某一穩(wěn)定值需要一定的時間。測量快速變化的溫度時,會產(chǎn)生一定的滯后,
也就是說,熱接點的溫度變化總是滯后于被測介質(zhì)的溫度變化。這種由于熱接點的熱慣性引起的溫度偏差,稱為動態(tài)響應誤差,簡稱動態(tài)誤差。動態(tài)誤差的大小與熱電偶的時間常數(shù)有關。減小熱電偶直徑可以改善其動態(tài)響應、減小動態(tài)誤差,但會帶來制造困難、機械強度低、使用壽命短、安裝工藝復雜等問題。目前較為實用的辦法是在熱電偶測溫系統(tǒng)中引入與熱電偶傳遞函數(shù)倒數(shù)近似的RC或RL網(wǎng)絡,實現(xiàn)動態(tài)誤差實時修正。
顯然,校正網(wǎng)絡必須根據(jù)熱電偶時間常數(shù)來設計。由于時間常數(shù)是熱電偶機械結(jié)構及動力學狀態(tài)的函數(shù),其值會隨著動力學狀態(tài)的變化而改變,然而校正是針對某一種動力學狀態(tài)的,即針對某一固定的熱電偶時間常數(shù)的,因此要調(diào)節(jié)校正網(wǎng)絡的參數(shù)以適合相應的狀態(tài),從而達到實時修正動態(tài)誤差的目的。實際上,采用熱電偶測溫時,除以上介紹的兩種誤差以外,常見的誤差還有分度誤差(即具體使用的熱電偶與標準分度表之間的誤差)、儀表誤差(即與熱電偶配合使用的儀器儀表
引入的測量誤差)、冷端處理誤差(即冷端溫度波動及補償導線引入的誤差)以及由于絕緣材料的絕緣性能不好造成的漏電誤差等。
7.4電阻式溫度傳感器
電阻式溫度傳感器是利用導體或半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特性測量溫度的。它被廣泛用于測量-200~600℃范圍內(nèi)的溫度,是中低溫區(qū)最常用的一種溫度檢測器。與熱電
偶相比,電阻式溫度傳感器具有測量精度高、性能穩(wěn)定、輸出信號大、靈敏度高、輸出線性好等優(yōu)點,但其結(jié)構復雜、尺寸較大、熱響應時間長,不適宜在體積狹小和溫度瞬變的場合中進行測量。電阻式溫度傳感器分為金屬熱電阻和半導體熱電阻兩大類,一般把金屬熱電阻稱為熱電阻,而把半導體熱電阻稱為熱敏電阻。用于制造熱電阻的材料應具有盡可能大和穩(wěn)定的電阻溫度系數(shù)和電阻率,熱容量小,在測量范圍內(nèi)有穩(wěn)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能,電阻與溫度的關系接近于線性,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且價格便宜等。比較理想的材料有鉑、銅、鎳、銦和錳等。
目前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最常用的是鉑、銅兩種熱電阻。7.4.1熱電阻
1.鉑電阻
將直徑為0.02~0.07mm的鉑絲繞成中空線圈,然后裝入玻璃或陶瓷管等保護管內(nèi),就構成了鉑電阻。為了實現(xiàn)鉑電阻的自動化生產(chǎn),也有采用絲網(wǎng)印刷方法來生產(chǎn)鉑膜電阻,或采用
真空鍍膜方法生產(chǎn)鉑膜的。鉑金屬由于易于提純,在氧化介質(zhì)及高溫下的物理、化學性能極其穩(wěn)定,并有良好的工藝性,因此,鉑電阻作為感溫元件具有示值穩(wěn)定,測量準確度高等優(yōu)點。按IEC標準,其使
用溫度范圍為-200~+850℃。除廣泛用于高精度的工業(yè)測溫外,鉑電阻還用作溫度標準,按國際溫標ITS-90規(guī)定,在
-259.3467~961.78℃以鉑電阻溫度計作基準器。
鉑電阻阻值Rt與溫度t之間的關系可以近似用下式表示:
在0~850℃溫度范圍內(nèi)為
Rt=R0(1+At+Bt2)
(7-12)在-200~0℃溫度范圍內(nèi)為
Rt=R0[1+At+Bt2+C(t-100)t3]
(7-13)
式中:Rt
,R0——溫度分別為t℃、0℃時鉑電阻的電阻值;
t——被測溫度,單位為℃;
A、B、C——由實驗測得的鉑電阻溫度系數(shù),其中
A=3.9684×10-3/℃
B=-5.847×10-7/℃2
C=-4.22×10-12/℃4鉑電阻的精度與鉑的提純程度有關,通常用百度電阻比W(100)來表示鉑的純度,即
(7-14)
