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滬教版必修1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4年滬教版必修1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4年滬教版必修1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4年滬教版必修1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4年滬教版必修1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滬教版必修1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53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xué)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對下列各句中加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____已:停止B.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____也疾:強,這里指聲音宏大C.以為輪,其曲中____規(guī):規(guī)則D.____輿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君子生非異也B.木直中繩,以為輪C.駑馬十駕,功在不舍D.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3、文言實詞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實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其皆出于此乎B.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會當凌絕頂C.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D.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4、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良庖歲更刀,割也B.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C.足之所履D.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5、下列對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寡人,古代講究“以德治國”“以德配天”,是說上天只會把天下給有德的人,君主諸侯如果失德就會失去權(quán)位,所以君主諸侯就謙稱自己為“寡人”。B.爵位,春秋時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雖有尊卑之分,但在待遇方面沒有明顯區(qū)別。主要是由諸侯國之間國力不同而定。C.執(zhí)事,常見義項是做事情,主持工作。還有一種是敬稱。指管事的人,不直接稱對方,而稱執(zhí)事,表示尊敬對方,可譯為“您”。D.《左傳》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蹲髠鳌肥且载S富的歷史材料詮釋《春秋》的,其他兩傳則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詮釋《春秋》的。6、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度義而后動A.一夜飛度鏡湖月B.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C.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D.因自度其曲7、下列各項中句式與其他項不同的一項是()A.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B.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C.晉軍函陵,秦軍汜南D.敢以煩執(zhí)事評卷人得分二、情景默寫(共6題,共12分)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勸學(xué)》中表述的君子需要通過廣泛學(xué)習(xí)來提升自己的兩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韓愈《師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話與荀子《勸學(xué)》中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觀點相同。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琵琶女出場的情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xiàn)詩人急切的心情;描繪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態(tài)。

(3)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對時光易逝、美好事物不長存的感嘆。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在《望海潮》中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八個字;就把西湖夏秋兩季的美景描寫出來了。

(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詞人因有感于人生的短暫,情不自禁將酒灑在江上以表示憑吊。

(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隨著時間的流逝,英雄功業(yè)都化為了歷史陳跡的感慨。

(4)《醉花陰》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藏而不露;寫菊卻無一“菊”字,真可謂是“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

(5)《詠懷古跡》(其三)寫盡了王昭君一生的遭遇,其中______________一句寫出了王昭君最終的凄涼結(jié)局。1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課文內(nèi)容默寫。

(1)萬類霜天競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誰主沉?。浚珴蓶|《沁園春·長沙》)

(2)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杜甫在《登高》中發(f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發(fā)了漂泊異鄉(xiāng)、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也蘊含著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爭的精神。12、理解性名句默寫。

(1)《琵琶行》中“月”這一意象貫穿始終;對烘托氣氛;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請寫出詩中寫到“月”的5個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歌中點明詩人秋夜送別友人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涼氣氛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歌中第一次寫到琵琶女演奏音樂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寫琵琶女初次出場時的情態(tài)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運用擬聲詞寫音樂由粗重急驟轉(zhuǎn)向輕微委婉;而最終濁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音樂由婉轉(zhuǎn)流暢變得阻塞壓抑直至清冷凝滯的相關(guān)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聲在沉咽;暫歇后突然爆發(fā)并達到高潮;卻又戛然而止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二次音樂描寫中表現(xiàn)琵琶女與詩人情感交流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音樂間歇時詩人感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側(cè)面表現(xiàn)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樂效果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運用側(cè)面烘托的方法描寫琵琶女技藝高超;美麗出眾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琵琶女年輕時人們對他的態(tài)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當她年老色衰之后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描寫琵琶女委身賈人;獨守空船、夜深夢醒啼淚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表現(xiàn)詩人聽取琵琶女演奏的音樂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描寫詩人被貶之后居住環(huán)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詩人被貶之后終日聽杜鵑哀鳴,只能取酒獨傾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懷自己的身世之后;詩人請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琵琶女面對詩人的邀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琵琶女第三次音樂演奏之后詩人的表現(xià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蘊含離別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聯(lián)想是回憶的一種形式。表象聯(lián)想就是表象之間彼此互相引起的?!杜眯小分械囊痪洹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聲想到珠玉聲,是聲音的類比聯(lián)想。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詩的主旨,更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

