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民版七年級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4年人民版七年級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4年人民版七年級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4年人民版七年級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4年人民版七年級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人民版七年級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223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物質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用途;還決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體NaOH具有以下性質:

①白色片狀固體②有腐蝕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實驗室中必須將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2、rm{1999}年度諾貝爾獎獲得者艾哈德rm{?}澤維爾開創(chuàng)了化學研究新領域,他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察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運動成為可能rm{.}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rm{(}rm{)}A.原子中原子核的內部結構B.化學反應中原子的運動C.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3、在宇宙飛船的發(fā)動機內,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熱供宇宙飛船使用rm{.}結合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rm{(}rm{)}

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過程;分子種類發(fā)生了變化。

C.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過程;原子種類也發(fā)生了改變。

D.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劃分,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4、下列各組微粒結構示意圖中,與表示的意義一致的是rm{(}rm{)}A.

都屬于陽離子B.

屬于同種元素C.

都屬于陰離子D.

屬于同一種原子5、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及用量均正確的是rm{(}rm{)}

。選項物質所含雜質所選試劑及用量rm{A}碳酸鈉氯化鉀適量的水rm{B}鹽酸硫酸適量氯化鋇溶液rm{C}氧化鈣碳酸鈣過量稀鹽酸rm{D}氯化鉀溶液稀鹽酸過量的碳酸鈉溶液A.rm{A}B.rm{B}C.rm{C}D.rm{D}6、如圖表示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這個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rm{(}rm{)}

A.該反應中rm{CaO}中起催化作用B.該反應中rm{CO_{2}}是生成物C.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7、超臨界流體是物質介于氣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的一種新的狀態(tài).目前應用最廣的是超臨界二氧化碳在化學工業(yè)上可取代氟利昂等溶劑;發(fā)泡劑.下列有關超臨界二氧化碳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超臨界二氧化碳由CO2分子聚集而成。

B.超臨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種物質。

C.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質后;可在常溫常壓下使二氧化碳揮發(fā)除去。

D.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減輕對臭氧層的破壞。

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8、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Kn+1RO2n+2;其中n值可能為()

A.0

B.1

C.2

D.3

9、如圖所示圖象不正確的是rm{(}rm{)}A.

表示向足量的稀rm{HCl}中加入等質量的鋅和鐵,生成氫氣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圖B.

表示rm{CO}還原rm{Fe_{2}O_{3}}的實驗中,試管內的固體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圖C.

表示等質量rm{CaCO_{3}}分別與等體積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rm{(}足量rm{)}反應D.

表示向足量的稀rm{HCl}中加入少量rm{Fe}溶液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圖10、現有甲、乙、丙三種溶液,進行如下操作:rm{壟脵}向rm{Na_{2}CO_{3}}溶液中加入甲,生成白色沉淀;rm{壟脷}繼續(xù)加入乙rm{(}過量rm{)}沉淀溶解并產生氣體;rm{壟脹}最后加入丙,又有白色沉淀生成rm{.}則甲、乙、丙三種溶液的組合可能是rm{(}rm{)}A.rm{BaCl_{2}}rm{H_{2}SO_{4}}rm{MgCl_{2}}B.rm{Ca(NO_{3})_{2}}rm{HNO_{3}}rm{AgNO_{3}}C.rm{BaCl_{2}}rm{HCl}rm{Na_{2}SO_{4}}D.rm{CaCl_{2}}rm{HNO_{3}}rm{AgNO_{3}}11、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中,所選的鑒別試劑,不正確的是rm{(}rm{)}。待鑒別的物質鑒別試劑rm{A}氧氣、二氧化碳、空氣帶火星的木條rm{B}氯化鎂溶液和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rm{C}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酚酞試液rm{D}稀鹽酸和稀硫酸rm{BaCl_{2}}溶液A.rm{A}B.rm{B}C.rm{C}D.rm{D}12、下列rm{CO_{2}}的制備裝置中,不能起到“隨開隨制,隨關隨?!毙Ч氖莚m{(}rm{)}A.B.C.D.13、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l℃時;a;c兩種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

C.c的不飽和溶液由t2℃降溫至t1℃時;變成飽和溶液。

D.要從b溶液中得到b;通??刹捎谜舭l(fā)溶劑結晶的方法。

14、向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有金屬析出,過濾;洗滌后往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放出.則下列分析一定正確的是()

A.濾出的固體中一定有Ag;Cu、Fe

B.濾出的固體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Fe

C.濾液中一定有的溶質Cu(NO3)2、Fe(NO3)2、Zn(NO3)2

D.濾液中一定有的溶質Zn(NO3)2、Fe(NO3)2

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5、小華在家中做蠟燭燃燒的實驗;他將短玻璃導管插入焰心,發(fā)現另一端也可以點燃.

