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圖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中圖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中圖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中圖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中圖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中圖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94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貝貝計劃去歐洲旅游,下列安排中,你認為他不能如愿以償的是()A.到法國品嘗慕尼黑的啤酒B.到挪威游覽峽灣,觀看午夜太陽C.到意大利游水域威尼斯D.到奧地利維也納欣賞音樂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緩的地方等高線()A.彼此重疊B.相對稀疏C.相對密集D.相互交錯3、藏羚羊、雪豹屬于下列哪個地區(qū)的珍稀動物()A.西北地區(qū)B.北方地區(qū)C.南方地區(qū)D.青藏地區(qū)4、有關我國南、北方居民生活方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南方以大米為主食,北方以面食為主B.北方農村建房多土坯墻,南方多用磚瓦、竹木C.南方民居屋頂的坡度比北方的小D.我國傳統(tǒng)的交通特色是“南船北馬”5、下列關于天氣的描述,正確的是()A.溫和濕潤B.細雨綿綿C.寒冷干燥D.冬冷夏熱6、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兩地相對高度是()A.8444米B.9244米C.8999米D.-9244米7、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比例是()A.四分之一是海洋,四分之三是陸地B.71%是海洋,29%是陸地C.三分之二是陸地,三分之一是海洋D.海洋和陸地各占二分之一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公轉至B位置時北半球的節(jié)氣是夏季和冬季B.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C.由圖可看出地球在公轉時,地軸傾斜著,而且它向空間指向北斗星D.由于地球的公轉在溫帶形成了明顯四季變化9、下列有關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有()A.南方多,北方少B.南方少,北方多C.冬春多,夏秋少D.時空分布不均10、下列世界之最搭配錯誤的是()A.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B.安第斯山脈--一世界上最長的山脈C.東歐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D.塔里木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11、小明正在觀察地球儀,他在哪里可以找到我國的位置()A.北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東半球12、亞洲人口稠密區(qū)主要分布在()A.東部B.南部C.西部D.北部13、下列關于亞洲世界之最的敘述中,你認為正確的是()A.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B.亞洲東部、南部的季風最強盛、最典型C.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D.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4、讀“我國南方某地等高線(米)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____(在ABC中選擇)米.圖中的等高距為____米(在DEF中選擇).

A.550B.650C.500D.100E.150F.200

(2)圖中甲、乙兩山頂的相對高度為____米(在ABC中選擇),山頂甲在山頂乙的____方向(在DEF中選擇).

A.125B.121C.126D.西南E.西北F.東南。

(3)圖中序號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A.山谷B.山脊C.鞍部D.山峰E.陡崖.15、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圖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圖”(部分);完成下列問題.

(1)由圖中等溫線的變化可推測,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____

(2)圖中A地的氣溫在____℃以上,B點的氣溫在____℃以下.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____

(4)圖中B地的氣溫比周圍同緯度地區(qū)低1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該地____,聯(lián)系一下世界地形圖,該地主要地形區(qū)為____.

(5)圖中C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____月,D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____月.

(6)E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

(7)世界的年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____洲.

(8)南半球等溫線平直的原因是____.16、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題。

材料一:2015年6月1日;因受局地突發(fā)性強對流災害天氣影響,在湖北省監(jiān)利縣長江河段,刮起風力達12級的龍卷風,導致載客456人的“東方之星”客輪翻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此事故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于6月2日親臨現(xiàn)場坐陣指揮搜救工作.

材料二:長江流域示意圖(圖1)和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圖(圖2)

(1)寫出“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故所在省區(qū)湖北省的簡稱____.我國最大水利樞紐____,通過調小泄洪量,為搜救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從長江流域示意圖看,監(jiān)利縣位于長江的____河段(“上游”或“中游”或“下游”).