(18)古人常化用前人詩文為己用;如吳激《人月圓》中“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張先《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艷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古代文人擅長借“夢”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夢少年時,______________?!?/p>

(20)白居易《琵琶行》中運用一系列貼切生動的比喻描繪劈啪聲;被譽為古典詩歌中描寫月聲的絕唱。如“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錯雜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難”。

(21)《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猶豫不決而出場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琵琶女年長色衰后寂寞處境的詩句是“弟走從軍阿姨死,_________________。門前冷落鞍馬戲,________________”,借月烘托琵琶女獨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現(xiàn)全詩的主旨,又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蘊含離別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3)《明湖居聽書》寫小玉說書時;“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杜眯小分幸灿蓄愃魄榫?,以表現(xiàn)琵琶女的高超技藝,這些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樂音和旋律的變化,如表現(xiàn)急切而愉悅情調(diào)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錯雜彈,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旋律輕松而流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熱烈緊張場面的句子是“銀瓶乍破水漿迸,_______________”。樂曲的終止也寫得很好:“曲終收撥當心畫,________________?!笔孤牨娎^續(xù)沉浸在樂曲的境界里。

(25)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識”交代了他與琵琶女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原因。

(26)古詩文中常常有以酒為媒介抒發(fā)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往往取酒還獨傾”,表現(xiàn)出被貶而淪落天涯的孤獨與無助的苦悶。

(27)就本是一種飲料;但在中國卻有著歷史悠久的酒文化。在古代詩人筆下,與酒有關(guān)的詩句不勝枚舉。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的詩句,表明天涯淪落人的孤寂。

(28)古代詩文中有許多今昔對比而感慨橫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______________?!?/p>

(29)王家衛(wèi)的電影從拍攝到公映時間周期長;他又對拍攝的內(nèi)容隱諱莫深,會讓人想起《琵琶行》中那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30)陸機《文賦》指出;寫作的奧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語是“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識?!?/p>

(31)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描寫絲竹樂器演奏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難?!?/p>

(32)古典文學(xué)中“月”往往表達一種寂寥之情;凄涼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醉不成歡慘將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痹律鼥V迷離,恰似詩人當時的心境,這個“月”真切地表達了詩人離別時的悲涼心情。

(33)杜鵑;是我國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因其啼聲甚哀,往往傳達一種凄涼之情或思念之意?!杜眯小分械摹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就表達了一種凄涼之意。

(34)有些人離家在外,一時生活不太如意,當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時,往往會發(fā)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喟。13、(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這兩句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2)杜甫《登高》中用落葉和江水抒發(fā)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曠達,極寫自己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選擇+簡答(共1題,共2分)1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發(fā)布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各種媒介(包括書報刊和數(shù)字出版物)的綜合閱讀率為80.3%,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網(wǎng)絡(luò)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3.0%,較2016年上升了4.8個百分點。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與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保持增長勢頭。

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有聲閱讀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的聽書率為22.8%,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個百分點;0—17周歲未成年人的聽書率也有所增長。具體來看,未成年人群體中,14—17周歲青少年的聽書率最高,9—13周歲少年兒童和0—8周歲兒童的聽書率相差不大。同時,聽書的方式也很多樣。我國成年國民中,選擇通過移動有聲應(yīng)用軟件平臺聽書的人最多,選擇通過廣播和微信語音推送聽書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話歸納上述消息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30個字。

(2)針對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寫一段評述性文字。不超過80個字。評卷人得分四、古代詩歌閱讀(共3題,共30分)1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唐)杜甫。