(1)[提出問題]導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氣體;氣體成分可能會是什么呢?

(2)[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蠟燭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CO.

猜想二:可能是蠟燭受熱后產生的蒸氣.

(3)[設計實驗方案]請你幫小華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來判斷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____.

(4)[現象與結論]

如果猜想一正確,現象應是____.

如果猜想二正確,現象應是____.

(5)[分析與評價]

猜想二觀察到的現象一定能證明導出的就是蠟燭受熱后產生的蒸氣嗎?____.理由是____.16、現有三種可用于治療胃病的藥品標簽(如圖),某同學將三種藥品各一片分別放入相同質量的足量的稀鹽酸中,三種藥片中消耗鹽酸多少的順序是____.寫出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17、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據一些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合理的是______

。序號化學反應事實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rm{A}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反應溫度rm{B}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反應物的濃度rm{C}雙氧水在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催化劑rm{D}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______18、某興趣小組做以下實驗探究分子的運動rm{.}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rm{(1)}實驗Ⅰ: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rm{2隆蘆3}滴酚酞試液rm{(}無明顯變化rm{)}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rm{(}酚酞試液變紅rm{)}.

rm{(2)}實驗Ⅱrm{(}如圖甲所示rm{)}燒杯rm{B}中的現象是______;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

rm{(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興趣小組成設計實驗Ⅲrm{(}如圖乙所示rm{)}作為對比實驗rm{.}你認為有無必要______;理由是______.

19、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rm{X}rm{Y}rm{Z}rm{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rm{.}則關于此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A.rm{m=8}

B.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

C.參加反應的rm{Z}與rm{W}的質量比為rm{4}rm{1}

D.____.20、小明同學繪制了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

(1)曲線A和C的交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

(2)t1℃時將35gB物質加入50g水中,經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t2℃時,將A、C兩種物質恰好飽和的溶液降到t1℃,過濾,分離出晶體后,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是A____C(填“>”;“<”或“=”)

評卷人得分四、探究題(共2題,共18分)21、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rm{(1)}寫出rm{a}的儀器名稱______;

rm{(2)}在加入藥品之前應對實驗裝置進行______

rm{(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rm{O_{2}}的裝置組合是______rm{(}填字母序號rm{)}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時發(fā)現水槽中的水變紫色的原因是______

rm{(4)}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小,在實驗室中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rm{.}實驗室制取氫氣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收集裝置是______rm{(}填字母序號rm{)}22、圖rm{1}是小紅按某資料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在進行實驗時我們都聞到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小明于是對原實驗進行了重新設計,如圖rm{2}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操作:

rm{a.}向盛有rm{20mL}蒸餾水的燒杯中滴入rm{3}--rm{4}滴無色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顏色。

rm{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濃氨水,觀察現象。

rm{c.}在rm{B}rm{C}試管內分別倒入rm{5mL}燒杯中的酚酞溶液rm{(}燒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實驗中作比較rm{).}然后在空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熱水備用rm{.}另在rm{A}rm{D}試管中分別倒入rm{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皮塞的導管按實驗圖rm{2}連接好,并將rm{D}試管放置在熱水中,觀察幾分鐘rm{.(}提示:酚酞溶液遇堿變紅,氨水是堿;濃氨水易揮發(fā),揮發(fā)出氨氣分子;氨氣極易溶于水rm{)}請回答:

rm{(1)}操作rm{c}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rm{(2)}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______。

rm{(3)}對比改進前的實驗還有一個優(yōu)點是______。評卷人得分五、計算題(共3題,共15分)23、化學小魔術“空瓶生煙”方法如圖:rm{A}瓶中充滿氯化氫氣體,rm{B}瓶中充滿氨氣,抽開毛玻璃片,瓶中產生濃濃的白煙rm{.}由此回答:

rm{(1)}若“”表示氫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上述反應過程如圖rm{.}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根據圖,你能得出的結論是rm{(}寫一條rm{)}______.

rm{(2)}如果這兩個瓶子是質地較軟的塑料瓶;我們將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了,原因是:______

rm{(3)}生成物氯化銨是一種常見的化肥,它屬于化肥中的______rm{(}填:氮、磷、鉀rm{)}肥,此化肥不能與______物質混合使用rm{(}填“中性”或“酸性”或“堿性”rm{)}.24、實驗室有一瓶標簽已破損的過氧化氫溶液,同學們?yōu)榱藴y定瓶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他們取該溶液rm{34g}于燒杯中,加入rm{3gMnO_{2}}完全反應后,稱得燒杯內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rm{33.8g}請你和他們一起計算:

rm{(1)}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rm{(2)}所取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

rm{(3)}該瓶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25、小李同學用熱水配制了半燒杯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讓一個較大的木塊飄浮在燒杯的液面上,當時的溫度約為65℃,過了一會兒,小李發(fā)現了兩個現象,請你說出小李看到的兩個現象并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解釋.

