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1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2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3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4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自預習試一試自預習試一試一、判斷(1)巖石圈包括地殼和地幔上部兩部分。()(2)地殼和上地幔是由巖石組成的,稱為巖石圈。()(3)地殼是巖漿的發(fā)源地。()(4)依據(jù)性質,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5)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同屬地球的外部圈層。()二、思考(1)地球內部圈層包括?(2)地球外部圈層包括?答案自查答案自查一、判斷(1)×(2)×(3)×(4)√(5)×二、思考(1)地殼地幔地核(2)大氣圈水圈生物圈課后培優(yōu)練課后培優(yōu)練級練培優(yōu)第一階——基礎知識對點練知識點一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1.(2021·廣西·來賓高級中學高一階段練習)一天,喜羊羊來到泰山。它突發(fā)奇想,從泰山“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側去看看,如果它始終保持直線前進并穿越地心。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殼一地幔一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古登堡界面B.地殼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C.地殼—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D.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殼【答案】C【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球內圈層從地球表層到地心劃分地殼、地幔、地核,其中地殼與地幔之間的分界面為莫霍界面,地幔與地核之間的分界面為古登堡界面。喜羊羊遁地保持直線前進并穿越地心,依次穿越的是地殼—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C正確,ABD錯誤。故選C。2.(2021·黑龍江·雞西市第二中學校高二期中)火山噴發(fā)的巖漿最可能來自地球內部的(

)A.地殼 B.巖石圈 C.地幔 D.地核【答案】C【詳解】軟流層一般被認為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因此火山噴發(fā)的巖漿最可能來自地球內部的地幔,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3.(2023·全國·高一課時練習)讀某圈層結構示意圖,圖中①、②和③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①巖石圈、②地幔、③地核 B.①巖石圈、②上地幔頂部、③地殼C.①巖石圈、②地幔、③地殼 D.①地球內部圈層、②地幔、③軟流層【答案】D【詳解】讀圈層結構示意圖可知三個圈層之間的關系——①圈層包含②圈層,②圈層包含③圈層。巖石圈與地幔交錯,不是包含關系,A錯;地幔與地殼、地核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C錯;巖石圈包含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但上地幔頂部與地殼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B錯;地球內部圈層包含地幔,地幔包含上地幔的軟流層,D正確。故選D。知識點二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2021·浙江省諸暨市第二高級中學高一期中)下圖為地球圈層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球圈層依次是(

)A.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巖石圈 B.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C.生物圈、大氣圈、水圈、巖石圈 D.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水圈5.③圈層的特點是(

)A.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組成 B.連續(xù)不規(guī)則圈層C.由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組成 D.由氣體和懸浮物質組成【答案】4.C5.B【解析】4.從地球圈層間物質交換示意圖可以看出③能為①提供水源,③能提供水源應為水圈;②對④產(chǎn)生降水過程,②能產(chǎn)生降水應為大氣圈;①對②提供氧氣,①能產(chǎn)生氧氣應為生物圈。故①、②、③應為生物圈、大氣圈、水圈,可推斷④應為巖石圈,C選項正確,A、B、D錯誤。故選C。5.圖中③圈層應為水圈,水圈是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B選項正確。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所組成的是巖石圈,并非水圈,A選項錯誤。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為生物圈,并非水圈,C選項錯誤。由氣體和懸浮物質所組成的應為大氣圈,并非水圈,D選項錯誤。故選B。6.(2021·甘肅·慶陽第六中學高一階段練習)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關于圖中各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E、F合為巖石圈;B.各圈層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形成自然環(huán)境;C.地球內部圈層由E、F、G三部分組成,其中G為地核;D.地球外部圈層由A、B、C三部分組成,其中C為生物圈;【答案】B【詳解】據(jù)圖可知,A為大氣圈,B為生物圈,C為水圈,D為地殼,E為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F(xiàn)為地幔,G為地核。D、E合為巖石圈,地球外部圈層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組成,內部圈層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巖石圈由軟流層以上D、E部分組成,故A錯誤;地球內部圈層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組成,E只是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其中G為地核,故C錯誤;地球外部圈層由A、B、C三部分組成,其中C為水圈,故D錯誤;地球各國層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形成自然環(huán)境,故B正確。故答案選B。培優(yōu)第二階——核心知識重點練(2021·黑龍江·雞西市第二中學校高二期中)圖甲為“地球內部圈層的部分示意圖”,圖乙為“某地地震波速度隨深度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若圖甲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組成c,則圖中a、b、c可分別表示的概念是(

)A.外核、內核、地核 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上地幔的頂部、地殼、巖石圈 D.地幔、地核、地殼2.圖乙中該地莫霍面大約位于地面以下(

