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節(jié)《大氣層》培優(yōu)訓練(解析版)_第1頁
第二章第1節(jié)《大氣層》培優(yōu)訓練(解析版)_第2頁
第二章第1節(jié)《大氣層》培優(yōu)訓練(解析版)_第3頁
第二章第1節(jié)《大氣層》培優(yōu)訓練(解析版)_第4頁
第二章第1節(jié)《大氣層》培優(yōu)訓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第二章第1節(jié)《大氣層》培優(yōu)訓練學習目標:1.了解地球大氣的分布、大氣層對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義,了解大氣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能看懂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曲線。2.知道大氣分層的主要依據,能說出地球大氣層的五個層次。3.了解對流層的分布、組成及顯著特點,通過液體和氣體的對流實驗,理解對流的原因及其規(guī)律,了解平流層及其中的臭氧層。1.如圖所示為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圖,下列關于大氣各層及其相關作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①A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②A層-與人類生活關系最密切③B層-人造衛(wèi)星在其中運行④B層-集中了大氣中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大氣層的分布和特點?!驹斀狻繉α鲗拥暮穸炔痪鶆?,低緯約17-18千米,中緯約10-12千米,高緯約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平流層是自對流層頂?shù)?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由于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wěn)定,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是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之間,其中的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短波通信,有利于衛(wèi)星的運行。圖中A是對流層,B是平流層,C和D是高層大氣。①圖中A層是對流層,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故①正確;②圖中A層是對流層,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故②正確;③B層是平流層,利于飛機飛行,人造衛(wèi)星分布在高層大氣而不是平流層,故③錯誤;④集中了大氣中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幾乎的全部水汽的是A對流層,B層是平流層,故④錯誤。故A①②正確,BCD錯誤。答案選:A2.下列有關大氣層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大氣層的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B.大氣層的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升高C.大氣沒有明顯的上界,主要集中在1000km高度以下D.大氣層的厚度為5000km,此高度以上為絕對真空【答案】C【解析】對流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中間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外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主體位于1000千米高度以下,據此即可回答?!痉治觥俊驹斀狻緼對流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中間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外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A錯;B對流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中間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外層的氣溫是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B錯;C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主體位于1000千米高度以下,故C對;D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主體位于1000千米高度以下,故D錯。故選:C3.在大氣層中,隨著高度的上升,氣溫慢慢下降的是(▲)A.對流層和平流層B.平流層和中間層C.中間層和暖層D.對流層和中間層【答案】D【解析】大氣層是因重力關系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高層大氣等?!痉治觥恐饕疾榱私孛娲髿夥謱蛹案鲗哟髿獾闹饕卣鳎獯鸫祟}的方法是比較記憶不同大氣層的氣溫變化特點,牢記即可?!驹斀狻拷饨孛娲髿獯怪狈謱幼韵露弦来螢閷α鲗?、平流層、中間層,其中大氣層中隨著高度的上升氣溫慢慢下降的是對流層和中間層。故選:D.4.結合有關大氣層的特點或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保護作用-阻擋紫外線危害和隕石撞擊B.垂直分層-從對流層到外層,大氣密度逐漸變得濃厚C.物質組成-隨大氣層高度上升,大氣物質組成基本不變D.氣溫變化-從地表到12km高度,氣溫隨高度的上升先增加后減小【答案】A【解析】大氣層的作用(1)阻擋紫外線,沒有大氣生物早被輻射得滅絕了(2)防止熱量散失,否則地球就跟月球一樣零下上百度,生物都得凍死(3)防止地球被太空小星體襲擊,不然就會被成像月球那樣好多環(huán)形山(4)為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分析】大氣的溫度,大氣的分層【詳解】A、阻擋紫外線危害和隕石撞擊屬于大氣層的作用,故A正確;B、從對流層到外層,大氣密度是逐漸變稀薄,故B錯誤;C、大氣的物質組成隨高度的變化是會變化的,例如臭氧層就含有大量臭氧,故C錯誤;D、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氣溫隨高度上升而減小,故D錯誤;5.