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驗與研究的倫理議題測驗與研究的倫理議題
實施心理測驗或心理衡鑒的倫理議題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已具備心理測驗的專業(yè)知能?助人專業(yè)人員實施測驗的目的是否恰當?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尊重當事人知的權利?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適切的實施測驗?測驗結果的解釋與應用是否適切?測驗資料是否有適切加以保密?進行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的倫理議題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欺騙的倫理問題控制組的倫理問題保密與隱私權的倫理問題研究報告的倫理問題Q&A(1)測驗的結果與解釋是否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生?(2)你認識測驗或心理衡鑒的目的嗎?(3)做測驗或心理衡鑒時,有沒有專業(yè)人員差別在哪?實施心理測驗或心理衡鑒的倫理議題諮商心理師之業(yè)務范圍包含:一般心理狀態(tài)與功能之心理衡鑒。因此實施心理測驗與心理衡鑒是心理師必備專業(yè)能力與實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資料來源:〈心理師法〉(2001)第十四條在諮商過程中運用測驗資料時,諮商師應注意:
a.解釋測驗資料應力求客觀、正確及完整,并避免偏見和成見、誤解及不實的報導。
b.審慎配合其它測驗結果及測驗以外的資料做解釋,避免以偏概全的錯誤。
資料來源: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倫理守則(2001)一、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已具備心理測驗的專業(yè)知能?
a.諮商師實施或運用測驗于諮商時,應對該測驗及評量方法有適當?shù)膶I(yè)知能和訓練。
b.在使用測驗及衡量技術時,心理學專業(yè)人員應具備適當?shù)膶I(yè)知識和經(jīng)驗,并以科學的態(tài)度解釋測驗,以提升當事人的福祉。(一)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接受心理測驗之專業(yè)訓練?助人專業(yè)人員要實施心理測驗服務必須接受心理測驗的專業(yè)訓練包括:(1)基礎的心理評量知識(2)心理測驗的廣泛認識(3)施測與解釋之方法與技巧的了解(4)實作(5)進階單一測驗的深入研究(6)多元評量知識的進修(二)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了解有關于測驗的使用結果,信效度考驗及相關的研究報告?助人專業(yè)人員對于實務上所使用的單一測驗相關知識應有完整的了解與更新,其中包含:(1)情況控制(2)施測過程(3)指導語說明(4)計分方式(5)結果解釋(6)信效度考驗(7)相關研究報告你的心靈黑洞是什么?有個朋友東西壞掉了,需要你幫他拿個東西來修理,你覺得朋友需要哪個工具?A.剪刀B.強力接著劑C.螺絲起子D.鴨嘴鉗前提是你不知道朋友什么東西壞掉了你的心靈黑洞是什么?A.剪刀
分離焦慮太執(zhí)著,不愿放手愛回憶。B.強力接著劑
童年經(jīng)驗受傷害,心靈黑洞太沉重。C.螺絲起子
孤單寂寞怕失焦,希望有人保護你。D.鴨嘴鉗
害怕表現(xiàn)不優(yōu)秀,在意別人的眼光。也許你不想承認你選到的選項,但是你應該去深入了解,了解之后才能知道如何去處理或放下它。三個圖形○、△、□三個圖形,請按直覺涂上你所喜愛的顏色顏色有:紅、粉紅、橙、褐、黃、綠、藍、紫、白、灰、黑三個圖形從○的顏色,解讀你的「自我分析」從△形的顏色,解讀你所希望的「未來」從□的顏色,解讀你的「婚姻觀」順便一提的是,你所涂的顏色,也分別代表你的幸運色?!鹦嗡康氖悄惴椀男疫\色。△形所涂的是你隨身用品的幸運色?!跣嗡康氖悄闶覂妊b飾品的幸運色。二、助人專業(yè)人員實施測驗的目的是否恰當?(1)在選擇測驗時,心理學專業(yè)人員應注意當事人的個別差異,慎重審查測驗的效度、信度及常模,選用自己熟悉而且對了解當事人當時心理狀態(tài)具有實用價值之衡鑒或診斷工具。(2)諮商師應避免選用以失時效之測驗及測驗資料,亦應防止他人使用。(3)諮商師選用測驗及評量工具時,應尊重編制者的智慧財產(chǎn)權,并征得其同意,以免違反著作權法。資料來源:臺灣輔導與諮商協(xié)會(2001)之諮商專業(yè)倫理守則
臺灣心理學會(2002)心理學專業(yè)人員倫理準則
(一)關于所要使用的測驗,助人專業(yè)人員所要知道的是什么?
