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與練】2021高考地理總復習課時作業(yè):第3章-第1課時-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_第1頁
【導與練】2021高考地理總復習課時作業(yè):第3章-第1課時-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_第2頁
【導與練】2021高考地理總復習課時作業(yè):第3章-第1課時-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_第3頁
【導與練】2021高考地理總復習課時作業(yè):第3章-第1課時-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課時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課時訓練融學問提力量測控導航考點題號相互聯系的水體1、2、12、13水循環(huán)5、6、7、8、9、12、13水資源的合理利用3、4、10、11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5分)(2011年安徽文綜)如圖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徑流量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回答1~2題:1.圖中甲地河流搬運力量最弱的時期是()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2.甲地徑流峰值顯著滯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緣由是()A.蒸發(fā)旺盛 B.河道彎曲C.地勢起伏 D.濕地調蓄解析:1.A2.D本題組主要考查河流有關學問。第1題,因河流搬運力量大小與河流徑流量大小呈正相關,讀圖可知,甲地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徑流量最小,故此時河流搬運力量最弱。第2題,甲地有大面積的沼澤地,因濕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大量的降水,故使甲地河流徑流峰值明顯滯后于降水峰值。水資源問題是全球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讀圖,回答3~4題:3.對兩國缺水緣由敘述正確的是()A.兩國經濟以農業(yè)為主,用水量大B.兩國降水稀有C.乙國國土面積小,地表水、地下水存儲的條件差D.甲國河流眾多,但多污染嚴峻,不能利用4.加強雨水收集,是解決城市缺水的一項重要措施。城市雨水利用流程工程占地少、效率高,經處理后的雨水利用率達到90%以上,下面的城市雨水利用示意圖可用于上述國家中的是()A.甲國 B.乙國C.兩國都可以 D.兩國都不行以解析:3.C4.B第3題,甲為卡塔爾,年降水量少,河流稀有;乙為新加坡,年降水量大,河流較多,但該國國土面積小,地表水、地下水存儲條件差,致使水資源缺乏。兩國經濟較為發(fā)達,水資源消耗量大,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第4題,該系統適用于降水量較多地區(qū),故適用于乙國。(2021廣元模擬)某校地理愛好小組設計了如下一個對比試驗:①在兩個底部裝有紗網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別放置面積相同、厚度相當的帶土草坪和小石塊(如圖);②分別在草坪和小石塊上模擬雨點下落,輕輕地灑上500mL的水。據此回答5~7題:5.五分鐘后比較收集到的兩個塑料容器中的水量()A.透過草坪的多 B.透過小石塊的多C.兩者一樣多 D.沒法比較6.此試驗模擬的是()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態(tài)作用C.溫室效應 D.水循環(huán)的下滲環(huán)節(jié)7.2021年10月,受臺風的影響,浙江余姚積水嚴峻,城區(qū)大范圍被淹。與該試驗有關的是()A.人類破壞生態(tài)導致的極端氣候B.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影響了地表水的下滲C.城市排放的熱量過多帶來的雨島效應D.城市的綠化面積過多引起了排水不暢解析:5.B6.D7.B第5題,植被對模擬的雨水有肯定的截留作用,小石塊截留的較少,因此透過小石塊的水量多。第6題,收集到的水為下滲的水,因此該試驗模擬的是水循環(huán)的下滲環(huán)節(jié)。第7題,城市地面硬化和綠地面積的削減,削減了地表水的下滲,使地表徑流增大,引發(fā)積水。(2021福建質檢)如圖示意某流域徑流過程的不同環(huán)節(jié)。讀圖,回答8~9題:8.圖中甲、乙、丙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A.下滲、坡面流、壤中流B.