(2)讀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圖,A____地區(qū)最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干旱”.C地區(qū)最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____.B、D兩地區(qū)的地理分界線是____山脈、____河一線.B、D兩地區(qū)河流有結冰現(xiàn)象的是____.D地區(qū)耕地類型以____為主;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3)____工程把A區(qū)塔里木盆地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我國的中部和東部地區(qū),請你說出這一工程的實施對西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好處____.17、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差異很大;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也很大,如圖是中國地理區(qū)域資料組合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秦嶺-淮河的是____.

(2)根據南北方水土分配柱狀圖,歸納我國水資源總量在南北方地區(qū)的分配差異____,針對水資源不足的狀況,請?zhí)岢龈纳迫彼疇顩r的一項措施____.

(3)根據圖中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判斷,圖中①-④的傳統(tǒng)居民與這種氣候相適應的是____.

(4)青藏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保護比開發(fā)更重要.以下屬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重要保護內容的是____.

①高原濕地和水源涵養(yǎng)地②野生動物的多樣性。

③藏族傳統(tǒng)文化④有特色的平頂碉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讀如圖(我國地理分界線圖),完成下列各題。(1)A線是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分界線,由此可以判斷出我國的氣候特征之一是________氣候顯著。(2)B表示我國地勢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分界線,我國地勢的特征是________,呈階梯狀分布。(3)C是我國人口密度的分界線,我國人口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4)D是秦嶺—淮河一線,它與我國1月℃等溫線和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經過的地方大致相同。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2題,共12分)19、劃分南、北方區(qū)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線.____(判斷對錯)20、被譽為祖國“東方明珠”的是我國的上海市.____.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3題,共30分)21、我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它分布在黃海.____(判斷對錯)22、受地形影響,通常山地____坡降水多,____坡降水少.23、學以致用。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為現(xiàn)代生活的時尚.某中學地理社團在暑期進行了環(huán)球網上模擬旅游.下圖是他們確定的旅游線路,請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此次模擬旅游從濟南出發(fā),先后經過了亞洲、A____洋、B____運河、C____洋;

D____洲、E____運河、F____洋;最后回到濟南.

(2)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釋下列現(xiàn)象的原因.

現(xiàn)象1: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巖石中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的化石.____

現(xiàn)象2:現(xiàn)代測量表明地中海的面積在不斷縮?。甠___

(3)判斷對錯:根據圖中信息及所學知識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①模擬旅游路線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____

②甲半島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語交流,大多信仰伊斯蘭教.____

③D大洲的國家絕大多數是發(fā)展中國家,他們與中國之間的合作為“南北對話”.____.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8分)24、讀中國地理區(qū)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6分)(1)在相應橫線上填寫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區(qū)域名稱:A地區(qū)C地區(qū)(2)秦嶺—(河流)一線為B、D兩個區(qū)域分界線,以水田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區(qū)(填字母)。(3)填表比較B和D兩區(qū)域的人文差異。(選擇合適內容的序號填在下表空格中,每個空格只能填一個序號,每個序號只能填一次。)①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②一年二熟至三熟③陸路運輸為主④水運。B區(qū)域D區(qū)域耕作制度傳統(tǒng)運輸方式25、讀非洲圖,回答下列問題.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______線之間;處于地球五帶中的______帶,是______(人種)的故鄉(xiāng).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以______為軸;呈______(南北;東西)對稱.