力疾①坐清曉,來詩②悲早春。

轉(zhuǎn)添愁伴客,更?老隨人。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望鄉(xiāng)應(yīng)未已,四海尚風(fēng)塵③。

(注)①力疾:病中用力起身。②來詩:指杜甫的表丈李都督寫給杜甫的詩,杜甫此詩為應(yīng)和之作③風(fēng)塵:指天下尚處于戰(zhàn)亂之中。

【小題1】“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表示顏色的“紅”和“青”與其他詞語的特殊搭配,使靜止的景物有了動感,與此寫法完全不同的一項是。A.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杜甫《放船》)B.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杜甫《觀李因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之三)C.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其二》)D.綠垂風(fēng)折筍,紅綻雨肥梅。(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小題2】首聯(lián)“悲早春”奠定全詩情感基調(diào),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悲”情的?請簡析。16、《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17、意象;顧名思義就是寓“意”之“象”,指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請思考下列問題。

(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的“我”是怎樣的形象?

(2)《紅燭》與李商隱的“蠟距成灰淚始干”都寫了蠟燭;它們的含義一樣嗎?為什么?

(3)在《峨日朵雪峰之側(cè)》這首詩中,詩人塑造了眾多審美意象,有何作用?評卷人得分五、句子默寫(共2題,共16分)18、補寫出下列各篇各句中的空缺部分。(限。

(1)_________________;歸去鳳池夸。(柳永《望海潮》)

(2)念去去,千里煙波,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鈴》)

(3)人生如夢,_____________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4)遙岑遠目,獻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_。(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5)_________________;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6)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镀兴_蠻》韋莊)

(7)吳楚東南坼,_________________。(《登岳陽樓》杜甫)

(8)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杜牧)19、名句默寫:

(1)潯陽江頭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呼萬喚始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盡心中無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盤。

(3)別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東船西舫悄無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婦。

(5)同是天涯淪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平時注意積累,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現(xiàn)以今釋古的現(xiàn)象。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題中C項,規(guī):圓規(guī)。2、C【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辨識文言文通假字的能力。解答此類型的題要注重平時的積累;特別是常見的通假字,然后根據(jù)通過字音或字義推斷通假字。

A項,翻譯為君子的本性和別人沒有不同。其中“生”同“性”;

B項;翻譯為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用火烤使它彎曲成車輪?!镑贰蓖霸铩?;

D項;翻譯為即使經(jīng)過太陽的暴曬,也不會恢復(fù)原來挺直的樣子?!坝小蓖坝帧薄?/p>

故選C。3、C【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的能力。文言實詞的考查經(jīng)常考查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平時要注意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并做到遷移運用,也要多讀多記,多查工具書。

A項;前者的意思是“超出,超過”,后者的意思是“出于”。故A項意思不同。

B項;前者的意思是“橫渡”,后者的意思是“極,最”。故B項意思不同。

C項;兩者的意思均為“學(xué)習(xí)”。故C項意思相同。

D項;前者的意思是“道理”,后者的意思是“風(fēng)尚”。故D意思不同。

故選C。

【點睛】

文言文實詞的一詞多義需要在平時學(xué)習(xí)中不斷積累,多查工具書,把一個詞的不同意思梳理成知識體系,并做到有例句佐證,然后根據(jù)不同的語境進行套用。4、A【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yīng)審題,明確選擇的要求,如本題“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這是針對文言實詞中詞類活用設(shè)題,考生可以先明確加點詞本身的詞性,然后根據(jù)詞語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在上下文中所做的成分來分析活用類型。

本題;例句中,“兄”修飾“事”,是名詞作狀語,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譯文:你替我把喊他進來,我能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侍奉他。

A項;“歲”,名詞作狀語,“每年”。譯文:好廚子每年換一次刀,是因為他用刀割肉。

B項;“王”,使動用法,“讓稱王”。譯文:先攻破秦國進入咸陽的人就讓他稱王。

C項;“履”,名詞作動詞,“踩;踏”。譯文:腳所踩著的地方。

D項;“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相”。譯文:像赤這樣的人如果只能做一個小相,那誰又能做大相呢?