(1)______.

(2)______.

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3題,共27分)26、如圖中rm{A}rm{B}分別是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rm{(1)}若rm{A}表示某稀有氣體的原子;則該元素的單質的化學式為______.

rm{(2)}若rm{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rm{y=}______,該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rm{(}填“失去”或“得到”rm{)}電子.

rm{(3)}若rm{A}是陽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則rm{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rm{(}填字母序號rm{)}

。rm{a.8}rm{b.10}rm{c.11}rm{d.12}rm{(4)}若rm{A}中rm{x=13}則rm{A}rm{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稱為______.

rm{(5)}在下列rm{1}rm{2}rm{3}rm{4}四種粒子中與上述rm{A}圖中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的是______.

27、用化學符號表示:

rm{(1)}兩個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rm{(2)}三個亞鐵離子______;

rm{(3)}氧化鎂中鎂元素顯rm{+2}價______rm{.}地殼含量最多的元素和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28、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等化學用語填空:

rm{(1)5}個鉀原子______;

rm{(2)3}個氧分子______;

rm{(3)2}個氯離子______;

rm{(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

rm{(5)}按要求寫出下列數字“rm{2}”表達的含義:

rm{壟脵Mg^{2+}}______;rm{壟脷overset{+2}{MgO}}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

由于固體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易吸收水蒸氣而潮解;且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所以固體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以防止其變質,因此相關的性質主要是潮解及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故選D

【解析】【答案】固體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易吸收水蒸氣而潮解;且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利用這些知識對相關性質進行分析可解決此題。

2、A【分析】試題分析:艾哈德rm{?}澤維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察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無論化學反應中原子的運動還是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還是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都在他的研究領域,但原子內部結構,該技術是觀測不到的.

根據rm{A}選項的題給信息,“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察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運動”,所以原子核內部結構無法觀察,因此rm{A}選項是正確的.

B、rm{C}rm{D}選項中涉及到的原子運動、分子的形成、分子分成原子、根據題給信息是能夠觀察到的,故B、rm{C}rm{D}選項都不正確.

故選A【解析】rm{A}3、C【分析】試題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物質的組成元素,分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的種類的變化.

A;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故A正確;

B;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前有氫分子和氧分子,反應后生成了水分子,分子種類發(fā)生了變化,故B正確;

C;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前有氫原子和氧原子,反應后有氫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種類沒有發(fā)生了改變,故C錯誤;

D;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劃分成原子,原子又發(fā)生了重新組合的過程,故D正確.

故選C.【解析】rm{C}4、B【分析】解:rm{A}前者質子數rm{=}核外電子數rm{=10}為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兩者的核內質子數均為rm{12}質子數相同,屬于同一種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C、后者質子數rm{=}核外電子數rm{=18}為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D、兩者的核內質子數分別是rm{9}rm{13}質子數不同,屬于不同種元素的粒子,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rm{B}.

A、當質子數rm{=}核外電子數,為原子;當質子數rm{>}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當質子數rm{<}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

B、元素是質子數rm{(}即核電荷數rm{)}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同種元素的粒子是質子數相同.

C、當質子數rm{=}核外電子數,為原子;當質子數rm{>}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當質子數rm{<}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

D、元素是質子數rm{(}即核電荷數rm{)}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同種元素的粒子是質子數相同.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對粒子結構示意圖及其意義的理解,明確粒子中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解析】rm{B}5、B【分析】解:rm{A}碳酸鈉、氯化鉀均易溶于水;用水不能將雜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試劑法錯誤。

B;硫酸能與適量的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選試劑及用量均正確。

C;氧化鈣和碳酸鈣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試劑錯誤。

D;稀鹽酸能與過量的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碳酸鈉,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試劑錯誤。