(3)右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候類型名稱:B______氣候;C______氣候.(4)非洲赤道附近東西部地區(qū)氣候類型不同,其形成原因是東部為東非高原,地勢______,氣溫較低,影響因素是______(緯度、海陸、地形)。(5)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是著名的“赤道雪峰”,導致山頂積雪的原因是()A.海陸因素B.緯度因素C.人為因素D.地形因素26、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部分)”,回答問題。(1)由圖中等溫線的變化可推測,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________,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緯度因素)是________。(2)圖中A地的年平均氣溫在________℃以上,B地的年平均氣溫在________℃以下。(3)圖中B地的氣溫比周圍同緯度地區(qū)低1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該地________,聯(lián)系世界地形圖,該地主要地形區(qū)為________。(4)圖中C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________月,D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________月。(5)E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27、讀西亞地區(qū)圖,完成下列要求。(1)圖中A是________運河,C是________灣。(2)本區(qū)具有世界意義的礦產資源是________。(3)圖中B半島上沒有河流,其原因是________。(4)圖中D地的氣候類型與甲、乙兩圖中的________圖所表示的氣候類型相符;其氣候特點是________。(5)試從地理位置、資源、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西亞長期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qū)的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A【分析】【分析】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峽灣、瑞士冰雪皚皚的山峰、西班牙陽光燦爛的海灘、法國景色如畫的田園、風光旖旎;千年古都羅馬、音樂之都維也納、藝術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莊嚴的教堂、為數眾多的博物館,風格各異;西班牙的斗牛場、意大利的狂歡日以及慕尼黑的啤酒節(jié).【解析】【解答】解:16世紀初;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的經濟;文化得到了很快的發(fā)展,開始成為歐洲重要的釀酒中心和文化都會.到18世紀初,飲用啤酒成為慕尼黑人的重要文化活動,啤酒節(jié)也應運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隨著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之都”慕尼黑的名字傳遍了世界.

故選:A.2、B【分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解析】【解答】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根據題意.

故選:B.3、D【分析】【分析】青藏地區(qū)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fā)源在這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擁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驢等.【解析】【解答】解:青藏地區(qū)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本區(qū)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fā)源在這里.本區(qū)擁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驢等.保護本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防止和控制生態(tài)破壞、草場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故選:D.4、C【分析】【分析】南方地區(qū)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以大米為主食,南方地區(qū)由于降水多,房屋屋頂坡度較大,北方坡度小,南方地區(qū)由于夏季氣溫高,夏天習慣睡竹床和涼席,南方地區(qū)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和陸運和水運,其交通運輸工具以車船為主,北方以交通工具傳統(tǒng)以馬車為主.【解析】【解答】解:南方地區(qū)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以大米為主食,北方以面食為主,南方地區(qū)由于降水多,房屋屋頂坡度較大,南方地區(qū)由于夏季氣溫高,夏天習慣睡竹床和涼席,南方地區(qū)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和陸運和水運,其交通運輸工具以車船為主,選項AB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5、B【分析】【分析】天氣是某地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變化,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穩(wěn)定性.【解析】【解答】解:溫和濕潤;寒冷干燥、冬冷夏熱描述的都是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穩(wěn)定性,屬于氣候,細雨綿綿屬于天氣.

故選:B.6、B【分析】【分析】地球表面某一地點到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高度,而某一地點到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二者的相對高度.【解析】【解答】解: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二者的相對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8米減去-400米,就等于9248米,其算式是:8844-(-400)=9244(米).

故選:B.7、B【分析】本題考查地球表面的海陸面積比例。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故選B。【解析】【答案】B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8、AD【分析】【分析】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qū)有極夜現(xiàn)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qū)有極晝現(xiàn)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解析】【解答】解:地球公轉至A;B位置時北半球的節(jié)氣是夏季和冬季;故A正確;

A是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故B錯誤;

地球在公轉時;地軸傾斜著,而且它向空間指向北極星附近,故C錯誤;

由于地球的公轉在溫帶形成了明顯四季變化;故D正確.

故選:AD.9、AD【分析】【分析】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響,時空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解析】【解答】解: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響;時空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故選項AD符合題意.

故選:AD.10、CD【分析】【分析】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解析】【解答】解: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故選項CD符合題意.

故選:CD.11、AD【分析】【分析】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遥窘馕觥俊窘獯稹拷猓何覈鴱臇|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

故選:AD.12、AB【分析】解: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qū);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人口最為集中.按地理方位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6個地區(qū),其中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qū)是亞洲的東部、南部,即東亞、南亞和東南亞.根據題意.