在12km的高空飛行的飛機,從我國中部某地上空向北極飛行,若飛機的高度始終保持不變,則該飛機(▲)A.一直飛行在對流層內B.一直飛行在平流層內C.從對流層飛至平流層內D.從平流層飛至對流層內【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大氣層(atmosphere),地質學專業(yè)術語,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占78.1%;氧氣占20.9%;氬氣占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氫氣)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低緯度地球,熱一些,空氣對流旺盛,對流層的厚度大,所以飛機在對流層中。而飛向高緯,高緯度地區(qū)空氣對流弱,對流層大氣厚度小,所以是從對流層到平流層,故A、B、D錯誤;故選:C6.我們對地球大氣進行分層的主要依據是▲的變化。根據大氣的溫度▲和▲等特點,可以把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分為▲、▲中間11層、暖層、外層五個層次?!敬鸢浮看髿鉁囟仍诖怪狈较蛏希幻芏?;物質組成;對流層;平流層【解析】【分析】【詳解】略7.讀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①、②、③三層中,①為高層大氣層;②為▲層;③為▲層。(2)用圖中序號填空:天氣現(xiàn)象發(fā)生在▲層,臭氧主要集中在▲層,空氣垂直運動強烈的是▲層,有利于高空飛行的是▲層。(3)③層的厚度隨緯度變化分布不均,一般來說,▲地區(qū)較厚,達17∽18km;而▲地區(qū)較薄,只有約8km.這一層集中了約▲的大氣質量和▲的水汽、固體雜質。(4)③層氣溫隨高度升高面降低,說明▲(填字母)。A.空氣越稀薄,保溫作用越差B.該層頂部是臭氧層C,地面是該層的主要直接熱源D.該層熱量直接來自太陽輻射【答案】(1)平流;對流;(2)③;②;③;②;(3)赤道;兩極;四分之三;幾乎全部;(4)C【解析】【分析】【詳解】略8.讀“大氣重直分層圖(局部)”,回答下列問題:100「高度/km(1)A層主要的直接熱源是▲(填“地面”或“太陽”)。(2)B層以▲(填“水平”或“對流”)運動為主。(3)在A、B、C三層中,飛機多在▲(填字母)層飛行,因為該層▲;而▲(填字母,下同)層是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層的電離層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敬鸢浮?.地面;2.水平;3.B;大氣平穩(wěn)、天氣晴朗、能見度好;B;C.【解析】(1)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近地面溫度的直接熱源是地面。(2)平流層有大量吸收紫外線的臭氧層,高度為自對流層頂至50∽55千米.特點: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天氣晴朗,有利于高空飛行?!痉治觥坷斫庹莆杖龑哟髿獾母髯詼囟茸兓斑\動特征即可,屬于基礎題?!驹斀狻?.A層是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近地面溫度的直接熱源是地面。故答案為:地面。2.B層是平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有利于高空飛行。故答案為:水平。3.平流層有大量吸收紫外線的臭氧層,高層大氣,空氣密度很小,氣壓很低,高空有電離層,有利于無線電通訊。平流層是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C層的電離層對無線電通訊有重要作用。故答案為:B;大氣平穩(wěn)、天氣晴朗、能見度好;B;C.9.在風速大致相同,而氣溫重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種情況下,最有利于某工廠68m高煙囪灰塵擴散的是(▲)選項20m40m60m80m100mA16.3℃16.6℃16.8℃17.0℃17.1℃B21.0℃21.0℃20.9℃20.9℃21.0℃C20.9℃20.8℃20.6℃20.2℃20.0℃D15.2℃14.8℃14.7℃14.9℃15.2℃【答案】C【解析】當?shù)孛鏈囟仍礁叽怪边f減率越大,則對流上升運動強烈,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痉治觥勘绢}考查擴散現(xiàn)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擴散與溫度差異的關系。【詳解】解當?shù)孛鏈囟仍礁叽怪边f減率越大,則對流上升運動強烈,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而在60-80之間溫度差異中,A為-0.2,B為0,D為-0.2,皆為逆溫現(xiàn)象,C為0.4,對流運動相對較為強烈。故C最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故選:C.10.氣球作為探空的工具已經被廣泛使用。如圖所示,一探空氣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處。探空氣球記錄的隨高度升高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可能是(▲)A.一直遞減B.一直遞增C.遞減→遞增→遞減→遞增D.遞增→遞減→遞增→遞減【答案】C【解析】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來自地面,因此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平流層由于臭氧層吸收紫外線而增溫,因此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升高,在高層大氣中,氣溫先降低再升高?!痉治觥勘绢}主要考察大氣分層與海拔以及溫度間的關系,是一道基礎題,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進行鑒別即可?!