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一號】2020-2021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課堂鞏固-第1單元-第一單元綜合檢測_第1頁
【名師一號】2020-2021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課堂鞏固-第1單元-第一單元綜合檢測_第2頁
【名師一號】2020-2021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課堂鞏固-第1單元-第一單元綜合檢測_第3頁
【名師一號】2020-2021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課堂鞏固-第1單元-第一單元綜合檢測_第4頁
【名師一號】2020-2021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課堂鞏固-第1單元-第一單元綜合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綜合檢測(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讀地球不同月份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1~3題。1.當?shù)厍驈募走\行到乙期間,悉尼的晝長()A.漸漸變短 B.漸漸變長C.先變短,后變長 D.先變長,后變短2.當?shù)厍蛭挥诒恢脮r()A.北極黃河站消滅極夜現(xiàn)象B.北京晝長夜短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D.長江流域桃紅柳綠3.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幕(11月12日)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A.甲 B.乙C.丙 D.丁1~3.解析由公轉軌道示意圖可知圖中甲位于近日點位置,對應月份為1月初;丙位于遠日點,時間為7月初;故可推知乙為4月初,丁為11月初。第1題,地球從甲公轉到乙位置時,即從1月初至4月初,太陽直射點始終向北移,故位于南半球的悉尼晝長會始終變短。第2題,當?shù)厍蛭挥诒恢脮r,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極黃河站可能消滅極晝現(xiàn)象;南半球各地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小值;長江流域桃紅柳綠應發(fā)生在北半球春季。第3題,可依據(jù)亞運會的開幕時間確定丁地最符合題意。答案1.A2.B3.D2010年11月18日獅子座流星雨在北京時間5:40爆發(fā)。據(jù)此完成4~5題。4.下列觀測流星雨的地點最佳的是()A.燈火通明的居民區(qū) B.地勢低洼的工業(yè)區(qū)C.地勢較高的郊區(qū) D.視野開闊的飛機場5.若流星雨發(fā)生時,下列城市均為晴天,則最好的觀測城市為()A.臺北市 B.拉薩市C.上海市 D.武漢市4~5.解析觀測流星現(xiàn)象應選擇大氣透亮?????度高、大氣污染輕、地勢較高的地區(qū)及人工光源干擾少的夜晚。故第4題,地勢較高的郊區(qū)觀測流星雨較佳。第5題,臺北市、上海市在我國位置相對靠東,當北京時間為5:40時,都接近黎明,天空不夠黑暗。武漢市雖為夜晚,但與拉薩比大氣污染重,地勢也較低,空氣稠密,透亮?????度低。答案4.C5.B2010年9月1日“北京—塔什干”首次開通航班。由北京飛往塔什干(約69°E)用時約3小時15分。據(jù)此完成6~7題。6.塔什干地方時與當?shù)貐^(qū)時相差約()A.12分 B.24分C.26分 D.28分7.假設一架飛機于北京時間9月1日8:50起飛,到達塔什干時當?shù)貢r間約為()A.9月1日9:05 B.9月1日15:05C.9月1日12:05 D.8月31日3:056~7.解析第6題,塔什干經(jīng)度約為69°E,故其使用東5區(qū)的區(qū)時,即75°E的地方時。即可列式:(75°E-69°E)×4分鐘=24分鐘。第7題,可利用飛機起飛時的北京時間先求出當時的塔什干的區(qū)時,即(9月1日8:50-3小時),飛機3小時15分之后到達,即可再加上3小時15分,結果為9月1日9:05。答案6.B7.A如圖所示氣溫垂直分布圖,完成8~9題。8.圖中最有利于污染物集中的是()A.① B.②C.③ D.④9.圖中1~2千米高度最有利于飛機飛行的是()A.① B.②C.③ D.④8~9.解析對流運動越旺盛,越有利于污染物集中;相反,有逆溫層存在,對流運動不旺盛,不利于污染物集中,但有利于飛機飛行。答案8.A9.D北京時間2011年4月20日16時有一艘輪船要穿過湯加東側的國際日期變更線。結合右圖完成10~12題。10.若輪船通過日界線用時為5分鐘,則通過后的當?shù)貢r間可能為()A.4月20日15時55分 B.4月21日20時05分C.4月19日20時05分 D.4月19日15時55分11.當輪船剛要穿越日界線時,地球上的另外一條日期界線是()A.120°E B.60°WC.0° D.120°W12.