助人專業(yè)人員要確認所選擇之測驗性質、質量與當事人需求滿足的適切上,都有專業(yè)與實務的充分理由。(二)在選擇測驗上當事人應該有多少的參與?
助人專業(yè)人員應讓當事人有所參與,包括:(1)挑選符合當事人需求的兩種以上測驗(2)向當事人做簡要的介紹與比較(3)與當事人共同討論以選擇最適切的測驗此等過程可落實施測知后同意程序的精神(三)助人專業(yè)人員知道為何要選擇某一特定的測驗嗎?
助人專業(yè)人員對所選擇的特定測驗應有充分的專業(yè)訓練與對當事人需求適切性的判斷。(四)當當事人要求做測驗時,助人專業(yè)人員會探討理由嗎?
當事人要求做測驗時應視為尋求整體專業(yè)助人服務的一種求助行為,也是當事人接觸此等服務的一種管道,因此,當事人的心理需求與健康福祉的滿足應被探討與評估。(五)助人專業(yè)人員如何統(tǒng)整測驗的結果到助人服務的過程中呢?
測驗的結果應配合其他之心理衡鑒技術與諮商服務,以求其應用之正確性與完整性。(六)助人專業(yè)人員關切如何維持測驗結果的保密性嗎?
測驗結果的保密性應有周詳?shù)目紤]與具體的措施,以維護諮商的機密與當事人的隱私。(七)助人專業(yè)人員在評鑒測驗時,是具批判性的態(tài)度嗎?
助人專業(yè)人員使用測驗應具批判性的態(tài)度,以確認測驗的質量與時效,并辨明測驗的限制與缺失。潛能開發(fā)吞火劈材開發(fā)潛能?半年30萬兒童潛能開發(fā)1歲以前黃金期潛能開發(fā)洪蘭:沒這種事(一)洪蘭指出,很多潛能開發(fā)業(yè)者都說,我們只用了大腦的百分之十,另外沒有用到的百分之九十要靠「潛能開發(fā)」,這種說法并不正確。(二)惡魔式的訓練方法絕對不正確,小孩若長期恐懼,神經(jīng)反而會萎縮。三、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尊重當事人知的權利?
在實施心理衡鑒或判斷工作前,當事人(或其監(jiān)護人)有權利要求心理學專業(yè)人員,以其能懂的語言,告知心理衡鑒的性質和目的、衡鑒結果的參考價值與限制,及其何以需要接受心理衡鑒。為有在當事人對心理衡鑒或判斷工作所提疑問全部獲得厘清,并同意接受此項工作之后,始得進行心理衡鑒工作。資料來源:臺灣心理學會(2002)心理學專業(yè)人員倫理準則(一)當事人是否知后同意接受測驗?
在施測前,助人專業(yè)人員應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意愿,告知當事人測驗的相關信息。
(二)當事人是否知后選擇測驗?
在選擇測驗時,提供當事人不同測驗之相關訊息后,與當事人共同討論以選擇最適切測驗的程序。
(三)當事人是否知悉測驗結果?
在測驗施測完畢且完成施測結果報告之后,應告知當事人測驗結果的意義與可能的應用。四、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適切的實施測驗?
(一)測驗時是否合乎施測環(huán)境的適切性與標準化程序?
(二)測驗的實施時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善盡督導的責任?