驹斀狻刻娇諝鈿庥涗浀母叨戎?00km范圍,因此經過了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中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平流層中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升高,在高處大氣中氣溫先降低再升高。根據題意。故選:C11.如圖所示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飛機在高空飛行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劇烈顛簸,這是由于此時飛機所處的大氣層(▲)A.太陽輻射過強B.空氣電離程度高C.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D.空氣垂直對流運動顯著【答案】D【解析】1、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2、平流層:自對流層頂?shù)?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wěn)定,利于高空飛行。3、高層大氣: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通信;有廣闊的空間,有利于衛(wèi)星的運行?!痉治觥勘绢}主要考查大氣垂直分層以及各層的特點,掌握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即可?!驹斀狻砍霈F(xiàn)雷暴云天氣,太陽輻射弱,A錯;飛機在對流層,高層大氣的空氣電離程度才高,B錯。雷暴云導致飛機劇烈顛簸,且雷暴云天氣發(fā)生在對流層,表明此時大氣層空氣垂直運動顯著,D正確,C錯誤(平流層空氣才以水平運動為主);故選:D.12.如圖所示為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圖,圖中▲(填“A”或“B”)曲線能正確表示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情況;在載人飛船探測器外面有一測量大氣溫度的儀器,當其位于平流層時,它的示數(shù)隨高度的增加而▲?!敬鸢浮緼;增加【解析】【分析】【詳解】(1)[1]大氣分層從低往高的順序為第一層為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第二層為平流層:溫度隨高度增加由等溫分布變逆溫分布。氣溫又隨高度增加而顯著升高,出現(xiàn)逆溫層;第三層為中間層:從平流層頂?shù)?5公里高度為中間層,氣溫隨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第四層為暖層:隨高度的增高,氣溫迅速升高。因此A曲線能夠正確表示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情況。(2)[2]平流層的溫度是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大,出現(xiàn)逆溫層。13.如圖所示,點燃蠟燭會使它上方的扇葉旋轉起來。這是因為蠟燭的火焰使附近空氣的溫度升高,體積膨脹,空氣的密度變▲,所以熱空氣▲(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氣流,氣流流過扇葉時,帶動扇葉轉起來。根據氣體密度的這種變化規(guī)律,發(fā)生火災時為了避免吸入燃燒后產生的有毒氣體,人應該▲離開著火點才安全?!敬鸢浮浚盒?;上升;貼近地面爬行【解析】(1)密度大小的影響因素:物質的種類、溫度、氣壓、狀態(tài)。(2)一般情況下,物質不同,密度不同。(3)在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體積變大,密度變小(0--4℃的水除外)。(4)在相同條件下,針對氣體來講,氣壓越高,體積越小,密度越大。(5)在相同條件下,固態(tài)的密度>液態(tài)的密度>氣態(tài)的密度(水除外)?!痉治觥繗怏w的密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大。溫度越高,體積變大,密度變?。粶囟仍降?,體積變小,密度變大?!驹斀狻奎c燃蠟燭,上方的空氣吸收熱量,溫度升高,體積膨脹,密度變小,密度小的熱空氣上升,形成氣流,氣流流過扇葉時,帶動扇葉轉起來。發(fā)生火災時,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溫度較高,密度較小而上浮,會分布在房間上方,所以為了避免吸入燃時產生的有毒氣體,應該貼近地面爬行。故答案為:??;上升;貼近地面爬行。14.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受對流運動的影響,熱的地方的空氣▲(填“向上”或“向下”,下同)垂直運動,冷的地方的空氣▲垂直運動。(2)在圖中用箭頭表示出氣流運動的方向。(3)大氣各層中,對對流運動形成有利的氣溫垂直分布狀態(tài)是▲。由此可知,若想較快地冷卻一盒牛奶,則應將冰塊放在牛奶盒的▲(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敬鸢浮?.向上;向下;2上面是冷空氣,下面是熱空氣;上方【解析】空氣對流是由于空氣受熱不均,受熱的空氣膨脹上升,而受冷的空氣下沉而形成的。運動規(guī)律:受熱的空氣膨脹上升,而受冷的空氣下沉,是一種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大氣層中近地面空氣的對流運動最為明顯,所以我們把近地面11室內的空氣對流循環(huán)系統(tǒng)公里高度的大氣層叫做對流層。垂直溫度梯度(或對應此地區(qū)與周邊地區(qū)溫度差異)越大,大氣對流越明顯?!痉治觥勘绢}考查了空氣對流的相關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驹斀狻勘绢}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為:空氣的對流運動。空氣對流是由于空氣受熱不均,受熱的空氣膨脹上升,而受冷的空氣下沉而形成的。受對流運動的影響,熱的地方的空氣向上垂直運動,冷的地方的空氣向下垂直運動。故答案為:向上;向下。2.根據熱的地方的空氣向上垂直運動,冷的地方的空氣向下垂直運動,用箭頭標出即可。答案如圖:3.空氣對流運動的規(guī)律是:熱空氣密度低,向上運動;而上方空氣溫度低(就是冷空氣),密度高下沉,有利于形成對流。因此,對對流運動形成有利的氣溫垂直分布狀態(tài)是:上面是冷空氣,下面是熱空氣;據此可知,若想較快地冷卻一盒牛奶,應將冰塊放在牛奶的上方。故答案為:上面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