下列太陽光照圖(陰影部分為黑夜),與題中時間最接近的是()10~12.解析第10題,當北京時間是2011年4月20日16時時,東十二區(qū),即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的時區(qū)為2011年4月20日16時+4小時,即4月20日20時;西十二區(qū)的時間應為4月19日20時。因此地球上此刻有19日和20日兩個日期,若輪船自西向東過日界線,則當?shù)貢r間為4月19日20時05分;若輪船自東向西過日界線,則北京時間為4月20日20時05分,符合題意的只有C項。第11題,當輪船剛要穿越日界線時,為北京時間20日16時,另外一條日期界線此時應為0點。故可求出120°W符合題意。第12題,利用題中時間為4月20日,此時晨昏線和經(jīng)線的夾角位于0°~23°26′之間,故可排解A、C項。D項晨昏線與極圈相切,且北極消滅極晝現(xiàn)象,說明該圖表示的是6月22日的太陽光照圖,即可排解D項。答案10.C11.D12.B如圖是某區(qū)域太陽年輻射總量等值線(單位:百萬焦耳/平方米·年)圖,據(jù)此完成13~14題。13.圖中①地的太陽輻射可能為()A.6000 B.5500C.6300 D.680014.影響圖中③地農(nóng)作物生長的制約因素是()A.氣溫低 B.降水少C.海拔高 D.光照不足13~14.解析第13題,可依據(jù)圖中等值線的分布規(guī)律推斷,①地外圍閉合等值線的數(shù)值為6000,再向東或向西第2條等值線數(shù)值是5500,說明①地為高值區(qū),即6000<①<6500。第14題,由圖中經(jīng)緯網(wǎng)及③地年太陽輻射極貧乏都可推斷出該地位于四川盆地。該地海拔較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分,但由于多云霧天氣,太陽輻射較貧乏,即光照不足,影響農(nóng)作物生長。答案13.C14.D如圖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圖,①②③箭頭分別代表該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光線照射狀況,通過朝南的反光鏡的角度調(diào)整,可以保證室內(nèi)獲得充分的陽光,且陽光如①②③箭頭所示從正南方照射時,北京時間是14點。據(jù)此完成15~16題。15.該地位于()A.熱帶 B.北溫帶C.南溫帶 D.北寒帶16.該地的經(jīng)度是()A.70°E B.30°WC.90°E D.150°E15~16.解析第15題,由材料和圖中信息可知,該地二分二至日正午陽光均從正南方向射入,因此該地位于北半球,且沒有直射或極晝、極夜現(xiàn)象,故為北溫帶。第16題,陽光從正南方照射時(當?shù)卣?2點),北京時間為14時,故當?shù)亟?jīng)度為120°E-2×15°=90°E。答案15.B16.C如圖為某人觀測到的同一經(jīng)線上不同緯度的日出時刻(東八區(qū)區(qū)時)。此時東八區(qū)為11:00。讀圖完成17~19題。17.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A.美國 B.澳大利亞C.中國 D.南太平洋18.對圖中四地地理現(xiàn)象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夜長12小時 B.乙地晝長20小時C.丙地地方時16時日落 D.丁地地方時12時日出19.此季節(jié)()A.華北地區(qū)為多雨季節(jié)B.臺灣島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漸漸變小C.巴西高原一片蔥綠D.地中海沿岸酷熱干燥17~19.解析第17題,由題干信息“此時東八區(qū)為11:00”答案17.B18.B19.C下圖中a為晨昏線,c為經(jīng)線,d為a線與c線的交點。讀圖完成20~22題。20.當d地的地方時為5時40分,則d地所處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21.若d地的地方時為22時30分,則d地的緯度可能為()A.5°~15° B.20°~35°C.40°~55° D.60°~75°22.若b點為c線的中點,當b、d兩點重合時,可以確定此刻()A.肯定是二至日B.北半球晝長夜短C.全球晝夜平分D.c線的時刻為6時或18時20~22.解析第20題,當d地的地方時為5時40分時,說明a線為晨線,則d點所在半球此時晝長夜短。故若d在北半球,應對應3月21日~9月23日之間的月份,若d在南半球,則應對應9月23日~3月21日之間月份。因此只有C項符合題意。第21題,若d地的地方時為22時30分,則a線應是昏線,且d點的晝長達到21小時,因此該地應位于高緯度。第22題,若b點為c線的中點,即b點為赤道,當b、d兩點重合時,即晨昏線與某經(jīng)線交于赤道,只能推斷出該經(jīng)線地方時為6時或18時,其它狀況無法確定。答案20.C21.D22.D北京時間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我國“嫦娥二號”衛(wèi)星在西昌衛(wèi)星放射中心成功放射。結合下圖回答23~25題。23.圖中城市能收聽、收看到現(xiàn)場直播放射瞬間的時間是()A.