故選:rm{B}

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rm{(}提純rm{)}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rm{.}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rm{壟脵}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rm{壟脷}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rm{(}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rm{)}是正確解題的關鍵.【解析】rm{B}6、D【分析】解:rm{A}由氧化鈣在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反應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減少,氧化鈣應為反應物,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二氧化碳鈣在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反應后二氧化碳的質量分數減少,二氧化碳應為反應物,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碳酸鈣在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反應后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增大,碳酸鈣應為生成物,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生成物是碳酸鈣,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D、由rm{C}選項的分析;該反應是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rm{D}

由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這個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進而進而可以確定反應類型。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分析圖中質量比例的變化,靈活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析】rm{D}7、B【分析】

A、超臨界二氧化碳就是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構成的;故A正確;

B;超臨界二氧化碳與其氣態(tài)或液態(tài)之間的轉化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并不是新合成的物質,故B錯誤;

C;超臨界二氧化碳是在特殊條件下的一種的新狀態(tài);在常溫下變?yōu)槎趸細怏w,故C正確;

D;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減輕對臭氧層的破壞;故D正確;

故選B

【解析】【答案】可以根據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8、AB【分析】

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鉀的化合價是+1價,氧的化合價是-2價,設化合物Kn+1RO2n+2中R元素的化合價是x;則(+1)×(n+1)+x+(-2)×(2n+2)=0,則x=3+3n,當n=0時,x=+3;當n=1時,x=+6;當n=2時,x=+9,不符合.

故選AB.

【解析】【答案】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進行解答本題.

9、AB【分析】解:rm{A}鋅的活動性大于鐵的活動性;所以鋅生成氫氣的速率快,鋅的相對原子質量大,所以鋅生成氫氣的質量小,故A錯誤;

B;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固體的質量不斷減少,而不是增大,故B錯誤;

C、等質量rm{CaCO_{3}}分別與等體積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rm{(}足量rm{)}反應;粉末狀的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快,但最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一樣多,故C正確;

D;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所以溶液的質量逐漸增大,反應完畢后溶液的質量不變?yōu)橐欢ㄖ?,故D正確.

故選:rm{AB}.

A;根據鋅的活動性大于鐵的活動性;所以鋅生成氫氣的速率快,鋅的相對原子質量大,所以鋅生成氫氣的質量小進行解答;

B;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固體的質量不斷減少進行解答;

C、根據等質量rm{CaCO_{3}}分別與等體積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rm{(}足量rm{)}反應;粉末狀的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快,但最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一樣多進行解答;

D;根據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所以溶液的質量逐漸增大進行解答.

本題通過圖象考查化學定量性變化過程,既要對化學反應原理清楚,又要對圖象從多角度觀察,以達到快速準確的解題;圖象類型的試題一般可從兩方面解題:一方面從化學反應原理分析入手;二方面抓住圖象的三個點即起點、轉折點、終點是否正確快速解題.【解析】rm{AB}10、CD【分析】解:rm{A}碳酸鈉加入氯化鋇,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rm{.}繼續(xù)滴加硫酸,碳酸鋇和硫酸反應而產生氣泡,但是同時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看不到明顯的沉淀溶解rm{.}不符合題意;

B、碳酸鈉加入硝酸鈣,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和硝酸鈉rm{.}繼續(xù)滴加硝酸,碳酸鈣和硝酸反應而產生氣泡rm{.}而加入硝酸銀時,不會有沉淀rm{.}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鈉加入氯化鈣,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rm{.}繼續(xù)滴加硝酸,碳酸鈣和硝酸反應而產生氣泡rm{.}而加入硝酸銀時,氯化鈉與之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rm{.}符合題意;

D、碳酸鈉加入氯化鋇,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rm{.}繼續(xù)滴加硝酸,碳酸鋇和硝酸反應而產生氣泡和硝酸鋇rm{.}而加入硝酸銀溶液時,硝酸銀與氯化鈉生成氯化銀沉淀rm{.}符合題意.

故選項為:rm{CD}.

對于這樣的推斷題;不要從題干去分析對應物質可能是什么,那樣比較浪費時間,結果還不一定扣題,所以可以從選項去分析對應即可.

A、碳酸鈉加入氯化鈣,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rm{.}繼續(xù)滴加硝酸,碳酸鈣和硝酸反應而產生氣泡rm{.}而加入氯化鉀時;無論是碳酸鈉還是氯化鈉;甚至是硝酸或者硝酸鈣等都不與之反應,所以不會有沉淀.

B、碳酸鈉加入氯化鈣,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rm{.}繼續(xù)滴加硝酸,碳酸鈣和硝酸反應而產生氣泡rm{.}而加入硝酸銀時;氯化鈉與之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

C、碳酸鈉加入氯化鋇,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rm{.}繼續(xù)滴加硫酸,碳酸鋇和硫酸反應而產生氣泡,但是同時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看不到明顯的沉淀溶解rm{.}而當加入氯化銅時;生成碳酸銅藍色沉淀,也不符合題意.