)A.5千米 B.17千米 C.20千米 D.35千米【答案】1.C2.A【解析】1.巖石圈包括整個地殼以及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的部分,故b表示地殼,a表示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的部分,c表示巖石圈,C正確。外核和內核分層存在,二者屬于地核,不屬于其他圈層,A錯誤。上下地幔分層存在,屬于地幔,不屬于其他圈層部分,B錯誤。地殼、地幔和地核三者不存在包含關系,D錯誤。故選C。2.由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地震波在經(jīng)過莫霍面時波速會發(fā)生改變,圖中顯示,在地表以下5千米處波速發(fā)生明顯變化。因此圖乙中莫霍面大約位于地面以下5千米,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21·吉林·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校高一期中)下圖示意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內部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

)A.A表示巖石圈 B.B表示地幔 C.C表示內核 D.n表示縱波4.圖中b表示(

)①莫霍界面②古登堡界面③地殼與上地幔交界④下地幔與地核交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關于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莫霍界面,橫波與縱波速度都變慢B.古登堡界面是內核與外核的分界面C.地幔的底部有軟流層,一般認為這里是巖漿的發(fā)源地D.古登堡界面與莫霍界面是地震波波速突然發(fā)生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xù)面【答案】3.B4.D5.D【解析】3.A為地殼,A錯誤;B表示地幔,位于地殼和地核之間,B正確;C是地核,C錯誤;n是橫波,D錯誤。故選B。4.b位于下地幔,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線,③錯誤,④正確。分界線為古登堡界面,①錯誤,②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5.由圖可知,莫霍界面,橫波與縱波速度都變快,A錯誤。古登堡界面是地核與下地幔的分界面,B錯誤。地幔的上部有軟流層,一般認為這里是巖漿的發(fā)源地,C錯誤。古登堡界面與莫霍界面是地震波波速突然發(fā)生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xù)面,在地表以下平均17千米處,存在的不連續(xù)面叫莫霍面;在地下2900千米處,存在的不連續(xù)面叫古登堡面,D正確。故選D。(2021·海南·三亞市崖州區(qū)崖城中學高一期中)讀地球外部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關于圖中各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為大氣圈,使地球上溫度變化和緩 B.四個圈層沒有聯(lián)系C.③為水圈就是指地表水 D.②為生物圈,和水圈范圍一致7.有關④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包括地殼和地幔 B.巖層越向下越新C.位于軟流層以上 D.沒有生命存在【答案】6.A7.C【解析】6.根據(jù)圖中各序號的位置判斷,①、②、③、④分別表示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巖石圈。大氣圈(①)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從而使地球上溫度變化和緩,A正確;四個圈層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一個整體,B錯誤;水圈(③)包括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陸地水還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C錯誤;生物圈(②)包括水圈的全部、大氣圈的下部和巖石圈的上部,D錯誤。7.根據(jù)圖中④的位置判斷,④圈層為巖石圈。巖石圈包括地殼和軟流層之上的上地幔頂部,A錯誤;巖石圈的巖層往往越向下越老,B錯誤;巖石圈位于軟流層以上,C正確;巖石圈上部為生物圈的一部分,因此巖石圈有生命存在,D錯誤。故選C。(2021·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中學高一階段練習)若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有一集想設計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側去看看。喜羊羊從家中鉆入地下始終保持直線前進并穿越地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8.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殼—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殼—古登堡界面—地?!艚缑妗睾薈.地?!艚缑妗睾恕诺潜そ缑妗貧?D.地殼—莫霍界面—地?!诺潜そ缑妗睾?.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jù)是(

)A.地球內部組成物質的變化 B.地球內部溫度的變化C.地球內部壓力的變化 D.地震波速度的變化【答案】8.D9.D【解析】8.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由表及里為地殼、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故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地殼—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一地核,D正確,ABC錯誤。故選D。9.現(xiàn)在人們無法觀測到地球內部的組成物質、溫度和壓力,只能通過研究地震波速度的變化,去推測地球內部狀況,用來劃分地球內部圈層,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21·湖北·宜城市第三高級中學高一期中)據(jù)新華社電: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動加劇,應密切關注。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0.此火山口噴出的大量巖漿可能來源于(

)A.巖石圈 B.上地幔 C.地核 D.下地幔11.地面發(fā)生震動時,日本附近海域上人們的感受是(

)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只有上下顛簸C.只有左右搖晃 D.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12.若在地震發(fā)生地地下3千米處有大型油氣田分布,則該次地震產(chǎn)生的橫波(

)A.速度保持不變 B.速度逐漸變小C.速度逐漸增大 D.遇到油氣層會消失【答案】10.B11.B12.D【解析】10.結合地球的內部圈層相關知識可知,火山噴發(fā)的巖漿來源于地球內部上地幔的軟流層,故選B,ACD錯誤。11.地震發(fā)生時,會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其中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故在海域上的人們感受不到橫波,只能感受到縱波,縱波使得海域上的人們感受到的是上下顛簸,B正確,ACD均錯誤。1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縱波可以在固液氣三態(tài)介質中傳播,但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故當?shù)卣鸩▊鬟f到油氣田時,由于油氣層屬于液態(tài)和氣態(tài),橫波不能通過,故D正確,ABC錯誤。13.(2021·內蒙古集寧新世紀中學高一期中)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人類對地球內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____。(2)寫出數(shù)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D____界面;F____界面;B曲線代表____;A曲線代表____。(3)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G____;C____?!敬鸢浮浚?)地震波(2)