(三)由當事人操作計算機話或網(wǎng)絡化測驗時,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確認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以及當事人的正確操作?(一)測驗時是否合乎施測環(huán)境的適切性與標準化程序?
助人專業(yè)人員應確認施測環(huán)境是否適切,施測測驗的過程是否合乎標準化的施測程序。
(二)測驗的實施時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善盡督導的責任?
助人專業(yè)人員應確認當事人的作答與操作方式是否適切,并隨時監(jiān)控以維護施測過程的正確性與標準化。
(三)由當事人操作計算機話或網(wǎng)絡化測驗時,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確認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以及當事人的正確操作?
助人專業(yè)人員應確認計算機或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正常運作,并隨時監(jiān)控當事人操作計算機化或網(wǎng)絡化測驗過程的正確性。五、測驗結果的解釋與應用是否適切?
在解釋測驗結果時,心理學專業(yè)人員應力求客觀正確,并審慎配合非測驗資料,提出有效的適當證據(jù),做嚴謹而適度的邏輯推論,撰寫衡鑒或判斷報告,提出有助于當事人的建議,并避免對當事人及其關系人產(chǎn)生誤導,或造成不良的后果。(一)測驗結果的解釋是否有力求客觀、正確?
助人專業(yè)人員在撰寫施測報告與結果解釋時,應力求合乎客觀性與正確性,并將此等訊息正確的轉達給當事人。
(二)助人專業(yè)人員是否有與當事人進行雙向溝通的討論?
助人專業(yè)人員在轉達施測結果時,應與當事人進行雙向的溝通與充分的討論,以適切解答當事人的有關疑問,以利當事人對施測結果的應用。
(三)測驗結果的應用是否有考慮各種相關的因素?
由于測驗結果應用的適當與否會影響當事人的判斷與決定,所以應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包括:(1)助人專業(yè)人員本身的相關知識與價值觀(2)當事人的個人特質、生活經(jīng)驗與文化背景(3)測驗本身的質量與限制(4)施測過程中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5)當事人所遭遇的問題(6)所處的環(huán)境因素
(四)使用計算機化或網(wǎng)絡化的測驗工具是否有考慮如何避免誤解及傷害?
應透過加強計算機與網(wǎng)絡的硬設備、軟件設計以及相關操作與確認程序而盡量加以避免。皮紋檢測探孩子智商「皮紋檢測」是在1823由JohnPerkinji所發(fā)起,1892年英國人類學家FrancisGalton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僅640億分之1的機率會出現(xiàn)指紋相同,透過指紋確定人格特征廣為世人應用。目前美國、日本與臺灣都將此應用在教育相關領域,借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臺北馬偕醫(yī)院與臺北榮總就曾傳出有家長心急如焚帶著小孩求診,指稱皮紋檢測出孩子染色體異常與自閉癥,不過經(jīng)醫(yī)師檢查后,發(fā)現(xiàn)小孩并無異樣一切正常。由于業(yè)者解說常涉及醫(yī)療,甚至還判定孩子有自閉癥。資料來源:今日新聞更新日期:2009/10/2700:31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六、測驗資料是否有適切加以保密?(一)測驗結果的公開是否有獲當事人的同意?
(二)測驗資料與結果的保管,是否有安全措施與保密規(guī)定,查閱時是否依規(guī)定的程序?
(三)使用計算機化或網(wǎng)絡化的測驗工具是否有適切的保密考慮?(一)測驗結果的公開是否有獲當事人的同意?
測驗結果如果要對外公開,應獲當事人的同意,并將訊息正確的轉達給其他相關者。
(二)測驗資料與結果的保管,是否有安全措施與保密規(guī)定,查閱時是否依規(guī)定的程序?
測驗的題本、作答紙和操作物件等資料須被妥善保管,測驗結果的報告與資料,應有安全保管措施與相關保密規(guī)定,查閱時亦須依規(guī)定的閱覽程序。
(三)使用計算機化或網(wǎng)絡化的測驗工具是否有適切的保密考慮?