新加坡——10月1日19時59分57秒B.倫敦——10月2日10時59分57秒C.紐約——9月30日5時59分57秒D.巴西利亞——10月1日7時59分57秒24.此時之后的1個月中,下列城市晝長變長的是()A.新加坡 B.巴西利亞C.紐約 D.倫敦25.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陽高度季節(jié)變化的示意圖,接近實際的是()據(jù)報道,某年3月9日,我國科考隊員在中國北極黃河站(78°55′N,11°56′E)觀看了極夜后的首次日出。據(jù)此完成23~25題。23.當日,科考隊員在黃河站看到日出時,北京時間約為()A.10時 B.13時C.16時 D.19時24.當日,日落于黃河站的()A.東方 B.西方C.南方 D.北方25.據(jù)此推算,黃河站此次極夜開頭的時間約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 B.10月1~10日C.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23~25.解析第23題,極夜后的首次日出時間應接近正午12時,據(jù)此可求出120°E的地方時(北京時間),格外接近19時12分,故選D。第24題,極夜后的首次日出時間應為正午12時左右,則日落時間也為正午12時左右,即此地與太陽直射點在同一經(jīng)線上,且太陽直射點在其正南,故日落于黃河站的南方。第25題,黃河站(78°55′N)開頭消滅極夜時是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南移至11°05′S時,當極夜結束時太陽將再次直射11°05′S,因此前一年9月23日(太陽直射赤道)到黃河站消滅極夜(太陽直射11°05′S)的時間應與其次年太陽再次直射11°05′S(3月9日)到春分日(3月21日)的時間相等。答案23.D24.C25.B二、綜合題(共50分)26.太陽輻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陽能利用是能源開發(fā)的重要領域。分析圖表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2分)我國與全球太陽總輻射量對比海平面太陽輻射日總量(卡/厘米2·日)90°N60°N40°N20°N0°20°S40°S60°S90°S3月21日045369685591085669845706月22日109399410079508025763044809月23日0445685842897844690452012月22日0513256158561014107410611166(1)3月21日,太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影響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2)6月22日,北半球各地比同緯度的南半球太陽輻射________;表中四日,90°S太陽輻射最豐富的是________。(3)與我國30°N東部地區(qū)相比較,西部地區(qū)太陽輻射總量大很多,簡述其緣由。解析第(1)、(2)題可以從表中直接讀出。第(3)題,30°N的西部與東部地區(qū)相比,太陽輻射大很多的緣由應從海拔和天氣因素兩方面分析。答案(1)自赤道向兩極遞減緯度(2)豐富12月22日(3)30°N西部地區(qū)與東部地區(qū)相比,地勢高,空氣淡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減弱作用弱;多晴朗天氣,大氣潔凈。27.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8分)(1)將圖1所示節(jié)氣太陽光照圖轉繪到下圖中。(要求:①在圖的右側用箭頭畫出三條太陽光線;②用陰影表示黑夜)(2)圖1中所示的日期對應的節(jié)氣是________,對應圖2甲~丁中的________點。此日A、B、C三地晝長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北京時間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時。(3)當?shù)厍蜻\行在圖2中③段時,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移動;此時北京的晝長變________,正午太陽高度角變________;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是________。(4)當?shù)厍蜻\行至①位置期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北極消滅極晝現(xiàn)象B.海口正午太陽高度漸漸變大C.北京正午旗桿的影子漸漸變長D.新疆葡萄成熟解析由圖1地球自轉方向可以推斷該區(qū)域位于北半球,極圈及其以北消滅了極夜現(xiàn)象,故可推斷節(jié)氣為冬至日。圖2中可依據(jù)甲、丙地軸的傾向,推斷出甲為夏至日,丙為冬至日,故乙為秋分日,丁為春分日。答案(1)見下圖:(2)冬至日丙BCA12228(3)北南短小先變慢,后變快(4)B28.