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君子小人之辨、俠客豫讓(解析版)_第1頁
02-君子小人之辨、俠客豫讓(解析版)_第2頁
02-君子小人之辨、俠客豫讓(解析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君子小人之辨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三家分晉》,標題系編者所加)【導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說的是君子與小人的兩種生活狀態(tài)。其實,君子與小人不只是生活狀態(tài)不同,他們對國家和家庭所帶來的影響也截然不同。司馬光在《資治通鑒》的第一卷中,站在政治家、歷史學家的高度,直接發(fā)表議論,不僅對“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作出了定義,而且還準確地分析了君子小人對國家、家庭的影響。這一議論,影響深遠,發(fā)人深省。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人”謂:稱為B.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茍:如果C.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嚴:尊敬D.以至于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特:特別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吾孰與徐公美B.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徐公何能及君也C.自古昔以來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D.才有馀而德不足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B.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C.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D.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2)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敬鸢浮?.D2.D3.B4.(1)持有才干作善事,能處處行善;而憑借才干作惡,就無惡不作了。(2)對喜愛的人容易寵信專任,對尊敬的人容易疏遠,所以察選人才者經(jīng)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記了考察他的品德。【解析】1.選D項。“特”,在這里是“只”“僅”“獨”的意思。2.選D項。兩個“而”都是表轉(zhuǎn)折的連詞,可譯為“但是”“卻”。A項,前者用作動詞,可譯為“委任”;后者與“孰”組合,表比較與選擇,可譯為“跟……比較,哪一個……”B項,前者用作疑問代詞,與“則”組合,可譯為“為什么”。C項,前者用作助詞,表示時間;后者用作連詞,表修飾,可譯為“而”或不譯。3.選B項??捎门懦ù_定答案:“不善”是“為”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可排除AC兩項;“乳狗”是“搏人”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可排除AD兩項;“遂”在這里是“成就”“順利地做到”的意思,是“其奸”的謂語,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可排除CD兩項。4.注意“蔽于才”“遺于德”等翻譯?!緟⒖甲g文】所以德才兼?zhèn)浞Q之為“圣人”;無德無才稱之為“愚人”;德勝過才稱之為“君子”;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挑選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與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來作惡。持有才干作善事,能處處行善;而憑借才干作惡,就無惡不作了。愚人盡管想作惡,因為智慧不濟,氣力不勝任,好像小狗撲人,人還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夠的陰謀詭計來發(fā)揮邪惡,又有足夠的力量來逞兇施暴,就如惡虎生翼,他的危害難道不大嗎!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愛;對喜愛的人容易寵信專任,對尊敬的人容易疏遠,所以察選人才者經(jīng)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記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國家的亂臣奸佞,家族的敗家浪子,因為才有余而德不足,導致家國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瑤呢!4.俠客豫讓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智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仇,乃詐為刑人,挾匕首,入襄子宮中涂廁。襄子如廁心動,索之,獲豫讓。左右欲殺之,襄子曰:“智伯死無后,而此人欲為報仇,真義士也!吾謹避之耳?!蹦松嶂?。豫讓又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行乞于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豫讓曰:“不可。既已委質(zhì)為臣,而又求殺之,是二心也。凡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毕遄映鲈プ尫跇蛳孪遄又翗蝰R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三家分晉》,標題系編者所加)【導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痹プ屜群蠼o范氏、中行氏擔任家臣,范氏、中行氏都把他當一般人看待;他給智伯做家臣,智伯則把他當作國士看待。于是豫讓就用像對待國士那樣來報答智伯;智伯被殺后,他就歷經(jīng)艱辛為智伯報仇。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襄子如廁心動如:像,如同B.智伯死無后后:后人,后代C.乃舍之舍:釋放D.顧不易邪顧:反而,難道2.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乃詐為刑人就假裝是受過刑的罪人B.吞炭為啞吞吃火炭把自己裝扮成啞巴C.必得近幸一定會得到他親近寵愛的人D.何乃自苦如此為什么要讓自己苦到這種地步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襄子出豫讓/伏于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B.襄子出豫讓/伏于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C.襄子出/豫讓伏于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D.襄子出/豫讓伏于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已委質(zhì)為臣,而又求殺之,是二心也。(2)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敬鸢浮?.A2.C3.D4.(1)既已獻身做趙氏的臣,又要謀求刺殺趙無恤,這是胸懷二心。(2)然而我做這些的原因,是打算用這些做法使天下后世做人臣子而懷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窘馕觥?.選A項?!叭纭痹谶@里是“到……去”的意思。2.選C項。“必得近幸”,是“一定會得到他的親近寵愛”的意思。“近幸”在這里是形容詞,沒有活用為名詞。3.選D項?!霸プ尅笔恰胺摲钡闹髡Z,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可排除AB兩項;“橋”是“下”的定語,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可排除BC兩項;“得(抓到)”是“豫讓”的謂語,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可排除AC兩項。4.注意“委質(zhì)”的翻譯,“愧”的使用用法。【參考譯文】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趙襄子把智伯的頭顱骨涂上漆,作為飲酒器具。智伯的家臣豫讓想為智伯報仇,就假裝是受過刑的罪人,懷藏匕首,混進趙襄子的宮室中修整廁所。趙襄子去廁所時,忽然感到心動不安,搜索廁所,抓到了豫讓。趙襄子身邊的人想要殺死他,襄子說:“智伯死了,沒有后人,而這個人想要為他報仇,真是一個義士。我小心躲避他就是了?!庇谑轻尫帕嗽プ?。豫讓又用漆涂身把自己裝扮成生癩瘡的病人,吞吃火炭把自己裝扮成啞巴,在街市上乞討,他的妻子見了都認不出來。路上遇到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認出了他,為他落淚說:“憑著你的才干,做趙無恤的臣子去侍奉他,一定會得到他的親近寵愛。你到那時候再做你想做的事,難道不是很容易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