故選:AB.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總人口達43億(2008年);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3%.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本題考查亞洲人口的分布,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解析】【答案】AB13、BD【分析】【分析】亞,洲東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風的影響,當夏季風勢力強的年份,它從南向北推進的速度很快,出現(xiàn)北澇南旱的局面,相反則出現(xiàn)北旱南澇的局面.亞洲東部主要受來自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亞洲南部主要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解析】【解答】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大高原是巴西高原,A錯誤;

亞洲的東部和南部由于海陸熱力差異大;其季風氣候最強盛;最典型,B正確;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最大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C錯誤;

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D正確.

故選:BD.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4、略

【分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解析】【解答】解:(1)圖中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米.等高距是指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

(2)圖中甲;乙兩山頂的相對高度為996-875=121米;山頂甲在山頂乙的西南方向;

(3)圖中①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②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是山谷;③處等高線重合,是陡崖.

故答案為:

(1)C;D;

(2)B;D;

(3)B;A;E.15、略

【分析】【分析】世界上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氣溫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南極洲.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解析】【解答】解:讀圖可知;(1)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2)圖中A地的氣溫在30℃以上,B點的氣溫在0℃以下.(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級地區(qū)降水少.(4)圖中B地的氣溫比周圍同緯度地區(qū)低1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該地海拔高,該地主要地形區(qū)為青藏高原.(5)圖中C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7月,D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1月.(6)E地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7)世界的年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非洲.(8)南半球等溫線平直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積大.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2)30;0;(3)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級地區(qū)降水少;(4)海拔高;青藏高原;(5)7;1;(6)熱帶雨林氣候;(7)非;(8)南半球海洋面積大.16、鄂三峽中游西北高寒秦嶺淮河B水田西氣東輸將西部地區(qū)的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帶動了沿線的經濟發(fā)展,改變了東部地區(qū)的能源結構,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分析】【分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qū)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qū)域,即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和青藏地區(qū).【解析】【解答】解:讀圖可知;(1)湖北省的簡稱是鄂,我國最大水利樞紐是三峽,它能調節(jié)長江的泄洪量,為“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故的搜救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從長江流域示意圖看,監(jiān)利縣位于宜昌以下,湖口以上,位于長江的中游河段.

(2)讀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圖;A是西北地區(qū),該地區(qū)深居內陸,距海較遠,降水稀少,最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干旱”.C地區(qū)是青藏地區(qū),這里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低,最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高寒.B是北方地區(qū),D是南方地區(qū),兩地區(qū)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其中B北方地區(qū)冬季氣溫在0°C以下,河流有結冰現(xiàn)象;D南方地區(qū)熱量充足,降水豐沛,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3)西氣東輸工程把A西北地區(qū)塔里木盆地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我國的中部和東部地區(qū);這一工程的實施將西部地區(qū)的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帶動了沿線的經濟發(fā)展,改變了東部地區(qū)的能源結構,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

故答案為:

(1)鄂;三峽;中游;

(2)西北;高寒;秦嶺;淮河;B;水田;

(3)西氣東輸;將西部地區(qū)的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帶動了沿線的經濟發(fā)展,改變了東部地區(qū)的能源結構,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17、C大大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③A【分析】【分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qū)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qū)域,即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和青藏地區(qū).【解析】【解答】解:(1)C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qū)域中;南方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

(2)我國水資源在地區(qū)分布上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具體表現(xiàn)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點.我國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其徑流量卻占全國總徑流量的80%以上;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但不足全國總徑流量的20%.由于我國水資源地區(qū)分布不平衡,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目前規(guī)劃上馬的南水北調工程,將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qū).

(3)根據圖中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形圖;說明這里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全年降水少,干旱成為西北地區(qū)最主要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民居具有圖③平頂、墻體厚、窗子小的特點.

