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講宋代文學概要歐陽文學_第1頁
第一、二講宋代文學概要歐陽文學_第2頁
第一、二講宋代文學概要歐陽文學_第3頁
第一、二講宋代文學概要歐陽文學_第4頁
第一、二講宋代文學概要歐陽文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編宋代文學第一講宋代文學概說宋初文學“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保愐 督鹈黟^叢稿二編》)王國維:“宋代學術方面最多進步,亦最著”。一、概說:宋代文學的定位

宋代文學在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屬于中古期第二段,基本上是沿著中唐以來的方向發(fā)展起來的:詩(反映現(xiàn)實,通俗化傾向——宋調)古文詞通俗文學宋代文化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一個令人遺憾的大問題,就是所謂“周程、歐蘇之裂”[劉塤《隱居通義》卷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一)高度繁榮的文化及其對詩文的影響

基本國策:崇文抑武—士大夫的社會責任感和參政熱情空前高漲:“開口攬時事,議論爭煌煌”—憂患、愛國理學思想(士大夫階層主體意識的理論表現(xiàn),即其安身立命之道):政治、學術上的使命感—“文以載道”:這種價值觀把文學的社會政治功能置于審美功能之上。—宋代詩文的說教意味:以議論為詩宋代重視文教:—宋代士人的總體學術水平空前提高,宋詩的學術化:以學問為詩。印刷業(yè):宋代“四大書”:《太平御覽》一千卷,《太平廣記》五百卷,《文苑英華》一千卷,《冊府元龜》一千卷。私學:宋代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石鼓書院司馬光撰《涑水紀聞》卷一:太祖嘗彈雀于后園,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詰其故。對曰:“臣以為尚急于彈雀?!鄙嫌e柱斧柄撞其口,墮兩齒,其人徐俯拾齒,置懷中。上罵曰:“汝懷齒欲訟我耶?”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書之?!鄙蠍偅n金帛慰勞之。(二)宋代文化對文學的影響

1責任感導致宋代詩文反映社會、干預政治成為主題,使之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剛健的骨力,但也嚴肅有馀,靈動不足;

2學問廣博導致喜愛議論,適度的議論則為詩歌開辟了新的材范題圍和美學境界——重意的重要因素之一。(三)宋代文學歷史地位宋代文學在中國文學的發(fā)展中,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在傳統(tǒng)的詩文方面,宋人繼承唐人取得的成就,并有新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自己的時代特色。詞在宋代進入全盛時期,產生了許多大家,成為有宋一代文學的代表。而宋代戲劇、小說的產生與發(fā)展,則標志著一個新紀元的開始。1、宋詩有自己的特色;2、散文改革取得勝利;3、詞的成就最高;4、戲曲小說的出現(xiàn)。(四)宋詩特點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近代學者繆鉞《詩詞散論》: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析透辟。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錢鐘書《談藝錄》—《詩分唐宋》: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氣骨思理見勝。(五)宋文特點(一)文體多樣化(古文、四六、文賦、筆記文)(二)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結合;(三)風格豐富多彩。明末艾南英:“文至宋而體備,至宋而法嚴。”整體傾向——平易暢達、簡潔明快有人說,宋人變唐人的高山深谷而為平原曠野(六)宋詞的整體成就(一)完成詞體建設,藝術手段日益成熟;(二)在題材內容和風格傾向上,開拓了廣闊的領域。第二講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一、宋初文壇和西昆派白居易體簡稱白體。白體的主要作家有李昉、徐鉉等,主要模仿白居易劉禹錫等人互相唱和的近體詩,內容多流連光景的閑適生活,風格淺切清雅。稍后王禹偁成為盟主,成就比較突出,由師法白居易進而以杜甫為典范,用詩反映現(xiàn)實,關心民瘼,藝術上則平易流暢,簡雅古淡,已初步表現(xiàn)出對于平淡美的追求。村行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簌,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題酒甕呈夢得

白居易若無清酒兩三甕,爭向白須千萬莖?