壤中流、下滲、坡面流C.坡面流、下滲、壤中流D.坡面流、壤中流、下滲9.當降水量相同時,下列因素對徑流過程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影響符合實際的是()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B.植被掩蓋密,截流雨水多C.巖體裂開多,地下徑流小 D.降水強度大,坡面下滲多解析:8.C9.B第8題,依據圖示因果關系,結合各選項可分析出甲、乙、丙環(huán)節(jié)分別是坡面流、下滲、壤中流。第9題,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快;植被掩蓋度高,截留雨水多;巖體裂開,下滲量大,地下徑流大;降水強度大,坡面徑流下滲少。水量和水質是反映水資源脆弱性的重要因素,下圖示意以地表水污染、地下水開采、萬元GDP用水量、礦化度(單位體積水中含有各種鹽分的總量)等為指標綜合評價出的黃河三角洲地區(qū)水資源脆弱狀況。讀圖,回答10~11題:10.圖中水資源強脆弱區(qū)形成的主要緣由是()A.地下水過度開采 B.地表水污染嚴峻C.水體礦化度較高 D.萬元GDP用水量大11.為實現水資源空間優(yōu)化配置,減弱黃河三角洲水資源的脆弱性,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實行海水淡化 B.增加地下水開采C.進行跨流域調水 D.完善灌區(qū)排灌水網解析:10.C11.D第10題,圖中水資源強脆弱區(qū)主要位于沿海地區(qū),其形成的主要緣由應當是水體礦化度較高。第11題,增加地下水開采會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質惡化等環(huán)境問題;海水淡化水量有限;跨流域調水工程量大,投資大;完善灌區(qū)排灌水網可合理利用水資源,減輕該區(qū)土壤鹽堿化。二、綜合題(共45分)12.(2022年山東文綜,26(2)(3)題改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5分)遼河地處我國東北半干旱半潮濕地區(qū),其干流水量主要來自東側支流,泥沙則主要來自西側支流,有“東水西沙”之說。流域內人口密集,工農業(yè)生產集中,水資源量遠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為此國家規(guī)劃實施“引松濟遼”調水工程。(1)分別說明遼河流域“東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緣由。(7分)(2)目前遼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消滅地下水不再補給河水的現象,分析其緣由。(6分)(3)遼河平原水資源短缺,試分析遼河水資源短缺的人為緣由。(6分)(4)試分析“引松濟遼”工程實施對遼河流域水循環(huán)及水文特征的影響。(6分)解析:第(1)題,要抓住“水”“沙”二字分析,“水”多的緣由需要考慮水的來源,“沙”多主要考慮含沙量的大小,從影響含沙量增大的緣由分析。第(2)題,從地下水削減和河床上升兩方面分析。第(3)題,從水資源的需求量、利用率、水污染等方面分析。第(4)題,從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河流含沙量等方面分析。答案:(1)“東水”:干流東側年降水量較大。(2分)“西沙”:干流西側支流上游地勢起伏較大;流經沙地,植被掩蓋率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5分)(2)生產生活用水量大,過度開采地下水;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6分)(3)人口稠密、工農業(yè)發(fā)達,水資源需求量大;水污染嚴峻;水資源鋪張嚴峻,利用率低。(6分)(4)地表徑流(水量)增加、下滲加強,地下水量增加(地下徑流增加),河流含沙量減小。(6分)1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材料下圖為新疆坎兒井示意圖。(1)坎兒井所在地區(qū)的水循環(huán)屬于什么類型?(2分)(2)坎兒井的水源主要來自,最大水量消滅在季,試簡述其理由。(10分)

(3)坎兒井為何實行地下輸水的方式?(4分)(4)當地農夫可以實行哪些措施緩解水資源緊急狀況。(4分)解析:第(1)題,新疆地處我國西北內陸,由此可確定坎兒井所在地區(qū)水循環(huán)類型。第(2)題,受干旱氣候影響,坎兒井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水量受氣溫影響大。第(3)題,坎兒井實行地下輸水方式的緣由應主要從氣候方面分析,如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fā)量大等。第(4)題,從農夫的實際動身考慮解決水資源的途徑。答案:(1)陸地內循環(huán)。(2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