故選A。5、B【分析】【分析】

【詳解】

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B項,“但在待遇方面沒有明顯區(qū)別”說法錯誤,爵位在待遇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方面。故選B。6、B【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考生要根據(jù)課內(nèi)的積累并結(jié)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例句,“度義而后動”的意思是:考慮其理由是否正當,然后才去做某件事情。所以“度”的意思是“考慮”。

A項,“一夜飛度鏡湖月”的意思是: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所以“度”的意思是“渡過”。

B項,“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的意思是: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yīng)齋戒,也必定背約不給城邑。所以“度”的意思是“考慮、揣度”。

C項,“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的意思是:與陳涉的軍隊比較長短,較量一下權(quán)勢,衡量一下軍力。所以“度”的意思是“量長短”。

D項,“因自度其曲”的意思是:于是自創(chuàng)了這首曲子。所以“度”的意思是“創(chuàng)作”。

故選B。

【點睛】

推斷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義法,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考生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義項。這是在推斷詞義時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即把自己認為的意思代入具體語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順。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順,那么可能就是正確的,反之必是錯誤的。7、B【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B.判斷句;標志是“是也”。

A.省略句;“辭曰”前面省略主語“燭之武”:

C.省略句;“軍”后省略介詞“于”;

D.省略句;“以”后省略介詞賓語“之”。

故選B。二、情景默寫(共6題,共12分)8、略

【分析】【詳解】

本題主要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此類試題解答時,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xué)生應(yīng)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博”“參”“知”“必”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xué)生記憶的時候應(yīng)該結(jié)合詩句的意思。【解析】①.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②.則知明而行無過矣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④.師不必賢于弟子9、略

【分析】【詳解】

此題考查學(xué)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nèi)所學(xué)篇目,只有少數(shù)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nèi)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fù)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jīng)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lián)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qū)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shù)。本題中需要注意的字詞為:蜉、蝣、渺、滄、粟、喚、琵、琶、遮、榭。【解析】①.寄蜉蝣于天地②.渺滄海之一粟③.千呼萬喚始出來④.猶抱琵琶半遮面⑤.舞榭歌臺⑥.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10、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默寫古詩文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型;平時要注意背誦,重視積累,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nèi)所學(xué)篇目,只有少數(shù)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nèi)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fù)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jīng)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lián)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qū)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shù)。

本題默寫時應(yīng)注意以下重點字詞:“尊”“酹”“榭”“籬”“盈”“袖”“冢”等?!窘馕觥竣?三秋桂子②.十里荷花③.人生如夢④.一尊還酹江月⑤.舞榭歌臺⑥.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⑦.東籬把酒黃昏后⑧.有暗香盈袖⑨.獨留青冢向黃昏11、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

小題1、2屬于簡單的背誦對應(yīng),比較簡單,但是要注意難寫字“寥廓、酹”的寫法,還要注意不能把“尊”寫成“樽”;小題3要抓住關(guān)鍵信息“漂泊異鄉(xiāng)、年老體衰”,就可以尋找到原文中的“萬里、客、百年、多病”等內(nèi)容,“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爭”也體現(xiàn)在“登臺”二字上,注意不能把“常”誤寫為“長”?!窘馕觥竣?悵寥廓②.問蒼茫大地③.人生如夢④.一尊還酹江月⑤.萬里悲秋常作客⑥.百年多病獨登臺12、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詞的書寫:浸、唯、荻、瑟、猶、嘈、迸、幽、舫、綃、唧、淪、闌?!窘馕觥浚?)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繞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3)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5)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6)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7)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8)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9)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10)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11)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2)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13)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

(14)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15)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16)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17)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8)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19)夢啼妝淚紅闌干。