D、碳酸鈉加入氯化鋇,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rm{.}繼續(xù)滴加硝酸,碳酸鋇和硝酸反應而產生氣泡和硝酸鋇rm{.}而加入硫酸鈉時;硝酸鋇與之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推斷,物質的轉化關系的推斷,當給出可供選擇物質共選擇時,從給出的選項進行分析是最為快捷的.【解析】rm{CD}11、CA【分析】解:rm{A}取樣品;用燃著的木條檢驗,復燃的是氧氣,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空氣,現象同,不可以鑒別,故A錯誤;

B;取樣品;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氯化鎂,沒有明顯現象的是氯化鈉,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B正確;

C;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顯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色,不能鑒別,故C錯誤;

D;取樣品;加入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沒有明顯現象的是鹽酸,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D正確.

故選:rm{AC}.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被鑒別物質的性質,然后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出現不同的現象即可鑒別.【解析】rm{CA}12、B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氣體發(fā)生裝置的效果判斷,能起到“隨開隨制,隨關隨?!毙Ч难b置應能實現固液分離?!窘獯稹緼.將干燥管移出液面可實現固液分離,故A不符合題意;B.小試管能起到液封的作用,節(jié)約藥品,但反應過程中固液不能分離,不能起到“隨開隨制,隨關隨停”效果,故B符合題意;C.可抽動的銅絲可以將固體反應物移出液面,故C不符合題意;D.長頸漏斗下端位于液面以上,產生的氣體會從長頸漏斗中逸出,裝置錯誤,故D符合題意。故選BD?!窘馕觥縭m{BD}13、BD【分析】

A;由于沒有說明溫度;故A錯誤;

B、由于在t1℃時;a和c的溶解度相等,即它們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故B正確;

C、由于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的不飽和溶液由t2℃降溫至t1℃時;不飽和溶液可能會變成飽和溶液,故C錯誤;

D;由于B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因此應采取蒸發(fā)溶劑的方法使溶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故D正確;

故選BD

【解析】【答案】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比較它們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②判斷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確定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及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方法等.

14、AD【分析】

由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Zn>Fe>H>Cu>Ag,向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鐵能與AgNO3、Cu(NO3)2反應,不能與Zn(NO3)2反應;由往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放出,說明了鐵一定有剩余.則濾出的固體中一定有Ag、Cu、Fe,濾液中一定含有濾液中一定有的溶質Zn(NO3)2、Fe(NO3)2.由以上分析可知:

A;濾出的固體中一定有Ag、Cu、Fe.故A正確;

B;濾出的固體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Fe.故B錯誤;

C、濾液中一定有的溶質Cu(NO3)2、Fe(NO3)2,一定不含Zn(NO3)2.故C錯誤;

D、濾液中一定有的溶質Zn(NO3)2、Fe(NO3)2.故D正確.

故選AD.

【解析】【答案】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Zn>Fe>H>Cu>Ag,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5、略

【分析】

(3)實驗方案:將長玻璃導管插入焰心;在玻璃導管中間位置用冰袋進行冷敷,再在另一端進行點燃,觀察現象;

(4)如果猜想一正確;由于一氧化碳遇冷不能凝結成固體,所以導管內不會有固體,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發(fā)出淡藍色火焰,所以猜想一正確的現象是:導管內沒有固體,導管另一端點燃時物質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

由于石蠟蒸汽遇到冷的導管;會凝結成石蠟固體,所以導管內有石蠟固體,導管另一端點燃時,不能燃燒,因為石蠟蒸汽都凝結成石蠟固體了,到不了導管的另一端;

(5)能證明;因為在長導管中石蠟蒸汽都凝結成了石蠟固體,石蠟蒸汽到不了導管的另一端,所以不能被點燃.

故答案為:(3)將長玻璃導管插入焰心;在玻璃導管中間位置用冰袋進行冷敷,再在另一端進行點燃;(4)導管內沒有固體,導管另一端點燃時物質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導管內有石蠟固體,導管另一端點燃時,不能燃燒;(5)能;在長導管中石蠟蒸汽都凝結成了石蠟固體.

【解析】【答案】根據石蠟蒸汽遇冷凝結成固體;一氧化碳不能凝結成固體考慮本題.