(4)三江源地區(qū)過去水草肥美;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近年來,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這里天然草場沙化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很多高原濕地已經消失了.保護濕地的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等功效,已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高原上的藏羚羊、野牦牛一直棲息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無人區(qū).然而,近些年來,一些偷獵者的大肆捕獲,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動物瀕于滅絕.為了保護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

故答案為:(1)C;(2)大;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3)③;(4)A.18、略

【分析】該題考查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要理解記憶。(1)A線為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這是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分界線,由此可以判斷出我國的氣候特征之一是季風氣候顯著。

(2)B線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是我國地勢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分界線,我國地勢的特征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3)C線是我國人口密度的分界線黑河-騰沖一線;此線以東人口稠密,此線以西人口稀疏,故我國人口的分布特征是東多西少。

(4)D是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qū)和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它與我國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經過的地方大致相同。故答案為:(1)季風(2)西高東低(3)東多西少(4)0、800【解析】(1)季風(2)西高東低(3)東多西少(4)0、800四、判斷題(共2題,共12分)19、√【分析】【分析】根據我國各地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劃分為四大地理區(qū)域: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好和青藏地區(qū).【解析】【解答】解:秦嶺;淮河線是我國東部地區(qū)重要的地理界線;它是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等.

故答案為:√.20、√【分析】【分析】上海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我國大陸南北海岸線的中點,除西南部有少量的低矮丘陵外,全境地形坦蕩,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米左右.優(yōu)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廣闊的腹地,使上海發(fā)展成我國最大的工業(yè)城市.【解析】【解答】解:被譽為祖國“東方明珠”的是我國的上海市.

故答案為:√.五、材料題(共3題,共30分)21、×【分析】【分析】依據臺灣島的位置解答.【解析】【解答】解:我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它分布在東海.

故答案為:×.22、略

【分析】【分析】世界降水的規(guī)律是:受緯度因素的影響,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區(qū)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豐富的地區(qū).受海陸因素的影響,中緯度沿海地區(qū)降水多,內陸地區(qū)降水少.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東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響,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解析】【解答】解:濕潤空氣水平運動時;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溫度下降,水汽凝結,形成降水,其規(guī)律是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故答案為:迎風;背風.23、印度蘇伊士大西南美巴拿馬太平喜馬拉雅山在很久以前曾經是海洋,后來經過地殼變動抬升為陸地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交界處,此處發(fā)生了碰撞擠壓運動×√×【分析】【分析】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析】【解答】解:(1)讀圖分析可知;此次模擬旅游從濟南出發(fā),先后經過了亞洲;A印度洋、B蘇伊士運河、C大西洋、D南美洲、E巴拿馬運河、F太平洋,最后回到濟南.

(2)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巖石中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喜馬拉雅山在很久以前曾經是海洋,后來經過地殼變動抬升為陸地;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交界處,此處發(fā)生了碰撞擠壓運動,使得地中海的面積在不斷縮?。?/p>

(3)①模擬旅游路線為自東向西;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模擬旅游路線與地球自轉方向不一致;

②甲半島為阿拉伯半島;該處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語交流,大多信仰伊斯蘭教;

③D大洲是非洲;該大洲的國家絕大多數是發(fā)展中國家,他們與中國之間的合作為“南南合作”.

故答案為:(1)印度;蘇伊士;大西;南美;巴拿馬;太平;(2)喜馬拉雅山在很久以前曾經是海洋,后來經過地殼變動抬升為陸地;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交界處,此處發(fā)生了碰撞擠壓運動;(3)×;√;×.六、綜合題(共4題,共8分)24、略

【分析】試題分析:(1)根據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青藏地區(qū)和西北地區(qū),觀察地圖可知,A是西北地區(qū),C是青藏地區(qū).(2)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北方耕地以旱地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為主.(3)我國南方村落與北方村落的人文差異:南方耕作制度一年兩熟至三熟,北方則是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傳統(tǒng)運輸方式為水運,北方則是陸路運輸為主.考點:本題考查四大地理區(qū)域及其分界線;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解析】【答案】(1)西北青藏(2)淮河D(3)。B區(qū)域D區(qū)域耕作制度①②傳統(tǒng)運輸方式③④25、略

【分析】本題考查非洲的氣候分布及特點;讀圖解答即可。(1)非洲3/4的面積在南;北回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