莫霍

古登堡

縱波

橫波(3)

外核

地殼【分析】(1)人們根據(jù)地震波的傳播特性,研究地球內部圈層的分布和特點。(2)莫霍界面是地球內部結構中地殼與地幔的分界線。界面上下的物質構成和物理性質不同,對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影響。古登堡界面,又名古騰堡界面。根據(jù)地震波波速變化而劃分,是地幔與地核的分界面。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縱波三態(tài)都可以傳播,古登堡界面以下為地核中的外核,外核主要呈液體狀態(tài),橫波無法通過會消失。(3)G是地核,并且在地核的外層,屬于外核。C位于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屬于地殼。培優(yōu)第三階——高考真題實戰(zhàn)練(2019·海南·高考真題)2019年2月19日,我國在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完成某鉆井鉆探,鉆井深8588米,創(chuàng)亞洲陸上鉆井最深紀錄。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該鉆井(

)A.未穿透地殼 B.深達莫霍面C.已穿透巖石圈 D.即將穿透地幔2.該鉆井深達8500多米表明當?shù)負碛猩詈竦模?/p>

)A.侵入巖 B.噴出巖 C.變質巖 D.沉積巖【答案】1.A2.D【分析】1.地球的內部結構分層中,莫霍面以上為地殼,莫霍面往下到古登堡面之間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為地核。大陸上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33千米,“鉆井深8588米”,可見未穿透地殼,也未達莫霍面,故A正確,B錯誤。巖石圈的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鉆井既然未穿透地殼,當然更不會穿透巖石圈,也不會即將穿透地幔,故CD錯誤。2.油氣資源多儲藏在沉積巖中,油氣鉆井深達8500米,說明當?shù)負碛猩詈竦某练e巖,正確答案為D,ABC錯誤。(2022·廣東·二模)積云由空氣上升冷卻凝結形成,輪廓分明。下圖示意韓國西南部冬季風影響下不同地點積云比例的變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海岸附近積云的比例相對較大,主要因為(

)A.大氣層較穩(wěn)定 B.海風風速較大 C.陸地表面寒冷 D.海洋表面溫暖4.該剖面陸地上積云比例的變化主要取決于(

)A.距海遠近 B.地形地勢 C.水汽含量 D.近地面氣溫【答案】3.D4.B【解析】3.從積云形成的動力因素來看,積云形成是對流上升冷卻導致的,大氣不穩(wěn)定,并不是海風將積云從海洋吹向陸地的,A、B錯誤。近地面溫度高,空氣易出現(xiàn)對流運動,冬季海洋和陸地相比,海洋表面溫暖,陸地表面寒冷,海洋處更易形成積云,海岸附近積云的比例相對較大,C錯誤,D正確。故選D。4.積云主要是由空氣對流上升冷卻使水汽發(fā)生凝結而形成的,所以積云形成取決于水汽含量和熱力性質。從水汽含量來看,海洋要多于陸地,沿海要多于內陸,故距海遠近主要對比陸地和海洋積云比例,A錯誤。同在陸地,由海洋向內陸地區(qū)走,水汽含量減少,近地面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積云比例會下降,但圖示中往內陸走積云比例在上升,C、D錯誤。此時,唯一與積云變化大致相當?shù)氖顷懙睾0卧谏仙试撈拭骊懙厣戏e云比例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地形地勢,B正確。故選B。(2020·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高級中學一模)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5.圖中數(shù)碼所代表的地球圈層正確的有(

)A.①為地殼 B.②為巖石圈 C.③為軟流層 D.④為下地幔6.下列有關地球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有(

)A.①圈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B.②圈層的厚度陸地較海洋大C.③圈層橫波不能穿過 D.④圈層的物質狀態(tài)為固體【答案】5.C6.B【解析】5.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①為地球大氣的平流層,A錯誤;②為地殼,B錯誤;③為上地幔上部的軟流層,C正確;④為外核,D錯誤,所以選C。6.①圈層為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增加,A錯誤;②圈層為地殼,厚度陸地較海洋大,B正確;③圈層為地幔,橫波能穿過,C錯誤;④圈層為外核,橫波不能通過,物質狀態(tài)可能為液態(tài),D錯誤,所以選B。(2018·湖南·寧鄉(xiāng)市教育研究中心模擬預測)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線圖,完成下面小題。7.圖示地區(qū)的地殼厚度(

)A.由西向東逐漸增大 B.由北向南逐漸增大 C.由東向西逐漸增大 D.由南向北逐漸增大8.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