16、略

【分析】

依據三者與鹽酸反應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Mg(OH)2+2HCl═MgCl2+2H2O以及MgO+2HCl═MgCl2+H2O;可得三者與鹽酸反應的關系式:CaCO3~2HClMg(OH)2~2HClMg0~2HCl;

假如要消耗HCl質量都為73g;那么所需胃藥質量越大,該種藥品消耗胃酸的能力解越弱.

各反應物之間的定量反應關系為。

CaCO3~2HClMg(OH)2~2HClMg0~2HCl;找出各物質質量比;

1007358734073

通過分析看以看出:反應73克鹽酸;分別消耗三種藥品的質量依此為100克;58克、40克。

所以三種藥品消耗胃酸的能力氧化鎂最強;其次氫氧化鎂、最弱的是碳酸鈣;反之一片分別放入相同質量的足量的稀鹽酸中消耗鹽酸最多的是氧化鎂、其次氫氧化鎂、少的是碳酸鈣。

故答案為:(3)>(2)>(1);CaCO3+2HCl=CaCl2+CO2↑+H2O、Mg(OH)2+2HCl═MgCl2+2H2O、MgO+2HCl═MgCl2+H2O;

【解析】【答案】此題可依據反應掉相同質量的鹽酸消耗藥品質量的大小進行比較,據此可知消耗質量少的藥品,其中和鹽酸的能力就低,據此可得結論;也可根據反應CaCO3+2HCl=CaCl2+CO2↑+H2O;Mg(OH)2+2HCl═MgCl2+2H2O以及MgO+2HCl═MgCl2+H2O依據圖示進行計算;

17、C;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分析】解:rm{A}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是因為氧氣的濃度大了;而不是反應溫度,故A錯誤;

B;常溫和點燃時的溫度不同;所以影響因素是反應溫度,而不是反應物的濃度,故B錯誤;

C;過氧化氫在常溫下較難分解;二氧化錳加快了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所以影響因素是催化劑,故C正確;

D;銅片與銅粉都是銅;銅片不易燃燒是因為它的體積大溫度升高慢,而銅粉體積小溫度升高快很快達到了著火點,所以影響因素是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故答案為:rm{C}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A;根據空氣和氧氣中的氧氣的濃度進行分析;

B;根據碳反應時的溫度的不同進行分析;

C;根據二氧化錳的作用進行分析;

D;根據銅粉和銅片的不同進行分析.

本題通過不同的實驗現象總結影響化學反應速度的因素,考察了學生通過現象總結本質的能力;rm{D}答案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但只要撇開形狀不同的現象看到都是銅的實質就不難得出結論.【解析】rm{C}反應物的接觸面積18、燒杯中的液體由無色變?yōu)榧t色;氨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運動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變紅;無必要;蒸餾水不能使酚酞變紅,在第一個實驗中已經可以證明了【分析】解:rm{(2)}氨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運動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變紅rm{.}故填:燒杯中的液體由無色變?yōu)榧t色;氨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運動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變紅.

rm{(3)}因為在第一個實驗中已經可以證明蒸餾水不能使酚酞變紅rm{.}故填:無必要;蒸餾水不能使酚酞變紅;在第一個實驗中已經可以證明了.

微觀粒子是不斷運動的,水不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色,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色rm{.}通過實驗過程及其實驗現象可知;氨氣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當溶解在水中時能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掌握微觀粒子的特征及其酸堿性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相互作用時的實驗現象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解析】燒杯中的液體由無色變?yōu)榧t色;氨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運動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變紅;無必要;蒸餾水不能使酚酞變紅,在第一個實驗中已經可以證明了19、反應后生成X的質量為12g【分析】試題分析: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先根據反應前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物質的質量總和計算出反應后rm{Y}的質量;然后根據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判斷反應的類型;由表格信息即可推出一些量之間的關系.

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rm{Y}的質量為rm{(2+1+16+16)g=(12+m+8+14)g}則rm{m=1g}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表格物質質量的變化可知rm{Z}rm{W}是反應物,rm{X}是生成物,rm{Y}可能是催化劑.

A、rm{m=1g}而非rm{8g}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該反應可表示為:rm{Z+W隆煤X}符合“多變一”的化合反應特點,屬化合反應,故B錯誤;

C、參加反應的rm{Z}與rm{W}的質量比為rm{(16-8)g}rm{(16-14)g=4}rm{1}故C正確;

故選:rm{C}.