式中,R100、R0分別為溫度100℃和0℃時鉑電阻的電阻值。由式(7-12)和式(7-13)可知,鉑電阻在溫度為t℃時的電阻值Rt與R0有關。目前我國統(tǒng)一設計的工業(yè)用標準鉑電阻,其百度電阻比W(100)≥1.391,R0分為50Ω和100Ω兩種,分度號分別為Pt50和Pt100,其中以Pt100最為常用。在工業(yè)上將相應于
R0=50Ω和100Ω的Rt—t關系制成分度表,稱為鉑熱電阻分度表。在實際測量中,只要測得鉑電阻的阻值Rt,便可從分度表上查出對應的溫度值。
2.銅電阻
由于鉑是貴重金屬,因此在一些測量精度要求不高且溫度較低的場合,可采用銅電阻進行測溫,其測溫范圍為
-50~150℃。銅電阻具有電阻溫度系數(shù)大、價格低廉、線性好等優(yōu)點,但它的電阻率低、體積大、熱慣性大,在100℃以上時易氧化,不適宜在腐蝕性介質(zhì)或高溫下工作。在-50~150℃的溫度范圍內(nèi),銅電阻與溫度幾乎呈線性關系,其阻值可近似地表示為
Rt=R0(1+at)
(7-15)
式中:Rt、R0——溫度分別為t℃和0℃時銅電阻的電阻值;
t——被測溫度,單位為℃;
a——銅電阻溫度系數(shù),a=4.25×10-3~4.28×10-3/℃。目前我國統(tǒng)一設計的工業(yè)用標準銅電阻,其百度電阻比W(100)≥1.425,R0分為50Ω和100Ω兩種,分度號分別為Cu50和Cu100,也有相應的分度表供使用者查閱。
上述兩種熱電阻對于低溫和超低溫測量性能均不理想,目前通常采用銦、錳、碳等熱電阻材料制成的感溫元件進行測量。
3.熱電阻測量線路
熱電阻內(nèi)部引線方式有兩線制、三線制和四線制三種。由于熱電阻的阻值較小,因此兩線制中引線的電阻對測量影響大,主要用于測溫精度不高的場合。三線制可以減小熱電阻與
測量儀表之間連接引線的電阻因環(huán)境溫度變化所引起的測量誤差。四線制可以完全消除引線電阻對測量的影響,主要用于高精度溫度檢測。目前,工業(yè)熱電阻測溫常采用的是三線制或四
線制。
1)三線制電橋測量線路
三線制電橋測量線路如圖7-12所示,其中Rt為熱電阻,r1、r2、r3為引線電阻,R1、R2為兩只橋臂電阻,一般取R1=R2,R3為調(diào)整電橋的精密電阻。由于毫伏表M的內(nèi)阻很大,故流過r3
的電流很小,r3上的壓降可忽略不計,因此M的讀數(shù)可認為等于電橋的不平衡輸出。若使r1=r2,測量之前,先通過調(diào)R3
使電橋輸出為零,即電橋平衡,也就是UA=UB,則R3=Rt。這樣,橋臂的引線電阻r1和r2相當于分別串入到Rt和R3中。由電路分析可知,正常工作時,電橋的不平衡輸出電壓UAB基本上與Rt的變化量成正比,引線電阻對該電壓的影響非常小。圖7-12三線制電橋測量線路
2)四線制測量線路
四線制測量線路如圖7-13所示,其中,Rt為熱電阻,r1、r2、r3、r4為引線電阻。由電路分析可知,電壓表測得的電壓EM=(IM-IV)Rt+IV(r2+r3)。由于IV≈0,即IV<<IM,所以
EM≈IMRt
(7-16)
由式(7-16)可知,在四線制測量線路中,引線電阻r1~r4
將不引起測量誤差,即電壓表的值EM可認為是熱電阻Rt上的壓降,據(jù)此可計算出微小溫度變化。圖7-13四線制測量線路7.4.2熱敏電阻
熱敏電阻是由一些過渡金屬氧化物,如鈷、錳、鎳、鐵等的氧化物,根據(jù)產(chǎn)品性能的不同,采用不同比例配方高溫燒結(jié)而成的。熱敏電阻由熱敏探頭、引線和殼體組成。根據(jù)不同的使用需求,制成各種不同的結(jié)構形式,常用的有珠狀、片狀、桿狀、墊圈狀等。熱敏電阻是利用半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顯著變化的特性實現(xiàn)測溫的。它的測溫范圍一般在-100~300℃之間,除高溫熱敏電阻外,不能用于350℃以上的高溫測量。其主要優(yōu)點為:①電阻溫度系數(shù)大,靈敏度高;②結(jié)構簡單,體積小,可以測量“點”溫度;③電阻率高,熱慣性小,動態(tài)特性好,適宜動態(tài)測量;④功耗小,不需要參考端補償,適宜遠距離的測量與控制。其缺點是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呈非線性,元件的穩(wěn)定性和互換性較差。熱敏電阻應用范圍很廣,可在航天航空、醫(yī)學、工業(yè)及家用電器等方面用作測溫、控溫、溫度補償、流速測量、液面指示等。
1.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