如圖為某日部分地區(qū)晝夜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完成下列問題。(9分)(1)按東、西半球劃分,圖上陰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此時甲地地方時是________點。(2)按南、北半球劃分,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________半球,太陽直射點的經(jīng)度是________。(3)該日乙地的白晝時間長約________小時。(4)甲乙兩地自轉線速較大的是________地。(5)下圖中能正確表示甲地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是()解析第(1)題,圖中陰影部分主要在20°W以西,位于西半球。甲地位于赤道和晨線的交點,地方時為6:00。第(2)題,由圖可知北半球晝長夜短,故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由圖中甲地(30°W)地方時6:00,可求出直射點(地方時12:00)所在的經(jīng)線為60°E。第(3)題,乙地的晝長可以利用此公式:(12:00—日出時刻)×2。第(4)題,赤道上線速度最大。第(5)題,赤道上作水平運動的物體不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不發(fā)生偏轉。答案(1)西6(2)北60°E(3)11(4)甲(5)C29.閱讀下面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1分)材料一曾擔當過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的原國家航天局局長梁恩杰向媒體透露,“嫦娥三號”探月衛(wèi)星有望在2021年前在海南文昌放射場放射并落月。材料二正在工作中的“嫦娥二號”探月衛(wèi)星示意圖。(1)海南航天放射場建成后將成為我國放射條件最優(yōu)越的放射場,主要是由于該放射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火箭可以通過海運運輸。(2)考慮到地球自轉的方向,一般衛(wèi)星放射的方向是()A.向北 B.向西C.向東 D.向南(3)月球表面溫度日較差可達300攝氏度以上,結合地球生命存在的條件分析上述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緣由。(4)“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探月衛(wèi)星分別于2007年10月24日18時5分4秒和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放射升空。請說出兩次衛(wèi)星放射時間的共同點,并分析其緣由。解析第(1)題,文昌衛(wèi)星放射中心在四大航天放射中心里緯度最低,自轉線速度大,有利于節(jié)省燃料,降低火箭放射的初速度。第(2)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因此為節(jié)省燃料,一般都向東放射。第(3)題,月球質(zhì)量和體積小,不能吸引足夠的大氣,因此沒有大氣對太陽的減弱作用和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導致晝夜溫差大。第(4)題,秋季天氣晴好,利于衛(wèi)星的放射,而且晚上放射衛(wèi)星便于光學儀器的跟蹤。答案(1)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2)C(3)月球的質(zhì)量和體積小,不能吸引大氣。(白天沒有大氣減弱太陽輻射,溫度高;夜晚沒有大氣的保溫作用,溫度低)(4)時間都為秋季的夜晚。緣由:①此時天氣晴朗,利于衛(wèi)星放射;②夜晚便利光學儀器對衛(wèi)星的跟蹤觀看。

第三單元綜合檢測(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讀甲、乙兩湖分布圖,完成1~3題。1.甲、乙兩湖所處的自然帶分別是()①溫帶荒漠帶②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③熱帶荒漠帶④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2.乙湖四周的地帶性土壤是()A.黑土 B.荒漠土C.紅壤 D.紫色土3.目前甲湖正不斷萎縮,可能引起()A.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條件優(yōu)化 B.氣候更加干旱C.洪澇災難加劇 D.水土流失加重1~3.解析依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和湖的外形可以推斷甲湖是位于中亞的咸海,乙湖是我國湖南的洞庭湖。咸海四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洞庭湖四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答案1.A2.C3.B如圖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讀圖完成4~5題。