助人專業(yè)人員應結合計算機專業(yè)知能或專業(yè)人員,確認相關資料的保密性。Q&A(1)測驗的結果與解釋是否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生?(2)你認識測驗或心理衡鑒的目的嗎?(3)做測驗或心理衡鑒時,有沒有專業(yè)人員差別在哪?進行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的倫理議題這起國內首度爆發(fā)的基因產(chǎn)權爭議,起因于林媽利執(zhí)行國科會補助的「南島民族的分類與擴散」跨領域研究計劃,今年一月間到花蓮縣豐濱鄉(xiāng)采集廿九名葛瑪蘭族原住民唾液。連同過去兩年采集的巴宰、西拉雅和凱達格蘭等原住民族唾液,進行DNA分析比對,追蹤研究臺灣族群與東南亞國家及亞洲大陸族群的關系。研究團隊表示,采集唾液前,曾與部落長老及頭目溝通,并取得當事人同意。但葛瑪蘭發(fā)展協(xié)會認為,林媽利未完整告知研究目的及接受采檢唾液者應有的權利,也未依《原住民基本法》取得部落會議同意,違反研究倫理。三月間發(fā)函抗議,并向國科會和原住民委員會舉發(fā)。取自新聞陳先生因解便帶血及腹痛而入院檢查,經(jīng)確立診斷為癌癥且多處轉移,且無法再以開刀的方式治療即移除病灶。他的兒子經(jīng)網(wǎng)絡搜尋了解現(xiàn)階段的藥物對于父親的疾病已經(jīng)沒有空間且效果不佳。但經(jīng)打聽后得知有間醫(yī)學中心和藥廠合作,正在針對該類型癌癥進行新療法的研究,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tài)找到主持該研究醫(yī)生的門診,向其表達參加意愿。該醫(yī)生告知此研究須住院接受注射,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副作用,但可以實時藥物處理。此項治療費用由研究單位負擔,且醫(yī)生及其父親都不知道會被分配到實驗組或對照組,醫(yī)生亦告知對照組使用的藥物為現(xiàn)臨床常用來該類癌癥的藥物且效果有限。陳先生父子為了征詢其他人的意見前來詢問···
修選自:臨床倫理病案討論倫理之前WHO?WHY?HOW?先問...對誰有幫助?照顧的是誰?滿足誰的需要?為誰而做?為何而做?是否非這樣不可?怎么做最好?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倫里最受矚目其中最被關切的議題是:個人在研究中成為受試者而不受到傷害原因:受試者與研究者的關系中,研究者較居于權力地位,例如:師-生、治療者-當事人、成人-兒童、治療者-犯人…,受試者依研究者的執(zhí)行而暴露于勾起不適感覺的刺激或顯露情緒…而這些有可能造成長期或短期的心理影響,甚至是創(chuàng)傷。因牽涉到當事人的福祉,故更需要重視并予注意。ex:納粹集中營、日本侵華、美國梅毒患者為觀察發(fā)病病征而未治療、未測是人的抵抗力而對衰弱的慢性病人注入癌細胞懸浮液…等人體試驗
「冒險/效益的比率是在從事或使用科學的每一階段中無法避免的方程式?!?/p>
BySieber
、Stanley治療同盟:治療者與患者---以關心患者福祉科學同盟:實驗者與受試者---目鰾是發(fā)現(xiàn)新知識科學事業(yè)(研究者)與助人專業(yè)領域(治療者)里會面對的兩難與沖突Kidder提出十項可被質疑的研究情形:身處研究中卻未征求同意及被告知強迫參加隱瞞研究的真正本質欺騙參與者引導參與者做削弱自尊的行為侵犯自我決定的權利涉及行為控制與性格改變的研究侵犯隱私權至參與者于控制組而不予受益對參與者不公平對待、不關心與不尊重
進行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的倫理議題
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三.欺騙的倫理問題四.控制組的倫理問題五.保密與隱私權的倫理問題六.研究報告的倫理問題
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
(part1)