補充rm{D}反應后生成rm{X}的質量為rm{12g-2g=10g}故D錯誤.【解析】反應后生成rm{X}的質量為rm{12g}20、略

【分析】

(1)由A和C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t1℃時,A和C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交于一點,說明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為:t1℃時;A;C的溶解度相等均為25克。

(2)在t1℃時;B的溶解度是40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B20克,則在50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B,因此將35gB物質加入50g水中,經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飽和溶液,故答案為:飽和。

(3)由于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因此將它的飽和溶液由t2℃降到t1℃時,就會有晶體析出,而C的溶解度是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將它的飽和溶液由t2℃降到t1℃時,它的飽和溶液就會變成不飽和溶液,雖然C和A的溶解度在t1℃時相等;它們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應該相等,但C已不是飽和溶液,因此它們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A>C,故答案為:>

【解析】【答案】固體溶解度曲線的意義:①可以表示出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②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相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可以判斷某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的趨勢等.

四、探究題(共2題,共18分)21、試管;氣密性檢查;AD(或AE);試管口未放棉花;B;C(或E)【分析】解:rm{(1)}標號儀器是作為反應容器的試管;

rm{(2)}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在加入藥品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漏氣;

rm{(3)}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rm{A}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

水槽中水變紫色是因為加熱時試管口未放棉花;高錳酸鉀粉末進入水槽所致;

rm{(4)}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fā)生裝置rm{B}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rm{(1)}試管;rm{(2)}氣密性檢查;rm{(3)AD(}或rm{AE)}試管口未放棉花;rm{(4)B}rm{C(}或rm{E)}.

rm{(1)}熟悉常見儀器;了解儀器名稱;

rm{(2)}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在加入藥品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漏氣;

rm{(3)}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rm{A}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

水槽中水變紫色是因為加熱時試管口未放棉花;高錳酸鉀粉末進入水槽所致;

rm{(4)}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fā)生裝置rm{B}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選取方法、及驗滿方法、注意事項、常用儀器等是解答此題的關鍵,發(fā)生裝置據反應物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收集裝置據氣體密度和溶解性選擇.【解析】試管;氣密性檢查;rm{AD(}或rm{AE)}試管口未放棉花;rm{B}rm{C(}或rm{E)}22、rm{(1)C}試管中酚酞變紅的速率比rm{B}中變紅速率更快;

rm{(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rm{(3)}氨氣揮發(fā)到空氣中的量少,不至于污染空氣【分析】【分析】

rm{(1)}根據分子在不同溫度下運動快慢依次作答;

rm{(2)}根據實驗設計具體分析即可;

rm{(3)}根據不同實驗間的連貫性作答。

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對比;單一變量、控制無關變量等;同學們在設計實驗時要全面考慮。

【解答】

rm{(1)}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rm{B}試管在常溫下進行,而rm{C}試管在熱水中進行,故C試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變紅色,rm{B}試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變紅色,故答案為:rm{C}試管中酚酞變紅的速率比rm{B}中變紅速率更快;

rm{(2)}酚酞變色說明,氨氣分子運動進入了酚酞溶液;rm{C}試管很快變紅,rm{B}試管緩慢變紅;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故答案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rm{(3)}改進后的實驗優(yōu)點是氨氣揮發(fā)到空氣中的量少;不至于污染空氣,故答案為:氨氣揮發(fā)到空氣中的量少,不至于污染空氣。

【解析】rm{(1)C}試管中酚酞變紅的速率比rm{B}中變紅速率更快;

rm{(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rm{(3)}氨氣揮發(fā)到空氣中的量少,不至于污染空氣五、計算題(共3題,共15分)23、NH3+HCl=NH4Cl;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會改變;反應后生成固體使瓶內氣壓減小.;氮肥;堿性【分析】解:rm{(1)}根據題目的敘述及圖示的反應,可以確定反應物氯化氫和氨氣,生成物是氯化銨,各物質的化學式前化學計量數分別是rm{1}rm{1}rm{1}故化學方程式為:

rm{NH_{3}+HCl簍TNH_{4}Cl}由圖示可發(fā)現;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或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破裂和原子重組等.

rm{(2)}兩種氣體反應生成固體;會使瓶內氣體減少,氣壓變小,塑料瓶變癟.

rm{(3)}氯化銨含有氮磷鉀中的氮元素;為氮肥;同時它又屬于銨鹽,和堿性物質反應生成氨氣,所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故答案為rm{(1)NH_{3}+HCl=NH_{4}Cl}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會改變。

rm{(2)}反應后生成固體使瓶內氣壓減?。?/p>

rm{(3)}氮;堿性.

rm{(1)}根據題目的敘述及圖示,可以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及化學計量數,從而完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rm{.(2)}由反應物與生成物狀態(tài)的不同找答案rm{.(3)}注意銨鹽的化學性質.