4.圖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積雪冰川帶、高寒荒漠帶、高山草原帶B.高寒荒漠帶、山地落葉闊葉林帶、高山草原帶C.高寒荒漠帶、積雪冰川帶、高山草原帶D.高山草原帶、山地針葉林帶、高寒荒漠帶5.打算該山山麓自然帶的主導因素是()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山脈走向 D.山體坡度4~5.解析先查看基帶所處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在氣壓帶風帶中的位置,明確基帶的自然帶屬性。再按緯度地帶性規(guī)律,由基帶開頭,從低緯向高緯更替的規(guī)律,變成由地勢低處向高處依次更替的規(guī)律。圖中基帶為熱帶草原帶,故處于低緯度區(qū);①為5000米以上,判定是積雪冰川帶,③以下是森林草原過渡帶,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帶。答案4.A5.A讀下面四幅圖,完成6~7題。6.圖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種氣候類型依次是()A.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B.高山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高山氣候、溫帶季風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高山氣候7.與圖中丁氣候類型相同的城市是()A.長沙 B.宜昌C.濟南 D.合肥6~7.解析第6題,據(jù)圖分析,甲圖降水量稀有(留意縱軸數(shù)值),可能蒸發(fā)量較大,而實際蒸發(fā)量較小,說明氣溫較高,氣候干旱,因此甲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乙圖降水量也很少,10月~次年3月無蒸發(fā),說明氣溫很低,因此可能為極地氣候;丙、丁相對比較潮濕,依據(jù)蒸發(fā)量及降水量,可知丙、丁分別為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故選項A正確。第7題,圖中丁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選項中長沙、宜昌、合肥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只有濟南為溫帶季風氣候。答案6.A7.C讀澳大利亞自然帶分布圖,完成8~10題。8.與自然帶A形成無關的是()A.受暖流影響 B.受赤道低壓把握C.受地形抬升影響 D.受東南信風影響9.自然帶A→B→C的更替表現(xiàn)為()A.緯度地帶性 B.經(jīng)度地帶性C.垂直地帶性 D.非地帶性10.與圖中降水特征相同的點是()A.B點 B.C點C.D點 D.F點8~10.解析第8題,A自然帶是熱帶雨林帶,此處緯度較高,自然帶的形成主要受非地帶性因素影響,如洋流、坡向等,與受赤道低壓把握無關。第9題,A→B→C自然帶由熱帶雨林帶過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再到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體現(xiàn)了緯度地帶性。第10題,圖中降水特征表現(xiàn)為降水集中,且集中于南半球冬季,四點中的F點為地中海氣候,最符合題意。答案8.B9.A10.D如圖為我國某山體不同坡向垂直帶譜示意圖。某校地理愛好小組通過對該山體垂直帶譜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讀圖,完成11~12題。11.關于垂直帶譜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東坡、南坡的帶譜比北坡、西坡簡單,是由于山麓地面高度不同②西坡的高山灌叢草甸帶比東坡的高而窄,是由于西坡比較潮濕③北坡積雪冰川帶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④東坡積雪冰川帶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12.對山體位置的推斷,正確的是()A.地處北方半潮濕地區(qū)B.地處西北干旱地區(qū)C.位于潮濕河谷一側D.位于干熱河谷一側11~12.解析第11題,從圖中看出,該山東坡、南坡的山麓地帶海拔較低,山體相對高度大,因而帶譜比西坡、北坡簡單,故選項①正確;西坡的高山灌叢草甸帶比東坡的高而窄,是由于西坡比較干燥,故選項②錯誤;北坡積雪冰川帶的下限比南坡低,是由于北坡是陰坡,氣溫低,故選項③正確;東坡積雪冰川帶的下限比西坡低,是由于東坡是迎風坡,降水多,故選項④錯誤。第12題,該山體分布著常綠闊葉林帶,說明位于南方潮濕地區(qū),但是在常綠闊葉林帶以下還分布著干旱河谷灌叢帶,說明該山體位于干熱河谷一側,故D項正確。答案11.B12.D讀53°N某地四周相關等值線圖,完成13~14題。13.