牛格正認為涉及諮商研究的相關倫理研究者的能力及當事人是否愿意接受試驗研究者為了研究效果是否可能運用欺騙的技巧對控制組的受試者是否可安撫了事如何運用研究資料而不侵犯當事人隱私權如何提出研究報告
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
(part2)1.研究者在計劃涉及人類受試的研究方案時,考慮用以保護受試者的倫理準則是很必要的。2.過于嚴苛的倫理控制會影響研究的有效性3.Kitchener在倫理辯名模式中提出五個原則:自主、無傷害、受益、公正、忠實,以自主、無傷害、忠實與研究倫理最為相關。4.研究倫理的重點,在尊重當事人得自主權,避免因實施研究而傷害當事人,以及研究者要忠于自己的責任并要對當事人信守承諾(王智弘,1994b)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
(part3)Schmidt和Meara在『以人類為受試之研究的倫理守則』中認為強調的內容包括:研究參與的充分志愿性知后同意保護參與者免于不舒服、傷害和危險最小的冒險在參與研究后對受試者提供解釋維持參與者的保密性研究計劃的設計與實施過程,可藉研究流程的規(guī)劃及必要的審查程序,完善的書面資料的呈現(xiàn)與簽暑,并于專業(yè)機構或委員會監(jiān)督下,以促使研究者善盡職責且力求對當事人福祉的維護。(王智弘,1994b)
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
(part1)
參與研究要求之后同意的作法即指對此參與過程的保護(KeithSpegel&Koocher)知情同意主張之潛在法律及哲學前提「全然的自我決定」的概念何謂之后同意:「受試者在受到解釋并對實驗的過程及其相關的冒險及效益獲致了解之后,同意參與研究?!?/p>
(Stricker,1982,p.413)
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
(part2)
Waltz和Scheuneman闡釋道「同意接受冒險,指的是當事人知覺到此一冒險,并且同意去遭遇它。」征求同意(同意接受冒險…)---為尊重當事人的權益,研究者應告知當事人關研究過程及連帶損益,使它在權衡輕重和利弊之后自由決定是否參與,而諮商師也要把這項權利向當事人說明。征求同意過程中,研究者也承諾去保證受試者的隱私權、安全和退出研究的自由。即當事人的知后同意權的尊重包含研究前的征求同意及研究中的自由退出兩項,以尊重當事人「全然自我決定」的權力。
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
(part3)
受試者是否有決定能力來決定參與研究:智能不足、認知能力減弱的老年人和兒童...學者看法并未一致Ransey:兒童不應被用于任何研究中以為受試者,除非參與其中,兒童能直接受益。Powell:過于極端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
(part4)知后同意重要性:可保護人們的自主權可減少有害研究的可能性可保證只有在受試者志愿同意的情況下,才會暴露在危險中可減少對人類研究持敵對公開反應的可能性受試者知情同意的相關事項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2.研究的進行方式3.研究可能帶來的益處及傷害4.確認受試者參加研究出于自愿5.受試者是否對研究存有過度期待6.受試者資料的保密7.告知利益沖突8.告知與征求同意的時機
出自:臨床倫理病案討論
三.欺騙的倫理問題
(part1)
欺騙:導致一個人去相信不真實的事物欺騙和知后同意息息相關有意的欺騙:「隱瞞訊息以便獲得可能會拒絕之參加者的參與,在實驗室的研究中使用欺騙的指示,共謀的操弄,在實務機構中運用隱瞞和預謀的操弄。」
不論是有意或無意,隱瞞或是誤報信息,都是屬于欺騙的行為。
三.欺騙的倫理問題
(part2)
研究中使用欺騙的基本假設是,認為隱藏實驗的真正本質是有需要的,如此方可使受試者的行為若常,或能依實驗者之指示而行。