麴糵銷愁真得力,光陰催老苦無情。

凌煙閣上功無分,伏火爐中藥未成。更擬共君何處去,且來同作醉先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錢鐘書《宋詩選注》:“按邏輯說來,‘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題總預先假設著肯定命題。詩人常常運用這個道理。山峰本來是不能語而‘無語’的,王禹偁說它們‘無語’或如龔自珍《己亥雜詩》說:‘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并不違反事實;但是同時也仿佛表示它們原先能語、有語、欲語而此刻忽然‘無語’。這樣,‘數(shù)峰無語’、‘此山不語’才不是一句不消說得的廢話?!挠谜娴恼f法,例如‘數(shù)峰畢靜’,就削減了意味,除非那種正面字眼強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靈,像李商隱《楚宮》:‘暮雨自歸山悄悄’?!蓖跤韨牭囊饬x王禹偁是北宋初期詩文革新的先驅其詩歌能從宋初的白體詩中解放出來而發(fā)展其諷諭的傳統(tǒng),并提倡學習杜甫,開宋學杜先河(盛贊“子美集開詩世界”);在散文改革上能發(fā)展韓愈的“文以貫道”與“文從字順”的理論,提出“文以傳道明心”(《答張扶書》)的新見解,從理論和實踐上為宋初詩文革新提供范例。蘇軾(王元之畫像贊序》:“以雄文直道獨立當世”。晚唐體如果說“白體”流行于廟堂,“晚唐體”則主要流行于山林,因師法晚唐詩人賈島、姚合而得名。這派詩人多為山林隱士和僧人,主要作家有林逋、魏野及九位僧人。他們長于五言近體,多就眼前景物抒寫山林之趣,題材狹窄:“局促于一題,拘孿于律切…輕淺纖微,無復渾涵氣象”,但風格清新秀雅。代表作家是林逋。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絕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除了對仗工穩(wěn)、意象生動之外,還包含更深層的文化內涵—自然。因為自然乃是中國古代文化觀念中最重要的價值取向之一,故而這兩句準確呈現(xiàn)了自然之靜謐、和諧、生氣的詩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人們普遍喜愛。西昆派(簡易泛濫則繁難興焉)是真宗朝出現(xiàn)的一個影響頗大的詩派。因楊億編輯的《西昆酬唱集》(昆侖之西群玉之山有先王藏書之冊府)得名,代表作家有楊億、劉筠、錢惟演。他們宗法李商隱,善于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詞妙語,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諧美、辭采華麗,有一定藝術價值,部分詠史詩也有一定社會意義。但他們只是一味模擬,缺乏真情實感,特別是后來文人群起仿效,把西昆體的缺點發(fā)展為一種不良的創(chuàng)作傾向。西昆體主要題材:

1、懷古詠史,如《始皇》《漢武》;

2、詠物,如《鶴》《梨》、《淚》;

3、描寫流連光景的生活內容,如《夜燕》。藝術特征:大多師法李商隱詩的雕潤密麗、音調鏗鏘,既求典實繁富,又求意象華美(唯美求深)。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八:“凡昆體,必于一物之上,入故事、人名、年代及金、玉、錦、繡等以實之”。如“試將梁苑雪,煎動建溪茶”

宋劉攽《中山詩話》:“祥符、天禧中,楊大年(億)、錢文僖(惟演)、晏元獻(殊)、劉子儀(筠)以文章立朝,為詩皆宗尚李義山,號‘西崑體’,後進多竊義山語句。賜宴,優(yōu)人有為義山者,衣服敗敝,告人曰:‘我為諸館職撏撦至此。’聞者歡笑。”

二、歐陽修(文化偉人)和詩文革新運動歐陽修的文學主張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在文道關系上,重道同時又重文。(二)在語言風格上,簡潔流暢,平易自然。(三)提出“詩窮而后工”的觀點。李白、韓愈之詩不易學,宋詩人中敢學李、韓者唯歐、蘇、陸數(shù)人而已。歐對詩壇的影響,不在其詩,而在其詩論,其對宋詩的培育。歐、梅詩歌革新的意義:歐、梅以復興“風雅”為名,進行變革詩風的努力,使詩歌從宮庭娛樂轉向社會民生,從書卷典故轉向生活感受。詩歌的審美傾向從唐詩的雅俗共賞宋詩的文人意趣,或者說從表現(xiàn)人類共性轉向表現(xiàn)文人個性,從內容到手法更崇尚創(chuàng)新。一、文道并重:側重于繼承韓愈的文學傳統(tǒng),提高了文學的地位?!傲浿d,皆人事之切于世者?!保ā洞鹄钤偟诙罚暗兰儎t充于中者實,中充實則發(fā)為文者輝光。”二、風格:取法韓文文從字順的一面,棄其奇險深奧傾向:排抑“太學體”:北宋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權知貢舉,“時舉者務為險怪之語,號‘太學體’,公一切黜去,取其平淡造理者,即預奏名”[韓琦《故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贈太子太師歐陽公墓志銘》,《安陽集》卷五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此年登第者中有程顥、張載、蘇軾、蘇轍、曾鞏、曾布、王韶、梁燾、呂惠卿、章惇