有關P、Q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P地地勢高于Q地B.P地氣溫低于Q地C.P、Q兩地海拔相同,氣溫相同D.Q地具有較明顯的熱島效應和雨島效應14.造成P、Q兩地降水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洋流 B.坡向C.大氣環(huán)流 D.太陽輻射13~14.解析由等值線圖可以看出P地與Q地海拔高度相同,但P地氣溫低于Q地,降水多于Q地。兩地降水差異主要是由于該地(53°N)地處西風帶,島嶼西側位于山地迎風坡降水多,東側位于背風坡,降水少。答案13.B14.B下圖是我國某地區(qū)略圖。讀圖完成15~17題。15.圖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帶譜中均有()A.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B.山地針葉林帶C.山地荒漠帶 D.山地冰雪帶16.圖中四座山地自然帶譜最豐富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7.甲山脈以北的河流與甲山脈以南的河流相比,不同的水文特征是()A.含沙量小 B.雨水補給為主C.有結冰期 D.汛期消滅在夏季15~17.解析第15題,常綠闊葉林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圖中只有秦嶺有該自然帶的分布,但是秦嶺沒有荒漠帶和冰雪帶的分布。這就要求從熟知的山地入手,分析對比后再用排解法得出正確答案。第16題,山地緯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帶譜越豐富。第17題,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應熟記其地理意義。其中之一是1月0℃答案15.B16.A17.C2010年10月25日21:42圖中A島西部(3.5°S,100°E)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并引發(fā)海嘯。結合下圖,完成18~19題。18.關于圖中巴厘島的氣候敘述錯誤的是()A.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B.降水季節(jié)安排均勻C.氣溫年較差小 D.5~9月較為涼快19.我國的一批救災物資從廣州動身到地震災區(qū),下列現(xiàn)象可能發(fā)生的是()A.沿途看到大面積的亞熱帶常綠硬葉林B.A島上河流眾多,航運價值大C.A島上地帶性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少D.A島東北部的海峽風大浪高18~19.解析由圖中經(jīng)緯度和島嶼的外形可以推斷出A島為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四周島嶼大多數(shù)為熱帶雨林氣候。第18題,巴厘島位于南半球,5~9月太陽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較小,此時巴厘島雖為熱帶雨林氣候,但較為涼快。A項為熱帶草原或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故A項錯誤。第19題,由我國廣州到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一共有3種氣候,即亞熱帶季風、熱帶季風和熱帶雨林氣候,而A項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對應的是地中海氣候,故A項錯誤。A島上雖河流眾多,但大多短小流急,航運價值低。A島東北部的馬六甲海峽常年受赤道低氣壓把握,大氣以垂直運動為主,為赤道無風帶。A島地帶性土壤為磚紅壤,由于高溫多雨的氣候,有機質(zhì)分解快,所以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少。答案18.A19.C讀圖 ,完成20~21題。20.下列地區(qū)氣候類型與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C.黃土高原 D.伊朗高原21.乙地氣候的成因主要()A.受季風環(huán)流影響 B.受地勢影響C.受緯度影響 D.受西風帶影響20~21.解析依據(jù)氣溫存降水分布規(guī)律可知甲為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乙為北半球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第20題,德干高原位于北半球,是熱帶季風氣候;黃土高原位于北半球,是溫帶季風氣候;伊朗高原位于北半球,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第21題,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成因主要是常年受西風帶把握。答案20.B21.D雪線高度是指終年積雪下限的海拔。如圖表示全球不同緯度多年平均雪線高度、氣溫、降水量的分布。讀圖完成22~24題。22.