(Shaughnessy&Zechmeister,1990)Schmidt和Meara提及,1981美國心理學會倫理守則修訂時即有過爭異:多數(shù)人認為:欺騙一般而言應加以避免,但若欺騙被宣告不合倫理,則許多研究將無法完成。但從研究利益的觀點的欺騙是否正當?是否有不用欺騙的研究途徑可供選擇?參與者是否被燼早提供解釋?…更應對研究者之特別責任須加以強調。故在相當?shù)南葲Q條件與必要行下研究中使用欺騙非全然不可行。
三.欺騙的倫理問題
(part3)1981美國心理學慧倫理守則修訂時爭異:反對『欺騙為不可避免』者認為:1.欺騙侵犯了個人志愿決定參與的權力2.濫用了實驗者和受試者之間的基本人際關系3.助長了把欺騙當作是社會的價值與做法4.對規(guī)范的發(fā)展提供一可質疑的基礎5.是與我們做為教師或科學家的專業(yè)角色相反6.最后導致對此一專業(yè)和對心理科學喪失信任
三.欺騙的倫理問題
(part4)
在相當?shù)臈l件下欺騙、隱匿非全然不可行,事后應項研究對象作適當?shù)恼f明:研究必須使用欺騙、隱匿程序,研究者應在能夠告知真相時,盡快將研究的真實目的告知受試者?!辜偃粞芯空邲Q定使用欺騙的程序,腹家的責任和安全防護則有必要,以保護受試者的福祉與尊嚴,研究者必須小心的評量對受試者潛在的后果與冒險。(Heppneretal.,1992)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師不可用隱瞞或欺騙的方法對待研究對象,除非這種方法對預期的研究結果有必要,且無其他方法可以代替,但事后應項研究對象作適當?shù)恼f明?!埂附忉屗鸭馁Y料:完成資料搜集后,諮商師應項研究對’向澄清研究的性質及資料的運用,不得延遲或隱瞞,以免引發(fā)誤解?!谷?欺騙的倫理問題
(part5)在相當?shù)臈l件下欺騙、隱匿非全然不可行,事后應項研究對象作適當?shù)恼f明:「解釋研究結果:研究完成后,諮商師應項研究對象解釋研究的結果,并應抱持客觀、正確及公正的態(tài)度,避免誤導?!埂讣m正錯誤:發(fā)現(xiàn)研究結果有誤或對當事人不利時,諮商師應立即查察、糾正或消除不利現(xiàn)象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并應把實情告之研究對象」臺灣心理學會:「研究過程中,必須包含隱匿部分程序的目的時,研究者應在研究前:(1)評估該研究的科學、教育、或應用價值,是否大到值得以「隱匿」的方式取得研究資料(2)思考是否可以用不需隱匿的其他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如果研究必須使用隱匿程序,研究者應在能夠告知真相時,盡快將研究的真實目的告知受試者?!谷?欺騙的倫理問題
(part6)對先欺騙后安撫不贊同者:受試者發(fā)現(xiàn)曾被欺騙后會困窘或憤怒,或不相信此一詢答過程。不贊成者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能源技術研發(fā)合作合同
- 醫(yī)療器械代理注冊合同書
- 正式借款合同
- 城市綠化項目實施與驗收合同
- 節(jié)電小貼士(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第21課《莊子二則-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
- 社區(qū)團購倉儲租賃協(xié)議
- 第5課計算機的資源管理 教學設計
- 律師事務所勞動仲裁合同8篇
- 無產(chǎn)權房屋買賣合同范本5篇
- 中建(輪扣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 小區(qū)燃氣安全宣傳新聞稿
- WORD一級上機題答案
- 合唱社團第二學期活動記錄
- 264省道淮安段(原淮安楚州施河至漣水五港公路)環(huán)評報告
- (完整版)書籍裝幀設計
- 第九章古典文獻的檢索
- 初中物理實驗全集-ppt
- 創(chuàng)新收益占有文獻綜述
- 急性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 GB/T 20169-2006離子型稀土礦混合稀土氧化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