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吾國教育病理有感教材課程_第1頁
讀吾國教育病理有感教材課程_第2頁
讀吾國教育病理有感教材課程_第3頁
讀吾國教育病理有感教材課程_第4頁
讀吾國教育病理有感教材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吾國教育病理》有感作者:鄭也夫鄭也夫是中國開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的社會學家。作為專業(yè)社會學家,他對中國社會的了解建立在自己真實的生活觀察中,自覺與官方保持距離,對社會發(fā)展持冷靜和批判的態(tài)度。他一生以暴熱的態(tài)度,對待社會生活中陰冷的地帶。他能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觀察和分析中國當下處境中的真實問題,從體育比賽到汽車文化,從城市發(fā)展到道德建設。他學術研究的立足點在于尋找社會發(fā)展的平衡點,特別關注貧民生活和弱勢群體的利益。教育病理在更多方面是共同的、普世的,但教育史鑲嵌在社會中的。作者抨擊的第一個對象就是“素質教育”!

“素質”的定義是“個體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點,包括腦和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因此袁貴仁提出素質屬于心理范疇。但“material”一詞在德文原著里的意思并非是“素質上”,而是“身體上”,因此恩格斯所說的“身體差異”被譯作“素質差異”,素質教育也因此存在語病。在現(xiàn)實教育體制中,素質教育提倡者認為,抓了德育、體育和美育,有助于客服應試教育傾向。我們可以看到中考科目中增加了體育,音樂的檢測,高考更是增加了招錄藝術特長生的選項。但究竟是應試傾向導致了對德育、體育和美育的忽視,還是對后者的忽視導致了應試傾向。我們常說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大相徑庭。為了一改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我們提倡素質教育,長此以往,我們就會片面地認為素質教育就是要抓音樂、體育和美術這些副科,難道抓了這些科目就能避免應試傾向嗎?所以現(xiàn)在的高考把副科也列入了考核項目,而這些科目一旦被列入考試項目,就立刻再次淪為應試對象,等到這些科目一旦考完,就會被閑置放棄,因此也失去了設立的原始初衷,能力提高又從何談起。所以素質教育實踐尚需時日,待以改進。素質教育提倡:1.面向全體學生當下中國教育存在這樣一種傾向,高等教育優(yōu)質資源短缺,升學考試競爭過于激烈。在競爭優(yōu)質師資的勢態(tài)下,面向全體學生就是堅決地消除重點小學和初中。初中和小學在硬件上擺平,教師定期抽簽流轉。2.全面促進學生發(fā)展素質教育被解釋為: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發(fā)展音樂,體育,美術,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說辭。我對素質教育的辨證看法:1.從理論上說,素質本意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生理特質,既然是基因遺傳,又怎能攤上教育一詞。教育決策者們不得不將素質一詞賦予更多的含義,那就是將素質與心理掛鉤,心理特質是可以通過后天教育加以改變,素質教育一詞便可順理成章地加以推行。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更加強調教育對人的作用,但過于強調后天教育的作用,是不是在輕視基因遺傳因素對人的影響呢。2.素質教育一詞只有在兩層意義上成立,其一是關鍵期教育,我們知道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一段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的發(fā)展具有跳躍性和不可逆性,錯過了,就不會重來,因此素質教育在孩子的關鍵期能夠及時施教,因材施教是可以得到認可的。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學,而不是教。教學兩個字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全部《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