沈括《夢溪筆談》卷九“人事一”:嘉祐中,士人劉幾累為國學第一人,驟為怪險之語,學者翕然效之,遂成風俗。歐陽公深惡之,會公主文,決意痛懲,凡為新文者一切棄黜,時體為之一變,歐陽之功也。有一舉人論曰:“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fā)?!惫唬骸按吮貏滓病!睉蚶m(xù)之曰:“秀才剌,試官刷?!蹦艘源笾旃P橫抹之,自首至尾,謂之紅勒帛,判大紙繆字榜之。既而果幾也。復數(shù)年,公為御試考官,而幾在庭,公曰:“除惡務本,今必痛斥輕薄子,以除文章之害?!庇幸皇咳苏撛唬骸爸魃鲜站孛饔诿犰贾隆!惫唬骸拔嵋训脛滓?。”既黜,乃吳人蕭稷也。是時試《堯舜性之賦》,有曰:“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形為四罪之誅。”公大稱賞,推為第一人。及唱名,乃劉煇(輝)。人有識之者,曰:“此劉幾也,易名矣?!惫等痪弥?。因欲成就其名,小賦有“內積安行之德,蓋稟于天”,公以謂“積”近于學,改為“蘊”,人莫不以公為知言。

歐陽修的散文成就:1、內容充實,形式多樣(政論、史論《伶官傳論》、記敘文);2、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3、體裁多樣,各得其宜(古文、辭賦[創(chuàng)文賦]、四六)[吳充:“文備眾體,變化開合,因物命意,各極其工”]4、語言簡潔流暢,文氣紆徐委婉,創(chuàng)造了一種平易自然的新風格。

三、梅堯臣:宋詩“開山祖師”、蘇舜欽清代葉燮說:“開宋詩之一代面目者,始于梅堯臣、蘇舜軟二人”(《原詩外篇下》)。

梅堯臣詩歌的題材走向與藝術風格:題材走向:1、干預政治,反映社會現(xiàn)實和民生疾苦;2、寫個人日常生活的瑣碎事物。藝術風格:平淡(即超越了雕潤綺麗的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詩論:提倡“意新語工”,“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前者(包括“前人未道”、“以故為新,以俗為雅”)對宋詩影響很大,經蘇、黃弘揚,成宋詩時尚—以淵博的文化寫自己的生活情趣。其開山意義或許在此。王安石(1021---1086)

的詩歌: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積極推行變法,以舒民困,1085年(元豐八年),新法被廢,王安石憂憤成疾,次年病卒。

以56歲退居江寧為界,分成前后兩期:前期詩歌包括政治詩、抒情詩和詠史詩,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風格直截刻露。如《河北民》、《明妃曲》等。中年曾“盡假唐人詩集,博觀而約取”,后期創(chuàng)作大量寫景抒情的絕句,雖在內容上不似前期的氣勢磅礴,但藝術上更臻于成熟,深婉華妙,歸心于山水和禪理,講究技法、才學,詩律精嚴工巧,既承“唐音”又開“宋調”,世稱“荊公體”。如《書湖陰先生壁》、《泊船瓜洲》等。王安石的散文:瘦硬通神(立意超卓

)讀《孟嘗君傳》(1)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一立)。嗚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ㄒ慌┎蝗?,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一駁)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一斷)。這篇議論文只有九十字,但是卻表達出了一個未經人道的見解,“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這兩句話可以為此文的定評。雞鳴狗盜:?!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記秦昭王曾欲聘孟嘗君為相,有人進讒,秦昭王又囚而要殺他。孟嘗君向昭王寵姬求救,寵姬提出要白狐裘為報。而孟嘗君只有一白狐裘,已獻給秦王。于是門客裝狗進入秦宮,盜得狐白裘獻給秦王寵姬,寵姬為孟嘗君說情,昭王釋放孟嘗君,繼而后悔,派兵追趕。孟嘗君逃至函谷關,關法規(guī)定雞鳴才能開關,門客有能為雞鳴者,引動群雞皆鳴,孟嘗君才脫險逃出函谷關,回歸齊國。歷代評論:1、轉折有力,首尾無百余字,嚴勁緊束,而宛轉凡四五處,此筆力之絕。(《唐宋文舉要》引樓迂齋語);2、語語轉,筆筆轉,千秋絕調。(同上,引沈德潛語);3、此文筆勢峭拔,辭氣橫厲,寥寥短章之中,凡具四層轉變,真可謂尺幅千里者矣。(同上,引李剛已語);此文被為譽“文短氣長”的典范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山居秋暝⑴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⑵,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⑶。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⑴。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⑵。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⑶。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⑷。飲湖上初晴后雨(1)水光瀲滟晴方好(2),山色空蒙雨亦奇(3)。欲把西湖比西子(4),淡妝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