熱敏電阻是根據(jù)其組成材料的不同來調(diào)整它的常溫電阻及溫度特性的。按其溫度特性的不同可分為三類,分別是負溫度系數(shù)NTC型熱敏電阻,即當溫度升高時電阻值減小,同時靈敏度也下降;正溫度系數(shù)PTC型熱敏電阻,即當溫度升高時電阻值增大,同時靈敏度也變大;臨界溫度系數(shù)CTR型熱敏電阻。圖7-14所示為三種類型熱敏電阻的典型溫度特性,其中橫軸為溫度,縱軸為電阻率。圖7-14熱敏電阻的典型溫度特性從圖中可以看出,CTR型熱敏電阻有一跳變溫度,因此,它一般作為溫度開關在自動控溫和報警電路中使用。在實際應用中,主要采用的是NTC和PTC型熱敏電阻。其中,NTC型熱敏電阻主要用于點溫、表面溫度、溫差等的測量以及自動控制電子線路中的熱補償;而PTC型熱敏電阻主要用于各種電器設備的過熱保護、發(fā)熱源的定溫控制、彩電消磁、溫控限流等場合。就目前而言,使用最多的是NTC型熱敏電阻,下面就以NTC型熱敏電阻為例來分析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和伏安特性。
NTC型熱敏電阻在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其電阻—溫度特性曲線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
(7-17)
式中:T、T0——熱力學溫度,T0通常取室溫(25℃)或273.15K(0℃);
RT、
——溫度為T、T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
B——熱敏電阻材料常數(shù),一般取2000~6000K。據(jù)式(7-17)可求得NTC型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系數(shù)α為
(7-18)
若B=4000K,T=298.15K(25℃),則α=-4.5%/℃。B與α是表征熱敏電阻材料性能的兩個重要參數(shù)。由圖7-14可知,熱敏電阻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呈非線性。在實際應用中,對熱敏電阻進行線性化處理的最常用方法是用溫度系數(shù)很小的精密電阻與熱敏電阻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構成電阻網(wǎng)絡代替單個熱敏電阻,其等效電阻與溫度呈一定程度的線性關系。另外,由于熱敏電阻的溫度系數(shù)α是一般金屬熱電阻的10~100倍,因此可不計引線電阻的影響。
2.熱敏電阻的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是指在穩(wěn)態(tài)情況下,熱敏電阻上的端電壓U與通過熱敏電阻的電流I之間的關系,它是熱敏電阻的重要特性之一。圖7-15所示為NTC型熱敏電阻的典型伏安特性。由圖可知,當NTC型熱敏電阻在小電流范圍內(nèi)時,其電阻值只取決于環(huán)境溫度,伏安特性是直線,遵循歐姆定律。當電流增大到一定值時,流過熱敏電阻的電流使之加熱,本身溫度升高,根據(jù)NTC型熱敏電阻的負阻特性,阻值將減小,使端電壓下降,因此要根據(jù)熱敏電阻的允許功耗線來確定電流。熱敏電阻所能升高的溫度與周圍介質(zhì)溫度及散熱條件有關,當電流和周圍介質(zhì)溫度一定時,熱敏電阻的阻值取決于介質(zhì)的流速、流量、密度等散熱條件,熱敏電阻就是根據(jù)此特性來測量流體速度和介質(zhì)密度的。圖7-15
NTC熱敏電阻的伏安特性
3.熱敏電阻的主要參數(shù)
(1)標稱電阻值RH:在環(huán)境溫度為(25±0.2)℃時測得的電阻值,又稱冷電阻,其大小取決于熱敏電阻的材料和幾何尺寸。
(2)電阻溫度系數(shù)α:熱敏電阻的溫度變化1℃時電阻值的變化率,通常指溫標為20℃時的溫度系數(shù),單位為(%)/℃。
(3)耗散系數(shù)H:熱敏電阻的溫度與周圍介質(zhì)的溫度相差1℃時,熱敏電阻所耗散的功率,單位為mW/℃,又稱散熱系數(shù)。
(4)熱容量C:熱敏電阻的溫度變化1℃所需吸收或釋放的熱量,單位為J/℃。
(5)能量靈敏度G:使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化1%所需耗散的功率,G=(H/α)×100,單位為W。
(6)時間常數(shù)τ:溫度為T0的熱敏電阻突然置于溫度為T