根據圖示書寫化學方程式,要找準對應關系,根據圖示的分子結構特征確定物質的化學式;另外要重視銨鹽與堿性物質反應生成氨氣的性質.【解析】rm{NH_{3}+HCl=NH_{4}Cl}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會改變;反應后生成固體使瓶內氣壓減小rm{.}氮肥;堿性24、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34g+3g-33.8g=3.2g

設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2H2O22H2O+O2↑

6832

x3.2g

x=6.8g

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20%

答:(1)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是3.2g;(2)所取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6.8g;(3)該瓶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20%【分析】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碳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前后剩余物質的質量差即為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

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生成氧氣的質量可計算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

利用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rm{=dfrac{{鹿媒脩玫祿爐脟芒碌脛脰脢脕驢}}{{鹿媒脩玫祿爐脟芒脠脺脪潞脰脢脕驢}34g}隆脕100%}可計算該瓶過氧化氫的溶質質量分數.

根據反應只有氧氣一種氣體產生的特點,利用質量守恒定律,由反應前后燒杯中物質總質量的質量差可求得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根據氧氣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解析】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rm{=34g+3g-33.8g=3.2g}

設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為rm{x}

rm{2H_{2}O_{2}overset{dfrac{overset{;MnO_{2};}{.}}{;}}{triangle}2H_{2}O+O_{2}隆眉}

rm{2H_{2}O_{2}overset{dfrac{

overset{;MnO_{2};}{.}}{;}}{triangle}2H_{2}O+O_{2}隆眉}rm{68}

rm{32}rm{x}

rm{dfrac{68}{x}=dfrac{32}{3.2g}}rm{3.2g}

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rm{=dfrac{6.8g}{34g}隆脕100%=20%}

答:rm{dfrac{68}{x}=dfrac

{32}{3.2g}}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是rm{x=6.8g}rm{=dfrac

{6.8g}{34g}隆脕100%=20%}所取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rm{(1)}rm{3.2g}該瓶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rm{(2)}rm{6.8g}25、略

【分析】

(1)因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由65℃降低到室溫20℃,溶解度減小,因為硝酸鉀開始是飽和溶液,降溫后,溶解度減小就會有硝酸鉀固體析出;

(2)因為浮力=ρ液gv排;析出溶質后,密度減小,所以排開水的體積就增大.

故答案為:(1)現象:燒杯底部有晶體析出;原因: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还视邢跛徕浘w析出;

(2)現象:木塊浸入液體中的體積增大;原因:析出晶體后的硝酸鉀溶液密度減小;而浮力不變,所以塑料塊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

【解析】【答案】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溫后溶解度減小,就會有晶體析出,根據浮力的計算公式來求塑料板的沉浮情況.

六、簡答題(共3題,共27分)26、Ne;7;得到;cd;氯化鋁;①③【分析】解:rm{(1)}因為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所以rm{A}的元素名稱是氖,該元素的單質的化學式為rm{Ne}

rm{(2)}由于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所以rm{y}的數值等于rm{7}最外層電子數是rm{7}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而成為穩(wěn)定和結構;

rm{(3)}因為陽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后的結果,而最外層電子數小于rm{4}的易失電子而成為陽離子;所以可據此判斷;

rm{a}質子數是rm{8}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rm{6}易得電子變成陰離子;

rm質子數是rm{10}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rm{8}不易得失電子;

rm{c}質子數是rm{11}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rm{1}易失去這rm{1}個電子;

rm95oxfwn質子數是rm{12}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rm{2}易失去這rm{2}個電子;

rm{(4)}若rm{A}中rm{x=13}則rm{A}元素是鋁元素,化合價一般為rm{+3}價,由分析知rm{B}為氯元素化合價一般為rm{-1}價,則rm{A}rm{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m{AlCl_{3}}名稱為氯化鋁;

rm{(5)}在下列rm{壟脵壟脷壟脹壟脺}四種粒子中rm{壟脵壟脹}屬于穩(wěn)定結果,上述rm{A}圖中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

故答案為:rm{(1)Ne}rm{(2)7}rm{(3)cd}rm{(4)}氯化鋁;rm{(5)壟脵壟脹}

rm{(1)}依據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判斷元素類型;依據元素類型書寫化學式;

rm{(2)}依據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判斷rm{y}的數值,依據rm{y}的個數判斷原子得失電子的情況;

rm{(3)}依據最外層電子數的多少判斷得失電子的情況;并對相關的陽離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