表示多年平均雪線高度、氣溫、降水量的曲線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②① D.③①②23.多年平均雪線高度()A.隨緯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熱帶地區(qū)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區(qū)較高 D.在南半球低緯度地區(qū)最低24.依圖示資料可知()A.北半球高緯地區(qū)多年平均氣溫與降水量變化趨勢基本全都B.南半球中緯地區(qū)多年平均雪線高度與降水量變化趨勢基本全都C.多年平均雪線高度與氣溫變化趨勢全都D.北半球高緯地區(qū)陸地比重小于南半球22~24.解析第22題,依據(jù)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是自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可以推斷表示氣溫的曲線是②;再依據(jù)降水的分布具有赤道最多,溫帶地區(qū)較多,副熱帶地區(qū)較少的特點,可以推斷表示降水的曲線是③。所以該題的答案是A。第23題,依據(jù)上題的推斷①是多年平均雪線高度,從圖中可以看出多年平均雪線的變化規(guī)律是從副熱帶分別向兩側的高緯度和低緯度遞減,所以隨緯度增高而降低的說法是錯誤的;赤道地區(qū)降水最多,但雪線高度并不最高;南半球低緯度地區(qū)雪線高度最低的說法也是錯誤的;在副熱帶地區(qū)最高的說法是正確的。所以該題的答案是B。第2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北半球高緯地區(qū)多年平均氣溫與降水量的變化趨勢基本全都;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多年平均雪線高度與降水量變化趨勢并不是全都的;多年平均雪線高度與氣溫變化趨勢也不是全都的;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陸地比重小于南半球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所以該題的答案是A。答案22.A23.B24.A25.我國甲、乙兩地均位于29°N四周。讀1971~2000年甲、乙兩地各月氣溫存降水分布圖,可知()A.甲地年平均氣溫較乙地低B.乙地降水較甲地豐沛C.乙地氣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甲地氣候的形成主要是氣壓帶、風帶交替把握解析由圖推斷甲地氣溫高于乙地,甲地降水也多于乙地。甲、乙兩地均位于29°N四周,但乙地最高氣溫只有16℃左右,夏季的平均氣溫也都較低,應位于高原山區(qū)。甲地最冷氣溫約為8答案C二、綜合題(共50分)2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3分)(1)分析20℃(2)P、Q兩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氣候差異很大,請分析形成的緣由。(3)圖中Q河水能豐富,分析其緣由。解析解答此題的前提是定位圖中的地理位置。依據(jù)經(jīng)緯度和海陸分布狀況可確定圖中區(qū)域為南美洲。然后依據(jù)等溫線、等高線分布狀況,結合影響氣候的因素分析氣候差異的緣由。答案(1)受寒流和山地的影響,氣溫較低,等溫線向低緯度彎曲。(2)P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把握,酷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影響,溫存多雨。Q地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3)流經(jīng)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和亞熱帶季風性潮濕氣候區(qū),降水豐富,水量大;由高原流入平原,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27.讀下面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4分)(1)描述圖中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規(guī)律。(2)A地氣溫年較差比B地________;形成亞歐大陸東岸森林類型由南向北變化的基礎因素是________。(3)圖中亞熱帶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陸東、西兩岸,分別說出它們對應的氣候類型、氣候特點及成因。(4)簡述世界熱帶雨林的破壞帶來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讀圖分析力量及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結合氣候類型及自然帶的分布,即可作答。答案(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