的介質(zhì)中,熱敏電阻的溫度增量達到ΔT=0.632(T-T0)時所需的時間。
(7)額定功率PE:在規(guī)定的技術條件下,熱敏電阻長期連續(xù)使用所允許的耗散功率。在實際使用時,熱敏電阻所消耗的功率不得超過額定功率。
4.常用熱敏電阻
表7-3所示為目前市場上常用熱敏電阻及其主要性能。
7.5集成溫度傳感器
集成溫度傳感器是利用集成電路工藝將感溫元件、放大電路和溫度補償電路等集成在一塊極小芯片上的溫度傳感器。它實質(zhì)上是一種PN結(jié)型溫度傳感器,主要是利用晶體管的b-e
結(jié)壓降的不飽和值Ube是溫度T的函數(shù)來實現(xiàn)對溫度的測量的。與傳統(tǒng)的電阻式溫度傳感器、熱電偶相比,集成溫度傳感器具有線性度好、靈敏度高、穩(wěn)定性好、體積小、使用方便、輸出信號大且規(guī)范化、標準化等優(yōu)點,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集成溫度傳感器的測溫范圍一般為-50~+150℃,主要用于環(huán)境空間溫度的檢測、控制以及家用電器中的溫度檢測、控制和溫度補償?shù)葓龊?。按其輸出信號的形式分,可分為電?/p>
型、電流型和數(shù)字型三種,通常又把前兩種稱為模擬型,后一種稱為智能型。電壓型的靈敏度一般為10mV/℃,電流型的靈敏度為1μA/K。另外,利用其絕對零度時輸出電量為零的特性,還可以很容易地測量絕對溫度值。7.5.1電壓型集成溫度傳感器
電壓型集成溫度傳感器有三端電壓輸出型和四端電壓輸出型兩類。其中,三端電壓輸出型集成溫度傳感器是一種精密的、易于標定的集成溫度傳感器,主要有LM135、LM235、LM335等系列。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就不作詳細介紹了,感興趣的讀者請自行參閱相關書籍。下面就以四端電壓輸出型的典型代表μPC616為例來說明。
1.μPC616簡介
μPC616是NEC公司生產(chǎn)的μPC系列傳感器中的典型產(chǎn)品之一,其測量溫度范圍一般為-40~+125℃。它具有輸出線性良好、輸出阻抗低、易與控制電路接口等優(yōu)點,既可用于溫度的測量和控制,也可用于熱電偶的冷端溫度補償和空氣及流體流速檢測等方面。其工作原理圖及封裝如圖7-16所示。圖7-16
μPC616的工作原理圖及封裝(a)原理圖;(b)方框圖;(c)封裝圖7-16(a)所示為μPC616溫度傳感器部分的原理圖,從圖中可以看出,μPC616是通過采用一對非常匹配的晶體管V1和V2,使它們工作在不同的電流I1與I2下,利用晶體管Ube之差
ΔUbe與溫度T的線性關系來測溫的。ΔUbe與溫度T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
ΔUbe=(kT/e)ln(I1/I2)
(7-19)
式中:k——波爾茲曼常數(shù);
e——單位電荷電量。圖7-16(b)所示為μPC616的原理方框圖,從圖中可以看出,μPC616電路可分為溫度傳感器、穩(wěn)壓部分和運算放大器部分。其中,溫度傳感器部分具有10mV/K的溫度系數(shù),其
輸出電壓的絕對值在T=298.2K(25℃)時為2.982V,因此,μPC616可以很方便地把它的電壓輸出值轉(zhuǎn)換成絕對溫度值。穩(wěn)壓部分等效成一個擊穿電壓為6.85V的齊納二極管,由于其
具有溫度補償功能,因此使輸出電壓十分穩(wěn)定,從而使整個電路性能具有穩(wěn)定、可靠和重復性好的優(yōu)點。運算放大器在電路中具有兩個功能:其一是當μPC616用于測溫時,運放的反相輸入端與輸出端連接而成為電壓跟隨器,輸出電壓值與所測絕對溫度T相對應,溫度與輸出電壓的對應關系為100K/V,μPC616的T-V轉(zhuǎn)換曲線如圖7-17所示;其二是當μPC616用于溫度控制時,運放的反相輸入端單獨使用,作為溫度控制時設定值的輸入。圖7-17
μPC616的T-U轉(zhuǎn)換曲線
2.μPC616的典型應用電路
1)μPC616測溫電路