(20)小弦切切如私語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

(21)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暮去朝來顏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婦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22)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23)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4)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鐵騎突出刀槍鳴四弦一聲如裂帛。

(25)同是天涯淪落人。

(26)春江花朝秋月夜。

(27)往往取酒還獨傾。

(28)暮去朝來顏色故。

(29)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30)同是天涯淪落人。

(31)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

(32)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

(33)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34)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13、略

【分析】【詳解】

此題考查識記和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此題中需注意“嘯”“渚”“蕭”“繁”“霜鬢”“潦”的書寫。

【點睛】

本題既考查學(xué)生名句名篇記憶默寫情況,又考查學(xué)生對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況。題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課內(nèi)要求背誦掌握的。這就要求學(xué)生在記憶背誦名句名篇時,不但能正確地書寫出來,還要注意領(lǐng)悟其含義,結(jié)合名句名篇的含義和具體語境記憶。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通假字、生僻難寫字、同音異義詞、同義異形詞,留意語句順序等?!窘馕觥匡L(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三、選擇+簡答(共1題,共2分)14、略

【分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消息的把握。該消息分為兩段;第一段陳述了兩個事實,一是綜合閱讀率提升;二是數(shù)字化閱讀率上升。綜合起來可概括為“綜合閱讀率和數(shù)字化閱讀率雙增”。第二段主要闡釋“有聲閱讀成為新的增長點”。第二題要求考生對消息中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評述。考生要注意到消息中出現(xiàn)了數(shù)字化;有聲閱讀等與科技相關(guān)的詞語,考生一方面可對閱讀率的增長加以肯定,也可以適當分析科技給閱讀帶來的負面影響。

點睛:新聞類語言運用題旨在考查學(xué)生辨識、篩選、提煉新聞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概括新聞的中心要素是較為常見的壓縮語段題目,解答時對新聞的有關(guān)知識需了然于胸。新聞的結(jié)構(gòu)一般包括標題、導(dǎo)語、主體、結(jié)語四個部分。新聞必須具備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等五個要素。新聞以記敘為主,它告訴我們“誰做了什么事”或“誰怎么了”,即是由“人物”和“事件”構(gòu)成的主謂陳述。做好新聞評析類題目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準確把握新聞材料的實質(zhì),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為點評作好準;其次要注意點評語句簡明扼要,點評內(nèi)容是非分明,一語中的,立場鮮明。再次要注意點評從新聞材料實際出發(fā),以理服人,不可憑空漫說?!窘馕觥浚?)示例:綜合閱讀率和數(shù)字化閱讀率雙增;有聲閱讀成為新的增長點。(2分)

(2)示例:科技的進步為國民提供了靈活多樣的閱讀方式。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聽書這種閱讀方式因為更加便捷,為越來越多的讀者所喜愛,卻會帶來閱讀淺表化問題。(4分)四、古代詩歌閱讀(共3題,共30分)15、略

【分析】【小題1】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及手法的綜合理解和賞析的能力。本題題干問的是:“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表示顏色的“紅”和“青”與其他詞語的特殊搭配,使靜止的景物有了動感,與此寫法完全不同的一項是??忌鷱脑姼柚械挠迷~“紅”“青”來看是色彩描寫;使得景物的畫面具有可觸可感的生機和活力,紅色的桃花;青色的柳葉,使得景物有了生機和活力。根據(jù)理解選項中具備這一特點的只有選項C,“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本句通過“碧”和“青”寫出了江水的碧綠和青山的活力。故答案選C。

【小題2】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情感賞析的能力。對于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xiàn)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內(nèi)容。一般答題的時候,盡量兩者都涉及。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xiàn)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本題從題干來看,已經(jīng)給出了答題的方向:首聯(lián)“悲早春”奠定全詩情感基調(diào),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悲”情的?請簡析。考生要注意結(jié)合詩句去分析“悲”的原因,從“轉(zhuǎn)添愁伴客”可以看出詩人是悲痛客居他鄉(xiāng)。從“望鄉(xiāng)應(yīng)未已”可以看出詩人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悲痛,從“四海尚風(fēng)塵”注釋:天下尚處于戰(zhàn)亂之中,是對天下蒼生社稷的悲痛。