μPC616的測溫電路十分簡單,圖7-18所示是用于測溫的兩種基本電路。電路中的1腳、2腳相連,第3腳與1、2腳之間的輸出電壓具有10mV/K的溫度系數(shù),即Uo=(10mV/K)×T,T為絕對溫度。由圖7-16(b)可知,第3、4腳之間有一個相當于6.85V的穩(wěn)壓管,為使穩(wěn)壓管能正常工作,外加電源應大于6.85V并且必須串入一個電阻,這個電阻值的大小可以根據(jù)μPC616的工作電流和外加電壓來確定。外加電壓必須高于6.85V,通常取15V,工作電流一般選在1mA左右,因此,根據(jù)計算可知,電阻R的值為8.2kΩ左右,通常取7.5kΩ。圖7-18應用μPC616實現(xiàn)測溫的兩種基本電路(a)正電源接法;(b)負電源接法圖7-18所示測溫電路中,輸出電壓值Uo與所測絕對溫度T相對應,若要使輸出電壓值Uo可直接表示攝氏溫度,則可用如圖7-19所示的攝氏溫度檢測電路。攝氏溫度檢測電路主要利用外圍分壓電路對μPC616自身的參考電壓即6.85V電壓進行分壓,從而得到2.73V作為其偏置電壓;這樣就使輸出電壓移動
-2.73V,也就是使傳感器在273K(0℃)時輸出為0,從而使補償后的輸出電壓Uo直接指示攝氏溫度,而不是絕對溫度。圖7-19攝氏溫度檢測電路
2)μPC616溫度控制電路
μPC616集成溫度傳感器除可用于測量溫度外,還可用于溫度控制,典型電路如圖7-20所示。溫度傳感器的1腳作為控制信號輸出端,2腳作為溫度設定值的輸入端。通過調(diào)節(jié)電位器R3,使2腳的輸入電壓與某一設定溫度值對應,當外界溫度超過或低于此設定溫度時,1腳就會輸出高電平或低電平,完成對溫度的判斷,從而實現(xiàn)對溫度的控制或進行報警。圖7-20
μPC616溫度控制電路7.5.2電流型集成溫度傳感器
電流型集成溫度傳感器的典型代表產(chǎn)品有AD590,下面就以其為例來說明。
1.AD590簡介
AD590是美國模擬器件公司生產(chǎn)的單片集成兩端感溫電流源,它利用電路產(chǎn)生一個與絕對溫度成正比的電流作為輸出,其溫度系數(shù)為1μA/K,即在298.2K(25℃)時,輸出電流為298.2μA。其測溫范圍為-55~+150℃,電源電壓范圍為4~
30V。它是一種絕對溫度與電流的轉(zhuǎn)換器件,廣泛應用于測量熱力學溫度、攝氏溫度、兩點溫度差、多點最低溫度、多點平均溫度等不同的溫度控制場合及熱電偶的冷端補償電路中。另外,作為一種高阻電流源,它不存在反饋線上的電壓信號損失和噪聲干擾問題,因此特別適用于遠距離測量和控制。
AD590具有精度高、價格低、不需輔助電源、線性好等優(yōu)點,一共有I、J、K、L、M五擋,其中M擋精度最高,在-55~+150℃范圍內(nèi),其非線性誤差為±0.3℃。
2.AD590的典型應用電路
1)AD590基本測溫電路
AD590的測溫電路也十分簡單方便,圖7-21所示是用于測溫的兩種基本電路。其中,圖(a)為AD590用于測量熱力學溫度的基本應用電路,圖(b)為AD590用于測量攝氏溫度的應用電路。由圖7-21(a)可知,由于流過AD590的電流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當電阻R和電位器RP的電阻之和為1kΩ時,輸出電壓Uo隨溫度的變化為1mV/K。但由于AD590的增益會有偏差,電阻也有誤差,因此應對電路進行調(diào)整。調(diào)整的方法是把AD590放于冰水混合物中,調(diào)整電位器RP,使Uo=273.2mV;或者在室溫(25℃)條件下調(diào)整電位器RP,使Uo=273.2+25=298.2mV,不過這樣的調(diào)整只可保證在0℃或25℃附近有較高精度。
圖7-21(b)所示的攝氏溫度測量電路中,電位器RP1用于調(diào)整零點,RP2用于調(diào)整運放的增益。調(diào)整方法是首先在0℃時調(diào)整RP1,使輸出Uo=0;其次在100℃時調(diào)整RP2使Uo=10V,如此反復調(diào)整多次,直至0℃時Uo=0V,100℃時Uo=10V為止,最后在室溫下進行校驗。例如,若室溫為25℃,那么Uo應為
2.5V。注意,冰水混合物是0℃環(huán)境,沸水為100℃環(huán)境。圖7-21應用AD590實現(xiàn)測溫的兩種基本電路(a)AD590基本測溫電路;(b)AD590攝氏溫度測溫電路
2)AD590測量溫差電路
圖7-22所示為利用兩個AD590測量兩點溫度差的電路,電路中一般要用兩個性能相同的AD590,R1和RP用于調(diào)整零點。這種電路通常把一個AD590視為參考環(huán)境溫度T1,另一個用來監(jiān)視變動溫度值T2。由該電路可知,輸出電壓Uo=IRf,即當T1=T2時,I=0,則Uo=0V;當T1≠T2時,I≠0,則Uo≠0V,Uo的大小與T1、T2的溫差成正比。
另外,還可以通過將不同測溫點上的數(shù)個AD590相串聯(lián),測出所有測量點上的溫度最低值,即測量多點最低溫度。也可以通過將不同測溫點上的數(shù)個AD590相并聯(lián),測出所有測量點上溫度的平均值,即測量多點平均溫度。圖7-22
AD590測量溫差電路
3)攝氏和華氏數(shù)字溫度計
攝氏和華氏數(shù)字溫度計主要由集成溫度傳感器AD590、ICL7106和顯示器組成,電路原理圖如圖7-23所示。ICL7106包括A/D轉(zhuǎn)換器、時鐘發(fā)生器、參考電壓源、BCD七段譯碼和顯示驅(qū)動器等。它與AD590、幾個電阻及顯示器就構成了一個數(shù)字溫度計,而且能實現(xiàn)攝氏和華氏兩種定標制的溫度測量和顯示。采用攝氏還是華氏取決于外圍幾個電阻的取值,具體取值如表7-4所示。圖7-23攝氏和華氏數(shù)字溫度計原理圖思考題
7.1填空題
(1)熱電式傳感器是一種將______________變化轉(zhuǎn)換為____________變化的裝置。
(2)根據(jù)測溫方法的不同,熱電式傳感器可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兩大類。
(3)將幾個同____________熱電偶的正極和負極分別連接在一起就組成熱電偶并聯(lián)測量線路,利用熱電偶并聯(lián)可以測量_____________。(4)熱電偶標定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
(5)傳熱誤差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朝陽2024年遼寧朝陽師范學院招聘3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攀枝花2025年四川攀枝花市民政局直屬事業(yè)單位考調(diào)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沖天爐數(shù)字式綜合檢測儀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高壓均質(zhì)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耐低溫型不干膠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直流脈寬調(diào)速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活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易洗除漬素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嬰兒玩具拉琴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女裝牛仔中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海南文昌市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148人筆試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義務教育數(shù)學新課標課程標準2022年版考試真題與答案
- 新加坡房子出租合同范本
- 軟件質(zhì)量保證報告
- 七年級英語上冊詞匯表(上海教育出版社)
- 英語語法基礎知識大全
- DL-T5190.1-2022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第1部分:土建結(jié)構工程
- 教育機構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
- (正式版)JTT 1499-2024 公路水運工程臨時用電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500道【基礎題】
- 《游戲界面設計專題實踐》課件-知識點1:游戲圖標設計定義、分類與設計原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