【點睛】

詩歌鑒賞的選擇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傊?,考生要認真研讀詩句,然后將選項內(nèi)容與詩句進行比對分析,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了?!窘馕觥俊拘☆}1】C

【小題2】①“愁伴客”寫出詩人客居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悲;②“老隨人”寫出詩人年老多病的感傷;③“四海尚風(fēng)塵”天下尚處于戰(zhàn)亂之中,寫出詩人心憂天下,悲情愈盛之情。④生機勃發(fā)的早春美景與自己的衰老形成強烈對比,樂景寫盡哀情。16、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考生把握詩歌中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應(yīng)先審清題目要求“《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然后再理解全詩的基礎(chǔ)上,把握重點詞句,進行概括總結(jié)。本題中,從表現(xiàn)手法看,由“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可明顯看出運用了對仗的手法。從效果上看,“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寫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麥收季節(jié)久雨忽晴、宜事農(nóng)桑的喜悅?!凹贝洞箫瀮旔嚪?多博村酤勞苦辛”兩句則側(cè)面描寫麥收季節(jié)繁忙的勞動景象。詩句沒有直接描寫麥收場景,而是通過家里人忙著做飯、忙著酤酒的場面來間接刻畫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表達了詩人對諸孫的感激之情?!窘馕觥俊段氖贤鈱O入村收麥》主要運用了對仗的手法。比如“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句運用對仗,不但使句式整齊,富有音韻美,同時突出了日出天晴后村民歡欣鼓舞的情景;再如“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寫出了犒勞勞動者的緊急和欣喜,也從側(cè)面寫出了勞動者的眾多以及勞動場景的熱火朝天。17、略

【分析】【詳解】

(1)本題考查賞析詩詞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鑒賞時,應(yīng)根據(jù)詩詞中有關(guān)人物的行為舉止等描寫的關(guān)鍵詞,主要抓住對人物的描寫,主要是正面和側(cè)面。正面主要是語言;動作心理等,側(cè)面主要是環(huán)境烘托和渲染。要抓住人物的身份、性格、對主旨的表達有何作用及作者的態(tài)度,聯(lián)系常見的形象分析作答。鑒賞詩歌形象題的答題步驟:1.點出特點。要在文段的開頭或結(jié)尾點出詩人的形象特點,即用一句話蓋帽。2.概括分析。結(jié)合全詩的文句進行分析,注意要圍繞“詩人形象”這個中心來寫。如果詩歌運用了一些藝術(shù)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寫手法。3.概括情感。概括出形象的社會意義或蘊含的作者情感。

本題:主體形象是橫跨兩大洋的巨人;其實就是詩人的自我形象。結(jié)合詩句分析,抓住對人物的描寫,如動作描寫:他“站在”地球邊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點上,“吹響”一聲聲響徹寰宇的號角。他的號角聲在“歡呼”怒涌的白云;壯麗的北冰洋的情景,“歡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歡呼”來自空間各個方向的滾滾洪濤。而這“排山倒海般的洪濤”既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又蘊藏著同樣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這正是“五四時期奮起直追、高揚個性、改變?nèi)鯂廾瘛爆F(xiàn)狀的時代精神的象征。

(2)本題考查賞析詩詞意象深刻內(nèi)涵的能力。詩中形象(意象)傾注了詩人的思想;包孕著詩人的情感,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jù)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zhì),在讀懂詩歌的基礎(chǔ)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此題是一個探究題,題干問:它們的含義一樣嗎?為什么?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后分別分析意象的內(nèi)涵,說明理由即可。

本題:李商隱“蠟炬成灰淚始干”;譯為“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